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_第1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_第2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_第3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_第4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1

学习目标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概述及方法掌握脑室穿刺引流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学习目标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概述及方法2

脑室引流的概念: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积液引流至体外。是神经外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穿刺部位有:前角穿刺,后角穿刺,侧方穿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脑室引流的概念: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3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4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5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术后尤其是在颅后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4.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室管膜炎。5.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的护理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6

血肿清除术(右颞侧小骨窗)侧脑室引流血肿清除术(右颞侧小骨窗)侧脑室引流7

8

9脑室穿刺引流的方法

病人仰卧,消毒皮肤后局部麻醉,根据血肿中心至穿刺点的距离选取相应长度的穿刺针,用手钻或电钻,穿透颅骨和硬脑膜后,拔除金属内芯,换塑料内芯后缓慢进入血肿内,然后接引流管.脑室穿刺引流的方法病人仰卧,消毒皮肤后局部麻醉,根据血肿中10脑室穿刺引流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意义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及配合皮肤的准备:术前备头皮,剃全头,并用75%酒精消毒头皮根据医嘱使用术前镇静药用物准备:包括颅骨钻,穿刺针,引流袋,注射器,无菌盘巾,麻醉剂,急救物品等脑室穿刺引流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了解脑室穿刺引11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护理病情观察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护理病情观察12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有无颅内压增高肢体活动情况:颠痫发作循环系统情况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13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

主要观察病人是否清醒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演变过程,通过对言语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定位动作等来判断病人是属于清醒,嗜睡,昏睡,昏迷的状态。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14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瞳孔: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判断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瞳孔:15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时,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高.对高热患者要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报告医生行冬眠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提高神经元对缺氧的耐受性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16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正常颅内压为70-180mmH2O,超过200mmH2O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与进食无关的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眼底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17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肢体活动情况:如果病人逐级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尤其是意识障碍加重和瞳孔改变之后,提示病情恶化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肢体活动情况:18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颠痫发作应注意观察抽搐的部位,眼球及头部转动的方向及发作后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颠痫发作19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详细记录24h出入水量,观察尿量、皮温及有无紫绀等,根据尿量、血压、脉搏及末梢循环情况调节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输液量不足或过多,应适当给予降压药保证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或应用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引起再出血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20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21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导致颅内感染,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缓慢持续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术后患者头部活动范围应适当限制,翻身或般运时防止引流管牵拉,脱出,护士应随时检查并保持引流管位置正确,尤其在翻身或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后均应仔细检查,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时应查明原因,并报告医生进一步处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22引流管堵塞。如怀疑引流管为小凝块或挫裂的脑组织所堵塞,可在严格无菌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往外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以免堵塞室间孔和脑导水管。术后如医生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冲洗:用量2-5万单位+0.9Ns5ml,夹闭30nin-2h开放。

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管堵塞。如怀疑引流管为小凝块或挫裂的脑组织所堵塞,可在严23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记录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每24小时必须准确计量一次,脑脊液由脑室内脉络膜丛分泌,成人每日分泌400~500ML,因此,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新生儿脑脊液分泌量为每公斤体重0.3-0.5ml。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24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观察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清亮、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若脑室内大量出血,则需紧急手术止血。脑脊液混浊,或有絮状物则提示发生感染,配合医生抗感染处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观察观察脑脊液25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

脑室引流袋放置高度: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引流管的引流最高点需高出侧脑室平面成人10~15CM儿童5-10CM(则平卧时高于外耳道10~15CM,侧卧时高于鼻尖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具体视病人情况及引流量随时调节高度。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26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引流早期要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多,因病人原来处于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可致脑室塌陷,有致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危险。更换引流袋或调节引流袋高度时,注意无菌操作,应避免引流袋大幅度升降,以防引起颅内压的较大波动,并预防逆行感染。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27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预防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时间不可过久,过久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或局部征象,故脑室引流一般不宜超过5—7天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预防颅内感染脑室28拔除脑室引流管前的护理

一般术后3-4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d。拔管前1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打开引流管。而拔除后应检查引流管末端有无折断,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拔除脑室引流管前的护理

29

卧位引流袋高度引流液颜色引流量

脑室引流健侧或平躺最高点需高出侧脑室平面成人10~15CM平卧:高于外耳道10~15CM侧卧:高于鼻尖10~15CM

)术后1-2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不应超过500ml/d。

血肿碎吸术抬高床头15-30º低于血肿引流,固定于床边。暗红<200Ml,没有脑脊液引出脑室引流和血肿碎吸术两者区别

卧位引流袋高度引流液颜色引流量

健侧或平躺最高点需高出侧脑30谢谢!谢谢!31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32

学习目标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概述及方法掌握脑室穿刺引流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学习目标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概述及方法33

脑室引流的概念: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积液引流至体外。是神经外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穿刺部位有:前角穿刺,后角穿刺,侧方穿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脑室引流的概念: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34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35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课件36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术后尤其是在颅后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4.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室管膜炎。5.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的护理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37

血肿清除术(右颞侧小骨窗)侧脑室引流血肿清除术(右颞侧小骨窗)侧脑室引流38

39

40脑室穿刺引流的方法

病人仰卧,消毒皮肤后局部麻醉,根据血肿中心至穿刺点的距离选取相应长度的穿刺针,用手钻或电钻,穿透颅骨和硬脑膜后,拔除金属内芯,换塑料内芯后缓慢进入血肿内,然后接引流管.脑室穿刺引流的方法病人仰卧,消毒皮肤后局部麻醉,根据血肿中41脑室穿刺引流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意义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及配合皮肤的准备:术前备头皮,剃全头,并用75%酒精消毒头皮根据医嘱使用术前镇静药用物准备:包括颅骨钻,穿刺针,引流袋,注射器,无菌盘巾,麻醉剂,急救物品等脑室穿刺引流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了解脑室穿刺引42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护理病情观察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护理病情观察43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有无颅内压增高肢体活动情况:颠痫发作循环系统情况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44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

主要观察病人是否清醒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演变过程,通过对言语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定位动作等来判断病人是属于清醒,嗜睡,昏睡,昏迷的状态。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意识:45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瞳孔: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判断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瞳孔:46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时,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高.对高热患者要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报告医生行冬眠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提高神经元对缺氧的耐受性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47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正常颅内压为70-180mmH2O,超过200mmH2O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与进食无关的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眼底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48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肢体活动情况:如果病人逐级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尤其是意识障碍加重和瞳孔改变之后,提示病情恶化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

肢体活动情况:49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颠痫发作应注意观察抽搐的部位,眼球及头部转动的方向及发作后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颠痫发作50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详细记录24h出入水量,观察尿量、皮温及有无紫绀等,根据尿量、血压、脉搏及末梢循环情况调节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输液量不足或过多,应适当给予降压药保证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或应用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引起再出血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51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52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导致颅内感染,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缓慢持续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术后患者头部活动范围应适当限制,翻身或般运时防止引流管牵拉,脱出,护士应随时检查并保持引流管位置正确,尤其在翻身或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后均应仔细检查,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时应查明原因,并报告医生进一步处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53引流管堵塞。如怀疑引流管为小凝块或挫裂的脑组织所堵塞,可在严格无菌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往外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以免堵塞室间孔和脑导水管。术后如医生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冲洗:用量2-5万单位+0.9Ns5ml,夹闭30nin-2h开放。

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管堵塞。如怀疑引流管为小凝块或挫裂的脑组织所堵塞,可在严54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记录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每24小时必须准确计量一次,脑脊液由脑室内脉络膜丛分泌,成人每日分泌400~500ML,因此,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新生儿脑脊液分泌量为每公斤体重0.3-0.5ml。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55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观察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清亮、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若脑室内大量出血,则需紧急手术止血。脑脊液混浊,或有絮状物则提示发生感染,配合医生抗感染处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观察观察脑脊液56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

脑室引流袋放置高度: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引流管的引流最高点需高出侧脑室平面成人10~15CM儿童5-10CM(则平卧时高于外耳道10~15CM,侧卧时高于鼻尖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具体视病人情况及引流量随时调节高度。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57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引流早期要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多,因病人原来处于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可致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