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相关论文_第1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相关论文_第2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相关论文_第3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相关论文_第4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相关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

ABSTRACT

II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演变1(一)非正规金融的定义1(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演变1二、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规模2(一)前人总结成果2(二)深入访查结果2三、福建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四、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政策选择8(一)8(二)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政策选择9结语10参考文献3附录谢辞4非正规金融是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一种金融形式,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大量的资金的需求为非正规金融提供了发展的温床。非正规金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历史悠久,且持续活跃,尤其是四大银行制定了逐步撤出农村市场的经营策略,农村经济在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主体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分析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演变过程,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得到相关数据,并对规模进行测算;最后得到福建省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演变(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定义和主要存在形式农村非正规金融又称农村民间金融或地下金融,其主要是农民在一定区域内,以个人信用为基础,通过亲情、友情和其他人际关系作为联结方式,进行有利息或无利息的并且根本上是以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民间借贷行为。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对非正规金融的解释为基础,是相对于在国家一张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正规金融机构以外的资金借贷活动。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按照性质不同划分,有着"灰色金融"与"黑色金融"这两种主要存在形式。"灰色金融"一般情况下指虽然不被当下的法律允许,但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并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的金融活动。而"黑色金融"主要指不被法律允许,也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甚至有可能损害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下金融活动。促进非正规金融发展最主要是针对灰色金融进行正规化管理,让这部分民间借贷在政府和央行的管理与法律的制约下进行良好的发展。

(二)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演变非正规金融在福建省农村地区十分普遍,自古以来就在民间进行资金流通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方面作用巨大,且因为地缘、血缘关系,借款人对贷款人的资信、偿还水平较为了解,具备信息与监督等优势。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组织充分利用了其在农村中的信息优势,为多数有资金需求的个体农户放贷,进而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融通改善,为福建省农村个体农户、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便利和福利,促进了经济增长。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存在形式一般是民间借贷与集资,私人钱庄和合会等,但是在本地农村中最普遍的是民间借贷和合会,下文就以两者为例研究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演变。

1、福建省民间借贷的演变民间借贷是一种传统的非正规金融活动,特别在众多农村区域,因为从银行与信用社中无法得到贷款,此方式被普遍认可,甚至变成最普遍的非正规金融方式。民间借贷通常相对分散且隐匿,利率高低各异,借款具体手续不统一,管理受到阻碍,显然黑色借贷因为利率明显高于普通水平,民众只有在资金需求十分迫切时才会使用这一方式,风险较大。在福建省,有文献记载的非正规金融早在明代就已存在。民间借贷最开始以农作物(以谷物为主)的借贷为主,后来逐渐转变为货币的借贷,比重从农作物到货币逐渐增大。在接下来的时期,民间借贷主要以小额短期借贷为主,且十分频繁,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例如操办红白喜事、缴纳田租、拆东墙补西墙式的还债以及为经营成本借贷,部分农户甚至以借贷度日,说明当时福建农村小农户贫困程度严重且有加深的迹象,一些地主甚至都要以"胎借"的形式借取经营成本,他们用自己的房屋、土地作为抵押品,让出使用权与收益权,获得借款。在福建省农村地区,农民是主要需求借贷的对象,农民大量的资金需求,包括有些非金融需求(遭遇严重疾病是应属于社会保障需求)也需要通过金融来解决。因为农民缺乏资金通路,比如生病、婚嫁、盖房等大事情都需要借款,主要是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的民间借贷。还有日常生产,比如购买生产工具等。具体的演变过程可由图1表示:

频繁大量借贷求扩大抵押"胎借"小额短期借贷谷物借贷图1民间借贷的演变过程在我国宏观调控与利率政策调节影响下,民间借贷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活力。民间借贷是发展历史长的直接融资方式,在福建省众多农村区域依旧被普遍使用,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受到税费改革、金融变革与宏观调控等相关情况影响,之前被限制的民间借贷开始得到全新活力,且规模日益庞大。

(2)福建省农村合会的演变因为无法满足民间资金需求问题,福建民间进而衍生出民间集资和最早形式的"会"的组织。合会是一种传统的合作金融组织,是多种金融会的总称,普遍出现在福建地区大众经济与日常生活中。在国外被叫做"轮转基金",在我国就是轮会、标会、摇会等。即便名字各不相同,实际运作形式众多,然而根本上就是参会成员彼此间的有息借贷。也是民间普遍使用的自主互助性融资方式,主要功能是储蓄与信贷。在以农业为核心的福建省农村区域,在地缘因素影响下,大众通常利用地缘、亲缘关系来建立紧密的互助关系,合会属于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基于亲情、乡情等独特情感关系上建立的互助、合作性质的自发性群众融资机构。"摇会"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福建省民间金融互助组织,清代道光年间就在福建民间广泛存在,它的运作模式是由若干"会友"组成,每人每次参会都需缴纳一定资金,之后就由"会首"或其中一名"会友"轮流收取众人的资金,从第一个"会友"收至最后一位为止,这一轮的"摇会"就算结束。哪位"会友"在哪期收款一般使用抽签方式来确定,或者使用"中标"形式,也就是在会时期,"会友"各自在白纸上撰写中签金额,金额越大中标的可能性也越大,但众"会友"交的会钱数目,要扣去签码上所写的数字,也就是目前福建省民间标会的原身。标会从最初家户间标会变成目前的投机性标会,原本重点是朋友之间彼此帮助的重要方式,在互助基础上也会思考经济效益;后者就转变成以效益为主的投机活动,所以风险更大。

二、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规模(一)入户调研结果正因为非正规金融的规模难以取证的原因,没有近些年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规模的统计数据,本文借鉴周伟峰在2015年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闽东区域的民间标会现状进行分析,他主要通过发放问卷开展分析,结果显示,有74.76%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民间标会,其存在极为普遍,且民众参与度很高。因为在我生活中最经常接触的就是标会这一非正规金融组织,所以在2017年暑期在福建省福鼎市D镇进行的入户深度调研入户调研,对100个农户进行采点取样,收集有关民间标会的数据。其中有95户农户配合调查,其中参与民间标会的有77户,占参与访查人数的81.05%。

亲戚朋友中参与标会的人数调查。如图2显示的是在访查对象中,亲戚朋友中通过标会的方式进行资金融通的人数。调查95个调查对象中,亲戚朋友中没人参与标会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18.94%;有1~2人参与标会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22.10%;有3~4人参与标会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28.42%;5人以上参加标会的有29人,占总人数的30.52%。这项调查说明该地参与民间标会的人数众多,且地缘、血缘关系身后,多为亲戚朋友。

图2亲戚朋友中参与标会的人数资料来源:入户调研参与标会每月资金的调查图3显示的是调查对象每月参与标会的金额数目。在有参与民间标会的77个农户中,每人每月投入标会的金额在100~500元的有10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12.95%;500~1000元的有9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11.69%;1000~2000元的有14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18.18%;2000元以上的有44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57.14%。有近6成的调查对象每月参与到民间标会的金额超过了2000元。从2017年福建省福鼎市政府工作报告可知,2017年度福鼎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0元,可见该地标会的资金规模十分巨大。

图3每人每月参与标会的资金资料来源:入户调研数据参与标会者学历调查图4显示的是调查中有参与标会的77个农户学历水平。调查显示,学历在小学以及小学以下的有63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81.81%;学历有初中水平的有9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11.69%;学历有高中水平的4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5.19%;学历有大专或大学以上水平的1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1.3%。调查发现有8成以上的人文化水平只有小学,这也证明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标会这一途径比银行等正规金融更方便快捷。文化水平的不足,导致了风险意识的不足,但这也是发生倒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4参与标会者学历数据来源:入户调研数据参与标会者年龄分布调查图5显示的是参与标会的人中年龄的分布结果。77个调查对象中不存在10~20岁的人参加;20~30岁的人数是10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13%;30~40岁的有27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35%;40~50岁的有25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32.47%;50岁以上的有15人,占调查对象有参与标会人数的19%。通过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资金融通的人中,中老年占近9成,且文化程度一般偏低。这成为了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发生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5参与标会者年龄分布数据来源:入户调研数据在为什么选择民间标会这一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资金融通的问题上,有参与民间标会调查对象回答大都是因为"利息比银行高"、"手续方便简单"、"都是熟人"诸如此类的回答。"亲戚朋友信任对方,风险比较小"(样本74,女,52岁)。

(二)民间标会规模的测算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农村非正规金融所占份额较大,非常普遍且在农村金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据统计,2017年福建地区的民间资本存量超过2.2万亿元,大概接近2017年底金融组织人民币存款余额的百分之五十。因为受金融组织准入门槛限制、投资方式不多和实体经济效益较少等影响,民间资本和实体经济两者间缺乏对接的渠道,除一部分民间资本通过民间借贷等方式流入中小企业外,大量民间资本投向房地产、原材料等炒作,甚至从事一些地下金融活动(民间标会、高利贷等)。因为非正规金融的交易活动通常在地下进行,十分具有隐蔽性,所以对其资料以及数据的采集十分困难,对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也难以进行精确统计,目前绝大部分数据都是通过调研和测算得到。本文参考郭沛(2004年)的规模测算方式(:①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体是地区个私公司与农户;②农村个私公司杂居国内此类公司的70%);③个私公司主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④个私公司投资大部分是积累产生的内源融资以及以正规非正规借贷得到的外源融资,非正规股权投资不关注;⑤农村个私公司非正规外源融资比值各年度基本相等;⑥有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农户占据总户数的75%),2017年底本地区农村人数为1377万人,16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2.3%,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6.7%(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根据)再根据调查得到的样本数据,参与标会的有效人口数占总人口的65.6%,进行估算:

1377万人*75%*65.6%=677.5万人福建省农村参与民间标会的人数在650万人至700万人左右;根据调查中每人每月投入标会的平均金额,测算出:

650万*2000=130亿元,700万*2000=140亿所以参与民间标会的资金规模窄口径约为130亿元,宽口径约为140亿元。三、福建省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一)非正规金融立法不全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因为自身制度的原因,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极易出现风险问题。前文提到的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根源是地缘、血缘、亲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使得民间金融资金募集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三缘"关系进一步被淡化,从而导致通常的人格化合约机制无效化,合约无法有效执行,非正规金融风险增加。而此时正是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运作,假如不进行科学引导与法律管理,会阻碍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国家稳定。因为我国长久以来并不关注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现行法律条文中,并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或者其他规范性制定对民间借贷做出详细的要求。只是在部分司法解释中调整民间借贷行为,比如《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规定》第六条要求"民间借贷利率不能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非正规金融也融合和非法金融混合起来,前者组织与项目在银行、证券、保险等正规金融所构成的范围之外。行政法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也确定了三种非法民间融资行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非法放贷等;第二款对非法吸收与变相吸收公共存款做出详细的要求。然而因为其并没有法定统一的记录,难以获取其行业的标准数据,存在于法律的真空区,其运作不受我国宏观调控管理,交易环节不被政府监督,结果也无法得到法律认可与维护。即便是这样,非正规金融没有违背法律,被我国社会所默许。但是非法金融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是法律条文与道德规范所不认可的,需要明令禁止,如果出现违规操作、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就不能得到法律认可与保障,农村非正规金融产权的保护必须通过私人来提供,因此就会造成管理无序问题,很多违法行为随之出现,例如因为高利率而不被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债权人会对无法按时履约的债务人进行暴力催收,进而引发大规模跑路等恶性影响,有损社会经济发展,衍生出诸多不稳定因素。

(二)非正规金融监管不到位在国内数值较高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只有小额信贷位于国家金融监管中,剩下的金融方式都缺乏合理的监督与管理。《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要求: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的金融组织与活动全部是非法金融组织与活动.所有非法金融机构与业务活动需要坚决取缔。当时非正规金融受到相应的打击,然而少数非正规金融机构为避免管理开始转入地下,交易更加隐蔽。在前文的调查中的出目前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的结果,这也造成了监管难度更加扩大,放大了金融风险。如今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即便进行相应的监管,然而也基本上是事后监管。换句话说,金融法律的事前风险防范制度无法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相应的作用,政府对此类非正规金融的事后监管,主要是在风险出现之后对有关责任主体进行刑事处罚或要求其进行民事赔偿。比如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2011年出现的典型"倒会"事件,涉案资金达到2亿元,涉及人员6000余人,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经济影响,被定性成严重危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非法集资"案件。在出现倒会问题以前,政府组织甚至不积极介入标会交易,甚至是默认乃至放任其进行,即便了解到标会等是非法活动,也不会马上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监管不足和大规模标会随之产生相对恶性的循环。这些例子始终警示我们对非正规金融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因此必须对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合理的政策性规划。

(三)非正规金融规模过大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对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较大的风险。因为自身制度的原因,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极易出现风险问题。在本省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活动的利率比一般正规金融高,为了得到上述高利率效益,贷方会把手中不使用的资金握在手上,此外寻找民间借贷等融资活动,因此更多的农户不把资金放到正规金融组织中。这样的行为使得民间金融资金募集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减少,放贷的水平下降,影响信贷业务的进行。在前文的调查中,有部分民众回答选择非正规金融进行资金融通的原因正是因为利息比银行等正规金融组织要高。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本质是地缘、血缘、亲缘,然而伴随经济进步,人民群众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在前文的调研结论中也得到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巨大这一结论,这导致出现"三缘"关系进一步被淡化,从而导致通常的人格化合约机制无效化,合约不能高效执行。此外农村区域大部分资金的自由流动缺少引导与调节,容易让人感觉到盲目与混乱,导致非法金融行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区域的安全与稳定。现在需要法律条文来约束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运作,假如不进行科学引导与法治管理,不利于金融行业发展与国家稳定。

四、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政策选择(一)尽快完善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立法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有法可依,所以,利用立法对正当农村非正规金融和相关活动开展法律界定,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国内需要尽早制定以及健全《民间融资法》、《合同法》等法律条文,为民间金融的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法制环境。在此部分,很多地区逐渐开始进行试点活动,比如2005年8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意见》,将民间金融组织的交易活动,利用法律、登记、自律管理等形式进行规范。此时,需要创建高效科学的相关法律制度。第一,尽早修订《农村合作金融法》,尽量把农村非正规金融添加到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内,让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信用社,在利益基础上全面彰显自愿性,尤其是对部分具备组织系统完善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实施改造,让其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持续健全反垄断法,突破金融产业的垄断限制,营造和谐稳定的便于金融产业发展的环境;第三,放宽利率限制,让利率生成机制科学体现资金供求关系,尽快完成利率市场化,如此便于激发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灵活性、便利性等优势;第四,尽早创建存款保险制度,提高民营银行的良好信誉,确保金融秩序的平稳发展。

(二)建立完备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监管体系金融监管并非单纯的取缔,也需要关注事前审慎防范,避免风险的产生。因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原本具备的不规范性,也许就会变成非法资金的绿色通道,而上述方式本身就会变成带有犯罪属性的组织,金融资源与非法组织的融合,肯定回限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完善的非正规金融监管系统,需要按时筹集非正规金融活动的相关内容,在合适的时候向社会公开信息与揭露风险,产生风险自负和内敛机制,对于部分被证明具备较大社会风险的活动,需要马上禁止,给予相应的惩处。健全的非正规金融监管举措一般是:第一,完善的监管指标系统与监测预警系统。需要坚持贯彻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联动制度,依照高风险、严监管理念,强化对重点组织与产业的实际检查,激发检查效果;第二,要开展法人机构的属地监管,科学分配主监管员,增加地区金融监管人员;第三,促进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进度,提高披露活动的公开度,提升社会监督力度与产业约束能力;第四,强化资本、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等重要部分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创建资本补充、约束与改善制度,限期达到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加快此类组织的正常发展;促使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创建分工科学、职责清晰、报告路线清楚的企业管理架构,完善彼此制衡的运作制度,提升其科学决策能力。

(三)实现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交流农村区域的正规金融组织因为政府补贴与金融组织扶持,资金相对充足,组织制度与经营模式相对完善与健全。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信用风险、监管制度与宏观调控和非正规金融相比更有保障。其中非正规金融组织类型众多。此外大多数分散在不同区域,且涉及范围广泛,经营形式众多,信息流动快且具有创建基于农村社会关系的监督体系等优点。在科学监管基础上,与正规金融进行合作交流,可起到促进福建省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且促进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即便此类非正规金融在存贷款业务上和正规金融之间是竞争关系,然而在具体功能上可以彼此补充。两者自主加强合作,可以加快农村区域的金融发展。

(四)加强对民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前文的调查中针对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非正规金融的风险了解程度不够深刻,容易上当受骗的问题,以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存在的风险隐患为主题,深入基层,在乡村开展金融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金融法规的同时,详细讲解其危害性,提高参与人员的金融知识与风险防范意识,掐灭福建省农村地区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的星星之火。

总而言之,最主要的是将法律政策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结合福建省农村农户众多,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并根据历年发生的事件总结经验,真正推出有利于福建省农村非正规金融更好造福于人民的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配合政府部门改进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工作。这对福建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脚注、尾注[1]

周杭.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的影响研究[D]2017.[2]

Madestam

A.

Informal

finance:

A

theory

of

moneylenders.[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4,107(1).[3]

彭向升,

祝健.

促进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路探讨[J].农业经济2017(4).94-96[4]IFAD.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D]Thematic

Study.Volumel-Main

Repor.(1.December

2001):Report

NO.1147-CN

Rev.[5]

王静,杨建州.

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17(2).41-45[6]

刘丹,王翌秋,沈晖.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相互关系及其区域变动[J].农村经济2016(6).86-93[7]

聂高辉

,邱洋冬.非正规金融研究述评[J].南方金融2017(4).25-32[8]

高银宝,谭少华,曾献君.

闽南农村非正规经济的特征、机制及效应———对龙海市某村民间标会点的实证[J].

地方财政研究2017(10).75-83[9]

郭民乐,

苏也夫.

农村合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连城的调查[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0-24[10]

王岩,李杰辉.

标会投融资效率、风控和存续空间探索基于惠安县五个标会点的调研实施方案[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15-22[11]

李建军.

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M].2005.[12]

徐慧.

时代金融.利率市场化下农村非正规金融风险管控研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