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工厂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3ba1369c05684d15400b5f596089f8/543ba1369c05684d15400b5f596089f81.gif)
![杏鲍菇工厂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3ba1369c05684d15400b5f596089f8/543ba1369c05684d15400b5f596089f82.gif)
![杏鲍菇工厂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3ba1369c05684d15400b5f596089f8/543ba1369c05684d15400b5f596089f8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错误!链接无效。6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55%1.6结论及建议1.6.1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充分做到环境与资源节约,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杏鲍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供不应求,具有较好的有市场前景。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利用国内成熟的技术,符合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要求。本项目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上使用工厂化生产模式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本项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建议尽快实施。综上所述,建设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杏鲍菇工厂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建设和顺利运行必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调动农民养殖畜牧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振兴当地经济,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年新增收入29560万元,年新增利润总额7043万元,总投资收益率22.9%,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内部收益率较高,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且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1.6.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争取政府及金融机构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使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2、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营销策略,建立、完善和扩大销售渠道,同时应大力在市场上推广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3、重点做好农业废弃物的收购工作,做到供应稳定,质量保障,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4、采用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注意培养员工尽快掌握操作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5、项目应严格按环保“三同时”原则,搞好环境治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其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如何充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农业生产摆在首要地位,以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通过“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来实现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最小化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十七大同时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对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高产、优质、低耗、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鹤壁市做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促进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全面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农作物秸秆乱堆、乱放、乱烧等问题十分严重。为了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公司与福建日昌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拟建设杏鲍菇工厂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杏鲍菇生产可实现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等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污染零排放。每年可利用农业废弃物7200吨。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秸秆的问题。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本项目是促进区域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控制环境污染的需要。河南是农业大省,鹤壁当地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非常丰富,每年约产生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00万吨。农民处理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一般采用堆肥、焚烧等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资源转化率低。企业以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廉价农业生产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大力发展珍稀高档食用菌栽培,不仅实现废弃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通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而且解决农民对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简单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由于食用菌是以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培养基进行生产,培养基经使用后直接做为有机肥出售。故食用菌生产属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类项目。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循环经济的实质是按照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进而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发展。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废弃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和循环利用,能逐步减轻经济发展的资源损耗,明显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12月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确定了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领域,并在重点领域范围内,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和木材综合利用工程等六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另外,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2、是实现规模化生产,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发达国家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各国对食用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2000年,因产品品质问题,美国商检部门检验出112批进口不合格食用菌,其中有97批是从我国进口的,给我国的食用菌出口造成极大的影响;2003年食用菌的合格率亦仅为70%左右。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我国目前食用菌生产仍基本停留在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小规模手工生产方式。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基本上为季节生产,生产效率低下,很难实现规模化、规范化与标准化,质量和效益均难以得到可靠的保证。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5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生物转化率一般为60%-80%,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产品。杏鲍菇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发达国家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出口食用菌的主要品种。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今后对杏鲍菇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食用和保健双重功能的杏鲍菇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必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这个行业不仅长期稳定的消耗大量的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高附加值,高营养的食品,同时也为农业产生大量优质的肥料,可以大大改善土壤结构。因此,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看准市场商机,发展大规模、纯绿色、无公害的杏鲍菇产业。3、是企业完善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公司以玉米芯、麸皮、棉籽皮、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材料采用独创的大型基料生产设备制作培养基,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栽培食用菌,生产废弃物菌糠小部分作为培养基基料二次利用,大部分用于农田种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创造循环生态链条,是集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的有利于社会生态循环发展的经济行第三章市场分析3.1产品简介杏鲍菇。是珍稀食用菌的一种,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5倍。含8种氨基酸,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人体易吸收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锌、钙、铁等矿物质元素,有“素中之肉”之称。杏鲍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热量低,蛋白质的含量是其他蔬菜和水果的3-10倍,磷、锌、铁和铜的含量也比其他植物高,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硒,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抗肿瘤等作用。做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菌,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誉。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是以普通麦片为载体,增加了杏鲍菇菌丝体而形成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的升级换代产品。它克服了普通麦片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和糖的缺点,增加了产品中菌体蛋白和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合理,再加上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有机基质。是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种蔬菜的栽培。是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在全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代表着当前肥料应用技术的最新水平和最新趋势,既有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钾活性微生物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它既有无污染无公害、肥效特久、壮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端,是发展“绿色食品”和优质环保农业的理想产品。3.2市场分析3.2.1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1、国际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杏鲍菇的国际市场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激烈竞争环境,虽然欧盟对进口的包括杏鲍菇产品在内所有农产品执行非常严格的检验检疫指标,对进口的干、鲜菇产品执行相同的农残和重金属检测指标,杏鲍菇产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挡在市场之外。此外,如果我国能与欧盟在补偿贸易谈判中就适当增加从中国进口的食用菌配额达成协议,我国对欧盟食用菌出口将会适度增长。俄罗斯、乌克兰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一直都是我国食用菌的重要销售市场之一。美国杏鲍菇生产技术水平较为先进,但杏鲍菇生产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较美国产品极具优势,美国也会成为今后我国杏鲍菇出口行业重点考虑开拓的国际市场之一。随着发达国家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各国对食用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2000年,因产品品质问题,美国商检部门检验出112批进口不合格食用菌,其中有97批是从我国进口的,给我国的食用菌出口造成极大的影响;2003年食用菌的合格率亦仅为70%左右。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我国目前食用菌生产仍基本停留在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小规模手工生产方式。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基本上为季节生产,生产效率低下,很难实现规模化、规范化与标准化,质量和效益均难以得到可靠的保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食品安全和食用菌需求要提高,对生产食用菌这种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厂化生产是国际的一个发展趋势,国外食用菌生产工厂化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功地建立了木腐菌瓶栽工厂化生产模式,生产流程中的装瓶、接种、搔菌、挖瓶等工序均采用了机械化手段。80年代末,韩国和我国台湾相继引进了日本食用菌生产模式进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规模由最早的日产几百千克发展到几十吨,如日本,建有日产40吨的舞茸、杏鲍菇工厂,韩国公司的金针菇生产规模已达日产25-30吨。工厂化生产的种类由金针菇、滑菇发展到了真姬菇、杏鲍菇、姬菇、灰树花、柳松菇、滑菇等。草腐菌的工厂化生产以双孢蘑菇的历史最长,技术也最为成熟。1974年,荷兰的Bels等首先使用控制湿度、温度和通风量的技术种植双抱蘑菇,进而使双抱蘑菇发展到了工业化生产。之后,美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相继实现了双抱蘑菇的机械化、工业化生产。至今,欧美的双抱蘑菇从菌种制作、培养料发酵到覆土材料制备等都已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美国Sylvan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十多家蘑菇菌种生产连锁公司,专业生产双抱蘑菇颗粒菌种英国BVBEuroveen公司专业从事蘑菇覆土材料的营养土配制、生产与销售。荷兰Heveco培养料公司,建有大型发酵隧道,专业生产优质的培养料及播种好的培养料。工业化生产带来了高产、高效,每平方米蘑菇产量达30-35千克,且一年可种植6茬。而且给品质和质量安全带来了保证。2、国内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杏鲍菇也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与引导,我国食用菌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食用菌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云南和四川等省。目前全国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民约为2000万人,食用菌总产量已近9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总产值已达400多亿元。我国不仅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每年出口额达6亿多美元。食用菌生产为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和发展外向型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创汇产业。我国加入WTO后,为食用菌这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特点,以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比高、商品率高、加工增值高、综合效益高为优势的产业发展腾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食用菌产品以质优价低,产量大的优势,正在不断地走向世界。人们对食用菌的青睐,直接催生了食用菌产业的兴旺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食用菌鲜品年总产量近9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中国不仅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食用菌消费大国。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出口量仅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4%,国内食用菌年消费量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96%。食用菌已成为中国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2008年,受国际整体经济影响,我国食用菌市场连续一年多保持低迷状态,整个食用菌市场处于需求疲软、价位跳水的状态,食用菌市场处于低迷境况,导致菇农效益低下,经营者信心不足。一年来,大部分品种的干货价格,较2006年上半年下滑40%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超过50%;鲜菇价格,多与上半年持平,个别品种短时内有所抬头。杏鲍菇低于8℃难以出菇,这是该品种的生物特性。由于保温措施的实施,冬季仍可正常产出鲜菇,但因成本增加等原因,产品价格将较高。杏鲍菇产品多为出口,一旦出口不畅,则将发生低价内销;另外,不同于平菇、金针菇等品种,杏鲍菇在我国尚未形成消费热,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宣传不到位等有着直接关系;杏鲍菇在我国属于高档菇种,一直以来国内杏鲍菇的消费量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消费趋势上看,人们的饮食结构文化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对果蔬加工品的需求方面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味美而向天然、营养、保健型发展,在食品方面崇尚绿色食品。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逐步提高,本项目大力推广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正好符合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且工厂化生产技术完全符合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原料都严格控制质量,各项指标都严格控制在生产绿色食品的标准之内,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完全不依赖于化学农药,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属于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类。这样的绿色有机食品以优质的原料,新颖的包装,稳定的产品质量和适宜的价格打入市场,同时辅以引导消费的广泛宣传,将会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市场前景看好。3.2.2项目市场竞争力分析杏鲍菇生产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杏鲍菇在我国规模化生产始终没有得到突破性的发展。这使食用菌的生产和消费十分分散,造成目前杏鲍菇生产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是因种植设施简陋,造成杏鲍菇生产形成淡旺季,旺季大量集中上市,价低难销;其次,目前的分散低水平种植也造成了种植管理水平低下、产品品质低、农药残留较高,不能适应出口及国内市场发展需要;另外,大部分菇农难以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及合作者、竞争者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效率降低。同时菇农自身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把握不了千变万化的市场,以至于频频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现有规模化生产和农民小规模生产的优缺点比较如下:规模化生产和小规模生产的优缺点比较表序号规模化生产小规模生产1立体栽培,周年出菇,土地利用率高一年只种一次,土地利用率低,产值低2靠设备控制污染,产品环保无毒靠大量用药,残留物超标难达到出口要求3生产稳定,有利于稳定市场供应季节性出菇,造成市场冲击,价格大幅波动4工作条件改善,有利于吸收闲劳动力工作条件艰苦且不稳定,难找到工人5设施长久使用,设备利用率高设施常要更新,增加浪费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到规模化生产是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是今后杏鲍菇生产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次投资大,运行费用相对较高。针对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如何实现盈利上作出革新,实现设备国产化,减少一次投资;并运用公司长期以来研究的专利成果,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公司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按照发展的要求来衡量,尚未形成稳定的产业基地,规模偏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扩大杏鲍菇生产规模,使杏鲍菇生产向着基地化发展,朝着生产有标准,品牌有影响,产品有市场的方向不断发展。企业拟建设日产50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项目,形成规模化生产,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出工厂机械化优势,同时有利于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使得杏鲍菇生产逐步向科技、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因此,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3.2.3项目产品营销方案与目标市场合理的销售渠道资源结构和终端的深度分销是企业进行区域市场开发的基础,企业市场角逐的焦点已经表现为对销售渠道和零售终端的掌控。本项目生产的杏鲍菇产品90%左右出口海外,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较小,受国际区域经济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较小。并计划逐步开发国内市场。针对国际、国内市场公司采取两类销售方式:1、出口销售体系现有市场出口销售体系大致分为以下五种销售方式:(1)由国内生产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国外最终用户;(2)由国内生产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国外中间贸易商,由其销售给最终用户;(3)由国内生产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国外中间贸易商,由其销售给第二中间商,再由第二中间商销售给最终用户;(4)由国内生产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国内中间贸易商,由其销售给国外最终用户;(5)由国内生产将产品销售给国内中间贸易商,由其销售给国外中间贸易商,再由国外中间贸易商销售给最终用户。2、国内销售体系现有市场国内销售体系大致分为以下三种销售方式:(1)由国内生产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国内最终用户;(2)由国内生产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国内中间贸易商,由其销售给最终用户;(3)由国内生产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国内中间贸易商,由其销售给第二中间商,再由其销售给最终用户。以上两大类销售体系中,生产企业的产品最多的需要经过3个环节才能到达最终用户的手中。由此说明市场是庞大的,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可以建立有效的销售途径。只是经手环节越多,则企业的利润越低。因此,开发最终用户是销售的首选之策。本项目可采用巩固高价市场、确保中价市场、扩大低价市场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在中低价市场采用直销、代销并举的销售策略。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按照各主要市场关于关税、质量要求的不同,将市场划分为高、中、低端三个部分,分别针对欧洲、美国、日本市场的不同特点,制订不同的战略发展计划:欧洲市场可做为主要的高价市场,为主要利润的来源;美国市场为公司长期发展的重点市场;日本市场是公司正准备大力进入的市场,目前主要的策略为市场占领战略。3.3有机复合肥分析及目标市场定位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高产优质农产品和卫生健康食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中的迫切需求。为此,农业部于1990年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这次会议在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中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出:“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有深远影响”。国务院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生态农业”。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无污染“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生物肥料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资源保护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农业污染已成为整个社会较大的环境污染,而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则是化肥、农药和水源污染。整治农业污染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一个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使用,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肥的时代已经来临。推广施用“绿色无公害”肥料,这不但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一个最大、最迫切的问题。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拥有耕地面积近1.2亿亩,居全国第三位。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5425.22万吨(列全国第1位)。其中,小麦产量2980.21万吨(列全国第1位)。棉花总产达到75万吨;油料总产483.98万吨,其中花生产量373.59万吨,油菜籽产量85.91万吨,芝麻产量22.32万吨;蔬菜总产6235.49万吨,水果总产1425.11万吨。农业的高产离不开对肥料的需求,因此,河南也同时是一个农业用肥大省。以全省平均每亩年施用有机肥100公斤预计,仅河南省有机肥的市场容量即可达1200万吨,平均每个县需求量为11万吨。而目前,全省有机肥的生产厂家和生产能力却及其微小,大中型有机肥生产企业很少,因此,生态有机肥的市场前景在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就显得尤为广阔。***位于河南省北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河南、河北均是重要的农业区,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因此企业副产的4多万吨生态有机肥即可以通过铁路和公路销往省内其他地市和临近省份,也可以就近销售,满足当地需要。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4.1建设规模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拟利用农业废弃物如棉籽壳、玉米芯等,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发展杏鲍菇种植,并将种植杏鲍菇的废弃物菌糠进一步发酵,添加化肥,生产有机复合肥,用于企业周边的农业生产,形成循环经济链条。因此,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为日产杏鲍菇50吨,日产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20吨。4.2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为利用农业废弃物工厂化生产日产杏鲍菇50吨、年产杏鲍菇16500吨,年产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6000吨,利用废弃菌糠年产有机基质40600吨。杏鲍菇的质量标准执行国家《食用菌卫生标准》(GBA7096-2003),有机基质产品质量执行企业标准。质量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年产量备注1杏鲍菇5kg/箱16500吨2营养保健麦片500g/袋6000吨2有机复合肥50kg/袋40600吨
第五章建设条件5.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处河南省北部,隶属鹤壁市。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至省会郑州120公里,处于新乡、安阳、濮阳、焦作等市辐射带的中心位置。本项目拟建在***铁西永达路中段路西,该场地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利于原料的收购和产品外运。场址所在地供水、供电、通讯、排水等公共设施条件较好,周围无其它污染企业。5.2建设条件5.2.1地形、地貌***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新乡、安阳、濮阳、焦作四市交汇处,总面积591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山、丘、平、泊皆有,其中西部山区占40.8%,山前丘陵占25.8%,东部平原占33.4%。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二级阶地,场地地貌单一,适合工程建设。5.2.2气象条件***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旱涝不均,秋季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42.3℃极端最低气温-15.5℃全年无霜期222天年平均降水量683.2mm年最大降水量1394.1mm平均相对湿度59%年平均日照时数2437.4h日照率22%主导风向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3m/s5.2.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本项目所在位置地层主要由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为90-120kpa。项目区地下水位埋深约-6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资料,为中性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并对基础施工无影响。5.2.4地震根据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划分,***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区。5..2.5建筑材料1、土方本项目在施工期土方开挖量基本可满足工程土方回填的需要,剩余土方外运处理。2、砂和加气砼砌块工程所需砂和加气砼砌块,当地市场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程需要。3、四大材料来源及供应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由当地建筑材料市场供应。5.2.6基础设施条件1、供水本项目所处位置,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生产生活用水量,需打深井2眼,井深200米,单井出水量60m3/h,项目最大用水量100m3/h,平均用水量80m3/h,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2、排水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贮粪池,腐化分解后用于肥田。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入厂外排水渠内。3、供电本项目由10KVA城关变电站提供电源,可以保证项目用电的需求。4、通讯本项目所在位置的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已开通,可以提供通信等服务。5、交通项目建设地交通区位优越,县城北距北京500公里,南至郑州120公里,处于安阳、濮阳、新乡、焦作、开封、郑州等中原城市群的中心位置。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县境,省道大海线、浚南线穿境而过。境内拥有两个铁路货运站,运输半径小,物流快捷,运输成本低。全县175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连国道,城乡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极为便利。5.2.7***社会经济条件***地处河南省北部,隶属鹤壁市。依太行,傍淇水,素有“东临淇水观龟跃,西依太行听鹿鸣”之美誉。总面积591平方公里,辖五乡二镇一区,176个行政村,总入口26.9万人。***农业生产的优势十分突出,是一个以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历史悠久,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商朝在此建都,称朝歌,作为殷商和战国文化遗址,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例如:华夏第一座皇家园林——淇园、摘心台、纣王墓、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校等。淇河水哺育了不少仁人志士,如被孔夫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军事家鬼谷子王禅,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刺秦义士荆轲等。***地貌多姿,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花椒、核桃等优质产品。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被誉为***“三珍”。铁、铜、铝、锡和煤、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等矿藏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达。京广铁路、107国道穿越县城纵贯南北,正在修筑的京深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大运河傍县城东、西而过,柏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列。3000门程控电话与国内外并网直接,传真、移动电话、无线寻呼方便快捷。水电资源充足,开发前景良好。改革开放来,***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形成了以电力、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造纸、食品等七大行业为支柱的生产体系。机制纸、水泥、精甲醇、花岗岩板材、植物生长剂、间铵基苯酚、硅酸钾等产品市场畅销,棉纱、金属镁、牛仔布、蓄电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基础稳固,粮食连年丰收。畜牧养殖业发达,人均肉蛋产量居全国前茅,全省第一,是河南省出口创汇基地。教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社会办学办医初具规模。鹤壁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培育出大用、永达等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年出栏30万只肉鸡场164座,万头猪生产线18条,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瘦肉型猪、商品肉鸡出口基地。全县人均牧业产值、肉、蛋产量三项指标综合评定排序连续16年居全省第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20个畜牧强县之首。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6.1技术方案6.1.11、杏鲍菇产品质量执行企业标准。杏鲍菇肉肥厚,质地脆嫩,具有杏仁香味,出口菇要求菌盖在4~6厘米、柄长10厘米左右;内销菇要求柄长5~9厘米,柄粗2~4厘米,菌盖比菌柄要小一些。2、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产品质量执行企业标准(待定)。3、有机复合肥产品质量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8877-2002)。复合肥质量标准级别指标名称一级二级三元复合肥二元复合肥总养分含量,N+P2O5+K2O%≥30.025.020.0有效MgO+SiO2%≥10.010.010.0游离水分%≤2.05.05.0抗压强度N/粒≥1088粒度1-4mm%≥908080核心包裹率%≥9090906.1.2生产工艺1、杏鲍菇出菇有机肥菌糠采收分级包装原种培养发菌菌种接种培养基灭菌装袋拌料配料出菇有机肥菌糠采收分级包装原种培养发菌菌种接种培养基灭菌装袋拌料配料下脚料鲜菇成品下脚料鲜菇成品杏鲍菇生产工艺流程图2、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大麦→清杂→淘洗→浸泡→配料→分装→灭菌→接种→培养→破碎→烘干→粉碎→用温水(35℃)搅拌→胶磨→糖化、预糊化→蒸气辊筒干燥→造粒→热风干燥→收集包装。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生产工艺流程3、有机复合肥6.1.1、杏鲍菇(1)配料原料配比:棉籽壳40%,玉米芯40%,麸皮18%,石膏1%,石灰1%,PH值6.5-7.5。
棉籽壳先喷水堆积;玉米芯粉碎0.3-0.5cm颗料,含水量62%-65%;再与其他原辅材料混合、搅拌、发酵。(2)装袋机械装袋。聚丙料袋,宽17cm,长36cm,厚度0.05mm。装干料500克。
(3)灭菌高压灭菌,121℃,1.5小时。(4)接种培养基温度30℃以下,无菌室接种。(5)培养发菌室恒温23-25℃,黑暗。随着菌丝的生长,室内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的量0.03%逐渐上升0.22%,较高浓度CO2可刺激菌丝生长,所以培养期间少量换气即可。培养30-35天左右菌丝可满袋。(6)搔菌菌丝满袋后再培养7-10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此时搔菌,即除去袋口1-1.5cm厚老化菌丝。(7)催蕾搔菌后入出菇室,袋口向下翻入一个空兜,利于菌丝恢复生长,空气湿度90%-95%,温度12-15℃,适度通风。菌丝恢复生长后,湿度降到80%-85%,形成湿度差;光照500-800Lx,CO2浓度0.1%以下,7-10天形成菇蕾。如果CO2浓度超过0.1%,则菇体畸形。(8)育菇菇蕾形成后再翻兜,使袋口朝上育菇,温度15-17℃,湿度90%-95%。用喷雾机调湿,不可向菇体直接喷水。当菇蕾长到花生米大小时,用小刀疏去畸形和部分过密菇蕾。每袋产量与成菇朵数趋正相关,应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每袋所留菇蕾数,一般每袋成菇4朵产量质量较高。(9)采收菇盖基本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采大留小,分次采完。采收单菇时,手握菌柄基部旋转拔,丛菇用小刀切割。一般从现蕾到采菇10-20天,工厂化袋式栽培只采收一潮,转化率为50%左右。单袋500克干料,一潮菇平均产量为250克左右。2、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大麦仁要求籽粒饱满,无破损霉变。清杂后淘洗,浸泡6~10h,取出沥去水分,称重,含水量约为42%。拌入食用级碳酸钙粉末,pH自然,装入瓶或袋中,于0.14~0.15MPa压力下灭菌2h。此后于25℃左右培养,10~15d即可发满。继续培养3~5d,原种即可使用;固体培养物挖出后掰碎,于60~70℃烘干待用。其中配料加碳酸钙,所加的钙既可供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发育之需,又可作为速溶营养保健麦片的钙源,经菌丝吸收和转化后,钙的有机化程度大为提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在焦糖化和预糊化阶段,温度高达140℃,原料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被降解、糊化,杏鲍菇菌丝体被灭活,再经过后续工序,最终形成冲调性甚好,并具有良好色泽和口感的特点。造粒是一道复合工序,包含添加辅助原料和成型。辅料为奶粉、糖及不同的食品添加剂,用以改善麦片的品质,去除多余的苦杏仁味,达到美味可口的目的。最终产品为4~8目的薄片。3、有机复合肥(1)堆积发酵菌糠由机动翻斗车转运到有机复合肥车间,先进行粉碎,并调整水分控制在50%以下,再送入发酵槽池内,按0.8m厚度堆积,此后一段时期内操作人员须及时监控槽池内物料的温度变化,适时开启翻抛机(WTF系列翻抛机是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其关键部位配备了不锈钢材料,具有抗腐性、耐磨损的特点)对物料进行翻动,当翻抛机在其中一个槽池内工作完成后,再通过水平转移车将翻抛机转移至另一个槽池内进行工作,此技术尚属国内首创;发酵工段设计并安装有通风供氧装置,根据需要适时启动供氧装置,给槽池内物料提供氧气;启动车间内的换气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以保证有机物料的正常发酵。(2)烘干、粉碎发酵完成的物料转运至室内摊晾场进行晾晒;将在晾场初步脱水的物料运至烘干机上料皮带机旁;启动烘干系统,物料进入烘干机后,一方面要随时观察监控烘干机进口温度的温控器变化,及时调整风量以达到最佳温度,另一方面要观察烘干的效率,及时调整进料的量。烘干后的物料通过皮带机运至粉碎机的进料口进行粉碎,需监控粉碎机的粉尘,针对具体情况对设备进行调整,注意不要进入铁和大块石头等杂物,否则,将对设备造成直接损害。(3)自动配料工序将有机肥料、N、P、K化肥、添加剂等分别输送至自动配料系统(采用行业中最先进的电子感应皮带秤,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的状态、PH值进行适时监控,并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中的储料仓中,然后按照事先的程序分别出料入搅拌机,期间,需注意观察显示屏中各电子器械的工作状态,适时作出调整,保障整个系统的的正常工作。(4)造粒工序采用专为生产复混肥造粒开发的造粒机:一直以来由于有机物料相对松散,粘结性差,造粒难度大,尤其是以60%以上有机料为主体原料的有机肥造粒更是国内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难题。经过近两年的开发和反复试验,国内成功开发出了造粒机,很好地解决了有机料成粒困难的技术难题。该机可以成功造出含60%以上以牛粪、鸡粪、羊粪等各种畜禽粪便以及造纸厂下脚料、植物秸杆等为有机主体的复混肥和有机肥,具有肥料成球率高、成球均匀、粒度强度高、设备维修方便等优点。(5)筛选物料经分级筛筛选,合格品进行包装,不合格品返回粉碎机,再次粉碎。(6)成品包装成品仓内的成品经电子打包秤,自动称重、输送缝包后输入成品库。6.1.主要工艺技术参数表序号名称指标一杏鲍菇1培养料含水65%~70%,PH值6.5~7.52灭菌高压,温度121℃,时间1.5小时3接种培养基温度30℃以下4发菌温度23-25℃5出菇温度12~18℃,湿度90%~95%,光照度500~800勒克斯6采收柄长5-10厘米,菌盖直径4-6厘米7冷藏温度1-2℃8每批菇生产周期54-75天二营养保健麦片1灭菌压力0.14~0.15Mpa,时间2h。2培养温度25度,时间13-20d3烘干温度60~70℃4焦糖化和预糊化温度高达140℃5成品最终产品为4~8目的薄片三有机复合肥1发酵物料水份40-50%2发酵周期7-10天(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3发酵物料堆高0.8米4发酵时间24小时5烘干热风6成品中有机、无机比例65%:35%6.1.5主要原辅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吨产品消耗量备注一杏鲍菇1棉籽壳吨0.82玉米芯吨0.83麸皮吨0.364石膏粉吨0.025石灰吨0.026纸箱5kg只2007水m3108电度10009煤吨0.2二营养保健麦片1大麦吨0.82食用级碳酸钙粉末吨0.053辅料(奶粉、糖及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吨0.154纸箱5kg只2005包装袋只20006水m327电度2008煤吨0.1三有机复合肥1菌糠吨1.08湿料2N、P、K化肥吨0.353包装袋50kg个204水m30.55电kwh406煤t0.16.2主要设备方案6.2.11、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的生产或使用的要求;2、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生产能力应相互配套;3、设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4、在保证设备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实用;5、所选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专门机构发布的有关技术标准;6、优先选用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6.2.2设备1、原料加工设备本项目每天需粉碎玉米芯40吨,每天一班,粉碎能力=40÷8=5吨/小时。本项目年需生产培养基33000吨,日产量=33000÷330=100吨每袋装培养基500克,日装袋量=100×1000÷0.5=200000袋2、菇房设备有制冷、通风、喷雾、光照四种主要设备。菇房配备制冷机和吊顶冷风机。催蕾室与育菇室的天花板上及纵向二垛墙各安装2盏40W日光灯。各室安装新风换气机,新鲜空气经由缓冲室打入菇房,废气从另一排气口经缓冲室隔层排出。3、有机复合肥生产设备(1)发酵槽(按长×宽×高=55米×7米×l米为一条计)设计参数:发酵料重量为44022吨,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每班工作8小时。槽容量:0.8米×55米×7米×0.6=184.8吨年产量:184.8吨÷7天×365天=9636吨/条需发酵槽:44022吨÷9636吨/条=5条(2)干燥机选用回转干燥器。这种干燥器的工作原理为:其主体是一个略呈倾斜的旋转圆筒。物料从较高的一端进入干燥器,热空气可以与物料呈逆流或并流。物料在圆筒中一方面被安装在内壁的档板升举到一定高度后又抛洒下来与热气流密切接触,另一方面由于圆筒是倾斜的,物料逐渐由进口端运动至出口端,圆筒每旋转一圈物料被升举和抛洒一次并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种干燥器的主要优点是能干燥以干料做底料情况下的液态物质,也就是将液料喷洒在抛洒起来的干料上面,生产能力大,操作稳定可靠,流体阻力小,有造粒功能。选用5台Φ2300×20000干燥造粒机可满足生产要求。(3)分筛机选用略呈倾斜的双层转筒筛。冷却后的物料首先进入内筒筛子,大颗粒物料由皮带输送机返回到转筒干燥机,其余物料通过筛孔进入外层筛子。经过外层筛子后,细小的颗粒通过筛孔后返回干燥机,其余物料即为成品,由出口进入包装工段。(4)尾气的处理对于尾气的处理,首先把尾气通过旋风除尘器去除部分灰尘,然后再通过洗涤塔。旋风除尘器收集的灰尘运到皮带输送机随分筛的细颗粒返回干燥器内。洗涤循环水当固形物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直接喷洒到干料上进行干燥。(5)热风炉热风炉采用直接加热空气的燃煤炉,其优点是:投资小,便于操作。选用热负荷为8×106KJ/h热风炉2台,可满足生产要求。6.2.主要生产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原材料粉碎机1-2吨/h台52原材料翻堆机台53坑底式双机冲压装袋机拌料生产线2.0m2条54坑底式单机双冲压装袋拌料生产线1.5m2条55直烧式杀菌锅台56半制动碳钢卧式杀菌锅RTA-1200型台57高压灭菌釜FGZCS0.5*11.718台208制冷机组FGH100台3509制冷机组FGH1400台4201母种手提式高压锅台511母种培养箱台512母种保藏箱台513培养室出菇室排风扇台45014粉碎机台515翻抛机WTF7台516转移车WTZ台317发酵槽55m×7m×1m条518活动门块3019齿轨米110020轻轨米30021挂线装置米66022斗式提升机台523皮带输送机台1024空压机台525回转干燥机Φ2.3×20m台526转鼓造粒机Φ1.8×7m台527回转冷却机Φ1.8×14m台528分筛机台529成品筛F=5.0m2台530斗式提升机HL350型台1031皮带输送机650台1032干燥尾气排风机FRF4-72№BC台533冷却尾气排风机BF4-72№GC台534造粒尾气排风机BF4-72№45A台535循环洗涤塔Φ2.2×5.5×7m台536循环水泵台537自动定量包装机DCS-50/AZ台538立式封包机FK15-1A台56.3工程方案6.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各车间的建筑设计主要依据生产使用条件、气象条件、建筑造型和建筑技术等因素进行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2、设计原则(1)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便于清理、消毒。(2)厂房与设施必须结花板构合理,坚固,完善,经常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状况。(3)厂房与设施的建筑材料,不得使用难以彻底清洗、消毒的材料。(4)厂房内必须有足够的加工场地,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5)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必须严格防止蚊、蝇、鼠及其它害虫的进入和隐匿;并应有防烟雾、灰尘的有效措施。(6)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的工序,应设置隔墙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予以隔离,防止食品交叉污染。3、主要建筑方案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有接种车间、灭菌车间、养菌室、出菇室、原种室、包装及成品车间、包装材料室、原材料仓库、锅炉房、变电站、车库、办公室、餐厅、职工宿舍等。接种、灭菌车间:平面尺寸为64×16.2米×6,单层,建筑面积6220.8平方米。养菌室:平面尺寸为30×17米,共建24座,均为单层,单座建筑面积5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240平方米。出菇室:平面尺寸为26.8×21米,共建30座,均为单层,单座建筑面积56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884平方米。原种室:平面尺寸为10×10米,单层,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屋面和外墙均采用聚苯彩钢复合板,门采用冷库专用保温门,地面采用水泥抹面,混凝土下铺聚苯板保温层。包装车间、成品库和包装材料库:平面尺寸均为26.8×10米,共建5座,单层,单座建筑面积均为2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加工车间:平面尺寸为70×21米,4幢,单层,单幢建筑面14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80平方米。有机肥车间:平面尺寸为70×21米,4幢,单层,单幢建筑面14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80平方米。车间根据工艺要求,在满足生产对环境的要求情况下,屋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门窗采用铝合金,平开钢大门,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888仿瓷涂料,水泥地面,建筑外墙做法采用浅色涂料。原材料仓库:平面尺寸为30×10米,10座,均为单层,建筑面积均为3000平方米。屋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门窗采用铝合金,平开钢大门,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888仿瓷涂料,水泥地面,建筑外墙做法采用浅色涂料。变电站:平面尺寸为6×20米,单层,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锅炉房:共建2座,平面尺寸分别为8×10米和12×12米,均为单层,建筑面积分别为80平方米和144平方米。变电站和锅炉锅炉房屋面均采用两布三油防水卷材,变电所门采用变电室门,窗采用实腹钢侧窗,锅炉房门窗采用平开钢大门,窗采用塑钢窗,供水站、锅炉房门窗均采用钢门,铝合金推拉窗,内墙面均为水泥砂浆抹面,888防瓷涂料,水磨石地面,建筑外墙采用面砖。办公室:平面尺寸为28×14米,三层,建筑面积为1176平方米。职工宿舍:平面尺寸为35×14米,三层,建筑面积为1470平方米。餐厅:平面尺寸为30×14米,单层,建筑面积为420平方米。以上屋面均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门窗采用木门、铝合金窗,内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888仿瓷涂料,水磨石地面和地砖楼面,建筑外墙采用面砖。以上建筑物立面统一协调,外型力求简洁大方,给人以整体美感,体现现代化厂房风格。5.1、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设计方案为满足工艺要求及结构需要,各车间和辅助用房分别采用如下结构形式:接种车间、灭菌车间、养菌室、出菇室、原种室:均采用钢架结构,柱距分别为5米和7米,跨度分别为17米、21米和10米,梁底标高为8米。屋面采用轻型钢屋架,基础采用柱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包装及成品车间、包装材料室、有机肥车间、原材料仓库:均采用框架结构,柱距8米,跨度均为10米,梁底标高为6米。屋面采用轻型钢屋架,砖墙围护,基础采用柱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变电站、锅炉房:均为单层砖混,室内外高差为0.3米,变配电站层高为4米,锅炉房层高为4.5米,屋面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车间办公楼:采用砖混结构,室内外高差0.3,一层层高均为4m,二~五层层高为3.4m,总建筑物高度为17.6m,屋面和楼面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基础采用钢筋砼条形基础。办公室、餐厅、职工宿舍:均采用砖混结构,室内外高差均为0.3米,层高均为4米,总建筑物高度4.3米。屋面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基础采用钢筋砼条形基础。3、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根据该建筑重要性,抗震类别为丙类建筑;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为2.0KN/m2;非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为0.5KN/m2。4、结构材料砼强度等级C25C30钢筋HPB235fy=210KN/m2;HRB335fy=310KN/m2;墙体:建筑物防潮层以下砖采用混凝土空心砖,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防潮层以上砖采用混凝土空心砖,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平面尺寸(m)层数幢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1接种、灭菌车间64×16.2166220.86220.8轻钢2养菌室30×171241224012240轻钢3出菇室26.8×211301688416884轻钢4原种室10×1011100100排架5包装车间、成品库26.8×101513401340轻钢6包装材料库26.8×101513401340轻钢7麦片加工车间70×211458805880轻钢7有机肥车间70×211458805880轻钢8原材料仓库30×1011030003000轻钢9料池12×2.5151500砼10变电站6×2011120120砖混11水泵房3×6111818砖混12锅炉房8×10、12×1212224224砖混13办公室28混14车库12×515300300砖混15职工宿舍35混16餐厅30×1411420420砖混17门卫8×6114848砖混合计55046.856660.8
第七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7.1主要原材料供应7.1.1种植杏鲍菇的主要原料有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石膏粉、石灰等。本项目年需求棉籽壳13200吨,按每亩棉花地产生棉籽壳30千克计算,需要44万亩棉花地供应;年需求玉米芯13200吨,按每亩玉米地产生玉米芯250千克计算,需要5.3万亩玉米地供应。***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产品废弃物,除部分用于发展养殖业外,大部分还未充分利用。因此,本项目需要的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来源丰富有保证。其它原料都不是紧俏物资,市场供应充足,采购便利。7.1.2生产所需的纸箱和包装袋,当地和省内市场供应充足,可以保证本项目的需要。7.1.3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由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自己采购,用汽车运送到厂内。7.2燃料供应7.2.1本项目使用的燃料为煤炭,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年用量为7960吨。7.2.2本项目使用的煤炭来自鹤壁煤矿,当地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质优价廉。用煤自行采购,用货车运到厂内。7.3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用量原辅材料、燃料需用量估算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棉籽壳吨132002玉米芯吨132003麸皮吨59404石膏粉吨3305石灰吨3306N、P、K化肥吨141957纸箱5kg万只4508大麦吨48009碳酸钙吨30010奶\糖等辅料吨90011包装袋万只120012包装袋50kg万个17.9613水m320000014电万度193215煤吨7960
第八章总图运输与公用工程8.1总平面布置8.1.11、按照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和罐头厂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情况,在满足使用的要求下,做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投资、降低造价,并应切实注意节约用地。2、根据工艺及防火要求,厂区合理布局,划分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下风向。
3、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善,并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原料与半成品和成品均应杜绝交叉污染。
4、建筑物和设备布置还应考虑生产工艺对温、湿度和其它工艺参数的要求,防止毗邻车间受到干扰。
5、厂区道路应通畅,便于机动车通行,应修环行路且便于消防车辆到达各车间。尽量做到生产线路简洁、流畅,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的交叉。6、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根据生产性质、动力供应、货运周转、卫生及防火等条件分区布置,并将有大量排出烟、尘及有害气体的车间,布置在厂区下风方向。7、运输是生产工艺流程的前奏和继续,它是联系各生产环节的纽带,总图布置中做到合理布置人流、车流的运输线路,以利于生产线路的畅顺,减少能量消耗,确保交通运输安全。8、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8.1.2本项目拟建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产业路中段,新建厂区南北长493.8米,东西宽270米,总用地面积10800平方米。交通十分便利。厂址周围地势干燥、水源充足,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它危及产品卫生的污染源,符合厂卫生规范要求。本项目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本着物流顺畅,便于管理,形式美观的设计思路,在总图布置中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将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二部分。其中生产区位于用地的北部,主要的生产用房布置在厂区的中部,以北向南分别设置接种和灭菌车间、养菌室、出菇室、包装车间、成品库和包装材料库,原种室设置在接种车间的西侧。其它公用工程包括锅炉房、原材料仓库和变电站均围绕其服务对象和负荷中心布置。另外在厂区的北部设置有机肥车间,厂区西侧布置麦片加工车间。整个生产区的生产车间及库房布置分区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厂区主要道路与每个车间之间道路相连形成环路,符合消防要求。生活区布置在用地的南部,是一个工厂行政和生产管理的中心以及生活福利的中心,它是内外联系的枢纽。为了使外来办事人员联系方便,又不干扰生产,本项目在生活区设置办公室、车库、职工宿舍和餐厅,并设有停车场和花坛,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场所。另外,根据建设规模,在用地南部设一出入口,宽15米,作为成品、职工上下班之用。8.1.3本项目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竖向设计本着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各种工程构筑物的工程量,并力求填、挖就近平衡,运距最短,节约基建投资的原则。场地标高及排水坡度尽量结合原地形进行平整,场地排雨水坡度为5‰,雨水汇入厂内道路雨水管网,最后排入厂区外公路雨水管网。土方工程量为21618平方米。8.1.4根据道路布置原则及厂区总平面布局,厂区内道路系统的布置应有足够的宽度使运输车辆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每个车间,并形成环形路网。本项目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二种,连接厂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主干道宽12米,生产车间之间次干道宽4.5~6米。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砼路面带盖板明沟,路肩宽度宜采用1m。道路总长2900m,道路、广场及硬化地面面积30270平方米。绿化布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因而必须根据具体要求,与总平面布置综合考虑,并与场地环境相协调。根据项目规模和总平面布置方案,为了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产用房房之间、生产用房房与道路应保持一定距离绿化带,厂区内各车间的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地选用植物材料,尽快发挥绿化效益。在不影响交通和地上、地下管线的运行和维修条件下。本项目绿化组成部分是以行道树和沿路绿地为主,形成带状绿化。其间乔木和灌木搭配栽植,营造轻松、舒适的绿化景观。使整个厂区内绿化布局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的绿化层次和空间结构。绿化面积34666平方米,绿化系数为26%。8.1.4总平面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厂区占地面积㎡133332合200亩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55046.83新建建(构)筑物建筑面积㎡56660.84料场占地面积㎡22005道路广场占地面积㎡302706建筑系数%41.27土地利用系数%65.68绿化系数%268.2厂内外运输8.2.1本项目全年运输量为25510吨,其中运入量12270吨,运出量13240吨。本项目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使用汽车运入厂内,成品杏鲍菇用冷藏车运输,有机复合肥和炉渣用汽车运输。厂外运输由社会运输车辆解决。项目运输量表序号货物名称来去处年运输量(吨/年)运输方式备注一、运入1棉籽壳***13200汽车2玉米芯***13200汽车3麸皮***5940汽车4石膏粉省内330汽车5石灰省内330汽车6大麦省内4800汽车7碳酸钙省内300汽车8奶糖糖辅料省内900汽车9N、P、K化肥鹤壁14195汽车10包装材料省内1200汽车11煤鹤壁7960汽车小计62355二、运出1杏鲍菇国内外16500冷藏车2有机复合肥国内40600汽车2杏鲍菇麦片国内外6000汽车3包装物12004炉渣***1900汽车小计66200合计1285558.2.2厂内运输量约为16万吨,采用铲车和手推车运输。购置中型铲车3部,运送原料、菌糠和有机复合肥等,车间之间的运输使用手推车。8.2.3运输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铲车中型辆32手推车辆1008.3公用辅助工程8.3.11、给水工程(1)项目用水量及水质项目用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单位水质用水量(m3)日用水量(m3)备注小时最大小时平均1菇房井水15101602制冷机房循环水5040640循环水量200m3/h3锅炉房软化水42324麦片加工车间井水31164有机肥车间井水105805生活设施井水9696合计91641024表中合计用水量中不包括消防水量,平均用水量指实际用水量。消防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停止供应。各车间进口静水压力为0.25~0.3MPa。(2)水源及供水方式本项目所处位置,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生产生活用水量,需打深井2眼,井深200米,单井出水量60m3/h,项目最大用水量91m3/h,平均用水量64m3/h,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厂区供水选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可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水泵转速和投入运行台数,使供水量与用水量基本平衡,节能效果显著。厂区给水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系统,给水管网做环状布置。主要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设备参数1变频恒压供水设备HLS502套流量:50m3/h压力:≤0.4Mpa(1)配套水泵ZSG150-4003台(2用1备)扬程:50m电机功率:45KW(2)压力罐Φ1000×25802个压力:1.0Mpa(3)稳压泵50DL×42台电机功率:4KW(4)控制泵HLC-45/32台2消防水泵XBD3.9/10-(Ⅰ)5台(4用1备)流量:36m3/h扬程:39m电机功率:7.5KW3储水罐1个(3)消防给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室外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1次,火灾持续时间按2h计。室外消防水量设计为125L/s,室内为75L/s,合计200L/s,折合流量为720m3/h,总消防水量1440m3。消防水由消防水泵供给。厂内设消防水池5座,容量5×300m3,与循环水池共用。室外设三出口地上式消火栓8处,保护半径120m,分布在菇房、库房及道路两侧,并设有明显标志。室内配备有足量的消火栓、干粉灭火器,及就地启动消防水泵。2、排水工程(1)项目排水量项目排水量估算表序号排水单位水质排水量(m3)日排水量(m3)备注小时最大小时平均1生产车间清洗废水105802生活设施污水9696合计1911176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排水主要为生产车间的设备、地面冲洗水,排水量为5m3/h,另外一部分排水为生活污水,排水量为6m3/h,合计排水量为11m3/h。(2)排水方式①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地面散流,汇集后通过雨水管道排入厂外道路边沟。②制冷设备的冷却水循环使用,只补充水,不外排水。流程如下:泵泵冷却水→集水池→玻璃钢冷却塔→冷水池→制冷设备③锅炉除尘水沉淀后,循环使用不排放。④车间废水及生活污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厂外道路边沟。8.3.2供电工程1、电源、电源设施及外部条件本项目由城关变电站供电,从厂区附近高压线引10KV电源入厂内变电站,可以保证项目用电需求。2、用电负荷及供电参数本项目电气设备装机总容量为5300KW,全年用电量1932万度,负荷等级为Ⅱ级,电压380/220v,50HZ。3、变电站根据电力负荷计算和总平面布置,以及菇房用电负荷较大的情况,在厂区内建变电站,内设3台1250KVA变压器,配备高低压配电柜、电容柜等供电设施。4、供电系统选择高压供电电压10KV,低压侧电压380/220v,放射式向各用电点供电。为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设柴油发电机组1台,在发生停电事故时使用。5、防雷、接地措施高压配电设避雷专柜,生产和生活建筑一般按Ⅲ级防雷要求设防,厂内高于25米的建构筑物、烟囱等设避雷针、避雷带保护。变电站设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各车间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可靠接地。8.3.3通信设施1、通信方式本项目厂内外通信采用电话联系。2、通信线路及设施本项目厂外通信线路由***北阳镇电信局负责架设,厂内设100门电话自动交换机,车间之间和车间与各科室之间敷设通信线路。8.3.4供热工程1、热源选择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本项目热源为蒸汽,由锅炉房提供热源,燃料使用鹤壁煤炭,供应有保障。2、项目热负荷项目热负荷表序号用汽部门用汽量(t/h)用汽压力(Mpa)备注最大平均1菌种培养间52.50.4杀菌2浴室及生活用汽2.02.00.23锅炉自用汽及管道热损失合计7.44.93、供热方案本项目最大蒸汽用量7.4吨/h,平均蒸汽用量4.9吨/h,在厂区建锅炉房一座,内设2台产汽量分别为5吨/h和2吨/h的蒸汽锅炉,即可满足项目对蒸汽的需求。水处理设备选用组合式钠离子交换器,出水能力满足2台锅炉要求。锅炉房为单层布置,附房位于锅炉房一侧,锅炉房后侧为鼓风机、引风机和除尘设施。锅炉房生产的蒸汽在厂内由架空管道引至各用汽点,支架标高为2.0-3.0米,在跨越道路时不低于4.5米。4、灰渣处理方案及除尘措施锅炉产生的炉渣经刮板出渣机排出炉体,由司炉工运到渣场暂存,定期外运作建材原料。锅炉产生的烟气、烟尘,经引风机入湿式除尘器,过滤处理(效率η≥95%)后,烟气含尘浓度达到国标排放标准,再经35米烟囱进行高空排放。除尘后的含尘废水进入循环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下来的尘渣定期挖出运至渣场暂存晾晒,并随炉渣一起外运作建材原料,沉淀池的上部清水打入除尘器循环使用。8.3.5空调通风1、空调方案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对杏鲍菇生长有影响。因此,在菇房外设制冷机,菇房内设冷风机,以调整室内温度。另外,部分车间和办公设施也考虑设柜式空调器。2、通风方案菇房内随着杏鲍菇的生长,需要逐步加大通风量,进行通风换气。设计菇房通风采取全面通风的方式,在菇房的外墙上设新风换气机,换气次数为5-8次/小时。3、主要设备选择见6.2.3主要生产设备表。8.3.61、冷库概况根据本项目的杏鲍菇年产量,以及正常情况下暂存30天的储存调剂期,设计拟建500吨高温冷库,库内温度0℃。冷库的建筑形式为单层拼装库,由若干个单间组成,冷库基础地面保温材料为200mm聚氨脂现场发泡,基础防冻形式采用架空式,上部拼装库板采用100mm聚氨脂夹心板,顶部防护板为涂塑瓦楞板。库体占地面积540m2(含制冷机房面积)。冷库内的降温设备为吊顶式冷风机,配以风管送冷风。2、制冷方案根据高温冷库55KW的冷负荷要求,设计拟在冷库外建制冷机房一座,提供本项目的冷负荷需求。主要制冷参数:制冷剂R717冷凝温度35℃蒸发温度-7℃冷负荷55KW3、主要制冷设备制冷系统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台23干式氨油分离器台17高效立式冷凝器台18贮氨器台19低压循环桶台110氨泵台211集油器台112空气分离器台113紧急泄氨器台114吊顶式冷风机台415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台116冷冻水泵台118乙二醇水泵台18.3.7为保证本项目设备正常运转,厂内设维修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大型维修任务委托给鹤壁或省内维修力量较强的单位。维修车间内设有车、铣、刨、磨、钻、焊和仪表维护等机加工设备。8.3.杏鲍菇采收加工后,须存放在高温冷库内;部分原辅料和包装材料分别存放在原料库和包装材料库;有机复合肥存放在有机肥仓库内。杏鲍菇收获时间集中,按贮存期10天计算,贮存量为500吨,设计500吨高温冷库存放;原辅料贮存期以30天计算,存放量为3000吨,原辅料面积为1500m2。煤和煤渣存放在堆场,堆场面积为400m2。
第九章节能9.1节能原则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对能源实行开发及节约并重的方针,为贯彻节约能源这一基本国策,本项目节能按以下原则进行:1、本项目应选用国内外蘑菇种植行业中节能效果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严禁选用国家已经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2、在设计中尽可能做到菇房、各车间、各工段流程合理、布局紧凑,尽量减少各物料周转的距离,降低能耗。3、总图布置中,菇房和其它车间尽可能靠近各动力站房,以降低实际生产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9.2节能措施1、本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蘑菇种植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各专业设备采用高效低耗设备,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本项目采用合理的工艺路线,按产品的种植、加工路线组织生产,相应减少了物料运输量,从而节约了能源。3、供电设备选用新型节能变压器和配电、电控设备。系统选配自动补偿电力电容器柜,提高功率因数,实现节能运行,选用节能型变频调速电机,确保节能效果。4、重视设备及热力管道的保温,选用保温效果好,易维修的保温材料,合理选用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精煤采购与环保评估服务合同
- 2025年城市景观工程设计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合作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杭州展览馆布展装修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流仓储行业员工劳动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大型会展中心装修施工分包合同规范版
- 2025年度国有土地储备项目合作合同书
- 2025年度企业年会摄影摄像及策划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国际工程项目合同担保与保全操作指南
- 2025年度股权重组及重组计划制定合同范本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公安校园安全工作培训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合理用药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