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两课时一、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学习本篇文章的难度不大,应在把握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句子结构,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已经学习过孟子的一些篇目,对孟子的思想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学本节课,应让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论辩艺术。二、素养目标: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教学难点: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二)文化常识:1、了解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2、了解孟子思想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3、了解《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4、解题:明确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三)文本研读通过预习检查的方式疏通文章重点字词,把握文章大意。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注释:①不忍人: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②斯:才。③以:介词,用。④运:运转,转动。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由于)有怜爱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爱别人的政治;用怜爱别人的心,施行怜爱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提问:请同学们诵读以上文本,分析课文开篇有何作用。分析: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下文以此为依据展开描写。举例论证:举先王治天下易的例子来说明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注释:①所以:……的原因(缘故)。②乍:突然。③孺子:幼儿、儿童。④怵惕:惊骇,恐惧。⑤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⑥内交:结交。内,同“纳”。⑦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⑧乡党:同乡。译文: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现在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面去了,都会产生惊骇、恐惧和哀痛、怜悯的心理;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乡邻朋友间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这样的。提问:请同学们诵读以上文本,分析以上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分析:用“孺子入井”来举例论证,说明“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是人良心的本能反应,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并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注释:①辞让:谦逊推让。②端:萌芽,发端。③之:主谓之间,取独。④四体:四肢。译文:由此看来,没有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和憎恶的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逊推让的心,简直不是人;没有分辨是非的心,简直不是人。怜悯之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谦逊、推让的心是礼的发端;分辨是非的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提问:①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哪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儒家什么思想的开端?②请同学们诵读以上文本,思考以上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分析:①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的开端。②排比论证,用排比的形式来议论说理,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比喻论证,用人的生理构造(有四体)比喻心理特点(有四端),便于读者理解后者同样是与生俱来的道理。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注释:①贼:伤害。②然:同“燃”。③达:流通,指泉水涌出。④保:安定。译文:人有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我伤害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涌出。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父母都侍奉不了。提问:请同学们诵读以上文本,简要概述以上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分析作者是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的。分析:以上文本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同时,阐释“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比喻论证:““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假设论证:“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通过假设,论证后天扩充发展“四端”的重要性。对比论证:通过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拥有“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四)合作探究: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请结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具体内容,谈谈这个问题。提示:要,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呵护,这些萌芽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仁者。2、对比阅读:《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思考:结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文本,说说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提示:孟子虽然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就会具有如四端这样的美好品质,但是更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无论是四端还是浩然之气,都要在后天修习中不断反省自己,能够在反省中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提升,继而在言行举止、思维风度上,都能有“君子之风”,成就“尧舜”人格。3、孟子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观点:有合理性。理由:①人性本善或者本恶到底哪个正确是无法证明的,因为这不是事实判断,这是价值判断。但我们可以思考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孟子曾说: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由此引起的后患该怎么办呢?)如果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人做了坏事是否视其为理所应当。所以孟子提出性善的目的是想要用道德激励来防止罪恶。②我们还可以思考孟子言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讲给谁听的?整个时代都在崇尚军事武力,百姓是“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希望诸侯“发施仁政”,用“不忍人之心”像父母爱孩子一样爱百姓,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性善是仁政的理论基础。③孟子论证了“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之后,其他三种道德情感也就不证自明了。在孟子看来,其余“三心”与“恻隐之心”同出一源,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而已。“羞恶之心”是“不忍之心”的反面表达;“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与“不忍之心”互为表里;“是非之心”是道德判断,其标准就是恻隐、羞恶、辞让。观点:不合理。理由:①见孺子将入于井而有怵惕之心只能说明人有恻隐之心,不能证明人有其他三心。②论证一个推断是否正确不应举符合的例子论证成立,而应寻找反例。一个孩子掉进井里大多数人会感到怵惕恻隐,假如快要掉进井里的是一个臭名昭著、大家厌恶至极、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物,那么又有多少人会产生同样强烈的恻隐之情呢?恐怕未必会有多少吧。所以“不忍人之心”有无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看,要看对象。祥林嫂的苦难不能激发鲁镇上人的“不忍人之心”,所以“不忍人之心”还取决于社会环境。③人伦在差序,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对身处(或即将身处)险境的陌生人、没有仇恨的熟人、无辜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有矛盾、仇恨的熟人则要相对冷漠。换言之,人的恻隐之心是分对象的、有场合差别的。对前者完全可以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后者,强烈的怨气、仇恨已经抵消了相当部分的同情,从而转为心理上的冷漠、行动上的不作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体验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强烈情感,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所以人性是复杂的。4、比较阅读《〈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说这三篇课文在论述道理时表现出哪些相似的特点,又各自有哪些独特的说理风格。①论述道理时的相似点:三篇文章都是儒家的经典,文中都阐释了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和做法。《〈论语〉十二章》讲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体现了立人之心;《大学之道》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的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确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指出“性善论”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的基础。这些观点都符合儒家“仁义”的道德规范。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论述语言或生动,或严密,或富有气势。②各自的说理风格:《<论语>十二章》重在记言。一般只说自己的观点,不展开论证,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大学之道》阐述道理条理清晰,“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论证清晰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