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苏州园林》教学案例(通用15篇)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篇1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特点。
二揣摩语言的精确 性。
教学设想:
一通过引导同学抓重点语句,整体感知课文也许内容;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揣摩语言,深化阅读课文,达到教学目的。
二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抓住重点语句,整体感知课文也许内容。
二理清全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感知课文内容,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
详细方法:同学预备读书。老师提出要求:读完课文后,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说明]同学不肯定很快就能够抓准,假如真是这样,可以先带着他们简洁分析一下每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完成开头提出的要求就简单做到了。
二分析《苏州园林》结构上的特点,深化理解课文内容。
详细方法:
1.同学快读2到7段,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看看这六段之间的关系。要求先在笔记本上写出提纲。
明确: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协作,讲究花草树木的衬托,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概括下文的分项说明。第3到7段分别对四个讲究做详细说明。
[说明]引导同学留意文章结构之间的总分关系,写提纲,是为了培育同学学习中动手的习惯。在分析段与段的关系时,第6段与第7段之间的关系要引导同学仔细看一看:这两段都是从巡游者的角度写的。第6段的开头写道“必定会留意到……”,第7段的开头写“必定也不会忽视……”,段与段之间联系得紧密,不好分开。
2.读一读8、9段的内容,看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8段介绍苏州园林的门、窗在雕镂琢磨上的特点;第9段说明建筑物的颜色,也是构成图画美的一个条件。
[说明]全面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快速流览一遍全文,说一说全文紧紧抓住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哪一点来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明确:图画美。全文从“无论使巡游者……”开头,始终文章末共有10次提到“图画”,始终强调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特点。
[说明]这一步工作完成后,同学对全文的内容基本上把握住了。但是,做好这一步,老师要耐心。同学或许不能一下达到老师期盼的答案,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再看一看表述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句子和每段的内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去分析思索。
其次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解课文语言,培育语言感受力量。
二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精确 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
详细方法;出示下列语句(有条件的可用投影),请同学将画线的语句换一种说法表达,但是不能转变原义。
(1)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巡游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假如支配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明确:(1)一生中见过很多山水风景,心中早已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2)决不相同。
[说明]这是变换一种方法解释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阅读力量的基础。
二体会词语运用的精确 性。
详细方法:打开课本,完成课后练习三。可独立做,也可以两个人一组。要求尽可能说出所选答案的理由。
明确:第1题(鉴赏)。所给的四个词语,除了“玩赏”以外,其它三个词语在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是,依据上一句“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的意思,就只能选择“鉴赏”了,由于这个词中还含有鉴别比较的意思。第2题先(艺术)后(技术)。这一句强调的是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艺术性。“不仅”说明“堆叠”假山还是要有技术的,没有技术作保障,艺术效果是难以产生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用词是多么精确 。第3题先(图案)后(美术)。第4题(依傍)。第5题(忽视)。[说明]课上做这个练习时,不必全做。老师备课时选择2~3道题就行了,但是尽量能够引导同学简洁说一说选词的理由,要知其也许。
三理解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
详细方法:先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表达效果为何不相同(可利用投影);再从课文中找出三个同样的例子。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至于池沼,全引用活水。
明确:(1)句用“大多”来说明比较客观,是仅在自己了解到的状况内介绍苏州园林的,不排解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状况;而(2)句用“全”就太肯定,假如没有一处一处的考察,不宜这样说。从这个句子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正确恰当使用修饰限制性词语,可以更精确 的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
课文中的例子有: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支配桥梁。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用彩绘。
明确:由于对所说明的状况了解把握得全面、精确 ,在说明事物的范围、程度等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往往”“大多”一类留有余地的词语了,如:“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这两句里的“都”“可决不”表意确定,不模糊,同样是精确 的表达。
[说明]正确使用修饰限制性词语,是说明文语言精确 性的一种体现。阅读中,揣摩具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比较,不失为一种便利的方法。
四落实本课需要把握的词语。
详细方法;用出示下面的词语,要求同学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能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鉴赏轩榭衬托因地制宜对称邱壑嶙峋自出心裁
模样镂空琢磨别具匠心斟酌诸如此类
[说明]这些词语最好能在教学进程中视详细状况出示,那样效果更好。词语的把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不断地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全文的结构提纲。
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七。
[说明]由于有的练习随着教学过程已经做了,所以作业重点在对全文内容的进一步把握和理解语言上,最终达到本单元和本课的教学目的。
附课后练习一、四、五、七题及参考答案
一本文的结构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按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并举例谈谈总说和分说的全都性。
[参考答案]
2.假山的堆叠,或重峦叠嶂,或几座小山。协作着竹子花木,使巡游者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池沼,大多是活水,总是凹凸屈曲,任其自然,或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些花草,目的在使它取得一幅画的效果。
3.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如凹凸树的协作,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协作,季节不同的花的协作,栽种藤萝,不栽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等。
4.留意花墙和廊子的“隔”和“界”的作用。
5.留意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
6.留意门、窗的雕镂琢磨和图案美。
7.留意园林的颜色美。
从1~7,每一项分说都紧扣“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这一总说。如“2”“取得一幅画的效果”,“3”也着眼在画意,“5”留意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等等,都是总说和分说全都性的例子。
四课文中有不少概括性的句子,如“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这是一句概括性的语言,它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它是全文的中心,是一个对苏州园林的总体熟悉。“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也是概括性的语言,它概括了假山的艺术特点。揣摩这些概括性的句子,并从课文中再找出一两句来。
[参考答案]
概括性的句子有:(1)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留意图画美。(2)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五“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这句话精练而形象,它写出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这样富有画意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不少,试找出几个例子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
例一: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巡游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出藤萝花的高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例二: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墙上的爬山虎、蔷薇、木香,墙下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各个都是一幅幅画面。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篇2
孟永刚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精确 、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同学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同学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会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教学要点、难点:
1、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精确 、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步骤和实施
一、导入课文:
(修路的联想)同学们是否了解近几天苏州城交通不太顺畅、空气轻度污染的缘由?
明确:到处修路,到处施工,整个苏城像个大工地……
(世遗会的思索)1如此大兴土木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城市的急剧膨胀、明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
2、世遗会为什么被选在苏州召开,作为苏州市民你有何感想?
(视频资料的播放)带着问题看《苏园六记》的开头片段)
明确: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傲慢。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今日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
二、讲析
(一)把握全文结构(苏园特征)
1、(幻灯显示2课题、及英文)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闻名语文训练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始终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识,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化的讨论。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TheClassicalGardensofSuzhou(苏州古典园林)
2、(解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观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说明。
3(范读开头两段,幻灯展现3-6)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⑴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⑵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打算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⑶(他山之石)各地园林都有自己的特色,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瓜州于园的设计风格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⑷(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
⑸(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善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协作,讲究花草树木的衬托,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二)课件显示图片观赏(幻灯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观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同学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非常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或庭院幽深……倏忽间好像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善、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认真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详细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⑵和邻座争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根据什么挨次,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协作、衬托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全都,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协作”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衬托”。“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遣词很精确 ,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索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运用比较和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熟悉。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仆人造假山和池沼的缘由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临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制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协作上说明白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白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纳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仆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胜利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仆人的细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支配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支配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凹凸屈曲,任其自然.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留意些什么?
留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衬托,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其次、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凹凸树俯仰生姿,相互衬托;一是依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支配“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开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欣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学问,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原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到处完善了吗?苏州园林大处非常讲究,是“一幅完善的图画”,小处也“不行忽视”,更进一步说明白苏州园林的“到处入画”。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留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到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奇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善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善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巡游者的角度来谈)
2、巡游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欣赏角度和欣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孤独 ”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爱哪句?(链接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看网上论坛帖子)
4、(供应相关网站)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许多许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专心去品尝、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四、提高和延长(代作业)
1、古木深深,绿荫如盖是惠荫园水假山的又一特色:花木的栽培按春花、夏荫、秋果、冬阳的景观效果布置;山顶轩外曾有一棵盘根错节、势若虬龙的大紫藤树,上面密密匝匝的藤萝,掩盖在屋子四周。春来紫藤花怒放,就像一串串悬垂着的紫色缨络……
以以上段落的内容为蓝本,结合所学自己编写几道题目。
2、给以下四幅图各起个好听的名字,选取你最宠爱的一幅写上一段美文。(蕉窗听雨、晚意金秋、苏园冬韵、深院幽庭)
3、我们一学校就是极富吴文化韵味和苏园风格的姑苏名校,课后各小组结合学校的园林资源写个调查报告,介绍惠荫花园一学校。
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孟永刚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篇3
教学目标
1,领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
2,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精确 性。
4,把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说明文概括说明白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请大家先看一段苏州园林的影片。
二、重点字、词、句
(1)字音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
丘壑(hè)嶙峋(línxún)
镂空(lòu)蔷薇(qiánú)松柏(bǎi)
d斟酌(zhēn)一幅画(fù)
对称(chèn)阑干(lán)
二、没有错别字的是()
a败笔扩散玲珑盘屈嶙峋
b堆叠闲适衬托自出心材
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
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
三、形声字的形旁位置完全相同的是()
a眼据桥沼
b河秋嶙鸭
c莲剪览景
d间阅园栽
四、黑体字字义解释有误的是()
a别具匠心(另外)
b镂空(雕刻)
c败笔(破旧)
d因地制宜(依据)
五、依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是()
1谁假如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3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胜利的园林当然()不同。
4假如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a观赏榜样个各插
b欣赏模范个个栽
c欣赏代表各个种
d鉴赏标本各各补
六、句中有反义词的是()
a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凹凸屈曲任其自然。
b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c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d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七、画横线词语含有贬义的是()
a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b假如支配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c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协作,引起人们宁静闲适的感觉。
d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八、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善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孤独 。
孤独 ——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协作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九、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是()
a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b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似乎有意避开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c巡游者必定也不会忽视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留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扩散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假如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者几棵芭蕉。
d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十、属于生动说明的句子是()
a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好像设计者和匠师们全都追求的是: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
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c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和睡莲开放。巡游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d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十一、按合理的挨次排列下列句子,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a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美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c摄影家挺喜爱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足的照片。
d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十二、指出并改正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
1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肯定要严厉 处理商品乱涨价的现象。
3他想,自己有双聪慧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4我们老师工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同学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阅读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孤独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由于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巡游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a①ㄧ②③ㄧ④⑤⑥
b①ㄧ②③④‖⑤⑥
c①ㄧ②③‖④ㄧ⑤⑥
d①ㄧ②③‖④⑤⑥
3这段文字的说明挨次是()。
a从整体到部分b从主要到次要
c从概括到详细d从缘由到结果
4本段中以苏州园林与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说明白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________。
6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________。
7文中加黑词“多种”用得精确 ,简要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胜利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好像设计者和匠师们全都追求的是: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协作,讲究花草树木的衬托,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善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巡游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果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巡游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设计者和匠师们修建胜利的园林各各不同。
b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c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全都追求。
d苏州园林一切都要为构成完善的图画而存在。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b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
c他们唯愿巡游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d苏州园林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3这段文字可分为三层,请在原文中用“‖”标出层次,并写出层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结构形式是()
a总──分b总──分──总c分──总
5这段文字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它们排列的挨次是()
a从概括到详细b从整体到部分
c从主要到次要d从缘由到结果
7文中加黑词“一切”“都”“决不”用得精确 ,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c
二、d
三、a
四、c
五、d
六、a
七、b
八、1指具有可供观摩、讨论、取法价值的样板。
2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
3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
4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九、b
十、c
十一、b、d、a、c
十二、1主语“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事迹”说的是什么事,宾语“我们学习的榜样”说的是什么人学习的榜样,主语和宾语不能搭配。可以改为“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可以改为“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2动词“处理”和宾语中心语“现象”不能搭配,应把“现象”改为“问题”。
3“手”的定语是“聪慧能干”,其中“聪慧”不能用来修饰“手”,应当谓语中心语是“接待”,宾语中心语是“来访和来信”,只有“来访”能和谓语“接待”搭配。可以改为“我们老师工作很忙,经常会收到很多同学家长的来信,接待很多同学家长的来访”。
.、1①。2d。3c。
4外国花园苏州园林的民族特色。
5谈论。指出了苏州园林将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栽种的作用。
6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古藤枝蔓的模样和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7说明白苏州园林所栽种的花时不同的花树种类之多,这样才能收到“一年四季不感到孤独 ”的效果。
十四、1b2b
3(1)“……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概括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介绍体现这一特点的四个方面。
(3)“他们唯愿……。”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成果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4b
5打比方。
6c
7非常精确 的表示了苏州园林全部如此构成图画美,而绝无例外的状况。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篇14
作业导航
1.多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2.揣摩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精确 性
3.把握文中的一些说明方法
一、基础部分
1.下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轩榭(xuān)池沼(zhāo)丘壑(hè)
b.嶙峋(xún)镂空(lòu)阑干(lán)
c.重峦叠嶂(zhànɡ)摄影(niè)玲珑(línɡ)
d.鉴赏(jiàn)蔷薇(qiánɡ)称心(chènɡ)
2.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a.因地制宜布局衬托
b.自出心裁阅厉漫延
c.珠光宝气欢悦败笔
d.雕镂琢磨别具匠心阅兵式
填空
3.《苏州园林》的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代________________,闻名________________。
4.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好像设计者和匠师们全都追求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
5.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摄影家挺喜爱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足的照片。()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11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孤独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由于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巡游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6.第①句中“着眼在画意”的意思是()
a.重视图画的意味b.从图画的意境上考虑
c.观看画面的意趣d.把眼光放在表现肯定的情调上
7.文中的“孤独 ”,原意是“孤独冷清”,这里是________________之意。
8.对“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孤独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谈论,点出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b.是说明,告知这样设计的艺术目的
c.是叙述,表明这样设计的艺术感受d.是描写,体现这样设计的艺术魅力
9.这节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加横线句运用了谈论的表达方式,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它的理解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本段文字的正确划分是()
二、提高部分
阅读短文,完成12~18题。
云水洞
①北京周口店西20余里,有一座上方山。②在山影林间,掩映着一簇规模浩大的庙宇——兜率寺。③在这座古刹西南方3千米的山腰上,有一个深邃的.,名曰云水洞。④这是一座规模很大,奇特特别的“地下深洞”,人称“地下宫殿”。⑤云水洞深600余米,由七个厅堂和一个150米长的入洞通道组成。⑥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⑦从厅顶垂下来的石乳和与此相对的地面石笋,玉肌冰肤,千姿百态,难以名状。⑧有的像十八罗汉,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状物,有的貌人,无不惟妙惟肖,各尽其妙。⑨洞中一厅、三厅各有一泉,曰黑龙、白龙,水清洌,可饮。⑩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11原来,这是石灰岩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别地形。○12据讨论认为,在过去地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上方山地区气候湿热,地下潜水在石灰岩的裂隙中缓缓移动,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云水洞的雏形。○13再加上后来地壳上升,洞体在溶蚀中不断扩大,便形成了今日规模的云水洞。
12.云水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⑤句中“600余米”详细说明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这一说明方法,意在说明____________。
15.选文⑦~⑨句运用生动的说明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11~○13句介绍了云水洞的什么内容?
17.⑩句“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
三、试一试
19.德国诗人海涅是一个犹太人,经常遭到无礼的攻击。在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觉一个岛屿,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海涅如何回答才力量敌万钧,骂得痛快淋漓?
参考答案:
一、1.b(a.zhǎo;c.shè;d.chèn)
2.b(“厉”应为“历”)
3.叶圣陶作家训练家
4.略
5.(1)作比较(2)举例子(3)打比方
6.b
7.空旷单调
8.a
9.①句
10.强调巡游者面对这种成就所产生的开心感觉
11.b
二、12.规模很大,奇特特别
13..深邃
14.列数字云水洞规模很大
15.云水洞奇特特别
16.云水洞景观的成因。
17.承上启下
18.“均”,都,表毫无例外。“余”,多。这两词说明白大厅之高,用语非常精确 。
三、19.只有你和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篇15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精确 、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同学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同学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会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教学要点、难点:
1、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精确 、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步骤和实施
一、导入课文:
(修路的联想)同学们是否了解近几天苏州城交通不太顺畅、空气轻度污染的缘由?
明确:到处修路,到处施工,整个苏城像个大工地……
(世遗会的思索)1如此大兴土木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城市的急剧膨胀、明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
2、世遗会为什么被选在苏州召开,作为苏州市民你有何感想?
(视频资料的播放)带着问题看《苏园六记》的开头片段)
明确: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傲慢。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今日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
二、讲析
(一)把握全文结构(苏园特征)
1、(幻灯显示2课题、及英文)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闻名语文训练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始终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识,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化的讨论。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theclassicalgardensofsuzhou(苏州古典园林)
2、(解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观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说明。
3(范读开头两段,幻灯展现3-6)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⑴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⑵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打算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⑶(他山之石)各地园林都有自己的特色,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瓜州于园的设计风格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⑷(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
⑸(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善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协作,讲究花草树木的衬托,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二)课件显示图片观赏(幻灯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观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同学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非常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或庭院幽深……倏忽间好像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善、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认真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详细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⑵和邻座争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根据什么挨次,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协作、衬托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全都,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协作”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衬托”。“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遣词很精确 ,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索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运用比较和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 门店管理和导购技巧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浙江树人学院《建筑专项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德语口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新闻写作兴趣小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25年高三物理试题一轮复习典型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5届高三下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CJJ89-201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 《包装结构设计》完整课件
- 股权转让通知函协议书
- 抽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 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公众版)
- 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危大安全管理措施
- 从电影《第二十条》中学习刑法
- 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2024年)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指南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