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人胰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关于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人的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同,所以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B.胰岛B细胞在加工、运输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胰岛B细胞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细胞膜和核膜D.胰岛B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2.在圣露西亚岛有两种植物靠一种蜂鸟传粉。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内斗争B.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C.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蜂鸟的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会影响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3.一个神经元受适宜刺激后,图1为其轴突在某一时刻不同部位的膜电位图,图2为兴奋传至某一部位产生的动作电位。下列关于对上图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b~c区段处于反极化状态,正发生钠离子内流B.d~e区段处于极化状态,即为静息电位状态C.图1和图2所表示的轴突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图1中兴奋从b处传到e处需要(S-P)毫秒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在基因A和基因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A或基因B都能促进PEP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B.过程①与过程②所需嘌呤核糖核苷酸的数量一定相同C.该研究是通过抑制基因B转录过程来提高产油率的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油率高,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则产蛋白高5.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是反射行为B.寒冷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C.人通过物理方式散热,物理散热的过程都发生在体表D.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开始出汗6.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生物膜系统就越复杂B.某些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C.某些动物细胞失去核糖体后,自我更新能力增强D.将离体的叶绿体置于生理盐水中,也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靠种群密度这一特征就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在理想条件下,主要是环境容纳量影响了种群数量的增长C.某群落中不同昆虫的分布高度可能与其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D.草原被火烧、退耕还林、农田弃耕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8.(10分)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的高血糖小鼠,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上述小鼠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123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实验结果(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高于正常注:“+”和“一”分别表示适量添加和不添加A.第4组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小鼠B.第1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C.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D.两种药物也可以饲喂的方式添加二、非选择题9.(10分)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于PKU某因突变导致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苯丙酮酸。基因定点整合可替换特定某因用于该病治疗,即将正常PKU基因定点整合到PKU基因突变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替换突变基因。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注:图中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HB1和HB2为小鼠胚胎干细胞染色体DNA上突变的PKU基因两侧的一段DNA序列。(1)构建重组载体时,需要根据_____________序列分别合成HB1'和HB2',在二者之间除了插入正常的PKU基因和neoR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此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neoR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可用________技术将重组载体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相应区域互换,完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有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现用完成基因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写出鉴定思路、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2)研究人员调查投放区鲢、鳙的捕食对象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以便确定鲢、鳙的投放量,他们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4)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增加渔业产量,除了定期合理投放鲢、鳙,还要定期适度捕捞鲢、鳙。请依据种群增长的规律说明“定期适度”是指____________。11.(14分)在由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农民除了种地,有的开垦荒地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有的发展林下养殖,在林中放养鸡、鸭等,实现了绿色、生态和经济的同步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在能量流动中,浮游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入鳙鱼的能量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未被____________消耗、未被____________利用、未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2)果林中常存在小鼠、蛇两种生物,果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小鼠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随后蛇的种群数量也会增加,导致小鼠的种群数量下降。从长远角度来看,小鼠和蛇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甲图所示,某同学将浸过肝脏研磨液的相同大小的滤纸片放入15mL的质量分数为3%H2O2溶液中,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4片滤纸片放入质量分数为3%H2O2溶液中,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然后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乙图曲线。若将滤纸片改为2片,请在乙图中绘制出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曲线。_____________(2)若要乙图中的a值向上移动,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若要利用甲图装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补充下列实验步骤:①取三个相同且洁净的装置,编上1、2、3号。每个装置中放入4片浸过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②分别向装置中加入_______________,摇匀后静置5min。③分别向装置中加人_______________,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预期实验现象:略实验结论:酶活性的发挥需要最适宜的pH。(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活化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

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多肽,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并实现膜融合。在此时,对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然后再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再次实现膜融合,并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题目详解】A、同一个人的不同体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错误;B、核糖体只参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不参与加工、运输和分泌蛋白的过程,B错误;C、胰岛B细胞中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溶酶体,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正确;D、胰岛B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2、B【答案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题目详解】食物来源有别,可以很好缓解种内个体间因争夺食物的斗争。题干信息告知同种雌雄蜂鸟采蜜不同植物,食物来源不同,可缓解种内斗争,A正确;甲乙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突变导致的,但这种突变不是采蜜导致的,采蜜只能对其进行选择,B错误;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现存的生物之间的适应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正确;蜂鸟采蜜的同时会帮助植物传粉,不同性别蜂鸟采蜜不同植物,所以蜂鸟的性别比例及其种群密度对于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会有影响,D正确。

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种间关系,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共同进化的含义;识记种间关系,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3、D【答案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题目详解】A、b~c区段处于复极化状态,正发生钾离子外流,A错误;B、d~e区段处于去极化状态,B错误;C、图1和图2所表示的轴突兴奋传导方向均是由左向右,C错误;D、图1中兴奋从b处传到e处相当于从静息电位经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到零电位所需要的时间,即需要(S-P)毫秒,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1为其轴突在某一时刻不同部位的膜电位图,图2为兴奋传至某一部位产生的动作电位。4、D【答案解析】

由题意知,正常情况下,基因A控制酶a合成,促进PEP形成油脂,B基因控制酶b的合成,酶b促进蛋白质合成,因此A_bb产油率高,aaB_蛋白质合成高,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如果B基因2链转录,形成的RNA与1链转录的mRNA结合,阻止酶b的合成,因此不能形成蛋白质,PEP会形成油脂,产油量增加。【题目详解】A、由题图可知,基因A和基因B分别促进PEP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不能同时促进PEP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A错误;B、过程①与过程②转录出的两种RNA链互补配对,由于是嘧啶碱基与嘌呤碱基配对,而一条链上的嘧啶碱基数不一定与嘌呤碱基数相等,所以,当一条链上嘧啶碱基多时,另外一条互补链上就嘌呤碱基多,反之亦然,B错误;C、该研究是诱导转录出了互补RNA,与正常mRNA形成了双链,从而抑制了翻译过程,C错误;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高效表达酶a,不表达或低表达酶b,所以产油率高,同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蛋白高,D正确。故选D。5、D【答案解析】

人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要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中,要减少产热,增加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在温热的刺激下,刺激皮肤中另一种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题目详解】A、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骨骼肌是效应器,是反射行为,A正确;B、寒冷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代谢加快,产热增多,B正确;C、人通过物理方式散热,有辐射、对流、蒸发等,物理散热的过程都发生在体表,C正确;D、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29℃时人开始出汗,35℃以上时出汗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D错误。故选D。6、B【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了解细胞分化、生物膜系统、细胞呼吸的过程、核糖体的功能以及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相关知识,依据选项具体作答即可。【题目详解】A、动物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生物膜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成正相关,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A错误;B、需氧型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B正确;C、失去核糖体的细胞无法合成蛋白质,不能进行自我更新,C错误;D、离体的叶绿体离开了细胞的环境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D错误。故选B。7、C【答案解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题目详解】A、种群密度能反映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的种群数量,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A错误;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C、某群落中不同动物的垂直分布与其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C正确;D、被火烧过的草原、退耕还林、农田弃耕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8、C【答案解析】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在内分泌系统中,胰岛素是现在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题目详解】A、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第4组应选择对胰岛素不敏感(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的高血糖小鼠,A错误;B、小鼠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第1组的实验结果为高于正常,B错误;C、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因此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C正确;D、胰岛素为蛋白质,不能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酶降解,胰岛素不能用饲喂的方式添加,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HB1和HB2的碱基启动于、终止子限制酶、DNA连接酶鉴定与筛选含有正常PKU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能大量增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将该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小鼠,检测小鼠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若小鼠尿液中不含大量苯丙酮酸,说明PKU基因成功表达,基因治疗成功,反之,则不成功。【答案解析】

结合题图可知,互换后的小鼠染色体DNA,与小鼠染色体DNA比较,HB1和HB2的碱基分别替换成了重组载体的HB1'和HB2',并且增加了重组载体的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原来突变的PKU基因,替换成了正常的PKU基因。【题目详解】(1)据图分析,构建重组载体时,需要根据小鼠染色体DNA上HB1和HB2的碱基序列分别合成HB1'和HB2',并且在二者之间除了插入正常的PKU基因和neoR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组件。此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neoR基因可用来鉴定与筛选含有正常PKU基因的胚胎干细胞。(2)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载体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相应区域互换,完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胚胎干细胞的特点:能大量增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3)完成基因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思路、结果及结论:将该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小鼠,检测小鼠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若小鼠尿液中不含大量苯丙酮酸,说明PKU基因成功表达,基因治疗成功,反之,则不成功。【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干细胞以及动物细胞工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0、第一营养级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在种群数量超过K/2但还未达K值的一定数量时进行捕捞,并使捕捞后的剩余量为K/2【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题目详解】(1)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2)由于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因此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上一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根据上一营养级的生物量,确定鲢鱼鳙鱼的投放量,保证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输出的能量。(3)鲢鱼、鳙鱼等以浮游动物为食,是银鱼的竞争者,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导致银鱼种群数量下降。(4)根据“S”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种群数量在K/2值时增长速率最大,因此为了既要增加渔业产量,又要保证鲢、鳙的快速生长,需要进行定期适度捕捞,即在种群数量超过K/2但还未达K值的一定数量时进行捕捞,并使捕捞后的剩余量为K/2。【答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1、固定太阳能自身呼吸后一个营养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