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课件_第1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2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3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4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性: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健康人格

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人格健康的关键因素是自我,强大而充满理性的自我才能平衡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对立、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寻找到满足矛盾各方面要求的最佳行为路线;健康人格精神分析理论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解决人生早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顺利的达到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生殖阶段,那他就会获得健康人格(“生殖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能够消除本能力量的破坏作用,使之富于建设性,不仅在性方面,而且在心理与社会方面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解决人生早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矛盾和冲突,2阿德勒的观点克服自卑、追求优越是一种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看做一个人的人格;健康的生活风格即为健康的人格。健康与不健康的分界就是社会兴趣;社会兴趣可以使人获得美满的爱情、热爱自己的工作、获得成就及良好的社会关系。2阿德勒的观点3荣格的观点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个体一生都在力求保持人格的统合,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其多样性、连贯性、和谐性。3荣格的观点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格是统一整合的,即具有统我或自我统一体,体现了自我的意识性、一致性、统合性和独特性。提出,健康人格应具有的6个特点:①自我拓展的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③情绪上的安全感与自我认同感④具有现实性的认知⑤正确把握自我⑥具有一致性的人生信念特质理论——奥尔波特人本主义理论1马斯洛的观点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潜能和价值都得到最有效的挖掘和使用,从而获得健康人格。提出,自我实现者或健康人格的15个特征:(1)能准确而客观的知觉现实;(2)能接纳自己和他人;(3)真实、坦诚地对待、表达自己的感情;(4)专注于工作,努力快乐的工作;(5)有独立和自立的需要;人本主义理论(6)自主性(7)欣赏生活(8)高峰体验(9)有同情心(10)能发展与他人深刻交往的能力(11)具有民主精神(12)具有创造力(13)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标准(14)具有幽默感(15)不盲从(6)自主性2罗杰斯的观点认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就具有健康人格;提出,健康人格的特征:①经验的开放性②自我与经验的和谐一致③信任机体评估过程④富有自由感⑤高度创造性2罗杰斯的观点郑雪等

主张健康人格是和谐统合的人格,是个体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和统合。

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郑雪等

主张健康人格是和谐统合的人格,是个体统合人格/健康人格:

自我内部统合:包括自我在认知、情感与行为方面的协调、认同;也包括自我在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协调、统一

自我与实践统合:指个体潜能在活动中得以实现和展示,获得活动的效能,是目标任务与能力的统合

自我与外部统合:包括与自然、社会文化、人际的和谐

统合人格/健康人格:人格统合良好的特征:①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③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④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与自我效能感人格统合良好的特征:人格障碍

指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其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异常的行为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突出地表现为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人格障碍

指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特征:①起病与病程:发生于人格形成的早年,最迟也不晚于青春期,人格障碍形成后具有较长的延续性;②人格偏离:人格明显偏离正常或有严重的人格缺陷,表现为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与他人格格不入,或极端的性格特征及行为模式;③情感表现:具有与一般人相异的情感表现,如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人的情感肤浅,甚至冷漠无情;特征:④行为表现:行为缺乏目的性和完整性,行为多受情感冲动、偶然的动机或本能的欲望所支配,自我控制能力较差;⑤社会功能:具有一定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及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⑥自知力:对自身的人格缺陷缺乏认识,不能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⑦病程发展:人格障碍形成后比较恒定,不易改变,各种治疗措施往往难以奏效④行为表现:行为缺乏目的性和完整性,行为多受情感冲动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症状学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的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1认知的异常偏离;2情感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到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是病人或其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病程标准: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两年排除标准: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症状学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ICD-10DSM-ⅣCCMD-3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社会紊乱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冲动型、边缘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他特异型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抑郁性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未特定的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未特定人格障碍ICD-10DSM-ⅣCCMD-3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偏执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起病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2)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3)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4)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5)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6)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7)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偏执性人格障碍案例

一名40岁的建筑工人,觉得同事不喜欢自己,并且担心有人想使他从脚手架上摔下去,让他在工作中受伤。在吃午饭的时候,感到同事在恶意的议论自己。怀疑自己是他们的笑料。想和他们对质,但害怕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就决定只把这件事留在心里。案例一名40岁的建筑工人,觉得同事不喜欢自己,并且担分裂样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起病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性格明显内向,与家庭和社会疏远,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回避社交;(2)表情呆板,情感冷漠,不通人情,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等(3)对赞扬和批评反应差或无动于衷(4)缺乏愉快感(5)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6)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7)对性活动不感兴趣分裂样人格障碍案例

患者,男,25岁,未婚,高中文化。患者从小个性孤僻,很少与人交流。对家人缺乏感情,生活被动,衣服不知换洗。年长后,无兴趣爱好,对自己婚姻恋爱也不关心,所穿衣服需家人购买,缺少知心朋友。工作之余,不找朋友玩,而是独自睡觉。案例患者,男,25岁,未婚,高中文化。患者从小个性孤在DSM-Ⅳ中

分裂样人格障碍,主要以脱离社会交往、情感疏远、孤单冷漠、缺乏兴趣为主要特点;

分裂型人格障碍,主要以社会隔绝、行为及言语古怪、认知歪曲、猜疑偏执为主要特点在DSM-Ⅳ中案例

一名32岁的妇女,未婚,没有工作,依靠福利救济生活,说自己感到“空虚”。她的疏离感越来越强,使她很不舒服。她周围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她的这种陌生感在照镜子的时候特别强烈。很多年她都觉得能够通过“一种自己不理解的透视力”知道他人的想法,说她家中其他人也有这种能力。没有朋友,感到孤独,每天花大量时间做白日梦或看肥皂剧。案例一名32岁的妇女,未婚,没有工作,依靠福利救济生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起病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有违反社会规范行为(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3)不尊重事实,经常说谎等(4)对他人漠不关心(5)不能维持与他人长久的关系(6)很容易责怪他人(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引起冲动(8)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9)危害别人时缺乏内疚感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18岁之前不能进行诊断,但通常存在品行障碍的证据品行障碍,指在儿童青少年期反复或持续出现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影响儿童青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多数品行障碍儿童表现为,自尊心低、自我评价低、有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和吸毒等在18岁之前不能进行诊断,但通常存在品行障碍的证据案例

患者在17岁时已经6次进过精神病院。他经常逃学,吸毒,参加不良青年团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易于相处,交谈也愉快。会表现出对过去的事情后悔,希望能够开始新的生活。但实际上这些不过是他“空洞”的忏悔,他从来不曾真正的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内疚。直到成年阶段,患者一直重复着这种行为模式。在他20岁的时候,多次因偷盗被捕。案例患者在17岁时已经6次进过精神病院。他经常逃学,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情绪易激惹、情感爆发和明显的行为冲动为特点起病特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2)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不能自控(3)对事物的计划能力明显受损(4)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惩的行为(5)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6)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的紊乱和不确定(7)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8)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案例

患者,男,18岁,其外祖母和母亲曾有精神失常的历史,父母性格暴躁,常打骂孩子,有时又过分袒护和溺爱;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停地做小动作,或睡觉,不参加考试,不服教师批评,在课堂上与教师扭打;平时性格暴躁,胆大,从小爱打架,喜欢结交调皮学生,爱好拳术,后被招为集体工,工作责任心差,多次因违法行为受拘审或劳教,后从劳教所逃脱;无故殴打他人,同伙持刀械斗,后因流氓罪收审,又利用种种手段殴打同室罪犯,强占水壶,克扣他人饭菜,任意侮辱他人人格;患者三次自杀未遂,;在家常常殴打父母和弟妹。案例患者,男,18岁,其外祖母和母亲曾有精神失常的历表演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1)平素的行为夸张,具有很强的表演色彩,越能引起他人的注意兴奋,装腔作势,哗众取宠,但情感体验肤浅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2)自我中心,渴望得到表扬和同情,比较任性,爱撒娇,经不起批评,心胸狭窄;(3)寻求刺激,情感反应强烈且易波动,缺乏理性思维;(4)富于幻想,往往凭借猜测或预感做出判断,有时用幻想或想象补充现实,言语常不太可靠,常有自欺欺人之谈。表演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案例患者是一名22岁的秘书,她给上级和同事带来很多麻烦。她上级说,如果不持续给她指导,她就不能完成工作。看上去非常依赖别人。对于一些小事和工作压力,她常常小题大做,过分敏感。对于不想完成的工作就会说自己身体不适,并且经常旷工。为了掩饰这些过失,她表现的很轻浮,经常对办公室的男同事搔首弄姿。案例患者是一名22岁的秘书,她给上级和同事带来很多麻强迫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和完美主义以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1)做任何事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时不惜影响工作效率;(2)不但自己这样做,也要求别人严格地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但又常常对别人做事不放心;(3)办事常常犹豫不决、拖泥带水,对事物的细节纠缠不放,甚至于许多生活细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4)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强迫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案例一小学6年级女生成绩不错,其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希望她能考取市内一流的中学。这女孩子也很好强,学习非常用功。可是后来她却发觉自己一些莫名的烦恼越来越多,她老是怕自己的作业本上会出现一些“反动的标语”,交作业前总是把本子里里外外都检查好几遍,甚至本子交上去后又担心是不是没写完作业,坐立不安,嘴里老是唠叨着这些小事。案例一小学6年级女生成绩不错,其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希望她能焦虑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一贯感到紧张、缺乏安全感、自卑和社会性退缩或回避行为特征。惧怕不被别人接纳,对拒绝和评价过分敏感,夸大日常生活的某些潜在危险,因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基本表现持久、广泛的内心紧张和忧虑,无能感和过分的否定评价。因害怕批评和遭到拒绝而回避有较多人际交往的活动,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觉得自己很笨、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比别人差很多。特别腼腆、怕羞和被曝光,缺乏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焦虑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案例患者是名35岁的图书管理员,生活孤独,没有什么熟人和朋友。从童年开始,她就非常害羞,并尽量避免和别人的亲密关系,以免受到伤害或批评。在同事参加聚会中感到极度不安,觉得自己的服装不得体,就匆匆离开,并从此拒绝再见那个同事。两年后对这件事仍念念不忘。案例患者是名35岁的图书管理员,生活孤独,没有什么熟依赖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以过分依赖他认为特征主要表现(1)极端的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做出决定,要求他人(父母或配偶)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担任责任,以此来应付环境的要求;(2)将自己的需要付诸于所依赖的人,过分服从他人意志,即便自己合理的需求如果与被依赖人的意志相悖的话也不敢提出来;(3)常感到自己无助或无能,独处时十分难受,害怕被人遗忘或置之不理,不断要求别人做出不离开自己的保证;(4)当与他人关系结束时有被遗弃或被毁灭的体验。依赖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以过分依赖他认为特征案例

患者是位45岁的已婚妇女。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控制,经常小题大做,而且总是自责。她的前夫与很多女子有染,经常对她进行侮辱谩骂,最终离婚。随后遇到并嫁给现在的丈夫,认为现任体贴、关心、鼓励自己。自己愿意让别人做重要决定,这样可以避免内心冲突。会担心没人照顾,如果没有他人的承诺就会感到非常失落。案例患者是位45岁的已婚妇女。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控制,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自大和自我中心的倾向,但也常伴有阶段性的自卑感。缺乏“自我”的灵活性与交互性,几乎所有的活动均指向自己的内部而对他人几乎忽视不敏感主要表现(1)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常过分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2)需他人的赞扬或肯定,不合理的期待特殊的优厚待遇,(3)在人际关系中爱占便宜,往往嫉妒他人或认为别人对自己嫉妒(4)缺乏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即很难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或需求,常不自觉地显示出骄傲或傲慢的举止、行为。(5)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自我”极为不成熟,面对现实问题时的表现极为脆弱。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案例患者是一名25岁的男性,单身,博士研究生。说自己难以完成博士学位,还说自己对异性非常感兴趣。认为自己的论文课题会极大地提高该专业的学术水平。导师对他不重视,影响自己的研究进度。吹嘘自己的创造力,认为其他人都是嫉妒自己的超高见解。认为同事都是蠢货。对每个新结识的女性都会一见钟情,但在几次接触后,就会开始感到失望,认为对方少言寡语,难缠和讨厌。案例患者是一名25岁的男性,单身,博士研究生。说自己边缘性人格障碍1.介于神经症与重性精神障碍之间的一种状态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突出特征。3.缺乏一种自我同一性的安全感和信任,情绪控制困难,人际关系紧张,有冲动性和自毁行为。对“自我”的认同感模糊,常常表现为自我的不确定性及无目的性。4.缺乏安全感,希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又缺乏保持这种亲密关系的能力,因此经常见到他们与人争吵、婚姻关系破裂、职业不稳定、不断移居等情形。5.体验到空虚感和缺乏自信,情绪表现极为不稳定,间断性不协调的情感发作,易激惹,突然发怒甚至出现冲动性自伤行为,同时还表现出若无其事,不感到疼痛。6.在日常生活中还可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如酗酒、药物滥用、行窃、不正常的性活动等。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短暂的分离性症状,如人格解体及非真实感等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1.介于神经症与重性精神障碍之间的一种案例

患者是位26岁的无业妇女,高中之前表现正常,在高中阶段,开始沉溺于宗教、哲学,回避和朋友接触,对“自己是谁”的问题感到非常困惑。高中成绩很好,但在大学时开始下降,并且接触毒品。抛弃了自己家庭所信奉的宗教,并试图找到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宗教人物。多次被极度的焦虑所控制。开始,将咨询师理想化,认为具有难以置信的直觉和共情能力,后又开始敌视和苛求咨询师。案例患者是位26岁的无业妇女,高中之前表现正常,在高人格障碍与临床综合症的区别强迫性人格障碍自知力: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病人对其症状是接受的并很少希望去改变,并不感到痛苦。症状上:没有达到强迫症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可能比强迫症要低。强迫症自知力:强迫性焦虑障碍的病人的症状病人是不希望有的,感到痛苦,希望消除这些症状。症状:比强迫性人格障碍严重社会功能:强迫性焦虑障碍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受到的损害可能更大。人格障碍与临床综合症的区别强迫性人格障碍自知力:强迫性人格障焦虑人格障碍焦虑对象:无特殊焦虑对象。回避不仅是社交场合,只要感觉存在对他产生危险因素(夸大了潜在的危险因素),都要回避,但是不存在恐怖性的回避。发病年龄:成年早期病程:持续时间至少两年社交恐怖症恐怖对象: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害怕,从而避免与人交往。目的是避开与他人的接触与交谈。恐惧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泛化。痛苦程度:产生期待性痛苦焦虑人格障碍焦虑对象:无特殊焦虑对象。回避不仅是社交场合,只焦虑人格障碍症状:长期和全面的的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回避、退缩,过分敏感,自我价值缺乏信心。自知力:缺乏对症状的自知广泛性焦虑症状:与现实不符的焦虑,紧张不安感到难受又无法摆脱。常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运动性不安易激惹。不存在对自我的贬低。自知力:明感到没有必要,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躯体: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紊乱。焦虑人格障碍症状:长期和全面的的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回避偏执性人格障碍思维内容: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但不形成妄想社会功能:主要影响其人际关系,这种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对他只好敬而远之。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思维内容:妄想为主,妄想的内容脱离现实,变得系统化,或零乱。感知觉:伴有幻觉和感知综合征障碍。情感和行为长受妄想或幻觉的支配,表现疑惧,出现自伤及伤害他人的行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偏执性人格障碍思维内容: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但不形成妄想分裂样人格障碍自知力:对自己的社会功能低下(比如人际关系不良)感到痛苦,但没有认识到是自身的问题。发病年龄:成年早期严重程度:可以进行交谈,可以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病程标准:18岁以上,至少持续两年。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患者不会感到痛苦发病年龄:青春期至30岁之间。发展缓慢有迁延趋势。严重程度: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进行交谈。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持续一个月分裂样人格障碍自知力:对自己的社会功能低下(比如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的治疗人格障碍的治疗药物治疗:一般而言难以该改变人格结构。一般针对患者的异常行为和情绪给予控制。攻击行为:碳酸锂焦虑:苯二氮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抗冲动作用: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西汀对分裂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效抑郁:抗抑郁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1、认知疗法:改变患者的歪曲的认知和不合理信念、不良的自我概念等。2、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培养、暴露疗法等。3、心理动力学治疗:探询童年经历,移情分析、面质防御、提升自我的力量等。主要是改变患者的人际交往模式。4、家庭治疗5、团体治疗.心理治疗1、认知疗法:改变患者的歪曲的认知和不合理信偏执型人格障碍

小心谨慎、不能让患者感到羞辱职业化,而不是过于温暖的态度。不应挑战病人的拒绝和投射、最好是耐心倾听。认知疗法解决病人的歪曲的认知——认为别人都是卑鄙和不可信任。偏执型人格障碍小心谨慎、不能让患者感到羞辱分裂样人格障碍鼓励他们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交给患者各种情感反应和社交技能——角色扮演分裂样人格障碍鼓励他们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分裂型人格障碍治疗目前还处于一个未知领域。不主动就医。由于淡薄的人际关系,因此较难了解他们对世界或他人的看法以及自我防御手段。井上认为:SPD的治疗目标应是尽量改善认知障碍,修复人际和社会关系,恢复适应能力。故对SPD实施治疗时,适度的医患关系是保证稳定治疗的前提。分裂型人格障碍治疗目前还处于一个未知领域。药物治疗:氟哌丁苯——牵连观念、古怪的思想和言语,社会孤立方面。氨砜噻吨可改善SPD的妄想性观念、精神病样愤怒、敌意、恐怖感和强迫感等。药物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支持和共情等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动力学:修通在无意识中起作用的自我的力量。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暴力疗法认知疗法: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想法,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团体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支持和共情等建立信任关系。依赖型人格障碍1、矫正咨询关系:人本主义或非指导性的治疗方法。(1)治疗应尽量采用短期治疗,即治疗的时间越短越好。(2)治疗的终结问题也是DPD治疗中一个相当重要。2、家庭治疗。3、认知行为治疗:改变自己适应不良的信念,训练病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4、团体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1、矫正咨询关系:人本主义或非指导性的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调适——席梅红2011心理健康教育1、有意忽视法2、情绪疏导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给予指导和帮助3、因利势导法:发挥其艺术表演天赋。鼓励参加文艺演出。4、认知指导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自己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调适——席梅红防治原则预防原则根据社会或文化标准奖励孩子。不给孩子树立表演性行为榜样。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可。治疗原则帮助患者认识自我认可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认可。奖励患者的非表演性行为,惩罚患者的表演性行为。防治原则预防原则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的研究很有限,成功的报告更少。治疗重点:被扭曲的自我、对他人评价的病态敏感和对他人缺乏同情感方面。认知治疗的目标:用日常生活中实际可以获得的愉快体验,来代替病人的自我夸大的观念,用放松训练等应付策略帮助他们面对和接受别人的批评。关注他人的情感。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的研究很有限,成功的报告更少。预防1、不溺爱孩子2、不能超值评价孩子3、帮助孩子摆脱认知的自我中心——社会交往4、帮助孩子摆脱人际的自我中心——独立和责任心5、帮助孩子善待挫折:自强不息、不文饰自己。预防1、不溺爱孩子矫正1、认识其行为的自我中心性。具体步骤:(1)归纳患者的行为特点(2)通过回忆,帮助患者发现其行为特点在童年的自我中心行为中便有其原型。(3)通过比较,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童年的自我中心行为的翻版,是幼稚的。2、修正自我评价,客观地看待自己。具体步骤是:(1)以具体的品质为指标,将患者与周围的人作现实的比较,认识其自我评价的不准确性。(2)帮助患者认识到:无理由无根据地认为自己优秀,实属一种病理性防御,是一种自我欺骗;其结果必然是妨碍他们取得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矫正1、认识其行为的自我中心性。3、从小事做起,学会平等地待人接物(1)反复向患者强调:以利用和掠夺他人为目的的人际交往违反了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原则。(2)角色扮演:从角色扮演中得出结论,掠夺、不能平等地待人接物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孤独无助的原因。4、进行逻辑训练,克服随意散漫的思维习惯(1)参与辩论。(2)解析逻辑训练题。5、从小事做起,以努力取代文饰作用,用实际的进步取代虚构想象的进步。3、从小事做起,学会平等地待人接物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比较少,国内外学者都认同两个观点:1、治疗是有效的、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3、治疗周期长、治愈率很低。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比较少,国内外学者都认同两个观点:辩证行为疗法(DBT)1.经临床验证被认可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和禅宗的接纳理论相结合,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如何处理情绪创伤、调节负性情绪,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学会忍耐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2.辩证行为治疗(DBT)的基础是人格功能的生物社会性理论,主要假设是BPD从根本上讲是情绪调节系统的功能失调。辩证行为疗法(DBT)1.经临床验证被认可的有效的治

3.治疗的组成部分:⑴每周一次心理治疗,重点教会患者如何处理情绪创伤⑵技巧训练,是高度定式化并有家庭作业的训练,DBT的行为技巧包括:Ⅰ、留心(观察、描述、主动参与);Ⅱ、冲突中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Ⅲ、对混乱的耐受技巧;Ⅳ、情绪调节技巧。⑶每周一次的咨询/督导会议;⑷医患之间的电话咨询联系,目的是使医患能随时交流,帮助患者学会如何在问题解决前寻求帮助,鼓励支持患者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的技巧。3.治疗的组成部分:家庭治疗1.修复亲密关系、得到社会支持、减少自杀率。2.大多数治疗师认为个体治疗结合家庭家庭治疗能明显的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3.治疗早期合并家庭治疗非常有用,特别对移情和反移情的处理。4.但是masterson早在20世纪70年代,尝试在治疗早期引入家庭治疗后,认为这样会造成更大的冲突和被抛弃的感觉,造成患者进一步见诸行动。家庭治疗1.修复亲密关系、得到社会支持、减少自杀率。移情中心疗法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治疗。注重移情的分析,重点是内化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注意:医患关系的激化将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治疗师要营遭宽容的气氛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内心世界的冲突和负面情绪,并进行解释,让患者理解,创造更完整的治疗联盟。移情中心疗法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治疗。注重移情的分析,通过移情情景让患者形成正常的身份认同。典型的患者-治疗师移情配对如下:1、破坏性的小孩———惩罚性的施虐父母;2、被控制、被激怒的小孩———控制性的父母;3、没人要的小孩———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4、失控、愤怒的小孩———无能的父母;5、依赖、满足的小孩———溺爱、赞赏的父母。通过移情情景让患者形成正常的身份认同。沙盘治疗自然而然的进入无意识。游戏者意识和无意识的对话。目前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报告。大部分治疗师认为在治疗重症的BPD患者时,为了避免不必要阻抗和倒退,最好不要在治疗的初期就使用沙盘技术。最初的沙盘主题:隔离、限制、威胁、孤独、攻击、多重身份。治愈主题:连接、新生、对话。治疗师主要是陪伴、引导。沙盘治疗自然而然的进入无意识。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急性症状1、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用来控制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分离等的急性发作,也可用来控制愤怒和敌意。常用: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等。2、bellino等报道奥卡西平能控制冲动行为,而且耐受性好。3、有人研究显示抗抑郁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冲动、愤怒、情绪不稳、易激惹等有一定疗效,但也有人认为抗抑郁剂能增加牵连观念和冲动行为。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急性症状电影治疗

1、观摩即治疗过程2、通过伴随观影的反应(1)关键是给患者一个绝密的私人空间,还有影片的选择。(2)德国精神科医生D.AleinBuenlien于2008年将电影治疗的具体疗法归纳为以下几种:观时发泄法、观后热评法、模仿片中人物法、观后自画像、集体沉思法、反复回忆法。电影治疗1、观摩即治疗过程脑解剖学对电影治疗的生理学诠释大脑分工美国心理学家Ley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因为,创伤印刻在我们的右脑,思维的左脑其实力不从心。这时,用语言去劝说自己脱离痛苦,往往事与愿违。脑解剖学对电影治疗的生理学诠释大脑分工技术革新促使电视虚拟现实进入电影治疗

1、位于纽约的美国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中心的专家与全美艺术治疗协会共同研发的大脑智慧情境治疗系统。2、该系统通过虚拟现实与接受治疗人士的躯体动作产生互动,帮助患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让治疗师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协助他们面对及克服负面感觉或自尊受损等情绪创伤。实例:颜料飞溅、超越威胁技术革新促使电视虚拟现实进入电影治疗1、位于纽约的美国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伤行为精神分析的角度基本原则:1、将自伤行为作为主要的治疗契约2、反移情的化解3、情感的包容4、对患者愤怒攻击行为的非惩罚性解释5、将维持治疗的责任交给患者6、找出来自治疗师可能导致患者自伤行为的伤害7、提供重归于好或补救的机会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自伤行为精神分析的角度反社会人格障碍药物治疗:抗焦虑药:敌对情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卡马西平和锂盐攻击性和冲动性行为:利培酮、奎硫平。药物治疗对人格改变没有实质性的疗效。反社会人格障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1、治疗方法的选择:一般认为回避顿悟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者经常选用的方法为积极强化、代币法、教育取向的愤怒管理或者冲动控制训练项目以及其他认知-行为技术。2、治疗的设置设置界限和限制性情境是不可少的。3、患者体验到强烈的情感往往是进步的标志。心理治疗1、治疗方法的选择:激动治疗方法

在激动治疗期间,冲动性APD患者将被置于一个由其他患者制造的受控的冲突情境中,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自我了解、意识到自己身上令人无法忍受的行为和缺陷、升华冲动和愤怒、洞察到改变的必要性和意愿、感受到责任和情感、发展社会性和道德感。激动治疗方法在激动治疗期间,冲动性APD患社会学习理论

1、撤销反社会行为的强化物,或惩罚。2、撤销不良行为的榜样,以良好的榜样取而代之。3、将强化物由外界转向自我。Mayes等将行为治疗中的应变管理、代币法和社会技能训练相结合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表现出较少的身体攻击、自残和发脾气,攻击性和破坏性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且能较为独立地生活。社会学习理论1、撤销反社会行为的强化物,或惩罚。团体治疗美国学者Waillant曾指出,APD患者只有在行为可被限制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一对一的治疗关系,对于改变反社会人格是难以奏效的,最有效的似乎是团体成员的关系。最好单纯的由同质患者组成,在这样的团体中,患者有了一个更好的归因理由,可以彼此分享。团体治疗美国学者Waillant曾指出,APD患者只一女学生长得聪明灵秀,看见她的人都无法相信,眼前这个12岁的孩子竟然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更令人难以明白的是,别人偷东西都有惴惴不安的感觉,她每次“作案”后,却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老师几乎被她气死,无论怎么严厉地批评她,她都表现得非常开心,没有半点羞耻感。另外,她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很少可以静下来听课五分钟,学习成绩非常差。这孩子的智力正常,但接受能力却时强时弱,有时老师一点就通,有时是“牛皮灯笼”怎么教也不懂。

一小学6年级女生成绩不错,其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希望她能考取市内一流的中学。这女孩子也很好强,学习非常用功。可是后来她却发觉自己一些莫名的烦恼越来越多,她老是怕自己的作业本上会出现一些“反动的标语”,交作业前总是把本子里里外外都检查好几遍,甚至本子交上去后又担心是不是没写完作业,坐立不安,嘴里老是唠叨着这些小事。一女学生长得聪明灵秀,看见她的人都无法相信,眼前这个12岁的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性: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健康人格

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人格健康的关键因素是自我,强大而充满理性的自我才能平衡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对立、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寻找到满足矛盾各方面要求的最佳行为路线;健康人格精神分析理论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解决人生早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顺利的达到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生殖阶段,那他就会获得健康人格(“生殖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能够消除本能力量的破坏作用,使之富于建设性,不仅在性方面,而且在心理与社会方面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解决人生早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矛盾和冲突,2阿德勒的观点克服自卑、追求优越是一种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看做一个人的人格;健康的生活风格即为健康的人格。健康与不健康的分界就是社会兴趣;社会兴趣可以使人获得美满的爱情、热爱自己的工作、获得成就及良好的社会关系。2阿德勒的观点3荣格的观点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个体一生都在力求保持人格的统合,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其多样性、连贯性、和谐性。3荣格的观点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格是统一整合的,即具有统我或自我统一体,体现了自我的意识性、一致性、统合性和独特性。提出,健康人格应具有的6个特点:①自我拓展的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③情绪上的安全感与自我认同感④具有现实性的认知⑤正确把握自我⑥具有一致性的人生信念特质理论——奥尔波特人本主义理论1马斯洛的观点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潜能和价值都得到最有效的挖掘和使用,从而获得健康人格。提出,自我实现者或健康人格的15个特征:(1)能准确而客观的知觉现实;(2)能接纳自己和他人;(3)真实、坦诚地对待、表达自己的感情;(4)专注于工作,努力快乐的工作;(5)有独立和自立的需要;人本主义理论(6)自主性(7)欣赏生活(8)高峰体验(9)有同情心(10)能发展与他人深刻交往的能力(11)具有民主精神(12)具有创造力(13)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标准(14)具有幽默感(15)不盲从(6)自主性2罗杰斯的观点认为,充分发挥机能的人就具有健康人格;提出,健康人格的特征:①经验的开放性②自我与经验的和谐一致③信任机体评估过程④富有自由感⑤高度创造性2罗杰斯的观点郑雪等

主张健康人格是和谐统合的人格,是个体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和统合。

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郑雪等

主张健康人格是和谐统合的人格,是个体统合人格/健康人格:

自我内部统合:包括自我在认知、情感与行为方面的协调、认同;也包括自我在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协调、统一

自我与实践统合:指个体潜能在活动中得以实现和展示,获得活动的效能,是目标任务与能力的统合

自我与外部统合:包括与自然、社会文化、人际的和谐

统合人格/健康人格:人格统合良好的特征:①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③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④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与自我效能感人格统合良好的特征:人格障碍

指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其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异常的行为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突出地表现为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人格障碍

指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特征:①起病与病程:发生于人格形成的早年,最迟也不晚于青春期,人格障碍形成后具有较长的延续性;②人格偏离:人格明显偏离正常或有严重的人格缺陷,表现为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与他人格格不入,或极端的性格特征及行为模式;③情感表现:具有与一般人相异的情感表现,如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人的情感肤浅,甚至冷漠无情;特征:④行为表现:行为缺乏目的性和完整性,行为多受情感冲动、偶然的动机或本能的欲望所支配,自我控制能力较差;⑤社会功能:具有一定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及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⑥自知力:对自身的人格缺陷缺乏认识,不能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⑦病程发展:人格障碍形成后比较恒定,不易改变,各种治疗措施往往难以奏效④行为表现:行为缺乏目的性和完整性,行为多受情感冲动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症状学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的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1认知的异常偏离;2情感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到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是病人或其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病程标准: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两年排除标准: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症状学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ICD-10DSM-ⅣCCMD-3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社会紊乱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冲动型、边缘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他特异型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抑郁性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未特定的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未特定人格障碍ICD-10DSM-ⅣCCMD-3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偏执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起病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2)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3)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4)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5)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6)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7)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偏执性人格障碍案例

一名40岁的建筑工人,觉得同事不喜欢自己,并且担心有人想使他从脚手架上摔下去,让他在工作中受伤。在吃午饭的时候,感到同事在恶意的议论自己。怀疑自己是他们的笑料。想和他们对质,但害怕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就决定只把这件事留在心里。案例一名40岁的建筑工人,觉得同事不喜欢自己,并且担分裂样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起病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性格明显内向,与家庭和社会疏远,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回避社交;(2)表情呆板,情感冷漠,不通人情,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等(3)对赞扬和批评反应差或无动于衷(4)缺乏愉快感(5)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6)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7)对性活动不感兴趣分裂样人格障碍案例

患者,男,25岁,未婚,高中文化。患者从小个性孤僻,很少与人交流。对家人缺乏感情,生活被动,衣服不知换洗。年长后,无兴趣爱好,对自己婚姻恋爱也不关心,所穿衣服需家人购买,缺少知心朋友。工作之余,不找朋友玩,而是独自睡觉。案例患者,男,25岁,未婚,高中文化。患者从小个性孤在DSM-Ⅳ中

分裂样人格障碍,主要以脱离社会交往、情感疏远、孤单冷漠、缺乏兴趣为主要特点;

分裂型人格障碍,主要以社会隔绝、行为及言语古怪、认知歪曲、猜疑偏执为主要特点在DSM-Ⅳ中案例

一名32岁的妇女,未婚,没有工作,依靠福利救济生活,说自己感到“空虚”。她的疏离感越来越强,使她很不舒服。她周围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她的这种陌生感在照镜子的时候特别强烈。很多年她都觉得能够通过“一种自己不理解的透视力”知道他人的想法,说她家中其他人也有这种能力。没有朋友,感到孤独,每天花大量时间做白日梦或看肥皂剧。案例一名32岁的妇女,未婚,没有工作,依靠福利救济生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起病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有违反社会规范行为(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3)不尊重事实,经常说谎等(4)对他人漠不关心(5)不能维持与他人长久的关系(6)很容易责怪他人(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引起冲动(8)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9)危害别人时缺乏内疚感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18岁之前不能进行诊断,但通常存在品行障碍的证据品行障碍,指在儿童青少年期反复或持续出现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影响儿童青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多数品行障碍儿童表现为,自尊心低、自我评价低、有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和吸毒等在18岁之前不能进行诊断,但通常存在品行障碍的证据案例

患者在17岁时已经6次进过精神病院。他经常逃学,吸毒,参加不良青年团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易于相处,交谈也愉快。会表现出对过去的事情后悔,希望能够开始新的生活。但实际上这些不过是他“空洞”的忏悔,他从来不曾真正的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内疚。直到成年阶段,患者一直重复着这种行为模式。在他20岁的时候,多次因偷盗被捕。案例患者在17岁时已经6次进过精神病院。他经常逃学,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以情绪易激惹、情感爆发和明显的行为冲动为特点起病特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主要表现:(1)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2)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不能自控(3)对事物的计划能力明显受损(4)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惩的行为(5)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6)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的紊乱和不确定(7)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8)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案例

患者,男,18岁,其外祖母和母亲曾有精神失常的历史,父母性格暴躁,常打骂孩子,有时又过分袒护和溺爱;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停地做小动作,或睡觉,不参加考试,不服教师批评,在课堂上与教师扭打;平时性格暴躁,胆大,从小爱打架,喜欢结交调皮学生,爱好拳术,后被招为集体工,工作责任心差,多次因违法行为受拘审或劳教,后从劳教所逃脱;无故殴打他人,同伙持刀械斗,后因流氓罪收审,又利用种种手段殴打同室罪犯,强占水壶,克扣他人饭菜,任意侮辱他人人格;患者三次自杀未遂,;在家常常殴打父母和弟妹。案例患者,男,18岁,其外祖母和母亲曾有精神失常的历表演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1)平素的行为夸张,具有很强的表演色彩,越能引起他人的注意兴奋,装腔作势,哗众取宠,但情感体验肤浅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2)自我中心,渴望得到表扬和同情,比较任性,爱撒娇,经不起批评,心胸狭窄;(3)寻求刺激,情感反应强烈且易波动,缺乏理性思维;(4)富于幻想,往往凭借猜测或预感做出判断,有时用幻想或想象补充现实,言语常不太可靠,常有自欺欺人之谈。表演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案例患者是一名22岁的秘书,她给上级和同事带来很多麻烦。她上级说,如果不持续给她指导,她就不能完成工作。看上去非常依赖别人。对于一些小事和工作压力,她常常小题大做,过分敏感。对于不想完成的工作就会说自己身体不适,并且经常旷工。为了掩饰这些过失,她表现的很轻浮,经常对办公室的男同事搔首弄姿。案例患者是一名22岁的秘书,她给上级和同事带来很多麻强迫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和完美主义以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1)做任何事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时不惜影响工作效率;(2)不但自己这样做,也要求别人严格地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但又常常对别人做事不放心;(3)办事常常犹豫不决、拖泥带水,对事物的细节纠缠不放,甚至于许多生活细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4)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强迫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案例一小学6年级女生成绩不错,其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希望她能考取市内一流的中学。这女孩子也很好强,学习非常用功。可是后来她却发觉自己一些莫名的烦恼越来越多,她老是怕自己的作业本上会出现一些“反动的标语”,交作业前总是把本子里里外外都检查好几遍,甚至本子交上去后又担心是不是没写完作业,坐立不安,嘴里老是唠叨着这些小事。案例一小学6年级女生成绩不错,其父母对她要求很高,希望她能焦虑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一贯感到紧张、缺乏安全感、自卑和社会性退缩或回避行为特征。惧怕不被别人接纳,对拒绝和评价过分敏感,夸大日常生活的某些潜在危险,因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基本表现持久、广泛的内心紧张和忧虑,无能感和过分的否定评价。因害怕批评和遭到拒绝而回避有较多人际交往的活动,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觉得自己很笨、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比别人差很多。特别腼腆、怕羞和被曝光,缺乏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焦虑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案例患者是名35岁的图书管理员,生活孤独,没有什么熟人和朋友。从童年开始,她就非常害羞,并尽量避免和别人的亲密关系,以免受到伤害或批评。在同事参加聚会中感到极度不安,觉得自己的服装不得体,就匆匆离开,并从此拒绝再见那个同事。两年后对这件事仍念念不忘。案例患者是名35岁的图书管理员,生活孤独,没有什么熟依赖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以过分依赖他认为特征主要表现(1)极端的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做出决定,要求他人(父母或配偶)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担任责任,以此来应付环境的要求;(2)将自己的需要付诸于所依赖的人,过分服从他人意志,即便自己合理的需求如果与被依赖人的意志相悖的话也不敢提出来;(3)常感到自己无助或无能,独处时十分难受,害怕被人遗忘或置之不理,不断要求别人做出不离开自己的保证;(4)当与他人关系结束时有被遗弃或被毁灭的体验。依赖性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以过分依赖他认为特征案例

患者是位45岁的已婚妇女。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控制,经常小题大做,而且总是自责。她的前夫与很多女子有染,经常对她进行侮辱谩骂,最终离婚。随后遇到并嫁给现在的丈夫,认为现任体贴、关心、鼓励自己。自己愿意让别人做重要决定,这样可以避免内心冲突。会担心没人照顾,如果没有他人的承诺就会感到非常失落。案例患者是位45岁的已婚妇女。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控制,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自大和自我中心的倾向,但也常伴有阶段性的自卑感。缺乏“自我”的灵活性与交互性,几乎所有的活动均指向自己的内部而对他人几乎忽视不敏感主要表现(1)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常过分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2)需他人的赞扬或肯定,不合理的期待特殊的优厚待遇,(3)在人际关系中爱占便宜,往往嫉妒他人或认为别人对自己嫉妒(4)缺乏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即很难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或需求,常不自觉地显示出骄傲或傲慢的举止、行为。(5)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自我”极为不成熟,面对现实问题时的表现极为脆弱。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案例患者是一名25岁的男性,单身,博士研究生。说自己难以完成博士学位,还说自己对异性非常感兴趣。认为自己的论文课题会极大地提高该专业的学术水平。导师对他不重视,影响自己的研究进度。吹嘘自己的创造力,认为其他人都是嫉妒自己的超高见解。认为同事都是蠢货。对每个新结识的女性都会一见钟情,但在几次接触后,就会开始感到失望,认为对方少言寡语,难缠和讨厌。案例患者是一名25岁的男性,单身,博士研究生。说自己边缘性人格障碍1.介于神经症与重性精神障碍之间的一种状态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突出特征。3.缺乏一种自我同一性的安全感和信任,情绪控制困难,人际关系紧张,有冲动性和自毁行为。对“自我”的认同感模糊,常常表现为自我的不确定性及无目的性。4.缺乏安全感,希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又缺乏保持这种亲密关系的能力,因此经常见到他们与人争吵、婚姻关系破裂、职业不稳定、不断移居等情形。5.体验到空虚感和缺乏自信,情绪表现极为不稳定,间断性不协调的情感发作,易激惹,突然发怒甚至出现冲动性自伤行为,同时还表现出若无其事,不感到疼痛。6.在日常生活中还可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如酗酒、药物滥用、行窃、不正常的性活动等。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短暂的分离性症状,如人格解体及非真实感等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1.介于神经症与重性精神障碍之间的一种案例

患者是位26岁的无业妇女,高中之前表现正常,在高中阶段,开始沉溺于宗教、哲学,回避和朋友接触,对“自己是谁”的问题感到非常困惑。高中成绩很好,但在大学时开始下降,并且接触毒品。抛弃了自己家庭所信奉的宗教,并试图找到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宗教人物。多次被极度的焦虑所控制。开始,将咨询师理想化,认为具有难以置信的直觉和共情能力,后又开始敌视和苛求咨询师。案例患者是位26岁的无业妇女,高中之前表现正常,在高人格障碍与临床综合症的区别强迫性人格障碍自知力: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病人对其症状是接受的并很少希望去改变,并不感到痛苦。症状上:没有达到强迫症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可能比强迫症要低。强迫症自知力:强迫性焦虑障碍的病人的症状病人是不希望有的,感到痛苦,希望消除这些症状。症状:比强迫性人格障碍严重社会功能:强迫性焦虑障碍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受到的损害可能更大。人格障碍与临床综合症的区别强迫性人格障碍自知力:强迫性人格障焦虑人格障碍焦虑对象:无特殊焦虑对象。回避不仅是社交场合,只要感觉存在对他产生危险因素(夸大了潜在的危险因素),都要回避,但是不存在恐怖性的回避。发病年龄:成年早期病程:持续时间至少两年社交恐怖症恐怖对象: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害怕,从而避免与人交往。目的是避开与他人的接触与交谈。恐惧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泛化。痛苦程度:产生期待性痛苦焦虑人格障碍焦虑对象:无特殊焦虑对象。回避不仅是社交场合,只焦虑人格障碍症状:长期和全面的的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回避、退缩,过分敏感,自我价值缺乏信心。自知力:缺乏对症状的自知广泛性焦虑症状:与现实不符的焦虑,紧张不安感到难受又无法摆脱。常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运动性不安易激惹。不存在对自我的贬低。自知力:明感到没有必要,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躯体: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紊乱。焦虑人格障碍症状:长期和全面的的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回避偏执性人格障碍思维内容: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但不形成妄想社会功能:主要影响其人际关系,这种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对他只好敬而远之。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思维内容:妄想为主,妄想的内容脱离现实,变得系统化,或零乱。感知觉:伴有幻觉和感知综合征障碍。情感和行为长受妄想或幻觉的支配,表现疑惧,出现自伤及伤害他人的行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偏执性人格障碍思维内容: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但不形成妄想分裂样人格障碍自知力:对自己的社会功能低下(比如人际关系不良)感到痛苦,但没有认识到是自身的问题。发病年龄:成年早期严重程度:可以进行交谈,可以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病程标准:18岁以上,至少持续两年。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患者不会感到痛苦发病年龄:青春期至30岁之间。发展缓慢有迁延趋势。严重程度: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进行交谈。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持续一个月分裂样人格障碍自知力:对自己的社会功能低下(比如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的治疗人格障碍的治疗药物治疗:一般而言难以该改变人格结构。一般针对患者的异常行为和情绪给予控制。攻击行为:碳酸锂焦虑:苯二氮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抗冲动作用: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西汀对分裂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效抑郁:抗抑郁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1、认知疗法:改变患者的歪曲的认知和不合理信念、不良的自我概念等。2、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社会技能培养、暴露疗法等。3、心理动力学治疗:探询童年经历,移情分析、面质防御、提升自我的力量等。主要是改变患者的人际交往模式。4、家庭治疗5、团体治疗.心理治疗1、认知疗法:改变患者的歪曲的认知和不合理信偏执型人格障碍

小心谨慎、不能让患者感到羞辱职业化,而不是过于温暖的态度。不应挑战病人的拒绝和投射、最好是耐心倾听。认知疗法解决病人的歪曲的认知——认为别人都是卑鄙和不可信任。偏执型人格障碍小心谨慎、不能让患者感到羞辱分裂样人格障碍鼓励他们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交给患者各种情感反应和社交技能——角色扮演分裂样人格障碍鼓励他们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分裂型人格障碍治疗目前还处于一个未知领域。不主动就医。由于淡薄的人际关系,因此较难了解他们对世界或他人的看法以及自我防御手段。井上认为:SPD的治疗目标应是尽量改善认知障碍,修复人际和社会关系,恢复适应能力。故对SPD实施治疗时,适度的医患关系是保证稳定治疗的前提。分裂型人格障碍治疗目前还处于一个未知领域。药物治疗:氟哌丁苯——牵连观念、古怪的思想和言语,社会孤立方面。氨砜噻吨可改善SPD的妄想性观念、精神病样愤怒、敌意、恐怖感和强迫感等。药物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支持和共情等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动力学:修通在无意识中起作用的自我的力量。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暴力疗法认知疗法: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想法,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团体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支持和共情等建立信任关系。依赖型人格障碍1、矫正咨询关系:人本主义或非指导性的治疗方法。(1)治疗应尽量采用短期治疗,即治疗的时间越短越好。(2)治疗的终结问题也是DPD治疗中一个相当重要。2、家庭治疗。3、认知行为治疗:改变自己适应不良的信念,训练病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4、团体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1、矫正咨询关系:人本主义或非指导性的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调适——席梅红2011心理健康教育1、有意忽视法2、情绪疏导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给予指导和帮助3、因利势导法:发挥其艺术表演天赋。鼓励参加文艺演出。4、认知指导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自己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调适——席梅红防治原则预防原则根据社会或文化标准奖励孩子。不给孩子树立表演性行为榜样。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可。治疗原则帮助患者认识自我认可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认可。奖励患者的非表演性行为,惩罚患者的表演性行为。防治原则预防原则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的研究很有限,成功的报告更少。治疗重点:被扭曲的自我、对他人评价的病态敏感和对他人缺乏同情感方面。认知治疗的目标:用日常生活中实际可以获得的愉快体验,来代替病人的自我夸大的观念,用放松训练等应付策略帮助他们面对和接受别人的批评。关注他人的情感。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的研究很有限,成功的报告更少。预防1、不溺爱孩子2、不能超值评价孩子3、帮助孩子摆脱认知的自我中心——社会交往4、帮助孩子摆脱人际的自我中心——独立和责任心5、帮助孩子善待挫折:自强不息、不文饰自己。预防1、不溺爱孩子矫正1、认识其行为的自我中心性。具体步骤:(1)归纳患者的行为特点(2)通过回忆,帮助患者发现其行为特点在童年的自我中心行为中便有其原型。(3)通过比较,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童年的自我中心行为的翻版,是幼稚的。2、修正自我评价,客观地看待自己。具体步骤是:(1)以具体的品质为指标,将患者与周围的人作现实的比较,认识其自我评价的不准确性。(2)帮助患者认识到:无理由无根据地认为自己优秀,实属一种病理性防御,是一种自我欺骗;其结果必然是妨碍他们取得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矫正1、认识其行为的自我中心性。3、从小事做起,学会平等地待人接物(1)反复向患者强调:以利用和掠夺他人为目的的人际交往违反了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原则。(2)角色扮演:从角色扮演中得出结论,掠夺、不能平等地待人接物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孤独无助的原因。4、进行逻辑训练,克服随意散漫的思维习惯(1)参与辩论。(2)解析逻辑训练题。5、从小事做起,以努力取代文饰作用,用实际的进步取代虚构想象的进步。3、从小事做起,学会平等地待人接物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比较少,国内外学者都认同两个观点:1、治疗是有效的、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3、治疗周期长、治愈率很低。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比较少,国内外学者都认同两个观点:辩证行为疗法(DBT)1.经临床验证被认可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和禅宗的接纳理论相结合,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如何处理情绪创伤、调节负性情绪,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学会忍耐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2.辩证行为治疗(DBT)的基础是人格功能的生物社会性理论,主要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