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图示的三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过滤、蒸发、分液 B.蒸馏、过滤、分液C.过滤、蒸馏、分液 D.分液、蒸馏、过滤2、江苏省已开始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将废旧电池深埋,防止污染环境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C.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都属于过渡元素B.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4、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成单质B.用碳粉或铝粉还原铁矿石可以获取金属FeC.通过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可以获取金属NaD.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5、2014年5月7日,天津某工程检测公司在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一枚黄豆粒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丢失,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图示是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克B.铱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77C.K2IrO3中Ir的化合价为+4D.生活中常用的铱金笔为纯净的铱单质6、圣路易斯大学研制的新型乙醇燃料电池,使用能传递质子(H+)的介质作溶剂,反应原理为C2H5OH+3O2→2CO2+3H2O,下图是该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则电路中有6mol电子转移7、在合成氨反应中,下列反成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关系,正确的是A.v(H2)=3/2v(NH3)B.v(H2)=2/3v(NH3)C.v(N2)=v(NH3)D.v(N2)=2v(NH3)8、下列烯烃和H2O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CH2B.CH3CH=CHCH3C.CH2=CH2D.(CH3)2C=C(CH3)29、某地化工厂的氯气意外发生泄漏,下列有关安全处理措施不当的是A.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向疏散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C.处在该环境中,可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处等待救援D.处在该环境中,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10、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 B. C. D.11、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如下,合成它的单体为A.氟乙烯和全氟异丙烯B.1,1­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C.1­三氟甲基­1,3­丁二烯D.全氟异戊二烯12、除去粗盐中的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Mg2+的主要反应:Mg2++2OH-=Mg(OH)2↓B.试剂①一定不是Na2CO3溶液C.检验SO42-是否除净: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D.滤液加稀盐酸时只发生反应:H++OH-=H2O1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鉴别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14、对于苯乙烯()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可溶于水;④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全部正确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CC.氯化镁的电子式: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16、有如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其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子从锌电极经过硫酸铜溶液流向铜电极C.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D.电解质溶液中的SO42-向锌电极移动17、只用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乙醇和乙酸 B.乙酸乙酯和乙醇C.苯和四氯化碳 D.溴水和溴苯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B.氯化氢溶于水后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D.导电性强的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19、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20、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l)。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可能为(2a2-l)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2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 B.氢化物稳定性:X>YC.氢化物沸点:Z>Y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W>Z22、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图所示装置。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A.水 B.NaOH溶液 C.CCl4 D.NaI溶液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2)写出A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3)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4)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成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标准状况下)。(5)D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无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5、(12分)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越小组对其组成进行探究。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Cu2O+2H+=Cu+Cu2++H2O。方案一:(1)学生甲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浓硝酸,产生一种红棕色的气体。由此可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写出产生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另一种成分。实验操作步骤为:取少量上述反应后溶液,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现象。方案二:(3)学生乙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并作出如下假设和判断,结论正确的____。A.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一定不含有Cu2OB.若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样品一定含有Cu2O,一定不含有Fe2O3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和Cu2O方案三:学生丙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装置C中样品的质量,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4)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使用的药品是______(填选项)。A.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

B.稀硝酸和铁片

C.稀硫酸利锌片

D.浓硫酸和镁片(5)下列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序号)。①打开止水夹

②关闭止水夹

③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④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6)假设样品全部参加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单质,若实验前样品的质量为15.2g,实验后称得装置C中固体的质最为12.0g。则样品的组成是(若有多种成分,则须求出各成分的质量)_____。26、(10分)某化学学习小组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现象I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2和4mol/L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将实验IV中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17.1gA放入B装置中,持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该套装置有明显的缺陷,需要改进,该同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C装置增重9.9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可发生水解反应,1molA可水解生成2mol同分异构体,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1)甲醇常作燃料,已知在常温常压下甲醇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则2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气态水时反应的ΔH______ΔH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煤的综合利用煤气化是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产生水煤气:C(s)+H2O(g)⇌CO(g)+H2(g)ΔH=+131.3kJ·molˉ1,达到平衡后,下列能提高水煤气生成速率的措施是______。A.升高温度B.增加碳的用量C.缩小体积D.用CO吸收剂除去CO(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s)和H2O(g)放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得到如下数据:达到平衡所需时间/s起始浓度/mol·Lˉ1平衡浓度/mol·Lˉ1H2O(g)H2(g)102.00.6计算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以C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H2O(g)的转化率为______。(4)下列可以说明反应C(s)+H2O(g)⇌CO(g)+H2(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COB.反应速率:(H2)=(CO)=(H2O)C.c(H2O):c(CO):c(H2)=1:1:1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E.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29、(10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和2表明,

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1和3表明,______对反应速率与影响。(2)室温下,将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投入100mL0.1mol/L的稀硫酸和100mL0.2mol/L的稀盐酸中,仔细观察后发现,两者反应速率有明显差异:投入到稀硫酸中的锌表面产生的气泡没有投入到稀盐酸中的快。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a、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即氯离子加快了反应的进行;b、____

(你的观点)。要证明你的观点,可以在室温下,分别取100mL0.1mol/L的盐酸溶液于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一个烧杯中加一定量的____

固体(填所加试剂化学式),另一个烧杯作对比实验,再分别同时加入完全相同的锌片,比较两烧杯中反应速率的大小。(3)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加人少量CuSO4粉末,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

(用文字表达)。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答案解析】

由图中第一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为分离固液混合物,该操作为过滤;由图中第二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为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该操作为蒸馏;由图中第三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该操作为萃取分液;故三种实验操作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蒸发和蒸馏装置中最大的区别是,蒸馏需要用温度计控制温度,而蒸发不需要。2、A【答案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深埋会对土壤产生污染,故A说法错误;B、N、P是生物必须的元素,含N、P多的污水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故B说法正确;C、太阳能、地热、风能、水能是清洁能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故C说法正确;D、脱硫、脱硝减少SO2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环境的污染,故D说法正确。3、B【答案解析】

A.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过渡元素为副族元素与第Ⅷ族,选项A错误;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的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选项B正确;C.离核较近的区域能量较低,多电子原子中,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选项C错误;D.O元素、F元素一般没有正化合价,选项D错误;答案选B。4、C【答案解析】

A项、冶炼金属时,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故A正确;B项、碳粉或铝粉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能还原铁矿石获取金属Fe,故B正确;C项、通过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可以获取金属Na,故C错误;D项、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反应中铜元素都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单质,故D正确;故选C。5、C【答案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A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7,而不是中子数为77,故B错误;C、K2IrO3中K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Ir的化合价为+4,故C正确;D、铱金笔是指笔尖是钢合金,顶端点铱的笔,故D错误;故选C。【点晴】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6、C【答案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a为负极,故A错误;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在该电池中由b极流向a极,故B错误;C.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故C正确;D.乙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被氧化后升高到+4价,则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根据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方程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基础。本题中乙醇被氧化生成CO2和H+,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4H++O2+4e-═2H2O。7、A【答案解析】合成氨的反应为3H2+N22NH3,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A.氢气与氨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则v(H2)=v(NH3),故A正确;B.氢气与氨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则v(H2)=v(NH3),故B错误;C.氮气与氨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v(N2)=v(NH3),故C错误;D.氮气与氨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v(N2)=v(NH3),故D错误;故选A。8、A【答案解析】A.CH3CH=CH2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生成1-丙醇或2-丙醇,故正确;B.因为CH3CH=CHCH3结构有对称性,所以与水加成后产物只有一种,故错误;C.乙烯结构有对称性,与水加成只有一种产物,故错误;D.(CH3)2C=C(CH3)2结构有对称性,与水加成只有一种产物,故错误。9、C【答案解析】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氯气会顺着风向流到,所以疏散时应该逆着风向转移,选项A正确;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NaOH溶液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选项B正确;C.稀氨水挥发出的NH3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不适当;另外,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在较高的通风的地方等待救援,选项C错误;D.NaHCO3溶液具有弱碱性,能与氯气反应,处在该环境中,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选项D正确。答案选C。10、D【答案解析】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详解: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答案选D。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11、B【答案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为加聚反应,其单体有两种分别为:1,1­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12、D【答案解析】

除去混合物中的可溶性杂质,常将杂质离子转化为难溶物,再过滤。为保证除杂完全,所用沉淀剂必须过量。而过量的沉淀剂应在后续步骤中除去。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粗盐中的杂质离子为Ca2+、Mg2+和SO42-,可分别用过量的Na2CO3、NaOH、BaCl2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选项A正确;B、多余的Ba2+可用Na2CO3去除,故Na2CO3溶液需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选项B正确;C、为防止某些沉淀溶解于盐酸,则加入稀盐酸前应进行过滤。检验SO42-时,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选项C正确;D、多余的CO32-、OH-可用稀盐酸去除,选项D错误。答案选D。13、A【答案解析】

A项、新制Cu(OH)

2

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此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蔗糖水解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没有加碱至碱性,故A错误;B项、真丝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利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故B正确;C项、苯分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正确;D项、己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则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可鉴别己烯和苯,故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有机物性质的考查,注意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是解答关键。14、B【答案解析】

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芳香烃,具有苯和乙烯的性质,苯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烃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l4),苯乙烯属于烃类,难溶于水;从分子结构上看,苯乙烯是苯和乙烯两个平面型结构的组合,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则①②④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注意苯乙烯是苯和乙烯两个平面型结构的组合是解答关键。15、C【答案解析】

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是17,错误;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是碳-12,错误;C、氯化镁中有1个镁离子和2个氯离子,正确;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不能有电荷,错误。16、B【答案解析】

A、在上述原电池中金属锌比铜活泼,因此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本身被氧化。铜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A正确;B、电子从负极经外接导线流向正极,电子不能通过溶液传递,B错误;C、铜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反应为Cu2++2e-=Cu,C正确;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硫酸根向负极移动,即向锌电极移动,D正确;答案选B。【答案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在原电池中,活泼电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不活泼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电子从负极经外接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17、A【答案解析】

A.乙醇和乙酸均易溶于水,无法用水鉴别,A正确;B.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比水密度小;乙醇易溶于水,无分层,可以鉴别,B错误;C.苯、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可以鉴别,C错误;D.溴水溶于水与水无分层,溴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可以鉴别,D错误;答案为A18、B【答案解析】A项,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中氯化氢溶于水后得到盐酸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中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B正确;C中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了酸之外还有酸式盐,所以C错误;D中导电性强的物质不一定是强电解质,还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导体,所以D错。19、A【答案解析】

A.海水晒盐剩下的苦卤中含有镁离子,在工业上,通常用熟石灰而不用NaOH作沉淀剂,故A选;B.粗盐中含有泥沙以及一些可溶性的杂质,所以可通过过滤除去杂质,然后再重结晶进行提纯,故B不选;C.向苦卤中通氯气是为了氧化溴离子为单质溴,故C不选;D.氯气把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之后,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溴,再在吸收塔中用二氧化硫将其还原吸收,达到富集的目的,故D不选。故选A。【答案点睛】工业生产要考虑成本,所以沉淀Mg2+时用Ca(OH)2而不用NaOH。富集的目的是使溴离子浓度增大,故先用Cl2氧化Br-,生成的Br2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在吸收塔中被SO2吸收,再次转变为Br-,此时Br-的浓度远大于苦卤中的Br-浓度,达到了富集的目的。20、C【答案解析】

A、若a=1时,一个电子层的原子最外层不能为3个电子;若a=2时,二个电子层,最外层为5个电子,X元素为N元素;若a=3时,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为7个电子,X元素为Cl元素;无论X为N元素还是Cl元素,其核内质子数均符合(2a2-1),A项正确;B、N2和Cl2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B项正确;C、若X为Cl元素,简单阴离子Cl-的M层的电子数没有达到2n2个,C项不正确;D、NaClO、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D项正确。答案选C。21、D【答案解析】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四种元素所在周期表位置,即Z为第三周期,推出Z为S,W为Cl,Y为O,X为N,然后进行分析;【题目详解】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四种元素所在周期表位置,即Z为第三周期,推出Z为S,W为Cl,Y为O,X为N,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即原子半径:S>Cl>N>O,故A错误;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即H2O的稳定性强于NH3,故B错误;C、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S不存在分子间氢键,即H2O的沸点高于H2S,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l的非金属性强于S,即HClO4的酸性强于H2SO4,故D正确;答案选D。【答案点睛】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一看电子层数,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相等,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三看电子数,电子层数相等,原子序数相同,半径随着电子数的增多而增大。22、C【答案解析】

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是溴苯和HBr,如果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没有HBr生成,故想要验证该反应是不是取代反应,只需要检验是否有HBr生成即可。题中使用了AgNO3溶液,则该溶液是想通过有AgBr生成来检验HBr,则A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Br2,以避免对HBr的检验产生干扰。【题目详解】A.Br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HB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HBr在A中被吸收,Br2进入到AgNO3溶液中并与AgNO3溶液反应,与实验的思路不符合,故A错误;B.HBr、Br2都能被NaOH溶液吸收,AgNO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C.Br2易溶于CCl4,HBr不溶于CCl4,故HBr可以进入到AgNO3溶液中并发生反应,生成AgBr沉淀,符合实验设计的思路,故C正确;D.HBr、Br2都会被NaI溶液吸收,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l2SO2H2SO4HClBaSO3BaSO4Cl2+SO2+2H2O===4H++SO42-+2Cl-【答案解析】

(1)由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且A、B和水反应的产物能与Ba(OH)2和AgNO3均产生沉淀,B能与Ba(OH)2产生沉淀,由此可知A为Cl2;B为SO2;A、B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B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SO2===BaSO3↓+H2O;含C、D的无色溶液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溶液D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故C为H2SO4;D为HCl;E为BaSO3;F为BaSO4。【答案点睛】熟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为: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等物质的量与水反应。结合后面沉淀现象,能推知由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24、第三周期,IIIA族Cu+2H++H2O2=Cu2++2H2O56L3Na2O2+6Fe2++6H2O=4Fe(OH)3+6Na++2Fe3+【答案解析】

A、W为短周期元素,且能形成2种液态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分别为2:1和1:1,推测两种液态化合物是水和过氧化氢,则A为氢元素,W为氧元素。再依据“A和D同主族”,推断元素D是钠元素;E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其族序数,且E在第三周期,所以E是铝元素;依据“质子数之和为39”判断B为碳元素。【题目详解】(1)元素铝在第三周期第IIIA族;(2)A2W2为过氧化氢,其电子式为:,注意氧与氧之间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3)过氧化氢在酸性介质下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在硫酸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4)DA为NaH,若将1molNaH和1molAl混合加入足量的水中,首先发生反应:NaH+H2O=NaOH+H2↑,此时1molNaH完全反应,生成氢气1mol,同时生成1molNaOH;接着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231mol1mol1.5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所以共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5mol,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2.5mol=56L;(5)淡黄色固体为过氧化钠,可将+2价铁离子氧化成+3价铁离子,注意题目明确指出没有气体生成,所以过氧化钠在该反应中只作氧化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a2O2+6Fe2++6H2O=4Fe(OH)3+6Na++2Fe3+。25、Cu2O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KSCNCAC①⑤③④②Fe2O3有8g、Cu2O有7.2g【答案解析】分析:(1)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依据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分析可知,加入过量浓硝酸,产生一种红棕色的气体,说明硝酸被还原,氧化铁无此性质,判断一定含有Cu2O,氧化亚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2)探究样品中氧化铁可以利用被酸溶解后的溶液中的铁离子性质设计检验;

(3)Fe2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Cu2O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铜,Cu能将Fe3+还原为Fe2+,Fe3+遇KSCN试剂时溶液变红色,Fe2+遇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剧此分析ABC情况;(4)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依据选项中生成氢气的物质性质和装置特点分析判断;

(5)依据装置图和实验目的分析判断,实验过程中,应先反应生成氢气,验纯后加热C处,反应后先熄灭C处酒精灯等到C处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防止生成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依据极值方法分析计算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化分析判断。详解:(1)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依据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分析可知,加入过量浓硝酸,产生一种红棕色的气体说明有还原硝酸的物质存在,氧化铁无此性质,判断一定含有Cu2O,氧化亚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正确答案为:Cu2O;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

(2)检验另一种物质氧化铁的存在,可以利用样品溶解于酸溶液中的铁离子现状设计实验验证: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显血红色,说明样品中含有Fe2O3,反之说明样品中不含有Fe2O3,正确答案为:KSCN;

(3)A、固体全部溶解,若固体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Cu生成,Cu恰好能将Fe3+还原为Fe2+,A选项错误;

B、固体若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会有Cu生成,Cu能将Fe3+还原为Fe2+,剩余铜,B选项错误;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因为Cu2O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SO4,而H2SO4不能溶解Cu,所以混合物中必须有Fe2O3存在,使其生成的Fe3+溶解产生的Cu,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和Cu2O,C选项正确;正确答案为:C;

(4)A.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A选项符合;B.稀硝酸和铁片反应不能生成氢气,B选项不符合;C.稀硫酸和锌片反应会生成氢气,C选项符合;D.浓硫酸和镁片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氢气,D选项不符合;正确答案为:AC;

(5)依据装置图分析,打开止水夹使装置A中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在装置C导气管处收集氢气进行验纯,当氢气纯净后,点燃C处酒精灯加热反应完全,实验结束先熄灭C处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至C处冷却再停止通氢气,实验操作步骤先①打开止水夹,⑤收集氢气并验纯,③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④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②关闭止水夹,正确答案为:①⑤③④②;

(6)假设样品全部参加反应,若实验前样品的质量为15.2克,实验后称得装置C中固体的质量为12.0克,则

若全部是氧化铁,反应为:Fe2O3+3H2=2Fe+3H2O

160

112

15.2g

10.64g

若全部是氧化亚铜反应为Cu2O+H2=2Cu+H2O

144

128g

15.2g13.5g

实验后称得装置C中固体的质量为12.0克,10.64g<12g<13.5g,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Fe2O3和Cu2O,假设Fe2O3为xmol,Cu2O为ymol,由混合物的质量守恒得:160x+144y=15.2g①,反应后固体质量:112x+128y=12g②,①,②联立解得:x=0.05mol,y=0.05mol,所以m(Fe2O3)=8g,m(Cu2O)=7.2g,正确答案:m(Fe2O3)=8g;m(Cu2O)=7.2g。26、MnO2+4HClMnCl4+2H2OMnCl4MnCl2+Cl2↑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答案解析】

(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呈弱碱性,MnO2与浓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呈浅棕色的MnCl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MnCl4+2H2O;答案:MnO2+4HClMnCl4+2H2O。(2)黄绿色气体为Cl2,是MnCl4分解生成的产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Cl4MnCl2+Cl2↑;答案:MnCl4MnCl2+Cl2↑;(3)实验Ⅳ中,分别增大c(H+)、c(Cl-)后,有氯气生成,故可得到结论:Ⅲ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对比ⅰ、ⅱ可得,开始生成氯气时,c(H+)7mol/L,而c(Cl-)10mol/L,因此增大c(H+)即可发生反应,所以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27、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D装置中的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对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测定有干扰能确定;如果碳元素的质量和氢元素的质量小于17.1g,则有氧元素C12H22O11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答案解析】

(1)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要通入过量O2使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2)C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D装置中的试剂是碱石灰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D装置中的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对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测定有干扰,因此该套装置需要改进,故答案为: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D装置中的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对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测定有干扰;(3)通过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氢的质量,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再根据A的质量判断是否有氧元素;故答案为:能确定,如果碳元素的质量和氢元素的质量小于17.1g,则有氧元素;(4)浓硫酸增重可知水的质量为9.9g,可计算出n(H2O)=9.9g18g/mol=0.55mol,n(H)=1.1mol,m(H)=1.1g;使碱石灰增重26.4g,可知二氧化碳质量为26.4g,n(C)=n(CO2)=26.4g44g/mol=0.6mol,m(C)=7.2g,m(C)+m(H)=8.31g,有机物的质量为17.1g,所以有机物中氧的质量为8.79g,n(O)=8.79g16g/mol=0.55mol,n(C):n(H):n(O)=0.6mol:1.1mol:0.55mol=12:22:11,即实验式为C12H22O11,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所以分子式也为C12H22O11,故答案为:C12H22(5)A可发生水解反应,1molA可水解生成2mol同分异构体,则A为蔗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其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