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硝酸和硫酸(课件)_第1页
氨、硝酸和硫酸(课件)_第2页
氨、硝酸和硫酸(课件)_第3页
氨、硝酸和硫酸(课件)_第4页
氨、硝酸和硫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氨硝酸硫酸(一)节氨硝酸硫酸(一)1大气中N2NO3-NH3尿素及动植物遗体NO3-土壤中的微生物氮素化肥大气中N2NO3-NH3尿素及动植物遗体NO3-土壤中的微生2氮元素是一切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的营养元素。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是不能被多数生物直接吸收,多数生物只能吸收含氮元素的化合物。氮元素是一切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的营养元素。大气中3氮的固定(fixationofnitrogen):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氮的固定自然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氮的固定(fixationofnitrogen):4一、氨(NH3):(ammonia)

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一、氨(NH3):(ammonia)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5对合成氨研究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哈伯(1868—1934),德国化学家,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1918年哈伯由于对合成氨研究作出过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对合成氨研究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哈伯(1868—1934),6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在研究平衡移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认为N2、H2在高压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接着,他用实验来验证。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他也没有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而是觉得这个实验有危险,于是放弃了研究。勒沙特列的合成氨实验就这样夭折了。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在研究平衡移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7后来查明是由于他所用混合气体中含有O2,实验中H2和O2化合发生了爆炸。稍后,德国化学家耐斯特通过理论计算,认为合成氨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工合成氨的研究又一次止步。后来才发现,是能斯特计算时误用了一个热力学数据,以至得到错误结论。后来查明是由于他所用混合气体中含有O2,实验中H2和O2化合8在合成氨研究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德国另一位化学家哈伯知难而进,对合成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实验,终于在1908年7月在实验室里用N2和H2在600℃、200个大气压下合成氨,产率虽只有2%,但却是科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在合成氨研究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德国另一位化学家哈伯知难9

当哈伯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公众于世后,立即引起了德国当时的统治者们的注意,德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吞并欧洲称霸世界的野心,同时也利用哈伯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贪婪心理,请哈伯出任德国威廉研究所所长,继续他的研究。从1911年到1913年短短两年时间内,哈伯不仅提高了合成氨的产率,而且合成了1000吨液氨,并且用它制造出3500吨烈性炸药TNT。当哈伯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公众于世后,立即引起了德国当时10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合成氨工厂,为侵略者制造了数百万吨炸药,从而导致并蔓延了这场秧祸全球的世界大战,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的谜底。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11当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时,哈伯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猛烈抨击,尤其是当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时,更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人工合成氨实验的成功令人欢心鼓舞,它对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三位科学家留给后人的思考也是深刻的—科学必须造福于民!

当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时,哈伯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猛烈抨121、氨气制法:1)工业制法: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1、氨气制法:1)工业制法:N2+3H213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2混和加热制得(2)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14(3)制取装置:固固加热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干燥装置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3)制取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15浓氨水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NH3·H2O===NH3↑+H2OCaO或NaOH浓氨水浓氨水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NH3·H2O===NH3↑16实验:一支干燥的充满NH3的圆底烧瓶,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中滴有酚酞溶液)。

NH3水酚酞实验:一支干燥的充满NH3的圆底烧瓶,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17【操作方法】: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NH3水酚酞【操作方法】: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18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喷泉实验”【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实验现象】:19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②引发“喷泉”实验③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②引发“喷泉20一、氨(NH3):1.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小水溶性:极易溶于水(1:700)氨易液化.一、氨(NH3):1.氨的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水溶性:极易21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与水结合,形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NH3·H2O⑴氨与水反应:2.氨气的化学性质:一水合氨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NH3+H2ONH22NH3·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NH3·H2ONH4++OH-NH3+H2ONH3·H2ONH4++OH-【小结】:氨水的成分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等

NH3·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23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为NH3和H2O。不加热不分解.NH3·H2O===NH3↑+H2O现象:溶液红色褪色,冷却后恢复红色。【探究实验】:

将氨的酚酞溶液倒入栓有小气球的试管中,加热。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为NH3和H2O。不加热24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后,再将两支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探究实验】:

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后,再将两支玻璃棒靠近25氨、硝酸和硫酸(课件)26⑵氨与酸反应:NH3+HCl==NH4Cl(白烟)——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知识延伸】:挥发性酸(HCl、HNO3等)遇氨气均有白烟生成;难挥发性酸H2SO4无此现象。⑵氨与酸反应:NH3+HCl==NH4Cl(白烟)——此反27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HCl==NH4Cl;NH3+HNO3==NH428⑶氨与氧气反应:⑶氨与氧气反应:29⑶氨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催化剂△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⑶氨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30N2NH3NONO2HNO3O2O2H2O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4NH3+5O2====4NO+6H2O催化剂△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N2NH3NONO2HNO3O2O2H2ON2+3H2313.氨的用途:氨制铵盐制硝酸制纤维、塑料、染料制纯碱制尿素作致冷剂制医用氨水3.氨的用途:氨制铵盐制硝酸制纤维、塑料、染料制纯碱制尿32氨的用途制硝酸制纯碱制尿素做致冷剂氨的用途制硝酸制纯碱制尿素做致冷剂332NH3+H2SO4==(NH4)2SO4NH3+HNO3==NH4NO3NH3+CO2+H2O

===NH4HCO3

制铵盐4NH3+5O2====4NO+6H2O催化剂△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制硝酸2NH3+CO2====CO(NH2)2+H2O催化剂△制尿素NH3(g)NH3(l)放热吸热制冷剂2NH3+H2SO4==(NH4)2SO4NH3+HNO34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2混和加热制得(2)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35(3)制取装置:固固加热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干燥装置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3)制取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36(5)验满: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4)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b: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5)验满: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37⑹环保措施: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⑺干燥装置水——装置:倒扣漏斗用碱石灰干燥。⑹环保措施: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⑺干燥装置水——装置:倒扣384、铵盐1)铵盐的涵义:由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物理性质:铵盐都易溶于水4、铵盐1)铵盐的涵义:由铵根离子(NH4+)与酸根392)铵盐的化学性质:①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

△△(NH4)2CO3==2NH3↑+CO2↑+H2O

2)铵盐的化学性质:①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NH40②铵盐与碱反应(NH4)2SO4+2NaOH==2NH3↑+Na2SO4+H2O△△NH4NO3+NaOH==NH3↑+NaNO3+H2ONH4++OH-==NH3↑+H2O【结论】:铵盐的通性—均能与碱共热产生氨气。实质:②铵盐与碱反应(NH4)2SO4+2NaOH==△△41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试剂及操作:滴加NaOH溶液,再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实验现象: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铵盐(NH4+)的检验: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试剂及操作:滴加Na42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水氨气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水氨气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435.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的容积为VL,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5.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的容积为VL,喷泉实验后溶液充446.下图装置难以形成喷泉,试分析其原因。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形成喷泉(在不改变气体成分的前提下),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6.下图装置难以形成喷泉,试分析其原因。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45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3、上帝助自助者。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46节氨硝酸硫酸(一)节氨硝酸硫酸(一)47大气中N2NO3-NH3尿素及动植物遗体NO3-土壤中的微生物氮素化肥大气中N2NO3-NH3尿素及动植物遗体NO3-土壤中的微生48氮元素是一切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的营养元素。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是不能被多数生物直接吸收,多数生物只能吸收含氮元素的化合物。氮元素是一切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的营养元素。大气中49氮的固定(fixationofnitrogen):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氮的固定自然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氮的固定(fixationofnitrogen):50一、氨(NH3):(ammonia)

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一、氨(NH3):(ammonia)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51对合成氨研究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哈伯(1868—1934),德国化学家,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1918年哈伯由于对合成氨研究作出过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对合成氨研究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哈伯(1868—1934),52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在研究平衡移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认为N2、H2在高压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接着,他用实验来验证。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他也没有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而是觉得这个实验有危险,于是放弃了研究。勒沙特列的合成氨实验就这样夭折了。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在研究平衡移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53后来查明是由于他所用混合气体中含有O2,实验中H2和O2化合发生了爆炸。稍后,德国化学家耐斯特通过理论计算,认为合成氨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工合成氨的研究又一次止步。后来才发现,是能斯特计算时误用了一个热力学数据,以至得到错误结论。后来查明是由于他所用混合气体中含有O2,实验中H2和O2化合54在合成氨研究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德国另一位化学家哈伯知难而进,对合成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实验,终于在1908年7月在实验室里用N2和H2在600℃、200个大气压下合成氨,产率虽只有2%,但却是科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在合成氨研究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德国另一位化学家哈伯知难55

当哈伯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公众于世后,立即引起了德国当时的统治者们的注意,德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吞并欧洲称霸世界的野心,同时也利用哈伯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贪婪心理,请哈伯出任德国威廉研究所所长,继续他的研究。从1911年到1913年短短两年时间内,哈伯不仅提高了合成氨的产率,而且合成了1000吨液氨,并且用它制造出3500吨烈性炸药TNT。当哈伯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公众于世后,立即引起了德国当时56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合成氨工厂,为侵略者制造了数百万吨炸药,从而导致并蔓延了这场秧祸全球的世界大战,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的谜底。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57当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时,哈伯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猛烈抨击,尤其是当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时,更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人工合成氨实验的成功令人欢心鼓舞,它对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三位科学家留给后人的思考也是深刻的—科学必须造福于民!

当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时,哈伯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猛烈抨581、氨气制法:1)工业制法: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1、氨气制法:1)工业制法:N2+3H259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2混和加热制得(2)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60(3)制取装置:固固加热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干燥装置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3)制取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61浓氨水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NH3·H2O===NH3↑+H2OCaO或NaOH浓氨水浓氨水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NH3·H2O===NH3↑62实验:一支干燥的充满NH3的圆底烧瓶,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中滴有酚酞溶液)。

NH3水酚酞实验:一支干燥的充满NH3的圆底烧瓶,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63【操作方法】: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NH3水酚酞【操作方法】: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64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喷泉实验”【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实验现象】:65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②引发“喷泉”实验③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②引发“喷泉66一、氨(NH3):1.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小水溶性:极易溶于水(1:700)氨易液化.一、氨(NH3):1.氨的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水溶性:极易67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与水结合,形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NH3·H2O⑴氨与水反应:2.氨气的化学性质:一水合氨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NH3+H2ONH68NH3·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NH3·H2ONH4++OH-NH3+H2ONH3·H2ONH4++OH-【小结】:氨水的成分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等

NH3·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69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为NH3和H2O。不加热不分解.NH3·H2O===NH3↑+H2O现象:溶液红色褪色,冷却后恢复红色。【探究实验】:

将氨的酚酞溶液倒入栓有小气球的试管中,加热。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为NH3和H2O。不加热70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后,再将两支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探究实验】:

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后,再将两支玻璃棒靠近71氨、硝酸和硫酸(课件)72⑵氨与酸反应:NH3+HCl==NH4Cl(白烟)——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知识延伸】:挥发性酸(HCl、HNO3等)遇氨气均有白烟生成;难挥发性酸H2SO4无此现象。⑵氨与酸反应:NH3+HCl==NH4Cl(白烟)——此反73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HCl==NH4Cl;NH3+HNO3==NH474⑶氨与氧气反应:⑶氨与氧气反应:75⑶氨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催化剂△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⑶氨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76N2NH3NONO2HNO3O2O2H2O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4NH3+5O2====4NO+6H2O催化剂△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N2NH3NONO2HNO3O2O2H2ON2+3H2773.氨的用途:氨制铵盐制硝酸制纤维、塑料、染料制纯碱制尿素作致冷剂制医用氨水3.氨的用途:氨制铵盐制硝酸制纤维、塑料、染料制纯碱制尿78氨的用途制硝酸制纯碱制尿素做致冷剂氨的用途制硝酸制纯碱制尿素做致冷剂792NH3+H2SO4==(NH4)2SO4NH3+HNO3==NH4NO3NH3+CO2+H2O

===NH4HCO3

制铵盐4NH3+5O2====4NO+6H2O催化剂△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制硝酸2NH3+CO2====CO(NH2)2+H2O催化剂△制尿素NH3(g)NH3(l)放热吸热制冷剂2NH3+H2SO4==(NH4)2SO4NH3+HNO80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2混和加热制得(2)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81(3)制取装置:固固加热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干燥装置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3)制取装置:(5)验满:(4)收集装置:⑹环保措施:⑺82(5)验满: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4)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b: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5)验满: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83⑹环保措施: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⑺干燥装置水——装置:倒扣漏斗用碱石灰干燥。⑹环保措施: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⑺干燥装置水——装置:倒扣844、铵盐1)铵盐的涵义:由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物理性质:铵盐都易溶于水4、铵盐1)铵盐的涵义:由铵根离子(NH4+)与酸根852)铵盐的化学性质:①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

△△(NH4)2CO3==2NH3↑+CO2↑+H2O

2)铵盐的化学性质:①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NH86②铵盐与碱反应(NH4)2SO4+2NaOH==2NH3↑+Na2SO4+H2O△△NH4NO3+NaOH==NH3↑+NaNO3+H2ONH4++OH-==NH3↑+H2O【结论】:铵盐的通性—均能与碱共热产生氨气。实质:②铵盐与碱反应(NH4)2SO4+2NaOH==△△87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试剂及操作:滴加NaOH溶液,再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实验现象: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铵盐(NH4+)的检验: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试剂及操作:滴加Na88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水氨气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水氨气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895.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的容积为VL,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5.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的容积为VL,喷泉实验后溶液充906.下图装置难以形成喷泉,试分析其原因。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形成喷泉(在不改变气体成分的前提下),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6.下图装置难以形成喷泉,试分析其原因。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91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