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常用护理操作及技术规范1儿科常用护理操作11222Contents吸氧1
吸痰2肌内注射3静脉输液4雾化吸入5
血标本采集6Contents吸氧1吸痰2肌内注射3静脉输液4雾3
1.自身素质要求
2.物品(装表)↓1.核对
3.环境四准备2.清洁
4.病人↓3.连接
用氧4.调节氧流量
↓5.湿润鼻导管
1.听取病人主诉观察6.插管、固定
2.实验结果↓7.记录3.氧气装置停止用氧↓病人躺卧舒适、卸表
↓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
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流量开关
一、吸氧---操作步骤1.自身4儿科常用护理操作与技术规范课件5吸氧---注意事项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火、防热、防油、防震。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一般为1cm,氧流量一般为每分钟1-2L,面罩和头罩吸氧一般为每分钟5-8L,新生儿吸氧要严格控制吸氧的浓度和用氧时间。湿化瓶常用的湿化液是灭菌蒸馏水。面罩给氧时注意面部及耳后皮肤受压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保证吸氧管路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分泌物堵塞。吸氧---注意事项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火、防热、防油6吸氧---注意事项7.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米,距暖气1米,以防引起燃烧。8.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示的压力为0.5MPa(5Kg/cm2)时应更换氧气筒。9.氧气筒应根据实际情况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防急救时搬错。吸氧---注意事项7.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7
1.自身素质要求
2.物品↓1.核对
3.环境四准备2.连接电源
4.病人↓3.调节吸痰压力
吸痰4.体位
↓5.接吸痰管、试吸
观察6.吸痰
↓7.记录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
儿童:<0.04Mpa成人:0.04-0.053Mpa二、吸痰---操作步骤1.自身8调节压力压力表储液瓶安全瓶脚踏开关开关电源指示灯调节压力压力表储液瓶安全瓶脚踏开关开关电源指示灯91.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快速。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分析原因,不可强硬插入。3.吸痰管应一管一用,储液瓶应盛装2000mg的‘84’消毒液,吸出液<2/3满应倒掉。4.吸痰负压:小儿<0.04Mpa,成人<0.04-0.053Mpa,送入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吸痰---注意事项1.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快速。吸痰---注意事项106.吸痰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每吸痰1次更换吸痰管1次。7.吸痰过程中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变化,立即停止吸痰。8.吸痰时间:<10s,两次间隔3~5min,连续不超过3次。吸痰---注意事项6.吸痰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每吸痰1次更换吸痰管1次。吸痰--11121.护士素质要求1.核对1
2.病人↓2.取合适体位3.环境四准备3.选择注射部位
4.物品及药物↓4.消毒皮肤
注射5.核对2
↓6.排尽空气
1.听取病人主诉观察7.穿刺
2.反应↓8.推药(无回血)拔针、按压、核对3↓病人躺卧舒适
↓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
三、肌内注射---操作步骤121.护士121、绷紧皮肤2、进针(快)3、抽回血4、匀速推(慢)5、拔针(快)肌内注射观察患者反应针梗的2/3(约2.5~3cm)1、绷紧皮肤2、进针(快)3、抽回血4、匀速推(慢)5、拔针13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3.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4.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妥善处理;5.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肌内注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肌内注射---注意事项146.注意无痛注射技术的应用:
分散其注意力;使肌肉松弛,易于进针;注射时对小儿做到“三快”;刺激性药物选择细长针头,进针宜深;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15肌内注射---注意事项6.注意无痛注射技术的应用:15肌内注射---注意事项15
素质要求四准备输注观察(指导)更换液体拔针病人躺卧舒适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1核对12排气3选静脉、扎止血带4消毒皮肤、备胶布5再次核对2、排气6穿刺7三松8胶布固定9调节滴数10核对3护士物品及药物环境病人倾听病人主诉
四、静脉输液---操作步骤素质要求1核对1护士1617171718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2、合理安排输液顺序。3、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4、排尽空气,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6、如用静脉留置针可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7、加强巡视,有无外溢及输液反应,并做好记录。8、需24小时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8静脉输液---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1819
五、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
压缩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吸入法19五、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法19可以雾化吸入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止喘药(喘可治)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沐舒坦等)抗菌药物(庆大霉素)抗胆碱药物(爱全乐)局麻药(利多卡因)可以雾化吸入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2021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对于不能自行排痰者,必要时备好吸痰装置;痰多者,应先吸痰再雾化;有鼻腔分泌物者,应先鼻腔冲洗再雾化。要点说明21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对于不能自行排痰者,必要时备好2122222223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每次雾化吸入时间5-10min;激素类药物雾化后须漱口、清洁面部。痰多者雾化吸入后,及时吸痰。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严禁接触烟火及易燃品。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呕吐引起23雾化吸入---注意事项每次雾化吸入时间5-10min;23雾化吸入配方及用法雾化吸入配方及用法24
1.自身素质要求
2.物品↓1.选择适当容器
3.环境四准备2.核对
4.病人↓3.选择静脉
采血4.消毒皮肤
↓5.采血
观察
↓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
四肢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或动脉六、血标本采集---操作步骤1.自身25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采集标本方法、采血量和时间准确;3.肘部采血不要拍打患者前臂,结扎压脉带时间<1分钟;4.采血时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空气进入;5.严禁在输液、输血针头处抽取血标本,最好在对侧肢体采集;6.若为抗凝的血标本,须避免血液凝固。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26儿科常用护理操作与技术规范课件27儿科常用护理操作及技术规范28儿科常用护理操作12829229Contents吸氧1
吸痰2肌内注射3静脉输液4雾化吸入5
血标本采集6Contents吸氧1吸痰2肌内注射3静脉输液4雾30
1.自身素质要求
2.物品(装表)↓1.核对
3.环境四准备2.清洁
4.病人↓3.连接
用氧4.调节氧流量
↓5.湿润鼻导管
1.听取病人主诉观察6.插管、固定
2.实验结果↓7.记录3.氧气装置停止用氧↓病人躺卧舒适、卸表
↓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
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流量开关
一、吸氧---操作步骤1.自身31儿科常用护理操作与技术规范课件32吸氧---注意事项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火、防热、防油、防震。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一般为1cm,氧流量一般为每分钟1-2L,面罩和头罩吸氧一般为每分钟5-8L,新生儿吸氧要严格控制吸氧的浓度和用氧时间。湿化瓶常用的湿化液是灭菌蒸馏水。面罩给氧时注意面部及耳后皮肤受压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保证吸氧管路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分泌物堵塞。吸氧---注意事项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火、防热、防油33吸氧---注意事项7.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米,距暖气1米,以防引起燃烧。8.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示的压力为0.5MPa(5Kg/cm2)时应更换氧气筒。9.氧气筒应根据实际情况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防急救时搬错。吸氧---注意事项7.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34
1.自身素质要求
2.物品↓1.核对
3.环境四准备2.连接电源
4.病人↓3.调节吸痰压力
吸痰4.体位
↓5.接吸痰管、试吸
观察6.吸痰
↓7.记录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
儿童:<0.04Mpa成人:0.04-0.053Mpa二、吸痰---操作步骤1.自身35调节压力压力表储液瓶安全瓶脚踏开关开关电源指示灯调节压力压力表储液瓶安全瓶脚踏开关开关电源指示灯361.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快速。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分析原因,不可强硬插入。3.吸痰管应一管一用,储液瓶应盛装2000mg的‘84’消毒液,吸出液<2/3满应倒掉。4.吸痰负压:小儿<0.04Mpa,成人<0.04-0.053Mpa,送入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吸痰---注意事项1.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快速。吸痰---注意事项376.吸痰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每吸痰1次更换吸痰管1次。7.吸痰过程中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变化,立即停止吸痰。8.吸痰时间:<10s,两次间隔3~5min,连续不超过3次。吸痰---注意事项6.吸痰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每吸痰1次更换吸痰管1次。吸痰--38391.护士素质要求1.核对1
2.病人↓2.取合适体位3.环境四准备3.选择注射部位
4.物品及药物↓4.消毒皮肤
注射5.核对2
↓6.排尽空气
1.听取病人主诉观察7.穿刺
2.反应↓8.推药(无回血)拔针、按压、核对3↓病人躺卧舒适
↓
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
三、肌内注射---操作步骤121.护士391、绷紧皮肤2、进针(快)3、抽回血4、匀速推(慢)5、拔针(快)肌内注射观察患者反应针梗的2/3(约2.5~3cm)1、绷紧皮肤2、进针(快)3、抽回血4、匀速推(慢)5、拔针40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3.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4.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妥善处理;5.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肌内注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肌内注射---注意事项416.注意无痛注射技术的应用:
分散其注意力;使肌肉松弛,易于进针;注射时对小儿做到“三快”;刺激性药物选择细长针头,进针宜深;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42肌内注射---注意事项6.注意无痛注射技术的应用:15肌内注射---注意事项42
素质要求四准备输注观察(指导)更换液体拔针病人躺卧舒适整理床单位、用物处理、洗手、记录1核对12排气3选静脉、扎止血带4消毒皮肤、备胶布5再次核对2、排气6穿刺7三松8胶布固定9调节滴数10核对3护士物品及药物环境病人倾听病人主诉
四、静脉输液---操作步骤素质要求1核对1护士4344174445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2、合理安排输液顺序。3、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4、排尽空气,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6、如用静脉留置针可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7、加强巡视,有无外溢及输液反应,并做好记录。8、需24小时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8静脉输液---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4546
五、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
压缩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吸入法19五、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法46可以雾化吸入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止喘药(喘可治)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沐舒坦等)抗菌药物(庆大霉素)抗胆碱药物(爱全乐)局麻药(利多卡因)可以雾化吸入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4748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对于不能自行排痰者,必要时备好吸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双层煨烧锅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智能装备产业园初步设计
- 2025-2030年中国板房模特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蚝油酱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封铰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核电风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效果评价的研究
- 中国ABS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信息技术项目技术管理办法
- 介绍正畸课件教学课件
- 新修订反洗钱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 译林版(2024新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s 1~2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注意事项课件
- 2024-2030年陕西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探究进展文献综述5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