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1页
中考物理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2页
中考物理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3页
中考物理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4页
中考物理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坐标图象题坐标曲线信息题的解题思路为:(1)明确图象中纵坐标、横坐标所标示的物理量;(2)注意坐标轴上最小格的数;(3)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及过程;(4)分析图象变化的特点,确定特殊点和特殊线段;(5)读出图象中纵坐标、横坐标所标示的物理量的值.专题一坐标图象题坐标曲线信息题的解题思路为:类型一光学相关曲线题(v-u图象)1.[2017·芜湖月考]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C.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4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类型一光学相关曲线题(v-u图象)1.[2017·芜湖月考D解析:由图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16cm,则f=8cm,故A错误;f=8cm,2f=16cm,当u=12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u=20cm时,此时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4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即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像逐渐变大,故D正确.D解析:由图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根据2.[2017·亳州模拟]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小明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10

cm.当物距为50cm时,成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解析:由图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为2倍焦距,像距等于物距,所以20cm=2f,则f=10cm.如果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50cm处,50cm>2f,因此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2.[2017·亳州模拟]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类型二热学坐标曲线题(T-t图象)3.[2017·宿迁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1)水的沸点是

98

℃.(2)实验时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减少水的质量.解析:(1)由图可知,水在98℃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2)水的沸点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3)为减少加热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或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类型二热学坐标曲线题(T-t图象)3.[2017·宿迁中考4.[2017·繁昌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2.52×105

J.[c水=4.2×103J/(kg·℃]解析: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由图象可知,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因为物质吸收的热量和时间成正比,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由Q吸=cmΔt得c水=2c甲.又因为c水=4.2×103J/(kg·℃),所以c甲=c水=2.1×103J/(kg·℃),甲物质10min升高了60℃,Q甲吸=c甲m甲Δt甲=2.1×103J/(kg·℃)×2kg×60℃=2.52×105J.4.[2017·繁昌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5.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水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5.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解析:(1)由图乙可知,BC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为80℃;(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AB段升温比CD段快,说明CD段的比热容比AB段大;(3)由甲图可知,某物质采用水浴法加热,加热20min后,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故被研究的物质温度不再升高.解析:(1)由图乙可知,BC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6.[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D解析: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合题意;B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合题意;C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故C不合题意;D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6.[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7.[2017·鄂州中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7.[2017·鄂州中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C解析: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2℃;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故C正确,D错误.C解析: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类型三力学曲线题8.[2017·齐齐哈尔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

0

J;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6

N.解析:由丙图知:0~3s内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有力无距离,所以,推力对物体做功0J.由丙图知,9s~12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乙图知,9s~12s时,F=6N,所以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大小为6N.3s~6s之间,物体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推力大于摩擦力;但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6N.类型三力学曲线题8.[2017·齐齐哈尔中考]如图甲所示,9.[2017·芜湖二模]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500

Pa,由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受到的摩擦力是6

N.解析: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5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500Pa;由v-t图象可知,6s~9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象可知,拉力的大小为6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6N;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3s~6s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N.9.[2017·芜湖二模]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10.[2017·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

乙,M、N

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D解析:由图象可知,s甲=12m时,t甲=6s;s乙=12m时,t乙=12s;v甲==2m/s;v乙==1m/s,v甲>v乙,故A、B错误;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2m/s×t,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v乙t=1m/s×t,M、N间的距离s=s甲+s乙=2m/s×t+1m/s×t=1m/s×t+12m,解得相遇的时间t=6s,M、N间的距离s=s甲+s乙=2m/s×t+1m/s×t=2m/s×6s+1m/s×6s=18m,故C错误,D正确.10.[2017·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11.[2017·广西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11.[2017·广西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D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2m/s,乙车的速度v乙=2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A错误;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经过5s通过的路程s=vt=2m/s×5s=10m,故D正确.D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2m/s,乙车的速度v乙12.[2017·眉山中考]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C解析: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s甲=4m,乙车路程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12.[2017·眉山中考]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13.[2017·青岛中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解析:A图中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图中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13.[2017·青岛中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14.[2017·百色中考]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D解析:由图象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3;ρ乙==0.5g/c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0.5g/cm3=8∶1.14.[2017·百色中考]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15.[2017·乐山中考]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15.[2017·乐山中考]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C解析: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在ab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在b处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小球再向下运动(bc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故A错误;小球从a至c的过程中,高度一直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故B错误;小球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C正确;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C解析: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16.[2017·阜阳模拟]一装有水的杯中漂浮有一塑料块,如图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16.[2017·阜阳模拟]一装有水的杯中漂浮有一塑料块,如D解析:当没有加入酒精时,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给水中缓慢加入酒精时,混合液的密度开始减小,但此时混合液的密度仍会大于塑料块的密度,虽然塑料块开始缓慢下沉,不过塑料块仍处于漂浮状态,只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在增大,而露出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仍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混合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到等于塑料块的密度时,此时塑料块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仍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水中的酒精越来越多而引起混合液的密度比塑料块密度小的时候,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就会小于重力,塑料块出现下沉直至沉到杯子的底部.由此可知,选项B和C是错误的;虽然选项A中,有一段显示了浮力大小不变,但最后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并不会减小到0,所以选项A也是错误的.D解析:当没有加入酒精时,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塑料块受17.[2017·安徽二模]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在大小不变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拉力F所做的功与时间对应关系的是(

)B解析: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时间t内拉力做功W=Fs=Fvt;可见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而只有B选项能说明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故选B.17.[2017·安徽二模]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在大小不变的18.[2017·黑龙江中考]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5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0.3A.类型四电学曲线题解析:由图象可知,当导体A两端的电压UA=1V时,通过的电流IA=0.2A,导体A的电阻RA==5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1V的电源上,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导体两端的电压:UA=UB=U=1V,由图象可知,当导体B两端的电压UB=1V时,通过的电流为IB=0.1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I=IA+IB=0.2A+0.1A=0.3A.18.[2017·黑龙江中考]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19.[2017·河池中考]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12

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16

Ω.解析:闭合开关后,滑片P在b端时,R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小于电源电压,由图乙知,UV=4V,电路中的电流I1=0.5A;滑到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R,电压表示数最大,为电源电压,由图知,U=12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5A,R==8Ω,在串联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串联的总电阻R总==24Ω,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得,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R总-R=24Ω-8Ω=16Ω.19.[2017·河池中考]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20.[2017·兰州中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15

V.滑片移至最左端时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为

6

J.20.[2017·兰州中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与R2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R1和R2两端的电压变大,V1示数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结合图乙可知,图象中上半部分为电压表V2示数变化图,下半部分为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由图乙可知,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0.2A,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0.6A,组成方程组解之得U=15V,R1=15Ω,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R1在10s内产生的热量Q=I2Rt=(0.2A)2×15Ω×10s=6J.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1和R2串联,电压表V121.[2017·滨州中考]如图甲所示,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接入电源电压为4.5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记录相应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25

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8

Ω.解析:由图乙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额=2.5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额=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额I额=2.5V×0.25A=0.625W.由电路图可知,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U额=2.5V,电路中的电流I=I额=0.25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额=4.5V-2.5V=2V,由欧姆定律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8Ω.21.[2017·滨州中考]如图甲所示,将额定电压为2.5V22.[2017·大连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

)22.[2017·大连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I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U减小,故A图象错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U1=U总-U2=U总-IR2,因U总、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1与I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C图象正确,B、D图象错误.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23.[2017·淮安中考]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是白炽灯L1(220V

100W)、L2(220V

60W)实际测得的伏安特性图象.现将L1、L2两灯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根据图象可得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约为(

)A.1∶1B.1∶2C.3∶5D.3∶823.[2017·淮安中考]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是白炽灯D解析:两电阻串联时,流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而总电压应为220V,由I-U图象可知,串联时电流应为0.25A,此时L1两端的电压为U1=60V,L2两端的电压为U2=160V,L1的功率与L2的功率之比P1∶P2=U1I∶U2I=U1∶U2=60V∶160V=3∶8.D解析:两电阻串联时,流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而总电压应为2课前预习思维导图第2课时根本政治制度课堂练习课后训练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课前预习思维导图第2课时根本政治制度课堂练习课后训练第五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课前预习1.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大代表必须与

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

,努力为人民

,对人民

,并接受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群众意见要求服务负责监督课前预习1.课前预习3.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

、体现

国家性质、保证人民

、保障实现中华民族

的好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国情实际社会主义当家作主伟大复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课前预习3.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堂练习B◎单项选择题课堂练习B2.每年3月是我国“两会”召开的日子,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会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充分反映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旨C.全国人大、政协都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课堂练习A2.每年3月是我国“两会”召开的日子,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3.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②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④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课堂练习A3.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4.全国人大成立60多年以来,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实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相当完善B.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人民当家作主集中体现在法律的修订方面课堂练习C4.全国人大成立60多年以来,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完善中国特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⑤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课堂练习D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6.2017年3月15日,之前经过全国人大代表反复讨论,多次修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的决定。这表明了()A.全国人大在制定法律时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B.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C.全国人大代表必须与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D.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课堂练习A6.2017年3月15日,之前经过全国人大代表反复讨论,多次7.某校八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下列观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是()①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课堂练习7.某校八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课堂练习A②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8.在我国,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他们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他们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A.中国共产党B.人民政府C.人大代表D.领导干部课堂练习C8.在我国,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他们9.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想与人大代表沟通与联系,通过以下哪些方式可以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①手机,拨打他们公开的电话②微博,关注他们实名认证的微博③人大代表联络处,直接找他们④人大代表之家,直接找他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课堂练习D9.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想与人大代表沟通与联系,通过以下哪些10.广东省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愿,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予以回应。近几年,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的答复满意率为98.5%以上。这体现了()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大代表才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C.人民的意愿只能通过人大代表来传递D.只有人大代表才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课堂练习A10.广东省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愿,提出建议;有课后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共提交建议8360件。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其中的20项确定为2017年的重点督办建议。这体现了()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B.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大代表大会C.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认真履行职责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课后训练一、单项选择题C课后训练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是()A.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B.组织人民依法选举人大代表的过程C.人大代表接受广大人民监督的过程D.人大代表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的过程A课后训练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课后训练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拉票贿选的行为()①破坏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违反了国家法律与公平正义③剥夺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意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课后训练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课后训练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决定》已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6年9月3日通过,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A课后训练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A课后训练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等。请根据材料回答第5~6题。课后训练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课后训练5.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表明()①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决定权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C课后训练5.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表明C课后训练6.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他们应该()①对人民负责,讨论并决定国家和地方重大事务②接受人民监督③由民主选举产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积极建言献策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B课后训练6.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他们应该(课后训练7.“代表代表,权力不小,依法履职,各方叫好”。这句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C.人大代表只对人民负责,不接受人民监督D.所有的人大代表都能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A课后训练7.“代表代表,权力不小,依法履职,各方叫好”。这句课后训练8.全国人大代表曹禺为农民工城市梦代言,把农民工的心声带上了大会。这说明()①人民直接管理国家②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③人大代表为民作主④人大代表履职意识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B课后训练8.全国人大代表曹禺为农民工城市梦代言,把农民工的心课后训练9.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某省代表团共提交议案61件,建议304件,其中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建议较多。这表明()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集中民智,反映民意B.人大代表受人民监督C.人大代表讨论、决定国家地方重大事务D.人大代表制定法律A课后训练9.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某省代表团共提交议案课后训练10.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①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坚持民主集中制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课后训练10.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D课后训练二、简答题11.背景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16年6月、10月、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并且先后3次于会后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将草案印送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还将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大、法学教学科研机构征求意见。课后训练二、简答题课后训练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10月和11月在北京、四川、宁夏和上海召开4次座谈会,直接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法律实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并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民法总则》的制定,说说应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后训练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10月和11月在北课后训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课后训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课后训练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课后训练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课后训练三、辨析题12.(十九大相关原创题)背景材料: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课后训练三、辨析题课后训练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某校八年级(10)班同学小张学习了报告,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你认为小张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课后训练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课后训练(1)这个观点是正确的。(2)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定过程中,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3)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课后训练(1)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课后训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所以,我们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课后训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专题一坐标图象题坐标曲线信息题的解题思路为:(1)明确图象中纵坐标、横坐标所标示的物理量;(2)注意坐标轴上最小格的数;(3)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及过程;(4)分析图象变化的特点,确定特殊点和特殊线段;(5)读出图象中纵坐标、横坐标所标示的物理量的值.专题一坐标图象题坐标曲线信息题的解题思路为:类型一光学相关曲线题(v-u图象)1.[2017·芜湖月考]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C.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4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类型一光学相关曲线题(v-u图象)1.[2017·芜湖月考D解析:由图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16cm,则f=8cm,故A错误;f=8cm,2f=16cm,当u=12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u=20cm时,此时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4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即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像逐渐变大,故D正确.D解析:由图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根据2.[2017·亳州模拟]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小明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10

cm.当物距为50cm时,成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解析:由图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为2倍焦距,像距等于物距,所以20cm=2f,则f=10cm.如果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50cm处,50cm>2f,因此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2.[2017·亳州模拟]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类型二热学坐标曲线题(T-t图象)3.[2017·宿迁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1)水的沸点是

98

℃.(2)实验时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减少水的质量.解析:(1)由图可知,水在98℃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2)水的沸点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3)为减少加热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或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类型二热学坐标曲线题(T-t图象)3.[2017·宿迁中考4.[2017·繁昌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2.52×105

J.[c水=4.2×103J/(kg·℃]解析: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由图象可知,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因为物质吸收的热量和时间成正比,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由Q吸=cmΔt得c水=2c甲.又因为c水=4.2×103J/(kg·℃),所以c甲=c水=2.1×103J/(kg·℃),甲物质10min升高了60℃,Q甲吸=c甲m甲Δt甲=2.1×103J/(kg·℃)×2kg×60℃=2.52×105J.4.[2017·繁昌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5.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水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5.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解析:(1)由图乙可知,BC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为80℃;(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AB段升温比CD段快,说明CD段的比热容比AB段大;(3)由甲图可知,某物质采用水浴法加热,加热20min后,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故被研究的物质温度不再升高.解析:(1)由图乙可知,BC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6.[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D解析: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合题意;B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合题意;C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故C不合题意;D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6.[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7.[2017·鄂州中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7.[2017·鄂州中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C解析: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2℃;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故C正确,D错误.C解析: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类型三力学曲线题8.[2017·齐齐哈尔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

0

J;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6

N.解析:由丙图知:0~3s内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有力无距离,所以,推力对物体做功0J.由丙图知,9s~12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乙图知,9s~12s时,F=6N,所以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大小为6N.3s~6s之间,物体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推力大于摩擦力;但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6N.类型三力学曲线题8.[2017·齐齐哈尔中考]如图甲所示,9.[2017·芜湖二模]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500

Pa,由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受到的摩擦力是6

N.解析: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5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500Pa;由v-t图象可知,6s~9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象可知,拉力的大小为6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6N;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3s~6s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N.9.[2017·芜湖二模]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10.[2017·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

乙,M、N

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D解析:由图象可知,s甲=12m时,t甲=6s;s乙=12m时,t乙=12s;v甲==2m/s;v乙==1m/s,v甲>v乙,故A、B错误;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2m/s×t,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v乙t=1m/s×t,M、N间的距离s=s甲+s乙=2m/s×t+1m/s×t=1m/s×t+12m,解得相遇的时间t=6s,M、N间的距离s=s甲+s乙=2m/s×t+1m/s×t=2m/s×6s+1m/s×6s=18m,故C错误,D正确.10.[2017·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11.[2017·广西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11.[2017·广西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D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2m/s,乙车的速度v乙=2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A错误;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经过5s通过的路程s=vt=2m/s×5s=10m,故D正确.D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2m/s,乙车的速度v乙12.[2017·眉山中考]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C解析: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s甲=4m,乙车路程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12.[2017·眉山中考]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13.[2017·青岛中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解析:A图中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图中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13.[2017·青岛中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14.[2017·百色中考]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D解析:由图象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3;ρ乙==0.5g/c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0.5g/cm3=8∶1.14.[2017·百色中考]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15.[2017·乐山中考]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15.[2017·乐山中考]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C解析: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在ab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在b处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小球再向下运动(bc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故A错误;小球从a至c的过程中,高度一直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故B错误;小球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C正确;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C解析: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16.[2017·阜阳模拟]一装有水的杯中漂浮有一塑料块,如图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16.[2017·阜阳模拟]一装有水的杯中漂浮有一塑料块,如D解析:当没有加入酒精时,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给水中缓慢加入酒精时,混合液的密度开始减小,但此时混合液的密度仍会大于塑料块的密度,虽然塑料块开始缓慢下沉,不过塑料块仍处于漂浮状态,只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在增大,而露出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仍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混合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到等于塑料块的密度时,此时塑料块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仍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水中的酒精越来越多而引起混合液的密度比塑料块密度小的时候,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就会小于重力,塑料块出现下沉直至沉到杯子的底部.由此可知,选项B和C是错误的;虽然选项A中,有一段显示了浮力大小不变,但最后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并不会减小到0,所以选项A也是错误的.D解析:当没有加入酒精时,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塑料块受17.[2017·安徽二模]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在大小不变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拉力F所做的功与时间对应关系的是(

)B解析: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时间t内拉力做功W=Fs=Fvt;可见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而只有B选项能说明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故选B.17.[2017·安徽二模]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在大小不变的18.[2017·黑龙江中考]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5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0.3A.类型四电学曲线题解析:由图象可知,当导体A两端的电压UA=1V时,通过的电流IA=0.2A,导体A的电阻RA==5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1V的电源上,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导体两端的电压:UA=UB=U=1V,由图象可知,当导体B两端的电压UB=1V时,通过的电流为IB=0.1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I=IA+IB=0.2A+0.1A=0.3A.18.[2017·黑龙江中考]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19.[2017·河池中考]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12

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16

Ω.解析:闭合开关后,滑片P在b端时,R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小于电源电压,由图乙知,UV=4V,电路中的电流I1=0.5A;滑到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R,电压表示数最大,为电源电压,由图知,U=12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5A,R==8Ω,在串联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串联的总电阻R总==24Ω,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得,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R总-R=24Ω-8Ω=16Ω.19.[2017·河池中考]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20.[2017·兰州中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15

V.滑片移至最左端时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为

6

J.20.[2017·兰州中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与R2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R1和R2两端的电压变大,V1示数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结合图乙可知,图象中上半部分为电压表V2示数变化图,下半部分为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由图乙可知,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0.2A,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0.6A,组成方程组解之得U=15V,R1=15Ω,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R1在10s内产生的热量Q=I2Rt=(0.2A)2×15Ω×10s=6J.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1和R2串联,电压表V121.[2017·滨州中考]如图甲所示,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接入电源电压为4.5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记录相应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25

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8

Ω.解析:由图乙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额=2.5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额=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额I额=2.5V×0.25A=0.625W.由电路图可知,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U额=2.5V,电路中的电流I=I额=0.25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额=4.5V-2.5V=2V,由欧姆定律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8Ω.21.[2017·滨州中考]如图甲所示,将额定电压为2.5V22.[2017·大连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

)22.[2017·大连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