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这是一件大事,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于藏族群众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件“大事”是()A.开国大典举行B.抗美援朝胜利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完成4.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5.“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这则材料肯定了()A.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B.抗美援朝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C.抗美援朝对世界重塑的重大意义D.抗美援朝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6.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次改革()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废除土地私有制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成立了人民公社7.“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该材料可以佐证()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8.下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的成立B.“一五”计划的实施C.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9.如下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国家或地区主要文献苏联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欧洲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中国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B.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C.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治思想D.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10.下面是中国1953年到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这表明当时我国()A.全行业公私合营开始实施B.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C.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C.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2.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3.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该图反映出()A.人民群众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B.新中国的经济水平超越了英国C.“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高昂的建设热情D.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14.下面是1954—1983年中国历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时间表。导致第三届到第四届间隔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1954年9月1959年4月1964年12月1975年1月1978年2月1983年6月A.国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B.政府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C.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包围D.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大动乱15.把每一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放到时代特征下来理解,有助于正确理解历史。中国在1956—1978年的时代特征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巩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5分,17题18分,18题22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材料一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材料二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材料二中,让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的完成有怎样的意义?(6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3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净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年份项目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65.380.7102.1117.5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具体指哪三个方面的改造。“三改”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和“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6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4分)1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李老师设计了以“建立与巩固”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任务一【呈现·制度建设】(1)民主与法制是我国政治生活发展的主旋律。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6分)任务二【解读·建设功过】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2)根据所学知识,列表归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不同领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的典型代表。(4分)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生产大队。原石凹、大船坑、浪口三个高级社改称为石丰、大丰、浪口三个大队,归属观澜人民公社。随后大刮“共产风”,办大食堂,吃大锅饭。——节选自《大浪村史志》(3)根据材料,简述“‘共产风’”“办大食堂”“吃大锅饭”对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何影响?人民公社为何会造成这种影响?(4分)任务三【阐述·政权巩固】(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变革·建设·巩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8分)

答案一、1.D2.B3.C4.B5.C6.A7.A8.B9.D10.C11.D12.C13.A14.D15.C二、16.(1)事件:抗美援朝。积极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历史事件:土地改革。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经济恢复和建设铺平了道路。17.(1)变化: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主要原因:土地改革的进行。(2)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变化: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引进技术与自主培养相结合(重视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平稳定的环境(或抗美援朝为国内建设赢得了和平的环境)。(答出两点即可)18.(1)共同纲领: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领域工业军队干部科研典型代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3)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原因: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4)示例:变革·建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需要巩固,巩固则需要诸多措施。制度改革、经济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