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碱平衡》(2)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酸碱平衡》(2)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学习目标1.说出酸碱平衡的概念2.说明体内酸碱物质来源3.列出血浆和红细胞中的缓冲体系,简述其缓冲机制4.说出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5.表达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6.简述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7.解释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8.识记判断酸碱平衡的常用生化指标学习目标1.说出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概念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方式,使体内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和比例,使体液pH值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一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balance〕。正常人血液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平均为7.4。酸碱平衡概念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方式,使体内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第1节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一酸性物质的来源1.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1〕挥发性酸〔碳酸〕〔2〕非挥发性酸〔固定酸〕2.体外摄入的酸性物质大米、面粉、肉类、鱼类、啤酒等谷类和动物食品多是以糖、脂肪、蛋白质为主要成分,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挥发性酸和固定酸,故属于成酸食物。第1节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一酸性物质的来源二.碱性物质的来源1.食物中的碱性物质蔬菜、水果2.体内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二.碱性物质的来源第2节酸碱平衡的调节一、血液的缓冲作用〔最重要〕血液的血浆pH值正常参考范围7.35~7.45。几秒钟内即可发生。1.血液的缓冲体系血浆: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Na-Pr/H-Pr红细胞:K-Hb/H-HbK-HbO2/H-HbO2KHCO3/H2CO3K2HPO4/KH2PO4第2节酸碱平衡的调节一、血液的缓冲作用〔最重要〕2.缓冲体系的缓冲机制⊙NaHCO3是代谢因素;H2CO3是呼吸因素。根据亨哈方程式:pH=pKa+lg〔NaHCO3/H2CO3〕只要NaHCO3和H2CO3比值维持20∶1就能保证血浆pH值为7.4。⊙酸碱平衡调节的实质就是调节NaHCO3和H2CO3浓度的比值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2.缓冲体系的缓冲机制⊙NaHCO3是代谢因素;H2CO3是〔1〕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常见的固定酸:磷酸、硫酸、酮体由NaHCO3中和:H-A+NaHCO3Na-A+H2CO3H2CO3H2O+CO2〔经肺呼出〕〔1〕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常见的固定酸:磷酸、硫酸、酮体2.对碱性物质的缓冲
通过各种酸性物质的缓冲,强碱变成了弱碱:
NaCO3+H2CO32NaHCO3
NaCO3+NaH2PO4NaHCO3+Na2HPO4NaCO3+H-PrNaHCO3+Na-Pr过多的NaHCO3可由肾排出体外。2.对碱性物质的缓冲通过各种酸性物质的缓冲,强碱变成了弱碱3.对挥发性酸的缓冲
体内挥发性酸是H2CO3,经CO2+H2O化合生成,缓冲CO2就是缓冲H2CO3,CO2主要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缓冲体系缓冲,此缓冲作用与血红蛋白的运氧过程相偶联。3.对挥发性酸的缓冲体内挥发性酸是H2CO3,经当血液流经组织时
H2O+CO2→H2CO3→H++HCO3-KHbO2→KHb+O2KHbO2+H++HCO3-→HHb+KHCO3当血液流经组织时H2O+CO2→H2CO3→H++H
当血液流经肺时
HHb+O2→HHbO2
HHbO2+KHCO3→KHbO2+H2CO3
H2CO3→H2O+CO2当血液流经肺时HHb+O2→HHbO2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对碳酸的缓冲作用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对碳酸的缓冲作用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在pH改变后15~30分钟内发生,调节呼吸因素。通过呼出CO2来调节血浆中H2CO3的浓度。当体内产酸多时,NaHCO3减少而H2CO3增多,使血浆中[NaHCO3/H2CO3]比值变小。血中的H2CO3经碳酸酐酶催化而分解释出CO2,使血浆PCO2增高,刺激延髓的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呼出更多的CO2,从而降低了血中的H2CO3,使[NaHCO3/H2CO3]比值及pH值恢复正常。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判断酸碱中毒。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在pH改变后15~30分钟内发生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在体液pH值改变后几小时内发生,虽缓慢但作用持久,调节代谢因素。通过调节血浆中NaHCO3浓度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当血浆中NaHCO3浓度降低时,肾那么加强对酸的排泄及对NaHCO3的重吸收;当血浆中NaHCO3浓度升高时,肾那么减少对NaHCO3的重吸收并排出过多的碱性物质。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在体液pH值改变后几小时内发生,虽通过肾小管细胞的泌氢、泌氨及泌钾作用实现对酸碱平衡的调节。1.肾小管的泌H+〔H+-Na+交换〕〔1〕NaHCO3的重吸收〔2〕尿液的酸化通过肾小管细胞的泌氢、泌氨及泌钾作用实现对酸碱平衡的调节。〔1〕NaHCO3的重吸收〔1〕NaHCO3的重吸收〔2〕尿液的酸化〔2〕尿液的酸化2.肾小管的泌NH3〔NH4+-Na+交换〕2.肾小管的泌NH3〔NH4+-Na+交换〕3.肾小管的泌K+〔K+-Na+交换〕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还有主动排钾泌钾而换回钠的作用,即进展K+-Na+交换,Na+吸收人血,K+随尿排出体外。K+-Na+交换与H+-Na+交换有竞争性抑制作用。3.肾小管的泌K+〔K+-Na+交换〕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还有第3节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一、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1呼吸性酸中毒原因:血浆二氧化碳浓度原发升高造成。特点:血浆PCO2、H2CO3浓度升高,血浆NaHCO3浓度也相应升高。2呼吸性碱中毒原因:血浆二氧化碳浓度原发降低造成。特点:血浆PCO2、H2CO3浓度降低,血浆NaHCO3浓度也相应降低。3代谢性酸中毒原因:血浆NaHCO3浓度原发降低造成。特点:血浆NaHCO3浓度降低,血浆H2CO3浓度也相应降低。4代谢性碱中毒原因:血浆NaHCO3浓度原发升高造成。特点:血浆NaHCO3浓度升高,血浆H2CO3浓度也相应升高。第3节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一、酸碱平衡失调的二、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酸中毒引起高血钾,尿酸性;碱中毒引起低血钾,尿碱性;高血钾引起酸中毒,尿碱性;低血钾引起碱中毒,尿酸性。二、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酸中毒引起高血钾,尿酸性;三.判断酸碱平衡的常用生化指标1、pH值2、动脉血CO2分压〔PCO2〕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4、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AB〕5、碱剩余〔BE〕和碱缺失〔BD〕6、阴离子间隙〔AG〕三.判断酸碱平衡的常用生化指标1、pH值1、血浆pH值定义:血浆中H+浓度负对数值正常参考范围:7.35~7.45平均7.4pH>7.45: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7.35<pH<7.45:代偿性酸中毒和代偿性碱中毒1、血浆pH值2、血浆二氧化碳分压〔PCO2〕定义: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正常参考范围:4.65~5.98kPa,平均为5.3kPaPCO2大于5.98kPa:肺通气缺乏,体内CO2积蓄,体内[H2CO3]升高,见于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PCO2小于4.65kPa: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体内[H2CO3]降低,见于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2、血浆二氧化碳分压〔PCO2〕三、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定义:在PCO2为5.32kPa时,血浆中以化学形式NaHCO3存在的CO2量。正常参考范围:23~31mmol/L,平均为27mmol/LCO2-CP降低: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CO2-CP升高:代谢性碱中毒或代偿性的呼吸性酸中毒。三、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四、实际碳酸氢盐〔AB〕和标准碳酸氢盐〔SB〕定义:AB: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取血别离血浆,测得血浆中NaHCO3的真实含量;SB: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Hb的氧饱和度为100%,温度37℃,PCO2为5.3kPa〕测得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AB反映血液中代谢性成分含量,也受呼吸性成分的影响;SB不受呼吸性成分影响,是代谢性成分的指标。AB=SB正常AB>SB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AB<SBCO2呼出过多〔呼吸性碱中毒〕AB=SB<正常值代谢性酸中毒AB=SB>正常值代谢性碱中毒四、实际碳酸氢盐〔AB〕和标准碳酸氢盐〔SB〕五、碱过剩〔BE〕或碱欠缺〔BD〕定义:碱剩余〔BE〕及碱缺失〔BD〕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温度37℃,PCO2为5.3kPa),用标准酸或碱滴定血浆或全血的pH值到7.4,所消耗的酸或碱的量。正常参考范围:±3.0mmol/L代谢性酸中毒:BD增高;代谢性碱中毒:BE增高。五、碱过剩〔BE〕或碱欠缺〔BD〕六、阴离子间隙〔AG〕定义:指血浆中主要阳离子〔Na+〕和主要阴离子〔CI−和HCO3-〕之间的差值。正常参考范围:8~16mmol/L,平均为12mmol/L。AG值增高:代谢性酸中毒六、阴离子间隙〔AG〕《酸碱平衡》(2)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酸碱平衡》(2)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学习目标1.说出酸碱平衡的概念2.说明体内酸碱物质来源3.列出血浆和红细胞中的缓冲体系,简述其缓冲机制4.说出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5.表达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6.简述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7.解释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8.识记判断酸碱平衡的常用生化指标学习目标1.说出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概念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方式,使体内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和比例,使体液pH值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一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balance〕。正常人血液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平均为7.4。酸碱平衡概念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方式,使体内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第1节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一酸性物质的来源1.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1〕挥发性酸〔碳酸〕〔2〕非挥发性酸〔固定酸〕2.体外摄入的酸性物质大米、面粉、肉类、鱼类、啤酒等谷类和动物食品多是以糖、脂肪、蛋白质为主要成分,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挥发性酸和固定酸,故属于成酸食物。第1节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一酸性物质的来源二.碱性物质的来源1.食物中的碱性物质蔬菜、水果2.体内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二.碱性物质的来源第2节酸碱平衡的调节一、血液的缓冲作用〔最重要〕血液的血浆pH值正常参考范围7.35~7.45。几秒钟内即可发生。1.血液的缓冲体系血浆: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Na-Pr/H-Pr红细胞:K-Hb/H-HbK-HbO2/H-HbO2KHCO3/H2CO3K2HPO4/KH2PO4第2节酸碱平衡的调节一、血液的缓冲作用〔最重要〕2.缓冲体系的缓冲机制⊙NaHCO3是代谢因素;H2CO3是呼吸因素。根据亨哈方程式:pH=pKa+lg〔NaHCO3/H2CO3〕只要NaHCO3和H2CO3比值维持20∶1就能保证血浆pH值为7.4。⊙酸碱平衡调节的实质就是调节NaHCO3和H2CO3浓度的比值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2.缓冲体系的缓冲机制⊙NaHCO3是代谢因素;H2CO3是〔1〕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常见的固定酸:磷酸、硫酸、酮体由NaHCO3中和:H-A+NaHCO3Na-A+H2CO3H2CO3H2O+CO2〔经肺呼出〕〔1〕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常见的固定酸:磷酸、硫酸、酮体2.对碱性物质的缓冲
通过各种酸性物质的缓冲,强碱变成了弱碱:
NaCO3+H2CO32NaHCO3
NaCO3+NaH2PO4NaHCO3+Na2HPO4NaCO3+H-PrNaHCO3+Na-Pr过多的NaHCO3可由肾排出体外。2.对碱性物质的缓冲通过各种酸性物质的缓冲,强碱变成了弱碱3.对挥发性酸的缓冲
体内挥发性酸是H2CO3,经CO2+H2O化合生成,缓冲CO2就是缓冲H2CO3,CO2主要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缓冲体系缓冲,此缓冲作用与血红蛋白的运氧过程相偶联。3.对挥发性酸的缓冲体内挥发性酸是H2CO3,经当血液流经组织时
H2O+CO2→H2CO3→H++HCO3-KHbO2→KHb+O2KHbO2+H++HCO3-→HHb+KHCO3当血液流经组织时H2O+CO2→H2CO3→H++H
当血液流经肺时
HHb+O2→HHbO2
HHbO2+KHCO3→KHbO2+H2CO3
H2CO3→H2O+CO2当血液流经肺时HHb+O2→HHbO2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对碳酸的缓冲作用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对碳酸的缓冲作用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在pH改变后15~30分钟内发生,调节呼吸因素。通过呼出CO2来调节血浆中H2CO3的浓度。当体内产酸多时,NaHCO3减少而H2CO3增多,使血浆中[NaHCO3/H2CO3]比值变小。血中的H2CO3经碳酸酐酶催化而分解释出CO2,使血浆PCO2增高,刺激延髓的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呼出更多的CO2,从而降低了血中的H2CO3,使[NaHCO3/H2CO3]比值及pH值恢复正常。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判断酸碱中毒。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在pH改变后15~30分钟内发生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在体液pH值改变后几小时内发生,虽缓慢但作用持久,调节代谢因素。通过调节血浆中NaHCO3浓度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恒定:当血浆中NaHCO3浓度降低时,肾那么加强对酸的排泄及对NaHCO3的重吸收;当血浆中NaHCO3浓度升高时,肾那么减少对NaHCO3的重吸收并排出过多的碱性物质。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在体液pH值改变后几小时内发生,虽通过肾小管细胞的泌氢、泌氨及泌钾作用实现对酸碱平衡的调节。1.肾小管的泌H+〔H+-Na+交换〕〔1〕NaHCO3的重吸收〔2〕尿液的酸化通过肾小管细胞的泌氢、泌氨及泌钾作用实现对酸碱平衡的调节。〔1〕NaHCO3的重吸收〔1〕NaHCO3的重吸收〔2〕尿液的酸化〔2〕尿液的酸化2.肾小管的泌NH3〔NH4+-Na+交换〕2.肾小管的泌NH3〔NH4+-Na+交换〕3.肾小管的泌K+〔K+-Na+交换〕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还有主动排钾泌钾而换回钠的作用,即进展K+-Na+交换,Na+吸收人血,K+随尿排出体外。K+-Na+交换与H+-Na+交换有竞争性抑制作用。3.肾小管的泌K+〔K+-Na+交换〕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还有第3节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一、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1呼吸性酸中毒原因:血浆二氧化碳浓度原发升高造成。特点:血浆PCO2、H2CO3浓度升高,血浆NaHCO3浓度也相应升高。2呼吸性碱中毒原因:血浆二氧化碳浓度原发降低造成。特点:血浆PCO2、H2CO3浓度降低,血浆NaHCO3浓度也相应降低。3代谢性酸中毒原因:血浆NaHCO3浓度原发降低造成。特点:血浆NaHCO3浓度降低,血浆H2CO3浓度也相应降低。4代谢性碱中毒原因:血浆NaHCO3浓度原发升高造成。特点:血浆NaHCO3浓度升高,血浆H2CO3浓度也相应升高。第3节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的根本类型一、酸碱平衡失调的二、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酸中毒引起高血钾,尿酸性;碱中毒引起低血钾,尿碱性;高血钾引起酸中毒,尿碱性;低血钾引起碱中毒,尿酸性。二、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酸中毒引起高血钾,尿酸性;三.判断酸碱平衡的常用生化指标1、pH值2、动脉血CO2分压〔PCO2〕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4、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AB〕5、碱剩余〔BE〕和碱缺失〔BD〕6、阴离子间隙〔AG〕三.判断酸碱平衡的常用生化指标1、pH值1、血浆pH值定义:血浆中H+浓度负对数值正常参考范围:7.35~7.45平均7.4pH>7.45: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7.35<pH<7.45:代偿性酸中毒和代偿性碱中毒1、血浆pH值2、血浆二氧化碳分压〔PCO2〕定义: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正常参考范围:4.6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企业合同范本
- 改造修建别墅合同范本
- 调岗空白合同范本
- 社保合同范本
- 展板横幅制作合同范本
- 简易沙石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河南省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寓灯具维修合同范本
- 农田无偿代耕代种合同标准文本
- 关于装饰公司合同样本
- 2024年4月自考经济学真题完整试卷
- 成人门急诊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
- 12S10管道支架、吊架
-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29-2010》
- 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生物试卷
-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b卷】
- 文献检索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宁夏医科大学
- 2024年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三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学实验室能源消耗优化措施
-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