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_第1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_第2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_第3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_第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0页共40页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篇1: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进展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答复分数的意义)课件出示练习题(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2)把9个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3)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包。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亲密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习题(1)把18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2)把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出例如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师:1÷3表示什么意思?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生:1/3个。(师板书)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老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师:请大家看,每份都是1/3,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个蛋糕呢?生:1/3个。师: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每个人分得的蛋糕就是个。老师说明: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每人得到多少个,而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个。所以1÷3的结果就是1/3。(板书“=”)(齐读算式)师: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得1/3个,如今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会吗?(课件出例如2)指名读题师:谁能列出算式?生:3÷4(师板书)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终究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如今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小组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小组边汇报,边演示)小组1汇报: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分的.。我们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块。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吗?小组1:1÷4=1/4块。师:好。请接着汇报吧。小组1:接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其他两个圆。最后每个人分到的是3个1/4块,也就是3/4块。师:大家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吗?(可以)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一下他们的方法。(老师边表达方法,边进展课件演示)师:还有没有和这组方法不同的?小组2汇报:我们小组是把3个圆叠放在一起,把它们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块。师:(课件演示方法二)这种方法是把3块月饼放在一起,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块月饼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块。师:通过大家操作我们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块月饼(板书3/4块)。有些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些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块,也就是说3÷4的结果就是3/4。师:请大家看一看,今天这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都是什么数?(分数)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小组讨论生:我们发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师:你能试着表示出来吗?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师板书)师:假如用a来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生1:a÷b=a/b(师板书)生2:老师,我认为还要写上b≠0。师:为什么b≠0?生:因为b表示除数,除数不能为0。生:分数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师:好。通过观察考虑,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齐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师:我们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看看,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整数相除呢?学生观察算式,考虑生:可以。比方3/4=3÷4。课件出示,齐读: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师:我们通过学习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络,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观察黑板算式,和同学讨论。学生汇报,老师总结: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同时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三、稳固练习1.用分数表示以下算式的商7÷13=3÷11=8÷5=9÷16=m÷n=2.试一试()÷7=4/71÷()=1/37/9=()÷95/8=()÷()3.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4.填空(练习十二3题)5.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5/8)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全长的(1/8)。四、全课总结篇2: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通过观察、比拟、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展互化。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展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教学教法: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究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老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开展,快速练习(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老师板书1÷2=1/2块9÷4=9/4块a÷8=a/8块a÷b=a/b块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1)、学生观察考虑: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2)、汇报发现。板书:被除数÷除数=(3)、引导考虑: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板书:(除数不为0)。3、尝试用字母表示。4、及时练习。2÷3=8÷7=16÷5=10÷12=5/6=÷13/15=÷()12/7=÷100/6=÷()(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怎样把2化成假分数?1、学生进展小组合作学习。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2、检测合作学习效果。3、师做针对性点评。4、及时练习。课本40页第2题。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及时稳固。三、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个完好的认识。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展设计的。篇3: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案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是用除法意义理解分数意义。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复习旧知。课件呈现几道简单的口算提,以唤醒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记忆,为探究新知做铺垫。在探究新知的时候,先呈现分蛋糕的题材,“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有了刚刚的复习知识进展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3来计算,学生很快说出1/3,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3?”“你是怎么分的?”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学生又拿出学具自主探究,再演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的过程,对分数的意义能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本质上是与分数意义的拓展同步的。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如今小学阶段,学生脑海里的数学知识应当是抽象与详细哭互相转换的数学知识。篇4: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一)》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及练习。教学目的: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究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究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探究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究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提问:假如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5.填一填,验证猜测。1÷41×1/47÷37×1/3三、反应矫正落实双基1.出示26页试一试。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篇5: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三》数学精选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教学目的: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在解方程中,稳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1.可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可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2.引入并板书课题。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三、反应矫正落实双基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2.你能根据方程X×1/5=30编一道应用题吗?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预习整理前面所学知识。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解:设操场有X人参加活动。篇6: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分数与除法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四、教具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二〕导入〔2〕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三〕教学施行1.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1。〔1〕假如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又该得到几块呢?1÷3=0.3〔块〕〔2〕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通过练习,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历,〔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3得不到一个有限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指名让学生把思路告诉大家。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一份就是块。老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1÷3=块〕〔4〕假如取了其中的两份,就是拿了多少块?〔块〕怎样看出来的?通过这样的练习,为下面的操作打下根底。2.观察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3.学习例2。(1〕假如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板书:3÷4〕(2〕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3个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饼。方法二:可以把3块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块饼,所以每人分得块。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拟简单?〔相比拟而言,方法二比拟简单。〕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详细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研究。(3〕加深理解。〔课件演示〕老师:块饼表示什么意思:①把3块饼一块一块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块,分了3次,共分得了3个块,就是块。②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就是块。如今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4〕稳固理解①假如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块?2÷3=〔块〕②刚刚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假如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块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块吗?〔生说数理〕③从刚刚的研究分析^p,你能直接计算7÷9的结果吗?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历。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l〕观察讨论。请学生观察1÷3=〔块〕3÷4=〔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课件出示表格〕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2〕考虑。在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老师:假如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a÷b=(b≠0)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5.稳固练习:〔1〕口答:①7÷13==〔〕÷〔〕〔〕÷24=9÷9=0.5÷3=n÷m=(m≠0)②1米的等于3米的③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解释0.5÷3=是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出来的,但这种分数形式平时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2)明辨是非①一堆苹果分成10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②1米的与3米的一样长。〔〕③一根木料平均锯成3段,平均每锯一次的时间是所用的总时间的。〔〕④把45个作业本平均分给1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45本的。〔〕〔3〕动脑筋想一想①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一样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②小明用45分钟走了3千米,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千米?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篇7: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进新课1、把8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谁能列式?2、把4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什么方法来计算?二、激思讨论,讨论新知识1、教学例1。〔1〕把1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怎样列式?〔2〕求每人分得几个?用除法来列式。那每人到底分得多少个饼呢?你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一张饼的1/3就是1/3张饼。〕2、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让学生提出学习这一节课想知道的问题。【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对已有知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的理解,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在计算除法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三、实际操作,寻找规律教学例2。1、把3张饼平均分给4人该怎么计算呢?“3÷4”表示什么意思?如今每人能分得一张饼吗?2、指导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3个圆形纸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看看平均每人能分到多少块?3、各组汇报分法及分的结果。组1:我们是把这3张饼,每个都平均分成4块,一共分成12块,每人得3块。组2:一个饼一个饼地分。先将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将第二个饼也平均分成4份,每人也分得其中的一份;将第三个饼同样平均分成4份,每人又分得其中的一份。将每个人得到的饼拼在一起,也是3/4张饼。组3:三个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1/4,也是3/4张饼。4、电脑屏幕显示三种分法,让学生尝试说出推理过程。〔1〕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我们可以吧什么看作单位“1”?一份是多少个饼?一份是三个饼的几分之几?〔2〕从屏幕显示和操作,我们可以看出:1个饼的3/4就是3个饼的1/4。〔3〕3/4就是哪一算式计算的结果?〔4〕3/4个饼表示什么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分析^p“把3张饼平均分成4份”,完成了从观察到想象,从个别到其他的思维过渡,同时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了条件。】四、比拟分析^p,分析^p规律1、观察等式1÷4=1/4,3÷4=3/4,,3÷5=3/5发现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2、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络?为什么用相当于?【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要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恰好是相应除法算式的结果,发现除法算式各部份与分数各部份的关系,并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展表述,比方“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中的“相当于”而不是“就是”,便于学生认识到分数与除法既相联络又相区别。】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这个等式还有注意什么?在分数中分母能是零吗?为什么?3、假如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除数这个等式该怎样写?这里哪个字母不能是零?4、联络复习时3÷5=3/5,如今你能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来说明吗?5、小结:一个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得数,也可以看作一个除法算式。五、多层练评,反应总结1、75页自主练习1,生独立完成。7÷12=〔〕/〔〕4÷3=〔〕/〔〕9/5=〔〕÷〔〕3/8=〔〕÷〔〕2、单位之间的互化。7分米=〔〕/〔〕米3克=〔〕/〔〕千克23分=〔〕/〔〕时59秒=〔〕/〔〕分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篇8:分数与除法教案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第65页。教学地位: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根底上学习的。教材讲分数的产生时,学生认识到在整数计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用分数表示,初步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习分数的意义时,认识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蕴含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没有明确点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管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商,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假分数以及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做好准备。教学目的:1、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学习,浸透事物是互相联络的、变化的、开展的辩证的唯物的根本观点。2、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数感,培养观察、比拟、分析^p、推理等才能。教材分析^p: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是正确选择教法的前提。把握教学内容一要全面、二要详细、三要恰当。所谓全面指从思想教育、才能、非智力的心理品质等全面考虑〔见教学目的〕;所谓详细指在40分钟内实现知识领域,才能领域,情意领域的各项任务;所谓恰当,指教法的选择符合教材的内容要求,学生的知识程度,认识才能以及教学内容的阶段性,注意不随意拔高和降低教学要求。防止重点不突出,难点过分集中,以及贪多求快偏向,老师在选择教法前,要深入地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老师要从详细教材中选择本质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也就是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和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全体。例如,分数与除法的概念教学,要明确其本质特征,一是计算整数除法不能整除的时候,可以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以1/3个为例,按照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一个的1/3,就是1/3个,还可以这样理解1/3个,表示把一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米。二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用用文字表示,即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是零;还可以用字母表示a÷b=a/b〔b≠0〕。三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述为除法与分数的比拟: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线,除数相当于分母,商相当于分数值。其次,选择教法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生形成概念必须经过思维的加工,逐步完成从详细形象到抽象化的过渡。由于学生知识和思维才能的局限,实现这一过渡需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为此,要帮助学生形成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概念拟分五个层次〔一〕复习旧知,引进新课;〔二〕启思讨论,探求新知;〔三〕实际操作,寻找规律;〔四〕比拟分析^p,发现规律;〔五〕多层练评,反应总结。第三,选择教学必须考虑结合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才能和智力,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分数与除法”这节概念课要侧重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展分析^p、综合、比拟、抽象、概况,并运用所学知识进展简单的推理和判断。例如,在寻找规律,这一层次安排4个步骤:〔1〕分析^p题意列出算式〔2〕实际操作:让学生拿出同样大小的三个圆形纸片,把3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你们能分吗?〔3〕展示分法:出示3种,有一种是把3个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取出一份,这一份是3个饼的几分之几?把3个1/4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个饼的几分之几?〔4〕初步抽象: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饼的3/4就是3个饼的1/4,3/4个饼表示什么意思?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把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这样,通过教学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长智慧,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浸透事物是相联络的辩证唯物的根本观点。教学学法: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代教育理论重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为了“不教”,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初步掌握概念教学的根本程序:通常是引入概念,理解概念,稳固概念,应用概念,遵循学生建立和形成数学概念的根本规律:感知表象——建立概念——稳固概念——应用概念等根本环节,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逐渐掌握上述的“程序”与“规律”,以进步数学概念的自学才能。在“分数与除法”的教学中,学法指导表达于〔1〕抓要点,促联络;〔2〕抓理解,促深化;〔3〕抓方法,寻策略;〔4〕抓整理,促记忆。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一组对象中的每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进展理解,〔例1、例2〕对对象间的属性异同进展剖析,接着通过比拟,采取异中求同的方法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共同属性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a÷b=a/b〔b≠0〕,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外延,强调b≠0,弄清其道理;最后,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的相关的概念联络起来,并进展适当划分从中浸透比拟、对应等数学思想,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策略,进而构建新概念系统。如设计通过填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各局部间的联络与区别。这样,帮助学生将所学感念纳入知识系统,形成良好稳定的认知构造。篇9:《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读题说得数。3.2+1.680.8×0.514-7.40.3÷1.54.8×0.027.8+0.91.53-0.70.35÷150.4×0.80.8-0.372.口述表示的意义。3.列式计算。〔1〕把40棵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2〕把8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二、探究新知。1.新课导入。出例如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板书:1÷3老师提问:1÷3的结果能用准确的数表示出来吗?怎么办?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明白了.〔板书、分数与除法〕2.教学例2。〔1〕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即把1米长的钢管着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用分数来表示,1米的.就是米.〔板书米〕〔2〕学生完好表达自己想的过程。〔3〕反应练习。①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多少?②把1块饼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块?3.教学例3.出例如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1〕读题列式:3÷4〔2〕动手操作:怎样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呢?〔3〕学生交流.甲生:先把每个圆剪成4个块,然后把12个平均分成4份,再把3个拼在一起,每份是块.乙生:把3个圆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后,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1份中的3个拼在一起,得到每个分块、〔在3÷4后板书块〕〔4〕看图根据乙生分饼的过程说出表示的意义。①乙生把3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3块饼的,即②甲生把1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5〕都是,意义有何不同?〔结合算式说出的两种意义〕明确: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还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6〕反应练习: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篇10:《分数与除法》教案〔1〕老师提问:怎样用分数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呢?学生归纳: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做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也就是说分数既表示分数的意义,又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板书:〕老师明确: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2〕讨论: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要求?〔3〕反应练习。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四、随堂练习。1.填空、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分母相当于〔〕.2.用分数表示以下各式的商。4÷511÷1327÷359÷913÷1633÷293.列式计算。〔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2段,每段长多少米?〔2〕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一样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3〕小明用15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走几分之几千米?五、布置作业。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3÷47÷1216÷4925÷249÷9篇11:小学分数除法教案教材分析^p:《分数与除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体验分数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一些简单分数的根底上,在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前四课时,学生结合详细情境,再次认识分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拟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此根底上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拟几个算式,探究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根本性质的根底。设计理念:1、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树立新的教学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只关注知识结果转向要重视知识结果,更要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引起学生考虑的。这节课,我不想把知识、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探究发现新知创造时机,给他们提供一些感兴趣的、有考虑价值的数学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p、比拟、小组讨论等活动来获取知识。2、重组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老师要由对教材的挖掘者、执行者走向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设计者。本节课,我对教材进展分析^p后,把原来教材2课时放在一个课时教学,表达了大容量的课堂。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通过观察、比拟、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展互化。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展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教学教法: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究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老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开展,快速练习〔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老师板书12=1/2块94=9/4块a8=a/8块ab=a/b块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1〕、学生观察考虑: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2〕、汇报发现。板书:被除数除数=〔3〕、引导考虑: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板书:〔除数不为0〕。3、尝试用字母表示。4、及时练习。2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