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育种学-一、二年生花卉育种_第1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一、二年生花卉育种_第2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一、二年生花卉育种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一、二年生花卉育种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一、二生花卉育种的特点、主要目标和育种方法。理解植物花色等性状遗传的主要规律。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矮牵牛等一、二年生花卉育种的主要方法。2难点:草花杂交优势育种的基本程序及相关技术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5分钟)一、二年生花卉的特点:幼年期与生活周期较短:播种-开花结实-死亡(1~2年内完成)多数种类采用种子繁殖:主要利用杂交一代(F1)种子育种水平相对较高:新品种不断推出,更新速度快杂种优势利用普遍:新品种培育以杂交优势育种为主第二节矮牵牛(Petuniahybrid)遗传育种(75分钟一、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1.野生资源矮牵牛属约有30余种,原产南美。)撞羽矮牵牛(Pviolacea):花小,堇紫色。)腋花矮牵牛(Paxillaris):花大,白色。1)膨大矮牵牛(Pintegrifolia=inflata):株高20-30cm,花小,紫红色。)Pexserta:植株高大(150cm),灌木状。2.品种资源矮牵牛品种丰富、类型多样;当前品种400个以上。可分为:)大花型(Grandiflora):径8-12cm,花较少如Aladdin、Dream、Flash、Frost、Ultra、Cascade(重瓣)等系列。(Multiflora4-6cmCarpetCelebrityPrimetimeetal.(Floribunda5-8cmMadnessDoubleMadnessetal.)小花型(Milliflora):2.5-4cm,花较多,如Fantasy)垂吊型(Spreading):SurfWaveAvalancheetal.二、育种目标及其遗传规律1.花色植物的花色主要由三类色素决定: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色素1)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体上,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和类脂。胡萝卜素的种类较多,主要有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胡萝卜醇是胡萝卜素的氧化物,一般是在胡萝卜素的3位及3′位上结合1-2个羟基,如隐黄质(3-羟基-β-胡萝卜素)、叶黄素(3,3′-二羟基-α-胡萝卜素)。2)类黄酮(Flavonoid):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以2-苯基色酮核为基础的一类物质,由A、B两个苯环和一个C环构成。依C环的氧化程度分为:黄酮(flavone)、黄酮醇(flavonol)、黄烷酮(flavanone)、查尔酮(chalcone)等。3)花色素(Anthocyanidin):2-苯基苯并吡喃盐的多羟基衍生物,3,5,7-三羟基-2-苯基苯并吡喃为基本骨架。三种主要的天然花色素:花葵素(pelargonidin)-砖红色、花青素(cyanidin)—色、、翠雀素(delphinidin)-蓝色。植物花色遗传的分子机理2PAGEPAGE6)花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参考文献:HoltonTA,CornishEC.Geneticsandbiochemistryofanthocyaninbiosynthesis.PlantCell,1995,7:1071-1083)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参考文献:NatureBiotechnology,2000,18:750-753(Molecularbreedingcarotenoidbiosyntheticpathways))影响植物花色的内在因素①花色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结构基因):CHSCHIF3HF3'H、F3'5'H、FLS、DFR、ANS、3GT、3RT、MT、AR-AT等。②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调节基因:决定花色素分布的基因、影响花色素浓度的基因等。pHPh1-6④助色素基因:助色素单独存在于细胞内时无色,与花青素结合形成复合体时呈蓝色。矮牵牛缺少作用于DHK的DFR品种中缺乏橘红色、砖红色以及纯黄色品种。花径花径大小属于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大花F1代自交后代花径大小发生分离,且变异是连续的,F2、F3及F4代大花植株自交后代分离情况基本类似。大花基因对小花基因有显性遗传趋势。小花性状与丰花性往往联系一起。重瓣性重瓣基因相对单瓣基因是显性的。重瓣性的强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株型株型与内源激素(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关系密切。实际育种中应依据用途培育出矮化多分枝、匍匐生长型等不同株形的品种。抗性抗病、抗虫、抗寒、抗旱、抗热、耐雨水等。三、育种技术引种选育基本程序:品种咨询调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用途选择合适的品种系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品种特性的综合评价"确定引种并加以应用杂交育种优势杂交育种的基本程序:)确定育种目标)收集育种材料)选育优良自交系)测定配合力,确定优势组合)配制一代杂种:人工去雄杂交制种)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注意事项:)生产自交系时应严格套袋隔离;)选育自交系时应达到足够的自交代数;)加强自交系的栽培管理;)杂交制种时严格去雄套袋。倍性育种结合杂交育种生物技术育种)花药培养:快速获得纯系)体细胞杂交(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程序:目的基因的克隆"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农杆菌介导目的基因转化植物"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鉴定基因工程应用:修饰花色(Flowercolor)改变株型(Plantform)改善花型(Flowerarchitecture)延缓衰老(Delaysenescence)提高抗性(Resistance&Tolerance)雄性不育(Malesterility)四、良种繁育采用F1和F2、F3代交叉使用的方法,即用无性繁殖或少量原种种子保存母株。选择优良单株作为母株。在同系列同花色的个体间或个体内杂交或自交生产F2方法生产F3代种子供用。第三节一串红(Salviasplendes遗传育种(10分钟,自学为主)一、种质资源一串红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该属共有植物500多种以上,包括一、二年生草本、宿根草本、亚灌木及灌木等多种类型,起源复杂,为其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常见栽培观赏种及变种:一串红(Salviasplendens)、一串白(var.alba)、(varatropurpurea(varbicolor(Sfarinacea、(Scoccinea(Sflava(Spatens蝶花鼠尾草(Shorminum)等二、育种目标与性状遗传规律1.育种目标)株型:选育适合盆栽的矮生类型及微型品种(高型对矮型显性))抗热及耐寒性)抗病虫害:红蜘蛛、蚜虫、地老虎;花叶病、疫病等)多花色品种:蓝色、白色、黄色、复色等品种少)多倍体品种)光周期反应:应选育光周期反应敏感、定期开花的矮性品种)切花育种2.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花色:红对白、白对紫、紫对红、红对粉、紫对粉显性叶色:深绿对浅绿显性或不完全显性株高:多基因控制开花节数:少对多显性三、育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