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1-2022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_第1页
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1-2022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_第2页
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1-2022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_第3页
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1-2022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_第4页
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1-2022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1s内和3~4s内的图像为直线,1~3s内的图像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s内电动汽车做匀速运动B.1~2s内电动汽车做加速运动C.2~3s内电动汽车做减速运动D.3~4s内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2.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4.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掉到了地面上,小明和小美同学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书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B.小明看到物理书是由于光在物理书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美看到物理书是由于光在物理书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小明和小美都能看到物理书,说明光路是可逆的D.小明和小美看到物理书都是由于光在物理书表面发生了漫反射5.一款5G手机的折叠屏由柔性发光二极管制成,其中制成发光二极管的材料是A.导体B.半导体C.超导体D.绝缘体6.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观察书本上相同的字,看到图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图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C.甲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7.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A.B.C.D.8.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医生让受试者通过平面镜来看身后的视力表,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米,则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A.1米B.2米C.3米D.4米二、多选题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升华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凝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下列操作正确的有()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将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液体中应该立刻读数B.用刻度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找到最小最亮的点即为焦点,没必要多次实验C.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横梁不平衡时不可调节平衡螺母D.用体温计测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三、填空题11.某物质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7min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沸点是___________。12.单位换算:0.5h=_____s;72km/h=_____m/s。13.一瓶未开启的饮料,从超市带到家中饮料密度将_____,喝掉一半剩余的密度将_____;一瓶压缩氧气,用掉一半瓶内剩余的密度将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如图所示,青岛市某滑雪场的冬天经常要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此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15.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然后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_____法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16.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角入射,则反射角为________如果入射角减小,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重15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19.(10分)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直径为8.0cm的纸锥,某次实验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照片中纸锥直径是0.40cm,A到G的长度为3.40cm,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1)为了测量纸锥从A下落到G的平均速度,请你根据照片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直径0.4cm,A到G3.40cm①把数据记录表格中的上面一行补充完整:②将测量或计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的下面一行中(平均速度的值保留一位小数);照片中A到G的长度______实际中A到G的时间纸锥的平均速度l/cmt/sv/(m•s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纸锥从A下落到G过程中,速度______(填字母);A.一直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先变大后保持不变(3)纸锥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填“>”“=”或“<”)在CD段的平均速度。五、计算题20.(6分)暑假里,小明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前往北京的研学旅行,他们乘坐G128次列车从镇江南站出发前往北京南站,该列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图所示。(1)求该列车从镇江南站出发到达德州东站所用的时间为多少小时;(2)己知镇江南站到南京南站的运行里程为69km,求列车此段行程经历多少小时,并求出列车该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如下图所示,己知列车总长约为200m,途中以216km的速度匀速通过全长约2800米的“西渴马一号”隧道,求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秒。21.(6分)从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的G6543次高铁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试求:(1)G6543次动车组由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分钟?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一辆长约430米的该高铁动车组,在从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运行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羊台山隧道”,隧道全长3.32公里,若以上面的平均速度运行,全车经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多少分钟?项目广州南虎门深圳北香港西九龙到站时间15:4216:0116:22发车时间15:2515:4416:04里程km066.5102.0142.5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由图像可知0~1s内,物体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1s~2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大,做加速运动,故B正确;C.2s~3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大,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3s~4s内,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B。2、A【解析】A..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和大小,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3、C【解析】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C、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海底反射回来,记录收到回波的时间,再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海底的深度,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慢,故D错.故选C.4、D【详解】A.物理教材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线,故A错误;BD.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B错误,D正确;C.小明和小美都能看到物理书,是光的反射现象,不能说明光路是可逆的,故C错误。故选D。5、B【详解】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制成的,超导体主要特点是无电阻,绝缘体不导电不可用于折叠屏.6、D【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详解】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即两图的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A项正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B.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则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项正确,故B项不符合题意;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C项正确,故C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D项错误,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7、B【详解】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使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A.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故A错误;B.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B符合题意;C.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和烛焰在同一侧了,故C误;D.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大于20cm,故D错误。故选B。8、B【详解】已知视力表距平面镜3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已知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则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故B符合题意.二、多选题9、AB【详解】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比饮料温度低,冰块吸收热量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灯泡钨丝变细是一部分钨丝吸收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B正确;C.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湿衣服里的水吸收热量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蒸发)现象,故C错误;D.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温度很高,遇冷放热凝结成了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B。10、BCD【详解】A.温度计读数时,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A错误;B.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找到最小最亮的点为焦点,不用多次实验,故B正确;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C正确;D.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D正确。故选BCD。三、填空题11、晶体固液共存100℃【详解】[1]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0℃),故该物质是晶体。[2]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第10min时熔化结束,故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由图像知,该物质的沸点为100℃。12、180020【详解】[1]时间单位的换算0.5h=0.5×3600s=1800s[2]速度单位的换算72km/h=m/s=20m/s13、不变不变变小【详解】[1]一瓶未开启的饮料,从超市带到家中,物质质量和体积没有改变,所以饮料密度将不变;[2]喝掉一半后余下半瓶,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物质不变,所以密度不变;[3]一只钢瓶内储存有压缩气体,用掉一半,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减小,但体积不变,根据公式可得,瓶内气体的密度将变小。14、凝固放热【详解】[1]由题意可知,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凝固成小冰晶;[2]水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15、汽化压缩体积【详解】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过程,所以向外拉动活塞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汽化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压缩了体积,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6、【解析】(1)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40°.角入射,则入射角为90°-50°=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2)如果入射角减小夹角为60°.,则反射角也减小1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等于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18、【详解】过物体A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标明重力G的大小为15N,如图所示:19、从A到G实际下落的高度h/m3.400.681.50.45C<【详解】(1)[1]知道照片中A到G的长度,从A到G实际下落的高度。[2][3]制作了一个直径为8.0cm的纸锥,照片中纸锥的直径为0.40cm,实际直径与照片直径的比为20,即实际直径是照片直径的20倍;由题知照片中A到G的长度l为3.40cm,从A到G实际下落的高度h为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