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业检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米业检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米业检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米业检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米业检验标准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10 10 10哈尔滨市双利精米有限公司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2017版)2017年11月01日目录、乙前言1QC-JF-001散装稻谷、大米扦样方法6QC-JF-002包装稻谷、大米扦样方法7QC-JF-003稻谷、大米分样方法9QC-JF-004稻谷、大米水分检测方法法法 25法法 25QC-JF-005稻谷出糙率、不完善粒、红米检测方TOC\o"1-5"\h\z法12QC-JF-006稻谷、大米的色泽、气味鉴定方法14QC-JF-007稻谷、大米互混、异种粮粒、异品种检测方法15QC-JF-008容重测定法17QC-JF-009稻谷杂质、谷外糙米、不完善粒检测方法18QC-JF-010黄粒米、爆腰粒检测方法22QC-JF-011大米碎米检验方法23QC-JF-012垩白率、垩白粒率检测方法...24QC-JF-013黑粒、部分黑粒、黑头米、损伤粒、红米及红线米检测方QC-JF-014新鲜度及新陈度检测方法27QC-JF-015长宽比检验方法28QC-JF-016稻谷、糙米出米率检验方法...29QC-JF-017整精米率检验方法31QC-JF-018大米加工精度、留胚率检验方TOC\o"1-5"\h\z法33QC-SG-009粮油水分测量仪LSKC-4B操作规程35QC-SG-014米麦水分测量仪M999操作规程36QC-SG-019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PM-499操作规程37前言为了规范工厂内部原料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指标、检验标准、操作手法等步骤,使采购流程更加规范化,根据工厂内部管理需要并在集合了其他企业良好操作的基础上,现归纳总结出了《哈尔滨市双利精米有限公司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2017版)》,以期有效指导2017-2019年度大米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本标准中规定,稻谷采购中需要检验的项目如下:1、年产,新陈度2、水分(直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法,非直收采用烘箱水分测定法)3、杂质4、出糙率5、出米率6、整精米率7、黄粒8、异品种9、生芽10、谷外糙11、垩白粒率、垩白度(二者选一)12、其他关注指标:裂纹粒,红线米13、其他指标均以国标等粮为标准。糙米采购中需要检验的项目如下:1、年产,品种,新陈度12、糙米出米率3、水分4、整精米率5、碎米率6、黄粒7、不完善粒(损伤粒、未熟粒、虫蚀粒、生霉粒、生芽粒)8、垩白粒率、垩白度(二者选一)9、杂质10、纯度,异品种(二者选一)11、红线米12、需无活虫、无恶性杂质、色泽及气味正常。特殊约定指标:其它质量指标须符合国标《GB/T18810-2002糙米》规定之三等或三等以上标准。白米采购中需要检验的项目如下:1、年产,品种、新陈度2、加工精度粳糙米增项:含胚率,无胚率(二者选一)3、纯度,异品种(二者选一)4、水分5、碎米率6、黄粒7、不完善粒(病斑粒、未熟粒、虫蚀粒、生霉粒、糙米粒)8、垩白粒率、垩白度(二者选一)9、杂质10、红线米11、需抛光、色选、无活虫、无恶性杂质、色泽及气味正常。特殊约定指标:其它质量指标符合《GB1354-2009大米》相关标1的规1的规4定。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大米单元质量与安全管理部。表1:稻谷、糙米、白米采购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考检验检测项目稻谷梃小白米新陈度QCJF-014新鲜度、新陈度检测QCJF-014新鲜度、新陈度检测QC-JF-014新鲜度、新陈度检测加工精度-QC-JF-018大米精度检测水分QC-SG-009®油水分测量仪LSKC-4啾作规程;QC-SG-00式良油水分测量仪LSKC-4啾作规程;QC-SG-009®油水分测量仪LSKC-4BM乍规程;QC-SG-014^水分测量仪M999;QC-SG-019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PM-499;QC-JF-004水分检测QC-SG-014^水分测量仪M999;QC-SG-019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PM-499QCJF-004水分检测QC-SG-014^水分测量仪M999;QC-SG-019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PM-499QC-JF-004水分检测杂质QC-JF-009杂质、谷外糙米、米类不完善粒、红米检测QC-JF-009杂质、谷外糙米、米类不完善粒、红米检测QC-JF-009杂质、谷外糙米、米类不完善粒、红米检测出糙率QC-JF-005稻谷出糙率、稻谷不完善粒、红米检测--出米率QCJF-016稻谷、糙米出米率检测QCJF-016稻谷、糙米出米率检测-整精米率QC-JF-017稻谷、糙米整精米率检测QC-JF-017稻谷、糙米整精米率检测-

碎米率-QCJF-011碎米检测QC-JF-011碎米检测黄粒QCJF-010黄粒、爆腰检测QCJF-010黄粒、爆腰检测QC-JF-010黄粒、爆腰检测异品种QC-JF-007互混及异种粮粒异品种检测--纯度-QC-JF-007互混及异种粮粒异品种检测QC-JF-007互混及异种粮粒异品种检测生芽QC-JF-005稻谷出糙率、稻谷不完善粒、红米检测--不完善粒-QC-JF-009杂质、谷外糙米、米类不完善粒、红米检测QC-JF-009杂质、谷外糙米、米类不完善粒、红米检测(损伤粒、未熟粒、虫蚀粒、生霉粒、生芽粒)谷外糙QC-JF-009杂质、谷外糙米、米类不完善粒检测--垩白粒率、垩白度QC-JF-012垩白、垩白粒率检测QC-JF-012垩白、垩白粒率检测QC-JF-012垩白、垩白粒率检测裂纹粒QC-JF-010黄粒、爆腰检测--红线米QC-JF-005稻谷出糙率、稻谷不完善粒、红QC-JF-005稻谷出糙率、稻哈'不完善粒、QC-JF-005稻谷出糙率、稻谷不完善粒、红米检测红米检测米检测注释:直收采用快速水分测定法,非直收采用烘箱水分测定法(QC-JF-004水分检测)。特别说明:1、快速水分测定方法详见附件“品控设备操作规程QC-SG-009良油水分测量仪LSKC-4歌作规程;QC-SG-01郊麦水分测量仪M999;QC-SG-019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PM499”。如有设备型号不同的情况,请以类型仪器做参考。如有完全不同的设备,请工厂补充设备操作规程。2、烘箱水分检测方法详见附件“品控检验方法QC-JF-004水分检测”QC-JF-001散装稻谷、大米杆样方法1依据GB/T5491-852杆样工具散装杆样器细套管杆样器:全长分lm、2m两种,三个孔,每孔口长约15cni口宽约1.5cm,头长名77cm,外彳约2.2cm。电动吸式杆样器:详见《QC-SG-012®仓多功能取样器LDQ-1400W®作规程》。2.2取样铲:主要用于流动粮食的取样或倒包取样。2.3样品容器:样品容器应具备的条件是:密闭性能良好,清洁无虫,不漏,不污染。常用的容器有样品筒、样品袋、样品瓶(磨口的广口瓶)等。检验单位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单位。原粮、原料扦样以同一品种、同一车次、同一货位、同一仓位为一个检验单位。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散装成品扦样以同一品种、同一批次、同一塔号、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获取的产品为一个检验单位。单位代表数量当涉及会检、整仓验收、产品发货、中转仓收货时,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一般不超过200吨;同一批次、同一仓房数量超过200吨的,应当实施分区位分开扦样。米业内部库存核查、代收代储日常监督检查时,对代表数量不作限定。散装扦样法仓房扦样:散装的稻谷或大米,根据堆形和面积大小分区设点,按粮堆高度分层扦样。分区设点:每区面积不超过50m2各区设中心、四角五个点。区数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两区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两个区共八个点,三个区共十一个点,依此类推)。粮堆边缘的点设在距边缘约50cm处。分层:堆高在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堆高在2?3m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在粮面下10?20cm处,中层在粮堆中间,下层在距底部20cm处,如遇堆高在3?5m时,应分四层;堆高在5m以上的酌情增加层数。扦样:按区按点,先上后下逐层扦样。各点扦样数量一致。圆仓(囤)扦样:按圆仓的高度分层(同3.3.1.2),每层按圆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cm左右)三圈,圆仓直径在8m以下的,每层按内、中、外分别设1,2,4个点共7个点;直径在8m以上的,每层按内、中、外分别设1,4,8个点共13个点,按层按点扦样。散装扦样器扦样时,按分区设点原则实施设点,开动设备由上向下均匀杆样;杆样深度按3.3.1.2确定,当粮堆高度在5M以上时,杆样深度不低于3米,不超过4米。当无适当扦样设备或电源,且必须实施扦样时,按3.3.1.1分区设点,按3.3.1.2取上层样品,样品及其检验结果仅作参考,不代表整仓品质。流动产品扦样法机械输送稻谷、大米取样,以及生产线在稻谷、大米取样,先按受检稻谷、大米数量和传送时间,定出取样次数和每次应取的数量,然后定时从粮流的终点横断接取样品。生产过程中扦取流动稻谷、大米样品,使用取样铲,按每5分钟取样一次,分取3次混合作为综合样品,每次取样数量相同。稻谷到货卸车过程扦取流动样品时,按相同的时间间隔,在输送设备上或输送设备联接处,使用取样铲或扦样器获取样品,每次取样量相同,混合样品作为综合样品;在卸车整个过程中取样间隔分布均匀,且不得用手抓取。QC-JF-002包装稻谷、大米扦样方法1依据GB/T5491-85扦样工具包装扦样器中小粒粮杆样器:全长70cmi探口长45cm,口宽约1cm,头尖形,最大外径约1.5cm。2.2取样铲:主要用于流动粮食的取样或倒包取样。样品容器:样品容器应具备的条件是:密闭性能良好,清洁无虫,不漏,不污染。常用的容器有样品筒、样品袋、样品瓶(磨口的广口瓶)等。检验单位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单位。原粮、原料扦样以同一品种、同一车次、同一货位、同一仓位为一个检验单位。3.2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散装成品扦样以同一品种、同一批次、同一塔号、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获取的产品为一个检验单位。成品扦样以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同一生产批次、同一班次的产品为一个检验单位。单位代表数量当涉及会检、整仓验收、产品发货、中转仓收货时,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一般不超过200吨;同一批次、同一仓房数量超过200吨的,应当实施分区位分开扦样。米业内部库存核查、代收代储日常监督检查、成品入库时,对代表数量不作限定。5包装杆样法5.1总则杆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5%杆样的包点分布均匀。杆样时,用包装杆样器槽口向下,从包的一端斜对角插入包的另一端,然后槽口向上取出。杆样器插入包装内时,尽量保持平直,或保持杆样器尖略高于杆样器手柄的轻微向上的角度;每包杆取样品量应当保持一致,不得一袋多取,也不得漏包不打。杆样总量设定为500-1000克,当样品总量超过1000克时,可在现场使用四分法实施分样。原粮(料)入库杆样法一般车辆呈梅花型杆样(见附图),即一检杆样包数不少于外围可见总包数的50%;二检卸车杆样不少于总包数的50%所有车辆必须揭开罩布,打开可以打开的车挡板,分上、左、右、后四面杆样,如因送粮户原因引起检验员操作不便,检验人员有权拒打,等送粮户按要求准备就绪后,再予以杆样。附图:梅花型杆样0000箱式车辆必须外围包包取到。—检杆样时,包装堆码紧密,杆样器插入包装深度不得小于杆样器的1/2;卸车过程中杆样,杆样器插入包装长度不得小于杆样器的3/4。当车辆超高(高出护栏二个半高)时,上层不取样(二个半高指护栏以上二层为二个高,最上层粮包中间放置为半个高)。对于入库验收的稻谷、大米,可按一定比例进行拆包取样,每袋杆样量与正常杆样量相同。原粮(料)日常杆样法杆样包数不少于外围总包数的20%四周杆1¥高度为0-2米范围内的包装,设点为波浪形,均匀杆取上、中、下层样品,顶层分成多个长条型杆样区,每个打样区按波浪形选定包装。倒包拆包杆样法取样包数:200包以下的取样不少于10包,200包以上的每增加100包增取1包。取样时,采取倒包和拆包相结合的方法。取样比例:倒包按规定取样包数的20%拆包按规定取样包数的80%倒包:先将取样包放在洁净的塑料布或地面上,拆去包口缝线,缓慢地放倒,双手紧握袋底两角,提起约50cm高,拖倒约1.5m全部倒出后,从相当于袋的中部和底部用取样铲取出样品。每包、每点取样数量一致。拆包:将袋口缝线拆开3?5针,或用剪刀剪开上口,用取样铲从上部取出所需样品,每包取样数量一致。无覆膜或半覆膜编织袋成品扦样法同5.3。全覆膜编织袋、PE袋成品杆样法由于全覆膜编织袋、PE袋包装的产品无法直接使用杆样器打样,因此采用拆箱、拆包查验的方法。PE包装拆箱比例:以每吨产品拆1箱,作外表面感观查验;每吨产品拆1包使用取样铲扦取样品;全覆膜编织袋拆包比例:每吨产品拆1包,使用取样铲扦取样品。发货查验时,按发货要求实施扦样。QC-JF-003稻谷、大米分样法1依据GB/T5491-852分样方法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进而分取平均样品或试样的过程,称为分样。四分法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2.1.2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量差不超过量差不超过 0.005g为止。如后一次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分样器法分样器由漏斗、分样格和接样斗等部件组成,样品通过分样格被分成两部分。分样时,将清洁的分样器放稳,关闭漏斗开关,放好接样斗。将样品从高于漏斗口约5cm处倒入漏斗内,刮平样品,打开漏斗开关,待样品流尽后,轻拍分样器外壳,关闭漏斗开关。再将两个接样斗内的样品同时倒入漏斗内,继续照上法重复混合两次。以后每次用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按上述方法继续分样,直至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接近需要试样重量为止。QC-JF-004稻谷、大米水分检测方法依据GB/T5497-85.105°C恒重法仪器和用具2.1.1电热恒温箱;分析天平:感量O.OOlg;实验室用电动粉碎机;谷物选筛;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变色硅胶?经呈现红色就不能继续使用,应在130?140°C温度下烘至全部呈蓝色后再用)。铝盒:内径4.5cm、高2.0cm。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30?50克,除去大样杂质和矿物质,粉碎细度通过1.5mm圆孔筛的不少于90%操作方法定温:使烘箱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距离烘网2.5cm左右,调节烘箱温度定在105士2C。烘干铝盒:取干净的空铝盒,放在烘箱内温度计水银球下方烘网上,烘30分钟至1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再烘30分钟,烘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重。称取试样:用烘至恒重的铝盒(WA)称取试样约3g,称样(W1,准确至0.001g)。2.3.4烘干试样:将铝盒盖套在盒底上,放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105C温度下烘3h后取出铝盒,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后,再按以上方法进行复烘,每隔30分钟取出冷却称重一次,烘至前后两次重重量高于前一次重量,以前一次重量计算(W2)。结果计算粮食、油料含水量按以下公式计算:W1-W2水分(%)=X100W1-W0式中:Wo铝盒重,g;W1烘前试样和铝盒重,g;w2n烘后试样和铝盒重,go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采取其他方法测定含水量时,其结果与此方法比较不超过0.5%。定温定时烘干法仪器和用具:同2.1。试样制备:同2.2水分水分(%)= X100试样用量计算:本法用定量试样,先计算铝盒底面积,再按每平方厘米为0.126g计算试样用量(底面积X0.126)。如用直径4.5cm的铝盒,试样用量为2g;用直径5.5cm的铝盒,试样用量为3g。操作方法用已烘至恒重的铝盒称取定量试样(准确至。.001g),待烘箱温度升至135?145°C时,将盛有试样的铝盒送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5分钟内,将烘箱温度调到130±2°C,开始计时,烘40分钟后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称重。结果计算同2.4结果计算。两次烘干法粮食水分在18%以上采取两次烘干法。第一次烘干:称取整粒试样20g(W,准确至0.001g),放入直径10或15cm高2cm的烘盒中摊平。粮食在105C温度下烘30?4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恒重(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5g),此为第一次烘后试样重量(W1)。第二次烘干:试样制备及操作方法与2.2和2.3同。结果计算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含水量时按以下公式计算:WXW2-W1XW3WXW2式中:WF第一次烘前试样重量,g;W什第一次烘后试样重量,g;W2-第二次烘前试样重量,g;W3-第二次烘后试样重量,go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注意事项取放试样、铝盒及称重时必须戴上手套。所有测定方式均需采取双实验。检测说明稻谷水分检测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法检测,方法请见《QC-SG-009良油水分测量仪LSKC-4B操作规程》“3操作步骤”;QC-蒸谷稻在加工过程中,水分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法检测,方法请见《QC-SG-019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PM-499〉”3操作步骤”大米水分检测使用快速水分在跟班检验过程中,可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法检测,方法请见《QC-SG-014t麦水分测量仪M99》“3操作步骤”大米班次总检水分使用本标准“3定温定时烘干法”检测。所有快速水分测定仪法,均需按照《QC-ZD-00用佥验设备校准管理制度》“4.1快速水分测定仪”的要求,至少每三天与国家标准烘箱法校正一次。QC-JF-005稻谷出糙率、不完善粒、红米检测方法1依据依据:GB/T5495-20082仪器和用具实验室用电动砻谷机JLGJ45-B;天平:感量0.01g;分析盘、慑子等。3操作方法从平均样品中,称取净稻谷(除去谷外糙米)试样20g(W),先拣出生芽粒,单独剥壳,称重(W1)。然后将剩余试样用碧谷机脱壳,除去糠杂,糙米称重(W2),再拣出不完善粒,称重(W3),拣出红米,称重(W4>出糙率结果计算稻谷出糙率按下列公式计算:(W1+W2)-(W1+W3)/2出糙率(%)=X100W式中:W1生芽粒剥壳后糙米重量,g;W2--糙米重量,g;W3糙米中不完善粒重量,g;W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绝对差不得超过0.5%,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不完善粒结果计算不完善粒按下列公式计算:W1+W3不完善粒(%)=X100W1+W2式中:wi生芽粒剥壳后糙米重量,g;W2--糙米重量,g;告、会检时,需作双实验检测。告、会检时,需作双实验检测。告、会检时,需作双实验检测。告、会检时,需作双实验检测。W3糙米中不完善粒重量W3糙米中不完善粒重量,g。双试验结果绝对差不得超过0.5%,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不同种类不完善粒的计算将不同种类不完善粒分别称重,除以糙米总量所得百分比为检测结果结果。双试验结果绝对差不得超过0.5%,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红米含量结果计算红米按下列公式计算:W4红米(%)=X100W1+W2式中:W4红米重量,g;W2--糙米重量,g;W3糙米中不完善粒重量,g;双试验结果绝对差不得超过0.5%,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4检测说明4.1米业内部质量控制仅作一次检测,不作双实验检测;4.2对外出具报QC-JF-006稻谷、大米的色泽、气味鉴定方法依据GB5492-2008色泽鉴定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品的颜色和光泽是否正常。气味鉴定取少量试样,嘴对试样呵气,立即嗅辨气味是否正常。将试样放入密闭器皿内,在60-70°C的温水杯中保温数分钟,取出,开盖嗅辨气味是否正常。口味鉴定成品粮应做成熟食品,尝其味道是否正常。结果表示正常的粮食、油料均具有固有的颜色、光泽、气味和口味。鉴定结果以“正常”或“不正常”表示之,对不正常的应加以说明。QC-JF-007稻谷、大米互混、异种粮粒、异品种检测方法6依据GB/T5493-2008GB/T17819-1999优质稻谷2仪器和用具电子天平:分度值0.01g。实验砻谷机。实验碾米机。分样器。指标释义互混:本类别稻谷(大米)中的其他类稻谷(大米),稻谷类别指早籼稻、晚籼稻、籼糯稻、粳稻、粳糯稻。大米类别指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异种粮粒:稻谷或大米中的其他种类粮食,如稻谷中的玉米、小麦等。异品种:不同于本批稻谷或大米的品种,如黄华粘内的其他晚稻。操作步骤外形特征检验粕稻、粳稻、糯稻互混检验:取净稻谷10g,经脱壳、碾米后称量(ma),拣出混入的异类型粒,称取其质量(mj。异种粮粒互混检验:按规定制备试样并称量(mb),拣出粮食中混有的异种粮粒称量(m2)。稻谷、大米最低试样量为250克。糯稻和非糯稻的染色检验稻谷经砻谷、碾白后,制成符合国家标准三级(GB1354)大米样品,不加挑选地取200粒完整粒,用清水洗涤后,再用0.1%碘一乙醇溶液浸泡1分钟左右,然后用蒸馏水洗净,观察米粒着色情况。糯性米粒呈棕红色,非糯性米粒呈蓝色。拣出混有异类型的粒数(n)。异品种检验:随机数取稻谷或完整糙米试样约20克,称量(mv),拣出外观和粒形不同的异品种类,称量(m3)。大米互混、异种粮粒、异品种检测主法同4.1、4.2、4.3条款,染色检验时,大米直接测试即可,无需砻谷碾米。9结果计算籼、粳、糯互混率计算籼、粳、糯互混率按以下公式计算:m1互混%=X100ma式中:m—异类型稻谷或大米的质量,单位为克(g);ma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整数位。异种粮粒的含量计算异种粮粒的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m3X100异种粮X100mb式中:m3异种粮粒质量,单位为克(g);mb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异品种粒计算:异品种的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M3异品种%=X100Mc式中:M3--异品种的质量,单位为克(g);Mc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o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整数位。6检测说明米业内部质量控制仅作一次检测,不作双实验检测;对外出具报告、会检时,需作双实验检测。QC-JF-008容重测定法依据GB/T5498-85仪器和用具10.2HGT01000型容重器(即增设专用底板的61-71型容重器);天平:感量0.1g;谷物选筛:不同粮种选用的筛层如下规定:小麦:上筛层4.5mm,下筛层1.5mm高粱:上筛层4.0mm,下筛层2.0mm谷子:上筛层3.5mm,下筛层1.2mm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试样约1000g,按1.3规定的筛层分几次进行筛选,取下层筛筛上物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容重器安装打开箱盖,取出所有部件,盖好箱盖。在箱盖的插座上安装立柱,将横梁支架安装在立柱上,并用螺丝固定,再将不等臂式双梁安装在支架上。33杂质检验3.1试样将放有排气砣的容量筒挂在吊环上,将大、小游锤移至零点处,检查空载时的零点。如不平衡,则捻动平衡调整砣调整至平衡。取下容量筒,倒出排气砣,将容量筒安装在铁板底座上,插上插片,放上排气砣,套上中间筒。将制备的试样倒入谷物筒内,装满刮平。再将谷物筒套在中间筒上,打开漏斗开关,待试样全部落入中间筒后关闭漏斗开关。握住谷物筒与中间筒接合处,平稳地抽出插片,使试样与排气砣一同落入容量筒内,再将插片准确地插入豁口槽中,依次取下谷物筒,拿起中间筒和容量筒,倒净插片上多余的试样,抽出插片,将容量筒挂在吊环上称重。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3g/L,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QC-JF-009稻谷杂质、谷外糙米、不完善粒检测方法依据GB/T5494-20082仪器和用具天平:感量0.01g、0.1g;谷物选筛;电动筛选器;分样器和分样板;分析盘、镊子等。检验杂质的试样分大样、小样两种:大样是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物;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稻谷检验杂质的试样用量:大样试样重量应不少于500g,小样试样重量应不少于50g。3.2筛选电动筛选器法: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套上筛底),按规定称取试样放入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选筛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每分钟110?120转),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颗粒属于筛上物。手筛法:按照上法将筛层套好,倒入试样,盖好筛盖。然后将选筛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1分钟。筛动的范围,掌握在选筛直径扩大8?10cm筛后的操作与上法同。稻谷大样杂质检验操作方法:从平均样品中,按3.1的规定称取试样(W),按筛选法分两次进行筛TOC\o"1-5"\h\z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W1)。结果计算W1大样杂质(M%)=X100W式中:M大样杂质百分率。W1——大样杂质重量,g;W大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稻谷小样杂质检验操作方法: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按照3.1的规定用量称取试样(W2),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重(W3)。结果计算小样杂质含量按以下公式小样杂质(%)式中:W3小样杂质重量,g;W-小样重量,g;M大样杂质百分率,%。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位稻谷矿物质检验操作方法:质量标准中规定有矿物质指标的(不包括米类),从拣出的小样杂质中拣出矿物质,称重(W4)。结果计算矿物质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W4矿物质(%)=(100-M)XW2式中:W4矿物质重量,g;W2小样重量,g;M大样杂质百分率,%。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稻谷杂质总量计算一般粮食和油料的杂质总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杂质总量(%)=M+N式中:M--大样杂质百分率,%;N小样杂质百分率,%。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谷外糙米检验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谷外糙米,称重(W5);结果计算W1谷外糙米(%)=W式中:W1谷外糙米重量,g;W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3.8米类杂质检验(大米、糙米)糠粉检验操作方法式中:式中:3.8.2.23.8.2.2结果计算从平均样品中,分取试样约200g(M),分两次放入直径1.0mm圆孔筛内,按1.3规定的筛选法进行筛选,倒出试样,轻拍筛子使糠粉落入筛底。全部试样筛完后,刷下留存在筛层上的糠粉,合并称重汰)o3.8.1.2结果计算糠粉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M1糠粉(%)=——X100M式中:M1-一糠粉重量,g;M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04%,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米类矿物质检验操作方法:从检验过糠粉的试样中拣出矿物质,称重(M2)。矿物质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M2矿物质(%)=——X100M式中:M2矿物质重量,g;M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005%,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其他杂质检验操作方法:从检验过糠粉和矿物质的试样中,拣出稻谷粒、稗粒及其他杂质等一并称重(M3)。结果计算其他杂质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M3其他杂质(%)=——X100MM3稻谷粒、稗粒及其他杂质重量,g;M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04%,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带壳稗粒和稻谷粒检验从平均样品中分取试样500g,拣出带壳稗粒和稻谷粒,分别计算含量。拣出的粒数乘以2即为检验结果,以“粒/kg”表示。双试验结果允许差,带壳稗粒不超过3粒/kg,稻谷粒不超过2粒/kg,分别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平均数不足1粒时按1粒计算。米类杂质总量计算米类杂质总量按以下公式计算:米类杂质总量(%)=A+B+C式中:A一糠粉百分率;B——矿物质百分率;C—其他杂质百分率。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4大米、糖米中不完善粒检验从平均样品中,按3.1的规定的小样用量(X),精确至0.01g,将试样按粮食质量标准中的规定挑拣出不完善粒,称量(XI),精确至0.01g。结果计算:X1不完善粒(%)=X100X式中:X1不完善粒重量,g;X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5%,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5大米、糙米中红米、红线米检验检验不完善粒的同时,挑拣处红米及红线米,称量(X2),精确值0.01g。结果计算:X2不完善粒(%)=———X4.14.1操作方法4.14.1操作方法2.22.2实验室用碾米机;X2红米、红线米重量,X2红米、红线米重量,g;X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5%,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6检测说明米业内部质量控制仅作一次检测,不作双实验检测;对外出具报告、会检时,需作双实验检测。—般情况下,原粮直接检测杂质总量,对大样杂质、小样杂质不作区分检测;当目测稻谷大型杂质较多时,需分开做大样杂质和小样杂质;会检时,需分开做大样杂质和小样杂质。QC-JF-010黄粒米、爆腰粒检测方法依据GB/T5496-852仪器和用具天平:感量0.01g;2.3分析盘、镊子等。稻谷黄粒米检验3.1操作方法稻谷经检验出糙率以后,将其糙米试样用小型碾米机碾磨至近似标准二等米的精度,除去糠粉,称重(W),作为试样重量,再按规定拣出黄粒米,称重(W1)3.2结果计算稻谷黄粒米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W1黄粒米(%)=X100W式中:W1—黄粒米重量,g;W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大米黄粒米检验分取大米试样约50g或在检验碎米的同时,按规定拣出黄粒米(小碎米中不检验黄粒米),称重(W1)。14结果计算大米黄粒米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W1黄粒米(%)=X100W式中:W1—黄粒米重量,g;W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5糙米裂纹粒的检验糙米粒面出现裂纹,称为裂纹粒,俗称爆腰粒。操作方法:在检验稻谷出糙率后,不加挑选地取整粒糙米100粒,用放大镜进行鉴别,拣出有裂纹的米粒。拣出的粒数,即裂纹粒的百分率。6检测说明米业内部质量控制仅作一次检测,不作双实验检测;对外出具报告、会检时,需作双实验检测。QC-JF-011大米碎米检验方法依据依据:GB/T5503-20092仪器和用具2.1天平:感量0.01g。筛选器:转速110r/min?120r/min,可自动控制顺时针及逆时针各转动1min。谷物选筛:1.0mm圆孔筛,配有筛底和筛盖,可配合筛选器使用。分样器或分样板:长方形平整木板或塑料板,厚约2mm,—边加工成斜口,便于分样。2.5电动碎米分离器。分析盘、镊子等。3检验步骤分样:按QC-JF-003分样方法分取大米样品约10g(m)作为检验用试样,准确至0.01g。3.2小碎米的检验将试样置于直径2.0mm圆孔筛内,下接1.0mm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