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支架及门架支设专项方案定稿_第1页
箱梁支架及门架支设专项方案定稿_第2页
箱梁支架及门架支设专项方案定稿_第3页
箱梁支架及门架支设专项方案定稿_第4页
箱梁支架及门架支设专项方案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⑥层中风化泥岩:以棕红色厚层~巨厚层泥岩为主,局部夹白灰色薄层泥质砂岩,无规律性,互层状构造,泥质结构,无洞穴及临空面。三、支架及门架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情况支架及门架施工前,基础硬化工作应结束,测量人员放出支架位置,支架及门架施工材料、设备准备齐全。(二)、工期安排情况2012年6月30日—2013年10月30日今年预计完成4联箱梁施工,MP03—PM07,MP07—MP10,MP10—MP13,MP13—MP16,其他联箱梁计划明年施工。四、满堂支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情况(一)、支架支设方案⑴基础处理箱梁所处位置正投影面均为既有路面,考虑可以直接做为支架基础,需重点处理的主要是承台回填处及绿化带拆除部分,基坑底部全部回填中粗砂进行水沉处理,既有管线排迁后的管沟用水沉石屑(掺5%水泥)回填至距路面65cm,然后铺设一层40cm山皮石,压路机碾压,对碾压不到部分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配合碾压,顶面浇筑25cm厚C20砼做为支架基础。因支架基础位于既有路面上,路面排水系统丰富,故不另设排水系统,但考虑突发情况,项目部备用2台抽水泵。⑵支架支设:由于碗扣支架具有单个杆件轻、由人工操作、极少使用吊机、拆卸轻便、快捷、周转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我标段箱梁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横梁底部铺30*4*600双层木板,其他底部铺10*15的方木;经计算框架尺寸拟采用下列型式,梁底采用60×90×120cm,墩顶处横梁两侧各2.4m范围内,采用60×60×120cm,横向每2.7m和纵向外侧及腹板底设置45度剪力杆以提高整体稳定性。模板采用厚度为15mm的竹胶板,支架顶端铺设纵(横)向木方,模板铺设于木方上、纵向采用10×15木方,其间距按立杆横向间距布设;横向采用10×10木方,按20cm布设;支架布置示意图见附图。(二)、材料特性1、木材容许应力及弹性模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标准(page50页表2.1.9)东北落叶松:容重:γ=7.0KN/m3顺纹弯应力[σw]=14.5MPa弯曲剪应力[τ]=2.3MPa顺纹受压及承压应力[σa]=14.5MPa弹性模量E=11*103MPa2、竹胶板容许应力及弹性模量容重:γ=9.0KN/m3、弯应力:[σw]=80.0MPa、弹性模量:E=7.0×103Mpa。弯曲剪应力[τ]=1.6MPa3、钢材容许应力及弹性模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标准(page4页表1.2.5)(1)、A3钢(Q235):弯曲应力[σw]=145MPa剪应力[τ]=85MPa轴向应力[σ]=140MPa弹性模量E=2.1*105MPa(2)、16Mn钢:弯曲应力[σw]=210MPa剪应力[τ]=120MPa轴向应力[σ]=200MPa弹性模量E=2.1*105MPa4、碗扣支架几何特性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为Φ48×3.5mm钢管,立杆、横杆承载性能:碗扣支架承载性能表立杆横杆步距(m)允许载荷(KN)横杆长度(m)允许集中荷载(KN)允许均布荷载(KN)0.6400.94.5120.9351.23.571.2301.52.54.51.8251.82.03.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page15页表5.1.7)表5.1.7、钢管截面特性材料外径(φ)(mm)厚度(t)(mm)横断面积(cm2)W(cm3)I(cm4)i(cm)Q235A483.54.895.0812.191.58(三)、支架验算1、横梁处支架验算1)荷载计算①模板及支架自重:a=2.0kN/m2②钢筋混凝土自重:b=2×26=52kN/m2③施工人员及机具:c=2.0kN/m²④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d=2.0kN/m²。=5\*GB3⑤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e=2.0kN/m²。q=1.2×(a+b)+1.4×(c+d+e)=1.2×(2.0+52)+1.4×(2.0+2.0+2.0)=73.2kN/m²横梁处支架布设为60cm*60cm×120cm每根立杆承荷载为:P=qA=73.2×0.6×0.6=26.352kN2)碗扣立杆强度计算强度验算以最大受力立杆验算:强度计算(按上下端铰支计算)立杆受力:P=26.352kN步距为1.2m,计算长度为L=1.2+0.1*2=1.4m,则λ=L/i=1.4/0.0158=88.61<210,符合要求查表得:φ=0.67,则σ=P/(φA)=26.352×103/(0.67×4.89×10-4)=80.4MPa<[σ]=200Mpa3)碗扣立杆稳定计算稳定验算以最大受力立杆验算:稳定计算(按上端自由、下端铰支计算)立杆受力:P=26.352kN步距为1.2m,计算长度为L=1.167*1.427*1.2=2.0m,则λ=L/i=2.0/0.0158=126.6<210,符合要求查表得:φ=0.387,则σ=P/(φA)=26.352×103/(0.387×4.89×10-4)=139.2MPa<[σ]=210Mpa4)碗扣立杆变形计算变形计算以最大受力立杆验算:变形计算(以支架最高高度10m计算)δ=PL/(EA)=26.352×103×10/(2.1×105×106×4.89×10-4)=2.57mm<[f]=L/1000=10(mm)满足施工要求。5)地基承载力计算支架单根竖杆底部应力σ=P/A=26.352/(0.3×0.6)=146.4Kpa,<200Ka,在地基容许承载力范围内。因此,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3、10×10cm木横梁计算横梁顺桥向跨度为0.20m,横桥向跨度为0.60m,横梁单位荷载为:q1=1.2×b+1.4*×(c+d+e)=1.2×52+1.4(2.0+2.0+2.0)=70.8kN/m²q=q1×*0.2=70.8×0.2=14.16kN/m截面惯性距:I=1/12bh3=1/12×10×103cm3=833.3cm4跨中挠度:fmax=5ql4/384EI=5×14.16×604/(384×1.1×105×833.3)=0.026cm<L/400=60/400=0.15cm剪应力验算:τ=3Q/2A=3×70.8×103×0.20×0.6/2/(2×0.1×0.1)=0.64(MPa)<[τ]=2.3MPa因此,10cm*10cm木方在组合荷载作用下满足结构要求。6)10×15cm方木纵梁计算顺桥向跨度为0.6m,横桥向间距为0.6m,纵梁单位荷载为:q1=1.2*b+1.4*(c+d+e)=1.2*52+1.4(2.0+2.0+2.0)=70.8kN/m²q=q1*0.6=70.8*0.6=42.48kN/m惯性距:则挠度为:fmax=5ql4/384EI=5×42.48×604/(384×1.1×105×281)=0.232cm剪应力验算:τ=3Q/2A=3×70.8×103×0.6×0.6/2/(2×0.15×0.1)=1.274(MPa)<[τ]=1.9MPa因此,采用10×15cm方木可满足使用要求7)底模拟采用15mm厚竹胶模。木方横桥向间距采用20cm,纵桥向60cm,验算竹胶板刚度。刚度验算:取10mm板条验算:I=bh3/12=10×153/12=2813mm4浇筑横梁处受力:q=(1.2*b+1.4*(c+d+e))*0.1*0.2/0.2=(52×1.2+1.4*(2+2+2))*0.1*0.2/0.20=0.708KN/mf=ql4/(150EI)=(0.708×2004)/(150×7.0×103×2813)=0.383mm<200/400=0.5mm剪应力验算:τ=3Q/2A=3×70.8×103×0.20/2/(2×0.015)=0.708(MPa)<[τ]=1.6MPa故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要求。2、底、腹板处1、支架验算由于腹板处受力最大,因此仅对腹板进行验算1)荷载计算①模板及支架自重:a=2.0kN/m2;②钢筋混凝土自重:b=1.39/2*26=18.07kN/m2;③施工人员:c=2.0kN/m²;④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d=2.0kN/m²。=5\*GB3⑤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e=2.0kN/m²。q=1.2*(a+b)+1.4*(c+d+e)=1.2(2.0+18.07)+1.4(2.0+2.0+2.0)=32.484kN/m²每根立杆承荷载为:P=qA=32.484×0.9×0.6=17.54kN<30kN2)碗扣立杆强度计算强度验算以最大受力立杆验算:强度计算(按上下端铰支计算)立杆受力:N=17.54kN步距为1.2m,计算长度为L=1.2+0.1*2=1.4m,则λ=L/i=1.4/0.0158=88.61<210,符合要求查表得:φ=0.67,则σ=N/(φA)=17.54×103/(0.67×4.89×10-4)=53.5MPa<[σ]=210Mpa3)碗扣立杆稳定计算稳定验算以最大受力立杆验算:稳定计算(按上端自由、下端铰支计算)立杆受力:N=17.54kN步距为1.2m,计算长度为L=1.167*1.427*1.2=2.0m,则λ=L/i=2.0/0.0158=126.6<210,符合要求查表得:φ=0.387,则σ=N/(φA)=17.54×103/(0.387×4.89×10-4)=92.7MPa<[σ]=200Mpa4)碗扣立杆变形计算变形计算以最大受力立杆验算:变形计算(以支架最高高度10m计算)δ=NL/(EA)=17.54×103×10/(2.05×105×106×4.89×10-4)=1.75mm<[f]=L/1000=10(mm)满足施工要求。2、地基承载力计算支架单根竖杆底部应力σ=q/A=17.54/(0.15×0.9)=194.9Kpa<200Ka,在地基容许承载力范围内。因此,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3、10×10cm木横梁计算横梁顺桥向跨度为0.20m,横桥向跨度为0.6m,横梁单位荷载为:q1=1.2×b+1.4×(c+d+e)=1.2×36.14+1.4(2.0+2.0+2.0)=51.768kN/m²q=q1*0.2=51.768*0.2=10.353kN/m截面惯性距:I=1/12bh3=1/12×10×103cm3=833.3cm4跨中挠度:fmax=5ql4/384EI=5×10.353×604/(384×1.1×105×833.3)=0.019cm<L/400=60/400=0.15cm剪应力验算:τ=3Q/2A=3×51.768×103×0.20×0.6/2/(2×0.1×0.1)=0.466(MPa)<[τ]=2.3MPa因此,10cm*10cm木方在组合荷载作用下满足结构要求。4、10×15cm方木纵梁计算顺桥向跨度为0.9m,横桥向间距为0.6m,纵梁单位荷载为:q1=1.2*b+1.4*(c+d+e)=1.2*36.14+1.4(2.0+2.0+2.0)=51.768kN/m²q=q1*0.9=51.768*0.9=46.591kN/m惯性距:则挠度为:fmax=5ql4/384EI=5×46.591×604/(384×1.1×105×281)=0.254cm剪应力验算:τ=3Q/2A=3×51.768×103×0.9×0.6/2/(2×0.15×0.1)=1.4(MPa)<[τ]=1.9MPa因此,采用10×15cm方木可满足使用要求5)底模拟采用15mm厚竹胶板,E=7.0×103ΜPa、[σ]=80ΜPa;木方横向间距采用60cm,纵桥向90cm,验算竹胶板刚度。刚度验算:取10mm板条验算:I=bh3/12=10×153/12=2813mm4W=bh2/6=10×152/6=375mm3q1=1.2*(a+b)+1.4*(c+d+e)=1.2(2.0+52)+1.4(2.0+2.0+2.0)=73.2kN/m²q=q1*0.01=0.732KN/mf=ql4/150EI=(0.732×2004)/(150×7.0×103×2813)=0.397mm<200/400=0.5mm剪应力验算:τ=3Q/2A=3×73.2×103×0.20/2/(2×0.015)=0.732MPa<[τ]=1.6Mpa5、风载验算:长春市基本风压W10=0.45KN/m2,风荷载对支架横桥向作用很小风载可以忽略。故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要求。根据计算及以往施工实践,得出结论:此方案是成功的,可以应用于本工程。(四)、堆载预压1、目的为消除支架在搭设时接缝处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非弹性沉陷而获得稳定的支架,应逐孔进行预压。为获得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数据,确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使箱梁在卸落支架后获得符合设计的标高和外形,应进行沉降观测。堆载支架预压顺序:先跨中后墩柱,先中间后两端。支架预压时因考虑到堆载的物品和施工过程中工人的操作误差等因素,则取1.2的不均匀系数,用编织袋装砂作预压材料,砂袋的堆积高度按梁体自重分布曲线图变化取值,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布与梁体荷载的分布相吻合。现以MP03—MP07联箱梁为例,该联钢筋混凝土为2420m3,平均宽度为:(26.968+25.207+25.00+25.00+25.00)/5=25.435m。该联箱梁长度为120m,每平米的钢筋混凝土的量为:2420/(25.435*120)=0.79m3,模板每平方米的所承受的重量为:0.79*2.6=2.054t,预压取1.2倍系数,计算实际预压每平米模板预压重量为:2.054*1.2=2.465t,MP06—MP07为例,底板预压重量为:2.465*15*30=1109.25t,砂袋尺寸100×100×100厘米,每袋砂重1.5吨(称重平均值),实际需要砂袋:1109.25/1.5=740个。3、监测点布设在堆载区设置系统测量点,其分布跨中、1/4处、1/8处、每跨两端,每个断面的底板边线、底板中线处各布置一个监测点,同时相应地在地基础上设置监测点,在支架基础上对应地再布设观测点(见图4)。图4观测点示意4、监测方法为了找出支架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弹性变形,观测时间为满载测一次,满载后6h测一次,满载后12h测一次,满载后24h测一次,满载后36h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卸载后,根据所观测的标高数据计算出塑性沉降和弹性沉降。一般弹性变形会随着卸载逐步恢复到原位。根据弹性变形预留预拱度以消除弹性变形引起的结构物变形。监测方法1、预压荷载施加前应监测并记录各监测点初始标高;2、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监测并记录各监测点标高;3、每隔24小时应监测一次,并应记录各监测点标高、计算沉降量;4、对支架基础的预压监测过程中,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判定支架基础预压合格:(1)各监测点连续24小时沉降平均值小于1mm。(2)各监测点连续72小时沉降平均值小于5mm。沉降观测一直持续到整个箱梁浇注完毕,特别注意砼浇注时支架的沉降,若浇注时,支架沉降超过预压沉降观测时预留沉降量时,应停止继续浇注,以防事故的发生。5、预压注意事项整孔范围内分层堆码直至整孔支架预压重量满足要求,且不得分块小范围集中堆码,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人工堆码整齐,不乱堆放。6、支架搭设与拆除(1)模板、支架安装施工顺序准备工作→场地平整、地基处理→测量放样→摆放底托→竖杆搭设并扣紧→安装纵、横向横杆→假设剪刀撑→安装顶托→安装纵向方木→安装横向方木→安装底模板→侧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和钢绞线制作、安装→内模板制作、安装(2)、模板支架拆除条件1)侧模,在砼强度(大于2.5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2)底模,应满足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砼强度表中强度方可拆除。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悬臂构件-≥100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3)、模板支架拆除施工工艺箱梁支架底模拆除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中间后两端对称拆除的原则,即从箱梁中央向两边对称松顶托,将脚手架顶托下降10厘米左右,使板底模与板分离,用倒链将底模1/3拉至板投影以外,再用吊车起吊拆除,模板吊至存放地点,及时清理板面,刷隔离剂。然后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最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底模→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临时增设斜撑加固。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必要时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4)模板支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1)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作业计划,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2)拆除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支架3)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支架的拆除。夜间实施拆除作业,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备。五、门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情况既有道路交叉位置和跨越54路有轨电车处拟采用设置门架跨越施工方案,单门洞门架立杆间距1*8m,双向两车道;双门洞设置2*8m,双向四车道。门架纵梁采用56a工字钢,腹板处采用两排,其余间距70cm;横梁采用双排36a工字钢;采用φ325*10钢管进行支撑,间距2.0m。双门洞中部设置两排立柱,立柱间距为52.5cm,两侧各设1排φ325*10钢管进行支撑,钢管顶焊接2cm厚钢板,钢板上设临时砂箱支座,支撑横向双排36a工字钢,便于落架。钢管底与路面之间铺设40cm厚的混凝土支撑墩。详细尺寸见后附门架布置示意图。门洞两侧设置安全防落物网及串灯,设减速带,设安全岛、限高限宽门,以确保支架及行车安全。(一)施工门架设计验算:一)纵梁设计验算A、工况Ⅰ(腹板底)1、荷载计算⑴模板重力:7.5KN/m3×(0.1*0.15*4*1.2+0.015*1.2)=0.765KN/m⑵新浇砼重力:1.461m2×26KN/m3=37.986KN/m⑶倾倒砼荷载:2.0×1.2=2.4KN/m⑷振捣荷载:2.0×1.2=2.4KN/m⑸人员荷载:1.5×1.2=1.8KN/mq=1.2*(0.765+37.986)+1.4*(2.5+2.5+1.8)=56.021kN/m2、设计验算纵梁选用的56a工字钢,具体布置如图,W=2342cm3,I=65586cm4M=1/8qL2=0.125×56.021×8×8=448.168KN.m应力计算:σ=M/W=440.048×1000×1000/(2×2342×1000)=93.947MPaσ<[σ]=145Mpa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max=5Ql4/384EI=5×56.021×80004/(384×2.1×105×65586×104×2)=10.846mm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9.2.4-1-⑶支架、拱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L/400]=8000/400=20mmfmax=10.8mm<[L/400]=20mm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B、工况Ⅱ(底板与腹板之间)1、荷载计算⑴模板重力:7.5KN/m3×(0.1*0.15*4*0.7+0.015*0.7)=0.394KN/m⑵新浇砼重力:0.340m2×26KN/m3=8.84KN/m⑶倾倒砼荷载:2.0×0.7=1.4KN/m⑷振捣荷载:2.0×0.7=1.4KN/m⑸人员施工荷载:1.5×0.7=1.05KN/mq=1.2*(0.394+8.84)+1.4*(1.4+1.4+1.05)=16.471kN/m²2、设计验算纵梁选用的56a工字钢,具体布置如图,W=2342cm3,I=65586cm4M=1/8qL2=0.125×16.471×8×8=131.766KN.mσ=M/W=131.766×1000×1000/(2342×1000)=56.262MPaσ<[σ]=145Mpa满足要求fmax=5Ql4/384EI=5×16.471×80004/(384×2.1×105×65586×104)=6.378mm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9.2.4-1-⑶支架、拱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L/400]=8000/400=20mmfmax=6.38mm<[L/400]=20mm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C、工况Ⅲ(底板处)1、荷载计算⑴模板重力:7.5KN/m3×(0.1*0.15*4*0.7+0.015*0.7)=0.394KN/m⑵新浇砼重力:0.329m2×26KN/m3=8.554KN/m⑶倾倒砼荷载:2.0×0.7=1.4KN/m⑷振捣荷载:2.0×0.7=1.4KN/m⑸人员施工荷载:1.5×0.7=1.05KN/mq=1.2*(0.394+8.554)+1.4*(1.4+1.4+1.05)=15.358kN/m2、设计验算纵梁选用的56a工字钢,具体布置如图,W=2342cm3,I=65586cm4M=1/8qL2=0.125×15.358×8×8=122.864KN.mσ=M/W=122.864×1000×1000/(2342×1000)=52.5MPaσ<[σ]=145Mpa满足要求fmax=5Ql4/384EI=5×15.358×80004/(384×2.1×105×65586×104)=5.94mm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9.2.4-1-⑶支架、拱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L/400]=8000/400=20mmfmax=5.94mm<[L/400]=20mm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二)、横梁设计验算1、荷载计算⑴P1=56.021kN/m*8.0/2=224.084kN,腹板处⑵P2=16.471kN/m*8/2=65.884Kn,腹板与底板处=3\*GB2⑶P2=15.358kN/m*8/2=61.432Kn,底板处根据受力大小,纵梁P1处在横梁中部时横梁受力最大,因此以此处进行受力验算,受力形式如图。2、设计验算横梁选用的36a工字钢,具体布置如图,W=875cm3,I=15760cm4支点受力计算N1=N2=(P2*(0.9+0.9+0.1)+P1*(0.9+0.1)+P2*0.1)/2=177.886KN弯矩计算M1=N1*0.1=177.886*0.1=17.886KN.m,P2处。M2=N1*(0.1+0.9)-P2*0.9=118.59KN.m,跨中P1处。应力计算σ=M/W=118.59×1000×1000/(875×2×1000)=67.76MPaσ<[σ]=145Mpa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max=(224.084×1000×1000)/(6×2.1×105×15760×2×104×2000))*2.63=0.07mm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9.2.4-1-⑶支架、拱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L/400]=2000/400=5mmfmax=0.07mm<[L/400]=5mm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三)立柱设计验算选取立柱在腹板中间为受力最大处,以此为验算依据。立柱选用的325*10mm的钢管,具体布置如图,i=11.14cm,A=98.96cm2⑴木模板重力:7.5KN/m3×(0.1*0.15*4+0.015)×2.0=1.125KN/m⑵纵向工字钢重力:106.2×4÷1000×10=4.248KN/m⑶横向工字钢重力:59.9×2×2.0÷1000×10÷2=1.198KN/m⑷新浇砼重力:1.905m2×26KN/m3=49.53KN/m⑸倾倒砼荷载:2.0×2.0=4KN/m⑹振捣荷载:2.0×2.0=4KN/m⑺人员荷载:1.5×2.0=3.0KN/mq=1.2*(1.125+4.248+1.198+49.53)+1.4*(4+4+3)=82.721kN/m求出立柱钢管的反力,F=82.721kN/m*8/2=330.884kNλ=L/R=700/11.14=62.836,查表知系数Φ=0.84,得到压杆的稳定许用应力[σw]=Φσ=140*0.840=117.6MPa压杆的允许压力是FP=117.6*98.96cm2*100=1163.4kNF=330.884kN﹤FP=1163.4kN因此所选用的325×10mm的钢管和布置能满足施工需要。四)混凝土支撑墩强度设计验算φ325×10mm钢管下面焊接500×500×16mm钢板,钢板下面采用C25混凝土支撑墩。C25混凝土的轴心抗压设计强度[σ]=14.5Mpaσ=F/A=330.884kN×1000/(500×500)=1.32MPaσ<[σ]=14.5Mpa满足要求五)地基承载力验算C25混凝土支撑墩下面支撑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轴心抗压设计强度[σ]=2.0Mpaσ=F/A=330.884kN×1000/(2000×600)=0.275MPaσ<[σ]=2.0Mpa满足要求六)砂筒设计验算1、砂容许承压应力[σ],可采用10Mpa,如将其预压,可达30Mpa。σ=F/A=330.8841kN×1000/(175×175×3.14/4)=13.76MPaσ<[σ]=30Mpa满足要求2、砂筒筒壁容许应力[σ],可采用145Mpa。σ=((330.884kN×1000×4/(175×175×3.14)×191×100)/((200-24)×16)=93.35MPaσ<[σ]=145Mpa满足要求经验算支架、门架支设方案满足规范要求,支架、门架布置合理。(二)、门架搭设与拆除1、门架搭设:1)据门架搭设图现场放线,支设模板,安放钢筋及立柱埋件钢板,浇筑立柱基础混凝土。2)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进行立柱架设,立柱底部与埋件要满焊。3)立柱的柱顶和柱脚均用10mm钢板焊接,并设加强缀板焊接。4)排架纵向立柱之间设斜撑,斜撑与加强缀板要焊接牢固。5)立柱架设完毕后,上面安装纵、横向工字钢,工字钢与立柱之间要点焊成一体,横纵向工字钢用U形卡环与法兰盘之间的连接。6)在横梁工字钢上满铺脚手板作为垫层,在垫层上沿横桥向铺设10*10方木。2、拆除顺序:先拆除支架板,再拆除纵梁,最后拆除立柱。3、拆除方法:支架顶板:拆除横梁与纵梁连接,将每联支架顶板拉至一端,用吊车吊至路基外侧。纵梁:先拆除U形卡环与法兰盘之间的连接,纵梁利用吊车配合人工直接拆除。立柱:连续梁外侧立柱利用吊车配合人工用切割机直接拆除,连续梁底立柱,用气割割除与基础连接部分,人工将其顺线路方向放倒并移至连续梁外侧,用吊车配合人工移至限界以外,及时运走。上部结构拆除完毕后,将高于路基面的基础砼用风镐破碎并清理干净,并对路基、线路及栅栏进行恢复。门架拆除安全措施1)架体拆除前,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向拆架工人进行书面安全交底。2)拆架前在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示标志,警戒区域距离桥10米以外,采用临时护栏围挡,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3)严格按照方案顺序实施拆除,现场专人负责指挥,上下协同有序工作。4)人工拆下的小件材料,如模板、方木等,应用绳索吊往向下传递,严禁往下投掷,工字钢等大件材料有叉车托运,吊车起吊。六、质量保障措施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质量落实专职质量员,加强对本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督促和检查,对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设置质量管理点。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质检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为组员的质量创优小组。形成以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总负责、质检和试验工程师专职监察的内部质量检查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控相统一的组织保证机构,落实各项施工工序、工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开工,分层把关,层层负责。同时加强对各班组之间及同外协单位的配合协调。质量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质量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质量领导小组组长:黄玉江项目经理部质量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凤义各作业区质量领导小组组长:张明涛、赵巍施工队质量领导小组组长:刘轶男施工班组质量检查组员:史晓春施工班组质量检查组员:李凯从制度上保证质量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按照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监控,特别是对工程关键技术和难点部位提出超前预防措施和处理质量事故中的技术问题;同时按照各专业的各种操作规程和条例,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全体施工人员养成严格执行质检制度的自觉性。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跟班作业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级报告;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对所承担的施工、质检负责的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七、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安全保证组织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现场技术员和安全员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新员工、新工人进场时,必须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教育,进入班组进行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专业安全员要进行专门考核,合格后上岗。实行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要随时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及正确使用,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机械设备的保险装置是否完好,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每天检查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黄玉江项目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凤义各作业区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张明涛、赵巍施工队安全领导小组组长:韩涛施工班组安全检查组员:李强施工班组安全检查组员:杨贵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存在,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如第二次发现同样问题,进行严厉处罚。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技术管理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时,必须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双方签字认可,资料存档。实行安全活动制度:项目部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召开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会议,便于研究安生生产对策,确定各项措施执行人。处理安全事故,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文件,班组每天召开安全生产碰头会,总结当天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针对不安全因素,发动全员提出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坚持“三不放过”原则:现场发生责任事故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教育大家落实整改措施,并按程序上报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和有关单位。高空、吊装作业安全控制措施1、高空、吊装作业时如遇6级以上风力或天气突变时,停止高空、吊装作业。2、支架、平台搭设符合规定,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3、高空作业点的作业位置悬挂醒目安全标志。4、高空作业人员不能带与施工无关的东西,施工所用工具、材料等均放在稳定位置,并在作业区域内设置安全网,防止高空落物。5、吊装前,要对起重机进行检查,检查各操作系统、制动系统、安全系统运转是否正常,同时要检查所有起重设备是否符合规定和完好程度,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或损坏应立即更换。6、作业前应了解熟悉作业环境情况,有否障碍物和高压输电线路,由分管安全工程师、安全员、施工员、起重指挥人员、起重机司机等人员一起制定起重安装方案和采取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按此方案作业。7、起重机工作所处地基要平整、坚实。汽车起重机支撑要水平,支腿脚下垫上垫木或路基板,以免在起重时地面下陷,造成事故。8、构件绑扎要牢固平稳,满载荷重时,当构件吊起离地20-30cm时,应制动,检查机身是否平稳,吊点是否牢固,在情况良好的前提下,方可继续作业。9、起重机起吊时和转向时速度要均匀,构件要平稳,构件下落时须慢速轻放,禁止或快或慢和突然制动。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1、制定分项工程安全生产措施,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工作。2、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工作。3、凡是从事特种作业(起重、登高架设作业、电焊、电工、司炉工和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劳动培训,按特种作业操作规程执行,考试合格持证上岗。4、按规定、建立安全台帐,日安全上岗记录,做到记载清楚,查有依据。5、各类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无违章行为。八、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为体现我单位的良好风貌,在施工中,从以下面几方面加强文件施工管理。

1、现场布置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量,为施工提供工作面。

2、道路和场地

施工区内道路通畅、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3、班组场地清理

班组必须做好操作后场地清理,随作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中,制定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横流、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派专人维护、清理。

4、材料堆放

钢筋分类堆放,堆放整齐,并在显注部位安插标识牌。

5、周转设备存放

施工钢模、小型机具、器材等集中堆放整齐。专用钢模成套放置,零用钢模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

环境保护措施

重视环境工作为确保文明施工,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我项目部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环保教育

由于地处长春市城市中心区施工,环保工作及为重要,组织职工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

2、强化环保管理

项目部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做到文明施工。

4、美化施工现场

场地废料与运输车队协商,由车队负责运至弃料点。同时保持排水通道畅通,工地干净卫生。施工中还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5、消除施工污染

施工场地内的泥土、杂物专人清理,钻孔灌注桩钻渣、泥浆排放到指定弃放点。

6、在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及降噪措施时,充分考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做到不拢民。九、应急预案1、高空坠物打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培训和演练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高空坠物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A、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B、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2)应急响应1)防物体打击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