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与《米》的对比分析(3000字)_第1页
《活着》与《米》的对比分析(3000字)_第2页
《活着》与《米》的对比分析(30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着》与《米》的对比分析目录TOC\o"1-2"\h\u28529一、前言 11053二、主体 232471.分析《活着》中富贵与《米》中五龙的悲惨结局原因 224312.关于五龙的悲惨命运 340463.关于福贵的悲惨命运 4204804二者不同点 483075.二者相同点 518193三、结论 5前言《活着》这本小说的开端,讲的是作者在一个闲暇的日子,漫步在田间地头上,这是一个春天刚刚结束的季节,作者碰到了一个叫做福贵的老年人,当时这个老人正在训斥着一头老牛,这头老牛的起着一个“福贵”的名字,一个老人给一头老牛起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名字,并和牛讲道理,可见作者对于农民的认同[6]p.160。当这位老人对着牛呵斥道:“二喜、友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的时候,作者好奇的询问老人,这头老牛到底有哪些名字,一个悲剧的故事就此展开,在老人不断的回忆之中,整部小说的剧情开始慢慢的呈现在人们眼前[7]pp.43-44。《米》作为当代作家\t"/item/%E7%B1%B3/_blank"苏童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一个逃荒的农民——五龙乘着运煤火车由北向南逃亡到城市,最终又乘着火车赶在生命的尽头奔命似的由南向北的归乡历程。小说通过一系列的复仇事件,写出了人性的恶与丑陋。并通过对米等一系列物象的运用,营造了弥漫小说始末的逃亡意绪,作者通过五龙的故事,引发对城市罪恶的批判,试图挖掘深植于民族血脉中的根源性所在,从另一种角度继续着寻根派作家的使命。彰显了主人公人性走向荒诞的历程,隐喻了造成人性悲剧的悖论因子。主体分析《活着》中富贵与《米》中五龙的悲惨结局原因正如史铁生所言:“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命运就是如此地不公,如此地不可抗拒[8]pp.107-110。而《米》中的五龙最开始,他健壮、果敢,意志坚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在水灾中死里逃生,凭着浑身使不完的力气在城里落了脚,不能接受别人叫他叫花子。他疾恶如仇,对恶势力从不妥协。但在城市的异化下,五龙逐渐变得冷酷、残忍、暴虐,具有强烈的报复心理以及扭曲的性心理。在仇恨的驱使下,五龙害死曾经侮辱他的阿保;不择手段地霸占绮云,从而占有米店;又装神弄鬼炸平了吕公馆,间接害死织云。《活着》这部小说中充满着浓郁的死亡氛围,前文在总结他们的死的时候归结为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但仔细思考,他们死亡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相当大的联系[9]pp.17-19。其中最为明显的人物例子就是老全以及春生,老全死于国内战争,而春生则是死于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他们的死亡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面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老全和春生只是其中两个较为典型的代表,无数的中国人民在这一时期遭受了时代的苦难。家珍死亡的原因是软骨病,而苦根则是被撑死的,归根到底两人都是死于生活物质的极度缺乏,这和当时中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有庆死于意外的医疗事故,他的死亡原因和中国社会至今仍存在官本位思想密切相关,凤霞是死于难产更是由于当时文化大革命导致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没有能够正常的发展。因此不得不说《活着》就是当时动乱时代的真实写照,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反应,展现了个人在当时恶劣社会现实中的真实生活悲剧。苏童在叙事五龙一生的生命历程里,首先把他置放在孤儿的身份下展开了他一生的人生历程,他童年是一个典型的无爱和被爱的童年生活。这样的一个特殊的伦理情境下成长起来的五龙,童年血缘关系爱的缺失,为他以后与织云和绮云的婚姻关系中无爱的家庭生活奠定了一个大的性格背景。这个家庭内景“隐喻”了五龙家庭生活中内核的缺失。苏童通过对五龙家庭背景的“追叙”奠定了五龙组建家庭后无爱婚姻和无父子之爱的一个叙述背景。通过文本中作者建构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妹关系可以阐释五龙紧张的家庭关系是由于爱的缺位所造成,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存在的基础和根本,因此透过五龙的两段婚姻关系,可以透视出他家庭的悲剧,挖掘出在完整外衣下家庭内核的缺位。综上所述,两者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源于不可抗的命运,源于社会现实,也源于中国底层人民性格上的弱点。2.关于五龙的悲惨命运徐敏在《苏童浇灌的恶之花——论《米》的主题》一文中这样说道: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块卤肉的面前,他备受侮辱,尊严顿失。因此,他在恍惚中就跟着装米的板车走了。凭着农民的狡黠和对生存的渴望,他终于在城市落了根,由此拉开了与米店的故事序幕。米店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在这里,五龙受尽压迫,也清醒地发现了城市生活的种种薄弱环节。物质上的压迫倒在其次;在精神上,他始终被认作是一个叫花子,没有尊严的一条狗。而五龙被冯老板弄成眼瞎的间接原因是五龙的欲望触及到了不同阶级的利益斗争。3.关于福贵的悲惨命运福贵一家人在苦难面前坚韧而顽强,一步步勤恳地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进,可是命运总是一次次将他逼进伤心绝望的深渊,最后只留下了和福贵同名的那头老牛共度晚年。凤霞、有庆、二喜的死亡来的如此地偶然,似乎都是命运的玩弄,让这个努力想要摆脱苦难的家庭一次又一次的被厄运之神选中,而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却如此的无力。有庆之死打击最大,直接原因是抽血过多,间接原因则是上层阶级的自私与对他人生命的漠视。4二者不同点相对于余华《活着》中福贵的不争之争,五龙则始终在争,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命意识在争取中扭曲成了欲望的扩张。他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大力地肆夺一切所能触及的利益;从一开始的贸然的闯入者,到现在的同流合污。他不愿面对自己曾经的过往,在换金牙的时候,牙医将他换下的真牙交给他,他猛地将牙扔了出去"什么真牙?我扔掉的东西都是假的,这些牙齿曾经吃过糠咽菜,曾经在冬天冷的打战,我现在一颗都不想留,全部给我滚蛋吧。"这颗牙是他最狼狈时期生存的见证,而从真牙到金牙,他所经历的是从挣扎着生存到自己可以操纵别人的生死,而且在他怀疑生命的虚妄时,也是这口金牙给了他最真切的存在感。对生存的追求使他的欲望不断地膨胀,他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了,他还要表现自己的权利,所以他用米加入码头会,成为当地恶霸,而这一切的转折则在五龙身染性病之时。这代表着种的衰落,预示着他的下一辈的生命意志的衰败颓落。直至最后,他葬身在通往故乡的火车上,在那一片洁白的米中掩埋他身体里颓败的生命力和绽放殆尽的恶之花。5.二者相同点中国的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充满灰色的特殊时代,我们的上一辈在这个时代经历了抗日战争、十年内战,土地改革、三年饥荒、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无论是福贵还是五龙,他们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只能随着历史的裹挟飘向同一个悲惨的结局,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他们的结局早已经注定。结论他们的故事同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新历史小说一直给人以逆反的形象。新历史小说更喜欢采用民间视角,这一点无论是福贵还是五龙都基本符合这一点,二者皆是中国底层小人物的代表。“自我”体验的强烈抒发,新历史主义小说往往把土匪、地主、罪犯、妓女等社会边缘人物作为自己描写的正面对象,福贵是作为一个赌徒出场的,而五龙最后变成一个暴徒;余华和苏童都打破了传统历史小说中将人物性格与其社会角色相混同的思维模式,抛弃了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定义人物的审美定式,展示了这些边缘人物被历史身份所遮掩的正常人性,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丰富性。作为读者无法简单地定义为“好”或“坏”,只能将其看作一个个复杂体,也正是因为这份“复杂”,才能将历史的面貌看个大概,将人物的真实性了解个透彻。参考文献:刘进军.还原历史的语境--论新历史主义小说《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邓小霞.论苏童《米》的审丑艺术[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8):81-82.赵双双.火车、米与枫杨树大水——浅谈苏童《米》中物象的运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7期):114-116.刘川鄂,王贵平.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解构及其限度[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