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1页
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2页
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3页
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4页
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湖镇初中曹益平[前言]湖镇的民间艺术十分丰富,并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主要有龙舞、硬头狮、貔貅、小脚灯等。湖镇毛岭头滚花龙1955年春,参加全国“民间舞蹈”调演,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湖镇镇于二000年被浙江省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12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因历史变故社会变迁,一些传统文化艺术项目被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消亡殆尽。七十年代中后期,通过当地文化工作者的着力挖掘,被历史尘埃淹没的民间艺术重新得以“复活”。[摘要]湖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有许多知名的民间艺术,其中“滚花龙”曾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湖镇年轻一辈对此知之甚少,尤其是在校学生更是茫然,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由学校担负民间艺术传承的重任,将民间艺术的传承教学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尤其是体育课堂中,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展开论述。[关键词]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正文]一、民间艺术传承现状一位在文化部门工作的朋友坦言:“如今就是直接从事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的人员,也不一定真正地感兴趣。因为他们在学校中并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也没有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价值,对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更不了解。因此,工作以后也不可能满腔热忱地投身于这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保护民间艺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教育问题。在我县民间艺术濒临绝境,主要原因是后继无人,因此,将民间艺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安排进入学校的必修课程,不失为保护民间艺术的有效措施。将本地的体统民间艺术将其引进日常体育教学课堂中不失为明智之举。通过日常教学能形象地、直接地、全面地有效地传承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二、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1、收集文献资料发动全校师生收集文献资料,主要有王文章的《菲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徐玉珍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杨平和周广强的《谁来决定我们的校本课程:谈校本课程的开发》、黎星明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落脚点'》〉、朱雪静的《古沛八景的开发和利用》等,认真学习、分析总结民间艺术校本开发和实施的成功经验,追踪相关方面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设的意义、价值和理念。2、开展问卷调查在明确了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问题后,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民间艺术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已经具备的条件和限制因素。结果显示,学生对本土的民间艺术并不很熟悉,但大多数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这为我校的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校争取了县教科室和湖镇镇文化站的支持,聘请教科室商祝泉老师和湖镇镇文化站站长吕金贵老师为顾问,进行专业技术指导。3、开展素材大搜索湖镇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民间舞蹈《硬头狮子》、《麒麟》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硬头狮子》同时被列为省民间艺术保护项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镇现有11个民间舞蹈,2个传统戏剧列入《龙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校本课程素材比比皆是,我们组织了“民间艺术,魅力无限”的素材大搜索活动,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走访同村民间老艺人、实地调查、观看艺术表演等各种途径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有硬头狮、貔貅、小脚灯、滚花龙、断头龙、脱节龙、麒麟、小脚灯、三国走马灯等的来源传说、动作要领等等,学校汇总成册。4、设立“民间艺术展厅”根据积累的原始素材,学校进行了整理,2008年12月投入5000多元资金设立了“民间艺术展厅”,展出部分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让学生更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感受地方民间艺术文化的无穷魅力。三、构建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系湖镇民间艺术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甘蔗龙”、“青龙”、“滚花龙”、“麒麟”、“走马灯”、“小脚灯”、“硬头狮子”、“貔貅”、我们充分挖掘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编写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教材。教材读本分为历史变迁、传说故事、动作要领、相关图片、灿烂前景等五大块内容,还刻录可供学生欣赏、模仿的光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领域作为切入点,然后再向其它领域延伸。开展“湖镇毛岭头滚花龙进体育课堂”活动2008年9月开学初,学校成立了“滚花龙”表演队,同时将“滚花龙”的舞法渗透到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活动分为普及层次和提高层次两个层次。普及层次:各体育教师在每周体育课中安排一课时进行“滚花龙”的舞法教学;提高层次:在每周三第七、八节活动课中对学校“滚花龙”表演队进行提高培训,强化训练具体由曹益平老师和赖朝祥老师负责。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滚花龙”进课堂活动,2009年4月学校投入资金三千多元制作了一条滚花龙,并举行了盛大的“迎龙”仪式。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想参加“滚花龙”表演队的同学越来越多,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很多学生都说:“我要在体育课'滚花龙’的舞法教学时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争取加入'滚花龙’表演队疽'八(6)班的张鹏自豪地说:“这是我村的滚花龙,我爱我的家乡。”在体育课上吕金贵老师先向学生介绍“滚花龙”的套路:有布龙阵、引龙出洞、打龙圈、龙翻身、打云头、半月、龙跳腰、靠背、直捆、摇船、高山流水、珠戏龙头、龙跳珠、三跳、假跳、反跑龙、开东门、开西门、前后双珠、穿龙骨、破龙肚、盘龙等;然后详细地解说了舞龙的动作要领;最后手把手地教学生舞龙的动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吕老师教得很认真,学生练得很刻苦,现在学生舞起龙来有模有样。吕老师感到很欣慰,他说:“原先我担心很多民间艺术的道具、曲目只有我一个人掌握,哪一天我走了,或许就失传了,现在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我就不用担心民间艺术后继无人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简单的民族体育活动技能,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2011年4月学生舞龙表演参加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湖镇镇民间舞蹈大奖赛获得了特别奖,并赢得了两万多元的奖金。目前学校班班都有舞龙队,有学生表演舞龙队四支,全校形成了深厚了艺术氛围。2、开展学做婺剧操活动2009年3月龙游县婺剧促进会、龙游县文广新局、龙游县教育局联合在我校设立衢州市首家“婺剧进校园”实验基地。学校聘请浙江省民间艺人吕金贵,江山市婺剧团原专业演员徐侠前夫妇,县婺剧促进会会员王慧华作专业指导。并成立婺剧操编创工作小组,把婺剧戏曲中的一些特定动作进行串连,编创一套适合中学生练习,并有健康功效的婺剧操。学校还成立了学生“白鸽婺剧社”,现招收的社员有三十多名。婺剧操先在这些小社员在进行教授,然后由点带面逐步推广到各年级和老师中去。为了学习方便学校还录制婺剧操视频,通过校园电视台滚动播放,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访民间老艺人,了解当地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学生在调查中了解到:我镇有15个品种、64支民间文艺队伍散落在71个行政村中,其中龙灯8种、硬头狮子9对、貔貅28对、彩灯4支,正常开展活动的村有40个……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善于收集资料,富有创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4、开设艺术讲坛学校邀请积极投身当地民间艺术的发掘、恢复工作,并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的吕金贵老师为学校顾问,每周三给学生上课。吕老师给学生讲述湖镇各类民间艺术的起源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关于“甘蔗龙”的传说最吸引学生。吕老师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甘蔗仙子看到瀔水两岸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就有下凡之心,但看到凡间三年二头发大水,淹没庄稼,百姓生活十分艰苦,就动了恻隐之心,偷偷把种籽撒向人间,这东西一不怕水淹,二长得快,经济价值高,给凡间带来了甜蜜的幸福生活。凡人为了感谢甘蔗仙子,每逢甘蔗成熟期间,就把最大最粗的甘蔗抬到场地上,敲起锣鼓,跳起舞来,长长的甘蔗舞起来,活像一条龙灯,因而人们就叫它是甘蔗龙灯。不料甘蔗仙子偷向凡间散种之事给天上王母娘娘知道后恼羞成怒,立即把甘蔗种籽收回天庭,从此甘蔗就没有了种籽,而后又将甘蔗仙子斩成一节节,抛向凡间泥土,意为不得超身,但甘蔗仙子凡心不死,心是甜的。在第二年春天里,从节上长出的新芽,变成了甘蔗,从而又给人间带来了幸福。因此,世代人就依甘蔗节做种籽,直传到今。学生在欣赏感知中,认识和接受本土民间艺术,促使学生对民间艺术产生了兴趣。四、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1、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确保了民间艺术传承通过对民间艺术教育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梳理出我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即“民间文化”特色,围绕这一特色,我校列出具体方案,从外在的环境建设到内在的课程建设,都努力体现出“民间文化”特色。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自然地体会到民间艺术就在身边,时刻受到熏陶。建立“民间艺术展厅”,展示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甘蔗龙”、“青龙”、“滚花龙”、“麒麟”、“走马灯”、“小脚灯”、“硬头狮子”、“貔貅”等图片及相关文字介绍),让学生更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感受地方民间艺术文化的无穷魅力。办橱窗展览,介绍民间老师傅的勤奋学习和自我成才故事,展示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展示学生自己幼稚而又成熟的艺术作品,展示学生的开展的民间艺术活动风采。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又引领他们快乐地学习着民间艺术,确保了确保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学研究能力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方向前老师的论文《轻弹妙抚三部曲,综合实践有特色》获得了市2008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在县十一届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郑浩涛老师的论文《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获得了二等奖;方向前老师的论文《重视宣传因地制宜扎实有效立足长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获得了二等奖;何爱芳老师的《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获得了三等奖。徐才荣老师的论文《主动探索有效整合一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有效整合的探索》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的探索》分别获得了三等奖;曹益平老师的论文《校园绽放艺术花一浅谈民间艺术进课堂》获得了三等奖。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焕发了其内在潜能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和实施使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起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学生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激发了艺术情感,艺术素质得到充分的培养与提高。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各种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收集资料,富有创造精神,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活动还能学生体验到了以前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成功、快乐,使一些胆小懦弱、依赖性强的学生变得主动积极了,也让一些比较自我的学生学会了合作谦让。4、形成和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是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开发实施的适合学校自身的课程。2008年年初在市教科所、县政府、文化局、县教育局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校承担了市重点学校《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及实践研究,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为主体,其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智慧的杰作,借助学校民间艺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湖镇民间艺术为载体,利用已有的资源,开发新的资源,构建一种开放的校本课程体系,它为学生和教师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和效果的优化,更好地促进了师生发展,从而形成和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2009年3月被授予衢州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2009年9月被评为衢州市名校,2009年12月获市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