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1页
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2页
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3页
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4页
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董立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从制度上、法律法规上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完善相关法规、修补漏洞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形势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种完善的劳动者的社会权利保障机制,从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制建设。在当代社会,劳动者权益是个内容相当广泛的范畴,不是本文都能论及的,本文旨在就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进行整理,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劳动者权益得到进一步的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概念、原则及主要内容劳动权益是指在劳动权基础上享有的各种权益。因此,必须先明确劳动权的概念。广义上的劳动权概念与劳动权利是等值概念。狭义上的劳动权仅指获得和选择工作的权利,有时也可以包括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狭义上的劳动权与人们通常使用的工作权基本同义。但上述的分析也只是相对的,在各种著述和政府文件中,有时并没有严格区分劳动权、工作权和劳动权利这三个概念,往往不加严格区别地混用。我国宪法和劳动法也没有直接使用劳动权的概念,而是使用劳动的权利或劳动权利的概念。市场经济的自身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劳动者权利保障机制。

市场经济的自身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劳动者权利保障机制。在实践中,劳动者权益应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则和内容:(一)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与遵守的义务劳动者应该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同时,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措施》中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指出权利包括:对结社自由和对集体谈判的有效承认,消除所有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有效废除童工劳动,以及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二)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保护劳动者,即对劳动者的劳动者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进行保护。包括劳动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职业培训权、物质帮助权、企业民主管理权等,通过立法使劳动者的权益受到全面、平等、优先和最基本的保护。首先,应对劳动者权益进行全面保护,无论是财产权益还是人身权益,无论是法定权益还是约定权益,无论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那个方面,无论它存在于劳动关系缔结以前、缔结以后或终止后,都要进行保护。其次,全体劳动者的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即平等保护。包括两个层次:(1)各种劳动者平等保护。对于不同的劳动者来说,法律地位平等,禁止对任何的劳动者在劳动方面的歧视。(2)对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如妇女劳动者、残疾劳动者等。特殊保护旨在使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利益与一般劳动者的共有利益一样受到平等保护。再次,在特定条件下,当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与对用人单位权益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劳动者权益。最后,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人身安全健康、基本生活需要等权益属于基本权益,对劳动者的意义最重要,保护劳动者首先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现状(一)我国现行劳动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依然严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疯狂恶意加班、剥夺法定假期。一些企业为了暴利,让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更有甚者加班就没有按规定支付工资,法定假期很难得到保证,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法定假期,甚至于连双休日也没有。2、故意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企业拖欠工人工资,支付白条工资,致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许多企业根本就不合劳动者签劳动合同,一是为了逃避各种保险的缴纳,二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3、利用霸道劳动制度,任意开除劳动者。劳动制度应该是管理者和劳动者协商制定的,但现实中,许多劳动制度只反映了管理者的利益,根本没有反映劳动者的权益;个别企业和单位根本没有工会,即使有,也是有其名无其实。4、招聘就业歧视、工作环境恶劣。一方面由于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我国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没有很好的落实,导致了招聘就业中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残疾歧视等不和谐现象;按照国家规定劳动者的环境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但具体工作实践中,能够达到的很少,许多劳动者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做着极端沉重的工作。9、残酷剥削工人。现在一些人不敢提剥削这个词了,说实在的,现在的剥削实在厉害,主要表现在企业中的管理者工资大大高于一般工人工资,企业的巨额利润和工人的报酬反差十分巨大。究其根源,在于劳动法律落实的不好,同时也由于个别执法部门等、看、推现象严重,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机构没有实权。总之,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氛围没有真正形成,助长了侵犯劳动者权益者的胆量。(二)目前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条、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和休息的权利;同时,《民法通则》也有相关的规定。《劳动法》在第3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第29条、第33条规定了对劳动者的一些保护措施。《劳动法》作为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是宪法以下的最高层次的立法,从法的效力的角度而言,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具有强大的效力。当然,除了基本法律之外,还有部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条例也有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内容。一是初步建立了工资宏观指导体系。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二是开始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劳动者能够维护自己劳动报酬合理增长的权益。三是建立并完善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四是加强监察执法,从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入手,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各地通过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开展专项检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联合有关部门综合治理企业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氛围。五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多次专项检查,查处了一批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侵害劳动者休息休假等权益的案件。六是通过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检、举报专查和集中专项检查,重点查处企业违法强迫劳动者加班加点的行为,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益。我国的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进程我国早在1922年就拟定了《劳动法大纲》,明确规定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并具体规定了劳动者工作的时间、最低工资、特殊劳动者等方面内容。并相继制订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组织了《劳动法》的起草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法制建设,促进了劳动立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于1978年发布《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80年发布了《关于试行国营企业计件工资暂行办法》(草案);1981年发布了《关于正确实行奖励制度,坚决制止滥发奖金的几项规定》;1982年发布了《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督条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1986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87年劳动人事部发出了《严格禁止招用童工的规定》;1988年发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0年劳动部颁发了《女职工禁忌劳动的规定》;1993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劳动法》以及很多的相关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劳动标准,调整了劳动关系,确立了法律规范,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法律保护,劳动制度的发展逐步走向法制化。《劳动合同法(草案)》已于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第1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草案结合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良现象,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完善法制建设改善劳动者权益保护措施为了改变劳动者权益被侵犯的局面,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尽量缩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劳动部门职能,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改善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非常重要。劳动者的权益直接体现之一的劳动合同,关系到劳资双方相互利益和社会劳动秩序。对当前劳动合同中暴露出来的和新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予以完善和规定。

2、采取措施,尽量缩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加强职业培训的力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也是弥补大部分劳动者的劣势地位、减少其依附性的办法之一;提高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培养双方的用法水平。

3、充分开拓、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强化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用人单位签订和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通过工会与企业进行集体谈判,并签订集体合同将劳动关系的大部分内容确定于集体合同内。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4、发挥劳动监察职能,建立劳动合同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劳动合同送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劳动行政执法部门应对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条款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对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予以纠正,加强劳动部门的劳动执法力度。致力完善法律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是一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就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对待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上,用人单位能遵守法律法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高的要求多半近乎苛求。但是,在我们看来,这并不等于说,不违法就足够了。不违法仅是个底线。这项工作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着我们。应该说,这些都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针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当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去年底,我国出台了《安全生产法》,旨在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劳动安全。全国首个地方强制性劳动保障法规——《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法规授权劳动保障部门可以直接扣押拍卖企业财物,抵交劳动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明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也将开始实施,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我国致力于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各级工会组织,在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上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与加强。2001年,我国修改了工会法,增加了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这一原本空白的内容,并明确工会作为群众组织的角色,削弱长期以来工会组织的行政色彩。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正在起草当中。与此同时,修改出台已9年的《劳动法》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与9年前的中国相比,现在劳动者的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体力和技能劳动外,接受高等教育的'智能'型劳动者越来越多。《劳动法》应适应这些变化,对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妇女就业机会和地位得到改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妇女与男性在体力上的差别不再是产生妇女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更多的自立自强的妇女可以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妇女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

入世之后,随着劳动者个人权利意识特别是劳动者劳动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对个人的权益关注程度将会有所提高。中国已经批准了《男女同工同酬公约》、《制定最低工资确定方法公约》和《各种矿场井下劳动使用妇女公约》等一系列国际劳工公约。在履行已经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的同时,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逐步参考国际劳工标准,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是应该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充分考虑具体的国情。21世纪我国将会通过建立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全面实现劳动领域的法制化管理,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出与之配套的劳动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2年4月发表的《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说,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