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藤野先生鲁迅(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植树的牧羊人》《邓稼先》《回忆鲁迅先生》
一篇小说,是在用文学笔法写人。
一篇评传,是在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人。?四项学习任务:01自读课文,交流分享02积累“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标致”“绯红”等词语03概括事件,品读细节,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04领悟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态度。阅读积累,交流分享1.默读课文,圈点你认为好的句子和词语,与同学们交流分享。限时8分钟,分享
2.根据课文,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词语,并反复朗读这些句子。熟读几遍之后,同学之间相互回答。
(1)上野的(
)烂漫的季节,望去确也像(
)的轻云。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
)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
)极了。
(3)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
),爱国青年也愤然。
(5)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6)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
)信去。(7)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
),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8)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
)了。
(9)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10)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
)”之流所(
)的文字。
2.根据课文,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词语,并反复朗读这些句子。熟读几遍之后,同学之间相互回答。
(1)上野的(
)烂漫的季节,望去确也像(
)的轻云。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
)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
)极了。
(3)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
),爱国青年也愤然。
(5)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6)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
)信去。(7)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
),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8)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
)了。
(9)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10)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
)”之流所(
)的文字。樱花绯红油光可鉴宛如标致挟不逊诘责匿名凄然杳无消息教诲瞥见抑扬顿挫正人君子深恶痛疾概括事件,品析细节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圈出描写藤野先生的关键段落,看看作者写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从语言细节上,你感受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和性格特点。限时8分钟,思考藤野先生添改讲义“每一星期”(频率高);“从头到末”“都”“不但……也……”“一一订正”(范围广);“许多”(数量多);“添改”“增加”“订正”(方法多);“一直继续”(时间长)。概括事件语言细节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伟大品质藤野先生纠正解剖图陈述现状——肯定安慰——指出事实——提出要求,“要全照着”,表明藤野先生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学生,特别讲原则。概括事件语言细节在教学上循序善诱、严格要求。伟大品质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又”(频率高);“很高兴”“极有抑扬的声调”(热情);“很担心”“怕你”(程度深);“现在总算”(时间长)。概括事件语言细节对教学充满热情,真诚关心学生。伟大品质藤野先生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听说”“问我”“看一看”(求实精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专业志趣)概括事件语言细节富有求实精神和专业志趣。伟大品质概括事件,品析细节
3.小结。(1)概括事件,要找到关键动词,并用“陈述对象+陈述内容”的格式表达。(2)品析人物形象,要从细品语言细节开始。
“最使我感激”,“我”敬重他,怀念他,学习他。研读结尾,体悟情感
提问:文章标题是《藤野先生》,那么,在“我”的眼中藤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对他又怀着怎样的情感呢?“我”的这些情感表现在哪些事件上?
请到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寻找答案。限时5分钟藤野先生情感事件“伟大”的老师,“给我鼓励”的老师。收藏讲义、悬挂照相、继续写作。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初读课文的心得,并结合关键句积累了词语,在概括事件、研读细节中理解了藤野先生的伟大品质,知晓了鲁迅先生为什么感激藤野先生,也感受到了文章“纪实写人”的特点。
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它的纪实性和“人物通讯”“传记”不同,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文章中还有一个“我”存在。
那么,这篇文章又写了“我”的哪些事呢?除了表现“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外,还表现了“我”的哪些情感呢?6藤野先生鲁迅(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四项学习任务:01自读课文,交流分享02积累“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标致”“绯红”等词语03概括事件,品读细节,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04领悟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态度。已完成的四项学习任务:01交流了初读课文的心得02结合关键句积累了词语03概括了描写藤野先生的关键事件,品读了语言细节,提炼了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04体悟了“我”读藤野先生的情感态度复习导入
回忆性散文,是站在“我”的视角回忆和“我”相关联的人和事。
这篇文章除了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外,还写了“我”的哪些经历和哪些事呢?在这些事当中,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又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呢?概括事件,分析文体特点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第01-02自然段)“我”
(第03-04自然段)“我”
(第05自然段)“我”
(第06-10自然段)“我”
(第11-15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16-19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20-22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23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24-28自然段)“我”
(第29-31自然段)“我”
(第32-35自然段)“我”
(第36-38自然段)“我”
概括事件,分析文体特点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第01-02自然段)“我”
(第03-04自然段)“我”
(第05自然段)“我”
(第06-10自然段)“我”
(第11-15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16-19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20-22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23自然段)
藤野先生
(第24-28自然段)“我”
(第29-31自然段)“我”
(第32-35自然段)“我”
(第36-38自然段)“我”
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记下了去仙台途中的两个地名。在仙台颇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帮“我”添改讲义。帮“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遭遇“匿名信”事件。经历“看电影”事件。与藤野先生惜别。对藤野先生的别后思念。概括事件,分析文体特点
2.根据以下概括,以及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回忆性散文的特点。(1)所写的事件是“我”所经历的,是真实的、典型的。(2)注重细节描写。(3)既写了回忆对象的事件,也写了回忆者的经历,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即回忆对象与回忆者交织在一起。(4)站在现在回忆过去的事情的角度,以写过去为主,但也会写现在的事情,即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阅读写“我”的部分,理解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情感。限时8分钟,理解
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表明这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则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弱国”和“低能儿”之间并不能构成因果关系,这句话是在模拟“爱国青年”的语气,说的是反话,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和讽刺。
“我”的心始终与多难的祖国和同胞在一起,影片的内容牵动着“我”的心,因此,当“我”听到“万岁”的欢呼声时,内心会受到极大刺激,感受到极大的阵痛,所以听得特别刺耳。
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
2.通过以上分析,你发现作者“写藤野先生”与“写其他人物和事件”,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写藤野先生:写其他人物和事件:
充满崇敬和热情,描写时注意细节刻画,语言质朴。冷峻、犀利、辛辣,常用反语,充满讽刺。
提问:文章标题是《藤野先生》,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我”的其他经历和见闻?回看全文,理解叙事特点
(1)从情节发展看,“我”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离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我”遭遇“匿名信”事件从反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经历“看电影”事件是“我”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2)从情感关系看,“我”对其他事件的厌恶、愤慨、深恶痛疾,都有效衬托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以及“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正因为有了这种种遭遇、不平和愤慨,藤野先生给予“我”的关心才显得更为可贵。(3)从文章体裁看,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将“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的经历”交织着写,通常是两条线索并进,即既写回忆对象,也写回忆者自身。从情节发展看,从情感关系看,从文章体裁看,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重读《植树的牧羊人》《皇帝的新装》《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叶圣陶二三事》,选取文中的语言细节描写,说说这几篇文章在写人上有哪些不同。2.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尝试着给鲁迅笔下的老师各写一篇小传。课后作业6藤野先生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新课导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鲁迅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让鲁迅如此感念呢?整体感知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决定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26年8月,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写作背景烂熳()绯红()宛如()发髻()驿站()芋梗()解剖()挟着()
扒手()订正()畸形()
不逊()匿名()诘责()
瞥见()油光可鉴()杳无消息()抑扬顿挫()深恶痛绝()mànjìpáfēijīpōupiēyǎowǎnxùnnìjiéjiànyùɡěnɡyìxiédìnɡcuòwù现写作“烂漫”。字词积累绯(绯红)fēifěipái徘(徘徊)诽(诽谤)绯红:鲜红。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诘责:责问。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大家能分清图片上哪个是鲁迅,哪个是藤野先生吗?文中是怎样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的?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藤野先生鲁迅初读感知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评价一下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严谨尊重他人富有人情味有探究求实的精神再读课文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回答问题:找出文章中写到了哪些地点。文章围绕藤野先生写了哪几件事?试着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简述各部分大意。1.找出文章中写到了哪些地点。东京、仙台、北京本文是按“东京→仙台→北京”的地点转换顺序行文的,着重记述了“我”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的见闻和感受。2.文章围绕藤野先生写了哪几件事?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告别藤野先生了解女人裹脚3.试着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简述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5段):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以声传情读对“清国留学生”装束的描述时要用嘲讽的口吻。读“日暮里”与“水户”处要流露出深沉而忧虑的感情。读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之处要表现出对藤野先生的敬意。读“匿名信事件”与“看电影事件”时要表现出强烈的愤慨。读“告别”部分要表现出不得不惜别的师生深情。朗读提示第2课时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内容,初步了解了藤野先生的大致形象以及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几件事。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文本,进一步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理解作者在特定时期的情感,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以事知人选择文章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事,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不拘小节、比较随性、生活简朴、治学严谨。认真敬业、平等待人、真正的教育者的胸襟、没有民族偏见。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和蔼可亲、严而有道。关注学生、热情诚恳。有探究求实的精神。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是否有跑题之嫌?大背景:日本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役后,国富兵强,青年受的是军国主义教育,有一种民族狂热,在他们眼中,那时的中国是弱国。小背景:在仙台医专中,有些人认为中国人笨,是低能儿,学西洋医学不可能及格,他们不能容忍一个中国人学习成绩在一百多名日本学生中居中,因此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中国学生心生不满。资料助读这两个事件中虽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但是通过日本学生会干事的言行反衬出了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藤野先生作为教师,对“弱国”的学生没有歧视和偏见,而是表现出热情和关心,他是正直善良的,他的这种品质难能可贵。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品味语言“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原句)“我叫藤野严九郎……”(改句)改句看起来更合常理。你们怎么看?原句比较口语化,能体现出藤野先生随和的性格特点。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一个“便”字,写出了藤野先生修改讲义的速度之快。作者用词特别讲究,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句中加点的词。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都……也都……”表明藤野先生修改得非常仔细,不仅涉及医学知识的修改,还涉及日语语法错误的修改,实在令人感动。“一一”“一直”,表明藤野先生的修改是细致入微的,而且持续的时间非常长。这些词语的运用,不夸张,不华丽,却非常深刻地表现出老师的严谨、细心、真诚。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总算”一词,写尽了藤野先生对“我”的担忧和关心。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原文)“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改文)原句语言啰唆,改句更简明得体。你们怎么理解?原句中“你看”是用商量的语气和鲁迅对话。“——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破折号后面的语言,表示对鲁迅移动血管位置的真实内心的理解,但委婉中又不失坚定的力量:对学术不讲究美感,要尊重事实。改句很直接,有命令的口吻。商量的语气鲁迅尚且“还不服气”,改句更易让人产生抵触心理和对抗情绪。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试分析这段话的含义。清政府派遣这些留学生去国外留学,目的是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报效国家,然而实际上他们在国外不学无术,忘记了自身使命和肩上的责任。作者在描写完留学生的这些丑态之后,采用了反语的手法,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实在标致极了”,仿佛是压抑不住的火山爆发,极尽讽刺之能事,酣发鄙夷、憎恶之胸臆。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反语的手法,暗讽“清国留学生”们的丑态,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作者称日俄战争时的日本学生为“爱国青年”,说自己国内的论敌为“正人君子”,都是运用反语进行嘲讽。又如说日本对医学的翻译“并不比中国早”,说日本青年虽抗议托尔斯泰引用《新约》中的话,但他们“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都是话里有话,含义无穷的。透过事件看人物性格,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往往把人物放到特定的事件中去。片段精读精读第1—5段,思考“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2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牛津译林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床上用品行业人才培养与交流合同3篇
- 2025年教科新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深圳房地产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投资退出合同3篇
- 2025版巡游出租车特许经营合同书3篇
- 电缆挤塑操作手册
- 浙江宁波鄞州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IATF16949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MOOC】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能训练与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劳务派遣公司员工考核方案
- 基础生态学-7种内种间关系
- 2024年光伏农田出租合同范本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3讲 阻燃基本理论
- 2024-2030年中国黄鳝市市场供需现状与营销渠道分析报告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