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干(brainstem)(二)4.内脏感觉核柱(包括特殊内脏感觉和一般内脏感觉)孤束核(nucleussolitarius)(1)
位置:迷走神经背核外侧,界沟外侧。该核上端达脑桥下部,下端达内侧丘系交叉平面。(2)
性质:头端特殊内脏感觉(味觉),中、下部一般内脏感觉。(3)
纤维联系:接受Ⅶ、Ⅸ、Ⅹ三对脑神经的味觉和一般内脏感觉。这些神经节的中枢突入脑后,在迷走神经背核的外侧形成园柱形的神经束称孤束,以后再止于包围它的周围的孤束核。发出纤维:①一部分上行至间脑→大脑皮质(额叶岛盖部和岛叶的皮质);②另一部分纤维到脑干和脊髓的运动核完成内脏反射活动;③还有一部分到网状结构参与呼吸、循环、呕吐等众多的内脏反射活动。(2)性质:三叉神经脊束核管理头、面部痛温觉,也有少数触觉;三叉神经脑桥核管理触、压觉。(3)纤维联系接受纤维: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节中枢突)入脑后的纤维分为短的升支和长的降支,也有的只有升支或降支,升支止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外侧的三叉神经脑桥核;降支合成三叉神经脊束,向下经过脑桥被盖部和延髓(三叉结节深面)达第3颈髓节与背外侧束相连续,止于止束内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除此外,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还接受Ⅸ上神经节和Ⅹ上神经节的中枢突。发出纤维:①三叉神经脑桥核不交叉的纤维→背侧三叉丘脑束,交叉的纤维→腹侧三叉丘脑束;三叉神经脊束核→腹侧三叉丘脑束。背侧、腹侧三叉神经丘脑束合称三叉丘脑束(又称三叉丘系)与内侧丘系毗邻上行,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大脑皮质。②此二核发出纤维可到脑干运动核和网构完成多种反射,如刺激角膜引起瞬目、泌泪等反射。[角膜反射]刺激角膜→三叉神经眼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经交叉和不交叉→三叉丘系→间脑→大脑皮质。部分纤维→面神经核→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眼轮匝肌收缩(闭眼)在日常生活中,空气对流蒸发泪液,使角膜干燥,就是一种刺激,如是眨眼,就好比用湿摸布把角膜擦一下,以湿润角膜。如果脑桥阶段受损,此反射引不出来,临床上用于危重病人检查,外科麻痹深度的检查等。三叉神经中脑核,是一个细长的细胞柱,位于中央灰质的外侧缘,自三叉神经入脑桥阶段一直向上延续到中脑上丘水平。此核是非常相似假单极的一级感觉神经元,但是不在周围神经节中,而是位于中枢神经系以内,此核发出相当周围突的分支进入下颌神经,终于咀嚼肌,传导本体感觉冲动,相当中枢突的分支止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完成咀嚼肌反射,此核还接受牙周和眼外肌的本体感觉,还可能传递下颌关节的本体感觉6.特殊躯体感觉核柱1)蜗神经核nucleuscochlearis:包括蜗神经前核和蜗神经后核。(1)位置:前核位于小脑下脚腹外侧,后核位于小脑下脚背外侧听结节深面。(2)性质:特殊躯体感觉(听觉)(3)纤维联系接受纤维:柯蒂氏器(corti’s)―→蜗神经节―→蜗神经前、后核发出纤维:①沿被盖的前缘横越至对侧,这些横行纤维称为斜方体,斜方体的纤维行至被盖部的腹外侧绕过上橄榄核的外侧折向上行,此时称为外侧丘系。其中大部分纤维止于中脑下丘―→经下丘臂止于间脑内侧膝状体(小部分纤维直接到达内侧膝状体)―→听辐射―→大脑皮质颞横回。③下行控制:在听觉传导过程中,蜗神经核可接受各中继核及大脑皮质下行纤维的控制,如上橄榄核发出的橄榄耳蜗束―→内耳的corti’s器,这些下行纤维可以通过改变某些外毛细胞(感受器)的阈水平或减缓其传入纤维的冲动,来抑制某些频率的声音刺激(提高选择性,如听短波),而相对地增强另一些频率的声波刺激,以提高听觉的敏感性。下行纤维对corti’s器或中继核的传出除上述负反馈调节作用外,有人认为还有正反馈作用,即不仅有抑制作用,也可有兴奋作用。(3)纤维联系:接受纤维:前庭神经节中枢突。前庭神经周围突分布于椭园囊斑、球囊斑和三个腹壶嵴。发出纤维:①前庭脊髓束(由外侧核发出纤维)―→前索―→Ⅶ、Ⅷ层,管理伸肌张力。②与来自前庭神经的纤维一起组成小脑下脚外侧部―→小脑,止于绒球小结叶、蚓部皮质和顶核。④到网状结构―→脑干内有关运动性的脑神经核,如疑核、迷走神经背核、上、下泌涎核,以及脊髓前角和侧角细胞,完成相应的反射。如:前庭受刺激可引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大汗等。晕船、晕车就是因为前庭感觉器受刺激所引起。⑤前庭神经核发出纤维反过来控制椭园囊斑、球囊斑及腹壶嵴,起负反馈作用,从而使前庭的平衡觉具有能适应和习惯的特征。例如,训练习惯后即可不晕船、不晕车,飞行员、海员进行适应性训练就是这个目的。(四)非脑神经核1.延髓的非脑神经核1)薄束核nucleusgracilis楔束核nucleuscuneatus位置:分别位于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面。性质: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中继站。纤维联系:接受纤维:Th5以下脊神经节―→薄束―→后索内上升―→薄束核Th4以上脊神经节―→楔束―→后索外侧上升―→楔束核内侧弓状纤维―→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Th5以下只有薄束,Th4以上后索内侧为薄束、外侧为楔2)下橄榄核群inferiorolivarynuclei(1)位置:橄榄(olive)深面。包括下橄榄核(又称下橄榄主核)、内侧副橄榄核和背侧副橄榄核。(2)性质:锥体外系的重要中继核。(3)纤维联系:发出纤维:橄榄小脑束→交叉―→参与小脑下脚―→小脑皮质扩大区域的梨状细胞构成突触。接受纤维:来自脊髓全长的上行投射和脑干感觉性中继核的传入纤维,并接受来自大脑皮质、丘脑、基底核、红核和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下行纤维。红核和中脑水管周围皮质的下行投射纤维参与构成同侧被盖中央束,经此束红核将来自大脑皮质的运动信息,由下橄榄核传给对侧小脑。下橄榄核参与修饰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2.脑桥的非脑神经核1)上橄榄核superiorolivarynucleus(包括内、外侧上橄榄核和斜方体核)(1)位置:位于脑桥中下部,内侧丘系外侧,脊髓丘脑束的背侧。(2)性质:听觉传导的中继核。(3)纤维联系:接受双侧蜗神经前核的纤维。发出纤维加入双侧外侧丘系。此核与蜗神经前核,根据双耳传导声波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共同参与对音响的空间定位。2)外侧丘系核pontinenuclei(1)位置:自脑桥中下部至中脑尾侧,该核伴随外侧丘系分布;在上橄榄核颅侧,嵌于外侧丘系背内侧;在脑桥上部,被外侧丘系环绕。(2)纤维联系:接受蜗神经前核及外侧丘系轴突侧支。发出纤维上行越边加入对侧外侧丘系。3)脑桥核(1)位置:大量散在分布于脑桥基底部纵、横纤维之间,大小不等的神经元群构成。(2)纤维联系:接受大脑皮质额、顶、枕、颞桥束。发出纤维称脑桥小脑束越过中线组成小脑中脚→小脑脑桥核是传递大脑皮质信息的中继站。3.中脑的非脑神经核1)下丘inferiorcolliculus(1)位置:在中脑下部背侧,主要由位于下丘中央大部分区域的中央核及周边的薄层灰质构成。(2)纤维联系:中央核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下丘臂到达间脑内侧膝状体。(3)性质:中央核是听觉传导的重要中继站,而且其分层结构具有对音频定位的功能。中央核及周边灰质也发出纤维到达上丘,进而完成头和眼球转向声刺激源的反射性调整,如听觉惊恐反应。2)上丘superiorcolliculus(1)位置:在中脑上部背侧,有由浅入深的灰、白质交替排列的分层结构。(2)纤维联系:接受纤维:①浅层接受视网膜,经视束、上丘臂的直接投射,并接受大脑皮质视区和眼球外肌运动中枢(第7、8区)的投射。②深层结构接受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下丘、三叉神经脊束核及脊髓等处的投射。发出纤维:①向丘脑投射纤维,继而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眼球转动速度与方向的信息。②向脊髓投射纤维,绕中脑水管周围灰质,在上丘下部平面,中脑水管腹侧的中线上左右交叉,称被盖背侧交叉,越边后4)红核nucleusruber(1)位置:从上丘平面一直延至间脑下部。在被盖的中央部(由于血管丰富,新鲜标本色较红,故名红核)。由小细胞部和位于尾侧的大细胞部组成,后者在种系发生上较古老。(2)性质:锥体外系的重要中继核。(3)纤维联系接受纤维:①小脑(齿、栓、球状核)―→小脑上脚―交叉→中脑―→nucleusruber和丘脑(腹后外侧核)。②大脑皮质下行纤维(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黑质、底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发出纤维:①红核发出的纤维在被盖腹侧的中线上交叉又称被盖腹侧交叉―→红核脊髓束―→经中间神经元或直接止于―→前角运动细胞,控制屈肌兴奋。②红核橄榄束―→下橄榄核―→小脑。③红核网状束―→脑桥、延髓、网构―→cerebellum。(4)功能:是锥体外系的中继站,红核可将大脑皮质的冲动转运到脊髓、小脑,将小脑的冲动转至间脑和脊髓,以实现对肌张力和随意运动的调节。(4)纤维联系接受纤维:①额叶运动皮质―→黑质nigra。②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黑质网状部非多巴胺神经元。③旧纹状体(苍白球)―→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④底丘脑,中继核等来的纤维―→黑质。发出纤维:①黑质纹体纤维―→致密部的大细胞,少部起自网状部―→止于尾状核和壳,可能止于苍白球。大细胞合成的多巴胺通过黑质纹体纤维释放到纹状体。它是纹状体内多巴胺的主要来源。这就是目前公认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nigrostrialdopaminergicsystem)。腹侧被盖区,中脑-边缘多巴胺能系统止于下丘脑、海马、边缘系统(mesolimbicdopaminergicsystem)。②黑质丘脑纤维―→起自网状部―→背侧丘脑腹前核和腹中间核(腹外侧核)。③黑质―→杏仁体、上丘、红核、中脑被盖及脑干网状结构。致密部大细胞合成的多巴胺经黑质纹体纤维―→新纹状体,以抑制纹状体内的乙酰胆碱系统(Ach)对骨髂肌的兴奋作用,若黑质细胞的数目减少或多巴胺减少到一定水平(15%以上)可出现震颤性麻(肢体震颤、全身强直、运动减少、肢体远端静止时发生震颤,特别是手指)(parkinson病)。原因就是黑质病变,多巴胺合成减少DA―→纹状体↓-→纹状体内Ach系统↑-→震颤性麻痹(即帕金氏病)(parkinson病),纹状体有由脑的其它部分来的纤维,释放兴奋性递质,而黑质纹体纤维末梢释放的多巴胺是抑制性递质,两者之间正常时保持动态平衡维持纹状体正常功能。三、脑干内的白质由上、下行纤维束(传导束)组成。(一)在延髓一般地说下行纤维束位于中缝两侧和腹侧,上行纤维束位于背外侧(个别例外,内侧丘系在中缝两侧)。下行纤维:1.锥体束pyramidalfascrculus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大锥体细胞皮脊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侧索前索同侧经中间神经元或直接止于前角运动细胞白质前连合交叉止于对侧前角运动细胞皮质核束双侧Ⅲ、Ⅳ、Ⅴ、Ⅵ、疑、副神经核及Ⅶ眼裂以上面神经核(6个半核)对侧Ⅻ及Ⅶ眼裂以下的面神经核(1个半核)2.rubrospinaltract 红核脊髓束3.vestibulospinaltract 前庭脊髓束4.testospinaltract 顶盖脊髓束5.mediallongitadinalfasciculus内侧纵束6.reticuspinaltract 网状脊髓束上行纤维:1.内侧丘系交叉及内侧丘系2.小脑下脚由许多纤维束构成包括:小脑脊髓小脑后束橄榄小脑束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小脑网状结构 小脑三叉神经脊束核 小脑小脑三叉神经脑桥核 小脑。脑桥核小脑(构成小脑中脚)3.脊髓小脑前束小脑上脚小脑4.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四)脑桥的白质除斜方体和外侧丘系外,还有:内侧丘系:与斜方体的纤维交织在一起(斜方体为横行纤维,内侧丘系为纵行纤维)。在延髓内侧丘系为前后走向,在中线两侧,而在脑桥则为横行走向,从内→外,纤维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服务营销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流棠湖中学2025年高考模拟信息考试数学试题(四)含解析
-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缅甸国情资料收集与分析中缅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东方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期初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武汉地区十一校2025届初三月考(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 咸阳市武功县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共同体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凯里学院《理论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普通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农业大学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家庭农场财务管理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
- 《德伯家的苔丝》
- 山姆会员商店营销策略调查研究
- 宁德时代入职测评试题答案
- 《材料与社会》课件
- 2024新版:普通话测试50篇朗读范文短文(2024年1月1日启用)
- SLT278-2020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 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