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讲 中国近代史通史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第07讲 中国近代史通史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第07讲 中国近代史通史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第07讲 中国近代史通史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第07讲 中国近代史通史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梳理2022届高考时间:1840年——1949年1919年五四运动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一、时间线索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历史沉沦)2、半封建:也是相对完全封建而言。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历史的进步)三、主要矛盾:1、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2、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901年后两大矛盾趋于合流;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四、两大历史任务:1、民族革命:反侵略(反帝)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民主革命:反封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五、主题:近代化1、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法制化、民主化)2、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工业化、市场化)3、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科学化或理性化、大众化)4、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城市化、多样化)历史分期: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1、1840-1895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2、1895-1919年: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觉醒、探索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斗争,最终赢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方法一:(1)旧民主主义革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20世纪初-1919年5月)。(2)新民主主义革命:a.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4)b.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d.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e.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方法二按政府分:晚清政府(1840-1912)北洋政府(1912-1927)民国政府(1927-1949)历史分期:其它阶段分期方法1840-18941895-19191919-1949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中国近代史知识梳理思想文化经济政治①屈辱线索——求民族独立的斗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抗争探索——近代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清朝统治于1912年结束。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发展现代化的阻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①列强通过武力获得特权,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冲击着中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甲午战争后,更是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这些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以及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随着列强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从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从学“器物”发展到学“制度变革”,近代中国人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1840—1894年)(1)列强的侵略—两次鸦片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中国人民的反抗——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封建压迫和西方侵略激化矛盾②过程:爆发——金田起义;高潮——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转折——天京变乱;防御——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失败——天京陷落政治隐性时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总理衙门、火烧圆明园、《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湘军素养热词工业文明的冲击;两度燃起的战火;千年未有的变局;救亡图存的觉醒;军民英勇的抗争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1840—1894年)经济隐性时空素养热词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③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耕织分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洋务运动、近代海防不平等条约下的经济体系;迅速解体的自然经济;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五口通商后,列强在中国设洋行收购生丝。洋行按先给生丝定级,再按级定价的方式收购。当时,在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反映出()A.中国缫丝业执行更严格的标准B.中国生丝具有更强的竞争力C.中国的生丝遭到列强低价掠夺D.通商促进中国缫丝技术提升C(20全国Ⅲ卷高考)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1840—1894年)隐性时空素养热词经济物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①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餐馆、面包房出现,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并行不悖②交通与通信的进步A.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B.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C.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③近代报刊的出现:鸦片战争后,在华传教士开始办报;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①“新思想”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②“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掀起了洋务运动③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文化魏源、新思潮萌发、《海国图志》《资政新篇》“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天朝上国”的丧钟;“师夷长技”的实践;“西学东渐”的格局;近代教育的起步深化认知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外敌入侵(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较量)表现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政局:满洲贵族势力削弱,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官僚地主势力增强斗争性质:进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社会阶层:买办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兴起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经济闭关锁国政策破产;转向被迫开放;”理藩“外交被冲击,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转变,“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政治

对外关系思想2、1895—191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时期政治(1)列强入侵,严重的民族危机①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中国人民的抗争①戊戌变法:1895年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②清末新政(预备立宪):1901-1905年开始的地主阶级自我改良运动③义和团运动:农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局限性④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⑤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2月13日孙中山辞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2、1895—191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时期隐性时空素养热词经济(1)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正式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制造,列强纷纷效仿,对华侵略由以商品倾销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洋务运动失败(1895):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C末-20C初)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一步加剧,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和维持统治,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第一次发展高潮(4)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出现:(1912-1919)外因和内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恤工惠商”、张謇、“实业救国”资本输出:列强在特权维护下的经济掠夺;实业救国:在夹缝中求发展的民族工业2、1895—191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时期经济物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①社会风俗: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增加国庆、元旦等节日;采用公历;社交礼仪上用握手鞠躬称呼上用“先生”“同志”②交通:20世纪初期,出现汽车、修建京张铁路;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辛亥革命前夕,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形成,1920年,北京至天津的航线开通,中国的民航业拉开序幕③通讯:20世纪初,无线电报、电话局出现④电影:1905年,中国人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1)维新变法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3)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4)(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年)政治经济(1)五四运动:1919年5月这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次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2年中共二大;1923年中共三大(3)国民大革命(1924—1927)①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②高潮:1926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遭受打击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文化(1)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十月革命后,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作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3)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展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1)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

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3)

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文化经济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物质生活、交通通讯和影视业在近代后期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政治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政治1927年8月: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927-1934:国民党的围剿和中国共产党的反围剿,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定都瑞金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华北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开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官僚资本主义产生(2)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统一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并开展经济建设,以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隐性时空素养热词经济文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物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

①1931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②1935年,《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③1935年,《风云儿女》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向成熟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政治隐性时空素养热词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正面战场、南京大屠杀、敌后战场(1)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经过防御、相持和反攻阶段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策略,扶植建立汪精卫伪政权,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实行了“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彪炳史册的抗日战争隐性时空素养热词经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1)七七事变后,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几乎全被日本占领。为使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免遭日本摧毁,保存国家的经济命脉,大量民族工业内迁

(2)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统制经济、官僚资本、“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国民党:不断调整的经济体制,曲折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逐渐壮大的新民主主义经济隐性时空素养热词文化走向成熟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空前高涨的民族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