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唐诗之美5.1《杜甫诗三首》◊教师导学案◊编写人:王皎审核人:杨丹使用时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预设】1•我要查阅资料更详细地了解近体诗的有关文学常识和杜甫。2•我能借助课下注释,疏通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其沉郁顿挫的风格,背诵默写三首诗。3•我要进一步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课时预设】3课时教学过程预设设计意图第一学时一、【预习检测】1.把你所了解的有关近体诗的文学常识和杜甫简介整理在课本上。知人论世,2•回忆你学过的写秋景的诗词,写出题目,择一默写。反复吟咏,3.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把握情感。二、【自主学习】1.用优美、诗意的语言复述这首诗。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复述诗歌,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品味语言美。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 愈加深沉……三、【合作探究】细品诗句,1.首联,颔联各写了什么?有何作用?体味情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意在通过霜降草枯、枫叶凋落,表现出一种孤寂肃杀的秋景。它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承上展开:波浪在巫峡中,却说兼天涌,夔州的山上风云却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了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2.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由景生情,借景抒情。“丛菊两开”,指离蜀经历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 “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诗人漂泊在外,眼看菊花亮度开放,不禁思绪万千,泪流满面。表达了诗人思念长女的感情。用凄冷的环境来衬托凄凉的心情,有着孤寂无依之感。3.尾联笔锋转到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用意何在?风霜凄紧,严冬将至,这些声音将诗人的思乡凄苦之情勾勒的更浓。岁暮日晚、羁旅无依,悲哉!痛哉!四、【课后作业】背诵本诗,预习《咏怀古迹》 (其三),并完成相应课时作业。第二学时
一、 【预习检测】1•回忆你学过的咏史诗,比一比,看谁写的多。2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二、 【自主学习】•用优美、诗意的语言复述这首诗。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三、 【合作探究】首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一个字用得很妙,找出来,并赏析。首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好像要迎接一个英雄人物出场,主要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所在的地方。 “赴”用得好。表现出了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是为了衬托出昭君。包含了千万感慨,颇寓怜惜之意。颔联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方法。写了昭君远嫁异域的悲剧一生。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强烈反差引人深思。“独留”这一句给人以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限伤感。“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的萧瑟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颈联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颈联中有一个字很妙,找出来简析。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剧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像不看真人的昏庸。 是委婉的讽语。“春风面”“夜月魂”,将昭君生前的青春貌美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 这一联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空”用得好,一个“空”字,将昭君的遗恨之深、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尾联中昭君的怨恨包含哪些内容?诗人着笔与此,用意何在?那两个字能点明诗歌的主旨?昭君的怨恨包含:“恨帝始不见遇”,埋没汉宫;远嫁异域,怀念故乡的忧思(主要)。用意:对她的同情,也暗含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 “怨恨”,传说王昭君在匈奴曾做“怨思之歌” ,感叹在汉宫受到的冷遇。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点明了昭君“怨恨”的主题。四、 【课后作业】背诵本诗,预习《登高》,并完成相应课时作业。第三学时一、 【预习检测】回忆学过的文人登高所作的诗作,列举一二。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反复吟咏,把握情感。复述诗歌,品味语言美。细品诗句,体味情感。反复吟咏,把握情感。二、 【自主学习】反复吟咏,把握情感。复述诗歌,品味语言美。细品诗句,体味情感。反复吟咏,把握情感。1..用优美、诗意的语言复述这首诗。复述诗歌,品味语言美。细品诗句,体味情感。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复述诗歌,品味语言美。细品诗句,体味情感。三、【合作探究】1•首联是写景的句子,描绘了哪些意象?请列举,并赏析。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飞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颔联从大处落笔,仰、仰之间各写了什么景?有什么作用?简析颔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散,纷纷扬扬。俯视写江景:江水汹涌,滚滚而来。一仰一俯,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无边”一一放大阵势,“萧萧下”一一加快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如果说“落木萧萧” 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就指时间的无穷, 是指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的,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颈联笔墨饱蘸诗人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找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或词赏析。言之有理即可。身逢战乱、时值深秋、离乡万里、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秋天的悲凉感受。这是第二层意思。“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 ,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的漂泊之苦。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常年到处飘泊流浪,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 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让人非常感伤。“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肃杀的秋景,诗人心中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4.尾联“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艰难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 “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当然也忧身,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晚年),且浑身是病。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表现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四、【课后作业】背诵本诗,并完成相应课时作业。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 、“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杜甫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
- 《图形与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2025年关于毕业学位论文原创的协议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 2024年家用电热电力器具及类似产品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模板(含租赁登记)
- 2025年度医院聘用制医院电梯管理员劳动合同协议
- 2025年度不锈钢雨棚户外装饰与照明一体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租赁合同终止执行通知范本
- 2025年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委托书合同范文
- 幼儿园食堂生鲜进货记录表
- nasm cpt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统招专升本民法自考真题(含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改错》含反思
- 国企治理三会一层详解
- MT 211-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规则
- GB/T 8888-2014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 GB/T 18400.4-2010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 GB/T 12265-2021机械安全防止人体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 GB 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
- 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