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的演进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1.gif)
![教育思想的演进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2.gif)
![教育思想的演进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3.gif)
![教育思想的演进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4.gif)
![教育思想的演进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572de9fb71b713831b93acffa8df943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思想的演进教育思想的演进目录涂尔干生平及著作教育思想的演进社会学思想目录涂尔干生平及著作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生平涂尔干(1858-1917)又名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出生于法国;1879—1882年,入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1887年,执教于公立中学;1887—1902年,任教于波尔多大学;1902—1917年,任教于巴黎大学;1917年11月15日,去世。
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教育思想的演进目录《教育思想的演进》书本脉络梳理:社会事实教会与大学的关系分析高等教育的思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涂尔干的研究方法分析&反思的历史观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目录教育思想的演进
——目录第一编:第一讲法国中等教育史第二讲早期教会与教育第三讲早期教会与教育(终)第四讲加洛林文化复兴第五讲加洛林文化复兴(终)第六讲大学的起源第七讲巴黎大学的诞生
第八讲“universitas”一词的含义第九讲艺学院第十讲学院(终)第十一讲艺学院的教学第十二讲大学中的辩证法学习第十三讲辩证法与辩论第十四讲关于巴黎大学的结论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目录第二编:第十五讲文艺复兴第十六讲文艺复兴(终)第十七讲16世纪的教育理论第十八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结论)第十九讲耶稣会第二十讲耶稣会(终)
第二十一讲耶稣会体系与巴黎大学体系第二十二讲关于古典教育的结论第二十三讲现实主义的教育理论第二十四讲大革命第二十五讲19世纪课程体系的变化第二十六讲结论第二十七讲结论(终)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脉络梳理开篇论述了关于在中等教育的教师中进行教育理论研习的必要性(第一讲)紧接着说明考察法国中等教育史的重要性。接着提出应该从哪个时段开始这一历史研究于是进行了寻找源头的过程,其中谈到了日耳曼和罗马人之间的隔阂以及教会怎么充当桥梁作用,并开始了早期的教会教育。早期基督教与现代基督教的区别分别进行分析并指出教会教育的作用。当时的教育主要是宗教发展的需要,是宗教和社会衔接的桥梁。(第二讲&第三讲)教育思想的演进
中等教育“获得知识并不包含获得将知识传递给他人的技艺,甚至不包括获得确立这种确立这种技艺的基本原则。”(p6)“而中学则不同,同样一个学生一般要由许多不同的老师来教。这就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分工。”(p7)(整个的事业)中等教育“获得知识并不包含获得将知识传递给他人的技艺,甚至不法国中等教育“我门必须努力理解与我们自己时代最为遥远的教育思想体系,也就是欧洲文化最先肇发的那套教育思想体系。”(p15)“说到底,只有在过去当中,才能找到组成现在的各个部分,有鉴于此,历史倘若不是对现在的分析,又能是什么。”(p17)法国中等教育“我门必须努力理解与我们自己时代最为遥远的教育思教育思想的演进
——脉络梳理接下来几组个案的研究:8世纪左右的加洛林时期的思想与制度更新(第四、五讲)12世纪大学的诞生和教育的繁荣景象(第六讲—十四讲)文艺复兴时期与耶稣会时期(第十五讲—二十一讲)18世纪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第二十二讲—二十五讲)结论(第二十六、二十七讲)探讨了在人的教育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预见二者的对立必然走向消失。最终指出教育的目标,即教育不是以培训出完美的多面手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教给社会中的个体怎样去思考,怎样去生活的能力。教育思想的演进
加洛林文化的复兴为精英阶层准备的宫廷学校,力求成为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目标是以人类学识的总体教育学生“三科四艺”堂区学校、主教座堂学校和大修到院学校、宫廷学校文法言辞加洛林文化的复兴为精英阶层准备的宫廷学校,力求成为一种百科全巴黎大学诞生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教师法团”(universitas)“耶稣会”:导生制(p364)“耶稣会学校”VS“巴黎大学”17世纪巴黎大学世俗化巴黎大学诞生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学院VS大革命“授权教师”“就职礼”“执教权”“主教”“掌校教士”“教堂主事”“罗马教廷”“艺学院”“膳宿制”(城邦)“博士学位”、“辩定”辩证法教学:逻辑“讲解”、“究问”“骡子问题”辩证法是通往知识的道路大革命(专科学校)“班级授课制”学院VS大革命“授权教师”辩证法教学:逻辑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会与大学一、教会与大学的关系“在相当早的时候,罗马帝国最根本的机构之一就是在法兰西社会中扎下了根,而且不管怎么说,在本质上不曾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取得了进一步的扩张和发展:这一机构就是教会。正是教会充当了不同性质的民族之间的中介,充当了一种渠道,使罗马精神生活得以融入还处在形成阶段的这些新兴社会。而导致这种融合的途径,恰恰就是教育。”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会与大学二、教会如何发展成大学(1)基督教思想的主导地位(2)早期教会的教育活动(3)有机整体的教育系统教育思想的演进
高等教育的思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再次我们已经看到了两大知识门类之间的那种对立。日后我们还将看到他们为了占据首要地位而展开的竞争。一方是是涉及关于人的真理的人文科学;另一方则是自然科学。”VS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的思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VS古典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1)拉伯雷:知识中心论(主张教育应该以知识的获得为中心任务,而这些知识包括人文和自然两种学问)(2)伊拉斯谟:古典文学中心论(知识是一种培养完美任性的工具,主张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训练学生欣赏罗马时代的经典作品,并从精神上仿效之”)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这里有一种严重的危险:一旦这一时刻逝去,将不再会激起反思,将不再有质疑这种以其自身的奢华和无用为荣誉的知识范围是否过广,从而将不会有任何人质疑其存在的理由和教育上的价值”知识教育VS审美教育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
高等教育的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变革(1)辩证法迅速让位与古典古典文学教育(2)巴黎大学体制之外崛起了耶稣会学校
高等教育的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变革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1)夸美纽斯:书本在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应该让位给现实;百科全书式的自然科学(2)法国大革命(3)中央学校体制:科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1)这种理论是建立在极端的个人主义之基础上的,单纯的学科取向和职业取向无非是个人主义精神在教育思想中的体现。(2)科学主义教育至多只能提供教育的整体性,却无法提供道德的统一性。中央学校作为一个缺乏道德统一性的群体,又必然是不稳定的。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教育思想的演进
——研究方法分析历史的分析方法(1)现在源于过去——建立过去、现在、未来的坐标(2)追溯本源——从历史源头上来分析教育因果分析功能分析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反思”的历史观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entelechy)涂尔干赋予反思以连接现实和历史的功能。“教育理论无非是对教育方面的事情尽可能地进行有条理的反思。”“反思正是循规蹈矩的天谴和宿敌。只需反思,就可以使习惯不至于变成固执、刻板、俨然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只需反思,就可以维持习惯和生命力,使它保持灵活性和可塑性,从而有能力发生变化和演进,使自身适应情势和处境的变化。(p6)”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反思”的历史观“反思”的含义(1)指个人对社会理想的合理性的认识(2)指个人对社会理想的反叛(3)指人们对社会理想的理性批判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反思”的历史观“反思”性的大学观(1)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时人类反思能力发展的成果(2)中世纪大学实质上是一个教师法人团体,它的基本精神就是发团精神(3)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唯一遗传至今的社会器官,它的某些历史传统是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的教育思想的演进
社会学思想
——社会观涂尔干的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早期形式主义阶段:《社会分工论》(1893年);早期综合阶段:《社会学方法之规范》(1895年)、《自杀论》(1897年);过渡阶段:《个人的代表性及集体的代表性》(1899年)、《道德教育》(1902-1903年)、《道德事实之测定》(1907年);新的总立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社会唯实论VS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针锋相对,主张社会是具有客观性的独立实体,社会先于个人并决定着个人的本质。涂尔干强调,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个人,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完全摆脱个人,并不等于主张社会是一种超验的存在物。社会的实体性仅仅意味着具有不同于个人特征或不能完全通过个人特性加以认识的特殊实在性,它不过是主张个人仅仅是构成社会实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斯宾塞认为,社会等于自然人加契约,涂尔干则认为,契约的前提是人们的共同生活,即必须先有社会,社会塑造了个人并为缔结理性契约提供非理性前提。涂尔干的社会观的显著特性是赋予社会超出个人、独立于个人、规定个人的独立意义。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社会整体观社会的实体性必须由社会整体性加以说明。社会整体观的哲学基础是:整体不等于或大于部分之和。社会整体观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连结方式或结合方式,以及在这种结合方式中产生的新的现象、新的属性。正是由这些不能由个人特性直接加以说明的新现象、新属性体现着社会的独立性和实体性,即只有坚持整体观才能贯彻社会唯实论。迪尔凯姆强调,作为整体的社会,其成员之间的关系除了物质性结合以外,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性结合。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涂尔干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目的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明确划分一条界线,认为二者分属两个不同层次,受不同性质的规律支配,必须由不同学科分别对之进行研究。在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上,涂尔干坚持社会高于个人,社会决定个人,而不是相反,即高层次事物对低层次事物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涂尔干的社会观是为他争取社会学独立迈出的第一步。由此出发,他为社会学规定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不必也不能涉及个体层次,它只是把社会层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研究对象涂尔干认为,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应当把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的含义任何对个人施以外在的强制作用的、固定的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社会总体中普遍出现的、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只有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的现象才算作社会事实。实际上,社会事实正是社会的独特属性或社会层次上突生性质,这种属性或性质原则上只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社会事实的四个特点:1)外在性2)强制性3)客观性4)普遍性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社会事实的类型在《社会学方法论的规则》一书中,涂尔干将社会事实分为两种类型:1.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①社会;②政党;③教会;④组织等;2.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①道德;②集体表象(价值规范);③社会潮流;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社会事实的准则1.把社会事实当作社会学研究的起点:1)要摆脱一切预断,尊重事实,排除一切在头脑中已经存在的观点,像笛卡尔那样,做到“我思故我在”;2)要从感性材料出发去开展研究,达到对社会事实的本质认识;3)要剔除感性材料中的主观成分,寻求价值中立。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2.要能区分正常的社会现象与病态的社会现象1)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指“规则的现象”,即“应当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象”;2)病态的社会现象指“不规则的现象”,即“偏不这样的现象”,“特殊存在的现象”;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1.循环法,即用一个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而不能主观臆断;2.分析法,即要寻求社会事实的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之间的相关性。社会学思想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教育思想的演进教育思想的演进目录涂尔干生平及著作教育思想的演进社会学思想目录涂尔干生平及著作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生平涂尔干(1858-1917)又名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出生于法国;1879—1882年,入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1887年,执教于公立中学;1887—1902年,任教于波尔多大学;1902—1917年,任教于巴黎大学;1917年11月15日,去世。
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涂尔干生平及著作
教育思想的演进目录《教育思想的演进》书本脉络梳理:社会事实教会与大学的关系分析高等教育的思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涂尔干的研究方法分析&反思的历史观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目录教育思想的演进
——目录第一编:第一讲法国中等教育史第二讲早期教会与教育第三讲早期教会与教育(终)第四讲加洛林文化复兴第五讲加洛林文化复兴(终)第六讲大学的起源第七讲巴黎大学的诞生
第八讲“universitas”一词的含义第九讲艺学院第十讲学院(终)第十一讲艺学院的教学第十二讲大学中的辩证法学习第十三讲辩证法与辩论第十四讲关于巴黎大学的结论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目录第二编:第十五讲文艺复兴第十六讲文艺复兴(终)第十七讲16世纪的教育理论第十八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结论)第十九讲耶稣会第二十讲耶稣会(终)
第二十一讲耶稣会体系与巴黎大学体系第二十二讲关于古典教育的结论第二十三讲现实主义的教育理论第二十四讲大革命第二十五讲19世纪课程体系的变化第二十六讲结论第二十七讲结论(终)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脉络梳理开篇论述了关于在中等教育的教师中进行教育理论研习的必要性(第一讲)紧接着说明考察法国中等教育史的重要性。接着提出应该从哪个时段开始这一历史研究于是进行了寻找源头的过程,其中谈到了日耳曼和罗马人之间的隔阂以及教会怎么充当桥梁作用,并开始了早期的教会教育。早期基督教与现代基督教的区别分别进行分析并指出教会教育的作用。当时的教育主要是宗教发展的需要,是宗教和社会衔接的桥梁。(第二讲&第三讲)教育思想的演进
中等教育“获得知识并不包含获得将知识传递给他人的技艺,甚至不包括获得确立这种确立这种技艺的基本原则。”(p6)“而中学则不同,同样一个学生一般要由许多不同的老师来教。这就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分工。”(p7)(整个的事业)中等教育“获得知识并不包含获得将知识传递给他人的技艺,甚至不法国中等教育“我门必须努力理解与我们自己时代最为遥远的教育思想体系,也就是欧洲文化最先肇发的那套教育思想体系。”(p15)“说到底,只有在过去当中,才能找到组成现在的各个部分,有鉴于此,历史倘若不是对现在的分析,又能是什么。”(p17)法国中等教育“我门必须努力理解与我们自己时代最为遥远的教育思教育思想的演进
——脉络梳理接下来几组个案的研究:8世纪左右的加洛林时期的思想与制度更新(第四、五讲)12世纪大学的诞生和教育的繁荣景象(第六讲—十四讲)文艺复兴时期与耶稣会时期(第十五讲—二十一讲)18世纪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第二十二讲—二十五讲)结论(第二十六、二十七讲)探讨了在人的教育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预见二者的对立必然走向消失。最终指出教育的目标,即教育不是以培训出完美的多面手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教给社会中的个体怎样去思考,怎样去生活的能力。教育思想的演进
加洛林文化的复兴为精英阶层准备的宫廷学校,力求成为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目标是以人类学识的总体教育学生“三科四艺”堂区学校、主教座堂学校和大修到院学校、宫廷学校文法言辞加洛林文化的复兴为精英阶层准备的宫廷学校,力求成为一种百科全巴黎大学诞生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教师法团”(universitas)“耶稣会”:导生制(p364)“耶稣会学校”VS“巴黎大学”17世纪巴黎大学世俗化巴黎大学诞生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学院VS大革命“授权教师”“就职礼”“执教权”“主教”“掌校教士”“教堂主事”“罗马教廷”“艺学院”“膳宿制”(城邦)“博士学位”、“辩定”辩证法教学:逻辑“讲解”、“究问”“骡子问题”辩证法是通往知识的道路大革命(专科学校)“班级授课制”学院VS大革命“授权教师”辩证法教学:逻辑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会与大学一、教会与大学的关系“在相当早的时候,罗马帝国最根本的机构之一就是在法兰西社会中扎下了根,而且不管怎么说,在本质上不曾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取得了进一步的扩张和发展:这一机构就是教会。正是教会充当了不同性质的民族之间的中介,充当了一种渠道,使罗马精神生活得以融入还处在形成阶段的这些新兴社会。而导致这种融合的途径,恰恰就是教育。”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会与大学二、教会如何发展成大学(1)基督教思想的主导地位(2)早期教会的教育活动(3)有机整体的教育系统教育思想的演进
高等教育的思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再次我们已经看到了两大知识门类之间的那种对立。日后我们还将看到他们为了占据首要地位而展开的竞争。一方是是涉及关于人的真理的人文科学;另一方则是自然科学。”VS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的思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VS古典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1)拉伯雷:知识中心论(主张教育应该以知识的获得为中心任务,而这些知识包括人文和自然两种学问)(2)伊拉斯谟:古典文学中心论(知识是一种培养完美任性的工具,主张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训练学生欣赏罗马时代的经典作品,并从精神上仿效之”)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这里有一种严重的危险:一旦这一时刻逝去,将不再会激起反思,将不再有质疑这种以其自身的奢华和无用为荣誉的知识范围是否过广,从而将不会有任何人质疑其存在的理由和教育上的价值”知识教育VS审美教育
高等教育的思想
古典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
高等教育的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变革(1)辩证法迅速让位与古典古典文学教育(2)巴黎大学体制之外崛起了耶稣会学校
高等教育的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变革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1)夸美纽斯:书本在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应该让位给现实;百科全书式的自然科学(2)法国大革命(3)中央学校体制:科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1)这种理论是建立在极端的个人主义之基础上的,单纯的学科取向和职业取向无非是个人主义精神在教育思想中的体现。(2)科学主义教育至多只能提供教育的整体性,却无法提供道德的统一性。中央学校作为一个缺乏道德统一性的群体,又必然是不稳定的。高等教育的思想现实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教育思想的演进
——研究方法分析历史的分析方法(1)现在源于过去——建立过去、现在、未来的坐标(2)追溯本源——从历史源头上来分析教育因果分析功能分析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反思”的历史观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entelechy)涂尔干赋予反思以连接现实和历史的功能。“教育理论无非是对教育方面的事情尽可能地进行有条理的反思。”“反思正是循规蹈矩的天谴和宿敌。只需反思,就可以使习惯不至于变成固执、刻板、俨然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只需反思,就可以维持习惯和生命力,使它保持灵活性和可塑性,从而有能力发生变化和演进,使自身适应情势和处境的变化。(p6)”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反思”的历史观“反思”的含义(1)指个人对社会理想的合理性的认识(2)指个人对社会理想的反叛(3)指人们对社会理想的理性批判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反思”的历史观“反思”性的大学观(1)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时人类反思能力发展的成果(2)中世纪大学实质上是一个教师法人团体,它的基本精神就是发团精神(3)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唯一遗传至今的社会器官,它的某些历史传统是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的教育思想的演进
社会学思想
——社会观涂尔干的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早期形式主义阶段:《社会分工论》(1893年);早期综合阶段:《社会学方法之规范》(1895年)、《自杀论》(1897年);过渡阶段:《个人的代表性及集体的代表性》(1899年)、《道德教育》(1902-1903年)、《道德事实之测定》(1907年);新的总立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社会唯实论VS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针锋相对,主张社会是具有客观性的独立实体,社会先于个人并决定着个人的本质。涂尔干强调,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个人,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完全摆脱个人,并不等于主张社会是一种超验的存在物。社会的实体性仅仅意味着具有不同于个人特征或不能完全通过个人特性加以认识的特殊实在性,它不过是主张个人仅仅是构成社会实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斯宾塞认为,社会等于自然人加契约,涂尔干则认为,契约的前提是人们的共同生活,即必须先有社会,社会塑造了个人并为缔结理性契约提供非理性前提。涂尔干的社会观的显著特性是赋予社会超出个人、独立于个人、规定个人的独立意义。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社会整体观社会的实体性必须由社会整体性加以说明。社会整体观的哲学基础是:整体不等于或大于部分之和。社会整体观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连结方式或结合方式,以及在这种结合方式中产生的新的现象、新的属性。正是由这些不能由个人特性直接加以说明的新现象、新属性体现着社会的独立性和实体性,即只有坚持整体观才能贯彻社会唯实论。迪尔凯姆强调,作为整体的社会,其成员之间的关系除了物质性结合以外,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性结合。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H-5儿童各年龄期保健课件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缆索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压有载分接开关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见光波段高光谱成像(HSI)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墙磨机开关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打印贴标机和耗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工业PTFE密封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超高频RFID一次性腕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手持式光谱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除湿白带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法医解剖室管理制度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活性及耐药性研究
- 2023数联网(DSSN)白皮书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东南大学宣讲介绍
- 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题库及答案解析
- 九年级下册-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速查速记(部编版)
- 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
-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