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7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两年真题 一年模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高考)_第1页
考点17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两年真题 一年模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高考)_第2页
考点17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两年真题 一年模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高考)_第3页
考点17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两年真题 一年模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高考)_第4页
考点17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两年真题 一年模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7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两年真题+一年模拟)一、单选题(30小题)1.(2020·全国高考真题)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2.(2020·全国高考真题)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3.(2020·全国高考真题)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4.(2020·江苏高考真题)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5.(2020·江苏高考真题)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6.(2021·福建高三)汉代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如图中画像石的场景反映出汉代A.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传统犁耕技术基本定型 D.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7.(2021·白银市平川中学高三)秦代允许跨乡垦田。及至汉初,《二年律令》把赐田和授田合为一体,在整合原有耕地的基础上鼓励垦荒,规定了从关内侯到隐官所占有国家土地资源的配额,并承认和保护其开垦草田所得耕地的所有权,允许继承、转让、买卖和赠送。这些政令的颁行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克服了土地兼并现象C.推动了私营手工业发展 D.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8.(2021·河南高三)下表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A.铁农具普及到全国 B.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C.农业生产科技落后 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9.(2021·广东汕头·高三)麦子原产于中东地区,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麦类作物已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淮河以南、长江流域推广。《晋书》多次记农“无麦禾,天下大饥”。由此可知A.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B.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C.种植技术已推广至各地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0.(2021·全国)下表为不同史籍对秦汉代儿童生活状态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秦汉史实是()史实出处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史记》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汉书》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后汉书》(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十月)农事毕,命成童入大学,如正月焉。.《四民月令》A.儿童教育受到社会广泛重视 B.儿重参与生产活动较为普遍C.农牧业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 D.技术进步推动小农经济发展11.(2021·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下图是战国和秦汉时期北部地区农牧界线分布图,导致图中农牧界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农耕生产方式的变革 B.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C.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D.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12.(2021·山东济宁·高三)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渠)旁高卬之田汉武帝认为“左、右内史地,名山川原甚众,细民未知其利,故为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他大力支持上述建议并将其付诸实施。汉代统治者这样做旨在A.发展社会经济以增加政府收入 B.兴修水利以增强抗灾能力C.鼓励百姓开发山川以扩大耕地面积 D.增强政府实力以解决边患问题13.(2021·全国高三开学考试)《汉书》记载,西汉后期,全国共有人口59594978人,县的总数(包括侯国、邑等同级单位)是1587个,可耕地总面积为827053600亩,每县平均可耕地面积为521142亩。根据专家估算,贵族官僚地主拥有的土地和佃农所耕种的土地数量,每县平均介于2万亩至10万亩之间。据此可知,此时期A.统治者鼓励豪强土地兼并 B.自耕农经济大量存在C.租佃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 D.土地资源被充分利用14.(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西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其中牛耕图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出土的西汉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区域如下表,据表可知A.牛耕技术已在全国普及 B.牛耕图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C.汉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D.出土文物不一定能佐证真实历史15.(2021·江西鹰潭·高三)经两汉之际社会大动乱的破坏,关中经济一度残破,“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一时成为废墟。然而经数十年恢复,在东汉时期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东汉关中经济恢复,主要原因是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B.新农具新农技推广C.北方边境相对安定 D.关中平原环境恢复1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表选自美国学者萧公权《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对此如表分析合理的是省佃农变小农百分比平均年龄小农变小地主百分比平均年龄小地主变大地主百分比平均年龄河南6.532.80.240.90.946.7湖北6.132.71.342.10.342.4安徽9.329.81.940.40.850.0江西4.728.81.039.50.746.0A.四省农村土地流转比率大不相同 B.各省土地高度集中情况基本相同C.安徽大地主阶层四省中变动最大 D.中国农村的大地主阶层相对稳定17.(2021·辽宁高三)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发掘了汉代的河南县城,于城内东区发现大量房基、囤仓遗址,其中有为数不少的铁质生产工具,包括铁犁、铁锄、铁铲、铁镰等共120余件,石器中有石磨、石杵等实用器十余件,都有缎纹及研磨纹。这些器物的发掘可以用来证明当时A.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B.城市居民中有耕者存在C.男耕女织模式最终形成 D.城市经济仍以农业为主18.(2021·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开学考试)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山东腾县(2)邹城山西平陆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江苏泗洪、睢宁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19.(2021·四川德阳·高三)在下图中,水田里有几个农人在劳作,或犁地,或插秧,或收割。此图反映了当时图广东省佛山市东汉墓出土的水田模型A.农业生产经验受到重视 B.北早南稻格局已经形成C.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小农生产模式普遍存在20.(2021·辽宁朝阳·高三)《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 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 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21.(2021·山西高三)清代前期,在台湾、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屯垦区、西南及南方丘陵山地区等地,灌溉水利有较为显著的发展。这一发展A.有效控制水涝灾害的发生 B.基本解决了清代人地矛盾C.与当时的农业垦殖相对应 D.使农业成为边疆的主产业22.(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图为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图。这表明秦汉时期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图A.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 B.铁制农具得到普及C.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23.(2021·云南高三)广西出土的一件西汉初期《东阳田器志》木牍上,记录了当地使用来自吴国东阳地区(今江苏)的铁锄、铁锨、铁钪、铁锸等农具的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汉朝各地A.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有提高 B.铁质农具的制造各有千秋C.封建生产关系已普遍建立 D.土地开发与兼并急速发展24.(2021·江西高三)秦晖先生对关中地区积累的大量地册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关中无地主”“关中无租佃”,并提出了“关中模式”这个概念。也就是说,自从隋唐以后,关中几乎就成了一个自耕农的世界,土地极为分散,地主非常少,大部分土地掌握在自耕农手中。这说明隋唐以后关中地区A.持续施行均田制度 B.社会秩序相对稳定C.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D.儒家思想影响深远25.(2021·吉林松原·高三)如图所示为洛阳含嘉仓遗址出土的铭刻砖。史载,含嘉仓始建于隋代,唐代和北宋时都在沿用,“东西长约六百余米,南北长约七百余米。仓城内东西成行,密集排列着四百多个粮窖……可藏粮一万几千石以上”。该记载可用来说明,隋唐至宋A.粮食生产得到持续增长 B.全国经济重心仍在北方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国家对粮食储备的重视26.(2021·河南高三)下表是棉花传入我国的部分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海南岛人最早植棉织布 B.三国时棉花已广为种植C.西晋时棉花从印度传入 D.滇西怒江流域较早植棉27.(2021·江西南昌·)春秋中叶,齐叔夷钟铭文中有“余命汝司予莱,造-(当时的字符)徒四千”,郭沫若认为“-”是铁字的初文或省文。考古学者认为,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的竖炉冶铜技术,为冶铸铁器“提供了直接的基础”,春秋时期的冶铁业应“已使用鼓风竖炉”。这说明春秋时期A.民营手工业规模宏大 B.铁制农具普遍使用C.官营手工业受到冲击 D.冶铸行业发展迅速28.(2021·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如图为先秦时期不同地区的青铜方尊。其形制的特点反映出A.贵族阶层的旨趣一致 B.大一统下的整齐划一C.青铜在民间普遍使用 D.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29.(2021·江西赣州·高三)东汉时期,民营冶铁业发展迅速,冶铁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市场上铁制的农具、手工工具及生活用具比西汉时期增多。这说明A.政策影响经济的发展 B.农业经营模式的突破C.铁农具已经普及全国 D.官营冶铁业发展滞后30.(2021·陕西商洛·高三)下图所示是四川省邛崃出土的东汉制盐画像砖。画面底部有一口盐井,其上井架高耸,两层高的木架上每层站立两人,他们正在利用井架上的滑轮装置,用木桶从井里提取卤水。井架右侧有一个方形大容器,里面装着卤水。容器和一旁的灶房之间,还有一根管道相连。在灶房里,有人正在煮卤。该场景反映了东汉蜀地A.制盐技术的领先性 B.民营手工业的生产状态C.手工制造业的状况 D.商品经济逐渐走向繁荣二、材料分析题31.(2021·广东高三)我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水稻的传播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距今七千年前,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稻作文化。黄河流域先秦时代比今天温暖,宜种稻的下隰地较多。《史记.夏本记》《豳风·七月》《小雅.甫田》《白华》周颂.丰年)等都有多地种植水稻的记载。先秦时代北方产稻地区比现在更广,但种植面积却不大,在黄河流域的作物构成中,稻比不上栗的地位。稻和梁都是珍贵的食品,稻大多是用来酿酒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漸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材料三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稻作文化的特点,并简析隋唐到宋代江南稻米广为种植的原因。(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稻米之路"形成的作用。三、论述题32.(2021·湖北)(中外文明交往)材料一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材料二18世纪全球白银流通路线示意图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根据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主题合理、明确;阐述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A【详解】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A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B项排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排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2.D【详解】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银,(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化,B项错误;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故选D。3.D【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4.C【详解】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5.D【详解】根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6.B【详解】图片中的场景是汉代农业耕种的场景,从牛耕、锄草等内容可得出这一时期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B项正确;图片中没有手工业,排除A项;传统犁耕技术基本定型是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以家庭为主的经营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7.A【详解】相比于秦代,汉代在垦田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助于调动农民和官僚的积极性,有助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汉代允许土地买卖,会促进土地兼并,排除B项;C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汉代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地方豪强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8.D【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齐全,并已全面用于耕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说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项正确;材料虽反映了铁农具种类齐全,但不能说明全国各地都已使用,排除A项;材料虽反映农业生产已精耕细作,但不能说明“开始形成",排除B项;铁器是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铁农具的使用说明农业生产科技的发达,排除C项。9.A【详解】材料“无麦禾,天下大饥”反映的是当时麦类作物在当时的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成为重要的粮食事物,A正确;材料与中外文化融合无关,B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向淮河以南、长江流域推广”,并非是各地都在种植,C排除;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中叶后,D排除。故选A。10.B【详解】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儿童多从小从事农业活动或放羊、放猪等生产活动,说明当时儿童参与生产活动较为普遍,故选B;仅有《四民月令》中记载了儿童接受教育的内容,因此不能说明受到广泛重视,排除A;由材料内容看不出农牧业的发展不平衡和技术进步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CD。11.A【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农牧界线与战国时期相比向西推移了,说明种植业的西进,牧区的西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技术、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推广,故选A;民族融合加深不是农牧界线向西推进主要原因,排除B;政府的政策与农牧界线向西推进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经济重心南移,与农牧界线向西推进无关,排除D。12.A【详解】据材料可知,这是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渠)旁高卬之田”,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地发展,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故A正确;材料体现其修筑的目的是灌溉田地,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水利的兴修,而不是开发山川,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直接目的,未涉及解决边患问题,D错误。13.B【详解】从材料看到,除贵族官僚地主和佃农耕种的土地外,相当一部分土地被自耕农所有和耕种,因此B项正确;A项“统治者鼓励"的说法无法从材料得知,因此A项错误;C项“迅速发展"无法从材料得知,因此C项错误;D项“被充分利用”过于绝对,因此D项错误。14.B【详解】通过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体现了当时相关地区的农具和农业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汉代牛耕技术已在“全国普及”,A项错误;仅从牛耕图画像石的分布及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不能说明汉代的经济格局,即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C项错误;出土文物经过考证,能够佐证历史,D项错误。【点睛】15.B【详解】根据”然而经数十年恢复,在东汉时期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可得出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主要得益于当时铁犁牛耕的推广,农业耕种技术的进步与推广,B项正确;政策只是原因之一,关键还在于生产力,排除A;CD项都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16.D【详解】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国河南、湖北等四省佃农变为小农、小农变为小地主、小地主变为大地主的百分比及平均年龄情况,通过数据来看,四省小地主变为大地主的百分比普遍很低,说明小地主变为大地主难度很大,也说明中国农村的大地主阶层相对稳定,故选D;农村佃农、小农、地主角色的转变会涉及到土地流转,但四省中很多百分比数值相近,因此不能得出“土地流转比率大不相同”的结论,故排除A;表格数据无法说明土地高中集中,更不能说明各省情况基本相同,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河南大地主阶层在四省中变动最大,故排除C。17.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汉代城市房屋遗址中有大量农具存在,这说明汉代城市居民中有从事农业耕种活动的人存在,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故A项错误;男耕女织经济榄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器物的发掘不能说明城市经济以农业为主体,故D项错误。18.B【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汉代牛耕图出土的的范围较广,包括了北方和南方的省份,说明精耕细作的牛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故选B;材料中仅体现了牛耕图画出土的范围,不能据此说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更不代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平衡,排除AB;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19.A【详解】图片反映了水田里有几个农人的劳作,说明当时人们重视农业生产经验,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北早”的格局,排除B;图片没有“牛耕”的信息,排除C;图片无法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排除D。【点睛】20.B【详解】关中地区和辽东地区的歌犁耕方式不同,生产效率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两地自然环境差别较大,B正确;犁耕方式的差别不是经济交流少造成的,而且《齐民要术》所处的时代,辽东和关中有经济往来,排除A;两地都是农业经济,排除C;犁耕技术在当时相对先进,易于推广,汉代就在全国推广了,排除D。21.C【详解】根据材料“在台湾、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屯垦区、西南及南方丘陵山地区等地,灌溉水利有较为显著的发展”可知,这些地区农业的发展,需要配套的灌溉水利设施,所以C正确;这些地区灌溉水利的发展主要是为农业服务,所以A错误;材料内容与“人地矛盾”无关,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成为边疆的主产业”,所以D错误。22.C【详解】由图示看出,从先秦到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说明铁制农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故选C;从战国出现提铁犁牛耕,一直到秦汉耕作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农业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排除A;图示无法体现全国各地使用铁制农具的情况,无法得出铁制农具得到普及的结论,排除B;材料信息与土地私有制无关,排除D。【点睛】23.A【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年江苏地区的很多铁制农具传播到了偏远的广西地区,这说明汉朝各地区铁制农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各地的农业生产力均有提高,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铁制农具的传播情况,而没有反映农具的生产制造特点,故排除B;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已经普遍建立,而不是西汉时期才建立,故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土地兼并急速发展,故排除D。24.C【详解】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意味着作为商品的土地流通速率低下,民间经济分化迟缓,故C项正确;均田制在唐朝中期以后逐渐崩溃瓦解,排除A项;关中土地分散的重要原因是赋税的沉重,并不能表明社会秩序的稳定,B项错误;关中地区自耕农经济的广泛分布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5.D【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含嘉仓从隋唐以来都在使用,其经久不衰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储备的重视,故选D项;自隋以来,历经数次政局动荡,受其影响粮食生产无法持续增长,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含嘉仓藏粮的米源,无法据此判定国家经济重心,故拼除B项;含嘉仓属于官仓,藏粮不属于商品.故排除C项。26.D【详解】依据材料,南朝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提到东汉明帝时,云南西部的哀牢人就已懂得染“帛叠”(即棉布),西晋的《广志)提到“剽国"(在今缅甸)当时也已植棉。这说明早在东汉明帝乃至更早,原产印度的棉花经缅甸传人我国西南怒江流城是最有可能的,故选D项,并排除AC两项;三国时棉花只在海南岛广为种植,排除B项。27.D【详解】材料“余命汝司予莱,造-(当时的字符)徒四千”“已使用鼓风竖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冶金业发展较快,D正确;材料未涉及手工业的性质,AC排除;当时铁制农具并未普遍使用,B排除。故选D。28.D【详解】据图片信息可知,先秦时期不同地区的青铜方尊的形状都很相似,这体现了当时虽然处于分裂时期,但各地区的青铜器铸造相互影响,有一体化趋势,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青铜器的使用者,而是强调“其形制的特点”,故A错误;材料可以看到,不同的博物馆的青铜方尊具有各自的特色,故B说法不符题意;材料强调“其形制的特点”,而没涉及使用的地区,C错误。29.A【详解】从材料中“东汉时期,民营冶铁业发展迅速”可知,东汉政府放宽了对铁的生产、销售的控制,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选A项;东汉时期,农业经营模式并没有出现突破,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铁农具的全国普及问题,故排除C项;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官营冶铁业发展滞后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30.C【详解】图片是东汉制盐画像砖,反映的是东汉手工制制盐业的场景,故选C;没有其他地区的对比,不能得出“制盐技术的领先性”的结论,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是民营手工业,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31.(1)特点:范围广;历史悠久;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的开发,成为了水稻良田;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2)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影响了种植国家的饮食文化;增进了中外友谊;扩大了中国和东亚文化的影响。【详解】(1)特点:根据“早在距今七千年前,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稻作文化。”得出范围广;历史悠久;根据“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