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
总特征政治史: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美→法→德),社会主义运动;经济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新→殖→工→二)思想文化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文学、美术、音乐的成就、电影的产生。解析概念:世界近代史(一)世界:属空间视角近代:属时间视角
关于近代起点,史观、时代不同,结论不同。
本课件采用1500年说为起点的观点世界近代史止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阶段划分(一)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文主义的复兴。(二)17世纪——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文主义的发展。(三)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后期: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四)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对应明朝)(对应清朝前期)(对应清到两次鸦片战争)(对应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解析概念:世界近代史(二)近代史是以人类曲折、多样化地发展近代化的历史,也是人类由分散到整体的历史。近代化:内涵: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近代化内涵多维立体:经济:工业化、机器化、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科学、人文、理性社会生活习俗:便捷化、大众化、城市化等多个角度(还有外交、教育、军事等)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
阶段一: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场手工业时期(14、15世纪—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1)史实: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④国际关系1.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2.资产阶级反对教会专制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宗教改革运动,民族国家逐步形成3.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成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封建专制仍占统治地位。1.14-15世纪意大利和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1.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2.宗教改革运动兴起。3.重商主义盛行。4.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1543《天体运行论》和伽利略的贡献。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和争夺。原来先进的亚洲封建大国,逐渐落后于欧洲,东西方世界差距开始拉大。欧洲工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大西洋沿岸,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场手工业时期(14、15世纪—18世纪70年代)(2)阶段特征: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社会开始转型。从世界一体化进程看:从社会形态看:从文明发展进程看从经济领域看:在思想文化领域:在政治领域:在东方(国际):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人类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后在城市和农村产生,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神学束缚,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并迅速扩展,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剧变。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反对教会专制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取得胜利。原来先进的亚洲封建国家或分裂,或因循守旧、闭关锁国,逐渐落后。2.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开启工业文明大门。工场手工业时代(17-18世纪中期)。(1)史实:①政治(代议民主制)②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文化(理性主义、近代科学)④国际关系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与发展(大抗议书、权利法案;国王、议会、内阁、首相四者的性质和地位)2.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建立(独立宣言、1787宪法所体现的原则、两党制)3.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1.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与争夺。2.世界市场的拓展(航海条例)。1.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2.经典力学的建立(1642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殖民扩张与争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欧洲国家的争霸。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场手工业时期(14、15世纪—18世纪70年代)(2)阶段特征:17-18世纪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解体,社会开始转型。从世界一体化进程看:从社会形态看:从文明发展进程看从经济领域看:在思想文化领域:在政治领域:在东方(国际):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人类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欧美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广泛影响。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建立,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大概括。资产阶级为获得政治经济权利展开反对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革命,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英美法等国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西欧国家对外积极殖民扩张,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西欧国家展开激烈争夺,最终英国取得世界殖民霸权。美洲掀起民族解放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此时亚洲国家逐渐衰落(封建制度仍然不断强化),历史进程已落后于西方。【总结】14—17世纪“发现”的时代(1)“人的发现”:文艺复兴①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享乐,反对来世和禁欲主义。②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③中世纪前后的社会: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特征是禁欲苦行、神权至上、愚昧迷信、禁锢思想。文艺复兴主张顺从人性、人性至上、追求科学、解放思想。(2)“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③促进世界各地的交往与文明融合,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④揭开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3)“信仰的发现”: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自由。(4)“科学的发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1500新航路开辟1517宗教改革AD14文艺复兴AD17启蒙运动1765工业革命1789法国大革命1640英国革命奴隶社会中世纪(中古史)资本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夏朝战国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明朝1840
近代社会明清
停滞
转型因素近代史1368资本主义萌芽反君主专制思想君主专制程朱理学小农经济近代史注意同一时间段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同走向时空坐标:通联古今中外上古史17—1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比较西方中国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思想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外交对外贸易,殖民扩张科技近代科技产生发展趋势封建君主专制自然经济;重农抑商理学主导,文化专制“海禁”、闭关锁国封建农耕文明没落传统科技停滞
中西对比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崛起
即时练习1.(2019·天津高考·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A2.(2019·江苏高考·15)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B
即时练习3.(2019.4·浙江高考·18)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B4.(2019.4·浙江高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 D.君主制C
即时练习5.(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D6.“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的影响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D
即时练习7.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对中国的影响是A.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B.进一步拉大与西班牙贸易逆差C.促进了明清农业与江南工商业的发展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8.“1600-1763年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西班牙与葡萄牙自身的衰落B.殖民扩张的影响C.英法两国国力超过西班牙、葡萄牙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2015·四川文综·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A.交流区域广;B.交流物品种类多;C.呈现“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交融”特征;D.交流进程呈现“积极与消极伴随”特征。(2015·四川文综·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3分)世界近代史一轮复习
阶段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17年)工业革命时期的阶段特征1.工业化初期,蒸汽时代,工业(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18世纪中-19世纪中)。(1)史实:①政治(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自有资本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②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文化(自由主义、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④国际关系工业资产阶级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两党制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1848共产党宣言和科学社会主义第一国际。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扩展(1765珍妮纺纱机、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达尔文与进化论蒸汽时代(蒸汽机、火车、汽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自由主义、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心转移到亚洲,亚洲革命风暴。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17年)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阶段特征】这个阶段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的时期。因此,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同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殖民主义宗主国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都很尖锐。【基本线索】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①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19世纪初,扩展到法国、美国、德意志一些地区。19世纪中期后,俄国、日本等国也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②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③工业革命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2)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19世纪历史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统一,形成了空前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得以确立。②随着工业革命后的大规模殖民扩张,世界上大批国家和地区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征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初步形成。(4)思想文化领域,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构成了工业革命后的三大社会思潮。文化上,对理性王国的失望和工业革命后社会现实的不满,促进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发展。材料:让我们想一下那些在本书所阐述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汇。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即没有宅们赋予其名称的那些事物和观念),如何去估量发生在1789—1848年之间的这种革命的深远意义?如何去构想人类历史上自从发明了农业和冶金术,发明了文字和城邦以来,那遥远的时代的最伟大变革?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问题:根据材料二中列举的词汇,概括1789—1848年之间欧洲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8分)政治: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建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4分)经济: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建立,工业资本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4分)命题点:概括历史阶段特征(时空素养)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184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1851年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的发展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并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12分)命题点:自主划分历史阶段特征(时空素养)阶段和理由:第一阶段:184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开始出现,但影响力有限;(2分)第二阶段:1840-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逐渐成为英国标准时间;(2分)第三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2分)历史条件: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迅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2分)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3分)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分)命题点:自主划分历史阶段特征(时空素养)2.工业文明的深化时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1)史实: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④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875年宪法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1年宪法和德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进入了成熟稳定时期(民主代议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的解散。工人运动发展和第二国际。列宁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和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法缓慢下降,美德后来居上,俄日发展较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殖民扩张与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电气时代的科技发明。电影、印象画派。相对论和量子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瓜分世界的狂潮。列强为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一战。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不断高涨(亚洲的觉醒)。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17年)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70-1918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阶段特征】垄断成为这时期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并占统治地位(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从罗斯福新政开始,二战后广泛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应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进入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基本线索】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经济方面:①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②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组织是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③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情况: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下降,美德两国后来居上,俄日两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政治方面: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进一步调整了社会矛盾,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如法国的共和制等。就连一向奉行专制制度的日、德等国,也先后颁布宪法,建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但这一类型的国家在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同时,也保留了较多的封建专制残余。②经济基础的不平衡,也带来了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呈现两种基本类型: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国家,由于通过革命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时期形成了以比较健全的民主代议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以德、日、俄为代表的国家,由于其资本主义制度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专制色彩较为明显。(3)国际关系方面: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列强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一: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一度曾被视作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民族运动如足球,拳击等,也自下而上地渗透到上流社会并逐渐成为全民共同的体育休闲方式。1863年12家俱乐部都在伦敦成立了英国足球协会,制定了统一的规则来规范足球选动。1888年足球联盟成立,确立了职业足球比赛的合法地位。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英格兰从1893年的560人上升到1914年的7000人,到了19世纪末,大多数中等以上城市都建设了各种体育场馆,仅伦敦就建有6个体育馆、61个足球场和297个网球场。——摘编自任慧明《英国现代体育的起源》问题: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以来英国现代体育的特征,并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现代体育的发展的。特征:普通大众为主体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运动有统一规则和组织。体育的职业化产业化发展。如何推动: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财富,为体育运动奠定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带来城市人口的增加,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市民阶级的文化精神需求。命题点:以工业革命为背景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经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思想文化:文艺上流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思维导图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17年)整体史观:中西联系电气时代(1870--19世纪末20世纪初)手工工场时代(1453-18世纪中期)蒸汽时代(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70年代)西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政治经济资产阶级代议制开始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十月革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程朱理学主导;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传统科技逐渐没落逐步沦为半殖半封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抵、洋)半殖半封社会完全确立;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向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文化人文主义发展并发展;人类进入科学时代;古典主义文艺盛行马克思主义产生并发展;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盛行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印象派艺术发展,1.(2019广西名校第一次联考,33)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道: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
)A.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B.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C.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D.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C即时练习2.(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19)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农业生产的衰退C.对外贸易的发展 D.税收政策的调整A
3.(2019·永州一模,20)“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
)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D即时练习4、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由于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是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C
5、阅读下表。人物观点汤恩比从重商主义到自由放任主义的转变是工业化的原因,经营企业的自由是主要推动力坎宁汉日益增加的资本积累和扩大着的市场的结合,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曼图强调商业和信贷的扩大为工业革命作了准备表中是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一些认识,据此可知
(
)A.工业革命原因的多元性B.这些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认识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认识D.没有考虑到英国的历史传统A
6、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掌握在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手中。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是贵族,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知,德国()A.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B.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充满艰难C.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D.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B
7、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C
8、爱默生在《论美国学者》中说:“我们依赖于人的日子,我们心智向其他大陆智慧学习的学徒期,这一切就要结束了。”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特有的文化传统B.摆脱了外国文学的影响C.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D.民族文学取得了瞩目成就C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方中国形象演变时间形象13—15世纪大汗统治下繁荣富有的大帝国,财富、王权的象征。15—17世纪商人、冒险家、传教士们的财富精神之国。18—18世纪中叶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代表着独特的优越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伦理文化。18世纪中后期精神愚昧、道德坠落、政治专制、历史停滞。——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或者两条信息,围绕“西方中国形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从中外两个角度进行阐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命题点:中外关联论题:15—18世纪中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从赞美肯定转向批判。论证:15—17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山资源勘查与评价方法考核试卷
- 硅冶炼与深海资源开发考核试卷
- 绝缘制品在海洋工程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在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水产品冷冻加工中的食品安全监管考核试卷
- 社会看护服务中的非言语沟通技巧考核试卷
-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文化产品与内容创新考核试卷
- 税务合规与风险防范培训考核试卷
- 礼仪情境模拟对话课件
- 生态农业建设生物技术实践考核试卷
- 抖音房产直播敏感词汇表
- (高清版)JTGT 3383-01-2020 公路通信及电力管道设计规范
- 国际公法学马工程全套教学课件
- 微专题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解析)
- YY/T 0655-2024干式化学分析仪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经典
- 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 平面变压器设计与仿真
- 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辩论稿范文六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