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第一节三段论◆一、什么是三段论逻辑学有三大发源地,古希腊很多人都对逻辑学的发展有所贡献。那么,为何只说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之父呢?九年级历史教学的任务十分繁重,除了要学习世界历史两本书的内容外,还要复习七八年级中国历史四本书的内容。对学生和教师来说,中外历史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加上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周末和假期期间还要帮家里干些农活,巩固复习的时间不够充分。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往往会“走捷径”,直奔历史考试范围,而忽略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一、基础历史知识点教学应兼顾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1.基础历史知识点教学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农村中学九年级的世界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容易过多地关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直奔历史知识点,让学生读读背背往往比有系统地讲授历史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实惠得多。通过读和背,学生记住了知识,考试成绩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应付得了平时的考试,应付不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历史知识点的背诵,忽略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忽略学生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是课程改革以来的重要理念突破。沿着“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探究、分析、评价历史—交流历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进行,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如在教学《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一课时,我打乱这一课的学习顺序:先让学生说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学生很容易找出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然后探究、分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都一脸茫然,但当我提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说出它们实力的变化,追根溯源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得出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反思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每一节历史课上我都做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否定的原因在于我没有树立这种教育意识。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理应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但是,《凡尔赛和约》却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使学生感到愤慨,明白“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从而树立要热爱祖国、建设一个富强新中国的愿望。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用价值引领服务学生的人生。历史教学中最有利于学生形成价值观教育的是有关历史人物的教学部分。在世界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杰出的历史人物灿若群星,比比皆是。如美国总统罗斯福身残志坚,颇有远见,对遭受1929-1933年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美国,他勇于担当责任,实行新政,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范例,领导美国参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等等。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提高自身素质修养。要让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历史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刻画历史人物形象,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感动,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二、历史课堂教学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学重点并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的情况,而且几乎每个知识点都会有要求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时,历史教学就会像流水账一样,每个大问题所用的时间差不多,分不出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加上农村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务比较重,基本上都是担任五六个班级的历史科目教学,有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仔细研究与精心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没有精彩之处,整堂课下来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的美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用心备课。一堂课应该是一个整体,教师备课时,心中便要有一个总体布局。45分钟绝不能匀速前进。重点与难点务必要详略有致,错落有致,呈现出课堂结构中的节奏感与韵律美。一堂课只能有一两处重点或高潮,都是重点就没有了重点。以《中古时代的欧洲》一课为例,教学重点有: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难点是:西欧城市的兴起。这一课一共四个大标题: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西欧城市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败落。重难点就有三个标题的内容。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学习活动展现层次感。封建等级制度这一目,可以出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1)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个国家?(2)这一制度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形成的?这种制度以什么为纽带?分为哪几个等级?(3)西欧封建社会初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谁?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什么?第二目教会的统治,则可以情景激疑,以矮子丕平人物图像引入,小组学习教皇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再通过“迁移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三、历史课堂教学应达到有效性。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在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真正用来学习历史知识的时间主要是课堂45分钟,所以,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着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及恰当的教学策略实现的。历史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是认真备课,只有认真备课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历史课,历史课堂教学才会实现有效性。教师课背得好,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有所成。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要了解学生,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所任教学生发展的备课模式和教学模式。“深入才能浅出”。一堂历史课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教师讲述历史知识,条理清晰,形象生动,又要有学生充分活动,自主学习与分组讨论探究问题,还要有学生对当堂课适当的知识抢答,练习巩固。如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军事等方面有条理地分析。教师展示相关原始资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他们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再通过习题的强化,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政策的作用。每一节历史课都可以是精彩纷呈的,这需要历史教师真正用心备课,研读教材,研读学生;每一节历史课都可以是三维目标的完美呈现,这需要历史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堂历史课都可以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需要历史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每一点成长。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历史教育是人格塑造与养成的过程,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等纳入教学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职校生高尚品德与良好人格的建构。一、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实施道德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之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忠心报国、天下为公、勤劳俭朴、不畏强暴等精神要素。道德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皆可找到其鲜活的事例。德育教育是中职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要培养职校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需要对其进行道德的熏陶,历史学科在德育教育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充分运用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寓传统道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方面重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以人为本,培养中职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促进其良好道德行为内驱力的形成,我们应因势利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职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等特征进行合理分析,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因素,诸如网络、群体、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认知结构进行有效的判断,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历史教材的重要素材,加强对学生进行如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内容的教育。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本身就是一个绝好的忠心报国事例,还有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让学生学习屈原深厚的亲民、爱民、恤民等民本思想,使道德人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二、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格塑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的学习楷模与榜样。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优良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磨炼和砥砺。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众所周知,学生的个体自身需要、个人的动机和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人格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不可搞一言堂或包办教学,应以积极的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与发现,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愉悦和快乐。在知识的建构中,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更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或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探究精神。比如对历史人物范仲淹的研究,感受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魅力,时常保持一种淡泊的心态,以及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观。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人格建构历史德育教育内容是直观的,其道德价值寓于历史事实之中,历史以事实为基础对人进行启迪和教育,我们应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我们可以从“忧劳可以兴国,淫逸足以亡身”的高度来启发学生,戒奢以俭。可以从史料中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金银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从寓意深刻的史料中挖掘道德教育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的个体特长,引导他们去研究和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不断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历史老师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与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中国现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吉鸿昌;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汪精卫。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利用书中图片让学生产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当时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发奋学习的远大目标,帮助学生建构自己优良的人格。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1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第四章2第一节三段论◆一、什么是三段论逻辑学有三大发源地,古希腊很多人都对逻辑学的发展有所贡献。那么,为何只说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之父呢?第一节三段论3三段论,是指由包含一个共同词项的两个性质命题为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任何事物都是可认识的;银河系以外的天体是事物;所以,银河系以外的天体是可认识的。三段论,是指由包含一个共同词项的两4前面学习的推理,包括对当关系推理和命题变形推理,都是直接推理,而三段论则是间接推理。三段论是最简单的间接推理。因此,在由直接推理向间接推理的扩展中,我们先学习三段论。前面学习的推理,包括对当关系推理和5我们将主要学习直言三段论,即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命题的三段论。例如,恒星都是发光的,织女星是恒星,所以,织女星是发光的。我们将主要学习直言三段论,即前提和6除直言三段论,还有其他类型的三段论吗?有。例如,前面曾讲过:*假如卡特在1979年去世,那么他不会在1980年落选。*假如卡特不在1980年落选,那么里根就不能在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所以,假如卡特在1979年去世,那么里根就不能在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除直言三段论,还有其他类型的三段论7人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经过间接推理而得到的。例如,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人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经过间接推理而8注意,“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个结论在逻辑上不是必然成立的。逻辑推理的精髓是,假如前提是真的,那么结论就必然是真的。亚里士多德发现,这是人类思维中最确定无疑的东西。它为何确定无疑,这是逻辑学所要回答的问题。注意,“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个结论9三段论实际上是三个词项之间的逻辑推演。其中,结论的主项叫小项,用s(subject)表示;结论的谓项叫大项,用P(predicate)表示;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却未出现的项叫中项,用M(media)表示,中项起到媒介作用三段论实际上是三个词项之间的逻辑推10可见,从词项上讲,任何三段论都包括个不同的词项:大项、小项和中项。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因此,从命题上讲,任何三段论都包括三个不同的命题: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可见,从词项上讲,任何三段论都包括1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4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4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2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4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3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4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4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4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5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4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6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4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7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8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8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8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83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84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85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第一节三段论◆一、什么是三段论逻辑学有三大发源地,古希腊很多人都对逻辑学的发展有所贡献。那么,为何只说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之父呢?九年级历史教学的任务十分繁重,除了要学习世界历史两本书的内容外,还要复习七八年级中国历史四本书的内容。对学生和教师来说,中外历史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加上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周末和假期期间还要帮家里干些农活,巩固复习的时间不够充分。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往往会“走捷径”,直奔历史考试范围,而忽略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一、基础历史知识点教学应兼顾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1.基础历史知识点教学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农村中学九年级的世界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容易过多地关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直奔历史知识点,让学生读读背背往往比有系统地讲授历史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实惠得多。通过读和背,学生记住了知识,考试成绩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应付得了平时的考试,应付不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历史知识点的背诵,忽略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忽略学生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是课程改革以来的重要理念突破。沿着“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探究、分析、评价历史—交流历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进行,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如在教学《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一课时,我打乱这一课的学习顺序:先让学生说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学生很容易找出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然后探究、分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都一脸茫然,但当我提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说出它们实力的变化,追根溯源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得出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反思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每一节历史课上我都做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否定的原因在于我没有树立这种教育意识。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理应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但是,《凡尔赛和约》却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使学生感到愤慨,明白“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从而树立要热爱祖国、建设一个富强新中国的愿望。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用价值引领服务学生的人生。历史教学中最有利于学生形成价值观教育的是有关历史人物的教学部分。在世界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杰出的历史人物灿若群星,比比皆是。如美国总统罗斯福身残志坚,颇有远见,对遭受1929-1933年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美国,他勇于担当责任,实行新政,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范例,领导美国参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等等。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提高自身素质修养。要让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历史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刻画历史人物形象,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感动,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二、历史课堂教学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学重点并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的情况,而且几乎每个知识点都会有要求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时,历史教学就会像流水账一样,每个大问题所用的时间差不多,分不出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加上农村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务比较重,基本上都是担任五六个班级的历史科目教学,有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仔细研究与精心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没有精彩之处,整堂课下来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的美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用心备课。一堂课应该是一个整体,教师备课时,心中便要有一个总体布局。45分钟绝不能匀速前进。重点与难点务必要详略有致,错落有致,呈现出课堂结构中的节奏感与韵律美。一堂课只能有一两处重点或高潮,都是重点就没有了重点。以《中古时代的欧洲》一课为例,教学重点有: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难点是:西欧城市的兴起。这一课一共四个大标题: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西欧城市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败落。重难点就有三个标题的内容。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学习活动展现层次感。封建等级制度这一目,可以出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1)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个国家?(2)这一制度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形成的?这种制度以什么为纽带?分为哪几个等级?(3)西欧封建社会初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谁?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什么?第二目教会的统治,则可以情景激疑,以矮子丕平人物图像引入,小组学习教皇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再通过“迁移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三、历史课堂教学应达到有效性。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在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真正用来学习历史知识的时间主要是课堂45分钟,所以,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着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及恰当的教学策略实现的。历史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是认真备课,只有认真备课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历史课,历史课堂教学才会实现有效性。教师课背得好,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有所成。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要了解学生,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所任教学生发展的备课模式和教学模式。“深入才能浅出”。一堂历史课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教师讲述历史知识,条理清晰,形象生动,又要有学生充分活动,自主学习与分组讨论探究问题,还要有学生对当堂课适当的知识抢答,练习巩固。如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军事等方面有条理地分析。教师展示相关原始资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他们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再通过习题的强化,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政策的作用。每一节历史课都可以是精彩纷呈的,这需要历史教师真正用心备课,研读教材,研读学生;每一节历史课都可以是三维目标的完美呈现,这需要历史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堂历史课都可以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需要历史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每一点成长。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历史教育是人格塑造与养成的过程,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等纳入教学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职校生高尚品德与良好人格的建构。一、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实施道德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之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忠心报国、天下为公、勤劳俭朴、不畏强暴等精神要素。道德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皆可找到其鲜活的事例。德育教育是中职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要培养职校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需要对其进行道德的熏陶,历史学科在德育教育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充分运用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寓传统道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方面重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以人为本,培养中职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促进其良好道德行为内驱力的形成,我们应因势利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职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等特征进行合理分析,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因素,诸如网络、群体、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认知结构进行有效的判断,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历史教材的重要素材,加强对学生进行如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内容的教育。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本身就是一个绝好的忠心报国事例,还有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让学生学习屈原深厚的亲民、爱民、恤民等民本思想,使道德人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二、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格塑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的学习楷模与榜样。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优良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磨炼和砥砺。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众所周知,学生的个体自身需要、个人的动机和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人格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不可搞一言堂或包办教学,应以积极的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与发现,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愉悦和快乐。在知识的建构中,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更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或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探究精神。比如对历史人物范仲淹的研究,感受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魅力,时常保持一种淡泊的心态,以及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观。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人格建构历史德育教育内容是直观的,其道德价值寓于历史事实之中,历史以事实为基础对人进行启迪和教育,我们应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我们可以从“忧劳可以兴国,淫逸足以亡身”的高度来启发学生,戒奢以俭。可以从史料中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金银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从寓意深刻的史料中挖掘道德教育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的个体特长,引导他们去研究和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不断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历史老师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与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中国现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吉鸿昌;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汪精卫。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利用书中图片让学生产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当时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发奋学习的远大目标,帮助学生建构自己优良的人格。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86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第四章87第一节三段论◆一、什么是三段论逻辑学有三大发源地,古希腊很多人都对逻辑学的发展有所贡献。那么,为何只说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之父呢?第一节三段论88三段论,是指由包含一个共同词项的两个性质命题为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任何事物都是可认识的;银河系以外的天体是事物;所以,银河系以外的天体是可认识的。三段论,是指由包含一个共同词项的两89前面学习的推理,包括对当关系推理和命题变形推理,都是直接推理,而三段论则是间接推理。三段论是最简单的间接推理。因此,在由直接推理向间接推理的扩展中,我们先学习三段论。前面学习的推理,包括对当关系推理和90我们将主要学习直言三段论,即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命题的三段论。例如,恒星都是发光的,织女星是恒星,所以,织女星是发光的。我们将主要学习直言三段论,即前提和91除直言三段论,还有其他类型的三段论吗?有。例如,前面曾讲过:*假如卡特在1979年去世,那么他不会在1980年落选。*假如卡特不在1980年落选,那么里根就不能在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所以,假如卡特在1979年去世,那么里根就不能在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除直言三段论,还有其他类型的三段论92人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经过间接推理而得到的。例如,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人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经过间接推理而93注意,“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个结论在逻辑上不是必然成立的。逻辑推理的精髓是,假如前提是真的,那么结论就必然是真的。亚里士多德发现,这是人类思维中最确定无疑的东西。它为何确定无疑,这是逻辑学所要回答的问题。注意,“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个结论94三段论实际上是三个词项之间的逻辑推演。其中,结论的主项叫小项,用s(subject)表示;结论的谓项叫大项,用P(predicate)表示;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却未出现的项叫中项,用M(media)表示,中项起到媒介作用三段论实际上是三个词项之间的逻辑推95可见,从词项上讲,任何三段论都包括个不同的词项:大项、小项和中项。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因此,从命题上讲,任何三段论都包括三个不同的命题: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可见,从词项上讲,任何三段论都包括96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97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98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99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00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01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02形式逻辑-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件103形式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DVW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智能制造技术入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山地开发土方工程项目施工与生态保护合同3篇
- 2025版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协议询价供货合同书3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 中国电信合同书
- 2025-2030全球隔音弹力织物墙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3年-2024年岗位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达标题)
- 23-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全面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择性必修共7册词汇表汇总(带音标)
- 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全册短语汇总
-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游客规模预测研究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品管圈(QCC)案例-缩短接台手术送手术时间
- 精神科病程记录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历年真题详解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全册完整20份 )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