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_第1页
2022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_第2页
2022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_第3页
2022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_第4页
2022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以下简称:避难场所),是指在人口聚集地附近,以应对地震灾害或其它灾害事故,用于接纳受灾居民紧急疏散、临时或较长时间避难及生活,确保避难居民安全,避免灾后次生灾害危害,并可供政府组织开展救灾工作的场所。为了避难场所使用及平时管理有序,保证全市避难场所在灾情发生时顺利启动运行、灾民安置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受灾群众生活稳定和社会安定,特制订本预案。一、机构与职责成立市避难场所领导协调小组。地震或其它灾情发生后,由市人民政府宣布启动预案。㈠避难场所领导协调小组成员避难场所领导协调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应急、住建、民政等部门及避难场所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发改、工信、公安、自然资源、财政、卫健、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教育、文体旅游、团市委、水利、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和驻韩武警部队、消防救援大队、供电公司、中闽水务公司、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广电网络集团分公司、中石化森美()石油有限公司单位负责人组成。㈡避难场所领导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按照市政府抗震救灾指令,负责组织、协调、部署避难场所启动有关工作;.协调各有关单位做好灾民安置工作;.协调解决安置现场出现的重大事项。二、各有关单位职责㈠启用避难场所设施应急、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和供电公司、中闽水务公司、避难场所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避难场所权属及管理单位:根据避难场所功能设置,及时开启应急门和通道,启动应急供水、供电、厕所等设施,做好各功能区划分。㈡灾民安置应急部门:组织协调做好棚宿区的帐篷调运工作。避难场所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负责将灾民分组安置,并根据季节,调拨发放床上用品,保证灾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文体旅游部门:负责市体育中心的灾民分组安置工作。住建部门:负责市人民广场的灾民分组安置工作。㈢生活安置应急、民政、工信、供销部门及避难场所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在灾害初期迅速发放食品、矿泉水,在有条件的避难场所生活区内搭灶台,为灾民提供热饭菜。团市委:负责组织、召集志愿者,配合做好现场安置工作。㈣物资供应民政、工信、供销、发改(粮食)部门:组织调运粮食、食品与各类日常用品,保证避难场所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上述部门平时应与大商场、超市签订供货合同,确保灾时之急需。㈤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卫健部门:迅速将避难场所内和周边的医疗室(站)转为避难场所医疗室,调配医护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到避难场所,开展医疗救护、心理辅导与防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加强避难场所的饮用水卫生消毒及现场卫生安全监管。避难场所附近的医院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参与医疗救护工作。闲药品供应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协调向避难场所医疗室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避难场所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化)消防安全和灾害处置消防救援大队:调集人员赶赴避难场所,做好避难场所及周边的消防安全等工作。W治安和秩序维护公安部门和驻韩武警部队:负责避难场所及周边的治安管理、监控设备维护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避难场所安定,确保避难场所内的秩序稳定。公安交警维护避难场所及周边的交通秩序。㊈电力供应供电公司:保障避难场所用电供应,负责避难场所内照明布设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如暂时无法恢复供电的,应提供应急发电车,保证避难场所内帐篷照明。S供水保障住建部门、中闽水务公司、消防大队:负责避难场所内供水设施快速安装启用,必要时启用消防车供水,保障灾民用水供应。(十一)应急资金供应财政部门:做好避难场所灾民安置所需资金及应急款项的准备和调拨工作。(十二)避难场所垃圾处理城市管理部门、住建部门:在避难场所指定位置设立垃圾收集设施,按时转运垃圾,确保避难场所环境卫生。(十三)运输保障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避难场所启用期间物资运输车辆的调配。(十四)通讯保障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广电网络集团分公司:负责避难场所运行期间通讯保障工作。其它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应急使用的相关工作。三、避难结束灾区已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秩序,由市政府宣布避难期结束,避难场所关闭。宣布避难场所关闭后,各相关部门应负责各自的设备拆卸,恢复原状。避难结束后,由避难场所使用、征用、借用的物资或款项,由相关单位列入预算,市财政统一支付。㈠预案管理。避难场所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所承担职责,落实本部门工作。㈡日常管护。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建设管护责任主体,参照《市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管护指南(试行)》(安减委[2021)1号)o㈢避难场所启动顺序。避难场所启动顺序采用就近、属地的原则;若需跨乡镇(街道)的,由市政府统一协调启用。㈣避难场所类别及设施。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的规定,避难场所分成三类,I类应急避难场所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II类应急避难场所可安置受助人员io天〜30天;m类应急避难场所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类应急避难场所应具有篷宿区、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供水、供电、排污系统、应急厕所、垃圾储运、通道、标志等设施;n类应急避难场所在ni类的基础上增加消防、物资储备、指挥管理设施;I类应急避难场所在II类的基础上再配置停车场、停机坪、洗浴、功能介绍等设施。㈤我市现有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2处)。市体育中心、市人民广场、市德艺学校田径场、穆阳镇三中田径场、城北街道民族中学田径场、城阳镇中村村委广场、晓阳镇晓阳中学田径场、坂中乡市民族中学(原闽东卫校)田径场、赛岐小学宅里分校田径场、湾坞镇人民政府大院广场、范坑中学田径场、上白石中心小学田径场、溪潭五福广场田径场、下白石镇第五中学田径场、潭头中学田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