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大杨树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是两幅不同时期的政治形势图,其变化反映了①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②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暂时挫折③德国统一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④北约华约的解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A2.“场景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抛开了启蒙理性的限制,没有反映19世纪生活的真实状况。”这是对某幅画的评论。由此可知,该画的艺术风格是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抛开了启蒙理性的限制,没有反映19世纪生活的真实状况”可知,该画的风格应该是浪漫主义,所以答案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3.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②代表性企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③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4.“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这是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它最有可能出自于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民报发刊词
D.《敬告青年》参考答案:D5.《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C6.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向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道:“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C.知识美德即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参考答案:C7.广东人谢公惠在其《辛亥杂忆录》中不无感慨地说,士子们的演讲和文章例有“驱逐鞑虏”之类的词句,成了那个时候的“八股文章”。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A.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帝制B.帝国主义势力已深入内地C.国人对清廷统治有理性认识D.反满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参考答案:D从“驱逐鞑虏”之类的词句,成了那个时候的“八股文章”,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鞑虏”指的是满洲政权;C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的内涵。点睛:本题涉及到对“鞑虏”的认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明确指出,“鞑虏”一词指的是满洲政权,而不是指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明确这一点才不会误选B选项,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点。8.《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嫁妆中必预备凶服”的信息,可知这体现了重视孝道的伦理观,故C项正确;A项是宗法制的表现,B项反映的是礼乐等级制度,D项体现的是重农思想,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9.历史学家钱宾四指出,自武帝以来,中国政府……盖操之于非宗教、非封建、非专制、非商业资本之另一中层阶级之手。此即后世之所谓“乡绅”与读书人,此即封建时代“士”者之化身。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举荐孝廉B.征召贤良C.独尊儒术D.设立太学参考答案:C由“武帝以来,中国政府……盖操之于非宗教、非封建、非专制、非商业资本之另一中层阶级之手……此即封建时代“士”者之化身”,这是强调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儒生社会地位提高,有更多机会参政,故选C;AB是选官制度,D是教育制度,都是基于独尊儒术的改革,排除。10.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 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 B.有利于化解该纷争,颇具智慧C.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 D.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参考答案:C考点:《南京条约》。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外国人获得此项特权,不受中国法律制约,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故C项正确。12.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路线最合适(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C、山东曲阜孔子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考答案:B13.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B.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的压迫C.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参考答案:A14.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考点: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宋词和元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宋词的繁荣,风俗画的出现,以及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有了划时代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上的.答案: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京剧是国粹,但是京剧并不是属于平民的,京剧这个文化现象是不能表明平民兴起的,所以在本题中凡是含③均是错误的,而其他的三个选项的文化现象是均能表明平民兴起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故选D.15.中国古代哲人有言:“罪莫重于贪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以下主张与这一思想相近似的是:A.与民休息B.“兼爱”“非攻”C.“任法而治”D.“隆礼重法”参考答案:A根据题干“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哲人是老子,属于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故A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故B项错误;任法而治是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隆礼重法是礼法并施,属于儒家荀子思想,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意思。题干的意思是: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16.2013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侧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A.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B.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企图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C.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D.深刻反思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参考答案:B17.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6年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取得美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下面链接是该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国成为了美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所以出现“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故选D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点评:本题要求对重大历史事件时间有准确记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18.西周在封邦建国时,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形成甥舅关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这表明A.分封主体发生变化B.宗法关系扩展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礼乐制度瓦解参考答案:B甥舅关系体现出的是宗法观念,“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说明是宗法观念的扩展,B正确;西周分封主体并没有变化,A错误;分封制度走向崩溃时春秋战国时期,C错误;D是东周时期。19.左宗棠收复新疆,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当时的英国人曾这样评价:“乾隆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军队所取得的最辉煌成就”。下列有关收复新疆的史实,正确的是:A.左宗棠制定“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B.1876年,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C.1880年,左宗棠在喀什噶尔建立抗俄军事基地D.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回伊犁参考答案:D左宗棠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故A项错误;1876年,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第二年向南疆推进,阿古柏兵败自杀,故B项错误;1880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故C项错误;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故D项正确。20.19世纪末,革命党人基本上以翻印《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嘉定屠杀当地反抗的军民)以及从黄宗羲的《原君》《原臣》等旧籍进行革命宣传。这说明当时革命党人A.将救亡图存与争取民主相结合B.重视与改良派争夺舆论阵地C.将民生主义诉求置于次要地位D.利用排满思想进行革命宣传参考答案:D《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记载了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嘉定屠杀当地反抗的军民的史实,说明当时革命党人主要是利用民众对满族人统治的不满进行革命宣传。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救亡图存,排除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2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具有现代色彩的民主思想,“立足于当时的现实而又一脚跨进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是(
)
A.朱熹
B.李贽
C.王夫之
D.黄宗羲参考答案:D22.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B.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C.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D.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参考答案:D23.“在这一胜利之后,公元前450年,平民编纂成文法典要求也实现了。其结果就是颁布了著名的十二表法……虽然公后世的罗马人把它尊奉为人民自由的圭臬,但十二表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它的多数条款仅仅因袭了古代的习俗,甚至连债务奴隶制也未能废除。”上述表明“十二表法”A.保留较多习惯法的内容B.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C.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D.赋予奴隶一定的权利参考答案:AC【详解】根据题干“它的多数条款仅仅因袭了古代的习俗”可以看出罗马法保留了较多的习惯法的内容;根据题干“平民编纂成文法典的要求也实现了”可以得出罗马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故答案为AC项。B项,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法律,但是题干信息不能体现,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奴隶不属于自由民,不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排除。24.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参考答案:B25.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是因为(
)①提出了理性批判哲学
②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略26.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西汉时期,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通过政府官办学校著书讲授儒学,使儒学逐渐官方化和制度化,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错误;B项中的“世俗化”在题干中不能体现;C项中“向社会下层扩展”不符合题意。27.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参考答案:B略28.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佃农见田主“如少事长之礼”,不能体现佃农逐渐独立,A项错误;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佃户与地主不论关系如何,都改变不了地主与佃户的身份结构,B项错误。明朝政府的规定,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有所脱节,但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可知,人地矛盾的尖锐与否,直接影响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租佃关系29.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参考答案:C略30.近代欧洲资产阶段宣扬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D.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参考答案:B宋明理学。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哲学”,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一些观点,形成了哲学思辨化的儒学——理学,因此可排除A;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与“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矛盾。王阳明强调本心体悟、反省,和“实践”相矛盾,排除C项;李贽是反正统的,排除D;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格物致知”获得“理”与材料本意相同。B项符合题意。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启蒙历史网论坛材料二: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启蒙历史网论坛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伏尔泰语录》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4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概括材料三、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参考答案:(1)主张“知识即美德”、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体现了人文精神。(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4分)(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材料四:三权分立。历史影响: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6分)(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2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材料二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社会契约论》材料三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1)结合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2分)(2)材料二、三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4分)(3)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30-2025数据安全技术机密计算通用框架
- 借用林地协议合同范本
- 包装纸盒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过户合同范本
- 军事拓展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价值咨询合同范本
- 动产个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企业绿化合同范本
- 农业机械改装项目合同范例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认知
- GM/T 0115-2021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 YY 0670-2008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JJF 1458-2014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
- GB/T 39935-2021塑料制品薄膜和片材抗粘连性的测定
- GB/T 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
- 机器人技术 第一章 绪论
- 马工程教材 《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八章 税收
- GB/T 22544-2008蛋鸡复合预混合饲料
-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 GB/T 14343-2008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