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宗教与文化》2课件_第1页
浙江工商大学《宗教与文化》2课件_第2页
浙江工商大学《宗教与文化》2课件_第3页
浙江工商大学《宗教与文化》2课件_第4页
浙江工商大学《宗教与文化》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佛教第一节佛陀的故事

八相成道:降兜率、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第一个在家居士

优婆塞和优婆夷第一位比丘尼摩诃波舍波提第二节佛教的发展与传播一、佛教各教派的发展三次结集---部派佛教时期第一次结集:佛陀涅槃后不久,以其著名弟子大迦叶为首的五百人,在王舍城外毗婆罗山的七叶窟进行结集。这次结集的主要内容是由号称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和号称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毗奈耶(戒律)和法(经),然后经会议确定,编纂成书。因这次结集在王舍城附近,故又称为王舍城结集或五百人结集。

第二次结集:王舍城结集后一百年左右,公元前四世纪,以耶舍为首的七百僧众,在毗舍离进行结集。此次结集的原因是毗舍离的僧侣违犯了原定的戒律,其中特别是出现了向人乞钱的事,于是又重新就戒律进行结集,确定了“十非法事”:①盐姜合共宿②两指抄食③复座食④趣聚落食⑤酥油蜜石蜜和酪⑥饮霨楼伽酒⑦作座具随意大小⑧习先所习⑨求听⑩受蓄金银钱。导致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所谓“大天五事”。五事即:①余所诱(虽为阿罗汉,只要有生理欲望的存在,还有梦遗等事);②无知(还为无明所覆盖);③犹豫(还有对教理和戒律、三宝的存疑);④他令入(还需要佛和其他先辈的指示);⑤道因声故起(虽为阿罗汉,有时如不发出“苦”的声音,仍有世无常、苦等痛切的感觉)。

第三次结集

根据南传佛教的传说,在阿育王时期(公元前3-4世纪),每天在鸡园寺中供养上万名出家人,其中也有许多外道,因而经常引起争端。于是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僧众,在华氏城(即波多厘子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重新整理佛教经典,并编辑了一部《论事》。论事,就是争论的问题,把不同派别的论点整理出来,正反面各五百条,合计一千条。现仅存一百十六条,都是目犍连子帝须所反对的论点。从《论事》中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内部又有了进一步的分裂,部派林立,有十八部或二十部的派别,争论十分激烈。其中就涉及到补特伽罗的有无问题,犊子部公然主张有补特伽罗,而代表化地部的目犍连子帝须则坚决反对此说。

第四次结集

据说在上述三次结集之外,在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还进行过一次结集。这次结集是在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进行的,并对经、律、论都作了注释。现在,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只有后一种注释保存下来,称为《大毗婆沙论》。这是北传佛教的说法。南传佛教则把19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五百僧人结集,作为第四次结集。这次结集首次把巴利语三藏辑录成册。

二、佛教的传播阿育王:Asoka,印度孔雀王朝君主(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阿育王之名可意译为“无忧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他的祖父旃陀罗笈多创立了孔雀王朝,并击败了入侵的希腊人,他的父亲宾头沙罗巩固了这个国家,并向南扩展了国土,累计攻灭了十六个国家。他18岁时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后来在镇压旦叉始罗城叛乱中立下大功,积累了政治资本。公元前273

年父王宾头沙罗病重,阿育王回国争夺王位,经过四年拼杀,阿育王终于排除了一切反对势力,举行了灌顶仪式。他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南亚次大陆的战争,曾征服过湿婆国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

年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的战争。这次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事业,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掳走的人间惨剧。

阿育王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他宣布佛教为国教,将他的诏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弭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

犍陀罗时期和贵霜王朝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从衰落到崩溃,印度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由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国入主印度佛教遂在希腊移民中流布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由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国入主印度佛教遂在希腊移民中流布。同时,佛教也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了佛陀的造像,这就是犍陀罗艺术时期。在佛典说法上,也突出了“智慧”在解脱中的首要作用,抬高了“智者”的地位,此中可以看出希腊文化的痕迹。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夏衰浇,一些希腊式的城市国家逐渐并入来自东方的大月氏的领地,大月氏也直接继承了在大夏流传的佛教。100多年以后,遗霜统一大月氏各部,建立王朝,至公元2世纪上半叶,由迦腻色迦王统治的帝国的势力范围及其影响,东至贝拿勒斯,南至温德亚山麓,西北至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等西域以远。其时帝国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迦腻色迦本人积极扶植佛教,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它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讲法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大乘佛教派别包括中观派、瑜伽行派等,以及别的一些或以经典为宗依,或以修持主张为差别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禅宗等,它们代表了大乘思想从印度向中国和日本传播的千余年间的演化结果四、小乘佛教的出现为大乘佛教出现后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和辟支佛果,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修习,可以达到佛果,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汉传佛教日本朝鲜越南大乘佛教北传:印度中国藏传佛教(喇嘛教)泰国南传:印度缅甸小乘斯里兰卡佛教柬埔寨佛教传播简示图:四、佛教在印度的衰落阿育王去世之后,印度大陆便陷入长期的战乱。公元320年,芨多王朝兴起,逐渐统一了印度.并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国王支持从婆罗门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度教,与佛教形成一种抗衡的局面。5世纪,匈奴入侵西北印度大肆毁坏佛教。岌多王朝后期,即公元6-7世纪,佛教在中印度以那烂陀寺为根据地得到发展,后印度教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大约在公元6、7世纪,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密教开始兴起。密教,(或密乘,金刚乘)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后產生的。密教认为原来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说法,而不是佛的真实义谛。什至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在密乘看来只是佛的应化身而已。佛陀的真实教义不能为一般信徒所接受,只能由师傅秘密传授给具备资格的弟子。13世纪,伊斯兰教大规模传播和对佛教的毁灭性打击,最后的佛教传入西藏和尼泊尔后,在印度衰落了。第二节佛教的教义一、佛教的轮回观二、神灵观三、四圣谛四、八圣道五、三法印一、佛教的轮回观(1)业报轮回说:是基于“业感缘起”的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宗教学说。业力观。业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有意念的活动均叫做业,业是轮回的主因,它可以直接导致果报的发生,贪、嗔、痴等烦恼是造业的主要原因,是生死的根本。有情众生的生命是依缘而起并且处于经常不息演变之中,否定有常恒不变的灵魂,否定有轮回的主体存在。人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和合而成,这五种元素不能看成是“我”或“灵魂”。佛教提倡并主张“无我”之说教,其目的是为了消除人们主观意识上的我见,使人远离我执,永离轮回之苦。

依报和正报:正报,又名正果,指有情之身心。为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依报,又名依果。指有情之身心所依止的一切世间事物。如国土、家屋、衣食等。(2)阿赖耶识:瑜伽行派所说的根本心,阿赖耶原意是执着,或指所执的对象。阿赖耶识别名种子识,它摄持一切种子。种子一方面是未来诸法生起的根据,一方面又是过去经验活动薰生的结果,无论来者、去者都以阿赖耶识为集散过转之地。所以阿赖耶识的重要功能是贮存,以使过去的经验活动(业)不散失;阿赖耶正是取其作库藏之义。阿赖耶识包括两类种子,负责生起两类现象︰一是个体生命(执受表相,即有根身),二是‘客观’世界(处表相,即器世界)(3)十二缘起:佛教的核心理论,为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原理,亦是佛教的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因是原因,缘是条件,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十二因缘构成了因果相生的链条,决定了众生三世不断流转的过程。其中无明与行是过去之因,识至受等五项是现在之果,爱、取、有三项为现在之因,生与老死是未来之果(4)六道轮回:六道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这六道的众生都是属于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在六道像车轮一样的转,永远轮转无休。二、佛教的神灵观佛(Buddha)是佛陀的简称,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佛陀又译为“浮陀”,“浮屠”,浮图“,等,意思是”觉“,”觉者“,”知者“。觉悟有三层意思:一是自觉,自己彻悟人世烦恼之因缘获得解脱,进入涅槃境界;二是觉他,帮助他人觉悟,得解脱;三是觉行圆满。菩萨具备一、二项,缺第三项;罗汉只具备第一项,缺二、三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正殿(大雄宝殿)供奉的佛有七、五、三、一之别。

过去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五方佛

毗卢遮那(大日如来)、阿閦佛、宝生佛、无量寿佛、不空成就佛梵文Vipasyin又作毗钵尸,微钵尸,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义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据说其出世时间距今有九十一劫(佛教的说法,一劫为13亿4千万年)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六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十万,第三次八万。

梵文Sikhin又作式式弃,大论作严那尸弃。为过去七佛的第二位,义曰顶髻,最上。在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八万,第三次七万。梵文Visvabhu又作毗湿婆,毗舍浮,摄罗等,义曰一切有,为过去七佛的第三佛,据说其出世的时间,距今已三十一劫。主要弟子是扶游和郁多摩。举行过二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七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六万梵文Krakucchanda又作拘留孙佛,鸠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鸠餐陀等。义曰:所应断已断,减累,成就美妙等。即过去七佛的第四位。在现在贤劫的一千佛之首,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四万弟子参加,他的上首弟子是萨尼和毗楼。又作拘那含牟尼,俱那含等,义曰金寂,为过去七佛的第五佛。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四万岁时出世。阿弥陀佛的前身是他的弟子。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三万弟子参加。梵文Kasyapa。义曰:饮光。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骑一头狮子,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二万弟子参加,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罗婆。中央毗卢遮,梵语VairocanaBuddha之译音,意译“光明遍照”,亦称大日如来,为释迦牟尼佛之真身。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属于佛部,法界体性智(无尽之诸法名法界。其诸法所依之体性,名法界体性智者,对之决断分明也)所成.位于中央。佛土名为华藏世界梵名AksobhyaBuddha之音译。意译为不动佛或无瞠恚佛、无怒佛,又名不动如来。以无瞠法门度众生,特以妙喜世界接引众生。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属于金刚部,大圆镜智所成(其智体清净,显现万法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位于东方。梵名Ratna-sambhavaBuddha之意译。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属于宝部,代表南方,能出生福智万行之宝,以济众生,因而得名。宝生佛不特彰显福聚之德,更代表如来一切智中之平等性智,谓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之智。梵名AmitaBuddha之音译,意译为无量佛。密教经典以阿弥陀佛为五智如来之一,属于莲花部,表妙观察智,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说法断疑之智也。佛土为西方极乐世界,亦名正定梵名Amogha-siddhiBuddha之意译,不空成就佛於五智如来中,代表成所作智。佛德圆满,菩提正觉时,眼、耳、鼻、舌、身等妄识转为无烦恼净智,名所作智。位于北方,属于羯磨部。三佛横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竖三世:前世燃灯佛、现世释迦牟尼佛,来世弥勒佛。在有的寺院中,过去佛为迦叶佛

三身佛:是指如来佛的三种不同化身: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应(化)身佛(释迦牟尼佛)。一尊佛:如供奉如来佛,或供奉如来佛的报身佛,或供奉阿弥陀佛。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华严三圣:华严殿内供放着如来、大行普贤、大智文殊。

诸菩萨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的意思是觉悟,“萨埵”的意思是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意译觉有情。所以,佛教所敬礼的菩萨是指修道已经达到很高境界,本来可以进一步而成佛,但发大慈悲,愿留在世间,为众生求无上道,帮助世人超脱苦海的“自觉”、“觉他”者。四大菩萨(悲智行愿)观音菩萨(悲)与普陀山.文殊菩萨(智)与五台山普贤菩萨(行)与峨眉山地藏菩萨(愿)与九华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在佛教文化中观世音菩萨的意思是“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苦难众生只要诚心念诵观世音的名字,菩萨就能立刻“观”到这个人的声音并会马上前去拯救,给他解脱苦恼”。在我国观音名号的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简称“大悲观世音菩萨”。佛教中的“慈悲”有其特定的内容,“慈”指“与乐”“悲”指“拔苦”。大乘佛教认为观音菩萨为了广化众生经常要示现各种现象,称为“普门示现”一共有三十三种化身。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音译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释家三尊”。又此二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毗卢遮那如来在一起时被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罗汉部

梵语Arhat(阿罗汉),简称“罗汉”,一般意译为“杀贼”、“不生”等。意思是:罗汉已经杀尽烦恼之贼,不再生到三界六道之中,从而证到小乘的最高果位,入“无余涅槃”了。在“声闻四果”中,罗汉是最高果位;但在四圣位中,

罗汉还是初位,次于缘觉、菩萨和佛。经中说,有些大阿罗汉实际上是不入涅槃的菩萨,示现罗汉身在世间利乐众生,民间祀奉的,多属于这类大阿罗汉。罗汉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佛陀十大弟子

1、智慧第一——舍利佛

2、神通第一——目建连

3、说法第一——富楼那

4、解空第一——须菩提

5、议论第一——迦毡延6、头陀第一——大迦叶7、天眼第一——阿那律8、持戒第一——优波离

9、多闻第一——阿难

10、密行第一——罗睢罗诸护法神

这是佛的护卫神,其数量颇众。主要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十诸天、天龙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善财、龙女、救度母等。此外,佛在发展中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把许多地道的中国土生土长的神也吸收进了佛教万神殿,有些神身兼数职,是佛是仙也是神,这种混杂正是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之一。三、四谛又称四圣谛、四真谛。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对世间作的价值判断,指出人生一切皆苦。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等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二苦:内苦和外苦。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痛苦的原因,即业和惑,泛指一切身心活动,有身、口意三业及二惑(见惑和思惑)灭谛:指灭尽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以及解脱一切痛苦而进入涅槃,即消除三业和二惑。涅槃这是佛教修行的目标,具有常、乐、我、净四德。道谛:是引向消灭痛苦而达到涅槃的一切理论和方法。最基本的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四谛的关系为:苦谛、集谛是世间的因果,即杂染因果,流转因果。苦谛是迷的果,集谛是迷的因。灭谛、道谛是出世间的因果,清净因果,还灭因果。道谛是悟的因,灭谛是悟的果。三法印: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三种标准或标志。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其具体名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诸行无常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东西皆无常变异,有生住、异、灭四相,因为诸法皆是经由造作而成。由于诸法无常,所以对诸法不应执著,而应从实执的迷惑中解脱出来。

诸法无我:诸法即万事万物,无我指不断变化的万物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对人来说,人是由五蕴的暂时和合,唯假无实,称为“人无我”,万物因缘流转,刹那生灭,没有自性,称为“法无我”,

破除对此两种我的执著,体悟空性,获得解脱。

涅槃寂静:即脱离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槃意为择灭,指灭除一切生死之苦,获无为安乐之意。

日常功课早暮课诵、布萨诵戒、坐夏、打七、水陆法会。

寺院制度与组织制度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寺院制度:入门手续—度牒、僧籍、戒牒。寺院-伽蓝、阿兰若、寺院、丛林、小庙组织制度:印度:上座、知事僧(羯磨陀那、悦众)中国:三纲—上座、寺主、维那主持(方丈),下设四大班首、八大执事首座僧、西堂僧、后堂僧、堂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