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陶渊明1.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在教师的指导下疏
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理解作者笔
下的社会理想。3.通过诵读,把握语气、句式、音节的变
化,体会作者的心灵节奏和内在情怀。4.品味本文简洁凝练、意蕴丰富的语文。学习目标本课时主要内容:1.了解文学常识。2.诵读课文,熟悉内容。3.疏通文章第1、2段文意。
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成语是什么?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桃花源记》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少时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有志不展,做过几任小官,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家,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诗歌大量描写田园生活,朴素真挚,他被公认为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今存《陶渊明集》。陶渊明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文学常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伟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查阅字典,读
准字音。2.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查阅词典等工
具书,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3.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合理。熟悉课文疏通文章一、疏通第1段文意。1.请大声诵读第1段,读音和停顿要正确。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说说对这段文章的理解,做好笔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东晋太原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感到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原文:译文:疏通文章二、疏通第2段文意。1.请大声诵读第2段,读音和停顿要正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说说对这段文章的理解,做好笔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但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小,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处处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原文:译文:诵读课文
同学们,今天所学主要内容就是这些。请再次朗读课文,回想今天所学的知识,看看还有什么疑问,请查阅工具书,和同学探讨,请教老师,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争取它们解决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小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1.了解时代背景和文学常识。2.诵读课文,熟悉内容。3.疏通文章第1、2段文意。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陶渊明本课时主要内容1.疏通第三、四、五段文意。2.总结文言词语、文言现象。疏通文章一、疏通第3段文意。1.请大声诵读第3段,读音和停顿要正确。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说说对这段文章的理解,做好笔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村人)问(渔人)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人)邀请渔人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把渔人请到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几日,向付里人告辞。村里人告诉渔人他说:“这里的事情不要对外边的人说啊!”原文:译文:疏通文章一、疏通第4段文意。1.请大声诵读第4段,读音和停顿要正确。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说说对这段文章的理解,做好笔记。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原文:译文:疏通文章一、疏通第5段文意。1.请大声诵读第5段,读音和停顿要正确。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说说对这段文章的理解,做好笔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了。此后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原文:译文:诵读课文
同学们,今天所学主要内容就是这些。请再次朗读课文,回想今天所学的知识,看看还有什么疑问,请查阅工具书,和同学探讨,请教老师,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争取它们解决掉。
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言积累1.说出下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文言积累1.说出下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今义:新鲜美味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信今义:事物间距,隔离开来无论古义:不必说,更不必说今义:关联词语“不管”的意思鲜美古义:新鲜美好文言积累2.说说下列词语在本课中有哪些意思。屋舍俨然:房屋,名词舍便舍船:舍弃、离开动词捕鱼为业:作为,动词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介词寻向所志:寻找,动词寻寻病终:不久,副词文言积累3.解释下面词句中的通假字。便要还家4.请填出括号内省略了的成分。(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要,同“邀”,邀请。文言积累3.解释下面词句中的通假字。便要还家4.请填出括号内省略了的成分。(1)(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
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2)此人一一为(村人)具言所闻,(村人
)皆叹惋。(3)林尽(于)水源,(渔人)便得一山要,同“邀”,邀请。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1.疏通第3-5段的文意。2.积累本课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省略句等现象小结
桃花源记第三课时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陶渊明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1.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2.掌握桃源世界的特点。3.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4.了解《桃花源记》对后世的影响三(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世人先
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段落层次一(1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二(2、3段)渔人进入桃源,在桃源
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三(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世人先
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段落层次一(1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二(2、3段)渔人进入桃源,在桃源
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本文的线索、叙事的顺序是什么?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根据文章内容,总结桃花源特点风景优美百姓安居乐业(和平)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富足)结合背景考虑,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
这个美好的世外桃
源用意何在?
我国东晋末年,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同时,北方处于十六国时期,政权交替,战争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混乱和黑暗的时期。社会背景
对社会现实(政治黑暗、连年战乱、赋税摇役繁重)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主旨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思考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思考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南阳刘子骥”是陶渊明记载的最后一个还相信有桃花源存在的人,只可惜他最后也“未果,寻病终”,于是“后遂无问津者”。可以把这个内容视为故事的尾声,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悲哀。无人问津的原因是没有人再相信有桃花源,没有人愿意再努力去寻找这种境界,人们心中桃花源的理想渐渐消失,那桃花源也就因此而真正永远地消失了。许多人读了二十几年的《桃花源记》,不同时候读,总会有一番不同的感受。而今读来,我耳畔飘荡起陶渊明另一篇文章中的句子,“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啊,心灵的田园都要荒芜了,怎么还在这物质的世界徘徊留恋而不知归去呢?回去慢慢耕耘吧,期待着哪天无意之间遇见那片桃花源。深入思考:写“后遂无问津者”有何用意?诵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第二学期学生会信息部工作计划
- 社区2021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开头
- 科长竞聘演讲稿范文竞聘计划科长演讲稿
- 八年级体育课教学计划
- 人防教育活动实施计划方案及总结规划
- 临沂大学《大学物理Ⅱ(上)》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救助管理站工作计划
- 中班组教研个人工作计划
- 个人跟班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
- 2024年“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工作总结
- 3、分段计费问题
- 应用回归分析---第十章
- 变频电机使用说明书(完整版)
-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法悬臂浇筑施工关键技术
- 童话阅读练习及答案(5篇)
- SMT钢网开口方式规范最终版
- 心理咨询师论文:个人分析报告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共1页)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图(很全很完整)(共19页)
- 电视剧剧组组成及职能
- 电厂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