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被动运输与胞吞胞吐11.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2.了解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和意义;3.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学习目标2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这种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吗?主动运输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3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然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主动运输普遍存在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4定义: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一、主动运输定义: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51.逆浓度梯度运输2.需要载体3.需要消耗能(ATP)实例: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一、主动运输的特点与实例主动运输的特点(具有特异性)1.逆浓度梯度运输2.需要载体3.需要消耗能(ATP)实例:6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主动运输的意义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转运蛋白是否消耗能量(ATP)实例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消耗氧气、水、甘油等通过细胞膜葡萄糖通过红细胞水通过水通道K+通过离子通道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8大分子物质如何进出细胞?二、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如何进出细胞?二、胞吞、胞吐1.胞吞接触凹陷包围分离二、胞吞、胞吐1.胞吞接触凹陷包围分离二、胞吞、胞吐2.胞吐包围移动融合排出二、胞吞、胞吐2.胞吐包围移动融合排出二、胞吞、胞吐胞吞:胞吐: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除细胞。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二、胞吞、胞吐胞吞:胞吐: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特点:需要消耗能量实例胞吞: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吞食食物颗粒或细菌,人体白细胞吞噬细菌和衰老的细胞等;胞吐:细胞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例如胰腺细胞分泌酶原颗粒。胞吐和胞吞实质上物质并没有跨膜;胞吞需要糖蛋白的识别。结论:二、胞吞、胞吐特点:需要消耗能量实例结论:二、胞吞、胞吐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小分子和离子)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被动运输载体蛋白课堂小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小分子和离子)主动运输大14例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的过程是eB.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C.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过程a或eD.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C例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解析】细胞排钠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可用图示e表示,A正确;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上蛋白质种类和数目的差异,B正确;图2中曲线Ⅰ代表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又因为细胞内浓度逐渐增大,只能表示为图1中的过程a,C错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D正确。【解析】细胞排钠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可用图示e表1.(2019·山东高一期中)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也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34A.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不会影响该离子的跨膜运输B.图中膜结构一定是细胞膜C.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活细胞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1.(2019·山东高一期中)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174.(2019·辽宁高一期中)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解析图甲表示胞吞,图乙表示胞吐,D错误。1234A.蛋白质能以图甲所示方式进入细胞B.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图甲、乙所示方式均需要消耗能量D.图甲、乙所示方式属于被动运输√4.(2019·辽宁高一期中)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18题组一主动运输1.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
B.被动运输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12345678910√A组基础对点练解析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说明K+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的,因此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D。题组一主动运输12345678910√A组基础对点练解析192.(2020·山东高一期末)下列哪些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无关A.O2通过细胞膜B.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123456789102.(2020·山东高一期末)下列哪些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203.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12345678910A.①过程为协助扩散B.②过程需要消耗ATPC.③过程为主动运输D.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3.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选项21AA22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分子物质)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依次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3.如下图所示,不能够表达下列哪些生理过程()
A.抗体的分泌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C.小泡内的物质穿过2层磷脂分子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C3.如下图所示,不能够表达下列哪些生理过程()C被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被动运输与胞吞胞吐251.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2.了解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和意义;3.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学习目标26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这种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吗?主动运输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27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然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主动运输普遍存在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28定义: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一、主动运输定义: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291.逆浓度梯度运输2.需要载体3.需要消耗能(ATP)实例: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一、主动运输的特点与实例主动运输的特点(具有特异性)1.逆浓度梯度运输2.需要载体3.需要消耗能(ATP)实例:30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主动运输的意义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转运蛋白是否消耗能量(ATP)实例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消耗氧气、水、甘油等通过细胞膜葡萄糖通过红细胞水通过水通道K+通过离子通道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32大分子物质如何进出细胞?二、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如何进出细胞?二、胞吞、胞吐1.胞吞接触凹陷包围分离二、胞吞、胞吐1.胞吞接触凹陷包围分离二、胞吞、胞吐2.胞吐包围移动融合排出二、胞吞、胞吐2.胞吐包围移动融合排出二、胞吞、胞吐胞吞:胞吐: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除细胞。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二、胞吞、胞吐胞吞:胞吐: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特点:需要消耗能量实例胞吞: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吞食食物颗粒或细菌,人体白细胞吞噬细菌和衰老的细胞等;胞吐:细胞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例如胰腺细胞分泌酶原颗粒。胞吐和胞吞实质上物质并没有跨膜;胞吞需要糖蛋白的识别。结论:二、胞吞、胞吐特点:需要消耗能量实例结论:二、胞吞、胞吐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小分子和离子)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被动运输载体蛋白课堂小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小分子和离子)主动运输大38例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的过程是eB.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C.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过程a或eD.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C例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解析】细胞排钠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可用图示e表示,A正确;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上蛋白质种类和数目的差异,B正确;图2中曲线Ⅰ代表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又因为细胞内浓度逐渐增大,只能表示为图1中的过程a,C错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D正确。【解析】细胞排钠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可用图示e表1.(2019·山东高一期中)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也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34A.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不会影响该离子的跨膜运输B.图中膜结构一定是细胞膜C.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活细胞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1.(2019·山东高一期中)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414.(2019·辽宁高一期中)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解析图甲表示胞吞,图乙表示胞吐,D错误。1234A.蛋白质能以图甲所示方式进入细胞B.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图甲、乙所示方式均需要消耗能量D.图甲、乙所示方式属于被动运输√4.(2019·辽宁高一期中)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42题组一主动运输1.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
B.被动运输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12345678910√A组基础对点练解析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说明K+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的,因此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D。题组一主动运输12345678910√A组基础对点练解析432.(2020·山东高一期末)下列哪些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无关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产项目评估合同
- 2025年03月安徽池州市青阳县民政局二级机构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四川宜宾市儿童福利院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高级英语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钢筋平法识图与计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邵阳市区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高维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师范学院《现代数字信号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普拉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国水泥回转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档案编研工作》课件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
- 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单词表(按单元顺序)七年级至九年级
- 枪支安全及使用指南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MOOC】科技英语写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动汽车课件
- 原始点医学(201904第1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