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_第1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_第2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_第3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_第4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词语和句式

通假字一词多义固定结构词类活用

古今义

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词语和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固定结构词类活用古今义词类1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两个字的意义本来不相干,只是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用。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2

通假字北冥有鱼而后乃今培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小知不及大知此小大之辩也而征一国者旬有五日而后反御六气之辩(通“溟”,大海)(通“凭”,凭借)(通“返”,返回)(通“智”)(通“辨”,区别)(通“耐”,才能)(通“又”)(通“变”)通假字北冥有鱼(通“溟”,大海)(通“凭”,凭借)(通“返3

一词多义1、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普遍的现象。2、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如“道”的本义为“路”(《诗经·蒹葭》:道阻且长);后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等。3、词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有假借义。一词多义1、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4志向立志记述、记载记住标记、做标记

一词多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齐谐》者,志怪者也博闻强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志志向立志记述、记载记住标记、做标记一词多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5

一词多义名称、名字命名、起名声名说出、指出名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名之者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名一词多义名称、名字命名、起名声名说出、指出名义北冥有鱼,其6

一词多义图谋地图谋划、筹划图画谋取、设法对付而后乃今将图南图穷匕首见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图一词多义图谋地图谋划、筹划图画谋取、设法对付而后乃今将图南7

一词多义放上、安放购置、添置放弃、放下摆、设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郑人有且置履者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置一词多义放上、安放购置、添置放弃、放下摆、设覆杯水于坳堂之8尽、止生活困难走到头不得志,与“达”相对

一词多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复前行,欲穷其林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尽、止生活困难走到头不得志,与“达”相对一词多义若夫乘天地9一词多义

《孔雀东南飞》“相”义项归纳1、副词,互相六合正相应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2、副词,单指一方登即相许和(她,代媒人)会不相从许(你,代仲卿)嬉戏莫相忘(我,代兰芝)3、名词,相貌儿已薄禄相一词多义

《孔雀东南飞》“相”义项归纳10

词类活用1、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合适的意义。2、词类活用的情况主要有:(1)名词用作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3)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4)名词、动词用作状语。词类活用1、词类活用,是指某11

一、名词用作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如不构成主谓或并列的关系,则可能是动宾关系(即前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吾师道也”(韩愈《师说》)2、紧跟在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3、用在副词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4、紧跟在介词结构后面的名词或后面紧跟介词结构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课文例3、4)5、后面紧跟代词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名词用作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如不12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即“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1、动词的使动用法(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时活用为使动“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2)有些不及物动词后面虽不带宾语仍活用为使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3)有些及物动词也活用为使动“晋侯饮赵盾酒”(《左传》)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13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1)君子正其衣冠(《论语》)(2)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偶然也用作使动。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14三、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论语·尽心上》)且庸人尚羞之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友麋鹿而侣鱼虾(苏轼《赤壁赋》)三、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5四、用作状语1、名词用作状语凡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1)表示比喻:像······一样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2)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一样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3)表示处所或工具:在······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四、用作状语1、名词用作状语16(4)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解释为“每年、月、日”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2、动词用作状语用作状语的动词,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争割地而赂秦(表示状态,争着)夜缒而出(用绳子栓着······)(4)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17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恶乎待哉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译为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奚以……为,表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恶乎……,表疑问,译为“……呢”)(不亦……乎,表反问,译为“不也是……吗?”)

固定结构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为是……,还是…18古今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本不同。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2、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给······看3、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4、告诉不许申诉古今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本不同。19文言句式1、判断句对人、事、物、情况、原因作肯定或否定判断。(1)······者,······也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2)······,······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曹操,天下枭雄。(4)用“乃”表示判断:吾乃梁人也《战国策》(5)用“非”表示否定判断:是非君子之言也文言句式1、判断句202、被动句(1)古代汉语中,常常借助“于”“见”“为”“被”表示被动。而刘夙婴(于)疾病(李密《陈情表》)欲予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既自以心为形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2)被动意思从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上表现,无结构标志。纤歌凝而白云遏(王勃《滕王阁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避公府不就(《张衡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2、被动句(1)古代汉语中,常常借助“于”“见”“为”“被”213、省略句(1)省略主语()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2)省略介词大王见臣()列观(3)省略宾语不如因()而厚遇之(4)省略谓语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3、省略句(1)省略主语22课文练习: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大王来何操?2、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常前置。微斯人,吾谁与归?3、否定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4、当强调宾语时,常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加“之”做标志。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课文练习: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代词作谓语动词的宾语,常前置23课外延伸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护城河,筑牢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这样就好办了。”课外延伸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24再见!

课件制作:曾璀

2014年11月于东方中学再见!25文言词语和句式

通假字一词多义固定结构词类活用

古今义

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词语和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固定结构词类活用古今义词类26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两个字的意义本来不相干,只是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用。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27

通假字北冥有鱼而后乃今培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小知不及大知此小大之辩也而征一国者旬有五日而后反御六气之辩(通“溟”,大海)(通“凭”,凭借)(通“返”,返回)(通“智”)(通“辨”,区别)(通“耐”,才能)(通“又”)(通“变”)通假字北冥有鱼(通“溟”,大海)(通“凭”,凭借)(通“返28

一词多义1、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普遍的现象。2、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如“道”的本义为“路”(《诗经·蒹葭》:道阻且长);后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等。3、词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有假借义。一词多义1、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29志向立志记述、记载记住标记、做标记

一词多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齐谐》者,志怪者也博闻强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志志向立志记述、记载记住标记、做标记一词多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30

一词多义名称、名字命名、起名声名说出、指出名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名之者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名一词多义名称、名字命名、起名声名说出、指出名义北冥有鱼,其31

一词多义图谋地图谋划、筹划图画谋取、设法对付而后乃今将图南图穷匕首见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图一词多义图谋地图谋划、筹划图画谋取、设法对付而后乃今将图南32

一词多义放上、安放购置、添置放弃、放下摆、设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郑人有且置履者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置一词多义放上、安放购置、添置放弃、放下摆、设覆杯水于坳堂之33尽、止生活困难走到头不得志,与“达”相对

一词多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复前行,欲穷其林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尽、止生活困难走到头不得志,与“达”相对一词多义若夫乘天地34一词多义

《孔雀东南飞》“相”义项归纳1、副词,互相六合正相应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2、副词,单指一方登即相许和(她,代媒人)会不相从许(你,代仲卿)嬉戏莫相忘(我,代兰芝)3、名词,相貌儿已薄禄相一词多义

《孔雀东南飞》“相”义项归纳35

词类活用1、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合适的意义。2、词类活用的情况主要有:(1)名词用作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3)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4)名词、动词用作状语。词类活用1、词类活用,是指某36

一、名词用作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如不构成主谓或并列的关系,则可能是动宾关系(即前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吾师道也”(韩愈《师说》)2、紧跟在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3、用在副词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4、紧跟在介词结构后面的名词或后面紧跟介词结构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课文例3、4)5、后面紧跟代词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名词用作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如不37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即“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1、动词的使动用法(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时活用为使动“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2)有些不及物动词后面虽不带宾语仍活用为使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3)有些及物动词也活用为使动“晋侯饮赵盾酒”(《左传》)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38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1)君子正其衣冠(《论语》)(2)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偶然也用作使动。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39三、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论语·尽心上》)且庸人尚羞之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友麋鹿而侣鱼虾(苏轼《赤壁赋》)三、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0四、用作状语1、名词用作状语凡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1)表示比喻:像······一样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2)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一样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3)表示处所或工具:在······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四、用作状语1、名词用作状语41(4)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解释为“每年、月、日”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2、动词用作状语用作状语的动词,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争割地而赂秦(表示状态,争着)夜缒而出(用绳子栓着······)(4)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42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恶乎待哉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译为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奚以……为,表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恶乎……,表疑问,译为“……呢”)(不亦……乎,表反问,译为“不也是……吗?”)

固定结构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为是……,还是…43古今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本不同。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2、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给······看3、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4、告诉不许申诉古今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本不同。44文言句式1、判断句对人、事、物、情况、原因作肯定或否定判断。(1)······者,······也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2)······,······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曹操,天下枭雄。(4)用“乃”表示判断:吾乃梁人也《战国策》(5)用“非”表示否定判断:是非君子之言也文言句式1、判断句452、被动句(1)古代汉语中,常常借助“于”“见”“为”“被”表示被动。而刘夙婴(于)疾病(李密《陈情表》)欲予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既自以心为形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