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习惯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习惯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习惯_第3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习惯_第4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习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习惯在高中的作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深刻,表现出较高的思维水平,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的重点。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方法尽管正确却又是较为苍白的。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对学生的思维限制越来越少,但却比以往更强调思维和思考。材料中所给的不是标题,更不是主题,主题意向是不确定的,只提供一个思维逻辑的起点,学生围绕这个点,可以作无数条射线。作文的目的更在于提倡学生以比较广阔的视野构思、立意,展开思考。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提炼作文材料中心大意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立意,认识肤浅。在审题时走马观花,看不清,弄不明,对材料缺少细致冷静的分析,对题目缺少必要周全的考虑,对写作要求凭感觉想当然,抓住一点妄下断语。因此在作文中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找不到正确的切入点,写出的文章认识肤浅,内容空洞。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呢?方法一:正反相博,体现文章的思辨性反谓正反相博,就是对同一个话题,我们要转换一下思考角度,采用逆向思维,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向进行思考,从而得到新的认识。运用正反相博的辩证思维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考查重点。这些高考题无不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在全面或整体分析事物的基础上,立足材料,重点发掘自己独特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它需要展现学生的思考过程,阐述道理。而不是模棱两可地表达观点、看法;也不是说只是从宏观层面进行表层剖析。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强调这种思考方向,引导学生形成思维习惯。下例进行正反相博的思辨性思考分析: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文字不少于800字。10月29日,澳大利亚某植物园,一名温州游客因周边没有厕所,在暗处小便,被警察强制逮捕,导致手部骨折。[例1](正问)游客的遭遇值得同情,为什么?回答:游客出门在外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加之语言不通,情急之下做出此举,情有可原。我们都有迫不得已的时候,对于一次无奈之举,警察就加之以罪,游客未免太过冤屈。(反问一)警察强制逮捕,导致游客手部骨折,我们能为这样的执法叫好吗?回答:游客自身行为有过错,但因这过错而导致骨折,代价是否太大?诚然,法律是铁面无私的,但若是每个人都只会刚性遵守法律,而不会柔性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恐怕这个世界的矛盾会越来越严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的不仅仅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同时也是违法者与执法者能够平等相处的一种权利。执法中强调严厉,这本没有错,但严厉中也应有对执法对象的理解,也应有对执法对象的人文关怀。因为,执法者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实施简单的惩罚,而是要唤起人们守法的自觉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法律,尊重自己,从而共同维护社会良好秩序。所以,无论是警察还是负有其他使命的执法者,都应当在执法实践中大力倡导人性化执法。(反问二)偌大一个植物园,游客找不到洗手间,园区的设施、管理不禁让人存疑?回答:我们不禁思考,景区内是厕所数量不足,抑或引导的标识不清楚,还是管理不善?任何文明都离不开人性化,如果到一个景区,内急起来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解决,这份责任只怕要园区来承担。[例2](正问)警察的行为值得肯定,为什么?回答:警察对违法行为,无论大小绝不姑息的态度值得赞赏。对比当今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严重缺失,有法不依、有令不行,见到违法乱纪行为不制止、不救助的不作为现象,坚守职业操守显得犹为重要。(反问)游客咎由自取,为什么?陈独秀说,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谈道德谈人情,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变得没有秩序、虚情假意;相反,如果人人都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安定,人们的道德素养自然会提高。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对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社会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人在法律面前只能遵从。辩证思维已成为高考作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变换视角,从正反两面进行辩证思考,深挖本质,提高哲理思辨能力,使之养成一种思维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文章品位。通过正反相博的辩证思考,不仅能在质疑中使我们的论证更加严密,而且能在质疑中引出新的思考。方法二:由此及彼,写出文章的纵深感学生在写作文时并不是完全的“无知”,而是缺少思维的深度。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向纵深挖掘,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养成由此及彼的联想的习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论述联想的作用:“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帮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联想在作文中犹如思路的翅膀,缺乏联想,作者的思路就会局限于眼前所见,文章反映的内容必然狭窄而单一。如果我们在确定文题之后,能够自觉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联想,把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索一番,那么就可以充分调动我们脑中储存的各种素材,把思路引向开阔,把思想引向深刻,从而把文章写得丰富充实。以作文大赛题目为例,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思考分析:[例1]联想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文明也是爱国。“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访问时讲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句话,却阐述了一个大道理:国家形象是每一位公民的个人行为来体现的,旅游的不文明行为,看似个人的素质,实质影响更深的却是国家的形象。因此,要引导国人从内心树立一种代表国家形象的意识,引导国人从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做起,在国外旅游的每时每刻都要记得当好自己的“国家形象大使”。[例2]联想文化的差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法律法规自然也大不相同。我国虽然不是能放任国人随处小便的国家,可对这些小事的处罚是很轻的,甚至没有——谁会想到在大洋彼岸的国家会出动警察来逮捕随地小便的人?这就要求旅客在走出国门之前先做好必要的功课,了解一下当地的习俗、法规,弄清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属于违法,等等。这不仅是对自身在异国他乡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异国人民的尊重。“不知者无罪”的老话是行不通的。“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所谓深刻,就是能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到的东西,要求学生凡事往高处站一站,往深里想想,这样才能语出惊人,有独特的见解。在教学中曾让学生评论过这样一则新闻:韩国国土海洋部表示,在听取专家和相关协会的意见后,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该部相关人士表示,根据相关调查,专家们得出暖炕技术具有值得为人类保护的世界遗产价值,因此决定启动申请程序。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生发联想,强调我们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其中一个同学选择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来立意,就显得技高一筹了。其实,我并不反对韩国对暖炕申遗。是的,尽管暖炕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比在韩国要久远得多。但,我依然不反对韩国把它申遗。因为这是一种竞争,一种再公平不过的文化竞争。退一步说,即使韩国申遗成功了。我也不会为此而感到气愤或不满。当然,这并不是我没有一颗爱国的心,而是在我看来文化在哪里繁荣,那它就属于那里。文化之争的核心不是归属,而是发展。(邓锦清《文化在哪里繁荣就属于哪里》)有了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此跨越时空,将相近、相关、相反的事物,快速聚集起来,反映广阔的生活,揭示深切的主题。学生拿到一个材料、一个话题后,自然就可以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时代问题、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人格人性、生命品质、生存命运、人生哲理、人与自然等等。方法三:关注现实,展示深厚的人文情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朴素而又普适的写作理念: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作文题不仅不再回避社会热点,而且着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如全国Ⅱ卷: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这个题目的指向就是要让学生关注自身,作为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题目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自省,考生在题目的引导提示下,结合自身体验,都能有话说,能够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但要想写精彩,出亮点,得高分,也很不容易。这需要考生关注到学科内与学科外,关注到课堂内与课堂外;这需要考生既要有知识的积淀,还要有思维的深刻;这需要考生既能埋头学书本,又能抬眼看天下。此外,的天津卷(谈谈“我的青春阅读”)、江苏卷(谈谈“话长话短”)、上海卷和浙江卷等,都要求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但翻开学生的作文簿,更多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却很少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篇章,很少有心怀苍生、富民强国的责任与呐喊。其实,社会生活现象虽然千变万化,但是上升到本质性的因素或挖掘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其实离不开我们熟悉的那些基本话题。平时如果在阅读中理解和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围绕一些关键词,积极思考并形成观点和思想,那么遇到复杂的现象,就比较容易看清其背后的实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整理高中作文内容的“关键词”及观点的表格,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这些话题是高中生在思想成长阶段可能遇到的基本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时事,结合阅读课文等有意识地设计一系列的话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努力地帮助学生跳出“自我”狭小空间,把学生的目光从自我、家庭、校园,逐渐引向社会与人生,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大有益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如何引导学生体现出人文情怀;如何帮助学生及时建立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