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教材_第1页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教材_第2页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教材_第3页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教材_第4页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PAGEPAGE74《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教材主编:聂宜民陈红艳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9年11月前言《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和应用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相关软件,提高利用GIS软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已经成为中国地理信息界用户群体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GIS技术平台之一,其应用遍布于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利用、测绘/制图、设施管理、石油/地质、环境保护、电力/电信、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因此,本实验课使用ESRI公司(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的ArcGIS软件9.2版本。与以前的软件版本相比,ArcGIS9.2在地理分析处理、高端制图、数据互操作和3D可视化以及开发工具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本实验课配合《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以及地信、土管学生学习的具体需要,针对土地利用方面的专业需求,对实验课的整体结构设置做了如下安排。本实验课主要由9个实验内容组成,共18学时。每次课都分为:老师讲解、学生练习、上交作业三个部分。主要介绍ArcGIS9.2软件中的制图功能以及空间分析等内容。实验一为ArcGIS的概述。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2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着重讲解实验课需要用到的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验二讲解ArcMap下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对ArcMap软件的框架、界面做详细的介绍,练习在数据窗口中创建、添加与管理ArcMap的数据,并进行显示设置;实验三讲解ArcMap下shapefile数据的编辑与修改。学会利用editor工具栏进行点、线、面数据的编辑与修改;实验四讲解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方法。介绍ArcScan扩展模块的功能,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验三操作的基础上熟练掌握ArcScan矢量化工具的各项操作,能独立完成图幅的矢量化、整饰等内容;实验五讲解符号编辑与属性表操作。使学生了解如何制作简单符号,了解ArcMap中属性数据的编辑,学会基于字段的记录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等操作。掌握合并与关联属性表,并理解二者的不同;实验六讲解空间数据查找(选择)与空间分析。练习图斑的查找方法,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学习空间数据合并,空间数据的去除、空间数据叠加等空间分析方法,并以市区购房选址为例进行练习;实验七分别讲解矢量数据的最短路径以及栅格数据的最佳路径分析问题。在介绍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辅以实例,让学生加以练习,以提高利用ArcGIS9.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路;实验八讲解图表与报告创建使用、图版设置以及地图整饰。练习如何整饰版面视图,添加各种地图要素,进行打印输出设置等;实验九讲解ArcGIS9.2的功能定制(用户自定义)与利用VBA进行宏的编写和二次开发。由于ArcGIS结构体系庞大,功能繁多,令人难以全部掌握,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愿批评指正,以便以后改进。2009年11月30日实验一ArcGIS概述一、实验目的:概述ArcGIS。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2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着重讲解实验课需要用到的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关基础知识;二、实验内容:1、ArcGIS的发展,ESRI产品历程总结软件名称发行年Arc/INFO1982PCArc/INFO1986ArcView、ArcData1990ArcCAD1992ArcSDE1994基于Windows-NT的ArcInfo、MO组件1996ArcInfo8、ArcIMS、AO组件1999ArcGIS8.12001ArcGIS9、ArcGISEngine、ArcGISServer2004ArcGIS9.22006ArcGIS9.320082、ArcGIS9.2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ArcGIS9.2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平台)ArcGIS作为一个可伸缩的平台,无论是在桌面、服务器、野外还是通过Web应用,为个人用户也为群体用户提供GIS的功能,它包含了四个主要的部署GIS的框架:桌面GIS软件:专业GIS应用的软件包,包括:ArcReader、ArcView、ArcEditor、ArcInfo和ArcGIS扩展模块。服务器GIS软件:ArcIMS、ArcGISSERVER和ArcGISIMAGESERVER。移动GIS软件:ArcPAD以及ArcGISMobile。桌面开发GIS软件:ArcEngine。在了解了ArcGIS9.2整体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本实验课着重讲解的是ArcGIS软件的桌面部分,即专业的GIS应用软件包。同时需要说明的是,ArcView、ArcEditor、ArcInfo是桌面软件由面向初级用户到面向企业(专业)用户的不同版本。ArcView是ArcGIS桌面系统中三个功能产品级别的第一个。它包括下面的应用: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和ModerBuilder。它是一个强有力的GIS工具包,提供了数据使用,制图,制作报表和基于地图的分析。ArcEditor是GIS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编辑的平台,可以创建和维护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shapefile和其它地理信息。它除了具有ArcView中的所有功能之外,还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模型,支持geodatabase高级行为和事物处理。ArcEditor可以创建各类geodatabase(包括个人级和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ArcInfo是ArcGIS桌面的旗舰产品。它包括前两者的所有功能,能完成各种操作。除此以外,它所提供的ArcToolbox中的工具集是最完整的,支持高级的空间处理。注:本实验以ArcInfo9.2为基础,实验中涉及到的各类操作均以ArcInfo的安装为基础。3、了解ArcGIS桌面部分各基本模块的功能(1)ArcMap:是ArcGIS桌面系统的核心应用,可实现空间数据编辑、查询、显示、分析、报表和制图等一系列GIS功能。它可以以不同的视图显示地图――地理数据视图和版面视图:在地理视图当中可以完成数据的编辑、查询、显示、分析等一系列功能;在版面视图中,可以添加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制图元素来完成地图的输出。(2)ArcCatalog: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的GIS数据。它提供了像Widows资源管理器一样的数据管理方式,可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以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3)ArcToolBox:包含了用于空间处理GIS的工具,它可实现各种空间数据的转换,用户可以用它来导入、导出数据。另外,ArcGIS还提供了可被添加到界面上的不同的工具条来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操作,用户也可以添加自己定制的工具条,无需编程。4、ArcMap基本操作(1)启动ArcMap:两种方式,第一,通过点击【开始】︱【程序】︱ArcGIS︱ArcMap命令;第二种方式,即双击桌面ArcMap快捷方式。(2)进入的ArcMap的三种方式:1)创建一幅新的空地图(Anewemptymap)2)应用地图模版创建新地图(Atemplate)3)打开一幅已经存在的地图(Anexitingmap)(3)ArcMap窗口介绍:(4)项目窗口操作:(掌握使用几种常用工具)1)打开窗口2)移动窗口3)改变窗口大小4)将窗口收缩为图标:最小化、最大化、还原5)关闭窗口(5)查看图形属性信息:打开属性表或者通过工具条上的属性查询按钮。(6)学习使用菜单1)选取和撤消菜单,几种快捷菜单;2)选取和撤消按钮栏中的按钮;3)选取和撤消Customize中的工具。(7)使用ArcGIS帮助获得帮助的方式有两种:1)通过菜单使用帮助:单击菜单栏的“帮助”;2)使用快捷键F1获得帮助:选中要获得帮助的信息,按F1键获得相应的帮助信息。(8)在ArcMap的工具栏中打开ArcCatalog和ArcToolBox。三、思考题1、ARCGIS有哪几个基本模块,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有哪些?2、系统有哪些窗口操作?实验二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一、实验目的:掌握DataFrame和layer的各种常用操作。练习在数据窗口中创建、添加与管理ArcMap的数据,并进行显示设置。二、实验内容:ArcGIS9.2的数据组织形式是多文档的,它的基本组织形式是:MapDocument(工程)-DataFrame(layers即数据层)-Layer(单个数据层),相同类型的地理要素(即点、线、区文件)都放在同一层Layer中。1、创建新的MapDocument(工程文档):(1)启动ArcMap时创建:打开ArcMap程序,会弹出StartusingArcMapwith对话框,选择第一项:Anewemptymap,则创建了新的工程。(2)启动ArcMap后创建:单击File菜单,点击New命令创建新的工程。2、工程文档的保存:单击File菜单,点击Save命令保存新建或打开的工程文档,工程文档的后缀名为.mxd。保存工程文档时,单击documentProperties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DataSourceOptions按钮,在DataSourceOptions对话框中设置工程文档保存的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Storefullpathnames:按绝对路径存储。Storerelativepathnames:按相对路径存储。3、DataFrame的操作:(1)创建新的DataFrame:Insert-DataFrame(2)激活DataFrame:如果一个工程中有多个DataFrame,而想激活以显示某一DataFrame,具体操作:选中要显示的DataFrame,右键-Activate;(3)删除DataFrame:从多个DataFrame列表中选取要删除的DataFrame,右键-Remove。4、创建新数据层layer:ArcGIS对数据的管理存在于ArcCatalog模块中:点击开始-程序-ArcGIS-ArcCatalog,进入ArcCatalog模块,或在ArcMap中的菜单栏中-Tools-ArcCatalog,在左边的目录树中选中要存放数据的路径,在右边的数据管理窗口中点击右键-New,选中要创建的数据类型,最常用的数据类型是Shapefile(.shp),它又可分为point/polyline/polygon,设置完按确定。注1:理解一个Shapefile文件即为一个Layer。注2:在新建shapefile文件的时候,给新建的shapefile文件附上坐标系统和投影方式。(简单演示讲解)5、数据层(Layer)的操作(1)添加已有的数据层ArcGIS可以接受的数据格式有:*Shapefile(.shp)*Geodatabase(.mdb)*dBASETable(.dbf)*ARC/INFO地图库数据*图象数据或ARC/INFO栅格数据*CAD数据(后缀为.DWG、.DXF的文件)具体步骤为:File—AddData确定,或点击按钮栏中的AddData图标(2)存储数据层路径每打开一个工程时,系统会根据地图文档中记录的数据层的路径信息打开数据,如果磁盘中的数据文件的路径发生了变化,而再次打开工程时没有指定新的路径,工程打开后,内容表中的数据层名称前就会出现一个红色的惊叹号,表明该数据层没有相应的原数据连接。这时需要重新连接数据层与原数据,具体过程如下:※鼠标指针放在出现惊叹号的数据层上单击右键※打开数据层操作快捷菜单,指向data命令,弹出data操作菜单※单击setdatasource命令,打开datasource对话框※在datasource对话框中找到原数据的位置单击add,这样数据层与原数据的连接关系再次建立。(3)数据层的显示控制Layer显示/关闭:Layer名左侧的小方框设置为“√”时,该Layer在视图窗口内显示,小方框为空时,Layer不被显示,默认情况下是(singlesy0mbol)单一符号显示。分类显示:选中要分类显示的图层,右键-Properties-Symbology,在Show对话框中选择分类显示Categories-uniquevalue,在valuefield字段中选择分类显示字段-单击addallvalus按钮,可实现对图层的分类显示。(4)改变数据层名称鼠标左键选择需改变名称的数据层,再次单击,输入新名称。(5)调整数据层顺序点线区要素的显示顺序是:点在上、线在中、面在下。(6)复制与删除数据层选中要复制的数据层,右键-copy,选中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数据层,右键-pastelayer,复制图层,右键-delete,删除图层。(7)设置数据层比例尺如果数据组没有比例尺,首先要设置数据组的比例尺:选中处于激活状态的数据组,右键-properties,选择general选项卡,在units框中设置map和display的显示单位-确定。A设置数据层绝对显示比例尺:鼠标放在要设置绝对比例尺的数据层上,右键-properties,选择general选项卡,选择don’tshowlayerwhenzoomed单选按钮,在outbeyond文本框中输入最小显示比例(minimumscale),在inbeyond文本框中输入最大显示比例(maximumscale),确定。B设置数据层相对显示比例尺:鼠标放在要设置相对比例尺的数据层上,右键-visiblescalerange,单击setminimum(maximum)scale,设置最小(最大)显示比例。C删除数据层相对显示比例设置:鼠标放在要删除相对比例尺的数据层上,右键-visiblescalerange,单击clearscalerange,删除显示比例设置。三、思考题:掌握DataFrame和layer的常用操作。实验三ArcMap下的数据编辑与修改一、实验目的:学习ArcMap下shapefile数据的编辑与修改。学会利用editor工具栏进行点、线、面数据的编辑与修改;二、实验内容:1、编辑点、线、面文件的流程:在ArcMap中,首先将点、线、面文件添加到当前DataFrame中。(1)在菜单Tools-Customize-选中Editor-Close,将Editor工具条弹出;(2)开始编辑:点击Editor下拉按钮,选择StartEditing,在目标图层(Target)中选择要进行编辑的图层。在任务(Task)中选择要进行编辑的相应任务;(3)进行编辑:选择绘图工具或使用编辑菜单进行各种编辑,如:创建、删除、复制、分割、合并等操作;(4)保存编辑:点击Editor下拉按钮-SaveEdits;(5)停止编辑:点击Editor下拉按钮-StopEditing。2、目标图层的种类有三种:点,线,面文件。可以使用的绘图工具各不相同。3、Task主要任务:CreateNewFeatures:创建新的要素。ReshapeFeature:整形要素。选中要素,使用sketch工具画线,该任务会自动根据闭合的图形整形要素。CutPolygonFeature:对多边形要素进行内部分割,选中多边形,使用sketch工具在多边形内部进行分割,则在当前图层生成新的图形。MirrorFeatures:镜像要素。选中要素,使用sketch工具画线,则以该线为对称轴复制该要素。Extend/TrimFeatures:延伸/切割线要素。选中下图中左边的两条线,使用sketch工具画线(从上至下),则生成右边的图形,上面一条线被延伸,下面一条线被切掉左边的部分。ModifyFeatures:选择该任务则使要素进入草图状态。CalibrateRouteFeature:在线形参考中使用,需和routeediting工具条配合使用。ModifyPortionofaLine:在线形参考中使用,需和routeediting工具条配合使用。拓扑编辑暂不介绍,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学习。其他编辑任务:SelectFeaturesUsingaLine:使用线选择要素。SelectFeaturesUsinganArea:使用面选择要素。Create2-pointLineFeatures:创建线要素。注意不是在草图状态结束后才创建线,而是在每相邻两个草图节点间都创建线要素。4、绘图工具:SketchTool:使用草图工具来创建点要素或是线或面要素的节点。双击或是F2键结束草图状态,转化为要素。IntersectionTool:使用相交工具在两个线要素相交(或延长相交)的地方创建一个节点操作办法:鼠标放在相交的两条线上,当出现虚线时鼠标左键单击一下,即可创建节点。ArcTool:创建一个带参数的弧段,该弧段只有两个节点。操作办法:点击一个点作为起始点,点击第二个作为轴的方向(该点不可见),最后点击一个点作为终点。MidpointTool:自动计算鼠标点击的两点的中点,自动创建节点。EndpointArcTool:创建指定半径的弧段。操作办法:点击两点分别作为起止点,按R键输入半径。TangentTool:创建与指定线相切的弧段,形成一个完整的要素。操作办法:选中线,进入草图状态,选择该工具。Distance-DistanceTool:确定在距两点指定的距离处的点。操作办法:鼠标点击一目标点,按R键输入半径,再点击另外一目标点,按R键输入半径。Direction-DistanceTool:确定在距某点指定角度和另一点指定距离处的点。操作办法:点击要指定方向的点,按A键输入角度(逆时针),然后点击要指定距离的点,按D输入距离。TraceTool:跟踪已有的要素,按照设置的偏移量画出新的要素。操作办法:选中已有要素,使用Trace工具,按O键设置偏移量(前加空格表示负偏移量),然后在地图上任意单击一点开始跟踪。5、编辑菜单编辑菜单包括了主要的编辑任务的一些通用的设置,包括开始停止编辑、是否保存编辑、编辑捕捉环境的设置和其他一些选项的设置;以及一些通用的工具,下面分别给予介绍:move:选中某要素,输入X、Y的偏移量,移动该要素split:打断线,与目标图层无关。可以按照长度、比例和m度量值三种方式打断线。divide:与目标图层有关。如果选择的目标图层是线图层,可以打断线,如图所示将线打断成两部分;如果选择的目标图层是点图层,则生成4个点(加上线的两个端点)。buffer:生成缓冲区,与目标图层有关,可以是线图层也可以是面图层。(最好先用measure工具量测一下距离)copyparallel:复制线,与目标图层有关,按照指定的距离生成新的线要素。merge:与目标图层无关,其属性和merge对话框中选择的某个要素一致。union:与目标图层有关,生成的要素无属性值。Intersect:对于重叠或部分重叠的线或多边形,将重叠部分生成新要素,与目标图层有关。clip:利用线或面的缓冲区来裁剪面要素,与目标图层无关。6、点的主要生成方法草图工具生成任意点。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输入绝对坐标生成点。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草图工具内容菜单(sketchtoolcontextmenu)里选择AbsoluteX,Y。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输入X,Y坐标生成点。输入坐标增量生成结点。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草图工具内容菜单(sketchtoolcontextmenu)里选择DeltaX,Y。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输入X,Y坐标生成线段的结点。距离工具生成点。方法参见Direction-DistanceTool。方位距离工具生成点。方法参见Direction-DistanceTool。交接工具生成点。方法参见IntersectionTool。中点工具生成点。方法参见MidpointTool。7、线的主要生成方法草图工具生成任意线。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生成起点,再单击鼠标左键生成第二个结点,单击鼠标右键,在草图工具内容菜单里选择finishsketch,结束绘图。定义角度参数生成线。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生成起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草图工具内容菜单里选择direction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角度值。定义长度参数生成线。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生成起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草图工具内容菜单里选择length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长度值。定义角度长度参数生成线。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生成起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草图工具内容菜单里选择direction/length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角度/长度值。平行线、垂直线、角度线的生成。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生成起点,然后选择参考线,在参考线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草图工具内容菜单里选择parallel、perpendicular、segmentdeflection选项。圆弧工具生成弧段。方法参见ArcTool。终点圆弧工具生成弧段。方法参见EndpointArcTool。迹线工具生成弧段。方法参见TraceTool。8、面的主要生成方法草图工具生成面。选择绘图工具下的SketchTool工具,在图上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生成起点,依次输入结点,最后闭合成区。坐标生成面。使用绝对坐标或坐标增量的方法,可用来生成直角多边形。直角结束方式生成面。结束时单击鼠标右键,在草图工具内容菜单(sketchtoolcontextmenu)里选择squareandfinish。9、各种常用操作技巧结束草图工具(编辑)的三种方式:(1)双击鼠标左键;(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finishsketch);(3)F2键;各种常用快捷键F6(输入绝对坐标)、D(距离,长度)、R(半径)、A(角度)等。三、思考题:1、如何进行点、线、区的编辑操作?2、掌握要素的复制、合并、分割、裁剪、边形、结点编辑等具体编辑操作。实验四栅格数据矢量化一、实验目的:学习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方法。介绍ArcScan扩展模块的功能,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验三操作的基础上熟练掌握ArcScan矢量化工具的各项操作,能独立完成图幅的矢量化、整饰等内容。二、实验内容:ArcScan是ArcmapDesktop中栅格矢量化的扩展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强大且易使用的栅格矢量化工具。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捕捉栅格要素,以交互追踪或批处理的方式直接通过栅格影像创建矢量数据。ArcScan栅格数据矢量化流程激活ArcScan在ArcMap菜单栏中单击Tools下拉菜单;再下拉菜单中选择Extensions命令,弹出Extensions对话框;选中对话框中的ArcScan前的复选框。这样,就可以在ArcMap中激活ArcScan工具了。打开ArcScan工具栏ArcScan作为矢量化工具,可以再ArcMap应用程序中调用操作。再ArcMap窗口菜单栏中选择view/toolbars/ArcScan菜单命令,将ArcMapdesktop的扩展模块添加到程序中去;ArcScan工具栏将自动弹出,显示到ArcMap桌面上,但如果本地图文档中没有栅格数据,工具栏是灰色的(不可用)。栅格数据二值化将需要矢量化的栅格地图添加到ArcMap中。如果有必要,对该栅格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这里的二值化,其实是将栅格图像的符号化方案设置为两种颜色分类显示,这个操作相当于将栅格数据划分为是或否两个种类。完成二值化以后,ArcScan工具栏仍然是不可用的。设置新要素存储的载体需要将先前创建好的shapefile地图层和先前创建好矢量图层添加到同一个地图文档中。之后按照前述激活ArcScan工具栏,并且选择【开始编辑】按钮,ArcScan工具栏便可以用了。要素生成环境设置这里主要介绍要素生成过程vectorization下的option选项中某些参数的设置,再vectorizationoption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在vectorizationMethod(普通方法)选项组中选择centerline(中心线)或outline(轮廓线),设置栅格色调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利用togglecolors按钮可以改变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在previewsymbols选项组中可以设置线和多边形的颜色、色调和图案。交互式跟踪矢量化下面以ArcMap的例子数据为例,介绍利用ArcScan进行跟踪数字化的操作过程。导入已有数据启动ArcMap;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open按钮;选择ArcScanTrace.mxd默认安装情况下,该数据位于“C:\ARCGIS\ARCTUTOR\ARCSCAN”文件夹中。选择后单击【确定】按钮导入数据。改变栅格图层的特征必须对栅格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后才能利用ArcScan的工具或命令,可以通过拉伸来改变栅格特征进行二值化处理。在ArcMap数据窗口中选择parcelscan.img栅格图层,右击并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命令;再随后打开的layerproperties对话框中切换到symbology选项卡;在show列表框中,单击uniquevalues;单击ok按钮。进入编辑状态ArcScan扩展模块必须在编辑状态下才能使用,在editor工具栏中单击editor右侧的下三角按钮打开editor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startediting命令进入编辑状态,ArcScan工具栏中的工具就被激活了。设置栅格捕捉选项栅格捕捉设置影响跟踪过程,这些设置在rastersnappingoptions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再ArcScan工具栏上单击rastersnappingoptions按钮,打开对话框;将maximumwidth设置为7,进行这一设置是为了在跟踪时能够捕捉到位于边界位置的栅格像元;单击ok按钮;在editor工具栏中的editor右侧的下三角按钮打开editor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snapping命令来打开snappingenvironment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的列表中单击“+”号展开;选择centerlines工具和intersection工具来进行捕捉。跟踪栅格像元来建立线要素设置好栅格捕捉环境好,就可以开始栅格像元跟踪了,可以利用vectorizationtrace工具来创建线要素。在ArcScan工具栏中单击vectorizationtrace按钮;移动鼠标指针到捕捉的边界交点后单击,开始跟踪;利用vectorizationtrace工具创建线要素;继续利用vectorizationtrace工具来跟踪外部边缘;当跟踪完成整个边界,按F2键完成草图。一个新的线要素显示了这块地的边界。跟踪栅格像元来创建面要素改变编辑的目标层,选择parcelpolygons图层来创建面状要素。在editor工具栏的target下拉列表框中选择parcelpolygons选项;在ArcScan工具栏中单击vectorizationtrace工具;移动鼠标指针到捕捉到的地块左下角并单击,开始跟踪;单击地块的右下角,创建面的一段变线;逆时针方向继续跟踪地块;当鼠标指针回到开始点时按F2功能键完成创建面;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全部编辑过程,在editor下拉菜单中选择的saveedits命令,保存结果;在editor下拉菜单中选择stopediting命令,退出编辑状态。批处理数字化如果要编辑一个扫描的地图,就要删除不需要矢量化范围的像元,栅格被处理后,将利用批处理矢量化模式来生成要素,所以开始进行批处理数字化时,必须要打开包含栅格数据、两个shapefile文件的地图文档。启动ArcMap打开arctutor安装路径(默认安装情况下目录是C:\ARCGIS\ARCTUTOR\ARCSCAN)下的ArcScanbatch.mxd文档。也可以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定位到此文件夹下,然后双击该文档直接打开该地图文档。确定清除区域选择parcelscan.img栅格图层,右击并再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命令;在打开的layerproperties对话框中单击打开symbology选项卡;在show列表框中,单击uniquevalues选项;单击ok按钮;在editor下拉菜单中选择startediting命令,开始编辑。清除矢量化的栅格进行批量处理矢量化时,需要对图片进行处理,清除不必要的、影响数字化过程的栅格,如:地图上的污染、噪声等,或已经矢量化完的部分栅格。ArcMap提供了3中工具来完成这项任务,分别是:rastercleanup工具、magicerase工具和cellselection工具,可以在使用中依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下面分别介绍。rastercleanup工具清除矢量化的栅格当执行批处理矢量化,在生成要素之前必须编辑栅格影像,这个过程ArcScan提供了rastercleanup工具来清理不必要矢量化的内容。单击打开rastercleanup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startcleanup命令开始清理工作;单击打开rastercleanup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rasterpaintingtoolbar命令,打开rasterpainting工具栏;单击rasterpainting工具栏中的擦出工具;单击并按住鼠标左键来擦出地块顶上的注记,一直到完全擦除为止。利用magicerase工具清除矢量化的栅格除了擦除工具以外,rasterpainting工具栏还提供了另一个工具magicerase工具,允许通过单击并画框的方式来擦除连续的一系列像元。用同样的方法打开rasterpainting工具栏;单击magicerase工具;围绕着地块中间的注记画一个框来擦除这个注记。这个注记就会被从影像上擦除。利用cellselection工具清楚矢量化的栅格。当影像需要大批量处理时,采用上述方法就有些麻烦了,所以可以联合使用cellselection工具和栅格擦除工具。为了更好地显示编辑区域,需要使用cellselection的书签。单击打开cellselection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selectionconnectedcells命令;在打开的selectionconnectedcells对话框中,在栅格区域总像素(entertatal)数值框中输入500,这个表达式将选择栅格中所有的注记;单击ok按钮。现在栅格中所有的注记对应的像元都被选择上了;在rastercleanup下拉菜单中选择eraseselectedcells命令来删除选中的像元。矢量化参数设置批处理矢量化依靠用户自定义的设置,这些设置将影响产生的要素的形状,这些设置依赖所使用的栅格数据类型,一旦为栅格决定了相应的设置,就可以将他们保存到地图文档或独立的文件中,矢量化参数可以应用vectorizationsetting对话框来设置。在ArcScan工具栏中单击打开vectorization下拉菜单,并在其中选择vectorizationsetting命令,打开vectorizationsetting对话框。现在可以修改矢量化设置来确保生成最佳的结果;改变maximumlinewidth数值框中的数据为10;改变compressiontolerance数值框中的数据为0.1;单击apply按钮来保存设置;单击close按钮。预览矢量化ArcScan提供了一种方式来预览批处理矢量化生成的要素,这可以帮助确定以怎样的设置将影像矢量化,当设置被改变了,预览也可以随着单击vectorizationsetting对话框中的apply按钮来改变,这个设计允许你最佳地调整矢量化设置。在ArcScan工具栏中单击并打开vectorization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showpreview命令。地图中将预览矢量化后的结果。生成要素批处理矢量化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生成要素,generatedfeatures对话框允许选择保存新要素的图层和执行矢量化。单击打开vectorization下拉菜单并在其中选择generatedfeatures命令,打开generatedfeatures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parcellinebatch。单击ok按钮。在ArcMap中的tableofcontents列表中的parcelscan.img栅格图层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zoomtolayer命令来显示新生成的要素。刷新显示后,你将看到新生成的矢量要素。一旦生成要素完成,就可以停止编辑并保存结果完成练习。单击并打开editor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stopediting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yes按钮来保存编辑结果。三、思考题:1、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方法有哪些?2、给定一幅底图,如何进行矢量化?实验五符号编辑与属性表操作一、实验目的:了解如何制作简单符号,了解ArcMap中属性数据的编辑,学会基于字段的记录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等操作。掌握合并与关联属性表,并理解二者的不同。二、实验内容:符号编辑ArcMap拥有完整的符号管理系统,用于对不同类型的图例符号、地图要素、标注类型、色彩方案、坐标系统等进行统一管理,这就是图式符号库。ArcMap系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图式符号库,图式符号库中包含了编制各种不同类型地图所需要的大量图例符号和相关要素,如果系统所提供的图式符号库不能满足需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修改现有的图式符号库,也可以建立自己专用的图式符号库。在此,我们主要介绍符号的制作过程。1、点状符号的制作点状符号用于表示或绘制点状分布的空间要素及其标注,可以与线状符号、面状符号、文字符号联合使用,表达更为丰富的空间要素属性。点状符号又可以分为4种:简单符号(Simple)、字符符号(Character)、箭头符号(Arrow)、图片符号(Picture),而无论哪种符号的制作,都必须首先借助图式符号管理库操作,生成新的点状符号。点状符号的生成过程:1>在ArcMap窗口标准工具条上单击Tools命令,打开Tools下拉菜单;2>将鼠标指向Styles,展开图式符号管理菜单;3>单击StylesManager对话框,在左侧目录树选择需要加载新点状符号图式库(MarkerStyle);4>鼠标放在右侧窗口,单击右键打开图式符号操作快捷菜单;5>鼠标指针指向New命令,并单击MarkerSymbol命令;6>打开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根据需要编辑点状符号,单击OK按钮。(1)简单点状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单击简单点状符号类型:SimpleMarkerSymbol;2>在Units下拉框中确定简单点状符号单位:points;3>在SimpleMarker选项卡Style下拉框中符号外轮廓形状:Square;4>在SimpleMarker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5>在SimpleMarker选项卡Size微调框中确定符号大小:10.00;6>选中UseOutline(使用外轮廓线)复选框,单击OutlineColor按钮,确定符号外轮廓线颜色,单击OutlineSize按钮,确定符号外轮廓线粗细;7>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前面的小方框,控制符号的显示与否;8>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后面的小锁,控制符号颜色调整的可否;9>单击OK按钮(完成简单点状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10>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2)字符点状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单击字符点状符号类型:CharacterMarkerSymbol;2>在Units下拉框中确定字符点状符号单位:points;3>在CharacterMarker选项卡Font下拉框中字体:ESRIDefaultMarker,在CharacterMarker选项卡Character列表中确定符号类型;4>在CharacterMarker选项卡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5>在CharacterMarker选项卡Size微调框中确定符号大小:20.00;6>单击Mask标签进入Mask选项卡,在Style类型中选择Halo(符号外围有晕环);7>单击Symbol按纽确定晕环的底色与轮廓线粗细,在Size微调框输入符号晕环的大小;8>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前面的小方框,控制符号的显示与否;9>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后面的小锁,控制符号颜色调整的可否;10>单击OK按钮(完成字符点状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11>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3)箭头点状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单击箭头点状符号类型:ArrowMarkerSymbol;2>在Units下拉框中确定简单点状符号单位:Centimeters;3>在ArrowMarker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红色;4>在ArrowMarker选项卡Length微调框中确定箭头长度:1.00;5>在ArrowMarker选项卡Width微调框中确定箭头宽度:0.5;6>在Layers选项卡单击复制按钮(复制刚才设置的箭头符号);7>在Layers选项卡单击粘贴按钮(粘贴刚才设置的箭头符号);8>在Layers窗口出现上下两个箭头符号;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9>单击Layers窗口下面的箭头符号,在ArrowMarker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黑色;10>在ArrowMarker选项卡的XOffset微调框确定箭头水平位移:-0.05;11>在ArrowMarker选项卡的YOffset微调框确定箭头垂直位移:-0.05,形成带有阴影的箭头符号;12>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前面的小方框,控制符号的显示与否;13>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后面的小锁,控制符号颜色调整的可否;14>单击OK按钮(完成箭头点状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15>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4)图片点状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单击图片点状符号类型:PictureMarkerSymbol;2>『打开』对话框出现,确定图片文件目录,确定图片文件格式和名称,单击【打开】按钮,如果需要改变文件,单击Picture按钮重新确定;3>在Units下拉框中确定图片点状符号单位:points;4>在PictureMarker选项卡单击BackgroundColor按钮确定符号背景颜色;5>在PictureMarker选项卡Size微调框中确定图片大小:20.00;6>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前面的小方框,控制符号的显示与否;7>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后面的小锁,控制符号颜色调整的可否;8>单击OK按钮(完成简单点状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9>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2、线状符号制作线状符号用于表示或绘制线状分布的空间要素,诸如道路、河流、边界等;线状符号还可以作为点状符号、面状符号、注记符号的外轮廓边界等。线状符号又可以分为4种:简单符号(Simple)、组合符号(Cartographic)、交叉符号(Hash)和标记符号(Marker),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组合符号。而无论哪种符号的制作,都必须首先借助图式符号库管理操作,生成新的线状符号。生成新的点状符号:1>在ArcMap窗口标准工具条上单击Tools命令,打开Tools下拉菜单;2>将鼠标指向Styles,展开图式符号管理菜单;3>单击StylesManager对话框,在左侧目录树选择需要加载新线状符号图式库(LineSymbol);4>鼠标放在右侧窗口,单击右键打开图式符号操作快捷菜单;5>鼠标指针指向New命令,并单击LineSymbol命令;6>打开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根据需要编辑线状符号,单击OK按钮。(1)嵌套组合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单击组合线状符号类型:CartographiclineSymbol;2>在Units下拉框中确定嵌套组合符号单位:points;3>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黑色;4>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Width微调框中确定符号粗细:3.5;5>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线头类型:Butt;6>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交接类型:Round;7>在Layers选项卡单击增加图层按钮(新增一个线状符号层);8>在Layers窗口出现上下两个线状符号,新层在上面;9>单击Layers窗口中上面的线状符号新层;10>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红色;11>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Width微调框中确定符号粗细:2.5;12>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线头类型:Butt;13>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交接类型:Round;14>在Preview选项卡出现由两层符号嵌套形成的组合线状符号;15>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前面的小方框,控制符号的显示与否;16>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后面的小锁,控制符号颜色调整的可否;17>单击OK按钮(完成嵌套组合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18>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2)铁路组合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单击组合线状符号类型:CartographiclineSymbol;2>在Units下拉框中确定铁路组合符号单位:points;3>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黑色;4>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Width微调框中确定符号粗细:1.0;5>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线头类型:Butt;6>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交接类型:Round;7>在Layers选项卡单击增加图层按钮(新增一个线状符号层);8>在Layers窗口出现上下两个线状符号,新层在上面;9>单击Layers窗口中上面的线状符号新层;10>在Type下拉框交叉线状符号类型:HashLineSymbol;11>单击Template标签进入Template选项卡;12>鼠标放在Template最左边的灰黑色小方块上向右拖动到11列(形成一条长度为10个单位的基本铁路线状符号单元);13>鼠标放在Template第4列的白色小方块上单击左键使其变黑;14>单击Cartographicline标签进入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15>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黑色;16>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Width微调框中确定符号粗细:4.0;17>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线头类型:Butt;18>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交接类型:Round;19>在Preview选项卡出现由两层符号叠加形成的铁路组合线状符号;20>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前面的小方框,控制符号的显示与否;21>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后面的小锁,控制符号颜色调整的可否;22>单击OK按钮(完成嵌套组合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23>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3)旅游线路符号制作1>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2>在Type下拉框中单击组合线状符号类型:CartographiclineSymbol;3>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紫色;4>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Width微调框中确定符号粗细:1.0;5>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线头类型:Butt;6>在Cartographicline选项卡单击符号交接类型:Round;7>单击Template标签进入Template选项卡;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8>鼠标放在Template最左边的灰黑色小方块上向右拖动到21列(形成一条长度为20个单位的基本旅游线路线状符号单元);9>鼠标放在Template第1列的白色小方块上单击左键使其变黑;10>重复上一步操作使第一列到第十列的10个小方块全部变黑;11>在Intervel窗口输入符号间隔宽度为两个单位:2Points;12>在Layers选项卡单击增加图层按钮(新增一个线状符号层);13>在Layers选项卡出现上下两个线状符号,新层在上面;14>单击Layers窗口中上面的线状符号新层,在Type下拉框标记线状符号类型:MarkerLineSymbol;15>单击MarkerLine标签进入MarkerLine选项卡,单击Symbol按钮打开SymbolSelector对话框;在SymbolSelector对话框:16>单击MoreSymbols按钮,并选择Civic图式符号库;17>在Symbol窗口并选择通用汽车符号:Car-Generic;18>在Options选项组中单击Color按钮确定符号颜色:红色;19>在Options选项组中的Size微调框确定符号大小:30.00;20>单击OK按钮(关闭SymbolSelector对话框,返回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21>单击Template标签进入Template选项卡;22>鼠标放在Template最左边的灰黑色小方块上向右拖动到21列(形成一条长度为20个单位的几本旅游线路线状符号单位);23>鼠标放在Template第1列的白色小方块上单击左键使其变黑;24>重复上一步操作使第211列到20列的10个小方块全部变黑;25>在Interval微调框中输入符号间隔宽度为两个单位:2Points;26>单击LineProperties标签进入LineProperties选项卡;27>在Offset微调框中输入Marker符号相对于Line符号位移3个单位:3Points;28>在Preview选项卡出现有两层符号叠加形成的旅游路线组合符号;29>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前面的小方框,控制符号的显示与否;30>单击Layers窗口符号后面的小锁,控制符号颜色调整的可否;31>单击OK按钮(完成旅游线路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32>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3、面状符号制作面状符号用于表示或绘制面状分布的空间要素,诸如行政区划、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面状符号可以是颜色、晕线、散点、图片等,可以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所以,面状符号可以分为5种:简单符号(Simple)、梯度符号(Gradient)、晕线符号(Line)、散点符号(Marker)和图片符号(Picture)。下面首先借助图式符号库管理操作,生成新的面状符号,然后制作主要的面状符号类型。生成新的面状符号1>在ArcMap窗口标准工具条上单击Tools命令,打开Tools下拉菜单;2>将鼠标指向Styles,展开图式符号管理菜单;3>单击StylesManager对话框,在左侧目录树选择需要加载新面状符号图式库(FillSymbol);4>鼠标放在右侧窗口,单击右键打开图式符号操作快捷菜单;5>鼠标指针指向New命令,并单击FillSymbol命令;6>打开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根据需要编辑面状符号,单击OK按钮。(1)梯度面状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梯度面状符号类型:GradientFillSymbol;2>在GradientFill选项卡Style下拉框确定符号梯度类型:Linear;3>在GradientFill选项卡Interval微调框确定符号梯度等级:50;4>在GradientFill选项卡Percentage微调框确定符号梯度比例:100;5>在GradientFill选项卡Angle微调框确定符号梯度角度(方向):90;6>在GradientFill选项卡ColorRamp下拉框选择确定符号梯度色彩;7>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符号梯度色彩参数,鼠标放在梯度色彩上单击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单击Properties命令,打开EditColorRamp对话框,分别调整Color1和Color2的颜色,借助Black/Bright滑动条设置色彩色度,借助White/Bright滑动条设置色彩亮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符号梯度色彩设置,返回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8>如果需要保存梯度符号,鼠标放在梯度色彩上单击右键,病选择SavetoStyle打开NewColorRamp对话框,输入梯度色彩符号名称:MyColorRamp,单击OK按钮(返回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9>单击OK按钮(完成梯度面状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10>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2)晕线面状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中晕线面状符号类型:LineFillSymbol;2>在Units下拉框晕线面状符号单位:Centemeters;3>在LineFill选项卡单击Line按钮,打开SymbolSelector对话框;4>选择晕线符号、确定晕线颜色(Color)、定义晕线粗细(Width);5>单击OK按钮(关闭SymbolSelector对话框,返回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6>在LineFill选项卡Angle微调框确定晕线角度:45.00;7>在LineFill选项卡Offset微调框确定晕线位移距离:0.00;8>在LineFill选项卡Separations微调框确定晕线间隔:0.15;9>在LineFill选项卡单击Outline按钮,打开SymbolSelector对话框;10>定义晕线符号外轮廓线粗细(Width)为0.0(不要轮廓线);11>单击OK按钮(关闭SymbolSelector对话框,返回Fill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2>在Layers选项卡单击增加图层按钮(新增一个晕线符号层);13>在Layers窗口出现上下两个晕线符号,新层在上边;14>单击Layers窗口上面的晕线符号层,在Type下拉框晕线面状符号类型:LineFillSymbol;15>在Units下拉框晕线面状符号单位:Centemeters;16>在LineFill选项卡单击Line按钮,打开SymbolSeletor对话框;17>选择晕线符号、确定晕线颜色、定义晕线粗细;18>单击OK按钮(关闭SymbolSelector对话框,返回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9>在LineFill选项卡Angle微调框确定晕线角度:-45.00;20>在LineFill选项卡Offset微调框确定晕线位移距离:0.00;21>在LineFill选项卡Separations微调框确定晕线间隔:0.15;22>在LineFill选项卡单击Outline按钮,打开SymbolSelector对话框;23>选择晕线符号、确定晕线颜色(Color):黑色;24>定义晕线粗细(Width):0.5(需要轮廓线);25>单击OK按钮(关闭SymbolSelector对话框,返回Fill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26>单击OK按钮(完成晕线面状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27>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3)散点面状符号制作在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1>在Type下拉框散点面状符号类型:MarkerFillSymbol;2>在MarkerFill选项卡单击随机产生散点方式:Random;3>在MarkerFill选项卡单击Marker按钮,打开SymbolSeletor对话框4>选择散点符号、确定散点颜色、定义散点大小;5>单击OK按钮(关闭SymbolSelector对话框,返回SymbolPropertyEditor对话框);6>单击FillProperties标签,进入FillProperties选项卡;7>在FillProperties选项卡X微调框确定散点水平间隔距离:5;8>在FillProperties选项卡Y微调框确定散点垂直间隔距离:5;9>单击OK按钮(完成散点面状符号制作,返回StyleManager对话框);10>在StyleManager对话框右侧出现一个新符号,给新符号命名。属性表的常用操作在关系模型中,数据结构表示为一个二维属性表,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属性表。记录:二维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或称为一个元组。字段:二维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或称为一个属性。域值:即属性的取值范围。二维属性表在生活的应用很多,像工资表、课程表这些都是二维表,excel就是一个二维表。二维表由行列组成,知道行号列号就可以确定一个表中的数据,这是二维表的特点。在关系数据库中,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的逻辑结构以二维表为主.1、创建属性表(1)在ArcCatalog中新建dBASETable,然后在ArcMap中单击项目窗口上方的Add按钮,将表格添加进来;(2)选中添加进来的新表,右键-Open。2、编辑表格(1)增加字段/记录:在表格窗口的右下角选中Options的下拉按钮-AddFields,添加字段(注:添加字段的时候,文件必须处于非编辑状态,否则AddFields不可用);让文件处于正式编辑状态,在表格的最下端会有一条空白记录,允许用户添加字段值。(2)删除字段/记录选中要删除的字段,右键-DeleteFields(注:删除字段的时候,文件必须处于非编辑状态,否则DeleteFields不可用);让文件处于正式编辑状态,选中要删除的记录的某个字段值,右键单击-Delete。(3)修改记录内容:让文件处于正式编辑状态,将指针移至要修改的记录的某个字段值,即可输入新值。3、表格显示在表格窗口的下边,ShowAll/Seleced,指定要显示的字段。4、表格查询Find&Replace(查找/替换)SelectByAttribute(用属性表进行记录的选择)5、记录选择SelectAllSwitchSelectionCtrl+Selection6、表格统计选中要进行统计的字段,右键Statistics。7、表格汇总选中要进行汇总的字段,右键Summarize。8、表格计算选中要进行计算的字段,右键CalculateValues。9、表格排序选中要进行排序的字段,右键SortAscending/Descending。10、表格关联和连接选中要进行关联和连接的字段,右键JoinsandRelates。三、思考题:1、如何创建新的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2、如何编辑、关联与连接属性表?实验六空间查找与空间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空间数据查找(选择)与空间分析。练习图斑的查找方法,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学习空间数据合并,空间数据的去除、空间数据叠加等空间分析方法,并以市区购房选址为例进行练习。二、实验内容:要素选择:ArcMap提供了多种手段选择图形要素,如单个要素选择、多个要素选择等,并且可以对选择的要素进行各种操作,如显示参数调整、统计分析、转换输出等。1、利用选择要素工具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