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修改欢迎下载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精品Word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动态文字实录: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建筑设计界的同行们,下午好!欢迎来到规划·设计行业发展论坛分论坛之一:“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本论坛坛主是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孟建民博士。孟院长长期在设计一线从事建筑创造,主持完成了深圳基督教堂等40多项重大工程,其中近年来较为突出的是深圳基督教堂2002年获得深圳优秀设计一等奖,2003年获得广东省优秀设计一等奖,2004年获得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此外,孟院长还拥有微型多功能建筑单元的发明专利。孟院长还积极投入各项有意义的学术活动,兼任城市建筑等刊物的编委,并被深圳建筑师考试委员会聘任为专家,同时是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孟建民坛主上台。(2006-12-0114:04:49)
孟建民: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根据大会的安排,今天下午的论坛由我主持。我首先感谢各位对我的信任,我希望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今天下午的论坛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下午在本论坛作主题发言的九位来宾:香港龚书楷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人龚书楷;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首席代表吴蔚;SOM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地区业务总监周学望;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深圳市三境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许安之;中建国际(深圳)设计公司总建筑师赵小钧;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邹经宇;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金广君;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2006-12-0114:06:53)
孟建民:以上九位专家将在今天下午对我们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所面临的问题将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阐述他们精彩的观点和思想。下面我们首先请龚书楷先生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2006-12-0114:07:22)
龚书楷:孟院长、各位同行,各位建筑师,今天深圳举行规划·设计行业发展论坛,我开始被邀请的时候其实对内容还不是很清楚,上午听了许多领导的演讲后,我对这个论坛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问题不光是在深圳,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与国际市场进行竞争。其实中国的规划建筑怎么样跟国际接轨、超越这个题目讲起来很空泛,我在中国做了很多建筑,其实对实际情况也不是太了解。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感觉到的跟我自己在国内经验、香港经验结合,把我的意见讲出来,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原谅,或者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可以提问。我在1980年就开始来中国做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我下面提出一些问题,但是我不一定有答案。我只是希望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以后大家在探寻方面怎么去实现。深圳从一个很小的村落发展到这么大的一个城市的时间只有20多年,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的。任何的城市都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城市慢慢跟随上生活要求、商业要求、工业发展,然后才发展出现在的结果。当欧美技术提升后,新的工作方式起用后,开始有高度的人口集中的城市而推进城市的发展,即使他们发展,那个速度跟中国的速度相比还是比较慢。我们把其他大城市发展的经过、一些问题也都延续下来了,他们的问题我们并没有解决,但是我们产生出的新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比如交通问题,是所有大城市都存在的问题。他们是经过长时间慢慢交通越来越繁忙。我记得我在华侨城做棕榈广场的时候,我们特别请了一个美国出名的交通顾问作为我们的策划顾问,他当时到交通部门了解了道路的情况,那个时候滨河路还没有完成,深圳湾还在填海,告诉我们当时深南路、北环路规划准备用20年用的容量结果5年就用完了。今天大家上班走滨河路看看是什么情景。商业中心的形成也是比较特别的。深圳是一个长条型城市,开始是以罗湖为中心,华侨城跟蛇口是两个特别的地区,国务院给他们一个独立发展的权力。后来整个深圳市向福田延续,整个深圳市发展就变成是一个平均发展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没有一个中心。虽然现在福田希望把文化中心作为深圳市中心。比如文化中心这个建筑是很特别,但是从远的距离你是永远看不到它的存在。其实一个城市要有一定的地标才能把它画龙点睛点出来。(2006-12-0114:15:13)
龚书楷:要跟国际接轨,中国最缺乏的有两个方面:其实我觉得跟国际接轨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而我们怎么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克服这个问题,这里有两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国外建筑师的工作是很全面的。除了做施工图、设计外,还参与项目管理、施工管理,这一方面特别重要。因为要做一个好的建筑师,你不能光凭理论去设计,而是要实践这个设计。那么实践这个设计就必须要懂施工的办法。假如我们所有的项目或者大部分项目根据标准的样子去做,而没有一个创新、没有加大研究发展的力度,我们对新材料、新施工办法不够了解的话,其实很难达到一个好的设计结果。我自己的看法价值可能不对,大家可以批评。中国的建筑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外观很有水准,某个程度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是进到里面去,可能很多东西都不一样。比如工人的考虑就没有设计的这么精细,没有把工人的要求、技术要求落实下来。这主要跟中国环境有关系,我想大家有同样的经验,做任何项目时间都非常短,大家都希望几个月把一个事情做起来,但是其实这是不大可能。在国外做一个好一点的项目要做1、2年,有一些项目设计了4、5年才开始施工。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机会,不可能留有很深入的研究,也不可能把这个方案做好。要把我们技术做好,我自己的经验觉得,老师曾经讲过一句话:外形是根据功能而发展起来的。等于一个人你身体不健康,衣服穿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只要身体健康的话,基本上穿什么都看起来好看。(2006-12-0114:19:09)
龚书楷:我觉得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在很多项目上还需要多加努力,特别在技术方面。当然我们都在学习当中。因为设计院的参与其实不多,一般施工图后就不会参与很多。接下来由甲方筹建小组跟施工单位大部分承担工作。但是技术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在制度方面,假如我们中国的制度根本没有机会给我们建筑师参与到某一个深度,你根本没有这样的环境去进一步学习,你要学习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制度的改变不光是靠建筑师、设计师可以解决,这要规划局或者国家建设部或者整个规划团队的共识。比如现在中国的制度在手续方面非常复杂,要十几个单位分别审批。这种办法效率既不高,而且中间有很多漏洞。在管理方面、实现一个好建筑方面都有漏洞。很多发展商就是利用这些漏洞做了手脚。(2006-12-0114:21:50)
龚书楷: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要的就是建筑业同业也存在一些自己的问题,比如收费的问题,因为大家竞争的关系,所以收费方面就有压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来讲,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因为中国的项目非常多,你推掉这个项目,还有其他项目可做。假如我们建筑业同仁大家坚持这个理念、贯彻这个理念,不要受业主所控制,其实我们是可以控制发展的机会,而不要给业主或者发展商去控制了我们。这一方面政府可以做很大的推动工作,因为很多公建方面的建筑,政府可以给一个合理收费,也不需要这种恶性的竞争。(2006-12-0114:23:25)
龚书楷:假如我们把基础做好了,我们有了技术的基础,有了一个全面经验的基础,其实中国建筑师在智慧、在能力或者其他方面并不比外国建筑师差,唯一的就是我们可能经验没有他们这么多,他们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累计下来的经验,而我们不是一个很全面的经验。假如我们能够把经验重新安排一下的话,我觉得竞争并不是一个问题。我自己在外国待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外国事务所都有中国人做到很高的位置,但是中国人要做到头头就不容易,只有很少的建筑师可以达到,比如贝聿铭。第二,在现阶段我们是要向很多好的事务所学习,但是我们应该以学习作为累计经验方式。在我们学习他们的长处之后,利用自己本身的文化背景、经验可以一争长短。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所有建筑师基本方向只有三个:1、向科技方面研究。2、在环保方面研究。现在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从环保方面去着想,大家都为了未来社会生活去努力。3、文化。在中国做建筑,外国建筑师不可能对文化的了解比我们更清楚。我们有一个很的基础后,跟他们并进并不是难事。既然可以跟他们一起平行发展的话,下一步超越的话就不是问题。以中国还有这么多地方需要发展,这么多城市还需要发展,以香港为例,香港这么小的城市,有这么多建筑。反过来看看中国,可以发展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所以我们要超越外国行业竞争并不是问题,我们把市场开放,他们进来我们也可以比拼。过一段时间后,大家也会觉得外国东西也不过如此,因为我们已经经过改良,谢谢大家!(2006-12-0114:27:38)
主持人(孟建民):刚才龚书楷先生作了一个精彩的发言。我听了后,我认为刚才龚先生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对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对我启发也很大,它说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答的。作为城市管理者,它的水平不是体现在你有什么办法、能力解决问题,真正水平体现在如何面对读解的问题。刚才龚书楷的问题可以引起我们思考。下面我们有请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首席代表吴蔚先生发言,主题:对话设计论。(2006-12-0114:29:01)
吴蔚:尊敬的孟院长,尊敬的各位前辈、同仁,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我代表GMP向大会作出一个自己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践和理论得出的经验。深圳对于GMP在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意味寻常的地方。深圳是GMP在中国发展的起点,1990年深圳会展中心的投标揭开了GMP在中国大规模设计投标序幕。2001年就在GMP苦苦经营3年,积累达到2000万人民币的时候,几乎放弃了在中国发展的业务。但是2001年深圳市政府又给GMP一个机遇,那就是深圳会展中心。而今年我们又游行参与了深圳大运会一场两馆的投标,目前2、7号方案都算是优选方案,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深圳市委常委就会作出决定。所以深圳市给GMP的机遇,给GMP在历史上留下的墨迹都会永远跟GMP的成长伴随在一块。“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这句话不光是对中国设计企业提出的,坦然来讲这个问题对GMP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GMP6年前是一个非常本土化的设计事务所,设计业务就在德国,曾经尝试过到阿尔及利亚、平壤,最后都退回了。1989-2000期间,德国敞开了自己的大门,让世界的建筑师到德国去设计,这个时候GMP创始人当时也有顾虑,也想阻挡外国势力进入中国。但是后来觉得这种同行良性竞争会对建筑设计发展起到一个良性作用。对话设计论我们是一个广义的对话设计论,包括了跟所有对象进行对话。包括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公共舆论、建筑师。这个对话是一种方法、手段,是为了争取建筑师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话语权。(2006-12-0114:33:56)
吴蔚:我们觉得建筑师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起到自己应该担当的作用,但是这个权利没有一个人给你,需要你自己去争取。最近听我们同行说中国建筑行业缺乏话语权。这跟历史有关系。在欧洲建筑师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地位,同时建筑在欧洲也是非常跟职业道德相关的行业。今天主要是谈一下整个建筑师以及设计市场的问题,我讲一下平时我们不讲的事情,也就是GMP。GMP在40年多前由两个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当时一个30岁,一个31岁,他们没有设计过任何一个项目,德国却给他们西柏林机场的设计。整个设计的也充满的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也是整个建筑师争取自己话语权的过程。40多年来,GMP已经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建筑事务所,不到10年时间,GMP已经走出德国、走出欧洲,除了在上海、迪拜,也在河内有了设计中心。一个事务所如何去管理,如何在国际化竞争中求生存之道,也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GMP合伙人是GMP管理最高层,我作为40年来第一个进入合伙人层面的非德国人,主要原因是中国业务已经成为GMP不可分割的业务。GMP通过整个公司不知不觉的转变已经脱离出了一个本土化的事务所。整个GMP内部管理是非常非常简单。简单得可能让大家想象不到,就三个层面:合伙人、设计主管、设计师。你们跟GMP打交道的时候,他的层次管理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明确。德国人严格的讲纪律也是团队在多种险要环境下得以生存的主要秘诀。也就是GMP内部管理通过非常简洁的模式达到最有效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层层上报、层层审批。(2006-12-0114:39:03)
孟建民:这么说吧,每一位嘉宾的演讲都非常精彩,如果放开讲的话,一个人一个单元时间都不够,但是他们浓缩了精彩的讲演,应该说还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启发性的启示和观点。下面我们每位嘉宾按照15分钟以内的演讲时间进行控制。刚才吴先生提出的对话设计,也是我本人最近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建筑师应该具备四种能力:第一,建筑能力。第二,沟通能力,第三咨询能力。其中沟通能力就是吴先生所讲的对话设计。下面我们请SOM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大陆业务总监周学望先生讲演。讲题是:寻觅本色建筑。(2006-12-0114:46:24)
周学望:这一消息带来的挑战有时让人赞叹不已,这一趋势折射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世界历史上演了许多次。刚才我提到一些统计数据,是为了引起你们对大批快速城市化进程问题的关注,的确对我们世界来说这些难题不是独一无二的,然而特别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例如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土地减少、能量需求和环境污染。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怎么样才能更好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的演讲将侧重我的专业领域,建筑和规划。我希望和你们分享我在中国工作13年的想法和观察,在中国我做过很多项目,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想谈一下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保存本色。在过去的13年里,我走遍中国,我感受到许多城市正在丧失他独特的风格和特质,我不是社会学家,但是从我个人跟这些地方的接触经历来看,特质和和谐感是非常重要的。旧金山如果没有眩目的灯光、繁忙的渔人码头就不是旧金山。纽约如果没有帝国大厦、没有不说英语的出租车司机,就不是纽约。一个城市不仅只有钢筋水泥,不仅只有庞大的公共空间,不仅只是车来人往,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大城市是刚与柔,过去与现在的结合,这些东西和谐共存时,这不光是美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美丽的过程。目前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化、城市本色的认识逐渐被忽略,当今的中国在同化、同质问题中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现代化转变成跟其他人一样的意思,就像麦当劳连锁原形出现了,取代了独特,在中国,城市正在失去他们的中国特色。(2006-12-0114:56:06)
周学望: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亲眼所见一个奇怪的过程,那就是一些发展的想法只是来自纽约、拉斯维加斯,而不是实事求是从项目环境去考虑,很多规划师在这个过程中屈服,结果导致削弱中国新旧城市的价值。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源于发展的迅速,今天在中国很多建筑设计师以他们设计的速度而炫耀,实际上建筑设计师应该集建筑项目的独特性和项目周围合适性来作为夸耀。更糟糕的是在这些建筑物当中甚至许多都还没有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很多次我都有听到建筑师、规划师大谈怎么样很快完成一个设计,这些规划设计缺乏思考,结果使建筑的长期价值严重流失。我想请今天在座的朋友多思考一下,让我们看一下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建筑和规划实施的研究对我的帮助很大,是的,我们中国人看世界角度各不一样,让我们求同存异,展现自己独有的本色建筑。回顾中国丰富的建筑和规划,我们会感到惊叹不已,许多规划、建筑理论包括风水理论都有着惊人的逻辑和持续发展的观念,我称为现代。这些早期设计规划不仅解决了功能要求,而且设计蓝图、建筑部分、材料选择都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纵观中国的历史,建筑结构和规划都是因地制宜,而且凝聚着中国历史各阶段的价值,我想给大家看一下几个例子。(2006-12-0115:01:02)
周学望: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徽州民居(见图),建筑房屋由高外墙组成,外墙简单、光秃,但庭院内墙有大量木雕装饰,这种建筑风格也体现了屋主财不外露的想法。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山西民居(见图),他与徽州建筑有一些相似,高墙深远且无窗,防御性强,雨水均往院子里留,正是中国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体现,房屋形式显示了屋主社会登记差别。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福建土楼(见图),房屋设计供家居居住使用,设计独特,无窗,但防卫体系特别严密。这些情景只是一些例子,表现中国建筑设计已超出住所、功能要求,都非常实用,有意义,高贵,总而言之,我觉得是现代。非常抱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略去我们准备的关于SOM在中国的工作方式以及我们精选的高层项目、城市规划项目。最后我告诉大家的是,我想提倡在座的朋友借鉴西方专业技能,而非西方的城市图像,中国提供给大家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形成新的标准,创意新的设计,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艺术特点的设计,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创造的工作应该把这些融合在一起,阴阳结合,必须带有中国本色特征,代表我们的时代,谢谢大家!(2006-12-0115:05:12)
孟建民:每位嘉宾的讲演都非常精彩,我都想把时间乘二,但没有办法。刚才周先生讲演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什么是本色建筑?我认为本色建筑就应该是简洁、朴素、大气、逻辑和有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首先在思想上必须是这样的,然后才能反映到我们建筑水平上。周先生还提到一点也非常有启发,认为国内目前的快速设计给我们带来建筑的长期价值严重流失,这是对我们在座各位有警示作用。非常感谢。本来我们想在今天讲演过程中采用互动方式,但是每位讲座都特别精彩,如果我们后面有时间,我们再留给大家集中向各位专家就感兴趣问题提问。下面我们有请深圳市社科院乐正院长上台主讲。主题:向自己学习。(2006-12-0115:06:47)
乐正:我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我非常想用文化历史跟刚才我们周先生做一个回应,但是我是一个文化的立场。第一个问题,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失去了城市文化的自我内核,城市就失去了光彩。这是新近建成的苏州博物馆(见图),他没有宏大的气势、华丽的外表,但读者可以感觉到他苦苦追求的是最纯粹的苏州样式。下面看一下杭州(见图),杭州享受了高速城市化快感之后,感不到城市发展的真谛,把西湖做得更大更美,同时把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在优雅的休闲之都。丽江之所以受到游客的追捧,得益于比较完整的保护了历史自然,他没有用拆旧建新的方式完成古城现代化。他把旧城保存下来,旁边再建新的。萨尔斯堡城市并不大,其貌不扬,但是让所有来过这个地方的人流连忘返,确实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氛围。这是巴塞罗娜家族大教堂,百年的教堂工程承载着一个拥抱天国的不朽灵感,100多年还没有建完,而且现在还没有建完的时间表。很多人去巴塞罗娜是因为高迪。再看一下巴黎伦敦,19世纪把巴黎本土文化上升到世界级水平,如今市中心的旧房子被视为珍宝,神圣不可侵犯。高楼大厦只是一个陪衬。对观光旅游者来讲,人们从满目的历史记忆中感受到这两个城市的伟大。反过来看看我们中国的城市,中国天南地北的城市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用伶俐的高楼、巨型广场、小汽车快速增长来张扬城市现代化风格。城市互相攀比看谁的旧房子拆得多,新房建得快。令人心疼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建设者正在严格自己的历史,舍弃独有的文化。城市在疯狂的竞赛,看谁最像中国的纽约、中国大陆的香港、中国大陆的欧洲。所以中国城市贴满了别人的标签,唯独缺少本土面孔。人们忘记了这样一个道理,历史恰恰是现代化最好的情侣,他们应该相依为命,白头偕老,独有的文化旗帜才是城市真正魅力所在,没有文化意义的自我,不保留历史记忆的城市就失去了诱人的本钱。(2006-12-0115:12:52)
乐正:许多中国的城市,大家正在以现代化名誉毁掉自己的历史,以国际化名义毁掉自己的文化,历史正在消失。古典文明难觅踪迹。一个迷失了自我的城市也找不到吸引人们观望旅游,甚至让游客感到失望、厌倦也让本土人找不到文化认同感。复制别人的文化,糟蹋了自己,也遭到抛弃。第二,城市是生活方式的品牌,品牌的美丽在于他的内涵。人天生的好奇心驱动人们出门旅游,同时文化亲和力使人们产生了故土的感觉。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副产品就是文化的全球化。使人们对现代化有一个深刻的误读,使世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受到冲击。当西方人发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跟他们惊人的相似,可以想象他们一定是非常失望。因此每一个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都应该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培养本土的乡土意识,打造城市的文化血统,塑造城市生活气质的唯一性,也就是城市的DNA。第三,彰显自我个性,把真我做到最好,把无限的创意留给本土文化,这才是城市魅力所在。什么样的城市是一个好城市?他不一定是一个大城市,也不一定是一个中心,也不一定是一个国际化城市。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宜居、和谐,富有创造力的城市。以这样的观念,城市要这么多高楼干什么?要这么繁华干什么?甚至为什么要国际化?要活得这么累干什么?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居民才是真正幸福的。而生活在东京、香港、北京、上海的居民或得才真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需要现代化,需要向先进性学习,但是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迷失自我,而是月现代化手段更好的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一个文化资源的大国应该有文化上的自信,不要为移植他人的鲜花而毁掉我们的大树。所以我们不要再去迷恋所谓的东方夏威夷、中国威尼斯等等这样的美貌,不要伪造欧陆风格,不要毁灭质朴的家园。对一个城市风貌来说,建设是伟业,保护是更加伟大的伟业。越是聪明的城市,越是善于向自己学习。(2006-12-0115:17:35)
乐正: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应该对历史文化的遗存抱有感恩之情。创造历史和未来交流的空间,使城市成为文化记忆的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再告诫说文化有区别才能存在,因此我们相信城市有个性才有魅力。城市的品牌深藏在文化的个性中,城市的品牌传播在真我的气质中,只有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自我,你才有可能是最好的,谢谢各位!(2006-12-0115:18:31)
孟建民:刚才乐院长讲得非常精彩,他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也让我想到我们建筑界的“围城”现象,我认为我们不要丢掉自己的宝贝、特色,然后去东施效颦。非常感谢乐正先生。下面有请深圳市三境建筑事务所总建筑师许安之先生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特色与个性。(2006-12-0115:19:29)
许安之:各位新老朋友、各位同行,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作交流。我的题目全称是:强势文化·主旋律·特色与个性。稍微对这几个字作一个解释。我们讲的强势文化、主旋律、特色与个性均是指建筑。大家能感觉到改革开放后,强势建筑文化这里面大多数东西是正面的,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正面的。主旋律是我们自己的词,2006年你看看我们事务所做出来的方案、建造的房子,这可能是大家能感到的主旋律。主旋律主要是针对中国,强势文化主要针对国际的。不管强势文化也好、主旋律也好,压倒性的时候都会产生忽视个性、特色的问题。所以我今天讲只是一个例子,三个例子说明一下不同情况下的特色与个性。另外我想借这个机会稍微说几句,我们的主题是:“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我刚才就坐在那里思考,不知道这个生存之道是不是对我们国内建筑师而言的。在欧洲建筑师读这句话,可能不理解。包括周学望先生、美国SOM有生存之道的问题吗?我觉得只有我们中国建筑师才讨论生存之道的问题。所以我后面谈谈我们小小事务所的生存之道。去年12月份跟今年6月份我两次参加了泰国海啸纪念园评审,收到了379份参赛作品,去年12月份选出了5个入围,10名佳作。很荣幸我们中国也有一位上海建筑师入围了,最后得主是西班牙建筑师。因为他很有个性,所以今天为什么讲特色与个性。最后入围方案中有一个澳大利亚方案,这是一个海,旁边海滩大概死了几千人,大部分都是北欧游客,他们的方案主要是运用海上明灯来表达对死难的哀思和对海啸的纪念。这五个方案都展出了,展出完后又到布吉岛展出,在一次民意测验,这个方案在曼谷民意测验第一名,但是到布吉岛的测验中变成倒数第一名。到了布吉岛,那里不信佛,是信伊斯兰的,可能跟当地民俗有关系。这个无论从景观、设计我认为是做得很到家的。(2006-12-0115:26:09)
许安之:这是博物馆的剖物面(见图)。这个灯是太阳能的(见图)。海上潮气潮落的时候,灯始终浮动在海面上。第二个是美国的方案(见图)。它在原始森林里小溪边做了一个桥。下面这个是芬兰方案(见图),最后在芬兰方案跟西班牙方案之间相决定。芬兰方案也做得很谦虚,这里做了一个很简朴的博物馆。它的封面就是小船。可以把小船沿小溪一直放到大海里,也表达对海啸死难者的哀思。我们评审的时候,每一个评委也发一个小图片,让你去教人怎么做。结果德国评委做得最好。这个就是放小船的地方,沿溪水一直可以放到大海里去(见图)。这是中国上海的方案(见图),它的题目叫做“手拉手”,在国家森林公园里有一个纪念馆。这是纪念馆放大的模型,造型还是比较现代的。这五个方案中,我初选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什么方案。入到第五名的时候我还是给这个方案说了句好话。回到国内后我才知道这个方案是我们中国年轻建筑师做的。相对别的方案相比还是比较生涩。这个看模型是不起眼的,但是最后却是第一名。这是西班牙的方案(见图),这是它的总图,它搞的几个悼念之塔。他主要是利用这个框架做了人造和自然相融合的,用了陶瓦、太阳能,整个是一个很生态,也是很节能,跟自然相容。另外他是很有特色和个性。刚才四个方案,如果现代建筑里去找找,前面可以找到很多跟他类似的设计,但是这个西班牙的建筑师做得很有特色。这就是它细部,如果把陶瓦、太阳能板、石屋混在一块,下面还是一个活动空间,因为天气比较热,还是要保持凉快。我们自己今年3、4月份做了宁波汽车城。我们主要理念是如何融入城市。我们看到城市化过程中,宁波汽车城在城市很中心,特别把它做成了一个城市综合体。城市周边我的条件我就不说了,我们做得出发点是着重以汽车为主题的一个城市综合体。最后宁波市规划局、包括区领导都对我们方案表示认同。所以在国际竞标中,我们得了第一名。(2006-12-0115:35:28)
许安之:这是我做得一个剧院,国际竞赛完了后,政府老是定不下最后的方案,就让我们做了一个方案。我们从地域文化角度做了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这是大堂的室内设计。这是剧院,风格也是比较自由一点。这是后面演出人员入口的地方(见图)。体会小结:第一,学习先进西方建筑文化。第二,发挥我们自己的长处。第三,解放思想。第四,施工的时候要脚踏实地。这是我的生存之道,不知道是否对,请各位指教。谢谢!(2006-12-0115:38:24)
孟建民:刚才许老师对特色与个性的问题用实例讲解,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信息。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目前国内的城市和建筑在特色与个性方面存在着逐渐的退化和丧失的问题,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就是什么时候我们的设计、环境、生活才能回归到有特色、有个性的轨道上,我想这是在座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该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今天下午论坛上半场也可以说是我们精神文化大餐进行了一半,下面我们留十分钟给在座与会同志提供互动和参与的时间。之我们再有十分钟查歇。下面我们看看各位与会同志对前面五位嘉宾精彩的讲座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提问。我想在座各位专家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2006-12-0115:40:23)
问:我想请SOM周先生介绍一下你们重庆那个方案?(2006-12-0115:41:05)
周学望:它的功能就是写字楼、百货、商店,在以前15、20年当中,一般外立面设计都是实的,没有窗口。跑到重庆,有一个业主看到一个概念很有趣,他觉得可以融合到设计里,就设计了一个楼,外立面全是玻璃墙,里面是一个很简单的结构。问:大概有多少容量?周学望:最少可以做成三组不一样的图片,这三组图片还可以做成最少9种图片出来。问:也就是不同的组合?周学望:对。(2006-12-0115:43:13)
问:请问乐正院长,深圳提出全球先锋城市,深圳如何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乐正:走了一些城市,感觉城市好像越来越一个模式。其实不同地区可以挖掘本土的文化元素,但是这个文化元素基本被凉在一边,都看什么是最时髦、最前卫的。造成深圳建筑跟西北某一个建筑基本差不多,你说有多少关注客家民居?我看不到这方面的一些探索。其实在江浙已经开始越来越挖掘自己本土的元素,我不一定最现代,但是我一定是本土化的。就像苏州博物馆就是在寻找最纯粹的本土元素,至于其他都是次要的。(2006-12-0115:50:03)
问:孟院长,您好!今天很多设计院的院长都来了,非常想了解一下境外公司在管理方面的做法。我想请周先生简单讲一下他们公司的管理做法?(2006-12-0115:50:51)
问:孟院长,您好!今天很多设计院的院长都来了,非常想了解一下境外公司在管理方面的做法。我想请周先生简单讲一下他们公司的管理做法?(2006-12-0115:50:52)
周学望:我们SOM公司一共有70年的历史,我们总部在美国,我们有纽约办公室。但是在过去的几天当中,在建筑结构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美国,设计行业分工比较细致,有的公司只做建筑,有的公司只做结构,有的公司只做室内设计。我们公司汇集了建筑设备、工程各方面的专家,让他们在一起齐心协力工作。我想指出的一点是,我们公司非常不同的一点是我们是一个合伙制企业。我们不相信这种星级建筑师的称号。每一个项目都是从最开始的步骤进行。我们的设计主要由设计合伙人进行负责,下面有高级设计师来协助整个团队的设计工作。对于每个项目,我们会提供多种方案进行选择,最后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我希望这个答案能让你满意。孟建民: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可以借茶歇时间跟专家互动一下。下面大家休息10分钟。(2006-12-0115:54:56)
孟建民:我们下半场现在开始。下面我们将有四位嘉宾进行精彩的主题演讲,下半场首先请中建国际设计公司总建筑师赵小钧先生进行主题发言,他的发言题目是:社会转型背景下设计公司发展思考。(2006-12-0116:11:22)
赵小钧:这个相片很好看,我很喜欢(见图),这是因为我跟他长得很像。回到深圳来,见到很多老朋友,今天上午受打击不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又胖了。胖还是一个好事,因为从我来说还是蛮开心的一个状态。今天也挺高兴,心情确实不错。这也是我想贡献给大会的所谓的生存之道。作为建筑师这样一个行业,我们开心的时候并不是很多,感到很累。受到甲方、同事、合作者很多的挤压,我们很多时候有挫折感,还有政府的挤压。但是我们应当开心一点,高兴一点,所以在我们公司有一句话:快乐设计。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我们玩世不恭、逃避现实,重要的是面对一个纷繁的现实,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前瞻性,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有一个比较坚定的信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再犹豫、不再彷徨,这当然是可以开心的,因为总有我搞定的一天。这一直是我做事坚持的事情。这种坚持可以带来愉悦、生活的美好,我们把我们工作生活应当定在这个层面,这是挺重要的一点。提到这一点说一下我们的工作内容。我原来是一个建筑师,设计了很多东西,当一天我发现我自己能力不可能复制很多的房子,而且有局限的时候,我很愿意我们公司能够做更多好的作品,就发现这个过程比自己做一个高交会、江苏大厦更难。是不是我们回头再做一个高交会、第二年再做另一个江苏大厦就可以呢?其实公司大起来不完全是一个选择,但是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我们必须解决一些问题才能让他真的大起来。所以在思考这些东西的时候自己从一个建筑师往管理者的方向转变。到现在公司进入一个转型期,我们用企业界比较经典意义的一句话叫做:由管理者自我经营机会到管理者经营组织这样一个转变。(2006-12-0116:15:15)
赵小钧:所谓经营机会就是我是管理者的话,我自己做项目。所谓经营组织,就是让组织不断产生好项目。这个区别是一个很深刻的转变,这个过程也遇到很多困难、障碍,我们必须身体力行,用一些胆识去做一些破除。今天要讲得就是这样一些内容。我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在寻找出路的时候,或者让公司发展或者让我们行业发展,应当是寻找一种理性的出路。这种理性在我们文化现实里是有缺失。寻找出路在于我们自我文化反思。文化会产生一个价值观,会产生决定任何抉择选择时间段的价值标准。中西文化或者是现代化程度在中国跟外国是有巨大差距的,这个差距不仅仅是技术上甚至管理上、创造水平上的差异,他有我们深层内涵形成的差异。我有一个老师说过,上个世纪后半叶,所有知识分子的努力全部失败了。我们不仅仅是做设计,我们的工作对社会有深远影响。我们需要我们把工作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考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中西文化里还存在很多不同,这个展开说会很长很长。我也不会说得很好。至少在理性这件事上,中国文化是有缺失的。我们强调的是长时间以来由于我们社会人员的构成跟资源关系,造成我们儒家文化强调伦理纲常,约定社会关系,不能随便造次,强调集体主义。这种情况下,对抗心等等这样一些现代化要求是不合适的,但是国外西方文化强调独立性、公平、个体,在这种情况下造就了现代西方民主社会的发展。这是东西方表面的差距。文化习惯使我们产生了一些现象,对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事情习以为常,当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会知道这件事有问题、那件事有问题,但是我们做得时候还是习以为常。如果我们想破解这些事情,让创新产生在我们工作中,需要对自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反省。也就是有一个批判性。(2006-12-0116:19:27)
赵小钧:所谓批判的眼光,我们是需要超越现实,用更高的程度看待现实,这样才会产生批判性,才会有更清晰的答案在里面。基于中国的文化,我们行业的发展甚至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一种组织创新,而且这个创新的内容是文化的创新。为什么是一种组织的创新。很多很多的理论、很多很多的实践证明中国人是组织不起来的。大家非常习惯一个大师带一个团队做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设计还是可以,总会有一点小的主意让我做得有点不同,比较善解人意。所以很多人说我很通人性。在这种情况下,我自己做事情还可以,反正是大师表达的形态。我相信国外大师也会碰到这种情况,库帕斯给中国做了一个项目,花了很多钱,这个时候牛已经吹出去了,报纸也宣传了很多。然后底下说亏大了,用得东西根本不像一个样子。一定会存在这种情况,大师工作方式基于某一种情况是可以的,中国人组织不起来,也是比较清楚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路风险比较大,做成了回报也会非常大。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因为我们组织原则是一种垂直的伦理主义。人是不能造次,但是西方追求扁平的个人主义方式,形成比较合理的组织逻辑关系,这样形成了西方逻辑社会、西方科技发展的现实。我们在儒家文化的约束下对别人始终存在过高的道德期待,比如我们看现在的医疗问题、房地产问题,我们会认为医院这些是混蛋,因为他们太多的追求个人的私利,大家每个人去做医生的话一定也是这样。这在我们每个人组织设计里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更多的出现一种权力结构的组织,你是老板,我要听你的。这样对组织发展有障碍。我们需要身体力行去破除这些事情。这两年里,我们按照研究的组织形态去开始设计我们的组织原则,这个组织原则必须是尊重个体独立性,不给别人过高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尊重、合作、分享这样的行为才能在组织里出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崇尚的那样一种奉献精神找到公平、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2006-12-0116:24:53)
赵小钧:按照任正非的说法就是不让雷锋吃亏。刚才讲了一个组织该怎么建设。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下面再讨论。这些工作都举步为艰,不是很容易。对领导者来讲,他更习惯于在无制约状态下行使权力。员工更习惯被支配。这两种都是对产生理性原则的障碍。更大的障碍来自于我们员工的行为习惯,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中国社会不能直接移植西方的民主政治。讲到创造,也是这样。创造本身从源头上讲是个人思维,是一个非常个人的东西。在现代社会,创造力必须从个人转化成一种集体行为,转化成一种组织行为,他才是有价值的。但是要产生创作力,最根本的核心、文化原则就是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如果没有这一点,胡锦涛总书记不管强调什么创新,大伙儿依然会在现实中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领导说你在我这个项目中千万不要用新的东西,你不要在我这里做尝试,我相信建筑师都碰到这样的话。当时做水利方的时候,我们是有心理障碍的。这个心理障碍直接造成了我们做设计里面创新的激情会被消减,这是每一个中国建筑师面临的很严肃的问题。说起来很沉重,当我们下决心实践这个过程,领会一下有多难的时候,这个过程非常顺利。所以在中国做一个真正的创新还是有希望的,这也就意味着我提到的社会转型。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中国的人跟生存之间的数量关系一直没有变化,当我们人面对比较紧张的生存环境的时候,我们必须短视,我们必须用权力做合理的社会分配,才能不浪费社会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我们儒家文化。但是现在情况是,我们资源大了、国门打开了,美国人面临的生存小了,我们面对的生存环境大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改变,美国人也要改变。创造也是这样,我们可以回想日本建筑学的发展,日本的建筑有日本的特点,看看安腾,为什么中国没有日本这种对个体的尊重要比中国强很多很多。另外这个民族学习的特性造就了它的成就。这个过程是需要强大的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尊重才能挖掘出来的价值,但是在目前的中国,我们每一个建筑师可以追求一个很酷的形式。我们在目前中国发展面前能感受到一丝的希望。(2006-12-0116:30:06)
赵小钧:当我们有了这样心理的强度的时候,优秀的建筑师一定会产生。最后说一个意思,用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我们面临的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它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接受。光用批判地眼光看它,还不行,还要接受它。就像我知道我自己很胖一样,胖有碍健康,但是它是属于我的。我们在批判地过程中还是要用中国的方式做事情,可能跟一些理性原则有所违背,但是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妥协。我就说这些。(2006-12-0116:31:12)
孟建民:谢谢赵总。刚才赵总以非常轻松的形式做了一个开场白,我认为应该向赵总学习,要以一个非常轻松的心态来工作、生活。我希望赵总乐观的态度能感染大家。刚才赵总谈得主题我认为是当今社会和我们行业发展变化当中与时俱进的问题。我和朋友在聊天甚至在一些会议上谈到中建国际,我认为中建国际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行业发展的现象,他们的开拓、发展壮大的速度,可以说对我们国家设计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启发的。再次感谢赵总。下面有请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教授邹经宇先生作主题发言,主题:应用摇杆遥测于发展区域可持续策略—归能性的设计与规划方法。(2006-12-0116:33:00)
邹经宇: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就我们的一些研究跟大家作介绍。同时也是以一个邻居的身份来介绍。因为香港是深圳的邻居,也是广东的一部分。今天香港面临的很多问题也是珠三角城市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持续发展。最近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有些人批评我们盖房子盖得太快、太多了,我们要发展,又要维持可持续的观念。这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如何去做。我们利用的摇杆遥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去判断我们的环境。这个题目来自有一次我听我专家的讲演,它叫左顾右盼,唯有左顾右盼的时候才能把事情协调、发展好。很重要方式就是如何用摇杆遥测,过去一些年我们发展了摇杆遥测计划。这是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1992年成立,是属于建设部与香港中文大学,主要是发展人居环境的可持续。这是我们用的摇杆遥测,我本身是研究所的副所长,我们很荣幸得到霍英东生前给予的支持。这是中国南部摇杆卫星接收器。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摇杆可以做什么事情?摇杆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举几个部分。基本上这个想法就是说从信息技术到我们人居舒适、能源减少、废物减少、生态改善。其中包括监测、分析、模拟、规划。可以看到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要摇杆遥测里对我们环境作监测。这些计划接下来我会以实例介绍。(2006-12-0116:37:35)
邹经宇:摇杆首先可以对我们地表发生的事情、树木做监测,可以给我们一个量化。摇杆并不是看不到地图,基本上是可以看到地图,然后可以分析资料。同时摇杆也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城市开发过程,包括北京城区从60年初到现在改变了什么。这个空间比对城市文规划都有帮助。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二次平台把它重新放进去,做文化的分析。另外我们要做一系列环境的认证。我们知道空气污染有通风的问题,我们有一系列模拟体系,从风模拟、大气模拟、光学污染模拟、视觉环境模拟、绿增量模拟。这是我们在香港做出来的,上面是通风,下面是室内居住体系,对不同城市居住形态有一个大型三维模拟,可以有什么通风量。当时香港SARS出来后,有三个报告,一个环境通风体系就是我写的。同时我们有一个热环境跟大气微气侯。同时我们规划交通发展。同时对热环境的评估。上面是我们对楼宇的评估。我们盖房子后无形当中都增加了噪音,如何把噪音排放出去,我们有一个噪音地图的研究。另外我们还有光环境。我们还有视觉的可持续。如何在维持西湖视觉,这是一个持续的计划量。如何打造能源的平衡。这是我们现在做得东西。在香港我们利用定位系统、调查系统、摇杆系统,做出生态栖息环境。我们要保护哪些地方,我们重要保护区域在什么地方。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大环境,不然文化很难跟大环境配合。同时我们也跟中国气象局合作。这也是我们2008年奥运控制污染的一个方式(见图)。这是我们绿化生态效益(见图),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图做定量性分析。这是我们香港盖高楼的时候,如何用视觉可持续增量。这是整个GIS模型。为什么GIS叠加呢?我们就是活性资料的应用。我们可以一直做,然后把环境做到最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重视这个技术的原因。因为我们要达到节能、节地。(2006-12-0116:43:55)
孟建民:谢谢邹教授。据我了解,邹教授他们那边有一台3000万价值的大的工作站,对检测绿色居住问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设备。将来在座各位有需要请邹教授那边参与的,我们都可以通过今天的交流建立这个关系,非常感谢邹教授,谢谢!下面我们有请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金广君教授发言,他的主题是:城市设计资源再分配的利益平衡手段。(2006-12-0116:51:52)
金广君:在学校做了20多年老师,经常跟学生说一句话,考试答卷不要跑题,今天我跑题了。为什么跑题了,有两个原因:第一,今天是规划局主办的会议,肯定要跟规划领导交流。另外,客观原因来说是大会组委会让我跑得题。这些年我经常参加城市设计方面的评审,我们有很多建筑设计院和国外设计事务所也参与投标、咨询,所以建筑师也做城市设计。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我们今天讨论城市生存之道,某种程度上我讲得是城市设计的生存之道。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再分配,是资源分配的平衡手段。讲这个题目之前我做几个说明,第一,我对城市设计的认识。我感觉大家对城市的认识不同,但是有一点,就是城市设计是有经济价值,是分配过程中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经济价值,当然也有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第二,城市设计不仅仅是设计本身,为什么今天我选择这个题目呢?我基于城市设计是设计又是管理。对规划局来说,他应该做城市设计管理的这部分。所以今天我选择的角度相对偏重于管理,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规划局领导对话。第三,我认为城市的研究切入点主要还应该从经济规律角度研究。以经济研究为基础,然后对城市景观、美学以及城市设计的法律、实施做研究。这就是我讲之前的三点说明。这是我的几点认识(见图),不管什么城市,城市资源本身都有巨大的价值。我们研究了美国、新西兰、英国,研究报告表明有2/3城市设计项目都是基于经济发展。所以城市设计对经济资源的分配是很重要的。城市设计对经济发展是很有作用的。从我们几项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资源是有经济价值的。这是对城市设计过程过程框架的认识,城市设计有双重特征,不仅有设计学特征,也有管理学特征。(2006-12-0116:56:35)
金广君:下面就是我要讲得主要内容,讲资源和空间资源。第二,分配与再分配。第三,利益与利益群体。第四,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第五,平衡与不平衡。总的来说就一句话,希望城市经济成为调整城市乐观杠杆。比如说资源,现在城市资源越来越膨胀,地球这么多人,资源已经枯竭了,人们都在为资源而战,包括海湾战争。很多人都是在为资源而战。空间资源有价值,他可以以不同形式表达,比如纽约中央公园什么都没有建,照样有价值。对空间资源来讲,本身价值方式是不一样的。不盖楼也可以体现其价值。这是国外一些例子,通过资源手段处理各种各样矛盾的问题。我们从深圳十大美宅榜来看,很多住宅都是把资源用得很足,交通资源、山、水、海等等,包括大学城也成为卖房资源的一部分。为什么我题目写了再分配,对空间资源来说,城市规划是资源的初次分配。城市设计是空间的再分配。不管设计什么建筑,从空间上都是对资源的再分配。这种分配针对此时此地多元主体活动。第三,利益与利益群体。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带来各种利益。城市设计同时也涉及到很多利益群体。整个城市设计过程中,利益群体在政府部门就是政府说了算,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为政府服务。第二,在市场运作平台上,作为开发商它是这个平台上说了算的人。管理平台是规划局的人说了算。如果公众参与的话,公众平台呼声很高。所以城市设计在不同群体里代表的话语权不同。所以城市设计是一个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比如深圳规划好,不是规划师的事情,不是市长的事情,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资源分配中,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资源分配中考虑所有团体利益问题。(2006-12-0117:01:57)
金广君: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法规、市场。我们从这个图片可以看到,这个幼儿园的阿姨把小孩子用绳牵在一起,这是看得见的手。城市设计是要用看不见的手控制。既要控制它,又要引导它。所以城市设计就有了导责和奖励制度。我们看到容积率的分布、对广场日照的考虑这都是看的见的手。这些是市场杠杆调整。最后我要讲得是平衡和不平衡。在我们城市中永远是不平衡的,像船一样,行驶过水面,就导致水面不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变成平衡了。再过一段时间又不平衡了。城市总是在发展,永远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下。大型建筑的建设对城市来讲都是不平衡的,怎么不平衡过程中求得平衡,这就是用经济杠杆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触媒效应,主要考虑到由于大型项目的干预导致城市不平衡,怎么样利用这种不平衡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不平衡,比如车发展多后,人和车就存在不平衡。新建筑肯定给城市带来不平衡。城市设计中有很多平衡的技术,现在很多城市设计方案有了地铁后,就会考虑怎么节约能源、怎么利用地铁来设计城市、塑造城市形象。另外还有精明增长。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个联合开发。还有建筑协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从设计方面、管理方面来解决在空间资源分配中怎么从不平衡到平衡,来建设和谐社会。这个特殊计划也是。城市是人居的场所,我们城市人越来越多,深圳从20多年前的3万人发展到1000万人,越来越多人聚集在深圳,他们都在享受分配资源。在分配资源中如何体现公正,党中央在号召,这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对城市而言,就是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共同都有责任,谢谢!(2006-12-0117:06:29)
孟建民:谢谢金教授。中国有一位资深的建筑学家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他说不同层次的建筑师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师。今天金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城市设计的简明扼要的讲座,对我们很有启发。金我教授把城市设计最基本的问题—平衡,给我们谈了一下,我觉得非常好。我认为建筑师不仅有平时做单体的经验,应该对宏观、纵观、微观三个方面都要研究。城市设计是建筑师不应该缺少的一课。所以金教授今天做城市设计内容的讲座,我认为非常及时。我也希望这个论坛后,大家对城市设计这个问题更加关注。下面有请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主持人祝波善主题发言,主题:设计单位的变革与发展—整合·集约·创新。(2006-12-0117:08:18)
祝波善:尊敬的孟院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的角色跟前面几位专家略有不同,在过去几年之内,主要为一些设计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我也注意到我们今天下午的主题叫“建筑设计行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发展之道,而不是生存之道。但是似乎这又很切题,在现在形势下,对我们相当多的设计单位来讲面临的确实是生存问题。我本人去年参加建设部组织的关于后WTO时期设计单位发展课题研究,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WTO过渡期结束后,我们国家设计单位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过去5年内时间,我们基本上错失了调整的机会。错失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过去几年市场太好,使我们忽略这个问题。而这个对建筑单位挑战最大,未来3-5年内这个行业可能面临洗牌,因此讲生存之道也有道理。前面几位专家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尤其是赵总发言。赵总是设计师出身,但是思考的是管理问题,似乎想抢我的饭碗。这一点我的体会很深,我们设计单位普遍面临一个问题,专家多,企业家少。大家更多的是用一个专家思路来管理我们企业,应该讲也导致很多问题。客观讲对我们设计单位过去的发展靠得是什么?靠得是我们人才、技术,而未来我相信必须要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我注意到刚刚赵总提到他过去做设计做得很好,现在要放弃。我就想到管理上一句话,如果你要全力的话,就超越他们。如果你厌弃的话,就让他们超越你。我们知识分子是自觉不自觉的以别人的失败证明自己的高明,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心态,所以就很难整合在一起。武侠小说里有一句话,真正的领导应该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样大家才真正有创新精神。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谈一下我们国家设计单位面临的变革。这个行业人才争夺更加激烈,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业发展从04年渐渐走向理性,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更趋于复杂。这是我们客观所面临的状态。(2006-12-0117:12:52)
祝波善:过去20年里我们一直在探讨,我们过去有三轮改革,前两轮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更多是机制上的优化,体现在内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改革。从90年代末期到现在的改革所涉及到产权制度的一些改变,更多的探寻产权多元化。这个过程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问题也是非常之多。包括我本人最近跟江苏省合作,对江苏省改完后这三年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我们新一轮的改革背景就是全球化、知识化、市场化,过去改革更多的是一种局部的,是纠偏的角度,而我们新一轮改革是全面的开放,涉及人才战略、创新、知识等等,立志与竞争能力的培育。第二个观点,我们设计单位必须要补的一个必修课就是整合、集约、创新。主要体现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真正建立适合我们建筑单位运作特征的公司治理体系。设计单位到底是什么特征?我概括为三个特征:1、依靠人。2、依靠团队。3、设计单位的生产和销售很难分离。坦率讲在我们建筑设计单位来讲,现在还保留这么多国有体制,这本身是一种历史的误会。根据我刚才讲得三种特征,这种制度不可能支撑这个业务运作的特点,因此我觉得这是第一个需要整合的,放在更高的平台上整合我们的制度资源。第二,产业链的整合。外资进入了到底带来什么挑战?我觉得是两个方面:第一,高端人才的流失。第二,整个价值链和高附加值这块我们失去竞争能力。因此所有设计单位都面临如何整合价值链、产业链,定位每家单位自己的业务定位。前面专家也提到了我们设计工作是需要一种团体能力,但是恰恰我们的团队在很多单位里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过去几年以产值为导向的运用模式基本上割裂了我们很多单位内部有机联系,大单位没有大单位的优势,小单位没有小单位的灵活。虽然我们也在喊要搞项目管理,但是只能留在表面。因此矩阵化、网络化对很多单位还是一个问题。(2006-12-0117:17:53)
祝波善:内部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对相当多单位亟待改变,目前所谓大排挡运作模式,各自为政模式,赚的仅仅是钞票。如果大家只是基于钞票考虑的话,什么文化、未来我想只能是一句空话。从集约化角度来讲,整合是为了达到集约化的方向,对人的利用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可以花钱雇一个人到一个岗位上,但是你花钱永远买不到一个人的积极性、热情、创新精神,恰恰对我们设计单位,积极性、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一些滞后也是很大的问题。虽然我们可以讲我们是知识型企业,但是恰恰做得很多事情不是这样。我认为创新对我们设计单位面临三个方面的创新亟待加强:第一,基础创新。基础创新讲起来稍微虚一点。对我们设计单位来讲急需知识管理。毫无疑问,人才流动是我们无法阻止乐观,人才流动怎么不影响每个单位发展运作,这是需要知识管理。很多单位已经演变出个体户、联营户的概念,这样就缺乏可持续性。第二,营销模式创新。我原来也是从政府出来的,我们很多问题是政府的问题,品牌营销方式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第三,文化的创新,一切的支撑一定要靠我们文化,否则这种改革只能是绕圈,进三步,退两步。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第三个观点,谈一谈我们设计单位关注的三个质,第一,体制。第二,制度,第二,机制。昨天上午我在国家干部学院讲课,前面讲几次每每被提醒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党校,不能随便发表言论。但是昨天学员提问的时候我不小心又反动了一把,有学员问怎么看中国体制改革,我说中国所有体制改革到现在为止基本是失败的。教育体制把人类灵师变成人的杀手。卫生体制改革把白衣天使变成白衣魔鬼。西方体制改革是有信仰的,我们的体制改革是没有信仰的。体制改革是要向自己开刀的,没有信仰怎么向自己开刀?(2006-12-0117:22:46)
祝波善:我们现在很多设计单位为了激励人员,恰恰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这是一条不归路。在管理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包括建立合适的职业发展体系,包括给更多的人机会。我认为这是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思考的。如果仅仅只想着金钱激励,那是一种庸俗的管理,最后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我们企业有些单位收入已经非常高了,文化里面就两个词,一个是前途,第二,图钱。我认为这是需要思考的。关于制度方面,也做到了有效平衡。中国企业的管理,包括设计院的管理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中国人太重面子、情分,所以很多问题就难以突破了。包括我们公司制度完善方面也是很难去有效执行。知识分子从追求终生就业岗位到追求终生就业能力。这就要靠制度的建设。知识分子很大的弱点是每个人能力有高低,但是挑人毛病的能力往往很强。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可以找出很多问题,因此我建议我们制度建立方面一定要经历三个历程,一个是僵化,第二,优化。第三,固化。我们知道一个组织里浪费最大的就是在这里纠缠不清,即使错误了也执行了,这对企业发展一定有好处,然后优化它,最后固化下来。这是制度方面的问题。最后以达尔文一句话与各位共勉,能够生存下来的往往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够适应变化的。谢谢大家!(2006-12-0117:30:15)
孟建民:刚才祝总谈得问题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我们只埋头干活,不看路的话很危险。提升我们管理水平是我们有方向感必经的手段。祝总在我们咨询行业里是资深专家、也是权威专家,目前也是我们设计总院的咨询顾问。如果在座各位,特别是很多院长、管理者对设计管理的提升有兴趣的话,可以找祝总联系。今天九位嘉宾讲演可以说非常精彩。他们用短短的半天时间把他们几个月或者几年思考的问题,几十年的专业经验用半天时间给我们做了浓缩传授。我想对我们来讲非常难得,非常受启发。下面我们再留一点时间给与会同志做一些互动,大家对今天九位专家,特别是后面四位专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2006-12-0117:32:18)
问:我有一个有关设计行业国际化的问题,想分别请教龚书楷先生、赵小钧先生。我们所知中建国际是一个国际化比较高的本土设计团队之一,我的具体问题是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以及年轻的设计团队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化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国际化?(2006-12-0117:33:20)
龚书楷:我想对年轻的建筑师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我到了美国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当时我是他们设计部里比较年轻的,能够设计,又能够把施工办法研究出来然后实施的一个设计师。去到后,他们把人员分成一个小组去工作。他们做事情是非常有效率,隔了几个礼拜后,有一次再讨论项目,他们问得问题非常仔细,假如答不出的话,会被批评。我第一天开会出来后,话都说不出来。怎么会这么厉害。最后他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你不懂的就要去找答案,但是你不要来我这里开会答不出问题。他说我公司里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人,建筑上不懂的可以找他们。结果我第二次开会就好多了。第三次以后都没有被骂了。在整个专业工作经验里,我在那里工作了只有一年半,但是我一生里受用最多的是在那里。谢谢!赵小钧:多谢提问我。怎么国际化,我们名字叫中建国际,我们就是国际化。当国际化这三个字不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国际化了。我们想国际化的时候显然就不是国际化。我们做了很多设计,在这里面有很多关于中西方文化对抗、交融当中的感悟,真正的国际化是交融的状态,分不出你我,这才是国际化。很多场合下我诅咒了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特别讨厌这句话,这句话听起来没有错,但是这里面隐含的意味就是阻止我们国际化。这有可能造成对抗。第二,标准之争。我们希望世界的标准认可我们,当你丧失了一种高度判断一件事好坏标准的时候,你用别人标准看待自己,这个时候你不可能超越,这是非常危险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走出去。你说印度电影是不是国际化的,他是不是世界的?我们看电影愿意看好莱坞的还是愿意看印度电影,显然印度电影不是国际化的。(2006-12-0117:38:45)
赵小钧:反过来说,看印度电影没有价值吗?他可以给印度当地人带来幸福,这就是价值。反过来我们看国际化,更多的应该是去学习。第二,把我们自己做工作的标准定义在一个真正的价值上,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这是重要的国际化一种标准。如果我们这么想了,就已经是国际化了,谢谢!(2006-12-0117:39:27)
问:我想提问香港中文大学邹经宇先生,在香港是否有行业规范要求在大型规划、设计中运用摇杆技术修正规划设计,并且摇杆技术在香港运用成果能否介绍一下?邹经宇:我可以大概解释一下。基本上摇杆遥测技术对发展商没有吸引力,因为香港地很小。主要运用还是政府部门、规划师。摇杆遥测不是只是卫星,还有天空、地面。我们跟国内合作最初是从天空、地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不同政府部门确实有使用这个技术。为什么这个技术还受限制呢?并不是技术质量的问题。我们是觉得摇杆技术运用规划、行政上有一个东西必须要突破,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管理。就是资料的交换。我们发现有时候交换中资料互相取用很不方便。上次我在苏州开会也提到数据交换在国内的困难度,所以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假如真要应用的话非常好,但是要有一个共通性、交换性才能普及下来,谢谢!(2006-12-0117:41:43)
问:请赵总介绍一下中建国际这个机构?我想请祝总对他们公司进行一个评价?赵小钧:所有事情我们都是开始做在,但是仅仅是开始。我们现在有四个分公司,其中有一个叫体育事业部。体育事业部中出现“事业部”这几个字已经意味着有转变。当时通用总裁对通用的改变等于说就是把各个诸侯变成组织,产生事业部这样的概念,我们之所以有事业部这个字眼,也是希望朝着这个方向走。我们把住宅设计、体育设计都可以视为产品,要有人对他负责,他的利润应该是多少,在市场上是一个什么战略,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必须有一个执行力才能让一个制度公司真正有核心竞争力。达到这个目标,从现在看我们必须要做得一件事就是必须要为每一个项目测算投入收益,只有这样,我们一系列创新才有执行力、安全感。基本上我们这个服务业成本计量方式就是时间,跟国外合作的话,一定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不做了,没钱了。预算怎么做的?是因为时间没有了。在我们组织职业化平台下,还不可能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东西让大家很容易得到好处,所以这是一个变革,变革不是一个舒服的字眼,变革是需要经历很多磨难,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 网络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服务合约
-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核心素养-填空题篇十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学生版+解析)
- 2024年KUKA机器人培训市场趋势及机会分析
- 电信行业云计算服务优化方案
-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与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 Visio+2024高级技巧实战培训
- 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服务合同
-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合同
- 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消防月主题培训课件: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含11月火灾事故)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度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2024年连云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92分(试卷)
- 说教材说目标-《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说课一等奖
- 收款确认函-模板(共2页)
- 刘毅突破英语词汇5000完整版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审批表.doc
- POSP概要设计说明书V31(参考)
- 派出所所长政协委员先进事迹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