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复习第一节认识运动12.3.4.5.1.2.1)23)3)4)5)1.1)2)2.1)()2)()3)3.4.()1.2.1.2.3)tt2t1三;时间和时刻的单位:1.s2.minh3.四.路程和位移1)23)路程有大小无单位是标量。1)2)1)2)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1(2)220v(3)0.02s450HZ126v30.02s450HZ(5))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2(1))vst))m/s)vs/t)(2)())))())注意速率≥速度 B可以准确的反映物体此时此刻的速度快慢C是一个矢量.D.通常简称为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2加速度:)(vtv0))a(vtv0)/t.avtv0t)avtFm)v0vtv0av0当vtv0av0))(1)(2)/(3)())(1)(2)(3)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st)))纵坐标为s,横坐标t s:t表示速度.ktanα(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纵坐标表示v,2)横坐标表示t 3)vt表示路程s,用面积表示.)))纵坐标表示v,2)横坐标表示t 3)vt表示路程s,用面积表示.)tABV=(v0+vt)/2练习题: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0(g)9.8m/s²gvt²=2gs竖直上抛运动1.(ag)(ag)vtv0gthv0tgt²/2tv0/gsv0²/2g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sv0tat²/2vtv0at3.1)vvt/22)S2—S1=S3—S2=S4—S3=„„=△S=aT²)0的nSS1:S2:S3:„„:Sn=1:3:5:„„:(2n—1))0的ntt1:t2:t3:„„:tn=1:(√2—1):(√3—√2):„„:(√n—√n—1))a(SmSn)/(mn)T²()6)vt²—v0²=2as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1)()))弹性与弹性限度探究弹力FxF=kxk()1/k1/k11/k2kk1k2第二节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 Nμ 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 <1。()//研究静摩擦力0Ff0fm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 0·N(μ ≤μ 0)()()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力的图示()()力的等效/替代P58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计算(//)设F为F1、F2的合力,θ 为F1、F2的夹角,则:F=√F1²+F2²+2F1F2cosθ tanθ =F2sinθ /(F1+F2cosθ )当两分力垂直时,F=F1²+F2²,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 /2)4.1)|F1—F2|≤F≤|F1+F2|)F1F2F)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 =0,合力最大:F=F1+F2)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 =180°,合力最小:F=|F1—F2|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 =90°,F²=F1²+F2²分力的计算/()GNF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几个力叫做共点力。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同:等大,反向,共线()()牛顿第三定律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P7677)牛顿第一定律()第二、三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B书P93)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2.a=k·F/m(k=1)→F=makk1()1))//)a))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a第六节超重与失重超重和失重((()()。a0()()NGma(v)()ag9.8m/s²gg()第七节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t)~s(l)~m(m)~kg(I)~A(n)~mol~K~cd()1N1kg1N1kg·m/s²3.1120.3048m12.540cm11.6093km```附:力学知识点归纳(1)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3)(4)(5)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1)Gmg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2)()(3)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弹力(1)(2)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4)Fkxkk摩擦力(1)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A.B.C.D.接触面不光滑。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 FNFNμ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2)A.B.C.D.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0FFmFm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 sFN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1)(2)(3)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1)(2)(3)|F1F2|FF1F2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1)(2)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若F1=Fsinθ 或F1≥F有一组解若FF1Fsinθ若F<Fsinθ 无

有两组解(3)(4)矢量与标量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1)AABCDB对AC对AD对AA对BA对CA(2)(3)(4)()(1)(2)()(3)(1)(2)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1)(2)xyFx和FyFx=F1x+F2x+F3x+„„;Fy=F1y+F2y+F3y+„„F合=0Fx=0Fy=02aVVatta==V/t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Vatykx(Vytxak)kykx直线斜率有如下性质:(1)()(2)(y和x)(3)y和xk==y/x(4)ky/xy0x0k仿此,(1)(2)(V和t)(3)V和t==V/t(4)aV/tV0()t0a加速度在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改变速度的大小,0150.8s515/5/33s15*31/2*5*3^222.50.8秒s0.8*151222.5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