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五中2023学年中考语文猜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57a1395c18087a46a399919b08b6d/31557a1395c18087a46a399919b08b6d1.gif)
![北京昌平五中2023学年中考语文猜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57a1395c18087a46a399919b08b6d/31557a1395c18087a46a399919b08b6d2.gif)
![北京昌平五中2023学年中考语文猜题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57a1395c18087a46a399919b08b6d/31557a1395c18087a46a399919b08b6d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测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求甚解》选自马南邨的《燕山夜话》。马南邨,邓拓的笔名,新闻记者、作家,其主要著作还有《邓拓诗词选》等。B.《无言之美》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C.《蒲柳人家》(节选)选自《十月》。作者刘绍棠,主要作品有《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蒲柳人家”代指农村。D.《海燕》选自《高尔基文集》。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③王东真是
,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④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A.推崇稳固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顽固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C.崇拜稳固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顽固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明清科举制度中,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B.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每更约两小时。C.谪,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D.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中的“中原”是指整个黄河流域。5.古诗文默写。《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中国当前的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论语》中告诉我们待人接物的处事原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的《观书有感》诗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始于唐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词派的代表。B.“会九日登高”,九日指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七月半)三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踏秋、吃重阳糕等。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地的经历。D.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请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①睡觉爱摆大字长毛除夕吃福橘篇名:《______》②美国教育家再塑生命家庭教师教师名:______③童话丹麦理想的衣服作者:______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面B.斗折蛇行斗:北斗星C.卷石底以出卷:弯曲D.凄神寒骨凄:凄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渔人甚异之B.潭西南而望太守归而宾客从C.不可知其源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D.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全文寂寥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心,实则写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B.文中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近看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C.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D.文中小石潭景物的幽清与作者心境的清雅相映衬,抒发了作者对小石潭深深的喜爱之情。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孰视之(_______)客之美我者(_______)期年之后(_______)皆朝于齐(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文章以“三问”“三比”“三赏”“三变”巧妙构思,一方面赞美邹忌是善于婉劝的治国之才,另一方面表达齐威王虚心纳谏、赏罚分明的君王素养。B.本文以齐王纳谏和齐国大治为中心,可见齐威王知错就改,勇于革新,是贤明的君王。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D.“窥”字表现了邹忌不盲目自信、冷静理智、有自知之明的个性。4.文中的齐威王和链接材料中的宋昭公都面临着相同的政治环境,却有不同的结局,请说说原因。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选自《新序》9.课内文言文阅读醉翁亭记欧阳修(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面语句加点的词语。①泉香而酒洌(_______)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_______)③伛偻提携(_________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2段中,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色,是美丽的“风景画”。B.文中第三段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借酒解愁”来排遣被贬后痛苦抑郁的思想感情。C.“环滁皆山也”总领全文山水自然环境描写,写景色顺序是由远及近。D.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汪大娘①汪大娘,旗人,在我城内故居主人李家帮佣,只管做饭。②我开始认识汪大娘时,她四十多岁,人中等身材,偏于瘦;朴实,没有一点聪明精干气;很少嘻笑,但持重中隐藏着不少温和。目力不好,听说曾经把抹布煮在粥锅里。像有些妇女一样,过日子有舍身精神,永远不闲着不记得她有请假回家的事。李家人不少,夫妇之外,子二女三,逐渐都成婚传代,三顿饭,活儿不轻。李家是汉族,夫妇都是进士之后,门第不低。不过不管门第如何高,这出身总是旗人下的皇帝所赐。而今,旗下人成为佣人,并且依世俗之例,呼家主人夫妇为老爷、太太,子为少爷,女为小姐,子妇为少奶奶,真是翻了天,覆了地。③汪大娘行事勤勉,这不希奇;希奇的是身份为外人,却丝毫不见外。她主一家衣食住行的食政,食要怎样安排,仿佛指导原则不是主人夫妇的意愿,而是她心中的常理。她觉得她同样是家中的一员,食,她管,别人可以发表意见,可以共同商讨,但最后要由她做主。具体说,是离开常轨不行,浪费不成。她刚来时,推想家里人可能感到不习惯,但汪大娘只注意常理不管别人的习惯。日久天长,杂七杂八的习惯终于被她的正气憨气压服,只好都依她。两三年前,我们夫妇往天津,见到李家的长媳张玉婷。闲谈,说到汪大娘,她说:“我们都怕她,到厨房去拿个碗,不问她也不敢拿,孩子们更不成,如果淘气,她看不过,还打呢。所以孩子们都不敢到厨房去闹。她人真好,一辈子没见过比她更直的。”④汪大娘也有使人费心的时候,是一年夏天,卫生的要求紧起来,街道主事的人挨门挨户传达,要防四种病。如何防,第一,也许是唯一的要求,是记牢那四种病名,而且过两三天一定来查问。李家上上下下着了慌,唯恐汪大娘记不住。小姐,少奶奶,以及上了学的孩子们,车轮战法,帮助汪大娘背。费了很大力量,都认为可以了,不想查问的人晚来一两天,偏偏先到厨房去问她。她以为这必是关系重大,一急,忘了由严重的病入手想,好容易想起一种,说:“大头嗡。”查问的人化严厉为大笑,一个难关总算度过了。⑤还有更大的难关,是因为她年高辞谢到女儿家养老,“文革”的暴风刮起来的时候李家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当然要深入调查罪状,大娘曾经是佣人,依常情,会有仇恨,知道得多,自然是最理想的询问对象。不幸这位汪大娘没学过阶级斗争的理论,又不识时务,所以总是答非所求。人家带启发性地问她:“你伺候他们,总吃了不少苦吧?她答:“一点不苦,我们老爷太太待我很好他们都是好人。连孩子们也不坏,他们不敢到厨房淘气。”不但启发没收效,连早已教她不要再称呼的“老爷太太”也冒出来了。shàfèi苦心启发的人哭笑不得,只好不再来,又一个难关平安度过了。⑥汪大娘的年高辞谢是被动的,她舍不得走,全院的人都舍不得她走。为了表示欢送,李家除了给她一些钱外,还让孩子们带她到附近的名胜逛逛。一问,才知道她年及古稀,还没到过故宫。我吃了比她多读几本书的亏,听到这件事,反而有些轻微的黍离、麦秀之思。秀才人情,心里叨念一句:“汪大娘不识字,有福了!”那几天,汪大娘将要离去成为全院的大事,太太们和老太太们都找她去闲谈问她女儿的住址,说有机会一定去看她。⑦我们也抄来住址。但不凑巧,还未成行时,“文革”的大风暴来了。其后是自顾不暇,几乎连去看看的念头也消灭了。一晃十几年过去,风停雨霁,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她还健在吗?还住在她女儿那里吗?因为已经有了几次叩门都“____”的伤痛经验,我们没有敢去。但她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的形象,总在我们心中徘徊;还常常使我想到一个问题,是:常说的所谓读书明理,它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呢?1.根据拼音写汉字。shàfèi苦心__________2.第③段画线句是李家长媳评说汪大娘的文字。如果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在第⑦段的横线处引用一句诗,最恰当的一项是()A.众里寻他千百度 B.物是人非事事休C.人面不知何处去 D.桃花依旧笑春风4.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1)汪大娘的表现其他人的表现或反应平时永远不闲着,也不请假回家/安排食政时(2)家里人都依她、怕她查问卫生时因过分看重而忘记(4)文革时(3)(5)年高辞谢时舍不得走院里的人都舍不得她走5.细读第⑦段画浪线句,联系上面的表格,说说为什么十几年后“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11.现代文阅读错位之思凸凹①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她自己都笑,自嘲道:“这是人手吗?”②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酷暑当前,买来的T恤都黏在身上,让人心烦,她笑笑,拿过一块家常白布,转眼之间就给我裁剪出一袭褡裢,穿上之后,在大堤上散步,既爽身又典雅,有老北京人的气派,很文化。③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乡下人管这种身姿叫“风摆柳”,能让男人产生联想。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④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⑤她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⑥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塑料袋、包装盒、易拉罐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⑦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填乎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动就满心欢喜,觉得活出了自己。⑧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是岁月。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只能顺应,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就如母亲的手,美丽时笨,丑陋时巧;也如她的身姿,袅娜时应该花前月下,却负重,滞重时应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闲。⑨岁月不居,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一如水里加盐会变咸,刺破了伤口会流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一来,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应,到主动的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母亲在拾荒中的乐此不疲,或许就有了此中意味——虽然她浑然不知,但我知。1.请概括母亲的“错位”生活状态。2.选择合适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4.文章以“错位之思”为标题,有什么好处?三、应用12.阅读下面的材料,给这种“被”现象下定义。近年来,网络上“被”现象非常普遍。如:某媒体称公众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幅度多大,而一些人对此不认同,称自己的工资“被增加”;某地政府部门公布,该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3%左右,人均GDP已达到9000美元,两项指标显示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富裕水平,而不少人认为自己“被富裕”;有的公共政策出台,有关部门表示已经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有高达百分之多少的人表示赞同,而相当多的人却对这种赞同率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是权威部门有望年内出台的网瘾诊断标准,而绝大多数网民不赞成这一标准,并称自己“被网瘾”。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根据下列情境,完成相关任务。“一日无书,百日荒芜。”5月2日下午14:00-16:00,清渠读书会将在校图书馆开展《带上她的眼睛》共读活动。同学们特别期望能邀请到作者刘慈欣来做伴读引导。请你代表清渠读书会拟写一则伴读邀请函。字数120字左右。(答题卷中标题不写)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积累1、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A.在一个句子里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第二个冒号改为逗号;B.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正确;D.较长的并列成分用逗号,顿号改为逗号。故选C。2、C【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C项,“蒲柳人家”意思是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指普通贫苦农家。不是指农村。据此,答案为C。3、D【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用反选排除法,“崇拜”是指对人,所以第一句应填“推荐”,排除BC两项;“稳固”有“稳定不倒”的意思,不符合第一句句意,排除。故选D。4、B【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故B选项中的“一夜分为六更”是错误的。5、(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答案解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阴、阔、悬、那”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6、(1)D(2)①阿长与<山海经>②安妮·莎莉文③安徒生【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1)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故答案为D。(2)①依据“睡觉爱摆大字”“长毛”“除夕吃福橘”这几个信息,可知,写的这个人物是“长妈妈”,出自《阿长与〈山海经〉》。②依据“美国教育家”“再塑生命”“家庭教师”这几个信息可知,文章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所写的《再塑生命的人》。其中的老师是海伦•凯勒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③从体裁“童话”,国籍“丹麦”和“理想的衣服”可知,是丹麦的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皇帝的新装》。据此可填写作答。二、阅读7、1.C2.B3.C【答案解析】
甲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年代:唐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应分别更正为:A:往西。B:像北斗星一样。D:使……感到凄凉。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B项,意思分别是:表修饰/表承接。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均为代词,代指某事物。C:均可译为“他(它)的”。D:意思都是“因为”。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应分别更正为:A项形似写景,实则写心。B项“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D项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课文内容,而且要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8、1.同“熟”,仔细认为……美满一年朝见2.(1)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2)能在公众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3.B4.齐威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因为他拥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拥有善于纳谏的宽广胸襟。宋昭公落得个“逃亡”的下场,是因为他一直被谄谀者包围,缺乏法家拂士的辅佐,听不到正直的谏言。【答案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此题要注意“美”在这里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美”;“朝”是动词,意思是“朝见”。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蔽”“谤讥”“闻”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B项有误,全文以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为中心,表现了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4.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所以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一直被谄谀者包围着,他听不到谏言,故“出亡”。选自《战国策》作者:刘向年代:西汉参考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得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9、1.清离开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2.①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②醉了能同他们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3.B【答案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去”:离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洌”“伛偻”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得”:领会。“寓”:寄托。还有“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判断句的翻译。“醒能述以文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3.B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被贬谪后痛苦抑郁”错。本文通过描写滁州的山水美景、太守与民同乐一起游玩的乐趣,表达了醉翁醉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情怀。【答案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10、1.煞费2.不好。这是从侧面(/描写)表现汪大娘不管自己的身份,只注意“心中的常理”,突出了她正直、尽责的个性。3.C4.(1)时间;(2)依据心中常理,不准浪费(/毫不见外,自己做主/别人可以发表意见,但最后由她做主离开常轨不行,浪费不成/只注意常理,不管别人习惯);(3)坚持认为李家都是好人(不识时务,总是答非所求);(4)查卫生的人化严厉为大笑;(5)调查的人想诱导她,却被弄得哭笑不得。5.因为汪大娘虽一字不识,但无论何时都能坚守正直、质朴、宽厚等做人准则。【答案解析】1.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与书写。“煞”不要写成“霎”。2.考查对侧面描写的理解。此文要写的人物是汪大娘,此处是侧面叙写汪大娘,借大少奶奶之口,写汪大娘只注意“心中的常理”,这样正面叙写和侧面叙写相结合,就突出了她正直、尽责的个性。3.A意思是(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B意思是今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C诗句意思是人面不见,人去楼空。D意思是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只有C项符合语境。4.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筛选信息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要求,其次要对原文进行加工个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解答。第一空根据所列几项看出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第二空根据“食要怎样安排,仿佛指导原则不是主人夫妇的意愿,而是她心中的常理。”第三空根据“不幸这位汪大娘没学过阶级斗争的理论,又不识时务,所以总是答非所求。”第四空根据“查问的人化严厉为大笑”,第五空根据“人家带启发性地问她结果启发的人哭笑不得,只好不再来”,提取词语概括即可。5.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表格中写汪大娘的表现,可知汪大娘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的形象,不识一字,却如此通达事理,为人敬重。以至于一晃十几年过去,风停雨霁,我们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11、1.母亲原本美丽的手因为做针线活儿而变得丑陋,却灵巧起来;母亲年轻时候身姿袅娜,却因为常年负重而变得蹒跚,步态老丑;母亲本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闲。(原文中第⑧自然段中概括即可)2.对母亲的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对自己因为生活负累导致体型改变的自嘲和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母亲的乐天知命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3.母亲一生热爱劳动(心灵手巧,吃苦耐劳),顺应生活(随遇而安),心地宽广,乐天知命(乐观,不自哀自怜),并且有着哲人般的人生见解(豁达有佛性)。4.“错位”指的是母亲在岁月中生活状态中出现的错位,“思”指的是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思索,即人要顺应生活,乐天知命。(或者说:对母亲生活状态中出现的错位的思考,要乐天知命顺应生活随遇而安豁达乐观))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解析】1.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通读文章,从文章中筛选出“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Y/T 3419-2024自然教育评估规范
- LY/T 3414-2024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人造板及其制品
- 2025年造纸完成工段智能装备合作协议书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听评课记录3
-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听课评课记录
- 环境评估公司合并合同(2篇)
-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听评课记录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公民权利2课时 听课评课记录
-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27.2.1 第4课时《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7.1.1《 有序数对》
- 《金属加工的基础》课件
- 运输行业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文明驾驶保平安
- 体验式沙盘-收获季节
- 老年护理陪护培训课件
- 2019年420联考《申论》真题(山西卷)试卷(乡镇卷)及答案
- 医院投诉纠纷及处理记录表
- YY/T 0698.5-202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 酱香型白酒工厂设计
- 【深度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100字】
- 牵引管道孔壁与管道外壁之间注浆技术方案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