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项目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_第1页
广西某项目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_第2页
广西某项目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_第3页
广西某项目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_第4页
广西某项目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良庆区3、4号回建安置点项目(天誉花园)☆5#地块高支模施工方案天誉花园5#地块高支模施工方案工程名称:南宁市良庆区3、4号回建安置点项目(天誉花园)5#地块模板工程工程地点:南宁良庆镇施工单位:天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天祥建设集团广西分公司天誉花园项目部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目录TOC一、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1、主要依据本工程盘扣式模板支撑专项方案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我公司企业标准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及工程施工图和工程招标文件编制而成。工程项目施工图:南宁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建筑、结构平面图,施工立面和剖面图等相关施工图。2、规范规程本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年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设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有关高大支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规定。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表工程名称南宁市良庆区3、4号回建安置点项目天誉花园五号地地下室建设地点南市宁良庆镇建设单位南宁天誉巨成置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南宁市建筑设计院监理单位广西建荣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包单位天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分包单位天誉花园5#号地块18栋高低错落的高层建筑,45层1栋42层1栋41层2栋40层层2栋、38层2栋、35层1栋、32层1栋、30层3栋、26层4栋及综合教学楼。工程位于良兴路的南侧,3号地块的右侧,总用地面积为73096.9㎡,地下室分为两期:其中第一期建筑面积为30041.65㎡,;第二期为14386.13㎡;第一期施工5-1#、2#、3#、5#、6#、7#、8#、9#、10#、11#、19#、20#共12栋楼。建筑面积165152.6㎡第二期为12#、13#、15#、16#和18#六幢楼建筑面积53423.31㎡。总建筑面积为320911.19㎡。1、基础承台:本工程基础除5-19#和5-20#楼为桩筏板基础,筏板厚度1100-1300,其他均为桩承台基础其桩径800-1400㎜,除5-10#和5-11#大部分为人工挖孔桩,其他均为旋挖桩,根据地质情况除5-19和5-20部分为摩擦桩其他绝大部分为端承桩。基础承台1200×1200×1000和1400×1400×1000为主,除电梯井为六桩承台外其他均为单桩承台为主;电梯井筏板厚度为1100厚;局部厚度为1300㎜。裙楼5--1至5-7号楼周周边以单桩承台为主其他各幢周边以天然基础为主。单桩承台1200×1200×12002、墙柱:主楼多为L型T型和一字型墙柱,墙厚度200、250、300厚其300厚墙为主,附墙柱以500×500和600×600为多;裙楼外墙为300厚,其他以500×500方柱为主。3、地下室顶板梁板结构:地下室顶板主楼结构部分除主楼与裙楼交接标高变化和剪力墙连梁高度较高多为300×1200-1600外其他梁为300×500~1000个别梁为200×400~700;裙楼框架梁以450×900、500×900和450×1000三种为主;次梁以300×800为主;地下室顶板厚度180㎜。各幢号楼建筑概况天誉花园5#号地块18栋高低错落的高层建筑,45层1栋42层1栋41层2栋40层层2栋、38层2栋、35层1栋、32层1栋、30层3栋、26层4栋及综合教学楼。工程位于良兴路的南侧,3号地块的右侧,总用地面积为73096.9㎡,地下室分为两期:其中第一期建筑面积为30041.65㎡;第二期为14386.13㎡;第一期施工5-1#、2#、3#、5#、6#、7#、8#、9#、10#、11#、19#、20#共12栋楼。建筑面积165152.6㎡第二期为12#、13#、15#、16#和18#六幢楼建筑面积53423.31㎡。总建筑面积为320911.19㎡。本工程基础为旋挖桩基,除5-19#和5-20#大部分桩为摩擦桩筏板基础;5-7#、5-8#和5-9#少部分为摩擦桩外其他均为端承桩承台基础;5-19#和5-20#楼筏板厚度1100㎜局部为1300㎜;其他幢号地下室底板厚度为300㎜。地下室层高为4.6米;地下室基础桩承台塔楼承台1200×1200×1000、1400×1400×1000、1600×1600×1000、1800×1800×1000、2300×2300×1000和1200×1200×800为主,其中1400×1400×100较多;此外电梯井筏板1000-1300厚不等。基础地梁仅限主楼,其规格为300×500~1300和600×900较多;祒楼5-1#-5-7#周边以单桩承台规格为1200×1200×1200为主,他大部分为天然独立柱基,各幢均有一个单桩承台。墙柱主楼墙柱多为L型、T型、一字墙为主,墙厚300㎜为主,少部分为250和200㎜。裙楼多为500×500柱为主,少数为600×650,个别柱为500×700;地下室外墙主要拟建建筑物情况一览表表1序号幢号地下层数地上层数建筑面积结构类型0.00以上(m)标高15-1#13515250.97㎡框剪114.525-2#、13817399.19框剪123.505-3#14117216.03框剪132.505-5#14517187.23框剪144.505-6#、14116087.93框剪135.505-7#、13816625.05框剪123.55-8#13834442.98框剪125.305-9#、142框剪137.305-10#12621000.69框剪86.605-11#126框剪86.605-19#、13530158.90框剪116.405-20#135框剪116.40地下室10一期29459.73框架-6.92.2模板区域以下为工程中的支撑有代表性构件列表:5-1#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3.84.7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106.254.7300×13000.391KL2004.54.5300×14000.422KL1205.24.5300×29000.873KL307.654.5400×9000.364KL2602.94.5300×9800.2945KL1704.94.5300×6000.186KL204.34.5300×7000.217KL1007.14.5300×8000.248L202.54.5200×4000.089L1204.94.5250×6000.03755-2#楼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2-A至2-M3.85.5180板地下室顶板02-M至2-Y35.74.7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3005.54.7400×10000.41KL504.84.7350×10000.352KL2607.554.7300×10000.33KL1707.15.5300×8000.244KL2405.54.7300×7000.215KL704.155.5300×6000.186L104.75.5300×5000.157L1302.64.7300×4000.148KL1302.85.5250×5000.1259KL1804.354.7200×7000.1710L603.25.5200×6000.1211L303.25.5200×4000.0812L1404.74.7150×4000.065-3#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3-A至3-Q3.75.318003Q至36.44.6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1105.34.6400×12000.481KL2607.84.6400×10000.42KL2505.94.6350×11000.3853KL504.25.3350×10000.354KL2906.44.6350×8000.285KL2207.155.3300×10000.36KL1706.85.3300×8000.247KL2504.155.3300×7000.218KL704.155.3300×6000.189KL905.055.3300×5000.1510L1202.45.3300×4000.1211KL1803.355.3200×7000.1412KL1302.85.3200×4000.0813L504.55.3150×4000.065-5#楼 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5-A至5-Q3.76..7180板地下室顶板05-Q至5-Y35.75.7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2107.85.7400×10000.41KL504.856.7350×10000.352KL2505.95.7300×11000.333KL1107.155.7300×10000.34KL1706.86.7300×8000.245KL2904.05.7350×8000.286L1005.75.7300×6000.187Kl1604.16.7300×5000.1501.46.7200×10000.28KL1302.86.7250×5000.1259L1302.65.7300×4000.1210L604.05.7200×4000.0812L504.74.7150×4000.065-7#楼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7-A至7-Q3.74.9180板地下室顶板07-Q至7-Y35.74.1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1104.84.1400×12000.481KL2607.84.1400×10000.42KL3307.44.1400×9000.363KL3001.94.1400×7000.284KL2506.84.1350×10000.355KL2904.05.7350×8000.28KL1a02.04.1300×14000.426KL2105.74.1300×10000.37Kl3106.44.1300×8000.24L1405.64.1300×7000.21KL2006.16.7300×6000.188L104.74.1300×5000.159L1302.65.7300×4000.1210L603.25.7200×5000.1L803.94.1200×4000.0812L504.74.1150×4000.065-8#楼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8-A至8-y56.44.65180板8-s至8-y508--1至8-163.75.65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3708.84.65400×10000.41KL3205.14.65400×8000.322KL2704.84.65400×7000.283KL3805.7565300×10000.34KL1407.34.65300×8000.245KL3607.84.65300×7000.216L1106.44.65300×6000.187L1204.64.65300×5000.158Kl2104.94.65200×10000.29KL2003.34.65200×7000.1410L303.64.65200×5000.111L502.654.65200×4000.0812L1302.64.65300×4000.1213L904.74.65150×4000.065-9#楼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4.34.7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607.14.7300×16000.481L1004.954.7300×10000.32KL107.64.7300×7000.213KL407.64.7300×6000.184L602.64.7300×4000.125L304.34.7250×6000.15KL1402.654.7200×6000.126L102.04.7200×5000.17L901.04.7200×4000.08L404.74.7150×4000.065-10#5-11#楼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4.34.7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1407.14.7300×16000.481KL607.64.7300×8000.242KL507.64.7300×7000.213KL1307.14.7300×6000.184L2a02.64.7300×4000.125L504.34.7200×6000.126L603.14.7200×5000.17L103.14.7200×3000.068L304.74.7150×4000.065-19#、20#楼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5.75.0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KL2804.855.0350×10000.351KL2406.15.0300×10000.32KL2704.85.0400×7000.283KL1407.15.0300×8000.244KL2206.15.0300×6000.185L1204.75.0300×5000.156KL2104.355.0200×10000.27L802.65.0300×4000.128020-s4.355.0200×7000.149L502.65.0200×4000.0810L602.05.0200×3000.0611L904.75.0150×4000.06裙楼地下室一类型支模类型板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板截面(mm)板折算厚度(mm)1板地下室顶板0Y12至Y162.864.2180板地下室顶板021-1至21-34.04.2180板地下室顶板021-A至21-B4.04.2180板地下室顶板022-A至1-294.04.2180Src地下室顶板0其他部分3.94.7180二类型支模类型梁号楼层轴号跨度(m)支模高度(m)梁截面(mm)梁截面积(m2)主梁WKL2300Y13-Y167.84.2450×10000.451WKL22805.64.2400×10000.42WKL21106.74.2500×9000.453WKL20806.64.2450×9000.4054WKL32206.34.2400×9000.365WKL4904.74.7400×8000.32L804.04.2300×8000.246WKL13706.84.2300×9000.277WKL29403.54.2300×6000.182.3本工程高大模板特点与施工关键本工程模板支承系统为盘扣式钢管支架,施工模板设计时,应考虑新型支模钢管的稳定性,保证轴心受力,施工中充分利用已浇筑的大柱作为纵横向水平杆的拉结点,顶紧、拉牢。同时运用盘扣式钢管新规范的内容对立杆顶伸出长度和长细比进行验算。三、模板支撑系统设计3.1梁模板支撑设计方案根据支模梁板列表,支模高度为5-5楼最高为6.7米,其他的支撑高度为4.1m~5.0m,本方案支撑高度h≦5.0m拟用盘扣式架管作为梁板的支撑。支撑高度h>5.0m的梁板采用Φ48×3.0扣件式钢管作为梁、板支撑的立杆楼为其他部分为4.1~5.0m,以此原则,则5-2#入5-3#部分为扣件式钢管肢手架支撑,部分为盘扣式钢管架支撑;5-5#及5-19和5-20#楼首层楼全部为钢管脚手架支撑;其他幢号和地下室其他部分均采用盘扣钢管架支撑。具体搭设方案如下:高度大于5米的梁板架搭设方案:梁截面为300×1000、300×1100、350×1000和400×1000和400×1200的梁支撑均按400×1200梁的支撑计算结果搭设;其搭设方案为结构楼板厚180mm,梁宽b=400mm,梁高h=1200mm,层高6.70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80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0N/mm2;支撑采用三根扣件式钢管支撑,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架立杆的步距h=1.0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钢管重量0.0326kN/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0.00N/mm2。其余梁和板厚度为180mm底模楼模板18mm,第一层龙骨采用50×100龙骨,间距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50×100龙骨;钢管横向间距900mm,钢管纵向间距900×900mm,立杆步距小于等于1.5m。支撑高度5米以下的支撑方案1)、5-2#楼KL12梁设计断面为300×2900,梁顶标高为-0.75m;梁左楼面标高为-2.0m;梁右边楼面标高为-2.8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该梁采用分两次浇灌,第一次浇灌至-2.0m,第一次浇灌高度为1.65m,第二次浇灌至-0.75m,第二次浇灌高度为1.25m。故300×1650、300×1600、300×1400、400×1200、450×900、400×1000其截设方案统一为一种做法。其计算按300×1650计算,其支撑方案为梁底板下木方间距200㎜第二层木方为300㎜,盘扣钢管支撑间距横向300㎜纵向间距600㎜。梁底4根钢管支撑。步距为1.5m。2)、梁截面为400×800、400×700、300×1300、350×1000、300×1100、350×800、300×1000、300×980、300×900、200×1000、300×700按照300×1300计算设计支撑搭设方案为梁底板第一层木方间距250㎜,第二层木方间距600㎜;盘扣支撑架纵横间距600㎜,步距1.5米;3)、其余梁和板厚度为180mm底模楼模板18mm,第一层龙骨采用50×100龙骨,间距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50×100龙骨;钢管横向间距900mm,盘扣架钢管纵向间距900×900mm,立杆步距小于等于1.5m。钢管和盘扣构造要求和搭设要求详见计算书和构造要求。3.2盘扣架主要构造措施3.2.1基础处理1.高大支模范围的钢管立柱支承在楼板面上,楼板的混凝土强度均达到C35,厚度为180mm,承受立杆的压力和冲切力的能力强,底部套定型钢板底座直接支承在混凝土楼板上,或采用50mm厚度木板支承。钢底座木方或混凝土垫块2.对立杆支承在斜道或阶级板上的扫地杆设置,按楼面上200mm设置扫地杆,当立柱基础不在同一标高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柱固定,保证扫地杆之间的连接,形成支撑系统的良好稳定性;底座端可增加要木楔子垫平整。3.2.2可调托构造设置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挑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3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当作长度不得小于150mm.模板支架可调托座3.2.3斜杆或剪刀撑构造设置1.当搭设满堂模板支架时,步距为1.0m,支架架体四周外立面向内的第一跨每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架体整体底层以及顶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并应在架体内部区域每隔5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或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的剪力撑。当满堂模板支架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可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时,应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或扣件钢管水平剪力撑。3.3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构造1、钢管钢管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附墙杆等。钢管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3.0mm,其材质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要求》中的A3钢的要求。弯曲变形,锈蚀钢管不得使用。脚手架钢管每根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上严禁打孔(强制性条文)。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新、旧钢管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第8.1.1、8.1.2条的规定。2、扣件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及其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等。扣件及其附件应符合GB978-67《可锻铁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的制作性能,其附件的制造材料应符合GB700-79中A3钢的规定,螺纹应符合GB196-81《普通螺纹》的规定,垫圈应符合GB95-76《垫圈》的规定。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旋转面间隙小于1mm。支撑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绣处理。3、支顶的构造要求(一)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求1、考虑立杆垂直方向受力存在偏心距,在排架搭设过程中所用的水平钢管应在立杆两侧交差布置,不应在立杆的同一侧布置。2、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少于3跨;3、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少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二)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三)立杆构造要求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2、严格控制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m。3、架体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底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4、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5、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0mm。6、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5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四)剪刀撑构造要求1、满堂红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满堂红模板支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剪刀撑宽度不应少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各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5、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抻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四、支模施工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节点构造要求(详见附图1):盘扣式插销采用5mm厚的型钢成品支撑,盘口及插销与主要立杆及纵横杆之间采用双面满焊焊接,盘轮抗剪力应为40kN,符合要求。立杆纵横杆采用φ48×3.0钢管作主要的骨架构件,立杆上的第一个盘扣件距离地面300mm,作为扫地杆,第二个盘口件距离第一个盘口件1500mm作为第二道水平拉杆;一般纵横水平杆长度采用600mm、900mm二种规格布置。4.1模板安装施工流程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先施工混凝土柱,再安装满堂红支撑体系,这样,可利用已完成的柱作为水平拉杆的支撑平台支座,从而达到限制高支模体系水平移动的目的。(1)在楼面上弹出主梁及次梁的中心线,同时复核柱模上梁槽口处中心线位置,在柱模上弹出梁底标高,对准标高钉上梁底托木。(2)按照设计间距搭设盘式钢管支撑架,钢管支撑底部应铺设垫板。设计要求安装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拉杆,并在钢管立柱上弹好标高线。(3)根据梁底标高及起拱要求,确定梁底大横担标高,安装好大横担。在大横担上铺设梁底木楞。按同样的方法铺好板底木楞。(4)对准柱模槽口中心线,在托木上铺设主梁底模,轴线复核无误后安装。(5)侧模,主梁侧模上应开好次梁槽口,在槽口上划好次梁中心线,对准中心线安装次梁底模。次梁轴线位置核对无误后,安装侧模。(6)主次梁模板安装加固完毕,铺设板底模。(7)梁高度较大时,侧模可先安装一面,待梁钢筋安装完毕,再安装另一面侧模。(8)梁高度大时,应设置对拉螺栓,待梁钢筋安装完毕,在侧模上钻孔,安装对拉螺栓。4.2混凝土浇筑本工程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商品砼,使用商品砼时,进场砼各项保证资料应齐全,并同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经建设方代表验证后方可使用。泵车可在纵、横方向的周边卸料。⑷、柱砼浇筑高度超过3米时,需在柱中侧面开浇筑口,避免砼离析。梁板砼浇筑近划分的施工缝连续浇筑。⑸、梁与柱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底5cm位置处。⑻、如因特殊情况(如停水、暴雨等)其施工缝按规范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并留成垂直缝。4.3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要求拆模时间: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拆除模板的时间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应在混凝土达到表1的强度后,始能拆除。表1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拆除顺序:先装后拆,后装先拆。1)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2)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3)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置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抛掷。4)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该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当设计无规定事,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规定地点堆放。5)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6)高处拆模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7)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快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8)拆模如遇到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9)已拆除了模板的机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涉及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需在结构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10)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积水,方可进行工作。11)拆除有洞口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措施洞口模板拆除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防护。(2)支架立柱拆除1)当拆除模板时,应在其下面临时搭设防护支架,使所拆模板先落在临时防护支架上。2)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3)当拆除大于6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4)拆除平台、楼板下的立柱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处。5)对已拆下的模板、立柱及其他零配件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3)普通模板拆除1)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在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2)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作业。3)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置地面。4)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5)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五、施工安全管理5.1安全组织机构本工程工期较长,主楼与裙楼及各幢间穿插施工,支模施工属于关键工序,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顶板模板的安装及模板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方面,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的完成该模板分项工程,特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进行管理。职务姓名职责组长薛振辉统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副组长蒋用财对具体安全工作的落实与检查副组长吕显乐具体安全工作的落实与检查组员林杰万模板、架子班组的安全技术交底组员何科霖模板、架子班组的安全检查组员张春良安全检查组员韦锋安全检查5.2一般安全措施1、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2、安装和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3、模板及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用部件(立柱、楞梁、吊环、扣件等)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4、应严格按施工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施工。模板在安装、拆除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5、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2)垫底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3)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4)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5)安全网和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6、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区,尚应设警示牌,派专人看管。7、作业时,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稳,严防滑落。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安装模板时,安装所需要的各种配件应置于工具箱或工具袋内,严禁堆放在模板和脚手架上;安装所有工具应挂系在作业人员身上或置于所佩戴的工具袋内,不得掉落。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8、对负荷面积大和高4m以上的支架立柱采用扣件式钢管、门式钢管脚手架时除应有合格证外,对所用扣件应采用扭矩扳手进行抽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承力使用。9、多人共同操作或用杠抬组合钢模板,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互相呼应。10、施工用的临时照明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当为满堂模板、钢支架及特别潮湿的环境时,不得超过12V。照明行灯及机电设备的移动线路应采用绝缘胶套电缆线。11、有关避雷、防触电和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动力线应采用绝缘电缆线,且不得直接固定在钢模板上。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非电工乱拉乱接。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破损漏电伤人。12、板安装高度在2m及以上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当模板安装高度大于3.0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13、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脚手架支搭在模板上,并严禁将模板与上料井架及有车辆运行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14、支模过程中如遇到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15、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不得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16、吊装模板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前必须检查绳索、卡具、模板上的吊环,必须完整有效,在升降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2)调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4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安装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3)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绑扎牢固后方可起吊。六、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标准我公司将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参与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施工方案的施工管理、施工监测、技术指导等多项工作,还对突发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基层施工人员配备熟练的技术工人,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及一定管理组织才能的人员担任班组长。6.2质量控制内容主控项目: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撑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立柱应铺设垫板。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3.钢管、配件应有产品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4.有弯曲、凹腔、裂缝、锈蚀严重和焊口断裂的钢管不得使用。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观察检查。(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模板内无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2.模板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混凝土表明质量的,粗糙、麻面。观察检查。3.本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粱、板,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符合规定。尺量检查。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符合规定。经纬仪、水准仪、2m靠尺和塞尺、拉线和尺量检查。6.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规定。一般项目预埋件预留孔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最(mm)3插筋中心线位置(mm)5外露长度(mm)+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mm)2外露长度(mm)+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mm)10尺寸(mm)+10,0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轴线位置(mm)5底模上表面标高(mm)±5截面内部尺(mm)基础±10柱、墙、粱+4,-5层高垂直度(mm)不大于5m6大于5m8相邻两扳表面高低差(mm)2表面平整度(mm)56.3模板拆除质量应符合的规定主控项目底模及其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100%。一般项目1、侧模拆除时的混疑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撑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按拆模方案观察检查。七、应急救授预案(一)施工现场内外医疗设施状况因施工现场离医院比较近,因此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只设立普通医务室,如果现场医务室无法医治的将马上派车送至最近的良庆镇人民医院进行医治。(二)基本原则与方针为加强大朗一中施工总承包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能可靠、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下简称《预案》)。(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工程项目部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安全、设备、保卫等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在质安部,日常工作由质安部兼管负责。发生较大事故时,领导小组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按指挥机构组成名单排序递补。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指挥,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总指挥:郑东强(电话副总指挥:张记和(电话何宗辉(电话事故现场处置总协调:谢观稳(电话事故报警:林杰万(电话事故现场伤病员处置:庞鉴汉(电话:1313557211091)事故善后处理:何科霖(电话事故调查:薛振辉(电话应急准备、救护知识宣传:吕显乐(电话应急电话:蒋用财(电话救护电话:120火警电话:119盗警电话:110(四)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1、个体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龙门、井架吊篮乘人。(2)预防措施①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基坑边、基槽边、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②施工现场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③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④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⑤严禁架上嬉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2、火灾、化学物品爆燃或爆炸应急预案:1)火灾事故:(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环节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电弧、电火花等引起火灾。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民工生活、住宿临时用电拉设不规范,有乱拉乱接现象。民工在宿舍内生火煮吃、取暖引燃易燃物质等。(2)预防措施①做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②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③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④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灯泡。⑤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配备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⑥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做好防雷接地工作。⑦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2)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施工现场由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环节施工现场的使用油漆、汽油等涂料或溶剂;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的涂料时使用明火或吸烟;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过小;(2)预防措施①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②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③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五)、应急救援处置程序: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①撤离、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将事故区域内的危险品、易燃物品及设备等转移至安全区域。②清理路障,并保持场内外的道路畅通,并在路口为救护车或消防车指示最近的路线;若在夜间应在现场的设置足够的临时照明。③协助、配合医护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上救护车;为消防队员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④协助消防队员灭火,阻止事故蔓延扩大(如防止火势窜入临近建筑物,防止燃油泄露至其它部位)。⑤加固有倒塌危险的设施及建筑物,用警戒旗、绳封闭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并竖起“此处危险、禁止入内”的警告标志,夜间应使用声光报警设备发出信号;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此区域。⑥根据需要,为在此进行救治、处理事故等人员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橡胶手套、裤子、长靴、防毒面罩、呼吸器等)或工具。⑦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救援组对事故区域进行必要的整理,消除事故遗留的材料对人员或环境造成的伤害可能性。⑧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经部经理按《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组织或协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调查及处理情况作书面记录备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提交事故记录或报告的复印件。(六)、报警和联络方式: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模板支撑验算书附件1、6.7米高楼面模板支撑计算书1.计算参数结构板厚180mm,层高6.70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顺纹抗剪强度fv=1.40N/mm2;支撑采用Φ48×3.0mm钢管: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撑立杆的步距h=1.00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150mm;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0.00N/mm2。2.楼板底模验算(1)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计算宽度(m)板厚(m)系数设计值①底模自重0.30kN/m2×1.0×1.2=0.36kN/m②砼自重24.00kN/m3×1.0×0.18×1.2=5.18kN/m③钢筋荷载1.10kN/m3×1.0×0.18×1.2=0.24kN/m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2.50kN/m2×1.0×1.4=3.50kN/m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q1=9.28kN/m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q2=5.78kN/m(2)楼板底模板验算第一层龙骨间距L=30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18mm,板模宽度=1000mmW=bh2/6=1000×182/6=54000mm3,I=bh3/12=1000×183/12=486000mm4。1)内力及挠度计算a.①+②+③+④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0.105,M1=KMq1L2=-0.105×9.28×3002=-87696N·mm剪力系数KV=0.606,V1=KVq1L=0.606×9.28×300=1687Nb.①+②+③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0.105,M2=KMq2L2=-0.105×5.78×3002=-54621N·mm跨中弯矩系数KM=0.078,M3=KMq2L2=0.078×5.78×3002=40576N·mm剪力系数KV=0.606,V2=KVq2L=0.606×5.78×300=1051N挠度系数Kυ=0.644,υ2=Kυq,2L4/(100EI)=0.644×(5.78/1.2)×3004/(100×6000×486000)=0.09mm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按2.50kN(按作用在边跨跨中计算)计算荷载P=1.4×2.50=3.50kN,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跨中弯矩系数KM=0.200,M4=KM×PL=0.200×3.50×1000×300=210000N·mm支座弯矩系数KM=-0.100,M5=KM×PL=-0.100×3.50×1000×300=-105000N·mm剪力系数KV=0.600,V3=KVP=0.600×3.50=2.10kN挠度系数Kυ=1.456,υ3=KυP,L3/(100EI)=1.456×(3.50/1.4)×1000×3003/(100×6000×486000)=0.34mm2)抗弯强度验算M1=-87696N·mm,M2+M5=-159621N·mm,M3+M4=250576N·mm比较M1、M2+M5、M3+M4,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抗弯强度验算的弯矩。Mmax=250576N·mm=0.25kN·m,σ=Mmax/W=250576/54000=4.64N/mm2楼板底模抗弯强度σ=4.64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V1=1687N,V2+V3=1051+2100=3151N比较V1、V2+V3,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抗剪强度验算的剪力Vmax=3151N=3.15kN,τ=3Vmax/(2bh)=3×3151/(2×1000×18)=0.26N/mm2楼板底模抗剪强度τ=0.26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υmax=0.09+0.34=0.43mm[υ]=300/250=1.20mm楼板底模挠度υmax=0.43mm<[υ]=1.20mm,满足要求。内力图如下图。(3)第一层龙骨验算钢管横向间距900mm,第一层龙骨间距300mm,计算跨数2跨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b=80mm,h=80mmW=bh2/6=80×802/6=85333mm3,I=bh3/12=80×803/12=3413333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125,q=q1×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9.28×300/1000=2.78kN/mMmax=-KMqL2=--0.125×2.78×9002=--281475N·mm=--0.28kN·mσ=Mmax/W=281475/85333=3.30N/mm2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σ=3.30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0.625,Vmax=KVqL=0.625×2.78×900=1564N=1.56kNτ=3Vmax/(2bh)=3×1564/(2×80×80)=0.37N/mm2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τ=0.37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υ=0.521,q’=q2×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5.78/1.2×300/1000=1.45kN/m=1.45N/mmυmax=Kυq’L4/(100EI)=0.521×1.45×9004/(100×9000×3413333)=0.16mm[υ]=900/250=3.60mm第一层龙骨挠度υmax=0.16mm<[υ]=3.6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4)第二层龙骨验算钢管纵向间距900mm,计算跨数3跨。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b=80mm,h=80mm;W=1×80×802/6=85333mm3,I=1×80×803/12=3413333mm41)抗弯承载力验算弯矩系数KM=-0.267,P=1.250×2.78×900=3128N=3.13kNMmax=KMPL=-0.267×3128×900=-751658N·mm=-0.75kN·mσ=Mmax/W=751658/85333=8.81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σ=8.81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1.267,Vmax=KVP=1.267×3.13×1000=3966N=3.97kNτ=3Vmax/(2bh)=3×3966/(1×2×80×80)=0.93N/mm2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τ=0.93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υ=1.883,P,=1.250×1.45×900=1631N=1.63Nυmax=KυP,L3/(100EI)=1.883×1631×9003/(100×9000×3413333)=0.73mm[υ]=900/250=3.60mm第二层龙骨挠度υmax=0.73mm<[υ]=3.6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3.支撑强度验算(1)荷载计算传至每根钢管立柱最大支座力的系数为3.267每根钢管承载NQK1=3.267×3.13×1000=10226N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NQK2=0.90×0.90×1×1000=810N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QK=NQK1+NQK1=10226+810=11036N钢管重量0.0326kN/m,立杆重量=6.52×0.0326×1000=213N水平拉杆7层,拉杆重量=7×(0.90+0.90)×0.0326×1000=411N扣件单位重量14.60N/个,扣件重量=7×14.60=102N支架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量+扣件重量=213+411+102=726N钢管轴向力N=1.2NGK+NQK=1.2×726+11036=11907N(2)钢管立杆长细比验算剪刀撑设置普通型顶部立杆段:LO=kμ1(h+2a)=1.0×2.066×(1000+2×200)=2892mm,非顶部立杆段:LO=κ1μ2h=1.0×1.750×1000=1750mm,钢管的i=15.90mm,λ=LO/i=2892/15.90=181.89钢管立杆长细比181.89<210,满足要求。(3)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LO=κμ1(h+2a)=1.155×2.066×(1000+2×200)=3341mm,非顶部立杆段:LO=κμ2h=1.155×1.750×1000=2021mm,钢管的i=1.64mm,λ=LO/i=3341/15.90=210.13=0.164,N/(A)=11907/(0.164×424.00)=175.52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175.52N/mm2<205N/mm2,满足要求。4.支撑支承面验算钢管脚手架立杆设配套底座200×100mm,支承面为混凝土楼板(按C15考虑),楼板厚=120mm,上部荷载为:F=11907/1000=11.91kN(1)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βS=2.00,ft=0.91N/mm2,hO=120-20=100mm,η=0.4+1.2/βS=1σpc,m=0N/mm2,Um=2×(200+100)+2×(100+100)=1000mm,βh=1(0.7βhft+0.25σpc,m)ηUmhO=[(0.7×1×0.91+0.25×0)×1.00×1000×100]/1000=63.70kN受冲切承载力63.70kN>F=11.91kN,满足要求。(2)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b=(0.20+2×0.10)×(0.10×3)=0.12m2,Al=0.20×0.10=0.02m2βl=(Ab/Al)0.5=2.45,fcc=0.85×7200=6120kN/m2,ω=0.75ωβlfccAl=0.75×2×6120×0.02=183.60kN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183.60kN>Fa=11.91kN,满足要求。5.计算结果底模楼模板18mm,第一层龙骨采用单枋b=80mm,h=80mm,间距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b=80mm,h=80mm;钢管横向间距900mm,钢管纵向间距900mm,立杆步距1.00m单枋b=80mm,h=80mm。剪刀撑设置普通型: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附件2:400*1200梁h=6.7米模板支撑计算书1.计算参数结构楼板厚180mm,梁宽b=400mm,梁高h=1200mm,层高6.70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80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0N/mm2;支撑采用三根扣件式钢管支撑,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架立杆的步距h=1.0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钢管重量0.0326kN/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0.00N/mm2。2.梁底模验算(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梁高(m)系数设计值①底侧模自重0.3kN/m2×(0.40+2.04)×1.2=0.88kN/m②砼自重24.0kN/m3×0.40×1.20×1.2=13.82kN/m③钢筋荷载1.5kN/m3×0.40×1.20×1.2=0.86kN/m④振捣砼荷载2.0kN/m2×0.40×1.4=1.12kN/m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q1=16.69kN/m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1.2q2=12.97kN/m(2)梁底模板验算第一层龙骨间距为30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底模宽度b=400mm。W=bh2/6=400×182/6=21600mm3;I=bh3/12=400×183/12=194400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105,Mmax=KMq1L2=-0.105×16.69×3002=-157721N·mm=-0.16kN·mσ=Mmax/W=157721/21600=7.30N/mm2梁底模抗弯强度σ=7.30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0.606,Vmax=KVq1L=0.606×16.69×300=3034Nτ=3Vmax/(2bh)=3×3034/(2×400×18)=0.63N/mm2梁底模抗剪强度τ=0.63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υ=0.644,q2=12.97kN/mυmax=Kυq2L4/(100EI)=0.644×12.97×3004/(100×6000×194400)=0.58mm[υ]=L/250=300/250=1.20mm梁底模挠度υmax=0.58mm<[υ]=1.20mm,满足要求。内力图如下图:(3)第一层龙骨验算立杆横向尺寸L2=600mm,梁宽度b=400mm;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b=80mm,h=80mm。W=bh2/6=80×802/6=85333mm3;I=bh3/12=80×803/12=3413333mm4a.梁传荷载计算q=q1×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16.69×300/400=12.51kN/mb.板传荷载计算P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1.2×(0.18×25+0.30)+1.4×2.50=9.26kN/m2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的荷载P=400/1000×300/1000×9.26=1.11kN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29kN,N2=6.64kN,N3=0.29kNMmax=0.30kN.m,Vmax=3.32kN,F=6.64kN,υmax=0.09mm1)抗弯强度验算σ=Mmax/W=0.30×106/85333=3.52N/mm2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σ=3.52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τ=3Vmax/(2bh)=3×3.32×1000/(2×80×80)=0.78N/mm2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τ=0.78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υmax=0.09mm[υ]=L/250=600/250=2.40mm第一层龙骨挠度υmax=0.09mm<[υ]=2.40mm,满足要求。内力图如下图:(4)第二层龙骨验算第二层龙骨纵向间距600mm、计算跨数3跨;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b=80mm,h=80mmW=1×80×802/6=85333mm3,I=1×80×803/12=3413333mm4;P=F=6640N=6.64kN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175,Mmax=KmPL=0.175×6.64×1000×600=697200N·mmσ=Mmax/W=697200/85333=8.17N/mm2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σ=8.17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0.650,Vmax=KVP=0.650×6.64=4.32kNτ=3Vmax/(2bh)=3×4.32×1000/(2×80×80)=1.01N/mm2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τ=1.01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υ=1.146,υmax=KυPL3/(100EI)=1.146×6.64×1000×6003/(100×9000×3413333)=0.54mm[υ]=L/250=600/250=2.40mm第二层龙骨挠度υmax=0.54mm<[υ]=2.40mm,满足要求。内力图如下图:3.支撑强度验算(1)荷载计算传至每根钢管立柱最大支座力的系数为2.156,每根钢管承载NQK1=2.156×6640=14316N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NQK2=1.4×0.60×0.60×1000=504N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QK=NQK1+NQK1=14316+504=14820N钢管重量0.0326kN/m,立杆重量=0.0326×5.5×1000=179N水平拉杆6层,拉杆重量=6×1.20×0.0326=235N扣件单位重量14.60N/个,扣件重量=14.60×6=88N支架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量+扣件重量=179+235+88=502N钢管轴向力N=1.2NGK+NQK=1.2×502+14820=15422N(2)钢管立杆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O=κ1μ1(h+2a)=1.0×1.599×(1000+2×200)=2239mm,非顶部立杆段:LO=κ1μ2h=1.0×1.750×1000=1750mm,钢管的i=15.90mm,λ=LO/i=2239/15.90=140.82钢管立杆长细比140.82<210,满足要求。(3)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LO=κμ1(h+2a)=1.155×1.599×(1000+2×200)=2586mm,非顶部立杆段:LO=κμ2h=1.155×1.750×1000=2021mm,钢管的i=15.90mm,λ=LO/i=2586/15.90=162.64=0.265,N/(A)=15422/(0.265×424)=137.26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137.26N/mm2<205N/mm2,满足要求。4.支撑支承面验算钢管立杆设配套底座200×100mm,支承面为(按C15考虑)混凝土楼板,楼板厚=120mm,上部荷载为:F=15.42kN(1)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βS=2.00,ft=0.91N/mm2,hO=120-15=105mm,η=0.4+1.2/βS=1.00σpc,m=0N/mm2,Um=2×(200+105)+2×(100+105)=1020mm,βh=1.00(0.7βhft+0.25σpc,m)ηUmhO=[(0.7×1×0.91+0.25×0)×1.00×1020×105]/1000=68.22kN钢管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68.22kN>15.42kN,满足要求。(2)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Ab=(0.20+2×0.10)×(0.10×3)=0.12m2,Al=0.20×0.10=0.02m2βl=(Ab/Al)0.5=2.45,fcc=0.85×7200=6120kN/m2,ω=0.75ωβlfccAl=0.75×2×6120×0.02=183.60kN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F=183.60kN>15.42kN,满足要求。5.侧模板验算(1)荷载计算1)新浇砼的侧压力F1=0.22γ×200/(T+15)β1β2V1/2=0.22×24.00×4.44×1.20×1.15×2.000.5=45.75kN/m2(γ=24.0β1=1.20β2=1.15V=2.0T=30.0℃)F2=γH=24×梁高=24×1.20=28.80kN/m2比较F1、F2两者取小值F=28.80kN/m2,有效压头高度=F/γ=1.20m。2)荷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分项系数设计值单位①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F28.80kN/m2γG=1.234.56kN/m2②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2K4.00kN/m2γQ=1.45.60kN/m2梁侧模和侧肋强度荷载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