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摘要液压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主要类型,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筑路工程、水利建设、港口建设、国防工程等土石方施工和矿山采掘之中。反铲液压挖掘机是挖掘机械中最重要的机种之一,主要应用于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壤。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是完成液压挖掘机各项功能的主要部分,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液压挖掘机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本文根据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对典型工况的分析,总结了挖掘机工作装置性能要求和设计原则,然后对其各主要构件进行了方案选择以及运动学分析,并确定各校点之间的距离,用Pro/e软件绘出其连杆模型。接着根据连杆模型并结合其他机械设计知识画出工作装置的二维图纸,最后根据图纸上的具体结构尺寸对工作装置的主要部件进行校核。关键词: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结构设计AbtractAsoneofimportantconstructionmachineryandequipments,hydraulicexcavatoriswidelyusedinearthworkconstructionandmineexploitation,suchasinarchitecture,roadengineering,waterconservancy,portbuilding,nationaldefenseproject,etc.Theexcavatorwithabackhoedismainlyusedtoexcavatetheearthunderground.BackhoeEquipmentofHydraulicExcavatorisoneimportantdevicetoperformmanyfunctions.Theworkingperformanceandreliabilityofthewholemachineisinfluencedbytherationalityofitsstructure.Firstly,thispaper,whichisbasedonthestructuralfeaturesofhydraulicbackhoeexcavatorbeworkedprincipleandtheanalysisoftypicalconditions,summeduptheexcavatorworkingequipment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designprinciples.Secondly,beselectedtheprogramandconductthekinematicanalysisofallthemajorcomponentsofworkingequipment,andbedeterminedthedistancebetweenthehingepoints,andthenusedthePro/esoftwaretodrawthelinkmodel;Thirdly,drewtwo-dimensionaldrawingsoftheworkequipments;Finally,accordingtothedrawings'specificdimensions,checthemaincomponensofworkingdevice.Keywords:hydraulicexcavator;workingequipment;kinematicanalysis;structuraldesign目录TOC\o"1-5"\h\z1绪论-1--1-\o"CurrentDocument"1.2挖掘机发展简史-1--1--2--2--3-\o"CurrentDocument"1.5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3-2总体方案设计-4-\o"CurrentDocument"工作装置构成及原理-4-\o"CurrentDocument"工作装置坐标设定〔见图2-2]-6-\o"CurrentDocument"工作装置各部分方案选择-7-\o"CurrentDocument"动臂种类选择及油缸布置方案选择-7-\o"CurrentDocument"斗杆种类选择-8--8-\o"CurrentDocument"液压挖掘机工矿分析-10-\o"CurrentDocument"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要求-14-\o"CurrentDocument"几何尺寸要求-15-\o"CurrentDocument"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原则-18-\o"CurrentDocument"设计基本参数以及设计作业范围-18-\o"CurrentDocument"3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19-\o"CurrentDocument"动臂运动分析-19-\o"CurrentDocument"斗杆的运动分析-21-\o"CurrentDocument"铲斗的运动分析-22-\o"CurrentDocument"特殊工作位置计算-24-4基本尺寸确实定-28-\o"CurrentDocument"斗形参数的选择-28-\o"CurrentDocument"动臂机构参数的选择-29-\o"CurrentDocument"斗杆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31-\o"CurrentDocument"连杆及铲斗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32-\o"CurrentDocument"5工作装置结构受力分析与校核-38-\o"CurrentDocument"挖掘阻力分析-38-\o"CurrentDocument"工作装置各部分油缸作用力确实定~~-39--39--42--43-\o"CurrentDocument"工作装置结构强度校核的工况介绍-44-斗杆的力学分析-45-斗杆强度校核-51-动臂力学分析-56-动臂强度校核-58-6结论-62-参考文献-63-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1绪论题背景及目的挖掘机在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行业被广泛地采用,如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气工程、农田改造、矿山采掘以及现代化军事工程等等行业的机械化施工中。据统计,一般工程施工中约有60%勺土方量、露天矿山中80%勺剥离量和采掘量是用挖掘机完成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和在建设中挖掘机的广泛应用,挖掘机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发展满足我国国情所需要的挖掘机是十分必要的。而工作装置作为挖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和控制是对整机开发的基础。单斗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是一个较复杂的空间机构,国内外对其运动分析、机构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面都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的设计特别是小型挖掘机的设计已经趋于成熟。而关于单斗液压挖掘机的相关文献也很多,这些文献从不同侧面对工作装置的设计进行了论述。而笔者的设计知识和水平能力只是初学者,进行本课题的设计是为对挖掘机的工作装置设计有一些大体的认识,稳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设计能力。1.2挖掘机发展简史挖掘机械的最早雏形,主要用于河道。港口的疏浚工作,第一台有确切记载的挖掘机械是1796年英国人发明的蒸汽“挖泥铲”。而能够模拟人的掘土工作,在陆地上使用的蒸汽机驱动的“动力铲”于1835年在美国诞生,主要用于修筑铁路的繁重工作,被认为是现代挖掘机的先驱,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1950年,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全液压挖掘机。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在挖掘机上得到应用,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液压挖掘机在作业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操作舒适性以节能、环保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液压挖掘机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土石方施工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设备。工业发达国家的液压挖掘机生产较早,产品线齐全,技术成熟。美国、德国和日本是液压挖掘机的主要生产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20世纪后期开始,国际上液压挖掘机的生产从产品规格上看,在稳定和完善主力机型的基础上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从产品性能上看,向高效节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从1967年开始研制液压挖掘机。早期开发成功的产品主要有上海建筑机械厂的WY100贵阳矿山机器厂的W460、合肥矿山机器厂的WY6/。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江挖掘机厂和杭州重型机械研制成功了WY160ffiWY25/液压挖掘机产品。从1994年开始,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日本的神户制钢所、日本的小松制作所、日本的日立建机株式会社、韩国大宇重工、韩国现代重工业以及德国利勃海尔、德国雪孚、德国阿特拉斯、瑞典沃尔沃等公司先后在中国建立了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挖掘机生产企业,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种型号和规格的液压挖掘机产品。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液压挖掘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形成了巨大的挖掘机市场空间,但该行业主要由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垄断。国内一些工程机械待业的上市股分公司合资的方式介入了挖掘机产业,同时国内还有众多的企业也在生产液压挖掘机,但在生产规模、品种、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发展民族挖掘机产业,必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充分利用国际化配套的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掌握核心设计制造技术,发挥性价比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把我国液压挖掘机产品做大做强。单斗液压挖掘机可按用途及其主要装置的特征进行分类。按液压挖掘机主要用途及工作装置的不同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种。中小型挖掘机大多数为通用型,即以挖掘土壤容重18000N/m妁标准反铲斗的主要装置外,还配有适于挖掘各种轻重土质和挖掘幅度的反铲、正铲、抓斗、装载、起重等多种可换装置。而大型液压挖掘机则以矿用正铲为主要装置外,一般亦配有挖掘轻重土、石料和各种挖掘幅度的正、反铲等装置。主要用于矿山采掘和装载、称采矿或矿用型。按工作装置的结构不同分为较接式和伸缩臂式挖掘机,常用者均为较接式,伸缩臂式挖掘机因可用于平整清理场地和坡道等作业,故有挖掘平地机之称。按行走装置的不同,液压挖掘机分为履带式、轮胎式、汽车式、悬挂式及拖式等种类。屐带式因有良好通过性能应用最广,对松软地面或沼泽地带还可采用加宽、加长及以浮式履带来降低接地比压。轮式挖掘机具有行走速度快,机动性好、可在城市道路通行,故近年来在中小型液压挖掘机中发展较快。汽车式、悬挂式是以汽车及拖拉机为基础机械(底盘)装设挖掘或装载工作装置的小型挖掘机。适用于城建小量土方工程及农村建筑。拖式则没有行走驱动机构,转移时由牵引车牵引,主要优点为结构简单、成本低。按回转部分转角的不同,液压挖掘机有全回转和半回转两类。大部分液压挖掘机是全回转式的,小型液压挖掘机如悬挂式等工作装置仅能作180°左右的回转,为半回转式。按主要机构是否全部采用液压传动又分为全液压式与半液压式两种。两者区别在于半液压传动挖掘机的行走机构采用机械传动,少数挖掘机仅工作装置采用液压传动,如大型矿用挖掘机等。目前国产轮胎式液压挖掘机多采用半液压式。本次设计斗容量为0.3m3,全液压履带式挖掘机型号为YW0.3型,由于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有良好通过性能应用最广,对松软地面或沼泽地带还可采用加宽、加长以及浮式履带来降低接地比压。1.5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对由动臂、斗杆、铲斗、连杆机构组成挖掘机工作装置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挖机工作装置的总体设计。〔2〕挖掘机的工作装置详细的机构运动学分析。〔3〕工作装置各部分的基本尺寸的计算和验证。〔4〕工作装置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2总体方案设计2.1工作装置构成及原理图1-1工作装置组成图其中1-铲斗;2-斗齿;3-连杆;4-摇杆;5-铲斗油缸;6-斗杆;7-动臂;8-动臂油缸;9-斗杆油缸图1-1为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基本组成及传动示意图,如下图反铲工作装置由铲斗连杆、斗杆、动臂、相应的三组液压缸等组成。动臂下较点较接在转台上,通过动臂缸的伸缩,使动臂连同整个工作装置绕动臂下钦点转动。依靠斗杆缸使斗杆绕动臂的上钦点转动,而铲斗较接于斗杆前端,通过铲斗缸和连杆则使铲斗绕斗杆前钦点转动。为了增大铲斗的转角,铲斗液压缸一般通过连杆机构〔即连杆和摇杆〕与铲斗连接。反铲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过程为:先下放动臂至挖掘位置,然后转动斗杆及铲斗,当挖掘至装满铲斗时,提升动臂使铲斗[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离开土壤,边提升边回转至卸载位置,转斗卸出土壤,然后再回转至工作位置开始下一次作业循环[2]。液压挖掘机的反铲装置主要用于挖掘停机面以下土壤(基坑、沟壕等)。其挖掘轨迹决定于各油缸的运动及其相互配合情况。通常情况下,分为动臂挖掘、斗杆挖掘、转斗挖掘等几种情况。〔1〕动臂挖掘当采用动臂油缸工作来进行挖掘时(斗杆和铲斗油缸不工作)可以得到最大的挖掘半径和最长的挖掘行程。此时铲斗的挖掘轨迹系以动臂下钦点为中心,斗齿至该钦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弧线。具极限挖掘高度和挖掘深度(不是最大挖掘深度)即圆弧线之起终点,分别决定于动臂的最大上倾角和下倾角(动臂与水平线之夹角),也即决定于动臂油缸的行程。由于这种挖掘方式时间长而且由于稳定条件限制挖掘力的发挥,实际工作中基本上不采用。〔2〕斗杆挖掘当仅以斗杆油缸工作进行挖掘时,铲斗的挖掘轨迹为圆弧线,弧线的长度与包角决定于斗杆油缸的行程。当动臂位于最大下倾角,并以斗杆油缸进行挖掘工作时,可以得到最大的挖掘深度尺寸,并且也有较大的挖掘行程。在较坚硬的土质条件下工作时,能够保证装满铲斗,故挖掘机实际工作中常以斗杆油缸工作进行挖掘。〔3〕转斗挖掘当仅以铲斗油缸工作进行挖掘时,铲斗的挖掘轨迹也为圆弧线,弧线的包角及弧长决定于铲斗油缸的行程。显然,以铲斗油缸工作进行挖掘时的挖掘行程较短,如使铲斗在挖掘行程结束时装满土壤,需要有较大的挖掘力以保证能挖掘较大厚度的土壤。所以一般挖掘机的斗齿最大挖掘力都在采用铲斗油缸工作时实现。采用铲斗油缸挖掘常用于清除障碍,挖掘较松软的土壤以提高生产率。因此,在一般土方工程挖掘中,转斗挖掘较常采用。在实际挖掘工作中,往往需要采用各种油缸的联合工作。挖掘机工作装置各油缸可看作是只承受拉压载荷的杆,对工作装置进行适当简化处理如图2-2所示。
图2-2工作装置结构简图挖掘机的工作装置经上面的简化后实质是一组平面连杆机构,自由度是3,即工作装置的几何位置由动臂油缸长度Li、斗杆油缸长度L2、铲斗油缸长度L3决定,当Li、L2、L3为某一确定的值时,工作装置的位置也就能够确定。工作装置坐标设定〔见图2-2〕图中的各参数的含义说明如下:A表示动臂油缸与回转平台的钦点;B表示动臂油缸与动臂的钦点;C表示动臂与回转平台的钦点;D表示斗杆油缸与动臂的钦点;E表示斗杆油缸与斗杆的钦点;F表示动臂与斗杆的钦点;G表示铲斗油缸与斗杆的钦点;M表示铲斗油缸与连杆机构的钦点;N表示连杆机构与斗杆的钦点;Q表示斗杆与铲斗的钦点;K表示连杆机构与铲斗的钦点;V表示铲斗的齿尖。所建立的总体坐标系的x轴是停机水平面,Y轴通过回转平台的回转中心并垂直于x轴,o点为总体坐标系的原点也即x轴与Y轴的交点。[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工作装置各部分方案选择动臂种类选择及油缸布置方案选择动臂是反铲工作装置的主要部件,一般可以分为组合式和整体式,目前采用得多的是整体式动臂。组合式动臂如图2-3所示,组合式动臂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或螺栓连接而成。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可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来调节,虽然使结构和操作复杂化,但在挖掘机作业中可随时大幅度调整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从而提高挖掘机的作业性能,尤其在用反铲或抓斗挖掘窄而深的基坑时,容易得到较大距离的垂直挖掘轨迹,提高挖掘质量和生产率。组合式动臂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作业条件随意调整挖掘机的作业尺寸和挖掘力,且调整时间短。止匕外,它的互换工作装置多,可满足各种作业的需要,装车运输方便。其缺点是质量大,制造成本高,故本次设计不采用。图2-3组合式动臂整体式动臂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轻巧,质量轻而刚度大。其缺点是更换的工作装置少,通用性较差。多用于长期作业条件相似的挖掘机上。整体式动臂[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在此处键入]又可分为直动臂和弯动臂两种。其中的直动臂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方便,主要用于悬挂式液压挖掘机,但它不能使挖掘机获得较大的挖掘深度,不适用于通用挖掘机;弯动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型式,与同长度的直动臂相比,可以使挖掘机有较大的挖掘深度,但降低了卸土高度,这正符合挖掘机反铲作业的要求[5]。经比较,选择整体弯动臂。动臂油缸一般布置在动臂的前下方,有两种具体布置方式,油缸前倾布置方案,即当动臂油缸全伸出,将动臂举伸至上极限位置时,动臂油缸轴线向转台前方倾斜;油缸后倾布置方案,即当动臂油缸全伸出,将动臂举伸至上极限位置时,动臂油缸轴线向转台后方倾斜,两种方案中,在动臂油缸作用力相同时,后倾方案能得到较大的动臂作用力矩[2],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油缸后倾布置方案。臂与动臂油缸活塞杆端部的钦点布置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动臂布置在端部弯角的下部,小型挖掘机常见;另一种是双动臂油缸布置在动臂箱体的中部,这样的双动臂油缸在结构上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升力也大大增加。由于本次设计的是小型挖掘机,故本次设计采用单动臂油缸。斗杆种类选择斗杆也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大多数挖掘机采用整体式斗杆。在本设计中由于不需要调节斗杆的长度,故也采用整体式斗杆。铲斗结构形状和参数的合理选择对挖掘机的作业效果影响很大,其应满足以下的要求:〔1〕有利于物料的自由流动。铲斗内壁不宜设置横向凸缘、棱角等。斗底的向剖面形状要适合于各种物料的运动规律。〔2〕要使物料易于卸尽。〔3〕为使装进铲斗的物料不易于卸出,铲斗的宽度与物料的粒径之比应大于4,大于50时,颗粒尺寸不考虑,视物料为均质。综上考虑,选用中型挖掘机常用的铲斗结构,基本结构如图2-4所示。图2-4铲斗本方案中采用六连杆的布置方式,相比四连杆布置方式而言在相同的铲斗油缸行程下能得到较大的铲斗转角,改善了机构的传动特性。该布置中1杆与2杆的较接位置虽然使铲斗的转角减少但保证能得到足够大的铲斗平均挖掘力。如图2-5所示。图2-5铲斗连接布置示意图1-斗杆;2-连杆机构;3-铲斗2.3.4铲斗结构形式及斗齿的安装形式铲斗结构的基本要求.铲斗的纵向剖面形状应适应挖掘过程各种物料在斗中运动规律,有利于物料的流动,使装土阻力最小,有利于将铲斗充满。.装设斗齿,以增大铲斗对挖掘物料的线比压,斗齿及斗形参数具有较小的单位切削阻力,便于切入及破碎土壤。斗齿应耐磨、易于更换。3为使装进铲斗的物料不易掉出,斗宽与物料直径之比应大于4:1。4.物料易于卸净,缩短卸载时间,并提高铲斗有效容积。
图2-6斗齿安装形式本次设计的标准铲斗容量为0.3立方米故选择螺栓连接安装形式。2.4液压挖掘机工矿分析液压挖掘机的主要运动功能包括以下几个动作:动臂升降、斗杆收放、铲斗装卸、转台回转、整机行走以及其它辅助动作,如图2-7所示。除了辅助动作(例如整机转向等)不需全功率驱动以外,其它都是液压挖掘机的主要动作,一般要进行全功率驱动研究。挖掘机的典型作业流程:(1)整机移动至合适工作位置;(2)平台回转,使工作装置处于挖掘位置;(3)动臂下降,并调整斗杆、铲斗至合适位置;(4)斗杆、铲斗挖掘作业;(5)动臂升起;(6)回转工作装置至卸载位置;(7)操纵斗杆、铲斗卸载。图2-7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运动1-动臂升降;2-斗杆收放;3-铲斗装卸;4-转台回转;5-整机行走由于液压挖掘机的作业对象和工作条件变化较大,对主机的工作有两项要求:1.实现各种主要动作时,随着阻力与作业速度的变化,要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压力和流量也能相应变化;2.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缩短作业循环时间,工作过程中往往要求有两个主要动作(例如挖掘与动臂下降、提升与回转)同时进行复合动作。液压挖掘机一个作业循环的组成和动作的复合主要包括:(1)挖掘:通常以铲斗液压缸或斗杆液压缸进行挖掘,或两者配合进行挖掘。因此,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铲斗和斗杆的复合动作,必要时,配以动臂动作。(2)满斗举升回转:挖掘结束,动臂液压缸将动臂顶起,满斗提升,同时回转液压马达使转台转向卸载位置,此时主要是动臂和回转的复合动作。(3)卸载:转到卸载位置时,转台制动,用斗杆液压缸调节卸载半径,然后铲斗液压缸回缩,铲斗卸载。为了调整卸载位置,还要有动臂液压缸的配合,此时是斗杆和铲斗的复合动作,兼以动臂动作。(4)空斗返回:卸载结束,转台反向回转,动臂液压缸和斗杆液压缸配合,把空斗放到新的挖掘点,此时是回转和动臂或斗杆的复合动作。(5)整机移开工况:将整机移动至合适的工作位置。(6)姿态调整与保持工况:满足停放、运输、检修等需要。(7)其他辅助作业工况:辅助工作装置作业工况。2.4.1典型挖掘工况液压挖掘机典型的挖掘工况包括如下3种。(1)铲斗挖掘工况:由铲斗液压缸单独动作进行挖掘的工况,采用铲斗液压缸进行挖掘常用于清除障碍,挖掘较松软的土壤以提高生产率,因此,在一般土方工程挖掘中(III级土以下土壤的挖掘)铲斗挖掘最常用。(2)斗杆挖掘工况:由斗杆液压缸单独动作进行挖掘的工况,在较坚硬的土质条件下工作时,为了能够装满铲斗,中小型液压挖掘机在实际工作中常以斗杆液压缸进行挖掘。(3)联合挖掘工况:由铲斗、斗杆液压缸复合动作进行挖掘的工况,必要时还需配以动臂液压缸的动作。主要用于需要轨迹控制的情况。当单独采用铲斗液压缸进行挖掘时,挖掘轨迹以铲斗与斗杆的钦点为中心,铲斗斗尖所作的圆弧线的长度决定铲斗液压缸的行程。以铲斗液压缸进行挖掘时的挖掘行程较短,为了能够装满铲斗,需要有较大的挖掘力以保证能挖掘较大厚度的土壤,所以一般挖掘机的斗尖最大挖掘力都在采用铲斗液压缸挖掘时实现。当单独采用斗杆液压缸进行挖掘时,挖掘轨迹以动臂与斗杆的钦点为中心,铲斗斗尖所作的圆弧线的长度决定于斗杆液压缸的行程。当动臂液压缸位于最小长度并以斗杆液压缸进行挖掘时,可以得到最大挖掘深度尺寸,并且也有较大的挖掘行程。㈤⑻㈤(blI■II■aii|||iii|,a-水平地面的挖削;b-斜坡地面的挖削a-水平地面的切削;b-斜坡地面的切削图2-8斗尖直线挖削图2-9地面的切削和压整3在土质松软时以转斗挖掘为主,否则以斗杆挖掘为主。这两种情况的挖掘阻力不同。在实际挖掘工作中,往往需要采用各液压缸的复合工作。如在平整土地或切削斜坡时,需要同时操纵动臂和斗杆,以使斗尖能沿直线运动,见图2-8所示。此时斗杆收回,动臂抬起,需要保证彼此动作独立,相互之间无干扰。如果需要铲斗保持一定切削角度并按照一定的轨迹进行切削时,或者需要用铲斗斗底压整地面时,就需要铲斗、斗杆、动臂三者同时作用完成复合动作,这些动作决定于液压系统的设计,见图2-9所示。当进行沟槽侧壁掘削和斜坡切削时,为了有效地进行垂直掘削,还要求向回转马达提供压力油,产生回转力,保持铲斗贴紧侧壁进行切削,因此需要回转机构和斗杆机构复合动作。单独采用斗杆挖掘时,为了提高掘削速度,一般采用双泵合流,个别也有采用三泵合流。单独采用铲斗挖掘时,也有采用双泵合流的情况。当动臂、斗杆和铲斗复合运动时,为了防止同一油泵向多个液压作用元件供油时动作的相互干扰,一般三泵系统中,每个油泵单独对一个液压作用元件供油较好。对于双泵系统,复合动作时各液压作用元件间出现相互干扰的可能性大,因此需要采用节流等措施进行流量分配,流量分配要求和三泵系统相同。挖掘过程中还有可能碰到石块、树根等坚硬障碍物,往往由于挖不动而需要短时间增大挖掘力,希望液压系统能暂时增压,能提高主压力阀的压力。满斗举升回转工况满斗举升回转的运动约占整个作业循环时间的50%-70%能量消耗占25%-50%回转液压回路的发热量占液压系统总发热量的30%-50%因此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转台的回转时间。挖掘结束后,动臂油缸将动臂顶起,满斗举开,同时回转液压马达使转台转向卸载处,此时主要是动臂和回转马达的复合动作。动臂抬升和回转马达同时动作时,要求二者在速度上匹配,即回转到指定卸载位置时,动臂和铲斗自动提升到合适的卸载高度。由于卸载所需的回转角度不同,随液压挖掘机相对卸载的位置而变,因此动臂提升速度和回转马达的回转速度的相对关系应该是可调整的。卸载回转角度大,则要求回转速度快些,而动臂的提升速度慢些。回转起动时,由于惯性较大,油压会开得很高,有可能从溢流阀溢流,此时应该将溢流的油供应动臂。在回转和动臂提升的同时,斗杆要外放,有时还需要对铲斗进行调整。这时是回转马达、动臂、斗杆和铲斗进行复合动作。卸载工况回转至卸载位置时,转台制动,用斗杆调节卸载半径和卸载高度,用铲斗油缸卸载。为了调整卸载位置,还需要动臂配合动作。卸载时,主要是斗杆和铲斗复合动作,兼有动臂动作。空斗返回工况当卸载结束后,转台反向回转,同时动臂油缸和斗杆油缸相互配合动作,把空斗放在新的挖掘点。此工况是回转马达、动臂和斗杆复合动作。由于动臂下降有重力作用,压力低、变量泵流量大、下降快,要求回转速度快,因此该工况的供油情况为一个油泵的全部流量供回转马达,另一油泵的大部分油供应动臂,少部分油经节流阀供应斗杆。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油泵供油量小,为防止动臂因重力作用迅速下降和动臂油缸产生吸空现象,可采用动臂下降再生补油回路,利用重力将动臂油缸无杆腔的油供至有杆腔。特点与满载回转类似,但转动惯量比满足时减小。整机移开工况挖掘机一般不作长距离行走,只在工地范围行走,作业时用来调整整机位置。基本要求:左右履带可独立操纵,可调速,具有直线行走功能,具有一定的行走速度(2〜5km/h)和爬坡能力(坡度大约在35o左右),具有制动能力。在行走的过程有可能要求对作业装置液压元件(如回转机构、动臂、斗杆和铲斗)进行调整。在双泵系统中,一个油泵为左行走马达供油、另一个油泵为右行走马达供油,此时如果某一液压元件动作,使某一油泵分流供油,就会造成一侧行走速度降低,影响直线行驶性,特别是当挖掘机进行装车运输或上下卡车行走时,行驶偏斜会造成事故。为了保证挖掘机的直线行驶性,在三泵供油系统中,左右行走马达分别由一个油泵单独供油,另一个油泵向其它液压作用元件(如动臂、斗杆、铲斗和回转)供油。对于双泵系统,目前采用以下供油方式:①一个油泵并联向左、右行走马达供油,另一个油泵向其他液压作用元件供油,其多余的油液通过单向阀向行走马达供油;②双泵合流并联向左、右行走马达和作业装置液压作用元件同时供油。姿态调整与保持工况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及其他功能运动的制动与锁定,要满足接地比压要求,并保证合适的停放、运输尺寸、姿态及其特殊的检查姿态,如图2-10所示。图2-10挖掘机姿态调整保持工况图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要求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由动臂机构、斗杆机构、铲斗机构三部分组成,是一种具有多自由度的工程机械。这些主要机构经常启动、制动、换向,外负载变化很大,工作条件恶劣,冲击和振动多,因此对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提出了较高的设计要求。根据液压挖掘机的工作特点,其工作装置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几何尺寸要求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几何尺寸要求满足一定的作业范围和合适的运输尺寸,挖掘机作业范围图如图2-11,几何尺寸之间要求不要干扰。图2-11挖掘机作业范围主要挖掘区域Rmax最大挖掘半径;Hmax最大挖掘深度工作装置的几何尺寸要求满足合理的挖掘力分布特性,在整个作业范围内的任何位置都要求实现最大挖掘力并不经济,而要求挖掘机在主要挖掘区内能实现最大挖掘力。主要挖掘区是指用最合理最经常的挖掘方式,最经常进行挖掘的区域。对液压挖掘机来说最合理最经常的挖掘方式是指挖掘地面以下,由下向上,向机身运动的挖掘方式,用这种方式挖掘充斗效率高,循环时间短,也便于卸土,装车,司机视野无阻,因此生产率高而又安全。最经常的挖掘区域大致为图2-5的灰色部分。作业范围图(如图2-5所示)有部分区间深入到挖掘机停机点地下,这一范围的土壤虽能挖掘,但可能引起土壤的崩塌而影响挖掘机的稳定和安全工作,除有条件的挖沟作业以外一般不使用。此外,工作装置的几何尺寸还必须满足停放和行走时的整机稳定性要求。
运动和动力特性要求液压挖掘机各功能运动的动力特性要求和常见复合运动要求,如表2-1和2-2所示。表2-1各功能运动的动力特性要求一览表功能运动名称应用工况功率需求变速要求制动及锁定要求铲斗正转挖掘、姿势调整大不大铲斗反转卸载、姿势调整不大不大最好有锁定斗杆正转挖掘、姿势调整大高最好有锁定斗杆反转姿势调整不大较局最好有锁定动臂举升举升、姿态调整较大高动臂下降姿态调整、辅助作业较局回转运动挖掘与卸载转位高高行走运动场内转位、调整作业位置高高表2-2常见复合运动要求一览表复合运动应用工况特点与要求说明铲斗正转+斗杆正转复合挖掘功率需求大、变速要求局铲斗反转+斗杆反转卸载功率需求较小斗杆正转+动臂举升平整土地要求操纵兴性能好动臂举升+回转运动挖掘与卸载转位功率需求大,变速要求局,动力分配可调整动臂下降+回转运动返回向挖掘处网者载荷差异大、速度要求同结构强度要求液压挖掘机结构强度是工作装置设计的关键之一,工作装置的结构和所承受的载荷是十分复杂的。要求满足工作装置各部分的受力的情况下,保证工作装置的强度和刚度特性。在设计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时,要求尽可能减少焊缝和变形,这不仅增加了构件强度,而且缩短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要求动臂下支点及动臂油缸支承在平台主梁的整块钢板上,这不仅增加构件强度而且减少焊接,而且防止焊接变形。斗杆要求采取整块钢板下料。为了减少焊接变形及焊接应力,要求采用型钢及压型等结构。在结构件设计中为求等强度,要求采取局部加强的措施。动臂、斗杆要求改为焊铸结构,在应力较高的部位以铸代焊,这样大大提高了结构件的冲击和疲劳强度。为确保焊接强度,要求所有校接部均采用铸钢件。结构件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冲击疲劳,因此实际破坏时常不在负荷最大部位,而是应力集中部位。为减少应力集中,应使焊缝与应力集中部位错开,在主要受力较接支承处采用铸钢件。经济性要求液压挖掘机经济性评价指标有能量指标、作业循环时间减小、机重轻、延长维修周期和挖掘机寿命周期、加快维修进度和降低维修费用、司机操作的舒适性等。能量指标(即消耗于单位土方的能量)虽不宜作为评价土方机械技术经济效率的通用准则,但由于工作装置单位重量和价格相对整机而言都较小,常用能量指标来表征工作装置结构现代化的程度,这种符合能量指标的工作装置应能完全满足技术与使用要求,且足够可靠。从能量指标角度来看,要求液压挖掘机的挖掘力大,工作装置的重量轻,挖掘速度高。决定挖掘机生产率的基本因素是工作循环时间包括挖掘时间、向卸载点运行时间、卸载时间、向工作面返回时间。挖掘时间取决于挖掘速度的高低(合理值约为0.75m/s),过高的挖掘速度将增加操作人员的紧张和疲劳程度。为减少运行时间和返回时间应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回转角。回转角的合理范围一般为70°~180°,最正确角度为90°。回转角度过小时,由于达不到最大回转速度,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从而增加运行和返回时间。卸载时间主要取决于铲斗的结构和土壤性质。其它性能要求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除了满足上述基本设计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其它的一般性能要求。例如,通过实现零部件的标准化、组件化和通用化,降低挖掘机的制造成本;提高液压挖掘机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以满足液压挖掘机作业条件恶劣的要求;降低振动和噪声,重视其作业中的环保性等。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原则对于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位置特性:满足主要工作尺寸及作业范围的要求,在设计时应考虑与同类机型相比时的先进性,性能与主参数应符合国家标准之规定。运输或停放时应有合理的姿态。(2)运动特性:功率利用情况好,理论工作循环时间短。(3)动力特性:满足整机挖掘力大小及分布情况的要求;应考虑到整机稳定性。(4)结构特性:确定各校点布置,结构形状应尽可能使受力状态有利,在保证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重量越轻越好;工作装置应安全可靠,拆装维修方便;液压缸设计应尽量采用系列参数。(5)特殊使用要求:附属装置如破碎捶等。设计基本参数以及设计作业范围基本参数为:工作质量8000Kg,斗容量0.3m3。设计作业范围:最大挖掘高度:>4500mm最大挖掘深度:>3000mm行走速度〔km/h〕:3.6/1.8。动臂、斗杆材料使用Q345B3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3.1动臂运动分析图3-1动臂摆角范围计算简图图3-2F点坐标计算简图动臂的摆角imax是动臂油缸长度L1的函数,动臂上任意一点在任意时刻的坐标值也都是L1的函数。图3-1中L1min:动臂油缸的最短长度;L1max:动臂油缸的伸出的最大长度;1min:动臂油缸两较点分别与动臂下钦点连线夹角的最小值;1max:动臂油缸两较点分别与动臂下较点连线夹角的最大值;A:动臂油缸的下钦点;B:动臂油缸白上钦点;C:动臂的下钦点设特性参数P=L1min/l5,6=17/15如下图,当L产L1min时得在△AC-,据余弦定理知:TOC\o"1-5"\h\z,2.2.21l7l5L1min1min=ACBo=COS[—2171s]当L1=L1max时则得:2221max=ACBz=cos[1715LG]1715动臂的摆角范围为:221212=--..=cos1(11)-cos()1max1max1mincos(2)'2动臂的瞬时转角为:
21,
=cos(—1 \21,
=cos(—1 \1(Li/Limin)1,1、)cos()不难列出动臂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方程,现在只推导F点的坐标方程。21UCF201 1120BCU11cos1(lI22l不难列出动臂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方程,现在只推导F点的坐标方程。21UCF201 1120BCU11cos1(lI22l25l721) 11cos1^2I122I7I1222当F点在水平线CU之下时21为负,否则为正。F点的内标方程为:XfYcI1cos21f点的丫坐标方程为:YfYcI1sin21这里C点的丫坐标值可由图3-2得到:Xc=Xa-I5XCOS11Yc=Ya+I5XSinn动臂油缸的作用力臂:e1=I5XSidCAB显然动臂油缸的作大作用力臂为e1maxI5,这时L1\'i2I2Is、'21。3.2斗杆的运动分析斗杆的位置参数是L1和L2的函数。这里暂时先讨论斗杆相对于动臂的运动,也即只考虑L2的影响。斗杆机构与动臂机构性质类似,它们都是四杆机构,但连杆比例不同。如下列图3-3所示,D点为斗杆油缸与动臂的钱点点,F点为动臂与斗杆的钦点,E点为斗杆油缸与斗杆的钦点。
图3-3斗杆机构摆角计算简图其中D-斗杆油缸与动臂的钦点点;F-动臂与斗杆的钦点;E油缸与斗杆的钦点;9斗杆摆角.当斗杆油缸全伸时,取得:2maxCOSY2maxCOSY24当斗杆油缸全缩时,取得:一,/l8l9L2min2mincos()2min2ll
819摆角22max2min斗杆的作用力臂”e2l9sinDEF斗杆油缸最大作用力臂e2*取得:2DFEsin1(与,L2l;l2l83.3铲斗的运动分析铲斗相对于XOY^标系的运动是Li、L2、L3的函数,现讨论铲斗相对于斗杆的运动,如图3-4所示,Q点为铲斗与斗杆的钦点,v点为铲斗的斗齿尖点,K点为连杆与铲斗的饺点,N点为摇杆与斗杆的钦点,H点为摇杆,油缸与连杆的钦点。图3-4铲斗的运动(1〕传动比计算利用上图,可以知道求得以下的参数:铲斗油缸对N点的力臂r尸NHKsin/GHN222其中GHNCOS1(--),NH和HG由设计时确定。2NHHG连杆HKMN点的力臂「2=NHXsin/KHN其中:/KHN=TNHQ+KHQNHQCOSNH2HQNHQCOSNH2HQ2NQ22NHHG2 2 2QH2NH2NQ22NHNQCOSHNQHNQFNGGNHFNGCOS1(-FNFNGCOS1(-FN2 2NG2FG2FNNG),FN,NG,GF均在设计中得到KHQCOS1(HK22HHQ2HQK2)HK,QH均在设计中得到连杆HK中的力对Q点的力臂为r3=l24Xsin/HKQHKQCFOS1(22HK2QK2HQ2HKQK2-)挖掘阻力对Q点的力臂为r4=l3=QV连杆机构传动比i=〔门>T3〕/〔「2刈4〕显然上式中可知,i是铲斗油缸长度L3(即GH珀函数,用L3min代入可得初传动比i0,L3max代入可得终传动比iz。铲斗相对于斗杆的摆角小3铲斗的瞬时位置转角为:93=/NQK+KQV,/KQV?设计确定。当铲斗油缸长度L3分别取L3max和kmin时,可分别求得铲斗的最大和最小转角03max禾口93min,于是得铲勺舜I可转发(:(J)3=03-93min3.4特殊工作位置计算其中C-动臂下钦点;A其中C-动臂下钦点;A-动臂油缸下钦点;B-动臂与动臂油缸较点;F-动臂上钦点;D-斗杆油缸上钦点;E-斗杆下钦点;G-铲斗油缸下钦点;Q-铲斗下较点;K-铲斗上钦点;V-铲斗斗齿尖如图3-5所示,当斗杆油缸全缩时,F、Q.、V三点共线,且斗齿尖v和较点C在同一水平线上,即YC=Yv,得到最大挖掘半径R1为:R1=Xc+Jl12 (I2 I3)2 2(I2 IJ 11COS32max3.4.2最大挖掘深度H1max图3-6最大挖掘深度计算简图其中NH-ffi臂;HK-连杆;C-动臂下钦点;A-动臂油缸下钦点;B-动臂与动臂油缸钦点;F-动臂上钦点;D-斗杆油缸上钦点;E-斗杆下钦点;G-铲斗油缸下钦点;Q-铲斗下钦点;K-铲斗上钦点;V-铲斗斗齿尖.如图3-6示,当动臂全缩时,F,Q,V三点共线且处于垂直位置时,得最大挖掘深度为:-Hlmax=YVmin=YFmin42T3=Yc+LlSin21min-1243=YC+1lSin(削min-02-M1)42^3H3max
图3-7最大卸载高度计算简图如图3-7所示,当斗杆油缸全缩,动臂油缸全伸时,QV4线处于垂直状态时,得最大卸载高度为:H2maxYqMAX13YC11sin(IMAX211)12sin(32maxIMAX211)13sin(13sin(32MAX1MAX2 11x)其中x为QV与斗杆轴线的夹角。3.4.4最大挖掘高度H2max最大挖掘高度工况是最大卸载高度工况中铲斗绕Q点旋转直到铲斗油缸全缩为止,如下列图3-8所示:H2max YqMAX 13YCH2max YqMAX 13YC11sin(IMAX图3-8 最大挖掘高度计算简图11) 12sin(32MAX1MAX2 11 )13sin(32MAXIMAX2 11x)其中x为QV与斗杆轴线的夹角。4基本尺寸确实定4.1斗形参数的选择图4-1斗型示意图斗容q,平均斗宽B,挖掘半径R和转斗挖掘装满角度2?是铲斗的四个主要参数。他们问的关系为:12q—R2B(2sin2)Ks2一般土壤松散系数九=1.25,因为我国标准斗容指堆尖容量,所以装满系数不再考虑。〔斗型如图4-1〕~1.4〕赤,取B=0.66mi挖掘装满角度2?:根据文献5的P75及文献2的P28取2?=100°故由前面公式计算得到R=0.99m,从而l3=R=1000mm根据经验公式有:lkq=(0.3~0.38)13lkqX1000KQlKQ=380mm8=/KQ5般取95o~105o;本次设计取8=1000动臂机构参数的选择0C11的取值对特性参数卜4、最大挖掘深度Hlmax和最大挖图H2max均有影响,增大a11会使k4减少或使Hlmax增大,这符合反铲作业的要求,初选a11=62参考文献5的P76取动臂弯角a1=1200,动臂转折处的长度比k3=1.2[k3=L42/L41〕,参考文献5的P72取k1=1.5.A点由底盘和转台结构决定,初选:Xa=811mm,YA=920mm,初取15=436mmW由前面公式得Xc=XA-l5xCOSii=600mmYc=YA+l5XSina11=1320mm参照文献5的P80知道斗杆油缸全缩时,/CFQ=a32最大,常选a32max=160°~180°,本次设计取a32max=160°由初定定的最大挖掘半径R=6188mm最大挖掘深度H1max3800mm最大卸载高度H3max4200mm已初步选定的一和k1,(1R据余/仲2)2(l2l3)22(l213)(Ki12)COS32max上式中B6188mm,Xc600mm,K11.5,l31000mm,上2点中只60l2是未知的,因而解之得,l2=2075mm,WJ1i=k1l2=1.52075=3182mm41与142的计算如图4-2,在三角形DCF中:DF卜31DC.2.2J1CD+1df-21cd1dfCOSocMOMDC1dc=1939mm1df=1940mmC39=/DFC=COS-1〔1422+112H412〕/2KX142o参照文献5的P80取k4=0.3〔反铲k4<0.8〕由于采用动臂单液压缸初取/BCD=80如图4-2,在三角形CZF中:/DCF二7-01-0(39=180-120-270=330%=/BCF=x3=/DCF-/DCB=33-80=25由前面的计算有H3max=Yc+llSin〔削max-建-Ml〕+12Sin〔0lmax+0(32max-0C11-0(2-冗〕T3-Hlmax=Yc+LiSin21min七%=Yc+1lSin(削min-02-di)」2d3两式相减,并令A=a2+aii=25+620=87°,B=A-o32max87-160=-73°,得Himax+H3maxHi[Sin〔例max-A〕-Sin〔01min-A〕]-12[1-Sin〔Smax-B〕]=0又特性参数k4=Sinimax/ISinimin联立以上方程,解方程解得:0lmax=155,0lmin=48.99而amin与《max需要满足以下条件0lmin=COS1[[(t+1-(:2]/2d0lmax=COS-1[〔,+1-?i2/〕/2将6max、0min的值代入以上公式中得:TOC\o"1-5"\h\zp=3.37d9而+1=4.37〉o-①[1+/p=25〉为〔/i=1.6〕②P、6满足①、②两个经验条件,说明P、6的取值是可行的贝以7=同=2.69义436=1454mmLimin=P51=3.37X436=1517mmLimax=1Limin=X1517=2426mm初取/DFB=7。至此,动臂机构的各主要基本参数已初步确定。斗杆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图4-3斗杆机构基本参数计算简图其中D:斗杆油缸的下钦点;E:铲斗油缸的上校点;F:动臂的上钦点;?2:斗杆的摆角;19:斗杆油缸的最大作用力臂.由初定,斗杆挖掘力PGma=35kN设斗杆油缸的油压为18MPa缸径为110mm则斗杆油缸的工作推力P2181063.140.11170973N取整个斗杆为研究对象,根据文献5的P86可得斗杆油缸最大作用力臂的表达式:e2max=19=PGmax〔|2+13〕/P2=35X103X〔2075+1000/170973=629mm=630mm又文献5的P86知斗杆油缸的初始位置力臂e20与最大力臂e2max有以下关系:e20/e2max=l9COS(?2max/2)/19=COS(?2max/2)
由上式知,?2max越大,则e20初取?2max=120°、及=1.7。如上图4-3取e20=e2z则由几何关系有:L2min=2X19XSin(?2max/2)/(爪1)=2X629XSin60°/(1.7-1)=1556mmL2max=L2min+2X19XSin(?2max/2)=1556+629XSin60°=2100mm.1272一在三角形DLF帝,曲余弦定理得19cos(冗30)18=1df1556276292~21556629cos150=2124mm当斗杆浦能4臂最大时,/DEF=90,此时2min?COSCOS1EFDFCOS1l282min?COSCOS1EFDFCOS1l28l; L22min2181921.51629212472.72max=2min+?2max+1200°当斗杆油缸全缩时,/EFD®最小值等于2min°,/CFQ取最大值等于160°,由前面知/BFC=27°,/DFB=5°,故/EFQ=360°-2min-/EFQ-/ZFC-/DFZ=147°根据文献5的P87知/EFQ一般在130°〜170°之间,知/EFQ满足设计要求。连杆及铲斗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图4-4机构计算简图在图4-4中,HN:摇臂的长度;HK连杆的长度;QV铲斗的长度;FQ:斗杆的长度;F:斗杆的下钱点;G铲斗油缸白^下银点;N:摇臂与斗杆的较接点;K:铲斗的上钦点;Q铲斗的下钦点。铲斗两个钦点K、Q之间的间距Ikq和13的比值k2的选取:1KQ太大将影响机构的传动特性,太小则影响铲斗的结构刚度,一般取特性参数k2~0.38,本次设计取0.38,1KQ=KQ=k213X1000=380mm一般选d0=/KQV=95°—115°,本次设计取具等于1000连杆机构各个参数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铲斗的转角范围铲斗在挖掘过程中的转角大致为900~110°,为了要满足开挖和最后卸载及运输状态的要求,铲斗的总转角往往要到达140°~180°,本次取155°。当铲斗油缸全缩时,铲斗与斗杆轴线夹角〔在轴线上方〕应大于10°,常取15°~25°,本次取15°,故当铲斗油缸全伸时,/NQV=180+20°-155°=450,满足要求.(2)铲斗机构的载荷分析铲斗从位I到位置R时,铲斗油缸作用力臂最大,这时能得到最大斗齿挖掘力,目前一般取位置I到位置II的转角为300~50°。(3)从几何可容性与结构布置的角度对铲斗机构的要求1)必须保证铲斗六连杆机构在全行程中任一瞬时都不会被破坏,即保证△GFNAGHNUHNQKE任意行程下都不被破坏。2)液压缸全伸和全缩长度之比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对铲斗机构取入3=1.5~1.7.3)全行程中机构不应出现死点.根据以上几方面的要求,初步选取/GFN=60,NQ=350mm,FN=b-NQ=2075-350=1725mm,FG=580mm在三角形GNF中,根据余弦定理得lGN=:l2GFl2FN2lGFlFNcosGFN=1520mmQK=380mm,HK=490mm,NH=510mm由此可知NH+NQ<QK+HK即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NQ为机架,口HNQKJ双曲柄机构。铲斗油缸全缩时如下列图4-5所示:图4-5铲斗油缸全缩cad简图通过cad绘图得到l_3Mmir=893.7mm当铲斗油缸全伸时,如下列图4-6所示:
图4-6铲斗油缸全伸cad简图通过cad绘图得到kma)=1515.5mm得入3=L3max/L3Mmin=1515.5/893.7=1.7,满足要最大挖掘高度Hmax的计算:通过最大卸载高度Hmax〔此时动臂油缸全伸,斗杆油缸全缩,斗杆与铲斗的钦点和齿尖的连线垂直水平面〕以及铲斗油缸全缩时QV与斗杆轴线的的夹角等等可以计算最大挖掘高度Hmax此时动臂油缸全伸,斗杆油缸全缩,斗杆油缸全缩〕如下列图4-7:
图4-7最大挖掘高度H2max运动简图21UCFimax112=160°—62°-25=73°故/IFM=73°,/WQL=QFW=IFM-/IFQ=73°-15°=58°,又由图知道铲斗油缸全缩时,铲斗与斗杆轴线夹角等于20°,故/VQL=15+58°=73°,由图20知:H2maxH3maxl4200%(1SinVQL)42001000(1sin73o)6116mm根据文献2的P22以及P23知道当铲斗油缸与摇杆HN垂直时,铲斗挖掘获得最大挖掘力,如图4-8所示:
图4-8铲斗挖掘获得最大挖掘力cad简图通过cad绘图以及计算知道斗杆与铲斗的钦点与齿尖的连线即QV与斗杆轴线的夹角为34。,满足设计要求。此时也得到连杆机构的最大传动比ima=0.331至此,工作装置的基本尺寸均已初步确定。5工作装置结构受力分析与校核整个工作装置由动臂、斗杆、铲斗及油缸和连杆机构组成,要确定这些结构件的结构尺寸,必须要对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要进行受力分析,首先要确定结构件最不利的工况,并找到在该工况下的最危险截面,以作为受力分析的依据。但结构件不利的工况和在该工况下的危险截面往往不止一个,这需要分别计算出尺寸再综合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最后确实定尺寸。5.1挖掘阻力分析反铲装置有铲斗油缸挖掘(铲斗挖掘)、斗杆油缸挖掘(斗杆挖掘)、或两缸同时复合挖掘三种方式。通常在土质松软或者斗容量小于0.5m3时以铲斗挖掘为主,反之则以斗杆挖掘为主。故本次设计的挖掘机以铲斗挖掘为主。图5-1铲斗挖掘阻力简图铲斗挖掘时,土壤切削阻力随挖掘深度变化,铲斗挖掘阻力计算简图图如图5-1所示。铲斗的切削阻力的切向分力如下式所示:
Wx=ABCXZ\RWx=ABCXZ\R1K+£>各个参数的含义说明如下:A:切削角变化影响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班主任班级卫生管理计划
- 甲状腺消融术后护理指南
- 静脉注射诊疗护理规范
- 新生家长会课件春季
- 森林防火教育知识普及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斗民族初级中学2024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阳泉市重点中学2024年九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昆明市祯祥中学2024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吉文中学2025届物理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销售个人工作计划2025五篇
- 2025至2030中国解酒饮料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自动化设备试用服务合同
- 销售提成管理办法销售
- 宣传岗培训课件
- 2025年金融法规与合规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培训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林业新质生产力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机遇研判报告
- 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胫骨平台骨折的外科治疗 - 张国博课件
- 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控机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