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整理-胡适_第1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整理-胡适_第2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整理-胡适_第3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整理-胡适_第4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整理-胡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出生于上海,曾用名嗣靡,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而闻名于世。胡适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的教育对其影响至深。胡适上了九年私塾,广泛阅读儒家经典著作,奠定下坚实的学术根基。19岁时,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瀚。杜威,其治学深受这位当代‘实验主义领袖’影响。1917年初,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成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同年夏天,他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则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的领袖。“五四运动”之后胡适同陈独秀,李大钊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与以往的”同道中人”开展多次论战。1949年赴美,此后他在几年里辗转美台,两处奔波,1962年在台北逝世。胡适经常搞演讲。有次他在一个大学里做演讲时,经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等到他说自己的观点时,就在黑板上写了“胡说”,全场笑翻。胡适一旦聊嗨了,拉都拉不住。据季羡林先生回忆,有一次开会,胡适声明了要提前离席。开会的时候,有人谈到了《水经注》,成功引起了胡适的注意。这就类似于,对一个追星girl谈起她正在拼命追的idol。胡适宛如打了鸡血,口若悬河地聊了起来,完全忘记了提前离席的事。胡适不仅自己能侃,还不介意别人侃。他交友广泛,经常有人去找他。就算只是学生去找他,他也口称某先生,面带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如果有人去他家里高谈阔论,到点了还赖着不走,他也绝不赶人。胡适觉得当时的中国缺乏传记文学,就到处劝说老辈朋友们写自传,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比如林长民先生就答应他,五十岁的时候一定会写五十自述。结果,50岁生日时,林长民说自己太忙了,明年生日再补写。果然人不能乱立flag,林长民没过多久就战死了。林长民的亲家梁启超也答应了胡适。但梁启超觉得自己身体很好,不用着急写自传。结果,梁启超50多岁就过世了。还有在北洋政府管财政的梁士诒先生,也被胡适劝着写一部自叙,讲讲他的心路历程。后来,胡适就看到了梁士诒的讣告。但胡适的催稿工作并不总是失败。有一位女士写了一部六七万字的自传,给胡适看了。胡适觉得很感动,这简直是“中国妇女的自传文学的破天荒的写实创作”。然而,这个妹纸一抽风,把稿子全烧了,胡适那里也没有保留一份副本。经历多次催稿失败的痛,胡适在四十岁时决定自己动手,写他的《四十自述》。他决定把40年生活分成三个阶段来写,但写到新文化运动那里就没有后续了。他的几个朋友,如郭沫若、李季等人的自传都已经出版了,他的《四十自述》依然没有完成。胡适“挖坑不填”的问题,也不是第一次了。他有一本非常牛逼的书,叫做《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书原本是他在美国哥大的博士论文,后来改编成了在北大教哲学史的讲义,再后来由蔡元培作序并出版。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有划时代的意义。蔡元培说它有四个特点: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方法。就连谦虚到拒绝诺奖提名的胡适本人也说:“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然而,这本书只有上半部。虽然胡适承诺一定会在有生之年写完下半部,但大家永远等不到了。胡适还有一本书叫《白话文学史》,也是只有上半部,坑得相当任性。胡适是搞白话文的,北大的另一位老师黄侃是搞传统文学的,并且黄侃的高徒傅斯年还跑去胡适那边了,所以黄侃一直和胡适不对付。对于胡适写书只有上半部的问题,黄侃在课堂上调侃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听不懂,黄侃解释说:“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部没有也。”文人毒舌起来,真是招架不住。没办法,谁让胡适兴趣太广泛,精力无法兼顾。胡适金句1、“温而立,威而不猛,恭而安。”梁实秋曾评价胡适说:“温而历适最好的形容,我从未见过他大发雷霆或盛气凌人。他对待年轻人,属下,仆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2、宁鸣而生

不默而死。3、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4、有人告诉你牺牲你个人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诉你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5、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6、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7、东方人见人富贵,说他是“前世修来的”;自己贫,也说是“前世不曾修”,说是“命该如此”,西方人便不然,他说,“贫富的不平等,痛苦的待遇,都是制度的不良的结果,制度是可以改良的,”他们不是争权夺利,他们是争自由,争平等,争公道,他们争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私利,他们奋斗的结果是人类绝大多数人的福利。8、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镕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9、女子能识字读书,固是好事,既不能,也未必是大缺陷,书中之学问,纸上之学问,不过人品百形之一,吾见有能读书作文者而不能为令妻贤母者多矣,吾安敢妄为责备求全之念乎。10、若有人骂北大不活动,不要管他;若有人骂北大不热心,不要管他,但是若有人说北大的程度不高,学生的学问不好,学风不好,那才是真正的耻辱。他人评价永远适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就是在在即遭到挫折侮辱的时候,他也不失失常。”曾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主张废除被遵奉为典雅的文言,而是提倡粗野的大白话,遭遇无数讥讽和谩骂,回击却总是和风细雨,平心静气,连一句刻薄话都罕见。“五四”后,他与曾经的同道中人分道扬镳,各自走进不同的营垒。胡适温良,服膺杜威的“实验主义”,主张走改良道路;鲁迅刚烈,受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从而主张走激进革命道路。不认同胡适的“妥协”,鲁迅愤激似火,在多篇文章中对胡适极尽挖苦,讽刺与谩骂,而胡适大多数时候对此一笑了之,从不与鲁迅公开应战,而始终保持敬重,肯定鲁迅的贡献于成就。杜威先生有一句话,用来评价胡适怕是再恰当不过了——“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他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才可以塑造出这样一个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的胡适之吧!也让“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八个字,被后人牢牢记住。格里德在《胡适传》结尾处所写道的:“鉴于他如此真诚地要在中国培养的恰是‘现代文明’,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他奋力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也正是我们希望看到其实现的东西。甚至,即使我们认识到他对于即将来临的事情的理解是不完善的,我们也不能忽略掉他对于未来和前途的想象是明晰透彻的。”素材运用适用主题:

知识分子、品格修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如2012年山东卷《孙中山箴言》,2010年海南卷《参与》。示例: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何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忧于未形,恐于未炽”后选择“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中国自古便有“文死谏,武死战”的传统,文人学者以笔墨舌口为利剑,为国家社会的建设冲锋陷阵。胡适先生终其一生追求自由民主,倡导自由的言论之下是坚守底线,温文尔雅的风度之下是铁骨铮铮。为追求言论自由殚精竭虑,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惧辱骂与艰险,在黑暗污浊的时代里始终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无怪乎人们评价他为“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也最长久的思想家和学者”。

“君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容忍,一种和思想及行为与众不同者建立和维持共同体的品质和能力。容忍是自由的前提,托起由自由绽放而出的斑斓世界;容忍是一种风度翩翩,胜似芝兰香草,空谷幽兰。胡适曾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故终其一生始终温厚待人。唐德评价其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梁秋实说:“温而历,是对他最好的形容,”我的朋友胡适之”曾是无数人的口头禅。面对论敌的辱骂,淡然处之;于各奔“左右”的旧友交往,尊重为先。翩翩君子,气度如兰,思可追之。

晚年胡适在台湾的政论刊物《自由中国》上以宋代士大夫范仲淹等为例,来探讨传统中国士人争言论自由的精神谱系,而该文末尾两段话则是其知识分子风骨最有力的写照:“从中国向来知识分子的最开明的传统看,言论的自由、谏诤的自由,是一种‘自天’的责任,所以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可应用于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等话题)

在民国的文人里,胡适的厚道是出了名的。他不像鲁迅那样尖刻,不似徐志摩那样多情,也不像钱钟书那般骄傲,他宽厚、善良、真诚。在当时的北京城里,每到周末他家里总是高朋满座,他对社会各界人士统统欢迎,就连小贩也不例外。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对走入歧途的人,他晓以大义。对待身边的人,他细心周到。他的朋友遍布北京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当时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的好人缘,和他的厚道是分不开的。(应用于厚道,善良,为人处世等主题)无论面对政敌还是学敌的非议,无论是否属实客观,胡适大都放不下“正人君子”的身份和“缙绅阶级”的架子,而总会显示出其宽厚、持平、讲理、公道、彬彬有礼的良好态度和修养。还是上边和鲁迅的恩怨,对于鲁迅经常在文章中或明或暗的攻讦讥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