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

单元概览:戊戌变法一、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二、维新运动的兴起三、百日维新四、戊戌政变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内容结果和影响单元概览:戊戌变法一、甲午战争后民族二、维新运动的兴起三第1课

戊戌变法的背景第1课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1、民族危机的加深2、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1、民族危机的加深2、清朝割地赔款通商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使列强深入中国内地,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商品使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1、《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开设工厂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控朝便利日本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割地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了人民的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政治:直接割占领土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经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变化以商品输出为主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变化以商品输出为主商品输出:资本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争做中国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工厂银行

列强通过对资本输出,加强对中国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加深。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争做中国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工厂(1)、争做中国债主白银7亿两偿还本息白银3亿两共计453636年限4﹒5厘5厘4厘年息1600万英镑1600万英镑4亿法郎借款额英、德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俄、法银行团债主1898年1896年1895年时间以海关税款为抵押允许参与海关管理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以海关关税为担保以内地税收做抵押由外国人控制海关附带条件控制中国海关和财政,从经济上掠夺中国;进一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政治奴役性)

(1)、争做中国债主白银7亿两偿还本息白银3亿两共计国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俄国1530英里德国720英里比利时650英里法国420英里美国300英里(2)、修筑铁路(截至1898年11月)控制铁路沿线土地和资源,经济军事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国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俄国15

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麻哈金矿的开采权。

英国夺取了四川全省和山西以及河南的矿产开采权,还夺取了热河朝阳煤矿的开采权。

俄国夺得中东铁路及其支路沿线的矿产开采权外,还攫取了新疆全省金矿的开采权;

法国取得了四川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金矿的开采权;

德国取得了山东各地矿产的开采权。

——选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3)、开采矿山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矿的开行业名称行业数量投资量的顺序矿业32家英国水电19家日本纺织16家德国食品39家俄国机器造船7家资金合计1﹒3亿元共计136家(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4)、开设工厂和银行强占中国市场,打击中国民族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行业名称行业数量投资量的顺序矿业32家英国水电19家日本纺织政治上:列强瓜分中国方式: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政治上:列强瓜分中国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福建台湾和澎湖列岛日本长江流域“新界”和威海卫英国两广和云南广州湾法国长城北和新疆旅顺和大连俄国山东胶州湾德国势力范围租借地或割占地国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福建台湾和澎湖列岛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京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根本目的):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维护美国在华利益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根本目的):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阅读课文概述:1、甲午战争后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出现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赔款、天灾等所引发的财政危机3)清政府改革措施不力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结果: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统治危机加剧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阅读课文概述:1)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清政府的统治1、原因(1)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3)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表现

商办企业增多,投资总额增长,出现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原因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表现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轻工业为主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什么特点?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材料二: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北京的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革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甲午战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甲午战后随着民族资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代表人物:(4)评价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器物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于实践。王韬、郑观应、薛福成(3)主要主张:(1)出现时间: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四、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代表人物:(4)评价体现了资产阶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及传播(1)康有为

主要著作:思想主张:思想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或(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及传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问题1:“学思之窗”问题:

问题2:康有为为什么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1、历史原因: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借孔子的权威减少改革阻力。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软弱性、妥协性)利: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弊:资产阶级改良派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问题1:“学思之窗”问题:1、历史原因:封建正统思想根(2)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人物地点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共同主张上海湖南天津《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时务报》《国闻报》1变法图强2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4发展近代工业“冲决君主之网罗”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思想观念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人物地点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探究:比较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的异同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探究:上书:著书立说:创办报刊:翻译书籍:成立团体:创办学堂:“公车上书”等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变法通议》、《仁学》等《中外纪闻》、《时务报》等;《天演论》等强学会等时务学堂等4、维新运动兴起的影响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形成局面3、

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方式上书:“公车上书”等《中外纪闻》、《时务报》等;4、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四、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人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因李鸿章名声太臭,被康有为拒绝。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层都受其影响。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孙家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

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2、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变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①攫取高额回扣利息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④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AD【课堂练习】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2、甲午中3、关于势力范围,理解正确的是:某国在该地区

A.实行军事占领,并入版图B.扶植傀儡政权,实行间接统治C.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特权D.享有优惠关税和治外法权CC4、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主要是由于它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A.充足资金B.先进技术C.劳动力和市场D.政治保护3、关于势力范围,理解正确的是:某国在该地区5、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仍举步维艰的原因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②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③洋务派垄断中国近代工业④清政府官吏敲诈勒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D5、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仍举步维艰的原因6、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①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②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③领导农民暴动起义④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6、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C7、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广开民厂”的主要原因

A.洋务运动刺激

B.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抑制列强经济侵略C7、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广开民厂”的主要原因C再见再见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

单元概览:戊戌变法一、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二、维新运动的兴起三、百日维新四、戊戌政变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内容结果和影响单元概览:戊戌变法一、甲午战争后民族二、维新运动的兴起三第1课

戊戌变法的背景第1课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1、民族危机的加深2、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1、民族危机的加深2、清朝割地赔款通商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使列强深入中国内地,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商品使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1、《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开设工厂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控朝便利日本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割地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了人民的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政治:直接割占领土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经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变化以商品输出为主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方式变化以商品输出为主商品输出:资本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争做中国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工厂银行

列强通过对资本输出,加强对中国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加深。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争做中国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工厂(1)、争做中国债主白银7亿两偿还本息白银3亿两共计453636年限4﹒5厘5厘4厘年息1600万英镑1600万英镑4亿法郎借款额英、德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俄、法银行团债主1898年1896年1895年时间以海关税款为抵押允许参与海关管理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以海关关税为担保以内地税收做抵押由外国人控制海关附带条件控制中国海关和财政,从经济上掠夺中国;进一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政治奴役性)

(1)、争做中国债主白银7亿两偿还本息白银3亿两共计国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俄国1530英里德国720英里比利时650英里法国420英里美国300英里(2)、修筑铁路(截至1898年11月)控制铁路沿线土地和资源,经济军事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国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俄国15

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麻哈金矿的开采权。

英国夺取了四川全省和山西以及河南的矿产开采权,还夺取了热河朝阳煤矿的开采权。

俄国夺得中东铁路及其支路沿线的矿产开采权外,还攫取了新疆全省金矿的开采权;

法国取得了四川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金矿的开采权;

德国取得了山东各地矿产的开采权。

——选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3)、开采矿山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矿的开行业名称行业数量投资量的顺序矿业32家英国水电19家日本纺织16家德国食品39家俄国机器造船7家资金合计1﹒3亿元共计136家(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4)、开设工厂和银行强占中国市场,打击中国民族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行业名称行业数量投资量的顺序矿业32家英国水电19家日本纺织政治上:列强瓜分中国方式: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政治上:列强瓜分中国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福建台湾和澎湖列岛日本长江流域“新界”和威海卫英国两广和云南广州湾法国长城北和新疆旅顺和大连俄国山东胶州湾德国势力范围租借地或割占地国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福建台湾和澎湖列岛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京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根本目的):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维护美国在华利益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根本目的):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阅读课文概述:1、甲午战争后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出现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赔款、天灾等所引发的财政危机3)清政府改革措施不力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结果: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统治危机加剧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阅读课文概述:1)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清政府的统治1、原因(1)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3)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表现

商办企业增多,投资总额增长,出现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原因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表现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轻工业为主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什么特点?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材料二: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北京的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革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甲午战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甲午战后随着民族资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代表人物:(4)评价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器物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于实践。王韬、郑观应、薛福成(3)主要主张:(1)出现时间: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四、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代表人物:(4)评价体现了资产阶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及传播(1)康有为

主要著作:思想主张:思想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或(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及传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问题1:“学思之窗”问题:

问题2:康有为为什么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1、历史原因: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借孔子的权威减少改革阻力。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软弱性、妥协性)利: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弊:资产阶级改良派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问题1:“学思之窗”问题:1、历史原因:封建正统思想根(2)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人物地点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共同主张上海湖南天津《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时务报》《国闻报》1变法图强2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4发展近代工业“冲决君主之网罗”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思想观念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人物地点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探究:比较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的异同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探究:上书:著书立说:创办报刊:翻译书籍:成立团体:创办学堂:“公车上书”等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变法通议》、《仁学》等《中外纪闻》、《时务报》等;《天演论》等强学会等时务学堂等4、维新运动兴起的影响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形成局面3、

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方式上书:“公车上书”等《中外纪闻》、《时务报》等;4、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四、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戊戌变法背景一、社会背景: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二、经济基础: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