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重、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1一、三国与西晋吴建立者:孙权都城:建业起止时间:222-280蜀汉建立者:刘备都城:成都起止时间:221-263魏建立者:曹丕都城:洛阳起止时间:220-265◎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1.三国鼎立一、三国与西晋吴建立者:孙权蜀汉建立者:刘备魏建立2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较强,略占上风。1.三国鼎立②孙吴征山越、开发江南、发展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③蜀汉改善民族关系(七擒孟获),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较强,略32.西晋的统一和统治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版图2.西晋的统一和统治263年266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西晋4八王之乱29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291—307)。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一些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反晋。◎八王之乱形势图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八王之乱29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5农耕民族(汉人)游牧民族(胡人)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五胡内迁匈奴、羯、氐、羌、鲜卑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农耕民族(汉人)游牧民族(胡人)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五胡内6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所谓“归义”,则是晋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研究者认为这些金印是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后颁发给甘肃西和、礼县一带的羌族或氐族部落酋长的。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7
“自魏氏以来,夷虏内附,鲜有桀悍侵渔之患。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而今丑虏内居,与百姓杂处,边吏扰习,人又忘战。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dan吞并)利,妄加讨戮。夫以微羁而御悍马,又乃操以烦策,其不制者,固其理也。”
①促进胡人与汉人的交流融合。
②内迁少数民族常受西晋官吏压迫剥削,激起胡汉矛盾。问题探微:西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晋书》卷五十二《阮种传》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自魏氏以来,夷虏内附,鲜有桀悍侵渔之患。由是边守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mǐn]帝,延续西晋政权。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4.西晋灭亡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9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建康二、东晋与南朝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建康二、东晋与南朝第5课三10晋朝皇帝流亡至南方建立统治,威信不稳固,需要借助士族的支持。皇权与士族共同掌握政权王与马共天下2、东晋士族(结合历史纵横)士族,又称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从魏晋时期到隋唐时期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晋朝皇帝流亡至南方建立统治,威信不稳固,需要借助士族的支持。士族崛起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贸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门阀政治,质言之,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也是适逢其时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士族崛起“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刘裕建立(420—479)萧道成建立(479—502)萧道成建立(502—557)陈霸先建立(557—589)3、南方政权更迭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刘裕建立(420—479)萧道成建立(479—502)萧道成13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趋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明显处于劣势,覆亡大局已定。4、疆域收缩东晋疆域陈朝疆域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145、江南地区的开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8页学思之窗和思考点,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表现。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5、江南地区的开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8页学思151、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2、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3、北方人民充实劳动资源;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5、南方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一)原因:1、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2、北方人民16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二)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17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18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19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东晋青瓷羊尊青瓷东晋越窑小瓶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20(三)影响:
(1)有利于江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三)影响: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211、十六国林立十六国——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P29列表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淝水之战三、十六国与北朝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1、十六国林立十六国——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22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形势图结局:(1)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2)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234世纪末,鲜卑族建立的拓跋部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3、北魏的建立与孝文帝改革(439年~534年)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4世纪末,鲜卑族建立的拓跋部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24
孝文帝改革措施文化
汉化政策: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①迁都洛阳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均田制:①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②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和兵役政治经济作用: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孝文帝改革措施文化汉化政策:①迁都洛阳均田制:25【课堂探究】阅读教材中的史料《魏书·高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1)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课堂探究】阅读教材中的史料《魏书·高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26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五个朝代合称为“北朝”4、北朝的演变及终结(550年—577年)557年—581年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55027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并逐渐占据优势,最终得以灭掉北齐。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隋文帝即位后,就积极准备统一南北的工作。公元589年,隋南下灭陈,正式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现大一统的局面。隋朝疆域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特点:朝代更替频繁,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对峙;小统一,大分裂;局部统一的时间短,分裂时间长,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28四、课堂小结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383年淝水之战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四、课堂小结东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十六国东魏291、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解析]材料“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说明这些少数民族主动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侧面佐证中华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中的“全部”太绝对,西晋对内迁各族人民实行仁政与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没有必然联系,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五、课堂巩固练习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1、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302、(2020·天津部分区)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这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解析]从材料中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故答案为B项;当时北方经济水平超过南方,排除A项;北方长期战乱,不利于恢复生产,排除C项;D项中的“阻断交流”说法绝对,排除。2、(2020·天津部分区)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313.(2020·济南)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这说明(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C.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D.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深[解析]据材料“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B项正确;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是南宋,A项错误;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C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材料主旨。3.(2020·济南)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324、(2020·北京昌平)古墓中的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 D.南北统一[解析]
据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的砖画“制作蒸馍与烙饼”“食用烧烤食品”可知,这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汉人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表明汉人与胡人的生活习俗相互交融,故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故选B项;画砖是出土于甘肃,不能体现江南开发,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汉人学习做胡人的食品,没有体现政权问题,C、D两项错误。4、(2020·北京昌平)古墓中的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A33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重、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34一、三国与西晋吴建立者:孙权都城:建业起止时间:222-280蜀汉建立者:刘备都城:成都起止时间:221-263魏建立者:曹丕都城:洛阳起止时间:220-265◎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1.三国鼎立一、三国与西晋吴建立者:孙权蜀汉建立者:刘备魏建立35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较强,略占上风。1.三国鼎立②孙吴征山越、开发江南、发展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③蜀汉改善民族关系(七擒孟获),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较强,略362.西晋的统一和统治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版图2.西晋的统一和统治263年266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西晋37八王之乱29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291—307)。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一些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反晋。◎八王之乱形势图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八王之乱29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38农耕民族(汉人)游牧民族(胡人)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五胡内迁匈奴、羯、氐、羌、鲜卑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农耕民族(汉人)游牧民族(胡人)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五胡内39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所谓“归义”,则是晋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研究者认为这些金印是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后颁发给甘肃西和、礼县一带的羌族或氐族部落酋长的。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40
“自魏氏以来,夷虏内附,鲜有桀悍侵渔之患。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而今丑虏内居,与百姓杂处,边吏扰习,人又忘战。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dan吞并)利,妄加讨戮。夫以微羁而御悍马,又乃操以烦策,其不制者,固其理也。”
①促进胡人与汉人的交流融合。
②内迁少数民族常受西晋官吏压迫剥削,激起胡汉矛盾。问题探微:西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晋书》卷五十二《阮种传》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自魏氏以来,夷虏内附,鲜有桀悍侵渔之患。由是边守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mǐn]帝,延续西晋政权。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4.西晋灭亡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42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建康二、东晋与南朝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1、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建康二、东晋与南朝第5课三43晋朝皇帝流亡至南方建立统治,威信不稳固,需要借助士族的支持。皇权与士族共同掌握政权王与马共天下2、东晋士族(结合历史纵横)士族,又称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从魏晋时期到隋唐时期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晋朝皇帝流亡至南方建立统治,威信不稳固,需要借助士族的支持。士族崛起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贸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门阀政治,质言之,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也是适逢其时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士族崛起“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刘裕建立(420—479)萧道成建立(479—502)萧道成建立(502—557)陈霸先建立(557—589)3、南方政权更迭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刘裕建立(420—479)萧道成建立(479—502)萧道成46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趋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明显处于劣势,覆亡大局已定。4、疆域收缩东晋疆域陈朝疆域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475、江南地区的开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8页学思之窗和思考点,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表现。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5、江南地区的开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8页学思481、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2、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3、北方人民充实劳动资源;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5、南方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一)原因:1、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2、北方人民49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二)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50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51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52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东晋青瓷羊尊青瓷东晋越窑小瓶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53(三)影响:
(1)有利于江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三)影响: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541、十六国林立十六国——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P29列表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淝水之战三、十六国与北朝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1、十六国林立十六国——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55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形势图结局:(1)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2)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564世纪末,鲜卑族建立的拓跋部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3、北魏的建立与孝文帝改革(439年~534年)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4世纪末,鲜卑族建立的拓跋部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57
孝文帝改革措施文化
汉化政策: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①迁都洛阳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均田制:①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②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和兵役政治经济作用: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孝文帝改革措施文化汉化政策:①迁都洛阳均田制:58【课堂探究】阅读教材中的史料《魏书·高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1)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课堂探究】阅读教材中的史料《魏书·高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59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五个朝代合称为“北朝”4、北朝的演变及终结(550年—577年)557年—581年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55060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并逐渐占据优势,最终得以灭掉北齐。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隋文帝即位后,就积极准备统一南北的工作。公元589年,隋南下灭陈,正式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现大一统的局面。隋朝疆域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特点:朝代更替频繁,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对峙;小统一,大分裂;局部统一的时间短,分裂时间长,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61四、课堂小结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晋城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5月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工程项目合同范例汇编
- 版个人借款续期还款合同
- 创业公司借款合同范本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版医疗器械购销合作协议
- 认筹登记合同细则
- 初中数学幂的乘除-幂的乘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课件
- 钢结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护理查对制度
- 【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探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6100字】
- 金属废料资源化利用
- 2023装配式建筑标准化产品系列图集(预制内墙条板)SJT 03-2023
- 《真空热处理炉》课件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方案
-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