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6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承先启後继往开来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五集)2007/5/12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刚刚有两位小朋友拿着他们做的卡片,做得非常用心、非常漂亮,送给我,那当然我是很感动。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最欢喜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懂事,懂得孝亲尊师。因为这个孝敬的心能开启孩子的智慧,孩子的德能,还有孩子的福田、福分,所以这孝敬之心起,对他整个人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像《孝经》里面提到「爱亲者,不敢恶於人」,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懂得爱敬,因为这一颗孝心跟人的本善、自性相应,所以他自性当中的德能就从孝道可以开发出来,叫「百善孝为先」。所以当他对自己父母孝顺,他也同样的会尊敬他人的父母。而同理的,他也会去体恤别人的孩子,因为他可以感受到父母对他非常关爱、非常担忧,所以只要他不好了,他的家里、他的父母都会难受。相同的,别人的孩子不好了,他们的父母也会难受,他不愿意去伤害别人的孩子,去让他们的家里人也难受。有了这颗孝心,推己及人的爱心就很自然的引发出来。所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一颗本善的心彻底能够开显、开发,刚刚提到《孝经》这段话,「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对自己父母真心的恭敬,这一分恭敬心内化了,他对一切人的父母以及一切人的孩子,他也不会傲慢。「爱敬尽於事亲」,这个爱敬的心对待父母,内化以後就能爱护一切的人;「而德教加於百姓」,他假如是一国的领导人,他就要爱护这一国的子民;他假如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他就会爱护这一个单位所有的部属。我们认识一个领导人,他也是一个单位的最高主管,他孝道也做得很紮实,夫妻两个也处得很和睦,所以孩子也是上行下效,对他们也很孝敬。你看家里和乐了,当他做为一个单位领导,他会心里想所有这些部属都是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会为他操心,他们今天有缘,跟我在同一单位,我应该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的家人都能放心。所以他到了这个单位以後,常常给部属、员工上这些弟子规的课程,还把他们单位的这些主要干部也都带到我们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一起去学习。而他本来所属的这个单位,以前的离婚率特别高,常常都有同仁离婚。他到了以後,就很用心的给这些同仁们讲伦常的道理,当然自己夫妻很恩爱,也给自己单位做了表率,所以他去了以後,从此就没有同仁再离婚。你看一个有德行的领导,他可以安多少家庭的人心。所以《弟子规》说:「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这个婢仆,大家也不要执着在这个文字上,其实那个意思就是我们身为一个长官、领导,我们面对我们的部属、同仁都应该有这一分慈爱;而真正的慈爱是教育同仁、教育部属,让他们能真正有智慧去经营好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人生,这是真正的慈爱。刚刚收到这两张卡片,我们当老师是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记得在小学任教,有时候真的是被学生折磨的有点累了。结果,孩子过来对你笑一笑,对你几句感谢的言语,突然从疲惫的状态马上像充了电,像硷性电池一样充得满满的,好像又精神抖擞。那孩子在卡片里面写到,知道蔡老师回来了,很高兴,但是也很担心,担心什麽呢?怕蔡老师太累了。差一点眼泪就要流下来。然後,小朋友还说,今天要来见蔡老师,所以要斋戒净身,说一天洗澡洗好几遍。这个小朋友都很可爱,他们都是那种至诚在对待我们。他们两位小朋友最後都写到,我以後要当教弟子规的老师。所以你看我们这些小朋友们都有承担古圣先贤教诲承传的使命感。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们,对我们往後的民族都是很有信心。那当然今天孩子有这样的志向,那也要有好的环境去栽培他们。我们不要看孩子立了一些大的志愿,我们就在那里等着孩子有好的表现,这样不够;我们要整个家庭、社会、学校,同样都有教导这些仁义道德的环境,孩子在这种境教当中耳濡目染,就能开花结果。记得之前读历史当中,汉朝有一个忠臣,东汉时期范滂,这个范滂是范仲淹的祖宗,其实范家的家道已经承传了两千年,不是从范仲淹开始,从汉朝就已经开始了,都是非常优秀的读书人、大臣。当时候范滂年轻有为,他就曾经说过,「登车揽辔」,这个辔是他们坐的车马,当官的都有国家给他们的车辆,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这个范滂的心胸就是包天下,心胸非常宽广,他说他这一生的志愿就是要让天下愈来愈清明,政治不再贪污腐败。因为东汉那个时期,政治是比较黑暗,所以他有那种气慨要成为时代的清流,这难能可贵。你看一千年之後,到了他的後代范仲淹,范仲淹先生是慨然以天下为己任。请问范仲淹这个态度,他的源头在哪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今天这河流要渊远流长,最主要的因素要它的源头有活水,源源不绝,这条河流就能够长流不息,能够滋润万物;假如这个源头没活水,就变成一个死河。所以祖宗的风范就是源头活水。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别人的祖宗,那我们现在有没有活水,可以让我们後代渊远流长下去?大家不可以一副无辜的样子看着我,对!我们跟後代是一体不可分的。说到这里,就想起当初我们在平镇高中,有一堂课刚好来了一位长者,这位长者一进教室,就非常专注在那里听课。他已经六十几岁了,我们一个後生晚辈在台上,他不只没有嫌弃,还专心之至,拿起笔来,有好的经句就记下来,那样的精神态度,让我们当下都肃然起敬,不敢不好好用心讲。所以都是这些长辈在提携、在成就我们这些晚辈。然後看这位长者应该是很有福报,但是我们也不清楚他的来历。结果後来下完课,就请这位长辈上台致词,他就是我们桃园县副县长范副县长,刚好那节课讲到范仲淹的风范,结果我们副县长上台来第一句话「我是范文正公的後代」。诸位朋友们,光是看到我们副县长称呼自己的祖宗,就可以感受得到他祖宗对他们的影响有多深。在整个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被封为「文正公」的寥寥无几,那都是德行风范达到极处才封为文正公。所以他的後代引以为荣,效法祖宗之德。副县长提到自己的祖宗那都是肃然起敬,接着说到:我很惭愧,没有我祖宗这样子的风范,但是我没有给祖宗丢脸。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对着天地,我没有对不起我的母亲,我没有对不起我的父母,我没有对不起我的祖宗,所以「大乐莫如无愧怍」。人生最大的快乐,无愧於天地,无愧於所有爱护我们的人。一个人在天地之间要承先启後,承传父母、承传祖宗之德,启发後代子孙,这是一个人的本分!人假如不尽这个做人的本分,那就人都不像人!都没有这些纲常,那会把这人生糟蹋得乱七八糟的。所以副县长他就提到没有给祖宗丢脸。而非常有意思的,他一生全部在做造桥铺路的事情,都是真正能利益人民的工作。有教养的家庭会告诉孩子,连选择行业都要与德行相应,不能什麽都做。所以择业也要智慧,也要有德行。但是现在很多价值观偏颇掉了,教导孩子是只要能赚钱就好了,这是不妥的、不对的,假如只要能赚钱就好,慢慢的,笑贫不笑娼就愈来愈严重。我们看到现在很多这些比较纵欲的行业,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去做,那都是父母没有引导。其实,比方今天开网咖,那要有道德良知,十八岁以下不可以进去。可是我们看到太多不守法,多少十三、四岁,甚至更小的孩子,每天就泡在网咖里面,读书都荒废掉了。以至於打那些杀人游戏,打到最後,这些虚幻的世界跟实际的生活他分不清楚,所以看到人都有暴力倾向。这些情况还很严重,甚至於把这些杀人游戏,最後暴力倾向伏不住,在街上伤害人,甚至杀人都出现过。所以这些东西真的会让年轻人的意志消沉,甚至於会让他的神经有错乱的现象。这个发的是国难财!这种事怎麽能干?你看当初林则徐先生要去禁鸦片,为什麽?鸦片再不禁,整个民族就沦丧掉了。那时候整个国家已经都没钱了,因为吸鸦片,全部都到外国去了。然後士兵,左边一支枪,右边一支烟枪,没法保卫国家。这时候林则徐挺身而出,真的,那时候要取他性命,何止几十万人,都是靠卖鸦片赚这种黑心钱。当时候广东有几户大人家,专门做这种事业,结果一下子赚了很多钱,房子都盖得特别大。林则徐先生非常清廉又爱民,常常有钱都是布施出去,所以家里很拮据,比较贫穷。结果林公要去禁鸦片,那是九死一生,到了广东的时候,广东当地就说:这个林公怎麽这麽傻,只要他鸦片只禁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一不禁,他就有花不完的银子。结果林公并没有这麽做。所以当时候的这些广东的人就说,你看人家那几户人家这麽有钱,结果林公变成这样,都笑林公傻。我们要坚信真理,守分安命,後福无穷,绝对不可以做出违背天理的事情。结果这几户大人家,到了第二代、第三代,马上家产很快就败掉了。《大学》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省思,「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我们今天所获得的财富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一定会很快的速度又赔出去;不只赔出去,後代子孙的德行统统也毁於一旦。用不正当的手段赢来的钱一定是奢侈、挥霍,所以到第二代、第三代沦为乞丐的很多。但是林公後代的子孙非常兴旺,到现在一、二百年,林公的後代不抽烟,因为他的祖宗是好的风范,他们怕羞辱祖宗,林公的後代,只要不管他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上,他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情,因为他的祖宗就是给他这样的表演。林公那时候是整个民族被鸦片给残害了。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後代被什麽给残害了?电视。你们说的,我没说,不然媒体来找我。真的,这个媒体用杀盗淫,那都真的是残害我们民族的幼苗,让他们的人格都不健全。杀、淫还有这些游戏,把他们的意志都给障碍住了,都不读书,在那里熬夜、打电玩。这都是赚国难财,这很要不得。所以大家冷静去看看,那个开电动玩具店的後代一定都不好。其实很多人生的真理,都在我们的生活点滴当中可以观察得出来。有个知名的大学,他们班上有二十九个男生,这个大学已经算是排在前几名的大学,他们班只有一个人不打网路游戏,其他二十八个人都打,所以他很痛苦,跟我们的老师们讲:我怎麽去帮我的同学,你看这麽好的青春岁月,却浪费在对自己生命没有帮助,甚至是让自己的学业不断下堕的游戏上面。所以孝道要教,德行要教!有了远大的志向,懂得要孝顺父母,要利益社会民族,他就不会虚掷光阴。现在的孩子没有承担家庭的那种态度,也没有对社会的那种责任感,所以过一天算一天。学贵立志,从小就要把古圣先贤这些风范要讲给孩子听。所以我都觉得很遗憾,假如范仲淹的故事在我念初中的时候老师就教给我,那我现在一定会更不一样,大家好像不大相信,真的!那个时候我记得,我的理化老师讲了一句话,他说:人不可以有傲气,但是不可以没有骨气。三年的读书生涯,这句话犹如一道光芒射入我的心田。你看,不是我们年轻人不学这些做人的道理,我们对这些道理也很敏锐,也很受教。是理化老师教的!假如每个老师都给我们十句,那我们这一生这几十句话,一生都受用。这没有老师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没有老师把他孝顺父母的这些心得、这些体悟告诉我们,很可能当母亲节的时候,我们是在考试卷堆里面、考试题堆里面在那里埋头做题;很可能是我们的老师在讲着他对父母的孝道,那一分孝心滋润了我们的心灵,甚至於让我们流下感动的泪水。一个人一生能有源源不绝的动力,根源就是孝心的启发,他就能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在我们这一辈很难看到,可是在我父亲那一辈很常看到。一个人没有自强不息的动力,那一辈子不知道要让多少人操心!所以看到我父亲那一辈,读书也好,做事业也好,经营家庭也好,绝对不让父母操心。再苦再累,都是报喜不报忧。因为从小的成长就想着,我以後要好好的读书,我以後要孝顺我的父母。经营了家庭,知道家庭的和乐,父母才会欢喜、安心;事业稳定了,父母才会高兴。这连提醒、连叮咛都不用,这都做得很到位!所以孝道的启发,对一个人的一生比什麽都重要!那刚刚跟大家提到,范公他的祖宗在汉朝,范滂有这样的胸襟,所以他的後代子孙就能这样去承传。诸位朋友,我们现在教给了我们後代子孙什麽,我们大家心里有没有数?我们的孩子,他的心就像一亩良田一样,这个对联里面常讲:「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善为玉宝一生用,我们时时存着善心去处事待人接物,不要计较,时时这一分善心去待人,时时都在积累我们的福田,所以吃亏是福。这个吃亏就是以善对人,不要跟人计较。在宋朝有个读书人,他那个时候家境很清寒,也很困苦,他姓刘叫刘留台,有天他到澡堂洗澡,那是大众澡堂,无意间发现了一袋东西,打开一看全部都是金条,都是金子。假如你是他本人你会怎麽做?会不会在那里算一算,我儿子读大学的钱没问题,这麽样算就麻烦了。所以真的是要坦坦荡荡做人。他不只没有占便宜的念头,他当时还有智慧,因为这麽大的一笔财富,他也不能够把它张扬出来,很可能会让人起贪念,他就突然装成肚子痛,肚子很痛,走不动了,叫老板让他在这里休息一下再走,所以他就蹲在那里休息。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为什麽要在那里等?你看这读书人是真正设身处地,他知道这个东西丢了,当事人一定非常焦急,这可能是他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所以他在那里希望他回来找的时候马上可以找得到。结果後来这个失主回来了,他看他形色匆匆,他开始跟他对话,确定这是他的,赶快还给他。当下这个人,可能那一堆金子跟他的命一样重要,失而复得,马上就拿出其中的一些金子,当场就要给他,刘留台就说这是我做人的本分,绝对不是为了拿你这些报偿,一定不可接受。所以後来刘留台读书有成就了,以至於他往後五十年当中的後代,就有二十三个人当了大官,考上进士当了大官。你看,五十年当中就有二十三个人这麽飞黄腾达。所以心作良田百世耕,让他的後代效法学习。我们有个老师她的爷爷特别善良,也曾经是一个村里面的干部。当整个村出现一些粮食短缺,她的爷爷会把自己好的粮食让出去给村民吃,然後自己吃比较不好的米糠,这些做法都印在他们的脑海里面。後来她念了中学,必须到离家以外的学校,比较远一点都是住校,礼拜六、礼拜天回来。有次因为住在村庄里面,下了公车还要坐摩托车计程车。大家没坐过?这目前在大陆很多,叫motorcycle的士。坐回来之後,到了他们家,这个司机就突然露出很惊讶的表情,然後就问她:某某人是你什麽人?他就是讲到他的爷爷。所以这位女老师就说:那就是我爷爷。这位司机点点头对着她说:你爷爷人很好,都曾经帮过我们,然後就露出那种很恭敬的神态,边说慢慢的就坐上自己的摩托车就要走了,结果这位女老师就:我还没钱给你!他说:不用了、不用了,你爷爷待人很好,就走了。所以诸位朋友,希不希望以後你的子孙出门在外,人家提到你的名字,人家肃然起敬!那是你爸爸!那是你爷爷!他们做人太好了。我们所积的风范德行,还庇荫到您的後代,人家都对他特别的关爱,特别的照顾。确实为人长者、父母真的福荫可以庇荫後代。这点我的体会也很深,我离开家不管到哪个地方去,都很受人照顾。我记得那时候到台中,我有个舅舅、舅妈在台中。我那时候就想,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不懂道理,还以为自己长得满可爱的,所以这些长辈都特别照顾我。後来学习以後,人才有法眼,才能分辨真相,不是自己长得可爱,是父母做人很讲道义,这些长辈们在这整个人生过程,受到父母的帮助、爱护,这一分情义留在这些长辈的心中,一看到父母的孩子,「爱屋及乌」,这一分道义时时想着如何去回报,所以看到他们後代来了,都尽心竭力的照顾。我们真的都是被父母庇荫的,我们要开智慧、要感恩戴德。所以今天范公的後代,不管是在哪个工作领域,只要人家知道他是范公的子孙,对他都非常的信任,因为他家道好,对他都额外的呵护。因为范公不只是他们范家的祖宗,已经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祖宗。所以得到他的教诲,以至於对他的家人、後代,都一定是有那一分尊重、那一分付出在。确实「留与子孙做样看」。在《了凡四训》当中也有个故事:有位长者,一位老太太莆田姓林的人家,这个老太太常做粉团送给人,每天都做很多,这些穷困的人她送。其中有一个道行很高的人、修行很高的人考验她,每天都给她拿六、七个,假如一次人家都给我们拿六、七个,我们会不会生气?她欢欢喜喜的给他。一拿拿三年,每天都拿,这就是考验,我们的善心是不是真切的,所以老人家欢欢喜喜,非常和蔼的都给他,後来高人讲:你积的这个德很厚,所以往後你的子孙考上进士的有一升麻子这麽多。你看芝麻那麽小,一升麻子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他们下一代就有九个人考上进士,第一代就有九个人登第,往後累代愈来愈兴旺。我记得我的师长,他那时候也曾经在福建莆田,他说到他们那个时候,他们林氏後代考上公务员的都还很多,真的是「无林不开榜」。後来我在大陆的时候也交流到,连现在他们林家当官的还很多,所以你看一个善心能够给後代多大的福分,多大的榜样力量。一个人真正慈爱自己的後代子孙,最重要的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有一句话提到,「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保护自己的德行,要像什麽?要像拿着一块玉石一样的谨慎。因为玉石一不小心滑下去,那一定整个都粉碎掉了,你怎麽拼都拼不回来。所以我们的德行是谁的?是父母的,是祖宗的,是另一半的,是後代子孙的。我们没有守住德行,做出违法乱纪,有伤风俗的事情,祖宗、父母、家人都蒙羞,那後代子孙也抬不起头来。所以真的我们跟祖宗、孩子、後代都是一体的。我们积德,积好的风范德行胜过於留给他们很多的财产,真正有智慧的决不留财产给後代。大家冷静,现在是飞蛾扑火,错误的思想观念,一堆人都是这麽干,我们不跟着干,好像心里不踏实。所以这个时代,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真正翻开历史,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启发我们人生,我们在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智慧当中,来经营人生,可以看得很深远,不能人云亦云。所以这几节课,刚好都跟大家交流了几个我们中国文化最精髓的一些教诲,「孝悌为传家之本」。小孩子哭了就代表这句是重点,这都有感应的,要大家绝对不能忘记这一句,不然人生会痛哭流涕。「谨慎为保家之本」。我们刚刚说的「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这个德当中,根本是孝悌。最近,我常常翻这些德育故事,翻到最後非常惊讶,进士怎麽来的?这些有成就的读书人怎麽来的?那绝对不是说他的父母从小就逼他读书,然後逼得很紧,以後就有高学历,不是这样。往往都是母亲一个字不认识,但是特别厚道,在家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待人厚道,绝对不跟兄弟计较,不跟妯娌计较。结果生出来的孩子,教养出来的孩子,几乎都是很成材。所以人算不如天算,人算就觉得逼他就会有成就,天算是真正积阴德给後代,都能飞黄腾达。之前也跟大家举过,在唐朝一户人家,有个唐氏,姓唐的一个女子,侍奉她的婆婆非常孝敬。她的婆婆年纪大了,牙齿全掉光了。她每天梳洗得很乾净,走到厅堂,首先给她的婆婆问安,接下来就给婆婆哺乳,因为婆婆没牙齿,咬不动!我们冷静想想,这样的行为我们做不做得出来,假如做不出来,後代不会兴旺,所以现在做不出来也得做。我们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一代都过不了,现在实话没人要听。你看就这麽一个态度,先给婆婆吃,先供养婆婆,他们这户人家是整个唐朝出最多大臣的一户人家。你说他有三头六臂?不就是这麽单纯把孝道做紮实。所以人真正最大的福气,真正明了古圣先贤这些教诲是真的,肯去做,大福。在宋朝,有个女子,她姓邹。诸位朋友,我们在讲这个八德故事,只要讲到跟您的是同姓,你回去好好看看,可能他就是你的祖宗,真的,八德故事里面很可能就是我们直接的祖宗,就是因为他们有这麽高的德行,他的後代现在才在。像我们在海口遇到太多这个了,连黄香的後代都有遇到,闵子骞的後代也有遇到。所以这个同姓的大家好好回去找找祖谱,好好痛哭流涕一下,原来就是我们祖宗这个风范教诲我们、庇荫我们。邹瑛她是後母所生,她父亲的元配比较早去世,那他父亲元配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他的大哥。後来,他的大哥长大了,哥哥娶了个太太,她的大嫂,结果自己的母亲就常常虐待大嫂,邹瑛看了不忍心,所以常常母亲派很重的工作给她做,邹瑛就自己偷偷的去帮忙嫂嫂。你看现在这样的小姑好不好找?大家怎麽都摇头。小姑要教!当父母的要教!我们在汤池有好婆婆好媳妇的表扬,这个好婆婆真的都是心地非常的厚道,媳妇还没娶进门,她就告诉她的女儿、她的儿子,就是小姑小叔,说:嫂子嫁过来,不容易,她来到一个陌生的家庭,我们一定要用心的爱护她,让她感觉就像跟她们家里一样,不要她觉得很难融入,你看,还没娶过来,就先教诲她自己的孩子,哪焉有不和乐!她的媳妇嫁过来,一定能感受得到婆婆那一分爱心。所以婆爱媳,人生就多了一个女儿!媳敬婆,媳妇恭敬婆婆,就多了一个妈妈!这麽好的婆媳因缘,为何不和睦、和敬、和爱?婆媳关系是家庭最重要的枢纽,不败的家道,婆媳也是关键。真正我们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没有处不好的道理。当母亲给这个嫂嫂吃的东西太少了,邹瑛还会把她的食物让给嫂子吃,有时候大嫂做错事,她就主动跑去跟妈妈讲:妈妈,这件事我做的,帮嫂子承担过错。你看这种存心太难得了。诸位朋友,这样会吃亏?家和就能万事兴,有时候大嫂犯错了,被母亲责罚,拿着棍子打,她马上冲过去承受那个挨打,她的妈妈很生气,你给我让开。她就跟她母亲讲:母亲!我以後也要嫁人,您希不希望我嫁出去的时候,婆婆也这麽打我。你看她这句话讲出来,妈妈一想我当然不希望我的女儿嫁出去被打,那个气就消下来了。所以後来你看这麽善良的女孩,邻里乡党会不会打听,当然会打听!夫子讲「君子之德风」,一个人有好的德行,那就像风一样,一定会吹出去,一定会让人感动。所以邻里间知道她德行好,就有一户非常好的人家把她娶过去。结果後来她回到娘家,那时候刚好生了个孩子,抱回来,这个嫂嫂非常高兴。因为她这样子百般的爱护她,帮她承担这麽多事情,所以这个大嫂是感谢在心里,看到她的孩子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护。所以,真的易子而教,我们跟所有兄弟姊妹、亲人们处得非常好,那以後他们都会爱护我们的孩子,有时候他们讲的一、二句,很可能胜过我们讲的一堆,因为听我们讲多了,烦!可是这些道理又从这些长辈的嘴里讲出来,那孩子会很惊讶,这些叔叔们讲的跟妈妈讲的一样,跟爸爸讲的一样。我们先休息一下,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是看布袋戏!谢谢大家。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承先启後继往开来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六集)2007/5/12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讲到邹瑛对待她的大嫂非常的恭敬、爱护,所以中国讲的这个「悌」,不单是指兄弟,它还延伸到所有堂兄弟、表兄弟,还有小姑跟嫂嫂之间,以至於所有媳妇、妯娌之间都是要力行悌的精神,才能让家庭和乐。邹瑛对大嫂这麽样百般呵护,大嫂看到她的孩子也是当作自己亲生一样的爱护。所以大嫂就把她还不到一岁的孩子抱到了自己的房间里面。後来不知道什麽情况,也是很意外,这个孩子不小心滚到火炉里面去了,结果额头弄坏了,就去世了。她的母亲非常的震怒,几乎是拿起棍子来要打她的大嫂,邹瑛(你看她丧子之痛)当下就告诉她的母亲说:母亲,大嫂并不知道我把孩子放到她房里去了,是我自己放的。马上把它承担过来,我觉得太不容易了,当场丧子,她马上能够先提起对大嫂的关爱。然後大嫂这个意外发生,她也难受得不得了,一直在那里掉眼泪,哭!後来邹瑛就说:大嫂,我昨天就作梦,梦到这个孩子今天会死,他跟我相克,今天会死,不然对我不利,所以你别那麽伤心。她还讲一些话让大嫂能释怀。我们现在面对自己的兄弟姊妹有没有这样的心境?不只没有计较,都时时让对方能好受一点、能心宽一点。结果大嫂就吃不下饭,邹瑛就说:大嫂,你假如不吃,我也不吃;你吃饭,我才吃饭。嫂嫂看小姑这麽坚持,也不忍心小姑挨饿,所以大嫂就勉为其难吃饭。然後她看到了才安心吃饭。这一段跟大嫂之间的情义非常感人。後来她生病,病得不轻,她的大嫂对天立誓说:我三年都要吃长素,要把福分给我的小姑,绝对要让她逃过这个劫难。後来她的病也好了。这一分至情,连她的妈妈都被感动,变得对她的嫂子也很慈爱。你看一个人的德行就把整个家庭的命运给转掉了。後来邹瑛生了五个孩子,四个考上进士。真的!这些进士统统都是从「孝悌」的人家来的,我最近看的真的统统都是。所以兄弟不和还在争财产,那个後代就完蛋。她活到了九十三岁,你看这麽长寿。真的是有德行的人必有後福。在晋朝的时候也有一对兄弟,他们姓赵。姓赵的朋友要注意,可能就是你的祖宗。姓赵,赵彦云、赵彦霄这两个兄弟,这个哥哥生活比较放荡,不务正业,常常会挥霍,弟弟也满能容忍,所以一起相处了十二年;父亲死了以後,又在一起十二年。後来弟弟看哥哥没有改过的迹象,就向哥哥提出来说要跟他分财产。分财产好不好?不一定!大家接着听下去就知道,这个彦霄他就跟哥哥提出来我要跟你分财产,分成两半。所以道理是活的,不是死的,要会用。结果後来不到五年,因为他哥哥好逸恶劳,所以五年之後,他哥哥的财产全部都败光了,还负债。一些债主都在他们家等,他哥哥家里日子没法过了。这时候弟弟办得很丰盛,办了一个酒席,就把自己的哥哥跟嫂嫂接到自己家里面来。那五年下来没相见,弟弟怎麽这麽恭敬?然後彦霄把当时候写下来的分财产的文件就拿出来,然後就当场把它毁掉,他说:哥哥,当初我跟你分财产是怕我们祖宗家业全部都败掉了,我不是要这笔财产,我必须守住祖宗这笔财产;今天你有困难又负债了,家里的财产都是我们的,一起的,不是我的,所以这个文件不算,我自己手上又赚了一些钱,你拿去还债,我们现在的财产统统给你们、给大嫂来管。你看当下哥哥跟嫂嫂很震撼,当下那个惭愧心就起来了。这个弟弟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而且那是真正绝对不把哥哥嫂嫂的不是放在心上。假如还有把哥哥嫂嫂的不是放在心上,很有可能在言语当中都会讽刺到,兄弟要和也不容易!所以是真正完全的包容,真诚对待,才能让分开的家又变得如此和乐。俗话有讲「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有深意,并不是父母都没有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今天家里能和乐,最重要的绝对不把家人的过失放在心上;你放在心上,常常言语当中就会有数落、就会刻薄,看对方的眼神都不真诚,甚至都是挑剔。我们自己感受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家里的人戴着有色的眼镜看我们,有时候对你嘲讽一下,给你揶揄几句,好不好受?那很难团结。所以是真正绝对不把父母的过失放心上,绝对不把兄弟姊妹、不把另一半的过失放心上,真诚能感人!我们看到多少家庭,就是因为人的这一分真心把整个家道扭转过来,变得很好。你看闵子骞,他的後母虐待他,他有没有把後母的过失放心上?没有。一心一意只有家庭的和乐,一心一意只有成全後母的德行,成全兄弟好的生活成长环境,没有自己!没有别人的过失。所以闵子骞到现在两千多年,他的家道还不衰!这句话很有味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天下无不是之兄弟,天下无不是之太太、先生,我们要举一反多少?反三来不及!举一反一切,天下人都无过失。我们有这样的心境,这一分真诚的心,真的能感动我们人生当中的有缘人。我们把朋友、同仁的过失放心上,这一段缘分在下堕,愈来愈有隔阂,愈来愈有距离!人生真的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把别人过失放心上,都会有埋怨,自己身心受创;这个怨气又带回家,下一代又受影响,太傻了!所以不跟人计较,那才是有大福。自己身心轻安,孩子感染到了,心胸宽广,那叫真正会算,真正看懂人生。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恕」字,恕道,「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恕心养到极处,这个「恕」,如其心,你能感同深受他的心境。没人愿意自甘堕落,没人愿意自暴自弃,他是变成习性的奴隶,他很痛苦!你去问问那些杀人犯,他痛不痛苦?很痛苦!但是他忍不住他的习性,忍不住他的愤怒。我们也接触到一些干警,现在在弘扬弟子规,他就跟这些杀人犯好几次的接触。他从跟杀人犯交流当中体会「人之初,性本善」。这些犯人提到了自己的过去,提到了自己的成长,那个忏悔、遗憾,有时候一哭几个小时停不下来,你看他也有善根,很善良!但「苟不教,性乃迁」。我们《三字经》前面几句话能真正领纳於心,我们的道德学问就上一阶了,我们处世的那种圆融、宽厚,厚道就出来了。当我们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看任何人都不会不顺眼,都不会对立,这是真理!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理。我们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就已经在迷惑当中,就已经在对立冲突当中。所以一念之间,人生的格局、人生的境界差很多。那我们静下来思考一下,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好,还是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好?当然相信好,不相信就常常看人不顺眼。而这一分相信的眼神,就能够给予他人力量,给予他人鼓舞。光是我们的眼神,每天在积福还是在造业?人跟人都是贵在交心。一个人的心,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眼神。大家现在看我的眼神都这麽的温柔,让我很有信心来讲;不然我都要钻到桌子底下去了。大家看得出来我是很内向的人,配合一下!我真的很内向,我是不善言语的,是因为我们当小学老师,为了孩子好,我们肯做,慢慢说话的能力才起来。不然从小学读到大学,从来没参加过比赛,什麽朗诵比赛、表演比赛,跟我都没关系。我们都是被人家鼓舞、肯定上来的。有个老师,他也是教小学,刚好他们班上有一个孩子,感觉无精打采,身上也脏脏的。我们看到这样的孩子,当老师的要有一个心态,要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爱。我们有个老师他就说到,他曾经带一个孩子也很皮,所以带的过程,数度想放弃,那就别带他了!结果突然起了个念头,假如他就是我儿子,我会不会有放弃的念头?突然这麽一想,再也不提起这个念头。今天我们有放弃这个孩子的意念,请问孩子能不能收得到?能不能?都能从我们的眼神当中感觉到。我们对他是锲而不舍,全然的爱心,他也能感觉得到。所以那时候,我听到马来西亚李金友先生,他事业做很大,非常护持中国文化。他就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有一个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在学校算是比较声名狼藉,所以那一天又表现不好的行为,这个老师正准备要训斥他。人跟人都有感应,当我们准备要训斥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他马上就一副你就骂!因为他已经被骂习惯了,所以那一副不在意,我等你骂完,我就没事了,我就要走了。我们纵使训斥孩子、教训孩子,也要观察到他的心境状态。假如我们在教诲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反抗了,已经是排斥了,你讲有什麽用?讲不就变成自己在发泄情绪而已。一定是对他有益,我们才讲,一定要站在他的心境当中。我们教训一个孩子,绝对不让他产生怨恨,产生怨恨,对他对你都没好处;一定是在教诲他的时候,让他产生的是惭愧心、羞耻心,这样才有意义,以至於是欢喜心,你指出他的问题了,你期许他改过,以後会更好。他後来听一听,对对,老师这样讲,我能接受;他离开的时候是欢喜心,那更好。所以教育不在於言语行为讲得多好,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的心,我们把它引到正确的心态上面来。这个老师,他也是人家的父母,突然看到这个孩子身体脏兮兮的,这一股气就降下来,然後问这个孩子说:你吃早饭没有?这个孩子本来已经准备好要被骂了,突然这句关怀的言语来,愣了一下,然後过了没几秒就哭起来。孩子为什麽哭?这种关怀的言语,不知道已经多长一段时间没有到他的心灵来了。所以突然老师这麽关心他,一下子很感动。老师看到这个孩子哭成这样,也知道没吃饭,就带着这个孩子去吃早饭,也没有再骂他了。後来经过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不好,父母很疏於对他的关爱照顾,有一顿没一顿的,所以孩子长期都没有吃早饭。後来老师的爱心,让这个孩子产生了生命的动力。一个人只要感觉到谁对我是真心的爱护,他真的感觉到了,他会期许自己,不能让这位长辈伤心,不能让他难过,他对我这麽好,我要好好的表现。我们整个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爱护我们的老师,那一科都考得特别好,希望老师欢喜高兴。所以有爱的孩子,他就能有向上的动力。後来这个孩子整个德行、成绩变化很快,提升很快,跟这个老师有很好的关系。老师的话他都非常认真的听,认真的去做。当一个老师可以改变无数学生的生命,所以当老师真的是太好的工作,功德无量。当我迈上教育的行业,内心真是踏实,真是感谢上苍,让我终於摸回来这条有意义的人生道路。我常常跟朋友分享,现在一个月给我一百万我也不干,我也要教书,一千万呢?还是不干,一亿呢?还是感受到钱不能解决家庭问题,不能解决社会种种问题;真正都看明白,只有教育才能真正解决家庭社会的问题。「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真的对世间这些道理慢慢去体会,对这句话感受特别强烈,根本解决问题,教育。现在很多慈善团体去帮助人,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下去了,结果他们愈做愈困扰,他们去请教我的老师,释净空老教授,问到:奇怪!我们帮助他们这麽尽心竭力,为什麽帮助愈多的愈不感恩,帮助愈多的要求愈大?假如我们遇到这种问题,会不会伤脑筋?会不会感叹?当我们不断帮助这个团体,帮助这个人群,而他不只不感恩,还愈要求愈贪婪,请问我们有没有帮助到他?没有!反而让他心性在堕落。所以帮人没有智慧不行。接着师长跟他们交流到,他说:他们连父母都不感恩,他会感恩你?他会感恩国家社会?你看没有找到源头,帮不了人。所以物质的扶贫跟精神的扶贫,物质扶贫只能救一时的问题。假如精神扶贫,思想观念的扶贫没有跟上,这个物质扶贫很可能造成他们的贪婪、他们的堕落!以今天我们希望对教育奉献我们的爱心,盖一大堆学校,解不解决问题?不解决。更重要的要有懂得做人处世的老师,还有这些经书,才能真正利益孩子的人格、心灵。经典真的能够开我们的智慧,开我们的判断力。所以《孝经》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他不爱护自己的父母,他爱别人,不可能,他违背德行,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他不敬自己的父母,他对一切人的敬都是有目的、是虚伪的。所以真帮助人,一定要启发他的德行、孝心才是真帮助人。有个先生他在高中服务,他是在厨房里面,一个职工,非常的厚道,他的薪水已经不多了,他拿出自己的薪水,将近十年的岁月帮助了八十几个高中生,吃饭的钱他都帮他付了,因为这八十几个学生家境贫寒。後来这八十几个孩子非常有出息,什麽叫有出息?考上了清华、考上了北大,都考上名校,但是这八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回来跟这个长者说过谢谢。你看,这些孩子以後读了北大、清华,请问他们以後能奉献社会吗?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他的脑子里只有什麽?只有自己的利害。我们真正看到这些情况、现象,要从思想观念、要从精神上去扶贫。真正的贫穷不是物质贫穷,而是思想观念,人生观的错误,那才是真正的贫穷。所以我们今天奉献了我们的爱心给社会,也都要从我们的智慧当中,所谓悲智双运,慈悲跟智慧要同时提起来。刚刚我们是讲到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不是之兄弟,以及我们「恕」的心能够达到极处,看到的是所有人为什麽堕落?因为他的人生有缺憾,他人生的际遇比较坎坷。所以要怜悯人的错误,往往一看,家庭破裂,成长过程当中又遇到很多的恶缘,被一些朋友带坏了。所以这个同理的心、宽恕的心,让我们真的是仁者无敌,没有人我们会对立,没有人我们会怨恨。有了这样处世的态度,身心都会很舒畅,心里面没有一个人对立,可以活到八、九十岁跑不掉,所谓「仁者寿」,仁慈待人,这个仁爱的心念起来了,谁先得利益?所以利人一定利己。利人的这分心念起来,自己的身心先受到薰习、滋润。我们一个爱心起来了,全身舒畅,所以利人一定利己,害人一定害己,一个不好的念头起来了,自己身心都受创,受到迫害、受到污染。有个小学老师她就看到他们班上一个孩子无精打采,行为比较没上轨道。刚好有一次她在翻学生资料就看到,这个孩子现在是四年级,他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给予他的评语是品学兼优,成绩很好。这一点老师看了就很惊讶,奇怪了,怎麽跟他现在差那麽多?後来一看,二年级母亲病重,孩子成绩下滑;三年级母亲去世了,父亲跟他的沟通不良!看到孩子前三年的情况,这个老师本来对这个学生是比较排斥的,结果一看完,心境转变了,很怜悯这个学生。你看人的心念不一样,爱心传递出去了,这个孩子的命运也开始转了。因为这个孩子丧母之痛,还没有得到回复,老师又没有对他关爱,他就一直沮丧下去。刚好那时候遇到耶诞节,学生会送老师礼物,这个孩子送了老师一瓶香水,还有一串塑胶做的项链。结果一拿上去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笑了,那个香水都用了一大半了,然後又是塑胶做的项链也做得不好,同学都笑他的奖品怎麽这麽差劲,我们送的都比他好。但是当下这个老师欢欢喜喜的就把这个项链拿起来戴上,你看,对这个孩子影响大不大?本来这个孩子被同学一笑,那个自信都没有了;看到老师这麽高兴戴起来,这个孩子觉得被肯定了,甚至於是所有的同学也都受到好的教育,不会这样轻视、嘲笑别人。後来这个老师就非常爱护这个学生,学生刚好有丧母之痛,也得到了抚慰,慢慢的德行成绩就开始上扬了,六年级毕业了,成绩优异。後来念初中、高中,成绩都保持得很好,每年都给他的老师写贺卡回来,然後谈自己的生活状况,最後都写一句话说:您是我这一生遇过最棒的老师。随着高中,还念大学,都是这样写,每一封信後面都是「您是我遇过最棒的老师」。到最後,後面还会批上某某博士敬上,这个孩子已经念到博士。後来他要结婚了,还写了封信给老师:老师,我要结婚了,我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所以我希望老师能够来给我当主婚人。请他老师来他的婚礼,老师当然非常高兴,兴高采烈去了。去的时候,擦上了,他那一瓶香水,为什麽用一半,谁用过的?他母亲用过的。所以他老师要去帮他主婚的时候,擦上了他母亲的香水,然後戴上那一条塑胶的项链,去参加学生的婚礼。你看那当下学生多麽感动,结果她的学生就去拥抱她,然後就在她的耳边对着她说:老师,你是我这一生遇过最棒的老师。结果他的老师就对着他说:就是因为你,让我这一生点起了教育的爱心。往後她带学生都是用这分爱心。所以她对着她的学生:我也感谢你,把老师的这一分教育爱心给唤醒了。确实这个宽恕的心,恕道,感同身受的心,每个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那都是他父母以至於他的家庭,所有爱护他的人的心上肉,我们都应该尽这一分爱心,也对得起他们家人对我们的信任。刚刚也跟大家提到,我们一些干警他们在监狱里面,跟这些受刑人在交谈的过程,都感觉到他们也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们能坚信这一个真理,对一切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我们都是去成就他、去启发他。我们不愿看到他这麽难得的人生堕落下去,我们都希望他能闻到圣教,这一生能有很好的表现,很好的成就。所以「善为玉宝」一生来用。刚刚也跟大家提到了,范仲淹的祖宗范滂,後来被陷害了,被陷害以後,当地的官员收到皇帝的诏书,要去逮捕范滂。当地的官员叫吴导,他不忍心去抓这样的忠臣,在自己办公的地方痛哭流涕。范滂知道以後,不让他为难,自己跑到县衙门去投案。结果县太爷看到范滂,县太爷叫郭揖,看到他以後,就跟他说:范大人,我这个官不干了,我陪着你逃命,我不忍心抓你。你看以前读书人这麽讲道义,连自己的官位、命都可以舍掉不要。人生假如得到一个这样的朋友死而无憾。诸位朋友们,你生命当中有没有这麽有道义的朋友?你们怎麽傻笑?很多人点头。假如没有,不能怪人,要怪自己,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己没有这分道义,所以感不来这样的朋友。不能把责任推到外面去,推到别人身上。我们今天在教育的这条路上,亲眼看到一代不如一代,这样讲已经太客气了,这样讲已经不符合科学精神了,不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是一届不如一届。这种现象不单是现在,我当初念国中的时候,我念国三,明显感觉国二跟国一的学弟,那个德行真的一年就下一阶,然後再下一阶。我们国三那个时候还讲道义,到国一的时候,动不动就打人,一点修养、一点情义都没有!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而看着我们一届一届、一代一代的学生在堕落,我们当老师的怎麽可以袖手旁观?当初我们教了几年的书,感受到现在教育里面,最缺的是德行。而自己的德行又不够好,文化的根基很有限,要来弘扬德行文化,没有资格,所以才把学校的工作辞掉,然後到了澳洲去学习。那时候刚好澳洲净宗学院开佛学跟儒学的课程,我就是这样去了澳洲,真的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们有这颗善心,真的祖宗庇荫,我就遇到了杨淑芬老师。杨老师讲德育故事,我们非常感动,杨老师把圣贤的存心、风范都给我们开显出来。每次上德育故事就好像过年一样,大家高兴。因为德育课本都这麽厚,大家搬着课本在那里发,好像开同乐会一样。发完,不止发课本,还要发面纸,每个人桌上还发面纸,很可爱。我记得我有一次听,听到哭得面纸用不够,旁边坐了一位同学,他个儿很高,一百八十公分左右,香港人,很严肃不常笑。结果看我哭成这样,就把他的面纸也推过来给我,然後没有看我,我觉得他很慈祥。他为什麽不看我?因为他怕我不好意思。结果我们几个大男人一起学习了两个多月,後来我要先走,几个大男人依依不舍,在那里给我送行。人生这种道义之缘很有味道,想起来就像昨天一样;还有几个长辈对我的启发都很大。所以那个时候听德育故事,生起大惭愧心,我们真的比起古代人的这些道德、做人的态度相差甚远,流下了非常多忏悔的泪水。所以当下跟杨老师的缘就接上了。当我们的孩子真正有这颗弘传圣贤文化的心境提起来,你的孩子以後一定遇贵人,我敢跟你打包票,假如遇不到再来找我,我一定给大家推荐。因为这个愿心,绝对祖宗都感应、都庇荫。你看现在祖宗在那里找,哪个子孙可以扶植,我们的福报要给谁,才不会被败掉?你看现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在那里找,这个人不错!真的,有这分承担起来,这祖宗的福分智慧冥冥当中都在护荫我们。所以我们看到一届不如一届,不能袖手旁观。这个缘分也接得很快,一下就接到大陆海口去了。在这三年多的岁月,我们也遇到了好多的朋友,这个说都说不完。举几个例子,有个朋友,他在大学任教了二十多年,他今年已经五十岁,当他决定要到中心来弘扬中国文化,只要他编一个藉口,他就可以领到退休金。但是他不愿意说谎,所以他就跟他的上司讲得很清楚,我的情况就是这样,你们就秉公处理。所以他就这样一毛钱也没拿走,就走入了我们弘扬文化的行列。真的是轻利重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结果这位老师出来以後,才在中心跟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多月,因为他非常有爱心、有德行,马上这个缘接上了。青少年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几岁,一大堆父母头疼、哀叹,管不了!所以我们就开了传统文化学校,专门给辍学的国中毕业以上的孩子来读,收了第一班五十八个人。结果这些孩子,有的是已经跟父母断绝父子关系,这麽恶劣!结果来学了几个月,孝心起来了,回到家里,因为刚说要办身分证,回到家里,母亲、阿姨看到他的转变,话说不出来,没有办法想像,然後就一直哭。这些长辈看到觉得快没救的孩子,现在变好了,欢喜到止不住眼泪;然後还有他的邻居、亲人听到了之後,隔天都跑到他们家来看他,好像进了动物园一样。你看多少的长辈都在担忧这些青少年!他的爸爸不相信他变这麽好,跑到学校来看,看到孩子毕恭毕敬给他端茶,然後站在一旁准备侍侯他,後来晚上还给他洗脚,一个大男人也都忍不住泪水。他的奶奶也来看他,他的奶奶回去,他亲自送奶奶到车站;奶奶上了车,他「过犹待,百步余」,站在那,看着奶奶的车开远了,一个大男生双膝跪下来给奶奶顶了一个礼,送行。旁边的人看到了都很诧异,他一点都不罣碍。你看他那个孝心启发起来了。现在是班上好的榜样,都照顾这些学弟、学妹。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初我们这位五十岁的傅老师,他假如没有舍掉这几十年的退休金,能不能让这麽多的家庭造福?所以真的大喜大舍可以真正帮助大众。这个愿心、悲心起来了,众生最需要的事情,这个缘分就接上了,我们的祖宗会赶快把我们最重要的事安排给我们做。所以今年八月他们要开第二班,一年招生一次,现在报名的已经超过一千个人了。才能收六十个人,结果要报名的已经超过一千个人在排队了。做人还真不容易!但是我们看到这一千个人,我们心里想什麽?你看现在有多少家庭需要中国文化,怪谁?怪我生蛋生太慢了,没有培养出更多志同道合的这些同仁,所以我也很惭愧。因为我们的同仁都说我像母鸡一样,到处下蛋,然後下完蛋,就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其实不是,因为交给当地的老师,他才有锻链!所以看到这麽多的情况,我们真的都是觉得刻不容缓。我们要好好提升自己,好好去付出,让更多的老师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所以讲到范滂这个故事,我们听了是非常的欣慰,我们人生遇到太多这种道义的朋友。後来范滂说:我不能害你,不可以这样。他的母亲知道他投案了,很快就赶来了,赶来以後不是哭哭啼啼,告诉他的儿子:你已经跟这些圣贤人齐名了,人生不可能又长寿又有名节,你人生已经够本了,你安心去!不用担心我。你看这种母亲的浩然正气。所以范仲淹家族承传一、二千年不衰,源头在哪里?这个母亲!所以生女儿的举手,天下兴亡,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有好的母亲才能出圣贤人。苏东坡先生十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看《後汉书》看到范滂传,对着他妈妈说:妈妈,我要当范滂,你能不能当范母?他妈妈说:你能当范滂,我一定能当范母。所以诸位家长们,当我们的孩子说:妈妈,我以後要弘扬弟子规。我们要告诉自己,我要当范母这样的母亲,才能教出这麽好的孩子。所以现在弘扬文化刻不容缓。而我们桃园、我们台湾有机会当全球中国文化弘扬的基地,怎麽来当?我们明天好好再来谈。谢谢大家。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承先启後继往开来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七集)2007/5/13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母亲节,我们想起夫子在《孝经》当中的教诲,这个《孝经》是夫子无问自说,代表这本经典非常的重要,整个重要的五经经典,最後都是会归到这本《孝经》当中来。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这个「孝」字。夫子跟曾子刚好在屋子里面,夫子就对着曾子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问曾子知不知道先王有什麽好的方法,可以让整个社会、家庭这麽样的安和,这麽样的快乐,是用什麽方法,曾子知不知道?曾子被问了以後,马上恭恭敬敬站起来给老师请法:我不知道,希望老师给我教诲,给我开示。所以就在孔夫子跟曾子的对谈当中,夫子就把孝的道理给开显出来。我们都希望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家庭都是很和美,这是一个结果;我们希求这个结果,很重要的一定要种对的因,就是要把孝道落实在家庭,推广到社会上。所以哪里的孝子多,这个地区就有福分,这个时代就会有福分。我们看到汉朝非常的兴盛,汉朝就是以孝治天下,所有汉朝的皇帝都加一个孝字,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因为皇帝很重视,上行下效,所以汉朝出现的孝子最多,那也同样的,他的忠臣也最多。我们从这里就体会到,忠臣出於孝子之门。所有企业界现在在伤脑筋,找不到好的人才、好的干部,这最关键的也是我们家庭、学校、社会缺乏孝道的教育所延伸出来的现象。所以我们与其在那里哀叹,不如好好的提起我们老祖宗的教诲,从孝、从德行来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我们的干部,这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就像《弟子规》上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你看,对父母呼,懂得恭敬,他才有可能对其他的人恭敬。我们今天对人不恭敬,很难把事情给办好;有了恭敬的心,才会互相尊重,互相体恤。所以《弟子规》这些句子对一个孩子、一个人都是根本心性的启发。下一句父母命行勿懒,这代表父母交代的事都会全心全意去做好;进而他出社会了,他这一分尽心尽力的态度就会转移到对於单位、对於领导,这叫移孝作忠。所以恭敬的心、尽忠的心,以至於体恤他人、爱护他人的这种心境能力,也都是从孝道当中出来的。《弟子规》当中说到「冬则温,夏则凊」。对父母生活当中的需要都能非常的体恤,观察入微。所以这颗细腻的心、感受的心,就从对父母可以延伸到对一切的人。我们希望一个人好的德行,那个根源都从孝顺父母当中延伸出来。所以说「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也同时不只告诉我们,孝为百善之首,而孝真的落实了,他很多善良也会很自然的被引发出来。今天我们希望自己的社会、国家能够迈向和睦安定,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我们的家庭做起。我们家庭、社会有更多的孝子,更多有德行的人,那我们给世间人做表演,世间的华人一定会非常欢喜,来到台湾跟我们一起探讨、一起交流。在广东有个学校也是推展孝道的教育,所以很受到广东省的肯定。那时候香港要派人到广东参观学校的教学,整个广东省就推荐这个学校,因为这个学校孝的教育做得最紮实。所以你看一个学校把这个孝道、德行落实了,它不只影响一个学校,它还延伸到对其他地区的这种教化力量,就会很自然水到渠成。而这个学校的孩子,出去校外教学,都会主动的捡起地上的垃圾;然後面对这些司机叔叔都是很诚恳的感谢他们,给他们问好。这个旅行社很感动说接待过这麽多孩子,没有看过这麽懂事、这麽乖的。还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报导,称扬这个学校孩子的德行,然後也肯定他们孝道的教育。所以我们也不可小看我们的力量,我们一个家庭、一个学校能做好的榜样,也能把人的善心给唤醒起来,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有了好的榜样,人的善根就能唤醒。今天这个社会不能够在伦理道德当中提升,我们不怪人,怪我们自己。当初在宋朝的时候,范仲淹先生他们家庭很落实孝悌的精神,当时范仲淹的孩子范纯仁,朝廷要他出来当官,结果他告诉朝廷:我的父亲还在,我要尽这一分孝道。所以他放下功名利禄,他希望去尽孝,他不去贪这些名利。因为这个孝子的心中觉得尽孝是人生不可等、最踏实的事情。我们现在在事业当中,有没有忽略了对父母的孝道?俗话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有个企业家,他听了这些道理以後,觉得行孝不能等,他的父亲是病得比较严重,所以他就请了假到医院去照顾他的父亲。他的父亲看他来了,不大讲得出话来,都一直比着手势叫他回去:你回去工作,不用来看我,不然到时候影响你的工作。父母体恤我们的那颗心,连病得这麽重了,都还是为子女着想。我们真能体恤父母对我们的心,我们要尽孝一点都不难;甚至於不尽孝,自己都觉得很难受。後来他的父亲因为长期没有办法排便,所以整个肚子都胀起来,医生开了泻药给他的父亲,终於有排泄出来。因为很多天没排,非常的难受,所以他的孝心起来了,都能感同身受父亲的痛苦。结果当父亲排泄的时候,因为来的太急了,也来不及用成人尿片,所以这位朋友是用双手去接自己父亲的粪便,在那一刻他觉得一点都不脏,因为在那一刻他感受到的是父亲的身体舒服多了。後来这个父亲的病情稍有好转,他也觉得去侍奉父亲非常值得。结果他的父亲就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叫他赶快回去工作,不可以在这里继续耽搁照顾他。在父母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力去照顾,才不会留下人生的遗憾。而我们这样的孝心,相信孩子看了会感动、会承传;我们的领导、我们的长官们看到也能体恤,甚至於能感受这样的人一定是个忠臣。所以当初朝廷要范纯仁出去工作,到京城那都是当中央的官员,范纯仁并没有接受,他留在家里侍奉父亲。等父亲去世了,朝廷又一次请他到中央去当官,他又告诉朝廷:我的哥哥还在,所以要奉养好我的哥哥,我哥哥的身体比较不好。後来他的哥哥也往生了,之後他才到中央去当官。我们感受一下,请问范纯仁先生是去了朝廷才能利益这个国家社会吗?还是他留在家里更能利益国家社会?你看他假如没有奉养父亲,然後就去中央当官,请问对社会是什麽影响?人家会觉得,当功名富贵在眼前,父亲可以先放一边,兄弟可以先放一边;可是他却没有这麽做,他反而是提起孝悌的精神,这个时候就给全天下好的榜样,大家重义轻利。所以当整个社会重视孝悌、重视道义,这是真正利益国家社会!而不是我们去抱着这个官职叫利益社会,我们已经没有做好榜样给社会大众看了。所以范家的贡献就是把孝悌演出来。那时候宋朝就非常重视孝道,而且非常有仁义之心。我们翻开这《德育故事》,宋朝在道义、仁义当中,非常多圣贤人给我们做榜样,那都是孝悌延伸出来的社会道义。孔夫子,有一次人家问他说:你怎麽不出来当官?,夫子就讲到:我今天在家里面能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姊妹,我给天下人做榜样,那就是最好的政治。怎麽一定就是要出来一官半职,才叫做从政?所以这个政治,夫子在回答季康子的问,说什麽是从政?夫子讲:「政者,正也」。是给社会做榜样,这叫从政,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从政就是正己化人,自己要先当好榜样。一个领导者只要把好的榜样做出来,自然风行草偃、上行下效。所以夫子这一段话,也给我们真正从事於政治的人、当领导的人,首先反思我们有没有当好的表率,成为团体、成为社会的一个典范,这就是对团体社会最大的贡献。我们在庐江汤池建设一个和谐示范镇,长期也在那里下乡入户给这些镇民们讲《弟子规》,讲伦理道德,然後杨老师也亲自教《弟子规》跟教书法,所以老师的爱心包含这个艺术的教化。中国的艺术都离不开修身养性,我们现在的艺术很多时候是在消磨时间,甚至於有很多艺术品看了并不一定能让人心情舒畅。所以面对现在的艺术,我们也要选择正邪,看了这个作品会让人起邪思的,这不是艺术作品。有次我们到美术馆去参观,看到一个得奖作品,放了一个马桶,然後挂了几个塑胶袋,这样是得奖作品,我也看不懂。有时候想想,我是不是落伍了,好像现在的艺术作品是让人家都看不懂,叫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能让人看了提起善良的为人处世态度,这才是好的艺术作品。老师教他们《弟子规》,教他们生活教育,然後又教他们书法,所以孩子的心定下来。很多本来打网路游戏的,现在开始把这个时间(没有再消耗了)用在学书法、用在学篆刻。很多孩子坐下来,他一有兴趣,那个篆刻一做三、四个小时都不动,非常专注。孩子有专注的能力,读书也好,做事也好,很快能够抓到要领。所以现在大陆,我们很多的老师们都出来在建设和谐示范镇,在推展中国文化。所以杨老师也提到,应该多一些时间回来台湾,也把这些经典、把这些艺术也能够在台湾推广开来。大家假如对我们文化有这一分信心、有这一分使命感,那一定可以让杨老师亲自回来给我们的孩子指导书法、指导篆刻,指导这些艺术,指导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我看大家也没什麽反应。我们可以说,这几十年来,中国文化在台湾都是承传下来的,包含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师,在台中讲学三十八年的岁月,数十年如一日。这麽好的风范,这麽好的道风、学风,我们当学生的、当弟子的都有这一分使命去承先启後。我们看到现在这些歌曲听起来有没有修身养性?听到最後,现在小朋友连幼儿园都在谈恋爱,有没有?这个不行!康熙皇帝有智慧,知道情识会坏事,要先建立好理智,他的人生才不会为情所困,所以规定他的子孙二十岁以前不可以读诗词,把理智的根基要紮得很牢。二十岁以後为什麽要读诗词?是理智建立好了,读一些诗词能体恤人情、能顾虑到人家的这些情绪感情,能随顺人情,不要让人家太难受,变得人情练达,但是自己却是很理智,知道怎麽样处理事情才能为大局、才能看得远。所以「移风易俗,莫善於乐」,音乐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要做出好的音乐,那一定要有有修养的人来写,而有修养的人要从小培养,所以这个重担就在大家的身上。要从小就有这种德行修养,才能创造出好的歌曲来。现在我们在汤池,每个礼拜都有和谐合唱团,村民都唱得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大家唱得都很欢喜;甚至於从五湖四海来的朋友,我们也一起唱,唱母亲、唱父亲,唱得大家都是很感动,都留下了泪水。那种音乐能够让大家的心彼此交流,好像融在一起了。所以这个和谐示范镇在汤池一年多的效果,也让我们很肯定古圣先贤的教诲确实可以把人教好,可以把社会真正安定祥和。在这一年多以来,离婚率快速下降。诸位朋友,现在哪个地方离婚率下降?我听到一个讯息,非常的难受,也很紧张,听说我们台湾现在二.二对就有一对离婚,而且是亚洲最高。这都是一个警讯,因为离婚率高,夫妻这一伦就乱了,夫妇伦乱了,不可能教好孩子,也不可能出友爱的兄弟,很可能就因夫妇乱,五伦都乱掉。「人不学,不知道」,我们把这些夫妇,这些五伦的道理讲了以後,汤池镇一提到夫妻吵架,人家都会笑,会瞧不起,这个风气整个就转过来。不止离婚率下降,犯罪率也快速下降。所以没有说经济发展,离婚率、犯罪率是正常,这都是歪理。只要能真正把伦理道德教育做紮实,离婚率下降,犯罪率下降,经济快速发展,汤池镇人民的收入快速提升,这都可以同时兼顾。你看我们台湾是山明水秀,这麽好的地方,蓬莱仙岛,我们当子孙的,台湾是我们的母亲,请问我们现在把母亲糟蹋成什麽样子?今天是母亲节,我们怎麽样爱护我们台湾这一个母亲?我们居然是创了亚洲温室效应最严重,是世界温室效应恶化的两倍,这是我们回报母亲的情况。这个都透露什麽?我们知恩报恩的教育太缺乏了,所以糟蹋父母,又糟蹋这一片养我们的土地。我们今天要反思,如何不让台湾的生活环境继续恶化下去?从我们做起,我们有责任。怎麽减轻温室效应的恶化,大家的心理有没有数?你们不可以无辜的看着我,责无旁贷。只要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就是真正在尽这一分孝道。所以尽量搭乘公共交通用具,坐公车,就不用开我们的自家小客车,这样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来,夏天要到了,用愈多的电,这个电都是火力发电,都是透过发电来的,这发电的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我们能省电就省电,所以今年开始冷气不要吹了。真要命!真的,已经到了存亡的地步了,我们都没有警觉性!这一期《天下杂志》的封面,一百零一层的摩天大楼淹到了一半!代表温室效应继续严重,南北极冰溶化了,在短短几十年当中,台湾会淹到一零一大楼的一半。诸位朋友,我跟大家保证,科学家了解的速度绝对赶不上恶化的速度,为什麽?因为人的欲望快速在打开,那不是科学家能预测得到的。假如预测得到,怎麽现在会这麽严重?那以前都预测了,可能这一、二百年之後不能用了;现在不是了,可能短短二、三十年就整个可能就是汪洋一片了。我从来不吹冷气,因为老祖宗说「心静自然凉」,心能够静的下来。说实在的,冷气愈吹,所有的热气往哪里排?统统往室外排!所以人一走到室外受不了,统统往冷气房里面钻。结果往冷气房里面钻,又不出来运动,所以现在孩子抵抗力很差,也都不流汗,血液循环又差,养出来的都身体状况都不好,都有吹冷气症候群,冷气病都很多。所以这个「道法自然」还是好,冷气少降低一度可以省百分之八的电量,真要吹的话,我们调到二十七、八度,二十五度这样就好,不要调到二十度、十八度,那个太耗电。再来,只要会砍掉树木的,这样的资源浪费要减少,因为有愈多的树才能够把二氧化碳转成氧气。哪些方法?你看我们用纸都是用双面,不要太浪费,可以用的再用,减少纸的消耗。再来,还有很重要的,我们今天地球上的森林为什麽都被砍伐掉了?因为要养很多的牛、羊来给人吃,所以整个地球的森林是被我们吃给破坏掉的。现在很多先进国家体会到了,我们今天要拿十公斤的榖类去养牛、养羊,然後才能换来一公斤的肉,这样划不划算?不划算!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拿十斤的榖类来换一斤的肉,结果我们吃饱了,你看,全世界一天有多少人饿死?假如我们少吃肉,把这些榖类都留下来,人类饿死的情况不会那麽严重,人类整个原始森林的消耗量也不会这麽严重。所以真正少吃肉,对地球、对人类都有好处;更重要的,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利人绝对利己。你害大自然,我们有没有得好处?没得好处。你看我们用农药、用化肥,不让这些动物吃,结果你看最後农药、化肥给谁吃?还是给人吃,所以我们吃出一堆病来。病从口入,这个吃东西要很谨慎,我们现在太多的科学研究报导:肉食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你看我们三十年前要听到一个癌症的人都很少,还是三十年前听一到有一个人得癌症都觉得是天大的事情,有没有?结果现在三十年後呢?不要说听到一个人,自己家里面家族的人都有可能不只一个人得癌症,都变稀松平常了。怎麽来的?吃出来的,吃出来的喔!日本女性得癌症的比例,得乳腺癌的比例很低,结果日本人移民到了美国,在美国生活,移过去以後,得乳腺癌的比例是在日本的五倍,就成长了百分之五百。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确实不是遗传的问题,是什麽?是饮食的问题。而且全世界乳腺癌最严重的国家是纽西兰,因为纽西兰肉吃最多。所以科学家都发现,哪里肉吃的最少,哪里得乳腺癌、得癌症就愈低。这一研究下来,人要活的长寿有一个原则,叫吃差一点,不要吃太好。为什麽?那些肉里面太多的荷尔蒙、太多的抗生素。有个科学报导,一八四0年,欧美地区女性的生理期是十七岁的时候来;到了一九八0年,经过一百四十年以後,女性生理期从十七岁降到十一岁。生理期来的愈早,这个女子寿命愈短。我们都希望让孩子吃得健康,结果吃到最後愈来愈不健康;而且生理期来的愈早,得癌症的比例愈高,这是一九八0年是十一岁。诸位朋友,现在是二00七年,请问现在生理期来是几岁?可能直逼十岁以下!这些蛋、这些肉含了太多的荷尔蒙、抗生素,刺激这些小女孩。所以现在这些内分泌科,很多小学生来看病。怎麽让孩子真正吃得健康,同时又能够爱护大自然,这确实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有个妈妈很爱她的孩子,孩子喜欢吃热狗,所以每天一定给孩子吃一条热狗,这个孩子十四岁,得大肠癌已经死了,「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你爱护孩子一定要有真实的智慧。所以现在父母都怕,他营养不良怎麽办?现在在台湾,你听得到哪个孩子饿死吗?都不是营养不良的问题,现在是营养过剩,吃得太多了,造成身体很大的负担;而我们常说怕他蛋白质不够,其实蛋白质每一天只要四十克到六十克就够了。吃太多蛋白质,造成身体的负担,因为蛋白质太多了,身体会变成酸性,身体应该是弱硷性才健康,结果变成酸性体质,内脏泡在酸性体质里面,快速消耗,所以现在这些内脏耗损的情况太严重。当身体酸化了,它会启动身体的平衡,必须把它慢慢调回比较弱硷性。这个时候没办法,骨头这个钙质是硷性,只好把骨头里面的钙渗出来,渗到血液里面,让身体呈现弱硷性,不然身体受不了。结果这个骨头渗出来了,流到胆变什麽?胆结石,流到肾变肾结石。以前结石的人少,现在结石的人一大片,吃得愈好愈结石。所以不是缺钙的问题,钙质不是你吃多少,而是你能留下多少。你能留得下来,骨头里面这个钙都留住了,身体健康。我们吃愈多这高蛋白质的食物,然後体质反而酸化了,这些钙都留不住,也吸收不了。所以这个根源问题还是体质不能酸化,不可以吃太多脂肪、太高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我们几大死亡原因,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现在还有一种疾病急起直追,叫做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严重,那个骨头的钙都空掉了,有可能有天早上突然打喷嚏,这麽一打喷嚏,肋骨断了;大家不要笑,这天快来了。假如我们没有正确的健康饮食,甚至於有一天骑脚踏车出去散步,刚好有个坑洞,不小心车子掉下去了,噗通!怎麽断两根,那就麻烦了。所以这个健康的观念,我们有位朋友,他也是台北人,我们周泳杉老师,他是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毕业,他现在大量收集这些重要的观念、资料,我们最近会把它录成一个片子,下个月再带到孔庙跟大家来结缘。这些事情、这些知识都刻不容缓,对我们个人、家庭都很重要。所以我们要爱护这一块母亲,从我们的饮食开始调整,少吃一些肉。因为养这些牛,牠们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汽车还要多。一条牛一年放出四千公斤的二氧化碳,一台2000CC的车一年才放三千公斤而已,这个牛放出来的屁、放出来的气体二氧化碳更多。所以你看整个大自然是一体不可分的,当我们欲望快速扩展,真的就把地球的环境资源都给破坏掉了。确实伦理道德、孝道落实,社会风气能改善,同样经济可以发展的很好。我们有好的环境、好的文化,我们应该来发展观光文化旅游,结果我们现在工业这麽发达,难怪温室效应这麽严重。你看本来的蓬莱仙岛,现在变成什麽?我们看了也很不忍心。所以希望大家有这一分使命,让台湾重新变回蓬莱仙岛,就必须从人心开始改善。所以我们期许从我们、从桃园开始,然後能做到全省,把《弟子规》、把中国文化宏扬开来。人心善良了,整个社会、国家就会有好的转变,从我们开始落实孝道、开始落实兄弟友爱来起步。我们在做和谐示范镇的过程,来了非常多的团体,他们都希望把他们的单位经营的很和乐。所以真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有这分善念,感来很多的团体。海南的监狱跟我们合作了一年,所以现在是整个海南省五个监区都开始同时推展《弟子规》。吸毒犯在世界的回吸率,就是他吸毒以後,把他戒毒了又重新回来吸,差不多在百分之九十。我们看到一个人一吸毒,这一辈子很难戒。当一个人吸毒戒不掉,他整个家庭都在愁云惨雾当中。结果在海口开始用《弟子规》、用孝道来教育这些吸毒犯,现在回吸率降到百分之十八。全世界监狱都震动,都要来研究,怎麽可以降得这麽低?面对这麽大的欲望,没有从内在真正德行的力量,抵挡不了。所以有个毒犯他的刑期到了,然後他就跟监狱讲:长官,我《弟子规》还没听完,可不可以让我听完再出狱?他们不是不愿学,谁愿意当欲望的奴隶,没人教!所以在监狱里面,那个课程还没听完,他不想出狱。我们在海口长期每个礼拜都上课,结果监狱一些学习的情况,这些犯人善心都起来、孝心起来了,我们在课堂当中都会提到。结果有个妈妈就讲:我听你们讲这监狱的情况,我真想把我儿子送进你们监狱去。没办法,那个孩子在外面受污染,她很不放心,她想说进去关一下,刚好学一学。真的是这样,现在孩子没有学到这些文化,在外面都受污染,妈妈忐忑不安,都不知道会干出什麽事来。我们刚好最近张秀葵老师,七十五岁的高龄,到监狱去讲课。真的,有一位服刑人员,她也快要出狱了,因为她吸毒快要出狱了,她也说:听了你的课很感动,我可不可以听完再出去?这个现象也在我们台湾开始推展开来。所以现在是和谐监狱。诸位朋友,监狱能不能和谐?你看我们以前的印象,监狱长什麽样子?阴森森的,有没有?那个监狱里面的警察好像跟那个犯人剑拔弩张,很容易起冲突。只要这些警员们真正提起了一种使命、一种爱心,监狱也可以和谐。其实,说实在的,我们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监狱变成学校。假如我们不好好的把监狱变成教化的学校,那我们以後就得拿钱再盖监狱。因为他们也是不进则退,你不教化好他们,他们本来是小偷,关了五年出来变什麽?你们说的,我没说。是不是?真的是这样。你不把他教好,他一定会往下堕。我这一次刚好四月初到了海口,我也进了监狱。我到海口监狱去非常感叹,踏进去那时候,第一次去讲课,抬起头来看到,「海口监狱中国文化培训班」。中国文化在哪里复兴?在监狱复兴。好事!为什麽?犯人都能教得好了,还有谁教不好?所以这个功德无量,把监狱的犯人教好了,大家能起信心,不然现在,现在的人铁齿加钢牙,都不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这次去刚好参加了「亲情帮教」,他们现在要教育好这些犯人,不只是干警学习,连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家人都要学习,所有监狱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学习,把整个监狱都经营成弟子规的环境。所以这些服刑人员的家长一起来了,那一次三十个服刑人员,大家猜猜看,来看他的亲人有多少?我估算了一下,超过一百二十个人,代表每个服刑人员最少有四个人来看他。那时候,他们要回去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看到一个年轻人旁边跟了八个长辈。我们现在过母亲节,你看当她的孩子现在被关在监狱里面,这个母亲母亲节好不好过?很难熬!所以中国文化,夫子非常强调「忠恕之道」,这一颗恕心,如其心,感同身受。真的,当一个人犯罪了,关到监狱里面,他关的是有形的牢狱;所有爱护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专业车库租赁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授信借款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河道治理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 2025年度人才共享与借用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与员工住房安置合同
- 2025年度公司销售业务员协议书:人工智能赋能下的销售代理合同
- 2025年度子女对父母赡养及社区互助保障协议
- 化妆品店装修合同
-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上幼儿园》 PPT课件
-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要点
-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14张)ppt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传统节日》PPT课件
- 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
- 开学第一课我们开学啦主题班会PPT课件(带内容)
- 电源线检验报告RVV
- 体育训练队队规
- 八字命理漫画版
- 电梯工程开工报告(直梯)(共1页)
- 复件德力西质量奖自评报告2战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