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_第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_第2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_第3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_第4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线粒体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一)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二)半自主性(三)线粒体的发生与起源第二节线粒体与能量代谢(一)细胞呼吸(二)功能物质的分解代谢(三)ATP与能量转换(四)氧化磷酸化第三节线粒体与细胞死亡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线粒体的基本特征线粒体的基本特征3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一)超微结构:两层单位膜套叠形成的封闭膜囊结构1.外膜(outermembrane)2.内膜(innermemebrane)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4.基质(matrix)外膜内膜膜间隙嵴基质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一)超微结构:两层单位膜套叠1.外膜最外围,厚约6nm通透性很高,孔蛋白(porin)形成亲水通道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分子可自由穿过,如ATP、NAD+、CoA等。相对分子量达5000的分子可选择性通过。脂质和蛋白质各占50%。含有参与脂肪酸链延长、色氨酸降解、肾上腺素氧化、营养物质分解等酶类。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MAO)1.外膜2.内膜(innermemebrane)单层封闭性单位膜,厚约6nm~8nm向内延伸折叠形成嵴(cristae)

蛋白质含量高达80%脂类占20%,缺乏胆固醇,但富含心磷脂(与内膜高度不通透性有关)高度不通透性,允许150以下的非极性分子自由通过内膜上有基粒和呼吸链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2.内膜(innermemebrane)基粒

(elemetaryparticle)

头部(偶联因子F1):圆球形,突入内腔,

具有酶活性,催化ADP→ATP

柄部:连接头部和基部,调控质子通道

对寡霉素敏感,与其结合抑制ATP合成

基部(F0偶联因子):嵌于内膜中,有物种差异,

质子流向F1的穿膜通道基粒(elemetaryparticle)

头部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约6nm~8nm腔隙。细胞呼吸旺盛时可显著扩大。pH和部分化学组成和细胞质相似。充满液态介质(可溶性酶类、底物和其它辅助因子。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部分区域膜间隙非常狭窄(转位接触点)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的一些内膜与外膜相互接触的地方,此处膜间隙变狭窄,称为转位接触点。

内膜转位子(Tim)——通道蛋白

外膜转位子(Tom)——受体蛋白功能: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线粒体的通道。黑色箭头所指为转位接触点;红色箭头所指为通过转位接触点转运的物质。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的一些内膜与外膜相互接触的4.基质(matrix)线粒体内膜包围的封闭空间。富含高浓度的水溶性蛋白质,呈凝胶状。含有闭环双链DNA、RNA聚合酶、核糖体和tRNA。参与三羧酸循环、氨基酸分解、脂肪酸氧化等过程的酶类及相关底物和中间产物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4.基质(matrix)(二)线粒体的动态变化1.线粒体的形状、大小、数目、分布形状——一般呈粒状、短杆状或线状等,不同的生理环境和发育阶段,线粒体形态显著不同。伸长为线状(高渗),膨大如泡状(低渗)数目——低等生物少,高等动物多代谢旺盛细胞多骨骼肌受到重复性收缩刺激时,或甲亢患者肌肉中明显增多分布——能量需求旺盛的区域(二)线粒体的动态变化病理状态下的线粒体中毒、感染、辐射、缺氧——肿胀破裂肝癌——数量减少;液泡状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线粒体球缺血——基质腔变小,可见不规则絮状物膜间腔扩大。病理状态下的线粒体中毒、感染、辐射、缺氧——肿胀破裂细胞状态也影响线粒体的分布。线粒体常附着于微管呈链状排列,在微管动力蛋白和微管驱动蛋白的的帮助下快速完成细胞内的重分布。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2.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动、植物细胞频繁发生的多个颗粒状的线粒体融合为较大的线粒体,称为线粒体融合。1个线粒体也可以分裂成多个较小的颗粒状线粒体,称为线粒体分裂。2.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3.线粒体自噬选择性降解受损线粒体的机制称为线粒体自噬。2005年,Lemasters报道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和线粒体通透性膜孔开放可引起线粒体自噬。3.线粒体自噬二、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具有较完整的遗传系统,含有D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mRNA、tRNA、r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成分,表现出自主性的一面。线粒体的生长、增殖等活动受到细胞核遗传系统的严格控制,其自主性是有限的。线粒体基因组仅编码非常有限,约占线粒体蛋白质种类的1%。大部分线粒体蛋白质是核基因组编码,并在细胞质合成后转运而来,包括线粒体遗传系统中的线粒体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核糖体蛋白、氨酰tRNA合成酶重要组份。 所以,线粒体受到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semiautonomousorganelle)二、线粒体的半自主性(一)mtDNA的结构和特点高等动物线粒体含1个或数个mtDNA。mtDNA呈双链闭合环状,不含组蛋白。线粒体基因组排列紧凑,无内含子序列,少有非编码区。接近细菌基因组的特点。CsCl溶液密度梯度离心呈现不同的两条链密度大的重链(H链)密度较小轻链(L链)(一)mtDNA的结构和特点高等动物线粒体含1个或数个m1981年,Anderson等首次测定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称为“剑桥参考序列”

。含16569bp,共编码37个基因产物。1981年,Anderson等首次测定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H链编码大部分基因:12种蛋白质亚基、2种rRNA基因、14种tRNA。L链仅编码一种ND6蛋白质亚基,和其它8种tRNA。13种蛋白质分别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中的复合物I、复合物III、复合物IV和ATP合酶F0

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基因片段部分重叠的现象。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1.mtDNA的复制轻链的复制要晚于重链;合成方向:重链——顺时针轻链——逆时针

复制基本不受细胞周期影响复制时间:约持续2个小时。D环复制(D-loopreplication)

(二)mtDNA的复制和转录1.mtDNA的复制(二)mtDNA的复制和转录2.mtDNA的转录和加工从H2和L转录起始位点,分别转录出一条几乎覆盖mtDNA全长链初级转录产物。H1转录起始位点转录出只包括tRNAphe、tRNAval、12SrRNA、16SrRNA的多顺反子,多顺反子剪切为各基因的RNA。mRNA在polyA聚合酶作用下加polyA。2.mtDNA的转录和加工启动子:重链启动子(HSP),轻链启动子(LSP)。转录因子与其结合,在mt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启动转录。转录过程:线粒体基因的转录类似原核生物的转录,即产生一个多顺反子,包括mRNA和tRNA。重链形成两个初级转录物:

初级转录物Ⅰ:tRNAphe、tRNAval、12SrRNA和16SrRNA

初级转录物Ⅱ:mRNA和tRNA重链形成两个初级转录物:2.mRNA合成不含内含子,也很少有非翻译区。起始密码为AUG(或AUA),终止密码为UAA。3’端有多聚A的尾部,5’端没有细胞核mRNA加工时的帽结构。2.mRNA合成(三)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与细胞质差异明显,与原核细胞相似。表现在:1.可被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抑制。2.

RNA的转录、蛋白质合成具有时空交联的特点。3.

rRNA在线粒体核糖体所占比例介于真核和原核细胞之间。4.蛋白质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与原核生物类似。5.线粒体的遗传密码子和通用密码子有差异。(三)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与细胞质差异明显,与原核细胞相似编码含义核密码子线粒体密码子甲硫氨酸(起始)AUGAUGAUA异亮氨酸AUUAUCAUAAUC色氨酸UGGUGGUGA终止密码UAAUAGUGAUAAUAGAGAAGG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CGUCGCCGACGG编码含义核密码子线粒体密码子甲硫氨酸(起始)AUGAUGA线粒体合成的蛋白质数量有限,但是线粒体功能活动的关键酶。它们在线粒体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所需的tRNA、mRNA和核糖体是自身专用。所有tRNA都是由mtDNA编码。构成线粒体核糖体的蛋白质由细胞质运入线粒体内ATPase8和ATPase6亚基翻译重叠框架线粒体合成的蛋白质数量有限,但是线粒体功能活动的关键酶。它们(四)

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人线粒体中蛋白质:99%为核基因组编码。1%线粒体自身合成。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在细胞质合成转运到线粒体通常含有信号序列基质导入序列(MTS)膜间隙导入序列(ISTS)(四)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人线粒体中蛋白质:99%为核基因组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MTS:线粒体蛋白前体N端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富含精、赖、丝和苏氨酸,少有天冬和谷氨酸可被TOM复合体和TIM复合体识别引导线粒体蛋白质从细胞质转移到线粒体MTS随后被信号肽酶切除。ISTS:部分线粒体蛋白质的MTS后的一段序列富含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信号序列可被OXA蛋白质复合体识别,随后插入线粒体内膜最后被异二聚体内膜蛋白酶(impl1/impl2)切除MTS:线粒体蛋白质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主要包括3个步骤。1.线粒体蛋白质前体与分子伴侣结合2.蛋白质前体复合体穿越线粒体膜(1)热棘齿模型

(2)横桥锁止扣模型3.线粒体蛋白的再折叠线粒体蛋白质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主要包括3个步骤。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

(一)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基质中的转运1.需要条件⑴基质导入序列(MTS)⑵分子伴侣:保持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的非折叠状态NAC:与少数前体蛋白相互作用,增加蛋白转运的准确性。hsp70:和绝大多数的前体蛋白结合,使前体蛋白打开折叠,防止已松弛的前体蛋白聚集。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一)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基质中的转⑴前体蛋白与受体结合。⑵mthsp70可与进入线粒体腔的前导肽链交联,防止了前导肽链退回细胞质。⑶基质作用蛋白酶MPP: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切除大多数蛋白的基质导入序列。2.转运过程⑴前体蛋白与受体结合。2.转运过程蛋白质向线粒体基质转运示意图蛋白质向线粒体基质转运示意图(二)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其他部位的转运(自学)

1.蛋白质向线粒体膜间腔的转运⑴信号序列基质导入序列MTS:引导前体蛋白进入基质。膜间腔导入序列ISTS:引导前体蛋白进入膜间腔。

(二)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其他部位的转运(自学)1.蛋白质向⑵转运方式整个蛋白进入基质,第2个信号序列ISTS引导多肽链通过内膜上的通道进入膜间腔。第2个信号序列ISTS起转移终止序列的作用,阻止前体蛋白向基质转运,并固定于内膜上,切去位于内膜上的ISTS部分后,进入膜间腔。通过直接扩散从胞浆通过外膜而进入膜间腔。⑵转运方式整个蛋白进入基质,第2个信号序列ISTS引导多肽蛋白质向线粒体膜间腔转运示意图蛋白质向线粒体膜间腔转运示意图2.蛋白质向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转运在外膜蛋白的转运中,类孔蛋白P70的研究最多。事实上在P70的MTS后有一段长的疏水序列,也起着转移终止序列的作用,而使之固定于外膜上。内膜上的蛋白质的转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蛋白质向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转运在外膜蛋白的转运中,类孔蛋(五)线粒体遗传系统和细胞核遗传系统的关系线粒体独立性是相对的,细胞核仍然是真核细胞遗传信息的中心。线粒体的中间代谢产物或信号分子也可以反馈至核遗传系统,调控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线粒体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存在相互转移现象。(五)线粒体遗传系统和细胞核遗传系统的关系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三、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一)线粒体的增殖①收缩分裂②出芽分裂③间壁分裂三、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一)线粒体的增殖(二)线粒体的起源1.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theory)原始真核细胞是一种具吞噬能力、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的巨大厌氧细胞。线粒体祖先是一种可分解丙酮酸,具有三羧酸循环酶系和呼吸链系统的革兰氏阴性菌。偶然,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与宿主细胞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二)线粒体的起源主要证据如下:1)线粒体具有遗传系统。2)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菌相似。3)线粒体具备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4)线粒体内膜和细菌相似。5)线粒体分裂增殖方式与细菌类似。6)线粒体的磷脂组份、Cytc蛋白质序列和呼吸方式等与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更接近。主要证据如下:2.非内共生起源学说(non-endosymbiosistheory)

1974年,T.Uzzell等认为真核细胞祖先是一种体积较大的好氧细菌,通过细胞膜的内褶、扩张和分化逐渐演化出具有氧化磷酸化功能的线粒体。2.非内共生起源学说(non-endosymbiosis目录1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23第二节线粒体与能量代谢第三节线粒体与细胞死亡目录1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23第二节线粒体与能一、细胞呼吸细胞呼吸(cellularrespiration):细胞氧化消耗O2,生成CO2和H2O的过程。包括2个阶段供能物质的分解代谢氧化磷酸化。一、细胞呼吸二、功能物质的分解代谢1.消化作用

消化酶将营养物质中的大分子分解成基本单位,如单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两种方式。该阶段所释放的能量很少。通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二、功能物质的分解代谢1.消化作用2.乙酰CoA的生成

经消化作用产生的小分子进入细胞质继续分解,部分中间代谢产物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CoA。以葡萄糖为例,乙酰CoA的生成包含2个步骤:糖酵解和乙酰CoA的生成。

2.乙酰CoA的生成(1)糖酵解(glycolysis)

在细胞质糖酵解酶系的作用下,葡萄糖分子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释放出部分能量,并储存于ATP和NADH活性载体分子,

(2)乙酰CoA的生成

丙酮酸被转运至线粒体基质。在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下生成乙酰CoA。(1)糖酵解(glycolysis)3.三羧酸循环每分子乙酰CoA生成1分子GTP、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3.三羧酸循环(一)三磷酸腺苷分子的特点ATP分子较小,可以快速转运或扩散到需能区域。ATP分子含有高能磷酸键,储存或者释放能量。ATP末端的磷酸基团极易转移。(二)ATP的生成底物磷酸化氧化磷酸化三、ATP与能量转换(一)三磷酸腺苷分子的特点三、ATP与能量转换四、氧化磷酸化(一)通过呼吸链建立H+梯度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载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组成的电子传递序列被称为电子传递链,也称为呼吸链。包括复合物I、复合物II、复合物III和复合物IV、CoQ、Cytc。四、氧化磷酸化(一)通过呼吸链建立H+梯度四、氧化磷酸化5.呼吸链I四、氧化磷酸化5.呼吸链I四、氧化磷酸化6.呼吸链II四、氧化磷酸化6.呼吸链II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分别经呼吸链I和呼吸链II传给O2,生成H2O。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复合物I、III、IV利用这些能量把基质中的H+泵到膜间隙,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H+浓度梯度和外正内负的电位。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梯度(或pH梯度)和膜电位形成的驱使H+回流的合力,称为H+电化学梯度。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分别经呼吸链I和呼吸链II传(二)ATP合酶合成ATP1.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1961年,英国化学家P.Mitchell提出内容:呼吸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呈不对称性分布,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内室的质子被泵至膜间隙。在线粒体内膜完整时,内膜两侧形成H+梯度和膜电位。在电化学梯度的驱动下,H+回流到基质时,驱动ATP合酶生成ATP。(二)ATP合酶合成ATPATP合酶分子结构ATP合酶(ATPsynthase),属F型质子泵。主要包括F1、F0两部分。ATP合酶的多肽链分别组装成“转子”和“定子”两部分。膜间隙的H+通过a亚基回流时,驱动ATP合酶的转子旋转。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2.结合变构机制(bindingchangemechanism)1979年,美国科学家P.Boyer提出了结合变构机制(bindingchangemechanism。直至1994年,英国科学家J.Walker等发表了牛心线粒体F1头部0.28nm分辨率的晶体结构,从结构学上为结合变构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持,该假说随后被大多数人普遍接受。鉴于P.Boyer和J.Walker对ATP合酶生成ATP机制的研究成果,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PaulD.BoyerJohnE.WalkerPaulD.BoyerJohn结合变构机制假说:①H+回流到线粒体基质时不直接驱动ADP磷酸化为ATP,而是从活性位点释放ATP分子。②在任何时刻,ATP合酶中3个β亚基催化位点分别以L、T和O3种构象存在,对核苷酸有不同的亲和性。③ATP通过旋转催化作用合成。ATP合酶F1头部相对于中央轴的γ亚基旋转,导致β亚基催化位点的构象沿着L→T→O顺序依次变换,催化ATP生成。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四、氧化磷酸化4.结合变构机制的证据J.Walker发表的牛心线粒体ATP合酶F1头部高分辨率晶体结构:①在静态ATP合酶中,鉴定出3个β亚基催化位点分别对应L、T和O构象,而且这3种构象对核苷酸的亲和性不同。②ATP合酶γ亚基所处的位置,把F0基部和F1催化位点构象改变联系起来。③γ亚基顶端高度不对称,3个β亚基因与γ亚基不同部位接触而分别处于L、T和O构象。四、氧化磷酸化4.结合变构机制的证据ATP合酶F1头部高分辨率晶体结构ATP合酶F1头部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以葡萄糖为例,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以葡萄糖为例,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目录1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23第二节线粒体与能量代谢第三节线粒体与细胞死亡目录1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23第二节线粒体与能线粒体与细胞死亡有关的证据1994年,Newmeyer等发现线粒体提取物可以使体外游离细胞核的染色质凝集。1996年,Liu等证实Cytc是细胞凋亡因子之一。在研究细胞死亡过程时,观察到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的现象,称之为线粒体通透性改变(mPT)。mPT是细胞死亡的早期事件,已成为预测细胞死亡的有效指标。2001年,Li等从线粒体上清蛋白液中鉴定出一种不依赖caspase介导DNA片段化的核酸内切酶G(EndoG)。线粒体与细胞死亡有关的证据线粒体控制细胞死亡的假说线粒体前期线粒体期线粒体后期线粒体控制细胞死亡的假说一、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二、mtDNA突变与疾病三、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异常相关的疾病四、线粒体疾病的治疗

线粒体与疾病一、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线粒体与疾病一、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

线粒体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很敏感,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可直接造成线粒体功能的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能力下降。一、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线粒体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很敏感二、mtDNA突变与疾病

线粒体含有自身独特的环状DNA,但其DNA是裸露的,易发生突变且很少能修复。以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缺陷为主要疾病原因的疾病常称为线粒体疾病(mitochondrialdisorders)。二、mtDNA突变与疾病线粒体含有自身独特的环状DNA,但

1.高突变率

mtDNA缺少组蛋白的保护,且无DNA损伤修复系统

2.多质性

mtDNA突变→异质性线粒体

3.母系遗传

受精卵的mtDNA都来自卵子

4.阈值效应

突变的mtDNA达到一定的比例时,才有受损表型出现线粒体疾病的特征线粒体疾病的特征三、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异常相关的疾病

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异常或者编码参与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参与线粒体分裂的Drp1基因发生突变时,导致婴儿出生后大脑发育障碍、视神经萎缩同时并伴有其他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三、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异常相关的疾病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当线粒体分裂被扰乱时,会导致一些常见的线粒体功能失常,如线粒体膜电位缺失,ROS增高以及线粒体DNA丢失等。介导细胞融合的蛋白Opa1和Mfn2的突变会引起Kjer’s病(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症)和2A型腓骨肌萎缩症。当线粒体分裂被扰乱时,会导致一些常见的线粒体功能失常,如线粒四、线粒体疾病的治疗目前线粒体疾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包括:补充疗法给患者添加呼吸链所需的辅酶。2.选择疗法选用一些能促进细胞排斥突变线粒体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增加异质体细胞中正常线粒体的比例,从而将细胞的氧化磷酸化水平升高至阈值以3.基因疗法将正常的线粒体基因转入患者体内以替代缺陷mtDNA发挥作用。四、线粒体疾病的治疗目前线粒体疾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包括:第七章线粒体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一)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二)半自主性(三)线粒体的发生与起源第二节线粒体与能量代谢(一)细胞呼吸(二)功能物质的分解代谢(三)ATP与能量转换(四)氧化磷酸化第三节线粒体与细胞死亡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线粒体的基本特征线粒体的基本特征75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一)超微结构:两层单位膜套叠形成的封闭膜囊结构1.外膜(outermembrane)2.内膜(innermemebrane)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4.基质(matrix)外膜内膜膜间隙嵴基质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一)超微结构:两层单位膜套叠1.外膜最外围,厚约6nm通透性很高,孔蛋白(porin)形成亲水通道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分子可自由穿过,如ATP、NAD+、CoA等。相对分子量达5000的分子可选择性通过。脂质和蛋白质各占50%。含有参与脂肪酸链延长、色氨酸降解、肾上腺素氧化、营养物质分解等酶类。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MAO)1.外膜2.内膜(innermemebrane)单层封闭性单位膜,厚约6nm~8nm向内延伸折叠形成嵴(cristae)

蛋白质含量高达80%脂类占20%,缺乏胆固醇,但富含心磷脂(与内膜高度不通透性有关)高度不通透性,允许150以下的非极性分子自由通过内膜上有基粒和呼吸链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2.内膜(innermemebrane)基粒

(elemetaryparticle)

头部(偶联因子F1):圆球形,突入内腔,

具有酶活性,催化ADP→ATP

柄部:连接头部和基部,调控质子通道

对寡霉素敏感,与其结合抑制ATP合成

基部(F0偶联因子):嵌于内膜中,有物种差异,

质子流向F1的穿膜通道基粒(elemetaryparticle)

头部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约6nm~8nm腔隙。细胞呼吸旺盛时可显著扩大。pH和部分化学组成和细胞质相似。充满液态介质(可溶性酶类、底物和其它辅助因子。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部分区域膜间隙非常狭窄(转位接触点)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的一些内膜与外膜相互接触的地方,此处膜间隙变狭窄,称为转位接触点。

内膜转位子(Tim)——通道蛋白

外膜转位子(Tom)——受体蛋白功能: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线粒体的通道。黑色箭头所指为转位接触点;红色箭头所指为通过转位接触点转运的物质。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的一些内膜与外膜相互接触的4.基质(matrix)线粒体内膜包围的封闭空间。富含高浓度的水溶性蛋白质,呈凝胶状。含有闭环双链DNA、RNA聚合酶、核糖体和tRNA。参与三羧酸循环、氨基酸分解、脂肪酸氧化等过程的酶类及相关底物和中间产物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4.基质(matrix)(二)线粒体的动态变化1.线粒体的形状、大小、数目、分布形状——一般呈粒状、短杆状或线状等,不同的生理环境和发育阶段,线粒体形态显著不同。伸长为线状(高渗),膨大如泡状(低渗)数目——低等生物少,高等动物多代谢旺盛细胞多骨骼肌受到重复性收缩刺激时,或甲亢患者肌肉中明显增多分布——能量需求旺盛的区域(二)线粒体的动态变化病理状态下的线粒体中毒、感染、辐射、缺氧——肿胀破裂肝癌——数量减少;液泡状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线粒体球缺血——基质腔变小,可见不规则絮状物膜间腔扩大。病理状态下的线粒体中毒、感染、辐射、缺氧——肿胀破裂细胞状态也影响线粒体的分布。线粒体常附着于微管呈链状排列,在微管动力蛋白和微管驱动蛋白的的帮助下快速完成细胞内的重分布。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2.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动、植物细胞频繁发生的多个颗粒状的线粒体融合为较大的线粒体,称为线粒体融合。1个线粒体也可以分裂成多个较小的颗粒状线粒体,称为线粒体分裂。2.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3.线粒体自噬选择性降解受损线粒体的机制称为线粒体自噬。2005年,Lemasters报道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和线粒体通透性膜孔开放可引起线粒体自噬。3.线粒体自噬二、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具有较完整的遗传系统,含有D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mRNA、tRNA、r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成分,表现出自主性的一面。线粒体的生长、增殖等活动受到细胞核遗传系统的严格控制,其自主性是有限的。线粒体基因组仅编码非常有限,约占线粒体蛋白质种类的1%。大部分线粒体蛋白质是核基因组编码,并在细胞质合成后转运而来,包括线粒体遗传系统中的线粒体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核糖体蛋白、氨酰tRNA合成酶重要组份。 所以,线粒体受到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semiautonomousorganelle)二、线粒体的半自主性(一)mtDNA的结构和特点高等动物线粒体含1个或数个mtDNA。mtDNA呈双链闭合环状,不含组蛋白。线粒体基因组排列紧凑,无内含子序列,少有非编码区。接近细菌基因组的特点。CsCl溶液密度梯度离心呈现不同的两条链密度大的重链(H链)密度较小轻链(L链)(一)mtDNA的结构和特点高等动物线粒体含1个或数个m1981年,Anderson等首次测定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称为“剑桥参考序列”

。含16569bp,共编码37个基因产物。1981年,Anderson等首次测定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H链编码大部分基因:12种蛋白质亚基、2种rRNA基因、14种tRNA。L链仅编码一种ND6蛋白质亚基,和其它8种tRNA。13种蛋白质分别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中的复合物I、复合物III、复合物IV和ATP合酶F0

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基因片段部分重叠的现象。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1.mtDNA的复制轻链的复制要晚于重链;合成方向:重链——顺时针轻链——逆时针

复制基本不受细胞周期影响复制时间:约持续2个小时。D环复制(D-loopreplication)

(二)mtDNA的复制和转录1.mtDNA的复制(二)mtDNA的复制和转录2.mtDNA的转录和加工从H2和L转录起始位点,分别转录出一条几乎覆盖mtDNA全长链初级转录产物。H1转录起始位点转录出只包括tRNAphe、tRNAval、12SrRNA、16SrRNA的多顺反子,多顺反子剪切为各基因的RNA。mRNA在polyA聚合酶作用下加polyA。2.mtDNA的转录和加工启动子:重链启动子(HSP),轻链启动子(LSP)。转录因子与其结合,在mt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启动转录。转录过程:线粒体基因的转录类似原核生物的转录,即产生一个多顺反子,包括mRNA和tRNA。重链形成两个初级转录物:

初级转录物Ⅰ:tRNAphe、tRNAval、12SrRNA和16SrRNA

初级转录物Ⅱ:mRNA和tRNA重链形成两个初级转录物:2.mRNA合成不含内含子,也很少有非翻译区。起始密码为AUG(或AUA),终止密码为UAA。3’端有多聚A的尾部,5’端没有细胞核mRNA加工时的帽结构。2.mRNA合成(三)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与细胞质差异明显,与原核细胞相似。表现在:1.可被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抑制。2.

RNA的转录、蛋白质合成具有时空交联的特点。3.

rRNA在线粒体核糖体所占比例介于真核和原核细胞之间。4.蛋白质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与原核生物类似。5.线粒体的遗传密码子和通用密码子有差异。(三)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与细胞质差异明显,与原核细胞相似编码含义核密码子线粒体密码子甲硫氨酸(起始)AUGAUGAUA异亮氨酸AUUAUCAUAAUC色氨酸UGGUGGUGA终止密码UAAUAGUGAUAAUAGAGAAGG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CGUCGCCGACGG编码含义核密码子线粒体密码子甲硫氨酸(起始)AUGAUGA线粒体合成的蛋白质数量有限,但是线粒体功能活动的关键酶。它们在线粒体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所需的tRNA、mRNA和核糖体是自身专用。所有tRNA都是由mtDNA编码。构成线粒体核糖体的蛋白质由细胞质运入线粒体内ATPase8和ATPase6亚基翻译重叠框架线粒体合成的蛋白质数量有限,但是线粒体功能活动的关键酶。它们(四)

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人线粒体中蛋白质:99%为核基因组编码。1%线粒体自身合成。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在细胞质合成转运到线粒体通常含有信号序列基质导入序列(MTS)膜间隙导入序列(ISTS)(四)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人线粒体中蛋白质:99%为核基因组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MTS:线粒体蛋白前体N端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富含精、赖、丝和苏氨酸,少有天冬和谷氨酸可被TOM复合体和TIM复合体识别引导线粒体蛋白质从细胞质转移到线粒体MTS随后被信号肽酶切除。ISTS:部分线粒体蛋白质的MTS后的一段序列富含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信号序列可被OXA蛋白质复合体识别,随后插入线粒体内膜最后被异二聚体内膜蛋白酶(impl1/impl2)切除MTS:线粒体蛋白质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主要包括3个步骤。1.线粒体蛋白质前体与分子伴侣结合2.蛋白质前体复合体穿越线粒体膜(1)热棘齿模型

(2)横桥锁止扣模型3.线粒体蛋白的再折叠线粒体蛋白质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主要包括3个步骤。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

(一)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基质中的转运1.需要条件⑴基质导入序列(MTS)⑵分子伴侣:保持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的非折叠状态NAC:与少数前体蛋白相互作用,增加蛋白转运的准确性。hsp70:和绝大多数的前体蛋白结合,使前体蛋白打开折叠,防止已松弛的前体蛋白聚集。线粒体核编码蛋白质的转运(一)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基质中的转⑴前体蛋白与受体结合。⑵mthsp70可与进入线粒体腔的前导肽链交联,防止了前导肽链退回细胞质。⑶基质作用蛋白酶MPP: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切除大多数蛋白的基质导入序列。2.转运过程⑴前体蛋白与受体结合。2.转运过程蛋白质向线粒体基质转运示意图蛋白质向线粒体基质转运示意图(二)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其他部位的转运(自学)

1.蛋白质向线粒体膜间腔的转运⑴信号序列基质导入序列MTS:引导前体蛋白进入基质。膜间腔导入序列ISTS:引导前体蛋白进入膜间腔。

(二)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其他部位的转运(自学)1.蛋白质向⑵转运方式整个蛋白进入基质,第2个信号序列ISTS引导多肽链通过内膜上的通道进入膜间腔。第2个信号序列ISTS起转移终止序列的作用,阻止前体蛋白向基质转运,并固定于内膜上,切去位于内膜上的ISTS部分后,进入膜间腔。通过直接扩散从胞浆通过外膜而进入膜间腔。⑵转运方式整个蛋白进入基质,第2个信号序列ISTS引导多肽蛋白质向线粒体膜间腔转运示意图蛋白质向线粒体膜间腔转运示意图2.蛋白质向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转运在外膜蛋白的转运中,类孔蛋白P70的研究最多。事实上在P70的MTS后有一段长的疏水序列,也起着转移终止序列的作用,而使之固定于外膜上。内膜上的蛋白质的转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蛋白质向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转运在外膜蛋白的转运中,类孔蛋(五)线粒体遗传系统和细胞核遗传系统的关系线粒体独立性是相对的,细胞核仍然是真核细胞遗传信息的中心。线粒体的中间代谢产物或信号分子也可以反馈至核遗传系统,调控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线粒体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存在相互转移现象。(五)线粒体遗传系统和细胞核遗传系统的关系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三、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一)线粒体的增殖①收缩分裂②出芽分裂③间壁分裂三、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一)线粒体的增殖(二)线粒体的起源1.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theory)原始真核细胞是一种具吞噬能力、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的巨大厌氧细胞。线粒体祖先是一种可分解丙酮酸,具有三羧酸循环酶系和呼吸链系统的革兰氏阴性菌。偶然,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与宿主细胞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二)线粒体的起源主要证据如下:1)线粒体具有遗传系统。2)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菌相似。3)线粒体具备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4)线粒体内膜和细菌相似。5)线粒体分裂增殖方式与细菌类似。6)线粒体的磷脂组份、Cytc蛋白质序列和呼吸方式等与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更接近。主要证据如下:2.非内共生起源学说(non-endosymbiosistheory)

1974年,T.Uzzell等认为真核细胞祖先是一种体积较大的好氧细菌,通过细胞膜的内褶、扩张和分化逐渐演化出具有氧化磷酸化功能的线粒体。2.非内共生起源学说(non-endosymbiosis目录1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23第二节线粒体与能量代谢第三节线粒体与细胞死亡目录1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23第二节线粒体与能一、细胞呼吸细胞呼吸(cellularrespiration):细胞氧化消耗O2,生成CO2和H2O的过程。包括2个阶段供能物质的分解代谢氧化磷酸化。一、细胞呼吸二、功能物质的分解代谢1.消化作用

消化酶将营养物质中的大分子分解成基本单位,如单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两种方式。该阶段所释放的能量很少。通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二、功能物质的分解代谢1.消化作用2.乙酰CoA的生成

经消化作用产生的小分子进入细胞质继续分解,部分中间代谢产物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CoA。以葡萄糖为例,乙酰CoA的生成包含2个步骤:糖酵解和乙酰CoA的生成。

2.乙酰CoA的生成(1)糖酵解(glycolysis)

在细胞质糖酵解酶系的作用下,葡萄糖分子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释放出部分能量,并储存于ATP和NADH活性载体分子,

(2)乙酰CoA的生成

丙酮酸被转运至线粒体基质。在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下生成乙酰CoA。(1)糖酵解(glycolysis)3.三羧酸循环每分子乙酰CoA生成1分子GTP、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3.三羧酸循环(一)三磷酸腺苷分子的特点ATP分子较小,可以快速转运或扩散到需能区域。ATP分子含有高能磷酸键,储存或者释放能量。ATP末端的磷酸基团极易转移。(二)ATP的生成底物磷酸化氧化磷酸化三、ATP与能量转换(一)三磷酸腺苷分子的特点三、ATP与能量转换四、氧化磷酸化(一)通过呼吸链建立H+梯度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载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组成的电子传递序列被称为电子传递链,也称为呼吸链。包括复合物I、复合物II、复合物III和复合物IV、CoQ、Cytc。四、氧化磷酸化(一)通过呼吸链建立H+梯度四、氧化磷酸化5.呼吸链I四、氧化磷酸化5.呼吸链I四、氧化磷酸化6.呼吸链II四、氧化磷酸化6.呼吸链II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分别经呼吸链I和呼吸链II传给O2,生成H2O。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复合物I、III、IV利用这些能量把基质中的H+泵到膜间隙,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H+浓度梯度和外正内负的电位。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梯度(或pH梯度)和膜电位形成的驱使H+回流的合力,称为H+电化学梯度。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分别经呼吸链I和呼吸链II传(二)ATP合酶合成ATP1.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1961年,英国化学家P.Mitchell提出内容:呼吸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呈不对称性分布,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内室的质子被泵至膜间隙。在线粒体内膜完整时,内膜两侧形成H+梯度和膜电位。在电化学梯度的驱动下,H+回流到基质时,驱动ATP合酶生成ATP。(二)ATP合酶合成ATPATP合酶分子结构ATP合酶(ATPsynthase),属F型质子泵。主要包括F1、F0两部分。ATP合酶的多肽链分别组装成“转子”和“定子”两部分。膜间隙的H+通过a亚基回流时,驱动ATP合酶的转子旋转。医学细胞生物学-07章-线粒体课件2.结合变构机制(bindingchangemechanism)1979年,美国科学家P.Boyer提出了结合变构机制(bindingchangemechanism。直至1994年,英国科学家J.Walker等发表了牛心线粒体F1头部0.28nm分辨率的晶体结构,从结构学上为结合变构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持,该假说随后被大多数人普遍接受。鉴于P.Boyer和J.Walker对ATP合酶生成ATP机制的研究成果,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Paul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