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早期康复课件_第1页
骨科早期康复课件_第2页
骨科早期康复课件_第3页
骨科早期康复课件_第4页
骨科早期康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快速康复(ERAS)

作为一名康复专业的实习生。。。。。你真的了解关节吗?请指出我说的关节?常规的康复治疗康复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你了解吗?熟悉使用骨科术后康复的物理因子及运动疗法熟悉吗?......作为一名新晋的骨科康复治疗师。。。。。熟练使用骨科术后康复的物理因子及运动疗法吗?了解骨科手术后基本生理病理过程吗?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概述1快速康复外科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在2001年率先提出,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快速康复外科必须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不仅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病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

骨科康复一体化

不是独立而是协作+协作的意义骨科疾病治疗的最大特点是:不但要解除症状、去除病因、控制病情,更为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使患者重新拥有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康复在骨科患者的功能恢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康复团队负责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全程功能评定、治疗及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骨科快速康复临床工作流程1、每周二上午骨科医师和康复医师、治疗师对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和已经康复治疗的病人进行查房讨论;其他时间随时联系。特别是术前、术后。2、骨科医师开具会诊单,康复医师接诊,及时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及功能状态;然后开具医嘱,并完成会诊记录填写;

(注:康复医师录入医嘱,骨科医师进行提交。)5、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共同完成中、末期评定,判定治疗效果,对仍然遗留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或改善的方法和建议,给予患者出院指导。

6、康复治疗对象情况和工作量的登记,由骨科专科护士和康复治疗师分别进行登记。(注:记录本进行登记)

常见关节术后康复通用程序

2

以髋关节置换为例:(早期)向心性按摩5min静力性收缩10次\组2~3组\天10min(或肌力训练)膝关节运动、踝泵运动5min冰敷5min注意事项或健康宣教5min(或功能性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3髋关节置换术日常生活活动注意事项1、术后3个月内放置髋关节屈曲>90°。坐位时不要坐太低的座椅和沙发,正确的坐位方式是保持身体直立,不要前倾或弯腰;2、卧位时不要忘记在两腿间放枕头,保持双下肢外展位。6个月内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3、不论坐位、站位、卧位,不要将膝关节靠近对侧膝关节,更不要交叉双腿,让患腿穿过身体的中线,将患腿放在另一侧腿上;4、不要坐没有扶手的椅子,有扶手的座椅可以帮助站立时给予支撑,保持身体不会前屈,否则髋关节屈曲会>90°;5、坐位时不要使身体前倾;6、不要坐低的坐便器,必要时应加高坐便器座位;7、不要下蹲取物;8、不要使身体前倾穿鞋袜,可以借助特别工具,如长工具手或请他人帮助;9、不要在短时间超强度训练、不可以进行慢跑、打球及其他需要髋关节承受反复冲击性负荷或达到极限位置的运动。1、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流程—术前康复指导1、指导患者术前、术后康复注意事项,正确的转移训练要点,正确使用助行器\拐杖使用方法,术后生活活动注意事项;2、关节活动度训练,髋部肌肉、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训练;3、教导踝泵运动,减低深层静脉栓塞或肺栓塞的危险。4、对特殊患者训练术后早期卧床排便;5、鼓励患者术后深呼吸和咳嗽训练,两上肢作伸展扩胸运动,进行肺功能训练;2、了解术中情况为了实现康复目标,我们必须了解THA手术和康复有关的一些问题,如手术入路,所使用的假体类型、假体材料、假体固定的方法(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假体安放的位置等,这些因素都和人工关节的稳定性有关,而关节的稳定是进行康复治疗的必要条件。手术入路1)后外侧入路(Gibson入路)—以股骨大转子为中心,通过臀中肌和臀中肌的间隙进入髋关节2)前外侧入路采用的是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的间隙3、术后康复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分4阶段:(1)早期保护期训练阶段:术后0~2周。⑵中期保护期阶段:术后3~12周。⑶肌力强化训练阶段:术后3~6月。⑷运动功能训练阶段:>3~6月。术后当天1、仰卧位:患肢外展15-30º中立位,术侧肢体下可放置适当厚度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同时可在术侧大转子外下方填入软垫,以避免下肢外旋,并减轻疼痛。2、健侧卧位: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外展体位,将特制的梯形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患侧髋膝关节屈伸角度0~90°,防止髋关节内收、屈曲,防止髋关节脱位。术后第一天1、呼吸训练:两上肢作伸展扩胸运动,进行肺功能训练。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日2~3次;2、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踝泵运动每组10~15次,每次保持5~10秒,再放松。3、局部肌力训练:以等长收缩为主,以股四头肌、腘绳肌、臀大肌、臀中肌的静力性收缩为主;可以配合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电刺激治疗;4、指导病人三

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5、根据患者疼痛、渗出等可行局部冷冻治疗及向心性按摩推拿。减少渗出和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第三-五天转移训练:卧坐位、坐站位训练:先将健腿屈曲,臀部向上抬起移动,将健侧下肢移动至床沿,用双肘支撑坐起,屈健腿伸患腿,将患腿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坐位时膝关节要低于髋关节,上身不要前倾。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患者健腿点地,患侧上肢拄拐,下肢触地,利用健腿和双手的支撑力挺髋站立。步行训练:术后2-3天,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持助行器下地行走。每次步行距离可由5~10m,第2天加倍,以后逐渐增加,待持助步器行走能保持平衡和稳定后,可持双拐行走。术后一周扶两拐站立。非骨水泥型:20%负重(2月之间负重逐渐增加到100%)。骨水泥型:可100%负重。站立位:掴绳肌练习,开始直腿抬高。双腿的平衡练习,骨水泥型不用双拐进行平衡练习;非骨水泥:要用双拐进行平衡练习。具体训练:(1)股四头肌练习:保持髋关节相对稳定,将硬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将膝关节伸直、助力下做下肢抬高、角度小于30°,15~20次\组,3次\天;(2)被动屈髋:角度30~60°,10~15次\组,3次\天;(3)负荷、步行训练:①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扔借助步行器或双拐离床负重,练习床边站立、部分负重行走和上下阶梯;②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患者也使用助行器或双拐离床,但是行小部分负重;(4)腰背部肌力训练:双桥运动、单桥运动;(5)其他项目:继续第一周治疗项目。术后第3周康复训练目标:增强肌力,保持ROM,本体感觉训练,步态训练,增加生活活动技能力。

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新方法1)手术切口起于髂前上棘以远1~2cm,以后2~3cm处,采用直切口向肢体远端稍后方延伸,止于大转子前方1~3cm处。2)特点:术后患者无须做防脱位。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