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生理,血型和输血类型课件_第1页
血细胞生理,血型和输血类型课件_第2页
血细胞生理,血型和输血类型课件_第3页
血细胞生理,血型和输血类型课件_第4页
血细胞生理,血型和输血类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细胞生理一.血细胞生成部位的转移胚胎发育早起是卵黄囊造血;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血;胚胎发育到第四个月以后,肝、脾的造血活动逐渐减少,骨髓该是造血并逐渐增强。成人的各种血细胞均发源于骨髓。二.造血过程和造血干细胞四.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microenvironment)(一)造血微环境的基本结构造血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神经纤维(二)造血微环境功能对正常造血细胞增生、分化的调控红细胞生理(Erythrocyte)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数量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

男性:4.0~5.5×1012/L女性:3.5~4.0×1012/L◆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形态

双凹圆盘状:a.增加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交球形时大b.细胞中心薄,有利于气体进出红细胞c.有利于可塑性变形,以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2.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临床使用红细胞沉降率评价。3.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可表示RBC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渗透脆性大,表示RBC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三.红细胞的功能

(Functionsoferythrocyte)1.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由RBC运输O2约为溶解于血浆O2的70倍(hemoglobin),约为溶解于血浆CO2的18倍(碳酸酐酶,HCO3-)。2.缓冲酸碱:RBC内有多种缓冲对(3)铁(iron):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食物中吸收仅5%,主要是铁的再利用(巨噬细胞,铁蛋白ferritin,转铁蛋白transferrin)。慢性出血等→体内铁贮存减少造血功能增强→供铁相对不足2.生成调节造血干细胞→多系造血祖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BFU-E→CFU-E)→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5-10%的幼红细胞凋亡(apoptosis)。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释放入血约6-7天。调节:爆式促进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Erythropietin(五)红细胞的寿命和破坏平均寿命120天。

破损、溶血(血管内)停滞在脾、骨髓中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管外)白细胞的生理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

Theclassificationandcountofleukocyte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成年人:(4.0~10)×109/L。变异:初生儿,昼夜,进食,疼痛,运动,怀孕等

中性粒细胞:50%~70%(吞噬细菌、坏死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0.5%~5%(抑制组胺释放)

嗜碱性粒细胞:0%~1%(释放组胺与肝素)

单核细胞:3%~8%(参与特异免疫)

淋巴细胞:20%~40%(吞噬细菌与衰老红细胞)二.白细胞的生理特征和功能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functionsofleukocyte1.变形运动:所有的白细胞(除淋巴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并凭藉这种运动穿过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为血细胞渗出(diapedisis)。2.化学趋化性: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称为化学趋化性(chemotaxis)。3.吞噬作用:白细胞游走到达产生这些化学物质的发源地,把异物包围起来并吞入胞质内的过程,称为吞噬作用(phagocytesis)。

血小板的生理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Thecountandfunctionsofplatelet

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其平均直径2-4m,平均容积8m3,厚度为0.5-0.75m。

正常成年人:(100~300)×109/L。

主要功能:止血和血栓形成。二.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产生于肾脏)①造血干细胞分化②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③巨核细胞成熟血小板生成血型与输血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1901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血型定义: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混合后,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原(agglutinogen):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糖蛋白或糖脂起抗原作用,称为凝集原。凝集素(agglutinin):血浆中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白细胞与血小板上除了红细胞抗原外,还有它们所特有的抗原。不同血型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四种血型的红细胞膜上都含有H抗原,但其抗原性弱,血清中均无抗H抗体。而A、B抗原正是在H抗原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ABO血型系统还有亚型,例如A型还可再分为A1和A2亚型,输血时要注意血型红细胞上凝集原血清中凝集素AA抗BBB抗AABA和B—O—抗A和抗B血型亚型凝集原凝集素与标准血清的反应抗A抗B抗A1A1A和A1抗B++A2A抗B、抗A1(10%)+A1BA、A1、B—+++A2BA和B抗A1(25%)+

ABO血型亚型的临床意义

引起血型误定:

如果血清效价低,易将亚型漏掉造成错误:A2

O;A2BB

干扰交叉配血试验:

A1凝聚素的干扰较多见

(二)ABO血型的发生与分布

由A、B、O三个基因控制A、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ABO血型抗原的分布,依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异。基因型表现型基因型表现型OOOBB,BOBAA,AOAABABAgglutination(clumping)ofredbloodcellsoccurswhenwithA-typeantigensaremixedwithanti-AantibodiesandwhencellswithB-typeantigensaremixedwithanti-Bantibodies.NoagglutinationwouldoccurwithtypeOblood(notshown).Rh血型系统(一)Rh血型的发现与分布:(二)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Rh抗原种类多,D、E、C、c、e5种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Rh阳性血型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Rh阴性血型红细胞表面无D抗原(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特点1.人血清中不存在天然的抗Rh抗体;2.Rh系统的抗体是不完整抗体IgG分子小,可通过胎盘;意义1.Rh阴性血型者的输血;2.Rh阴性妇女的妊娠和分娩;输血原则血量:7-8%bodyweight,70-80ml/kg输血:治疗、抢救、手术…输血的原则: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次侧: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绝对不凝集;

次侧:最好也不凝集正常情况下: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