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4页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题历史认识包含的三个层次:考实性认识、因果关系或规律性认识、评价性认识。也可称为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是基础,成因判断是关键,价值判断是目的和归宿。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成因判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历史本体论的核心是唯物史观。历史哲学包涵历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史事的考证包括求源法、反证法、旁证法。历史客观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四种常见的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机械唯物史观、实践唯物史观、多元折中史观名词解释汤因比:(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文化形态史观”倡导者之一。早年在牛津大学研习古代史。1919年受聘为伦敦大学教授,主讲罗马帝国史和近代希腊史。1920年开始变砖多卷本《历史研究》。1925年受聘为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研究教授。他倡导的“文化形态史观”,把人类历史归结为一些各不相干、自成一体的“文明”的兴亡史;认为那些文明都要经过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五个阶段。但一个文明如果能够对它面临的“挑战”及时作出明智的“应战”就能避免灭亡。柯林伍德:(1889-1943)英国历史哲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哲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历史的观念》。代表性观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一切历史事件和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活动者的思想、目的、动机展现的结果。史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学家掌握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是在自己的思想中重演历史活动者的思想活动。史学认识论:把历史认识归结为历史学家运用“常理”对史实加以辨析和解释,而人们信奉的“常理”各不相同,因而没有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校法四则:指概括校勘古书、存真史料的基本方法。是著名学者陈垣在总结历代校勘学成果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校勘学释例》中,把校勘方法归纳为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四种,并对每种方法的内涵和具体操作方法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第一次勾勒出古籍校勘的方法论体系。口述史学:既指史学家搜集和记录口述史料的方法,又指史学家部分或全部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著作的方法。口述史料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口述回忆,指人们回忆自己以前的经历和见闻的口述材料;二是口头传说,指那些以口碑形式流传了若干代的对以往人物、事件的叙述。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学方法诞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并于60、70年代在西欧及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用过的物品。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遗址,即前人活动的各种场所,如村落;二是墓葬,即古人的墓穴。墓葬作为实物史料,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保存完好的墓葬能够帮助研究者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风貌。历史本体论:也可称为历史理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这些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伪书辨:梁启超对于如何鉴别伪书提出的方法论,共十二条。即,①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突然出现者,什有九皆伪;②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失,乃忽有一异本吐出,篇数及内容与旧本完全不同者,什有九皆伪;③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④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明确者;⑤其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今本与之歧义者,则今本比伪;⑥其书题某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⑦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流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选择;⑧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比伪;⑨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着,则必有一伪或二俱伪;⑩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划,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⑪各时代之社会状况,吾依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推见其崖略。若其书所言其时代之状况,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⑫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这十二法,举事证、物证、理证,基本概括了如何辨伪的各方面内容。兰克学派:19世纪中期由德国史学家兰克倡导的一种史学模式和流派。标榜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强调对史料的批判和鉴别,反对任何哲学和历史理论的指导,力求在可靠的史料的基础上“如实直书”,要求史家保持“中立”、“客观”,通过客观地描绘、叙述事件。这一学派的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在西方史学史上是罕见的。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古史辨派:又称古史辩派、疑古派,20世纪20年代于中国崛起,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史学流派。开创者顾颉刚等人以西方现代“历史演进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对《周易》等古代典籍,对夏朝以前的有关古史传说,对古代政治及帝王系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带有神性,都是从神演化为人的;古书中所讲的古史是有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积累起来的,推翻了由“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观念构成的旧古史系统,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史家四长:即“史有四长:才、学、识、德,世罕兼之”。史才——即研究历史的才华,语言表述的才华,通俗来讲就是写历史的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文采等。史学——即学问,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史识——即对历史的观察力,即在于对历史本质的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的准确把握等。史德——即学术道德,它要求写史时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简答题什么是心理史学?简述心理史学兴起的原因。定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作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原因:它的产生是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为开端的。它是在社会发展进程和历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的一些特征,通过弗罗伊德等人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初步努力而兴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流行,是心理史学方法兴起的直接原因。计量史学的功能:①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明证、修证,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②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中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以及在探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③促进经济史、社会史、心态史和政治史等史学领域,向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各门社会科学和软科学接近和交会缺陷:①一些计量史学者过分夸大这种方法的作用,甚至断言,使用计量方法就能从历史现象中归纳出法则或规律,就能把历史学变成真正的科学②计量史学的倡导者夸大了计量证据的客观性,认为数学工具,特别是计算机那样的工具本身就具有排除主观任意性的功能,只要恰当的运用计量方法,就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历史研究中影响研究者的主客观因素:①历史资料的局限②历史时代的局限③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④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⑤研究者能力水平的局限兰克学派的历史观:①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②反对任何研究为任何现实目的服务③根本否认历史的发展演变有任何规律④在史学本体论上,强调政治精英人物是历史的主宰者⑤在史学方法论上,倡导以科学态度考证第一手史料唯物史观现实的人与唯心史观幻想的人的区别:①前者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而唯心论者认为的在历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群氓②前者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而唯心论者想象的为“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③前者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者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唯心论者设想的是那种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做的几点概括: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②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⑤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作用下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比较史学的技术性规范:①如果比较目的是考察某类历史现象或过程在不同空间显现的共同性和各自的特殊性以及决定其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原因,需要进行横向或水平的比较时,你就必须遵循“共时性”原则②如果要探寻历史现象或过程从低级向高级(或从初生到老熟)发展演变的规律,必须进行纵向或垂直的比较时,那就必须遵循“历时性”原则。论述题1、用唯物主义观点解析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的原因并进一步剖析。促使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的最后动力:①手工业从农业和农村中的分离以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兴起②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破坏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和农奴制度③西欧曾一度兴起的黄金热促使很多人到远方冒险寻找黄金,从本质上来说已经与封建主义不相容④在商品货币经济冲击之下,封建主阶级日益没落⑤在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日渐加强的形势下,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趋势加强了促使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的直接动力:①法律逐渐完善倾向市民阶级,具有反封建性②由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王权有可能在市民阶级支持下,用招募或雇佣的方式,建立起新型的步兵③在十四世纪,火药和大炮的使用方法传到欧洲,也起了革命性的作用④印刷术的推广,推动了文化运动的开展,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⑤以上所有的原因的共同作用保证了十五世纪下半叶对封建制度的胜利进一步剖析:①在促进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市民阶级扮演着重要角色②封建王权在促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的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③科学技术发明及法律、兵制、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变革加快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④以上这些原因形成了促使西欧封建制度衰亡的“合力”2、从历史与现实谈谈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总体来说,历史学的社会价值是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①“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现实的时间,寻求导致国家兴衰存亡或个人成败得失的原因,探寻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把握唯物史观,总结历史教训,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②“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马克思把人类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人们既是剧作的创作者又是剧中人,历史学把剧景的真实面貌展现开来,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格的社会价值③“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的认识成果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记录和总结,是文化价值的结晶,由此决定了历史学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社会价值。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创新都离不开历史的积累和传承。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谈谈中国社会前期先进后期落后的原因。①唐朝的“两税法”改革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部分变质的标志;②促成封建依附关系发生变化的“最后动力”是基于劳动者自主活动能力提高进而促成生产力的发展;③促成依附关系变化的“直接动力”。第一:土地私有化倾向的发展,是促成封建土地国有制难于照旧维持下去的重要因素。第二:豪绅大地产主阶层日益腐朽和衰落,是促成私家隐户奴役制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辅助因素。第三:儒家民本主义的思想传统。第四: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对于促进这两种奴役制度的崩溃起到了摧枯拉朽的直接动力作用。④就这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渐进的变革,也是在“最后的动力”的驱动下,在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促进之下,最后,也是在多种力量、意志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